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广记 / 李昉

卷第一百八十三 贡举六

2025-10-08 15:20 太平广记

刘邺 叶京 李蔼 房珝 汪遵 刘允章 王凝 卢尚卿 李尧 高湜 公乘亿 孙龙光 王璘 蒋凝 吴融 卢光启 王彦昌 杜升 郑昌图 程贺 陈峤 秦韬玉 陆扆 张曙 崔昭矩 贾泳

----------------------------------------

刘邺

刘邺字汉藩。咸通中,自长春宫判官召入内庭。特赐及第。韦保义以兄在相位,应举不得,特赐及第,擢入内庭。(出《摭言》)

【译文】

刘邺字汉藩,唐懿宗中期,由长春宫判官任上召入京城,特别赐给他进士及第(是一种荣誉)。韦保义的哥哥做宰相,不能应举,也赐给进士,提拔做京官。

----------------------------------------

叶京

叶京,建州人也,极有赋名。向游大梁,常预公宴,因与监军使面熟。及至京师时已遂登科,与同年连镳而行。逢其人于通衢,马上相揖。因之谤议喧然,后颇至沈弃。终于太学博士。(出《摭言》)

【译文】

叶京是建州人,他的赋很有名。曾经游太梁,经常参加官家的宴会,因之同监军使相识。京试时中进士,与同年们骑马同行,在大街上遇到那位监军使,没有下马,仅仅一揖。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此被人非议导致他官运也不好,只做到太学博士(太学教授)。

----------------------------------------

李蔼

李蔼应举功勤,敏妙绝伦,人谓之束翅鹞子。咸通二年及第。(出《卢氏杂说》)

李蔼为了应举,读书勤奋。才思敏捷,妙笔文章。被人称为束翅鹞子,意思展翅便可腾飞。咸通(懿宗年号)二年考中进士。

----------------------------------------

房珝

房珝,河南人,太尉之孙,咸通四年垂成而败。先是名第定矣,无何写试之际,仰泥土落,击翻砚瓦,污试纸。珝以中表重地,只荐珝一人,主事不获已,须应之。珝既临曙,更请印副试。主司不诺,遂罢。(出《摭言》)

【译文】

河南人房珝,祖父做过太尉。咸通四年功败垂成。本来他能够考中,但是正在考试时房上的泥落下来,打翻了砚台,污损了卷纸。河南是一个重要的地方,只举荐了他一个人。他认为主持考试的官员肯定会照顾他,更换一张卷纸。但是天亮时他向监场的试官请求更换卷纸时,遭到拒绝。因之落第。

----------------------------------------

汪遵

许棠,宣州泾县人,早修举业。乡人汪遵者幼为小吏。洎棠应二十余举,遵犹在胥徒。然善为绝句诗,而深晦密。一旦辞役就贡,会棠送客至灞浐,忽遇遵于途中。棠讯之曰:\"汪都,(都者。吏之呼也。)何事至京?\"遵对曰:\"此来就贡。\"棠怒曰:\"小吏无礼。\"而果与棠同砚席,棠甚侮之。后遵成名五年,棠始及第。(出《摭言》)

【译文】

许棠是宣州泾县人,读了很多年书。同乡人汪遵从小做吏员。许棠考了二十多次,汪遵还是小吏。汪遵的绝句诗作得极好,功底深厚。他辞去了吏职(吏不准试)去参加考试,遇到送客的许棠。许棠问他到京城来做什么?汪遵说来参加京试。许棠发怒,说小吏无礼。结果考试时两人同堂,许棠竭尽侮辱。但是,汪遵考中进士五年后,许棠才考中。

----------------------------------------

刘允章

刘允章题目\"天下为家赋\",给事中杜裔体(按唐《摭言》十三\"体\"作\"休\")进疏论。事虽不行,时以为当。崔澹\"至仁伐不仁赋\",亦颇招时议。薛耽\"盛德日新赋\",韵脚云:循乃无已。刘子震通状,请改为\"修\"字,当时改正。(出《卢氏杂说》)

【译文】

刘允章出的题目是《天下为家赋》,给事中杜裔体上表示异议。疏虽然没有采纳,但时人认为得当。而崔澹的《至仁伐不仁赋》不被人们认可。薛耽的盛德日新赋》,用循乃无已的切音作韵脚比较别扭。刘子震请他直接用循和无来切音,得出修字做韵脚,比较恰当,薛耽采纳。

----------------------------------------

王凝

王凝清族重德,冠绝当时。每就寝息,必叉手而卧,或虑梦中见其先祖。曾牧绛州。于时司空图方应进士举,自别墅到郡。谒见后,更不访亲知,阍吏遽申司空秀才出郭矣。或入郭访亲知,即不造郡齐。王知之,谓其专敬,愈重之。及知举,司空一捷,列第四人登科。同年讶其名姓甚暗,成事太速。有浮薄者号之为司徒空。王知有此说。因召一榜门生开筵,宣言于众曰:\"某切忝文柄,今年榜贴,全为司空先辈一人而已。\"由是图声彩益振。(出《北梦琐言》)

【译文】

王凝家族人都注重德行,天下闻名,即使睡觉也有一定的姿势,叉手仰卧。有人担心这种睡法会作恶梦,梦见先辈的鬼魂。王凝作绛州刺史,司空图参加京试路过绛州,谒见后不复再来。部属告诉,司空图出城了。有时入城拜访某某,但不到刺史衙门来。王凝认为这是司空图对自己的尊重,愈加看重司空图。王凝作了主考官,司空图一举考中进士第四名。同年们惊讶司空图并无名声而高中。没品行的人就称他为司徒空。王凝知道这件事,宴集所有新科进士。对他们说:\"我虽然有愧于主考官的位置,但今年这一榜,就是为了司空图一个人,我才肯担任这个职务。\"因此,司空图名声雀起。

----------------------------------------

卢尚卿

咸通十一年,以庞勋盗据徐州,久屯戎卒,连年飞輓,物力方虚,因诏权停贡举一年。是岁,进士卢尚卿自远至关,闻诏而回。乃赋东归诗曰:\"九重丹诏下尘埃,深琐文闱罢选才。桂树放教遮月长,杏园终待隔年开。自从玉帐论兵后,不许金门谏猎来。今日霸陵桥上过,关人应笑腊前回。\"(出《年号记》)

【译文】

懿宗咸通十一年,因为庞勋占据徐州,对抗朝廷,连年战争,国库空虚,皇帝下诏,停一年贡举。那年,卢尚卿由远处应举到陕州,听到诏命返回故乡,作《东归诗》。大意是:皇上的诏命下来,今年停止科考了,没有机会折桂,只好等待来年。从打兵连祸结,京城的路被切断了。现在我从霸陵桥上走过,人家都笑我冒着风寒回家。(卢尚卿后来考中,所以文中称进士)

----------------------------------------

李尧

李尧及第,在偏侍下,俯逼起居宴。霖雨不止,因遣赁油幕以张(去声)之。尧先人旧庐升平里,凡用钱七百缗。自所居连亘通衢迨之一里余,参御辈不啻千余人,鞯马车舆,阗咽门巷,往来无有沾湿者。而金壁照耀,别有嘉致。尧时为丞相韦保衡所委,干预政事,号为李八郎。其妻又南海韦宙女,恒资之金帛,不可胜纪。(出《摭言》)

【译文】

李尧中进士,原住在城郊,去参加宴会,大雨不止。所以派人买油布遮盖。李尧祖上的老房子在升平里,他花了七百缗钱油布。从住所到大街差不多有一里地长上千的车辆,骑马乘轿者往来熙熙攘攘,没有被雨浇的。所建金壁辉煌,极为别巧。李尧被宰相韦保衡所重用,参与大政,被称为李八郎。他的妻子是南海(郡名)韦宙的女儿,家里很有钱。资助李尧的钱财,不可以数计。

----------------------------------------

高湜

咸通十二年,礼部侍郎高湜知举。榜内孤贫(\"贫\"原作\"平\",据明抄本改)者,公乘亿有赋三百首,人多书于壁。许棠有洞庭诗尤工,时人谓之许洞庭。最者有聂夷中,少贫苦,精于古体。有公子家诗云:\"种花满西园,花发青楼道。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又詠田家诗云:\"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又云:\"锄田当日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又云:\"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为光明烛。不照绮逻筵,只照逃亡屋。\"所谓言近意远,合三百篇之旨也。(出《摭言》)

【译文】

懿宗咸通十二年,礼部侍郎高湜做主考官,取中一些贫苦举子。公乘亿有赋三百首,许多人把他的赋写出来挂在墙上。许棠的《洞庭诗》非常工整,被时人称为许洞庭。最杰出的是聂夷中,少时家贫,精于古体诗。他的《公子家诗》大意是,有人种了一些西园的花,花开得佼好,花下生出一棵庄稼,被当作杂草拔去。《田家诗》大意是:父亲在塬上耕田,儿子在塬下开荒。六月庄稼还没有成熟,官府已把粮仓修好了。又一首《锄禾诗》说:锄地到日中了,汗水湿了泥土,有谁知道碗里的饭,每一粒都是汗水浇灌的啊。还有一首诗说:二月里把新丝卖了,五月又把新粮(麦)卖了。眼前的窟窿堵上了,心里的肉却被剜掉了。希望君王的心,能象光明的蜡烛一样,不要只照在有钱人的好吃好穿上,照一照穷人的屋子吧。他的诗意浅近而寓义深,被称为唐诗中的精品。

----------------------------------------

公乘亿

公乘亿,魏人也,以词赋著名。咸通十三年,垂三十举矣。尝大病,乡人误传已死。其妻自河北来迎丧,会亿送客至坡下,遇其妻。始夫妻阔别,积十余岁。亿时在马上,见一妇粗纕跨驴,依稀与妻类,因睨之不已。妻亦如是。乃令人诘之,果亿。内子与之相持而泣。路人叹异之。后旬日,亿登第矣。(出《摭言》)

【译文】

魏州人公乘亿以词赋著称。咸通十三年,已经考了三十次。曾经生了大病家乡误传他已死去。他的妻子从河北到京城去迎丧,正碰到他送客人到山坡下。夫妻分别十多年。当时公乘亿骑在马上,见一女子穿着粗布衣服骑着驴子,好象妻子,注目而望。他妻子也一样,在驴上望着他,请人打听,果然是公乘亿。夫妻把臂流泪,路人叹息。十几天后,公乘亿中了进士。

----------------------------------------

孙龙光

孙龙光,崔殷梦下状元及第。前一年,尝梦积木数百,龙光践履往复。既而请一李处士圆之,处士曰:\"贺郎君,喜来年必是状元。何者?已居众材之上。\"(出《摭言》)

【译文】

崔殷梦主考,孙龙光中状元。孙龙光曾经梦见自己在许多大木上走来走去。次后,请李处士圆梦,李处士说:\"祝贺你,来年准中状元。为什么呢,木者,材也。众材之上,寓意状元。\"

----------------------------------------

王璘

长沙日试万言,王璘词学寓赡,非积学所致。崔詹事廉问,持表荐之于朝。先是试之于使院,璘请书吏十人,皆给几砚。璘絺扪扪腹,往来口授,十吏笔不停辍。首题黄河赋,三十字数刻而成。又鸟散余花落诗三十首,援毫而就。时忽风雨暴至,数幅为回飚所卷,泥滓沾渍,不胜舒卷。璘曰:\"勿取,但将纸来。\"复纵笔一挥,斯须复十余篇矣。时未停午,已积七千余言。崔公语试官曰:\"万言不在试限,但请召来饮酒。黄河赋复有僻字百余,请璘对众朗宣,旁若无人。至京,时路岩方当轴,遣一介召之。璘意在沽激,曰:\"请俟见帝。\"岩闻之。大怒,亟命奏废万言科。璘杖策而归,放旷于杯酒间,虽屠沽无间然矣。(出《摭言》)

【译文】

长沙人王璘日书万言,文词好,文章有胆识,学识精深。詹事(官名)崔廉问奏章举荐他,先召他考问。王璘请十名书吏备好砚笔纸张,袖着手踱步口授,十个人没有一人停过笔。首题《黄河赋》三十字,一蹴而成。《鸟散余花落》诗三十首,一吟而成。当时忽然刮风下雨,好几首写成的诗卷被狂风吹落,被泥污。舒展不开。王璘说不用拾了,拿纸来,提笔而书,很快就写了十余篇。没到中午,写了七千余言。崔廉问对试官说,不必以万言为限,请他来喝酒。《黄河赋》有不常用字一百多个,崔廉问请王璘当众朗读,王璘旁若无人。到了京城,路岩主考,差仆人召见他,本意让王璘中第后感激他。王璘却说,等我见到皇帝后再去见他。路岩听了,非常恼怒,立即奏请取消《万言科》,王璘受到这样的打击,拄着杖回去。之后,放浪形骸,借酒浇愁。同屠夫卖酒的人差不多。

----------------------------------------

蒋凝

乾符中,蒋凝应宏(\"宏\"原作\"宠\",据明抄本改)词。为赋止及四韵,遂白而去。试官不之信,逼请所谓。凝以实告。既而比之诸公,凝有德色。试官叹息久之。顷刻之间,播于人口。或称之曰,白头花钿满面,不若徐妃半妆。(出《摭言》)

【译文】

僖宗乾符中期,蒋凝考博学宏词科。作赋仅写四韵,请示试官要走。试官不相信,逼问他为什么?蒋凝以实话相告。说写完了。试官拿他的卷子同别人的比较,蒋凝感到自足,试官长时间叹息。蒋凝的赋很快被传诵。有人说,满头白花花的头发,不如淡妆的女子。

----------------------------------------

吴融

吴融字子华,广明中和间久负屈声。虽未擢第,同人率多执贽谒之,如先达。有王图者工词赋,投卷凡旬月。融既见之,殊不言图之臧否。但问图曰:\"吏(明抄本\"吏\"作\"向\"。)曾得卢休信否?何坚卧不起?惜哉!融所得不如他。\"休,图之中表,长于八韵,向与融同砚席,晚年抛废,归镜中别墅。(出《摭言》)

【译文】

吴融字子华。僖宗广明、中和年间,长时间人们为他称屈。虽然没有考中,许多同代人执学生礼见他,待为师长。有一个叫王图的人,词赋写得工整,把自己的文章拿给吴融评阅。过了一段时间,王图去见吴融。吴融不谈文章好坏。直接问他:\"你听到过关于卢休的消息吗?他为什么不求取功名,很可惜的。我的学问,其实不如卢休。\"卢休和王图是表亲,擅长八韵诗,跟吴融是同窗。直至晚年仍不得志,住在镜中别墅。

----------------------------------------

卢光启

卢光启先人伏法,光启兄弟修饰赴举,谓亲知曰:此乃开荒也。然其立性周谨。著初举子一卷,即进取诸事,皆此类也。策名后,扬历台省,受知于租庸张浚。浚出征并汾,卢每致书疏,凡一事别为一幅。朝士至今斆之,盖重叠别纸,自光启始也。唐末举人,不问事行文艺,但勤于请谒,号曰精切,亦皆法于光启尔。其族弟汝弼尝为张浚出征判官,传檄四方,其略云:\"致赤子之流离,自朱耶之版荡。\"自谓人曰:\"天生朱耶赤子,供我之笔也。\"(出《北梦琐言》)

【译文】

卢光启的父亲被处死。光启同他的弟弟隐姓埋名去应科举,跟亲近要好的人说,我们兄弟比如是去开荒。卢光启性格谨慎,做事周祥。著有《初举子》一卷。做什么事,文如其人。中第后,在省台(中央各官署)做官,知遇于租庸使张浚。张浚出征并州、汾州。卢光启每次写信,一件事写一张纸,被后来官员效仿。一张纸写一件事,始于卢光启。唐末举荐人才,先不问才学,而看他们对官长的态度,称为精切,也是跟卢光启学来的。他的堂弟卢汝弼,曾经做过张浚的出征判官。传檄四方(征讨词为檄),大略意思是:导致赤子流离失所,都是因为朱温这个奸逆所造成的。对人说过,老天生下朱温这个野种,是供我们作文章来骂的。

----------------------------------------

王彦昌

王彦昌太原人,家世簪冕,推于鼎甲。广明岁驾幸西蜀,敕赐及第。后为嗣薛王知柔判官。昭宗幸石门时,宰臣学士不及随驾,知柔以京兆尹权中书,事属近辅。表章继至,勤于批答。知柔以彦昌名闻,遂命权知学士。居半岁,出拜京兆尹,加左常侍大理卿。为寺胥所累,南迁。(出《摭言》)

【译文】

太原人王彦昌,大族世家,官宦之孙。王氏世家以太原为首。僖宗广明年间,逃亡成都,赐给他进士学位。后来做薛知柔的判官。昭宗逃到石门时,大臣、学士们来不及跟随。薛知柔以京兆尹(首都长官)署理中书省(代中书令)。职权近乎宰辅,来往文件特别多,批阅繁荣。薛知柔推荐王彦昌有名望,僖宗让他署理学士,协助薛知柔。半年后,升王彦昌为京北尹,又加衔左常侍、大理寺卿。后来受到大理寺的吏员牵连,贬官。

----------------------------------------

杜升

杜升父宣猷终宛陵。升有词藻。广明岁,苏导给事刺剑州,升为军卒。驾幸西蜀,例得召见。特敕赐绯。导寻入内庭,韦中令自翰长拜主文。升时已拜小谏,抗表乞就试,从之。登第数日,有敕复前官并(\"并\"原作\"拜\",据明抄本、陈校本改。)服色。议者荣之。(出《摭言》)升自拾遗赐绯,却应举及第,又拾遗,时号著绯进士。(出《卢氏杂说》)

【译文】

杜升的父亲杜宣猷死于宛陵。杜升善言词。广明年间,僖宗逃亡成都,苏导以给事中出任剑州刺史。杜升当时仅一小兵卒。按玄宗故例,由皇帝召见,并赐给绯衣(官服)任官内庭。韦中书令以翰林学士身份做主考,当时杜升已做谏官(拾遗为小谏)。上表请求参加科试,皇帝准许。中第几天后,皇帝命他复职,并仍赐给官服。人议以为光彩。杜升由拾遗赐绯,又去应考,又做拾遗。被称为着绯进士。

----------------------------------------

郑昌图

广明年中,凤翔副使郑侍郎昌图未及第前,尝自任以广度弘襟,不拘小节,出入游处,悉恣情焉。洎至舆论喧然,且欲罢举。其时同里有亲表家仆,自宋亳庄上至,告其主人云:\"昨过洛京,于谷水店边,逢见二黄衣使人西来,某遂与同行。至华岳庙前,二黄衣使与某告别,相揖于店后面,谓某曰:\"君家郎君应进士举无?\"(\"无\"原作\"元\",据明抄本、陈校本改。)仆曰:\"我郎主官已高,诸郎君见修学次。\"又问曰:\"莫亲戚家儿郎应无?\"曰:\"有。\"使人曰:\"吾二人乃是今年送榜之使也,自泰山来到金天处,押(\"押\"原作\"抑\",据明抄本改。)署其榜,子幸相遇。仆遂请窃窥其榜,使者曰:\"不可,汝但记之。\"遂画其地曰:此年状头姓,偏傍有\"阝\",名两字,下一字在口中。榜尾之人姓,偏傍亦有此\"阝\",名两字,下一字亦在口中。记之记之?\"遂去。郑公亲表颇异其事,遂访岐副具话之。具勉以就试。昌图其年状头及第,榜尾邹希回也。姓名画点皆同。(出《玉堂闲语》)

又咸通中,以进士车服僭差,不许乘马。时场中不减千人,谁势可热手,亦皆骑驴。或嘲之曰:今年敕下尽骑驴,短袖长鞦满九衢。清瘦儿郎犹自可,就中愁杀郑昌图。(相国魁伟甚,故有此句。出《摭言》)

【译文】

广明年间,凤翔节度副使、侍郎郑昌图没有及第之前,自以为襟怀博大,不拘小节。游山玩水,纵情豪放。因之舆论大哗,自己也不准备参加科举。当时他表亲家的仆人从宋亳的庄上回来对主人说:\"昨天经过洛阳,在谷水店边遇到两位黄衣使者从西来,跟我一起走。到了华岳庙前,他们俩同我告别,互相作揖,告诉我说你们主人家有没有应试的?\"我说:\"我的主人官位已经很高,他的孩子正在读书。\"黄衣使者又问。那么你主人亲属中有没有应举的?\"我说有。那两人便告诉我,他们是今年送榜的,从泰山来,到金天去送榜,咱们有幸相遇。我就想私下看看榜,人家说不行。但是在地上划字,让我记住,今年状元姓的偏傍有个耳刀,名字是两字的,未一字在口里边。最后的一位进士,姓氏旁也是耳刀,也是两字的名,尾字也在口里。你好好记住,他们就走了。郑昌图的表亲很惊异,便把这件事告诉他,并鼓励他去应考。郑昌图果然中了状元,榜尾进士名叫邹希回,一点不差。

另外,咸通中期,认为进士们骑乘和衣服太过份,禁止骑马,参试的不下千人,怎样有势力,也只能骑驴。有人嘲笑说,今年皇上点的进士都是骑驴的,满大街都是,瘦小的还可以,郑昌图那样魁伟的可要愁死了。

----------------------------------------

程贺

唐崔亚郎中典眉州,程贺以乡役充厅仆,共弟在州曹为小书吏。崔公见贺风味有似儒生,因诘之曰:\"尔读书乎?\"贺降阶对曰:\"薄涉艺文。\"崔公指一物,俾其赋詠。雅有意思,因令归。选日,装写所业执贽,甚称奖之,俾称进士,依崔之门,更不他岐。凡二十五举及第。每入京,馆于博陵之第,常感提拔之恩。亚卒之日,贺为崔公衰服三年。人皆美之。(出《北梦琐言》)

【译文】

唐朝崔亚以郎中官出典眉州(担任眉州主官)。程贺出徭役充当官厅仆人。他的弟弟在眉州府里作小书吏。崔亚认为程贺言谈象读书人,便问他,你读过书吗?程贺到厅阶下说,读过一些书。崔亚就指物为题,让他赋诗。程贺的诗文雅而意境颇好。崔亚就让他回家读书。选了一个日子,程贺带着自己的文章,以学生礼去见崔亚。崔亚很褒奖他。中了进士之后,始终依靠崔亚,不去投靠别人。程贺考了二十五次才考中。每次到京,都住在崔亚的府第,经常表示感激之情。崔亚逝世,程贺为其戴孝三年,人们都赞美他的操守。

----------------------------------------

陈峤

陈峤谒安陆郑諴,三年,方一相面。从容諴谓峤曰:\"识闵廷言否?\"峤曰:\"偶未知闻。\"諴曰:\"不妨与之往还,其人文似西汉。(出《摭言》)

【译文】

陈峤去见安陆(地名)郑諴,三年才见到面。郑諴从容地对陈峤说,认识闵廷言吗?陈峤说,没听说过这个人。郑諴便说,那么你不妨同他交往,这个人的文章可比西汉的大家。

----------------------------------------

秦韬玉

秦韬玉出入田令孜之门。车驾幸蜀,韬玉已拜丞郎,判鹾。及小归公主文,韬玉准敕放第,仍编入其年榜中。韬玉致书谢新人,皆呼同年。略曰:\"三条烛下,虽阻文闱,数仞墙边,幸同恩地。\"(出《摭言》)

【译文】

秦韬玉经常出入宦官显贵田令孜家。僖宗逃亡成都,秦韬玉做丞郎(官名),主管盐务琐事。归崇敬的儿子做主考,僖宗亲下诏命,让秦韬玉中第。并把他编进同年榜。秦韬玉给新进士的信中,都一律称同年。大略说,一样的烛光下,我没有参加科试,但彼此相差不多,有幸大家同年。

----------------------------------------

陆扆

陆扆举进士,属僖宗幸梁洋,随驾至行在,与中书舍人郑损同止逆旅。扆为宰相韦昭度所知,欲身事之速了,屡告昭度,昭度曰:\"奈已深夏,复使何人为主司?\"扆以郑损对。昭度从之。因令扆致意。榜贴皆扆自定。其年六月,状头及第。后在翰林署,时苦热,同列戏之曰:\"今日好造榜矣。\"然扆名冠一时,兄弟三人,时谓三陆,希声及威也。(出《北梦琐言》)

【译文】

陆扆进京科举,赶上唐僖宗逃亡梁洋(地名),陆扆便追到僖宗的驻地(皇帝出行驻地称行在)。同中书舍人郑损住在一起。宰相韦昭度很了解陆扆,陆扆希望自己快一些成为进士,好几次恳求韦昭度。韦昭度说:\"现在是夏天,不是试期,并且请谁做主考呢?\"陆扆就说,请郑损就合适。韦昭度答应了,让他自己去说。书贴、榜文,都由陆扆自己制定。那年六月,以状元及第。后来在翰林院任职,正赶上大热天。同僚跟他开玩笑,说这样的日子,很适合造榜。陆扆很有名望,三兄弟并称三陆,另外三陆是陆希声和陆威。

----------------------------------------

张曙

张曙、崔昭纬,中和初西川同举,相与诣日者问命。时曙自恃才名籍甚,人皆目为将来状元。崔亦分居其下。无何,日者殊不顾曙,第目崔曰:\"将来万全高第。\"曙有愠色。日者曰:\"郎君亦及第,然须待崔家郎君拜相,当此时过堂。\"既而曙果以惨恤不终场,昭纬其年首冠。曙以篇什刺之曰:\"千里江西陪骥尾,五更风小失龙鳞。昨夜浣花溪上雨,绿杨芳草为何人?崔甚不平。会夜饮,崔以巨觥饮张,张推辞再三。崔曰:\"但喫却,待我作宰相,与郎君取状头。\"张拂衣而去,因之大不叶。后七年,崔自内廷大拜。张后于裴贽下及第。果于崔下过堂。(出《摭言》)

【译文】

中和初年,张曙和崔昭纬同被四川举荐赴试。两人一起请人给占卜前程。当时张曙自恃才名赫赫,人们都认为他会中状元。崔昭纬对他也很尊崇,自认不如。只一会儿,卜者根本不理会张曙,而对崔昭纬说:\"你肯定高中。\"张曙很不满。卜者说:\"你也能考中,但是需要等崔相公做了宰相,由他给你过堂。\"不久,张曙因病,考试不能终场,而崔昭纬中了状元。张曙赠诗讽刺崔昭纬,诗意是:千里迢迢马前马后一起赴试,只因为偶然的原因我失去了机会;所以皇恩浩荡,你才春风得意。崔昭纬很不高兴。两人夜里一起饮酒,崔昭纬用大杯灌酒,张曙推却不肯喝。崔昭纬说:\"你喝下去,等我做了宰相,一定让你做状元。\"张曙拂袖而去,继绝交往。七年后,崔昭纬真的做了宰相。裴贽做主考官,张曙才考中,果然由崔昭纬过堂。

----------------------------------------

崔昭矩

崔昭矩,大顺中裴贽下状元及第。翌日,兄昭纬登庸。王倜,丞相鲁公损之子。倜及第。翌日,损登庸。倜过堂别见。归点(按唐《摭言》八\"点\"作\"黯\"。)亲迎拜席曰:\"状元及第,榜下版巡。脱白期月,无疾而卒。(出《摭言》)

【译文】

昭宗大顺年间,裴贽主考,取崔昭矩为状元。第二天,他的哥哥崔昭纬拜宰相。王倜是王损的儿子,王倜考中的第二天,王损拜相(鲁公是他的封号)。因为宰相是他的父亲,过堂的时候,王倜个别拜见。归点时,王损以宰相的身份,按照礼法祝贺王倜中了状元。几个月后,王倜无病死去。(没有功名的人中试称期白)

----------------------------------------

贾泳

贾泳父修有义声。泳落拓,不拘细碎。尝佐武臣倅晋州,时昭宗幸蜀。三榜裴相贽,时为前主客员外,客游至郡。泳接之傲睨。裴尝簪笏造泳,泳戎装一揖曰:\"主公尚书邀放鹞子,勿怪。\"如此偬偬而退,裴贽颇衔之。后裴三主文柄,泳两举为裴所黜。既而谓门人曰:\"贾泳老倒可哀,吾当报之以德。\"遂放及第。(出《摭言》)

【译文】

贾修是一个义声远播的人,他的儿子贾泳性格豪放,不拘小节。曾经协助武将守晋州。当时昭宗逃亡成都,裴贽三次被任命为主考官。此前,裴贽做主客员外时,曾经到晋州,贾泳接待不周,视如不见。后来裴贽也曾经很有礼貌地去拜访他,贾泳穿着军服,仅一揖,说:\"尚书邀请我们主将一起去放风筝,请别见怪。\"不理裴贽而退。裴贽有些怀恨。裴贽三次做主考,前两次排除贾泳。最后一次对门客们说贾泳老而值得同情,我应该以德报怨。于是,取他中了进士。

我国第一部大型小说总集型的专门类书。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李昉等人奉诏取各种野史、传记、故事、小说编集而成,故名。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下诏开修,因在太平兴国三年成书,故名《太平广记》。古代对“小说”这一概念的理解比现代广泛,凡是神话传说、寓言故事、野史、杂传以及各种纪录异闻都称为“小说”。《太平广记》汇集了从汉代到宋初的各种形式的小说,也包括少量先秦古籍中的传说故事。全书共五百卷,另目录十卷。书编成后不久,即于太平兴国六年 (981) 初雕印,但因有人认为此书并非学者所急需,故其事中辍。北宋时此书流传并不太广。南宋尤袤《遂初堂书目》著录有“京本《太平广记》”。清人曾见有残宋本,今似已不存。明中叶以前,此书主要靠抄本流传。嘉靖四十六年(1566)无锡人谈恺据抄本重刻后,此书流传始渐广。

猜你喜欢

  • 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八十三

    岳锺琪季父超龙 超龙子锺璜 锺琪子濬 策棱子成衮紥布 车布登紥布 岳锺琪,字东美,四川成都人。父升龙,初入伍,授永泰营千总。康熙十二年,吴三桂反,永泰营游击许忠臣受三桂劄。升龙使诣提督张勇告变,密结兵民,..

    7 清史稿 2025-11-23
  • 卷二百八十三 列传七十

    觉罗武默讷 舒兰拉锡 拉锡子旺札尔 孙博灵阿 图理琛 何国宗 觉罗武默讷,正黄旗人,景祖第三兄索长阿四世孙也。顺治四年,授世职拖沙喇哈番,累进三等阿达哈哈番,擢一等侍卫。康熙六年,授内大臣,管佐领。 十六年..

    7 清史稿 2025-11-23
  • 卷第二百八十三 後晉紀四

    起玄默攝提格(壬寅),盡閼逢執徐(甲辰)正月,凡二年有奇。 高祖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天福七年(壬寅、九四二年) 春,正月,丁巳,鎮州牙將自西郭水碾門導官軍入城,殺守陴民二萬人,執安重榮,斬之。杜重威殺導者..

    18 资治通鉴 2025-11-17
  • 卷第五百 杂录八

    孔纬 李克助 京都儒士 孟乙 振武角抵人 赵崇 韩偓 薛昌绪姜太师 康义诚 高季昌 沈尚书妻 杨蘧 袁继谦 帝羓----------------------------------------孔纬鲁国公孔纬入相后,言于甥侄曰:“吾顷任兵部侍郎,与王晋公..

    46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九 杂录七

    崔铉 王铎 李蠙 韦保衡 衲衣道人 路群卢弘正 毕諴 李师望高骈 韦宙 王氏子 刘蜕 皮日休 郭使君 李德权----------------------------------------崔铉崔铉,元略之子。京(“京”字原缺,据陈校本补)兆参军卢甚之死..

    43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八 杂录六

    李宗闵 冯宿 李回 周复 杨希古 刘禹锡 催阵使 李群玉温庭筠 苗耽 裴勋 邓敞----------------------------------------李宗闵李德裕在维扬,李宗闵在湖州,拜宾客分司。德裕大惧,遣专使,厚致信好,宗闵不受,取路江..

    44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七 杂录五

    高逞 吕元膺 王锷 江西驿官 王仲舒 周愿 张荐 莲花漏 唐衢 脂粉钱韦执谊 李光颜 李益 吴武陵 韦乾度 赵宗儒 席夔 刘禹锡 滕迈----------------------------------------高逞高逞(陈校本“逞”作“郢”)为中书舍人..

    39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六 杂录四

    赵存 严震 卢杞 韦皋 陆畅 马畅 吴凑 袁傪 李勉 于公异邢君牙 张造 吕元膺 李章武 元稹 于頔 薛尚衍----------------------------------------赵存冯翊之东窟谷,有隐士赵存者,元和十四年,寿逾九十。服精术之药,..

    45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五 杂录三

    宇文融 歌舒翰 崔隐甫 萧嵩 陈怀卿 邹凤炽 高力士 王维史思明 豆谷 润州楼 丘为 裴佶 李抱贞 杨志坚----------------------------------------宇文融玄宗命宇文融为括田使,融方恣睢,稍不附己者,必加诬谮。密奏以..

    49 太平广记 2025-10-12
  • 第四百九十四 杂录二

    房光庭 崔思兢 崔湜 吕太一 许诫言 杜丰 修武县民 李元皛王琚 李适之 白履忠 夜明帘 班景倩 薛令之----------------------------------------房光庭房光庭为尚书郎,故人薛昭流放,而投光庭,光庭匿之。既败,御史陆..

    42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三 杂录一

    夏侯亶 王肃 李延实 李义琛 刘龙 裴玄智 度支郎 虞世南尉迟敬德 虞世基 来恒 欧阳询 许敬宗 元万顷 郭务静 唐临苏瑰李峤子 娄师德 李晦 宋之问 陆元方 陈希闵 李详----------------------------------------夏侯亶梁..

    33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二 杂传记九

    灵应传----------------------------------------灵应传泾州之东二十里,有故薛举城,城之隅有善女湫,广袤数里,蒹葭丛翠,古木萧疏,其水湛然而碧,莫有测其浅深者,水族灵怪,往往见焉,乡人立祠于旁,曰“九娘子..

    57 太平广记 2025-10-12
  • 第四百九十一 杂传记八

    谢小娥传 杨娼传 非烟传----------------------------------------谢小娥传 (李公佐撰)小娥姓谢氏,豫章人,估客女也。生八岁丧母,嫁历阳侠士段居贞。居贞负气重义,交游豪俊。小娥父畜巨产,隐名商贾间,常与段..

    46 太平广记 2025-10-12
  • 第四百九十 杂传记七

    东阳夜怪录----------------------------------------东阳夜怪录前进士王洙字学源,其先琅琊人,元和十三年春擢第。尝居邹鲁间名山习业。洙自云,前四年时,因随籍入贡,暮次荥阳逆旅。值彭城客秀才成自虚者,以家事..

    33 太平广记 2025-10-12
  • 第四百八十九 杂传记六

    周秦行记 冥音录----------------------------------------周秦行记(牛僧孺撰)余真元中,举进士落第,归宛叶间。至伊阙南道鸣皋山下,将宿大安民舍。会暮,失道不至。更十余里,行一道甚易,夜月始出,忽闻有异气..

    47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八十八 杂传记五

    莺莺传----------------------------------------莺莺传 (元稹撰)唐贞元中,有张生者,性温茂,美风容,内秉坚孤,非礼不可入。或朋从游宴,扰杂其间,他人皆汹汹拳拳,若将不及;张生容顺而已,终不能乱。以是年..

    41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八十七 杂传记四

    霍小玉传----------------------------------------霍小玉传 (蒋防撰)大历中,陇西李生名益,年二十,以进士擢(“擢”原作“推”,据明抄本改)第。其明年,拔萃,俟试于天官。夏六月,至长安,舍于新昌里。生门..

    53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八十六 杂传记三

    长恨传 无双传----------------------------------------长恨传 (陈鸿撰)唐开元中,泰阶平,四海无事。玄宗在位岁久,倦于旰食宵衣,政无大小,始委于丞相。稍深居游宴,以声色自娱。先是,元献皇后武淑妃皆有宠,..

    48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八十五 杂传记二

    东城老父传 柳氏传----------------------------------------东城老父传 (陈鸿撰)老父姓贾名昌,长安宣阳里人,开元元年癸丑生。元和庚寅岁,九十八年矣,视听不衰,言甚安徐,心力不耗。语太平事,历历可听。父忠..

    30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八十四 杂传记一

    李娃传----------------------------------------李娃传汧国夫人李娃,长安之倡女也。节行瑰奇,有足称者。故监察御史向行简为传述。天宝中,有常州刺史荥阳公者,略其名氏,不书,时望甚崇,家徒甚殷。知命之年,有..

    54 太平广记 2025-10-12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佛教导航 - 开启智慧之旅,连接十方法缘 | fjdh.org.cn智慧莲华 - 赋能寺院数字化升级,打造智慧弘道平台趣知道 - 提问与分享,人人都是知识分享家 | Quzhidao.Com地藏孝亲网--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给农网地藏经顺运堂 - 专业家居风水布局,八字命理分析,助您家宅兴旺,运势亨通弘善佛教网-传播正信正知佛法的佛教网站国学在线 - 国学网,国学学校,国学经典,国学地图品读名篇佳句,涵养诗意人生 - 古诗词网哦嘿养殖网 - 热门乡村养殖发展项目_养殖技术知识分享生死书 - 佛教文化传承与生命智慧探索平台地藏论坛-佛教网络净土_佛法综合社区生死书生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