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幽明录 / 刘义庆

幽明錄卷一

2025-06-19 12:13 幽明录

廟方四丈,不作墉壁。道廣五尺,夾樹蘭香。齋者煮以沐浴,然後親祭,所謂浴蘭湯。

海中有金台,出水百丈,結構巧麗,窮盡神工,橫光岩渚,竦曜星漢。台內有金几,雕文備置,上有百味之食,四大力神常立守護。有一五通仙人來,欲甘膳,四神排擊,延而退。

鄴城鳳陽門五層樓,去地二十丈,長四十丈,廣二十丈,安金鳳皇二頭於其上。石季龍將衰,一頭飛入漳河,清朗見在水底;一頭今猶存

始興縣有皋天子國。因山崎嶇,十有餘里,坑塹數重,阡陌交通。城內堂基碎瓦,柱穿猶存。東有皋天子冢。皋天子,未之聞也。

始興縣有睪天子城,城東有冢。昔有發之者,垂陷,而冢裡有角聲震於外,懼而塞之。

始興靈水,源有湯泉。每至霜雪,見其上烝氣高數十丈,生物投之,須臾便熟。泉中常有細赤魚出游,莫有獲者。

艾縣輔山有溫冷二泉,同出一山之足。兩泉發源,相去數尺。熱泉可煮雞豚,冰泉常若冰生。雙流數丈而合,俱會於一溪。

襄邑縣南瀨鄉,老子之舊鄉也。有老子廟,廟中有九井,能潔齋入祠者,水溫清隨人意念。

始安熙平縣東南有山,山西其形長狹,水從下注塘,一日再減盈縮,因名為朝夕塘。

耒陽縣東北有蘆塘,淹地八頃,其深不可測。中有大魚,常至五日一躍奮出水,大可三圍,其狀異常。每躍出水,則小魚奔迸,隨水上岸,不可勝計。

宜都建平二郡之界,有五六峰,參差互出。上有倚石,如二人像,攘袂相對。俗謂二郡督郵爭界於此。

武昌陽新縣北山上有望夫石,狀若人立。相傳:昔有貞婦,其夫從役,遠赴國難,婦攜弱子,餞送此山,立望夫而化為立石,因以為名焉。

巴丘縣自金岡以上二十里,名黃金潭,莫測其深;上有瀨,亦名黃金瀨。古有釣於此潭,獲一金鎖,引之,遂滿一船。有金牛出,聲貌莽壯。釣人被駭,牛因奮勇躍而還潭,鎖乃將盡,釣人以刀斫得數尺。潭、瀨因此取名。

淮南牛渚津水極深,無可算計,人見一金牛,形甚瑰壯,以金為鎖絆。

廬山自南行十餘里,有雞山,山有石雞,冠距如生。道士李鎮於此下住,常寶玩之。雞一日忽摧毀,鎮告人曰:雞忽如此,吾其終乎?因與知故訣別,後月餘遂卒。

三峰最為竦桀,自非清霽素朝,不可望見。峰下有泉,飛流如舒一匹絹,分映青林,直注山下。雖纖?不動,其上翛翛,恒凄清風也。

宮亭湖邊傍山間,有石數枚,形圓若鏡,明可以鑒人,謂之石鏡。後有行人過,以火燎一枚,至不復明,其人眼乃失明。

山陰縣九侯神山上有靈壇,壇前有古井,常無水,及請告神,水即湧出,供用足,乃復漸止。

譙縣城東,因城為台,方二十丈,高八尺,一曰:古之葬也,魏武帝即築以為台,東面墻崩,金玉流出,取者多死,因復築之。

樂安縣故市經荒亂,人民餓死,枯骸填地。每至天陰將雨,輒聞吟嘯呻嘆聲聒於耳。

平都縣南陂上有冢,行人於陂取得鯉,道逢冢中人來云:何敢取吾魚?奪著車上而去。

廣陵有冢,相傳是漢江都王建之墓也。常有村人行過,見地有數十具磨,取一具持歸。暮即叩門求磨甚急,明旦送著故處。

廣陵露白村人,每夜輒見鬼怪,咸有異形醜惡。怯弱者莫敢過。村人怪如此,疑必有故,相率得十人,一時發掘,入地尺許,得一朽爛方相頭。訪之故老,咸云:嘗有人冒雨送葬,至此遇劫,一時散走,方相頭陷沒泥中。

碩縣下有眩潭,以視之眩人眼,因以為名。旁有田陂,昔有人船行過此陂,見一死蛟在陂上不得下。無何,見一人,長壯烏衣,立於岸側,語行人云:吾昨下陂,不過而死,可為報眩潭。行人曰:眩潭無人,云何可報?烏衣人云:但至潭,便大言之。行人如其旨,須臾,潭中有號泣聲。

東萊人性靈,作酒多醇,濁而更清,二人曰以是醇□。

楚文王少時好獵,有一人獻一鷹,文王見之,爪距神爽,殊絕常鷹。故為獵於雲夢,置網雲布,煙燒張天,毛群羽族,爭噬競搏。此鷹軒頸瞪目,無搏噬之志。王曰:吾鷹所獲以百數,汝鷹曾無奮意,將欺余耶?獻者曰:若效於雉兔,臣豈敢獻?俄而,雲際有一物凝翔,鮮白不辨其形,鷹便竦翮而升,矗若飛電。須臾,羽墮如雪,血下如雨,有大鳥墮地,度其兩翅,廣數十里,眾莫能識。時有博物君子曰:此大鵬雛也。文王乃厚賞之。

漢武帝常微行過人家,家有婢,國色,帝悅之,因留宿,夜與婢□。有書生亦家宿,善天文。忽見客星移掩帝座甚逼,書生大驚躍,連呼咄咄,不覺聲高。乃見一男子,操刀將欲入戶,聞書生聲急,謂為己故,遂蹙縮走,客星應時即退。帝聞其聲,異而召問之,書生具說所見,乃悟曰:此人是婢婿,將欲肆其凶於朕。乃召羽林,語主人曰:朕,天子也。於是擒奴伏誅,厚賜書生。

漢武見物如牛肝,入地不動,問東方朔,朔曰:此積愁之氣,惟酒可以忘愁,今即以酒灌之,即消。

漢武帝在甘泉宮,有玉女降,常與帝圍棋相娛。女風姿端正,帝密悅,乃欲逼之。女因唾帝面而去,遂病瘡經年。故《漢書》云:避暑甘泉宮,正其時也。

甘泉王母降。

漢武帝與群臣宴於未央,方啖黍臛,忽聞人語云:老臣冒死自訴。不見其形,尋覓良久,樑上見一老翁長八九寸,面目赬皺,鬚髮皓白,拄杖僂步,篤老之極。帝問曰:叟姓字何?居在何處?何所病苦,而來訴朕?翁緣柱而下,放杖稽首,默而不言。因仰頭視屋,俯指帝腳,忽然不見。帝駭愕不知何等,乃曰:東方朔必識之。於是召方朔以告,朔曰:其名為'藻兼',水木之精也。夏巢幽林,冬潛深河。陛下頃日頻興造宮室,斬伐其居,故來訴耳。仰頭看屋,而復俯指陛下腳者,足也。願陛下宮室足於此也。帝感之。既而息役。幸瓠子河,聞水底有弦歌之聲,前樑上翁及年少數人,絳衣素帶,纓佩甚鮮,皆長八九寸,有一人,長尺餘,凌波而出,衣不沾濡,或有挾樂器者。帝方食,為之輟膳,命列坐於食案前。帝問曰:聞水底奏樂,為是君耶?老翁對曰:老臣前昧死歸訴,幸蒙陛下天地之施,即息斧斤,得全其居,不勝歡喜,故私相慶樂耳!帝曰:可得奏樂否?曰:故齎樂來,安敢不奏?其最長人便治弦而歌,歌曰:天地德兮垂至仁,愍幽魄兮停斧斤。保窟宅兮庇微身,願天子兮壽萬春!歌聲小大無異於人,清徹繞越樑棟。又二人鳴管撫節調契聲諧。帝歡悅,舉觴並勸曰:不德不足當雅貺。老翁等並起拜爵,各飲數升不醉。獻帝一紫螺殼,中有物狀如牛脂。帝問曰:朕暗,無以識此物。曰:東方生知之耳!帝曰:可更以珍異見貽。老翁顧命,取洞穴之寶。一人受命,下沒淵底,倏忽還到,得一大珠,徑數寸,明耀絕世,帝甚愛玩。翁等忽然而隱。帝問朔:紫螺殼中何物?朔曰:是蛟龍髓,以傅面,令人好顏色;又女子在孕,產之必易。會後宮難產者,試之,殊有神效。帝以脂塗面,便悅澤。又曰:何以此珠名洞穴珠?朔曰:河底有一穴,深數百丈,中有赤蚌,蚌生珠,故以名焉。帝既深嘆此事,又服朔之奇識。

漢武帝以玄豹白鳳膏磨青錫屑,以酥油和之為燈,雖雨中燈不滅。

董仲舒嘗下帷獨詠,忽有客來,風姿音氣,殊為不凡,與論《五經》,究其微奧。仲舒素不聞有此人而疑其非常。客又曰:欲雨。因此戲之曰:巢居知風,穴居知雨。卿非狐狸,即是鼷鼠!客聞此言,色動形坏,化成老狸,蹶然而走。

文翁常欲斷大樹,砍斷處去地一丈八尺,翁先祝曰:吾若得二千石,斧當著此處。因擲之,中所砍一丈八尺處。後果為郡。

長安有張氏者,晝獨處室,有鳩自入,止於對床。張惡之,披怀祝曰:鳩,爾來為我禍耶止承塵,為我福耶入我怀。鳩翻飛入怀,以手探之,不知所在,而得一金帶鉤焉。遂寶之。自是之後,子孫昌盛。

漢何比干夢有貴客,車騎滿門,覺,以語妻子。未已,門首有老姥,年可八十餘,求避雨,雨甚盛而衣不沾濡。比干延入,禮待之,乃曰:君先出自後稷,佐堯,至晉有陰功,今天賜君策。如簡,長九寸,凡九百九十枚以授之,曰:子孫能佩者富貴。言訖出門,不復見。

漢建武元年,東萊人姓乜,家嘗作酒盧,入內政見三奇客,共持曲飯至抒其酒飲,異以飯曲代處,而三鬼相與醉於林中。

漢明帝永平五年,剡縣劉晨、阮肇共入天台山取穀皮,迷不得返,經十三日,糧食乏盡,飢餒殆死。遙望山上有一桃樹,大有子實,而絕岩邃澗,永無登路。攀援藤葛,乃得至上。各啖數枚,而飢止体充。復下山,持杯取水,欲盥漱,見蕪菁葉從山腹流出,甚鮮新,復一杯流出,有胡麻飯糝,相謂曰:此知去人徑不遠。便共沒水,逆流二三里,得度山出一大溪,溪邊有二女子,姿質妙絕,見二人持杯出,便笑曰:劉、阮二郎,捉向所失流杯來。晨、肇既不識之,緣二女便呼其姓,如似有舊,乃相見忻喜。問:來何晚邪?因邀還家。其家筒瓦屋,南壁及東壁下各有一大床,皆施絳?帳,帳角懸鈴,金銀交錯。床頭各有十侍婢,敕云:劉、阮二郎,經涉山岨,向雖得瓊實,猶尚虛弊,可速作食。食胡麻飯、山羊脯、牛肉甚甘美。食畢行酒,有一群女來,各持五三桃子,笑而言:賀汝婿來。酒酣作樂,劉、阮忻怖交併。至暮,令各就一帳宿,女往就之,言聲清婉,令人忘憂。十日後,欲求還去,女云:君已來是,宿福所牽,何復欲還邪?遂停半年。氣候草木是春時,百鳥啼鳴,更怀悲思,求歸甚苦。女曰:罪牽君,當可如何?遂呼前來女子有三四十人,集會奏樂,共送劉、阮,指示還路。既出,親舊零落,邑屋改異,無復相識。問訊得七世孫,傳聞上世入山,迷不得歸。至晉太元八年,忽復去,不知何所。

曹娥父溺死,娥見瓜浮,得屍。

漢袁安父亡,母使安以雞酒詣卜工,問葬地。道逢三書生,問安何之?具以告。書生曰:吾知好葬地。安以雞酒禮之,畢,告安地處云:當葬此地,世世為貴公。便與別,數步顧視,皆不見。安疑是神人,因葬其地,遂登司徒,子孫昌盛,曰世五公焉。

陳仲舉微時,常行宿主人黃申家。申婦夜產,仲舉不知。夜三更,有扣門者,久許聞裡有人應云:門裡有貴人,不可前,宜從後門往。俄聞往者還,門內者問之:見何兒?名何?當幾歲?還者云:是男兒,名阿奴,當十五歲。又問曰:後當若為死?答曰:為人作屋,落地死。仲舉聞此,默志之。後十五年,為豫章太守,遣吏往問昔兒阿奴所在家,云:助東家作屋,落地而死矣。仲舉後果大貴。

隴西秦嘉,字士會,俊秀之士。婦曰徐淑,亦以才美流譽。桓帝時,嘉為曹掾赴洛。淑歸寧於家,晝臥,流涕覆面,嫂怪問之,云:適見嘉自說往津鄉亭病亡,二客俱留,一客守喪,一客齎書還,日中當至。舉家大驚。書至,事事如夢。

常山張顥為梁相。天新雨後,有鳥如山鵲,飛翔稍下墜地。民爭取,即化為一圓石。顥椎破之,得金印,文曰:忠孝侯印。顥表上聞,藏之秘府。顥漢靈帝時至太尉。

馮貴,前漢漢桓帝貴人也,美豔絕雙。死後卅餘年,群賊發其冢,見貴人顏色如故。賊遂競奸之,鬥爭相煞而死。

又称《幽冥录》或《幽冥记》。志怪小说。原书二十卷,今本作六卷。六朝(宋)刘义庆撰。义庆有《世说新语》已著录。原书久佚,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有二百六十余条。所记皆山精物魅、鬼神祸福、占卜梦兆、吉凶果因之类,与《搜神记》等均为志怪小说之代表作。集中一般故事简短,多涉人神(鬼)关系,幽明纠葛,大量讲述幽婚奇遇,人鬼相恋,以及《鬼媒》、《龟息》、《犬魅》、《鸡怪》等故事。著名之《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遇二仙女事即出此书。又《庞阿》写石姓女子因慕少年庞阿,魂随之去,终成眷属,为唐传奇《离魂记》、元杂剧《倩女离魂》之所本;集中《生死姻缘》与《卖胡粉女》等篇的奇诡幻想,亦常为后世小说戏曲所袭用。如前者之启迪《牡丹亭》之创作。后者之衍为小说《郭华买脂慕粉郎》(《新窗新话》)及戏曲《胭脂记》等,对后世文学影响颇深,论者以义庆为南朝稗家巨擘,信有之矣。原书宋时散佚,除鲁迅辑入《古小说钩沉》者外,一九八八年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收入《历代笔记小说丛书》,有郑晚晴辑注本(分为六卷,共二百八十余条)。

猜你喜欢

  • 卷一百九十九 集部五十二

    ○词曲类二△《梦窗稿》四卷、《补遗》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吴文英撰。文英字君特,梦窗其自号也。庆元人。所着词有甲、乙、丙、丁四稿。毛晋初得其丙、丁二稿,刻于宋词第五集中。复摭其绝笔一篇,佚词九篇,附..

    18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九十八 集部五十一

    ○词曲类一词、曲二体在文章、技艺之间。厥品颇卑,作者弗贵,特才华之士以绮语相高耳。然三百篇变而古诗,古诗变而近体,近体变而词,词变而曲,层累而降,莫知其然。究厥渊源,实亦乐府之馀音,风人之末派。其于文..

    15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九十七 集部五十

    ○诗文评类存目△《乐府古题要解》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唐吴兢撰。兢有《贞观政要》,已着录。考《崇文总目》载《古乐府古题要解》共十二卷。晁公武《读书志》称兢纂采汉、魏以来古乐府词凡十卷。又于传记及..

    15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九十六 集部四十九

    ○诗文评类二△《文说》一卷(永乐大典本)元陈绎曾撰。绎曾字伯敷。《元史》附见《儒学传》,作处州人。而《吴兴续志》亦载其名,盖家本括苍,而侨居苕水者也。至顺中,官至国子监助教。尝从学于戴表元,而与陈旅友..

    16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九十五 集部四十八

    ○诗文评类一文章莫盛于两汉。浑浑灏灏,文成法立,无格律之可拘。建安、黄初,体裁渐备。故论文之说出焉,《典论》其首也。其勒为一书传于今者,则断自刘勰、锺嵘。勰究文体之源流,而评其工拙;嵘第作者之甲乙,而..

    17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九十四 集部四十七

    ○总集类存目四△《萧氏世集》(无卷数,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萧伯升编。伯升字孟昉,泰和人。是集皆录其先世诗文,曰《正固先生集》,诗文各一卷,萧岐撰。岐字尚仁,洪武初以贤良徵,授潭府左长史,改平凉训导。自..

    15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九十三 集部四十六

    ○总集类存目三△《今文选》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孙鑛撰。鑛有《孙月峰评经》,已着录。是编裒录明人之文,所选自罗玘至李维桢,凡三十一人。并撮其姓氏、爵里于卷前。其前七卷称《今文选》,后五卷称《续选》..

    2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九十二 集部四十五

    ○总集类存目二△《浙元三会录》(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杨守阯编。守阯有《碧川文选》,已着录。是书乃以浙江解元同仕于朝者邀为文会。其六元文会始于成化六年,范理、商辂、姚夔、杨守陈、卢楷及守阯也。至成..

    15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九十一 集部四十四

    ○总集类存目一△《文选句图》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高似孙撰。似孙有《剡录》,已着录。案摘句为图,始于张为。其书以白居易等六人为主,以杨乘等七十八人为客。主分六派,客亦各有上入室、入室、升堂、及门四格..

    16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九十 集部四十三

    ○总集类五△《御选古文渊鉴》六十四卷康熙二十四年,圣祖仁皇帝御选,内阁学士徐乾学等奉敕编注。所录上起《春秋左传》,下迨于宋,用真德秀《文章正宗》例。而睿鉴精深,别裁至当,不同德秀之拘迂。名物训诂,各有..

    15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八十九 集部四十二

    ○总集类四△《乾坤清气集》十四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偶桓编。桓字武孟号海翁,因眇一目,又自号瞎牛,太仓人。洪武中官荆门州吏目。是集录元一代之诗,分体编次,其中如汪元量、瀛国公、元好问等,上该金、宋之..

    28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八十八 集部四十一

    ○总集类三△《中州集》十卷、附《中州乐府》一卷(内府藏本)金元好问编。好问有《续夷坚志》,已着录。是集录金一代之诗,首录显宗二首,章宗一首,不入卷数。其馀分为十集,以十干纪之,辛集目录旁注别起二字,其..

    2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八十七 集部四十

    ○总集类二△《坡门酬唱集》二十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邵浩编。浩字叔义,金华人,前有张叔椿《序》云:岁己酉,朅来豫章,机幕邵君实隆兴同升,出示巨编,目曰《坡门酬唱》,总成六百六十篇,命工锓木,以广其传..

    23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八十六 集部三十九

    ○总集类一文籍日兴,散无统纪,于是总集作焉。一则网罗放佚,使零章残什,并有所归;一则删汰繁芜,使莠稗咸除,菁华毕出。是固文章之衡鉴,着作之渊薮矣。《三百篇》既列为经,王逸所裒又仅《楚辞》一家,故体例所..

    16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八十五 集部三十八

    ○别集类存目十二△《蔗尾诗集》十五卷、《文集》二卷(福建巡抚采进本)国朝郑方坤撰。方坤有《经稗》,已着录。方坤天分既高,记诵尤广,故其诗下笔不休,有凌厉一切之意,尤力攻严羽《沧浪诗话》,诗不关学之非。..

    20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八十四 集部三十七

    ○别集类存目十一△《湖海集》十三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孔尚任撰。尚任有《节序同风录》,已着录。尚任官国子监博士时,随侍郎孙在丰在淮扬疏浚海口,因辑其入淮以后诗文,自编此集,故以湖海为名。△《幸跌草》..

    19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八十三 集部三十六

    ○别集类存目十△《耐俗轩诗集》三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申颋撰。颋字敬立,广平人,副榜贡生。明太仆寺丞佳允之孙,涵光之侄也。涵光所着《聪山集》,以杜甫为宗,颋诗则惟作古体,无近体,古体又皆五言,无七言..

    19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八十二 集部三十五

    ○别集类存目九△《万山楼诗集》二十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许虬撰。虬字竹隐,长洲人。顺治辛卯举人,官至思南府知府。其诗前数卷多拟古之作,刻意摹仿,颇嫌太似。其拟陆机《迢迢牵牛星》诗,后有《自跋》曰:..

    17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八十一 集部三十四

    ○别集类存目八△《燕香斋文集》四卷、《诗集》六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刘馀祐撰。馀祐字申徵,号玉吾,又号燕香居士,宛平人。其自称滨宛者,先世滨州人也。前明万历丙辰进士,官兵部左侍郎;入国朝,官至户部尚..

    16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八十 集部三十三

    ○别集类存目七△《太古堂集》二卷(山东巡抚采进本)明高宏图撰。宏图字子犹,号硁斋,胶州人。万历庚戌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尚书。福王时,为东阁大学士,南京破后,不食死。事迹具《明史》本传。其诗文经兵燹之后,..

    15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