首页 / 后汉书 / 范晔

志第二十三 郡国五

2025-05-23 13:17 后汉书
汉中 巴郡 广汉 蜀郡 犍为牂牁 越巂 益州 永昌 广汉属国 蜀郡属国 犍为属国

-- 益州

陇西 汉阳 武都 金城安定 北地 武威 张掖 酒泉 敦煌 张掖属国 张掖居延属国

-- 凉州

上党太原上郡西河五原云中定襄雁门朔方

-- 并州

涿郡 广阳 代郡 上谷 渔阳 右北平 辽西 辽东 玄菟 乐浪 辽东属国

-- 幽州

 南海 苍梧 郁林 合浦 交趾 九真 日南

-- 交州

◎ 汉中郡秦置。雒阳西千九百九十里。九城,户五万七千三百四十四,口二十六万七千四百二。

〖南郑〗

〖成固〗妫墟在西北。

〖西城〗

〖襃中〗

〖沔阳〗有铁。

〖安阳〗

〖锡〗有锡,春秋时曰锡穴。

〖上庸〗本庸国。

〖房陵〗

◎ 巴陵秦置。雒阳西三千七百里。十四城,户三十一万六百九十一,口百八万六千四十九。

〖江州〗

〖宕渠〗有铁。

〖朐忍〗

〖阆中〗

〖鱼复〗扞水有扞关。

〖临江〗

〖枳〗

〖涪陵〗出丹。

〖垫江〗

〖安汉〗

〖平都〗

〖充国〗永元二年分阆中置。

〖宣汉〗

〖汉昌〗永元中置。

◎ 广汉郡高帝置。雒阳西三千里。十一城,户十三万九千八百六十五,口五十万九千四百三十八。

〖雒〗刺史治。

〖新都〗

〖绵竹〗

〖什邡〗

〖涪〗

〖梓潼〗

〖白水〗

〖葭萌〗

〖郪〗

〖广汉〗有沈水。

〖德阳〗

◎ 蜀郡秦置。雒阳西三千一百里。十一城,户三十万四百五十二,口百三十五万四百七十六。

〖成都〗

〖郫〗

〖江原〗

〖繁〗

〖广都〗

〖临邛〗有铁。

〖湔氐道〗岷山在西徼外。

〖汶江道〗

〖八陵〗

〖广柔〗

〖绵虒道〗

◎ 犍为郡武帝置。雒阳西三千二百七十里。刘璋分立江阳郡。九城,户十三万七千七百一十三,口四十一万一千三百七十八。

〖武阳〗有彭亡聚。

〖资中〗

〖牛鞞〗

〖南安〗有鱼涪津。

〖僰道〗

〖江阳〗

〖符节〗

〖南广〗

〖汉安〗

◎ 牂牁郡武帝置。雒阳西五千七百里。十六城,户三万一千五百二十三,口二十六万七千二百五十三。

〖故且兰〗

〖平夷〗

〖鄨〗

〖毋敛〗

〖谈指〗出丹。

〖夜郎〗出雄黄、雌黄。

〖同并〗

〖谈稾〗

〖漏江〗

〖毋单〗

〖宛温〗

〖镡封〗

〖漏卧〗

〖句町〗

〖进乘〗

〖西随〗

◎ 越巂郡武帝置。雒阳四千八百里。十四城,户十三万一百二十,口六十二万三千四百一十八

〖邛都〗南山出铜。

〖遂久〗

〖灵关道〗

〖台登〗出铁。

〖青蛉〗有禺同山,俗谓有金马碧鸡。

〖卑水〗

〖三缝〗

〖会无〗出铁。

〖定莋〗

〖阐〗

〖苏示〗

〖大莋〗

〖莋秦〗

〖姑复〗

◆益州郡武帝置。故滇王国。雒阳西五千六百里。诸葛亮表有耽文山、泽山、司弥瘗山、娄山、辟龙山,此等并皆未详所在县。十七城,户二万九千三十六。口十一万八百二。

〖滇池〗出铁。有池泽。北有黑水祠。

〖胜休〗

〖俞元〗装山出铜。

〖律高〗石室山出锡。B428町山出银、铅。

〖贲古〗采山出铜、锡。羊山出银、铅。

〖毋棳〗

〖建伶〗

〖穀昌〗

〖牧靡〗

〖味〗

〖昆泽〗

〖同濑〗

〖同劳〗

〖双柏〗出银。

〖连然〗

〖梇栋〗

〖秦臧〗

◎ 永昌郡明帝永平十二年分益州置。雒阳西七千二百六十里。八城,户二十三万一千八百九十七,口百八十九万七千三百四十四。

〖不韦〗出铁。

〖巂唐〗

〖比苏〗

〖楪榆〗

〖邪龙〗

〖云南〗

〖哀牢〗永平中置,故牢王国。

〖博南〗永平中置。南界出金。

◎ 广汉属国故北部都尉,属广汉郡,安帝时以为属国都尉,别领三城。户三万七千一百一十,口二十万五千六百五十二。

〖阴平道〗

〖甸氐道〗

〖刚氐道〗

◎ 蜀郡属国故属西部都尉,延光元年以为属国都尉,别领四城。户十一万一千五百六十八,口四十七万五千六百二十九。

〖汉嘉〗故青衣,阳嘉二年改。有蒙山。

〖严道〗有邛僰九折坂者,邛邮置。

〖徙〗

〖旄牛〗

◎ 犍为属国故郡南部都尉,永初元年以为属国都尉,别领二城。户七千九百三十八,口三万七千一百八十七。

〖朱提〗山出银、铜。

〖汉阳〗

右益州刺史部,郡、国十二,县、道一百一十八。

◎ 陇西郡秦置。雒阳西二千二百二十里。十一城,户五千六百二十八,口二万九千六百三十七。

〖狄道〗

〖安故〗

〖氐道〗养水出此。

〖首阳〗有鸟鼠同穴山,渭水出。

〖大夏〗

〖襄武〗有五鸡聚。

〖临洮〗有西顷山。

〖枹罕〗故属金城。

〖白石〗故属金城。

〖鄣〗

〖河关〗故属金城。积石山在西南,河水出。

◎ 汉阳郡武帝置,为天水,永元十七年更名。在雒阳西二千里。十三城,户二万七千四百二十三,口十三万一百三十八。

〖冀〗有朱圄山。有缇群山。有雒门聚。

〖望恒〗

〖阿阳〗

〖略阳〗有街泉亭。

〖勇士〗

〖成纪〗

〖陇〗刺史治。有大坂名陇坻,豲坻聚有秦亭。

〖豲道〗

〖兰干〗

〖平襄〗

〖显亲〗

〖上邽〗故属陇西。

〖西〗故属陇西。有嶓冢山,西汉水。

◎ 武都郡武帝置。雒阳西一千九百六十里。七城,户二万一百二,口八万一千七百二十八。

〖下辨〗

〖武都道〗

〖上禄〗

〖故道〗

〖河池〗

〖沮〗沔水出东狼谷。

〖羌道〗

◎ 金城郡昭帝置。雒阳西二千八百里。十城,户三千八百五十八,口万八千九百四十七。

〖允吾〗

〖浩亹〗

〖令居〗

〖枝阳〗

〖金城〗

〖榆中〗

〖临羌〗有昆仑山。

〖破羌〗

〖安夷〗

〖允街〗

◎ 安定郡武帝置。雒阳西千七百里。八城,户六千九十四,口二万九千六十。

〖临泾〗

〖高平〗有第一城。

〖朝那〗

〖乌枝〗有瓦亭,出薄落谷。

〖三水〗

〖阴盘〗

〖彭阳〗

〖鹑觚〗故属北地。

◎ 北地郡秦置。雒阳西千一百里。六城,户三千一百二十二,口万八千六百三十七。

〖富平〗

〖泥阳〗有五柞亭。

〖弋居〗有铁。

〖廉〗

〖参?〗故属安定。

〖灵州〗

◎ 武威郡故匈奴休屠王地,武帝置。雒阳西三千五百里。十四城,户万四十二,口三万四千二百二十六。

〖姑臧〗

〖张掖〗

〖武威〗

〖休屠〗

〖揟次〗

〖鸾鸟〗

〖朴B459〗

〖媪围〗

〖宣威〗

〖仓松〗

〖鹯阴〗故属安定。

〖租厉〗故属安定。

〖显美〗故属张掖。

〖左骑〗千人官。

◎ 张掖郡故匈奴昆邪王地,武帝置。雒阳西四千二百里。献帝分置西郡。八城,户六千五百五十二,口二万六千四十。

〖觻得〗

〖昭武〗

〖删丹〗弱水出。

〖氐池〗

〖屋兰〗

〖日勒〗

〖骊靬〗

〖番和〗

◎ 酒泉郡武帝置。雒阳西四千七百里。九城,户万二千七百六。

〖福禄〗

〖表氏〗

〖乐涫〗

〖玉门〗

〖会水〗

〖沙头〗

〖安弥〗故曰绥弥。

〖乾齐〗

〖延寿〗

◎ 敦煌郡武帝置。雒阳西五千里。六城,户七百四十八,口二万九千一百七十。

〖敦煌〗古瓜州,出美瓜。

〖冥安〗

〖效穀〗

〖拼泉〗

〖广至〗

〖龙勒〗有玉门关。

◎ 张掖属国武帝置属国都尉,以主蛮夷降者。安帝时,别领五城。户四千六百五十六,口万六千九百五十二。

〖候官〗

〖左骑〗

〖千人〗

〖司马官〗

〖千人官〗

◎ 张掖居延属国故郡都尉,安帝别领一城。户一千五百六十,口四千七百三十三。

〖居延〗有居延泽,古流沙。

右凉州刺史部,郡十二,县、道、候官九十八。

◎ 上党郡秦置。雒阳北千五百里。十三城,户二万六千二百二十二,口十二万七千四百三。

〖长子〗

〖屯留〗绛水出。

〖铜鞮〗

〖沾〗

〖涅〗有阏与聚。

〖襄垣〗

〖壶关〗有黎亭,故黎国。

〖泫氏〗有长平亭。

〖高都〗

〖潞〗本国。

〖猗氏〗

〖阳阿〗侯国。

〖穀远〗

◎ 太原郡秦置。十六城,户三万九百二,口二十万一百二十四。

〖晋阳〗本唐国。有龙山,晋水所出。刺史治。

〖界休〗有界山,有绵上聚。有千亩聚。

〖榆次〗有凿壶。

〖中都〗

〖于离〗

〖兹氏〗

〖狼孟〗

〖邬〗

〖盂〗

〖平陶〗

〖京陵〗春秋时九京。

〖阳曲〗

〖大陵〗有铁。

〖祁〗

〖虑虒〗

〖阳邑〗有箕城。

◎ 上郡秦置。十城,户五千一百六十九,口二万八千五百九十九。

〖肤施〗

〖白土〗

〖漆垣〗

〖奢延〗

〖雕阴〗

〖桢林〗

〖定阳〗

〖高奴〗

〖龟兹属国〗

〖候官〗

◎ 西河郡武帝置。雒阳北千二百里。十三城,户五千六百九十八,口二万八百三十八。

〖离石〗

〖平定〗

〖美稷〗

〖乐街〗

〖中阳〗

〖皋狼〗

〖平周〗

〖平陆〗

〖益兰〗

〖圜阴〗

〖蔺〗

〖圜阳〗

〖广衍〗

◎ 五原郡秦置为九原,武帝更名。十城,户四千六百六十七,口二万二千九百五十七。

〖九原〗

〖五原〗

〖临沃〗

〖文国〗

〖河阴〗

〖武都〗

〖宜梁〗

〖曼柏〗

〖成宜〗

〖西安阳〗北有阴山。

◎ 云中郡秦置。十一城,户五千三百五十一,口二万六千四百三十。

〖云中〗

〖咸阳〗

〖箕陵〗

〖沙陵〗

〖沙南〗

〖北舆〗

〖武泉〗

〖原阳〗

〖定襄〗故属定襄。

〖成乐〗故属定襄。

〖武进〗故属定襄。

◎ 定襄郡高帝置。五城,户三千一百五十三,口万三千五百七十一。

〖善无〗故属雁门。

〖桐过〗

〖武成〗

〖骆〗

〖中陵〗故属雁门。

◎ 雁门郡秦置。雒阳北千五百里。十四城,户三万一千八百六十二,口二十四万九千。

〖阴馆〗

〖繁畤〗

〖楼烦〗

〖武州〗

〖汪陶〗

〖剧阳〗

〖崞〗

〖平城〗

〖埒〗

〖马邑〗

〖卤城〗故属代郡。

〖广武〗故属太原。有夏屋山。

〖原平〗故属太原。

〖彊阴〗

◎ 朔方郡武帝置。六城,户千九百八十七,口七千八百四十三。

〖临戎〗

〖三封〗

〖朔方〗

〖沃野〗

〖广牧〗

〖大城〗故属西河。

右并州刺吏部,郡九,县、邑、侯国九十八。

◎ 涿郡高帝置。雒阳东北千八百里。七城,户十万二千二百一十八,口六十三万三千七百五十四。

〖涿〗

〖逎〗侯国。

〖故安〗易水出,雹水出。

〖范阳〗侯国。

〖良乡〗

〖北新城〗有汾水门。

〖方城〗故属广阳。有临乡。有督亢亭。

◎ 广阳郡高帝置,为燕国,昭帝更名为郡。世祖省并上谷,永元八年复。五城,户四万四千五百五十,口二十八万六百。

〖蓟〗本燕国。刺史治。

〖广阳〗

〖昌平〗故属上谷。

〖军都〗故属上谷。

〖安次〗故属勃海。

◎ 代郡秦置。雒阳东北二千五百里。十一城,户二万一百二十三,口十二万六千一百八十八。

〖高柳〗

〖桑乾〗

〖道人〗

〖当城〗

〖马城〗

〖班氏〗

〖狋氏〗

〖北平邑〗永元八年复。

〖东安阳〗

〖平舒〗

〖代〗

◎ 上谷郡秦置。雒阳东北三千二百里。八城,户万三百五十二,口五万一千二百四。

〖沮阳〗

〖潘〗永元十一年复。

〖甯〗

〖广甯〗

〖居庸〗

〖雊瞀〗

〖涿鹿〗

〖下落〗

◎ 渔阳郡秦置。雒阳东北二千里。九城,户六万八千四百五十六,口四十三万五千七百四十。

〖渔阳〗有铁。

〖狐奴〗

〖潞〗

〖雍奴〗

〖泉州〗有铁。

〖平谷〗

〖安乐〗

〖亻虒奚〗

〖犷平〗

◎ 右北平郡秦置。雒阳东北二千三百里。四城,户九千一百七十,口五万三千四百七十五。

〖土垠〗

〖徐无〗

〖俊靡〗

〖无终〗

◎ 辽西郡秦置。雒阳东北三千三百里。五城,户万四千一百五十,口八万一千七百一十四。

〖阳乐〗

〖海阳〗

〖令支〗有孤竹城。

〖肥如〗

〖临渝〗

◎ 辽东郡秦置。雒阳东北三千六百里。十一城,户六万四千一百五十八,口八万一千七百一十四。

〖襄平〗

〖新昌〗

〖无虑〗

〖望平〗

〖候城〗

〖安市〗

〖平郭〗有铁。

〖西安平〗

〖汶〗

〖番汗〗

〖沓氏〗

◎ 玄菟郡武帝置。雒阳东北四千里。六城,户一千五百九十四,口四万三千一百六十三。

〖高句骊〗辽山,辽水出。

〖西盖马〗

〖上殷台〗

〖高显〗故属辽东。

〖候城〗故属辽东。

〖辽阳〗故属辽东。

◎ 乐浪郡武帝置。雒阳东北五千里。十八城,户六万一千四百九十二,口二十五万七千五十。

〖朝鲜〗

〖讠冉邯〗

〖浿水〗

〖含资〗

〖占蝉〗

〖遂城〗

〖增地〗

〖带方〗

〖驷望〗

〖海冥〗

〖列口〗

〖长岑〗

〖屯有〗

〖昭明〗

〖镂方〗

〖提奚〗

〖浑弥〗

〖乐都〗

◆辽东属国故邯乡,西部都尉,安帝时以为属国都尉,别领六城。雒阳东北三千二百六十里。

〖昌辽〗故天辽,属辽西。

〖宾徒〗故属辽西。

〖徒河〗故属辽西。

〖无虑〗有医无虑山。

〖险渎〗

〖房〗

右幽州刺史部,郡、国十一,县、邑、侯国九十。

◎ 南海郡武帝置。雒阳南七千一百里。七城,户七万一千四百七十七,口二十五万二百八十二。

〖番禺〗

〖博罗〗

〖中宿〗

〖龙川〗

〖四会〗

〖揭阳〗

〖增城〗有劳领山。

◎ 苍梧郡武帝置。雒阳南六千四百一十里。十一城,户十一万一千三百九十五,口四十六万六千九百七十五。

〖广信〗

〖谢沐〗

〖高要〗

〖封阳〗

〖临贺〗

〖端谿〗

〖冯乘〗

〖富川〗

〖荔浦〗

〖猛陵〗

〖鄣平〗

〖郁林郡〗秦桂林郡,武帝更名。雒阳南六千五百里。十一城。

〖布山〗

〖安广〗

〖阿林〗

〖广郁〗

〖中溜〗

〖桂林〗

〖潭中〗

〖临尘〗

〖定周〗

〖增食〗

〖领方〗

◎ 合浦郡武帝置。雒阳南九千一百九十一里。五城,户二万三千一百二十一,口八万六千六百一十七。

〖合浦〗

〖徐闻〗

〖高凉〗

〖临元〗

〖朱崖〗

◎ 交趾郡武帝置。即安阳王国。雒阳南万一千里。十二城。

〖龙编〗

〖羸?娄〗

〖安定〗

〖苟漏〗

〖麋泠〗

〖曲阳〗

〖北带〗

〖稽徐〗

〖西于〗

〖朱B42B〗

〖封谿〗建武十九年置。

〖望海〗建武十九年置。

◎ 九真郡武帝置,雒阳南万一千五百八十里。五城,户四万六千五百一十三,口二十万九千八百九十四。

〖胥浦〗

〖居风〗

〖咸懽〗

〖无功〗

〖无编〗

◎ 日南郡秦象郡,武帝更名。雒阳南万三千四百里。五城,户万八千二百六十三,口十万六百七十六。

〖西卷〗

〖朱吾〗

〖卢容〗

〖象林〗

〖比景〗

右交州刺史部,郡七,县五十六。

《汉书·地理志》承秦三十六郡,县邑数百,后稍分析,至于孝平,凡郡、国百三,县、邑、道、侯国千五百八十七。世祖中兴,惟官多役烦,乃命并合,省郡、国十,县、邑、道、侯国四百余所。至明帝置郡一,章帝置郡、国二,和帝置三,安帝又命属国别领比郡者六,又所省县,渐复分置。至于孝顺,凡郡、国百五,县、邑、道、侯国千一百八十,民户九百六十九万八千六百三十,口四千九百一十五万二百二十。

赞曰:众安后载,政洽区分;侯罢守列,民无常君。称号迁隔,封割纠纷;略存减益,多证前闻。

文集。南朝宋范晔(398—445)撰。一百二十卷。晔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曾任尚书吏部郎,累官太子詹事。后因谋立刘义康为帝一案牵涉被杀。全书分帝纪九卷,后纪一卷,列传八十卷,志三十卷,共一百二十卷。范晔所撰纪传,梁刘昭取晋司马彪《续汉书》的八志三十卷合成全书。上起新莽灭亡(23),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记东汉一代一百九十多年的历史。范晔撰此书前已有十八家后汉史书,范氏博采众书,斟酌去取,纪传写得颇具特色,叙述人物,多以类相从,增创有《党锢》、《宦者》、《文苑》、《独行》、《方术》、《逸民》和《烈女》列传。叙事抑势力,薄公卿,褒党锢,尊独行。如表彰班超事功,为有才行的妇女蔡文姬立传。直写曹操“自领冀州牧”,“自为丞相”,为史家所赞肯。其《东夷传》、《西南夷》、《西羌》、《西域》、《南匈奴》各传,记载和保存了大量重要的民族历史、文化习俗资料,如在《南匈奴传》里,记载了王昭君为良家女,入宫多年,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远嫁匈奴的史实。被后世戏剧创作所取材。唐史学家刘知几评范书“简而且周,疏而不漏。”然书中也反映出范氏反对农民起义,对黄巾军多所诋毁。又缺表,无食货、艺文、河渠等志,缺少对后汉社会经济、交通、文化情况等专章叙述。唐章怀太子李贤为纪传作注。清惠栋有《后汉书补注》,王先谦有《后汉书集解》。版本以宋谆化五年(994)初刻最早,南宋绍兴本为善,一九六五年中华书局出版标点本。

猜你喜欢

  • 独行列传第七十一

    谯玄 李业 刘茂 温序 彭脩 索卢放 周嘉 范式 李善 王忳 张武 陆续 戴封 李充 缪肜 陈重 雷义 范冉 戴就 赵苞 向栩 谅辅 刘翊 王烈孔子曰:「与其不得中庸,必也狂狷乎!」又云:「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此盖..

    0 后汉书 2025-05-24
  • 文苑列传第七十

    杜笃 王隆 夏恭 傅毅 黄香 刘毅 李尤 苏顺 刘珍 葛龚 王逸 崔琦 边韶杜笃字季雅,京兆杜陵人也。高祖延年,宣帝时为御史大夫。笃少博学,不修小节,不为乡人所礼。居美阳,与美阳令游,数从请托,不谐,颇相恨。令怒..

    0 后汉书 2025-05-24
  • 儒林列传第六十九

    刘昆 洼丹 任安 杨政 张兴 戴凭 孙期 欧阳歙 牟长 宋登 张驯 尹敏 周防 孔僖 杨伦昔王葬、更始之际,天下散乱,礼乐分崩,典文残落。及光武中兴,爱好经术,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采求阙文,补缀漏逸。先是,四方学..

    0 后汉书 2025-05-24
  • 宦者列传第六十八

    郑众 蔡伦 孙程 曹腾 单超 侯览 曹节 吕强 张让《易》曰:「天垂象,圣人则之。」宦者四星,在皇位之侧,故《周礼》置官,亦备其数。阍者守中门之禁,寺人掌女宫之戒。又云「王之正内者五人」。《月令》:「仲冬,命..

    0 后汉书 2025-05-24
  • 酷吏列传第六十七

    董宣 樊晔 李章 周纭 黄昌 阳球 王吉汉承战国余烈,多豪猾之民。其并兼者则陵横邦邑,桀健者则雄张闾里。且宰守旷远,户口殷大。故临民之职,专事威断,族灭奸轨,先行后闻。肆情刚烈,成其不桡之威。违众用己,表其..

    0 后汉书 2025-05-24
  • 循吏列传第六十六

    卫飒 任延 王景 秦彭 王涣 许荆 孟尝 第五访 刘矩 刘宠 仇览 童恢初,光武长于民间,颇达情伪,见稼穑艰难,百姓病害,至天下已定,务用安静,解王莽之繁密,还汉世之轻法。身衣大练,色无重采,耳不听郑、卫之音,..

    0 后汉书 2025-05-24
  • 刘焉袁术吕布列传第六十五

    刘焉 袁术 吕布刘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也,鲁恭王后也。肃宗时,徙竟陵。焉少任州郡,以宗室拜郎中。去官居阳城山,精学教授。举贤良方正,稍迁南阳太守、宗正、太常。时,灵帝政化衰缺,四方兵寇,焉以为刺史威轻,..

    0 后汉书 2025-05-24
  • 上袁绍刘表列传第六十四

    袁绍袁绍字本初,汝南阳人,司徒汤之孙。父成,五官中郎将,壮健好交结,大将军梁冀以下莫不善之。绍少为郎,除濮阳长,遭母忧去官。三年礼竟,追感幼孤,又行父服。服阕,徙居洛阳。绍有姿貌威容,爱士养名。既累世..

    0 后汉书 2025-05-24
  • 刘虞公孙瓚陶谦列传第六十三

    刘虞 公孙瓒 陶谦刘虞字伯安,东海郯人也。祖父嘉,光禄勋。虞初举孝廉,稍迁幽州刺史,民夷感其德化,自鲜卑、乌桓、夫余、秽貊之辈,皆随时朝贡,无敢扰边者,百姓歌悦之。公事去官。中平初,黄巾作乱,攻破冀州诸..

    0 后汉书 2025-05-24
  • 董卓列传第六十二

    董卓字仲颍,陇西临洮人也。性粗猛有谋。少尝游羌中,尽与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诸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为杀耕牛,与共宴乐,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遗之,由是以健侠知名。为州兵马掾,常徼守塞下。卓膂力..

    0 后汉书 2025-05-24
  • 皇甫嵩朱俊列传第六十一

    皇甫嵩 朱儶皇甫嵩字义真,安定朝那人,度辽将军规之兄子也。父节,雁门太守。嵩少有文武志介,好《诗》、《书》,习弓马。初举孝廉、茂才。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连辟,并不到。灵帝公车征为议郎,迁北地太守。初,..

    1 后汉书 2025-05-24
  • 郑孔荀列传第六十

    郑太 孔融 荀彧郑太字公业,河南开封人,司农众之曾孙也。少有少略。灵帝末,知天下将乱,阴交结豪杰。家富于财,有田四百顷,而食常不足,名闻山东。初,举孝廉,三府辟,公车征,皆不就。及大将军何进辅政,征用名..

    0 后汉书 2025-05-24
  • 窦何列传第五十九

    窦武 何进窦武字游平,扶风平陵人,安丰戴侯融之玄孙也。父奉,定襄太守。武少以经行着称,常教授于大泽中,不交时事,名显关西。延熹八年,长女选入掖庭,桓帝以为贵人,拜武郎中。其冬,贵人立为皇后,武迁越骑校..

    1 后汉书 2025-05-24
  • 郭符许列传第五十八

    郭太 符融 许劭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早孤,母欲使给事县廷。林宗曰:「大丈夫焉能处斗筲之役乎?」遂辞。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善谈论,美音制。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

    0 后汉书 2025-05-24
  • 党锢列传第五十七

    刘淑 李膺 杜密 刘祐 魏朗 夏馥 宗慈 巴肃 范滂 尹勋 蔡衍 羊陟 张俭 岑晊 陈翔 孔昱 苑康 檀敷 刘儒 贾彪 何颙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言嗜恶之本同,而迁染之涂异也。夫刻意则行不肆,牵物则其志流。是以..

    1 后汉书 2025-05-24
  • 陈王列传第五十六

    陈蕃 王允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年,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埽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埽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

    8 后汉书 2025-05-23
  • 皇甫张段列传第五十五

    皇甫规 张奂 段颎皇甫规字威明,安定朝那人也。祖父棱,度辽将军。父旗,扶风都尉。永和六年,西羌大寇三辅,围安定,征西将军民贤将诸郡兵击之,不能克。规虽在布衣,见贤不恤军事,审其必败,乃上书言状。寻而贤果..

    7 后汉书 2025-05-23
  • 吴延史卢赵列传第五十四

    吴祐 延笃 史弼 卢植 赵岐吴祐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父恢,为南海太守。祐年十二,随从到官。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祐谏曰:「今大人逾越五领,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

    5 后汉书 2025-05-23
  • 李杜列传第五十三

    李固 子燮 杜乔李固字子坚,汉中南郑人,司徒郃之子也。郃在《方术传》。固貌状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龟文。少好学,常步行寻师,不远千里。遂究览坟籍,结交英贤。四方有志之士,多慕其风而来学。京师咸叹曰:「是..

    7 后汉书 2025-05-23
  • 荀韩钟陈列传第五十二

    荀淑 子爽 孙悦 韩韶 钟皓 陈寔 子纪荀淑字季和,颍川颍阴人,荀卿十一世孙也。少有高行,博学而不好章句,多为俗儒所非,而州里称其知人。安帝时,征拜郎中,后再迁当涂长。去职还乡里。当世名贤李固、李膺等皆师宗..

    7 后汉书 2025-05-23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