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治法之专书
2025-08-15 11:16
读医
吴县潘爵曰,天地,一气之所鼓荡也,人身一气之所周流也。天地之气不顺,变为灾枝;人身之气不和,酿成疾病。由是汤液之法主治内,敷贴之方主治外。内外分科,而治法亦判而为二矣。钱唐吴君尚先,著有《理瀹骈文》,创用膏药,并治内外诸症。其法有五:审阴阳、察时行、求病机、度病情、辨病形,各有主膏,亦各有糁药。其脏腑之寒热相移者,则究其本始而治之。其病之兼脏腑者,则又分脏腑而治之。至妇女之经期、胎产、乳岩等症,莫不本仲景经文为用膏药之大法,益附膏方二十有一,糁药方二十有七,尝行之于江北,治效岁以万计。余自客岁旋里养疴,僦居渎川,兼施医案,并宗其敷贴之法,而济以针刺,俾郁结之气宣。而膏药之气尤易渗入,治病颇有奇效。大抵病之由外自内,流行于经络脏腑者,固非一膏一药所能治。若初感时邪,或为六气所侵,或为七情所郁,气凝血滞,及有形状可按者,以膏药按上中下三焦要穴而贴之,闭其外邪从入之途,而后或提或散,或清或温,糁之以药,则通经活络之方,视汤液尤为得力。盖其外治之法,实与内治并行,并可以内治之法,移为外治。不待切脉,不烦饮药,而自可奏功。且以膏药治病,用之而效,固有奇功,偶或不效,亦无大害。较之孟浪用药,一误而不可救者,其存心之仁与不仁,岂可同日语哉!
《养生三要》作者为清代医学家袁开昌,该书内容摘自《内经》、《庄子》、《抱朴子》、《千金要方》、《褚氏遗书》、《医门法律》、《医砭》、《医说》、《名医类案》、《冷庐医话》、《本草纲目》、《本草经疏》、《聪训斋语》等二十余种著作以及张景岳、李东垣、张子和、徐大椿、陆定圃、喻嘉言、王孟英等三十余位医家的相关论述,集清以前养生法之大成,并附之以袁氏本人的心得体会。该书一经刊刻,即刻引起轰动,成为大众养生指南。 袁开昌,字昌龄,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后迁居丹阳(今江苏丹阳),清代著名医学家。根据其子袁阜所撰《养生三要》跋和李丙荣所撰《袁开昌先生传》的相关记述,袁开昌约生于1850年,卒于1905年。 袁开昌生平好读书,受范仲淹“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影响,潜心研究医学,擅长眼科、外科,善用火针治外症。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扬州流行瘟疫,袁开昌遵古方制药饵,挽救了无数生命。 晚年,袁开昌辑《医门集要》八卷,《养生三要》为该书的首篇。据《中国历代卜人传》序记载,该书由袁开昌所辑,后由其子袁阜校订,于1918年付梓行世。 袁开昌认为,养生要兼顾“治已病”、“治未病”和“治医者之病”,三者乃“养生三要”。《养生三要》出版后,即不胫而走。苏润宽读后感叹曰:“唤醒痴迷酿太和,婆心苦口费搜罗。谁知人世生生理,都被先生指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