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广记 / 李昉

卷第二百十四 画五

2025-10-08 17:53 太平广记

贯休 楚安 应天三绝 八仙图 黄筌杂编

----------------------------------------

贯休

唐沙门贯休,本婺州兰溪人也,能诗善书妙画。王氏建国时,来居蜀中龙华之精舍。因纵笔,用水墨画罗汉一十六身并一佛二大士。巨石萦云,枯松带蔓。其诸古貌,与他人画不同。或曰:\"梦中所睹,觉后图(图原作圆,据明抄本改)之。谓之\应梦罗汉\。\"门人昙域、昙弗等,甚秘重之。蜀主曾宣入内。叹其笔迹狂逸,供养经月,却令分付院中。翰林学士欧阳炯亦曾观之。赠以歌曰:\"西岳高僧名贯休,孤情峭拔凌清秋。天教水墨画罗汉,魁岸古容生笔头。时捐大绢泥高壁,闭日焚香坐禅室。或然梦里见真仪,脱去袈裟点神笔。高抬节腕当空掷,窸窣毫端任狂逸。逡巡便是两三躯,不似画工虚费日。怪石安排嵌复枯。真僧列坐连跏趺。形如瘦鹤精神健,顶似伏犀头骨粗。倚松根,傍岩缝,曲录腰身长欲动。看经弟子拟闻声,瞌睡山童疑有梦。不知夏腊几多年,一手搘颐偏袒肩。口开或若共人语,身定复疑初坐禅。案前卧象低垂鼻,岸畔戏猿斜展臂。芭蕉花里刷轻红,苔藓纹中晕深翠。硬筇杖,矮松床,雪色眉毛一寸长。绳开梵夹两三片,线补衲衣千万行。林间乱叶纷纷堕,一印残香断烟火。皮穿木屐不曾拖,笋织蒲团镇长坐。休公休公,逸艺无人加,声誉喧喧遍海涯。五七字句一千首,大小篆书三十家。唐朝历历多名士,萧子云兼吴道子。若将书画比休公,只恐当时浪生死。休公休公,始自江南来入秦,于今到蜀无交亲。诗名画手皆奇绝,觑你凡人争是人。瓦棺寺里维摩诘,舍卫城中辟支佛。若将此画比量看,总在人间为第一。\"(出《野人闲话》)

【译文】

唐朝时,佛门僧人贯休,是婺州兰溪人。贯休和尚能吟诗,写一手好字,擅长绘画。王建在蜀建立前蜀王朝时,他来到蜀中,居住在龙华寺专供他修行参禅的居室里。他用水墨画法为寺里画了十六个罗汉和一幅佛像、二幅菩萨像。画上,巨大的岩石萦绕着云雾,虺节的苍松盘绕着古藤。而佛、菩萨和十六位罗汉的相貌都古岸异常,跟别的画师画的不一样。贯休自己时常说:\"我是在梦中见到了这些神佛,醒来后将他们画出来的,也可以称他们为\应梦罗汉\吧。\"他的弟子昙域、昙弗等人,将这些画密秘收藏起来,看成珍贵的艺术品。蜀王曾经宣召贯休进宫,非常赞赏他的画。说他用笔狂放飘逸,在宫中供养了一个月后,分配他到翰林院。翰林学士欧阳炯也曾观察过贯休和尚,并写了一首诗赠送给他。诗称:西岳高僧名贯休,孤情峭拔凌清秋。天教水墨画罗汉,魁岸古容生笔头。时捐大绢泥高壁,闭日焚香坐禅室。或然梦里见真仪,脱云袈裟点神笔。高抬节腕当空掷,窸窣毫端任狂逸。逡巡便是两三躯,不似画工虚费日。怪石安排嵌复枯。真僧列坐连跏跌。形如瘦鹤精神健,顶似伏犀头骨粗。倚松根,傍岩缝,曲录腰身长欲动。看经弟子拟闻声,瞌睡山童疑有梦。不知夏腊几多年,一手搘颐偏袒肩。口开或若供人语,身定复疑初坐禅。案有卧象低垂鼻,岸畔戏猿斜展臂。芭蕉花里刷轻红。苔藓纹中晕深翠。硬筇杖,矮松床,雪色眉毛一寸长。绳开梵夹两三片,线补纳衣千万行。林间乱叶纷纷堕,一印残香断烟火。皮穿木屐不曾拖。笋织蒲团镇长坐。休公休公,逸艺无人加,声誉喧喧遍海涯。五七字句一千首,大小篆书三十家。唐朝历历多名士,萧子云兼吴道子。苦将书画比休公,只恐当时浪生死。休公休公,始自江南来入秦。于今到蜀无交亲。诗名画手皆奇绝,觑你凡人争是人。瓦棺寺里维摩诘,舍卫城中辟支佛。若将此画比量看,总在人间为第一。

----------------------------------------

楚安

西蜀圣寿寺僧楚安妙画山水,而点缀甚细。至于尺素之上,山川林木,洞府峰峦,寺观烟岚人物,悉皆有之。每画一小团扇,内安姑苏台或画滕王阁,其有千山万水尽在目前。然须一季已来,方就一扇。其时诸王宰辅竞相有请。得之者奉遗甚厚,有不得画者恨恨然。楚安言山僧自以此适意而已。归寂后,有好事者,往往收得其笔踪。或谓之\"墨宝\"也。(出《野人闲话》)

【译文】

西蜀圣寿寺僧人楚安山水画画得非常好,而且画的特别细腻。在一尺宽的白细绢上,可以画出来山川林木,洞府峰峦,寺观烟雾岚气及人物。他就是画一柄小小的团扇,也可以在上面画出来姑苏台呀滕王阁等楼台亭榭,可以让你在团扇上看到山山水水。然而,楚安画扇一个季度只画一柄。诸位王公大臣争着请他去画扇子。得到他画的扇子的人给他很丰厚的酬金,未得到的很是不满。但是楚安自己说他画扇子仅仅为了好玩罢了。楚安去世后,有喜爱收藏的人,每每得到楚安生前的遗画、遗作。有人说这是\"墨宝\"啊!

----------------------------------------

应天三绝

唐僖宗皇帝翠华西幸之年,有会稽山处士孙位随驾止蜀。位有道术,兼攻书画,皆妙得笔精。曾于应天寺门左壁上画天王一座,部从鬼神。奇怪斯存,笔势狂纵,莫之与京。三十余年无有敌者。景焕其先亦专书画,尝与翰林欧阳学士炯乃忘形之交。一日连骑同游兹寺,偶画右壁天王以对之。渤海在旁(在旁二字原空缺,据黄本补)观其逸势,复书歌行一篇以纪之。续有草书僧梦龟后至。又请书之于廊壁上。故书画歌行,一日而就。倾城人看,阗咽寺中,成都之人。故号为\"应天三绝\"。歌行今亦录附曰:\"锦城东北黄金地,故迹何人兴此寺。白眉长老重名公,曾识会稽山处士。寺门左壁图天王,威仪部从来何方。鬼神怪异满壁走,当檐飒飒生秋光。我闻天王分理四天下,水精宫殿琉璃瓦。采仗时驱拂琳装,金鞭频策骐驎马。毗沙大像何光辉,手擎巨塔凌云飞。地神对出宝瓶子,天女倒披金缕衣。唐朝说著名公画,周昉毫端善图写。张僧繇是有神人,吴道子称无敌者。奇哉妙手传孙公,能于此地留神踪。斜窥小鬼怒双目,直倚越狼高半胸。宝冠动惚(上声)生威容,趋跄左右来倾恭。臂横鹰爪尖纤利,腰缠(去声)虎皮斑剥红。飘飘但恐入云中,步骤还疑归海东。蟒蛇拖得浑身堕,精魅搦来双眼空。当时此艺实难有,镇在宝坊称不朽。东边画了空西边,留与后人教敌手。后人见者皆心惊,尽为名公不敢争。谁知未满三十载,或有异人来间生。匡山处士名称朴,头骨高奇连五岳。曾持象简累为官,又有蛇珠常在握。昔年长老遇奇踪,今日门师识景公。兴来便请泥高壁,乱抢(去声)笔头如疾风。逡巡队仗何颠逸,散漫奇形皆涌出。交加器械满虚空,两面或然如斗敌。圣王怒色览东西,剑刃一挥皆整齐。腕头狮子咬金甲,脚底夜叉擎络鞮。马头壮健多筋节,乌嘴弯环如屈铁。遍身蛇虺乱纵横,绕颔髑髅干孑裂。眉粗眼竖发如锥,怪异令人不可知。科头巨卒欲生鬼,半面女郎安小儿。况闻此寺初兴置,地脉沈沈当正气。如何请得二山人,下笔咸成千古事。君不见,明皇天宝年,画龙致雨非偶然。包含万象藏心里,变现百端生眼前。后来画品列名贤,唯此二人堪比肩。人间是物皆求得,此样欲于何处传?尝忧壁底生云雾,揭起寺门天上去。\"(出《野人闲话》)

【译文】

唐朝僖宗皇帝到西蜀巡视那年,有位会稽山的隐士孙位随皇驾一块儿来到蜀地。孙位会道术,还擅长书法、绘画,每有作品都是上乘之作。他曾在应天寺门左面墙壁上绘画一幅天王像。天王的随从鬼神,形像怪异,笔势狂放,没有比这幅画画得更好的了。三十多年来,没有超过孙位的人。景焕从前也专门学习过书法、绘画,曾经跟翰林学士欧阳炯是无拘束的朋友。一天,他们一同骑马游应天寺。景焕突发兴趣,在寺门右边墙壁上也画一幅天王像,想跟孙位画的那幅比试高低。渤海在旁边看到景焕画的这幅天王像笔势峻逸,又作了一篇歌行诗来记载这件事情。后来擅长草书的僧人梦龟刚巧也来了,于是请他将这篇歌行题书在廊壁上面。由此,画、歌行、书法,一天内都完成了。全城的人都争相来观看,整个应天寺内拥挤喧嚷的,都是成都的市人们。由此人们称为\"应天三绝\"。现将这首歌行附录在下面,是:锦城东北黄金地,故迹何人兴此寺。白眉长老重名公,曾识会稽山处士。寺门左壁图天王,威仪部从来何方。鬼神怪异满壁走,当檐飒飒生秋光。我闻天王分理四天下,水精宫殿琉璃瓦。采仗时驱拂琳装,金鞭频策骐驎马。毗沙大像何光辉,手擎巨塔凌云飞。地神对出宝瓶子,天女倒披金缕衣。唐朝说著名公画,周昉毫端善图写。张僧繇是有神人,昊道子称无敌者。奇怪妙手传孙公,能于此地留神踪。斜窥小鬼怒双目,直倚越狼高半胸。宝冠动惚(上声)生威容,趋跄左右来倾恭。臂横鹰爪尖纤利,腰缠(去声)虎皮斑剥红。飘飘但恐入云中,步骤还疑归海东。蟒蛇拖得浑身堕,精魅搦来双眼空。当时此艺实难受。镇在宝坊称不朽。东边画了空西边,留与后人教敌手。后人见者皆心惊,尽为名公不敢争。谁知未满三十载,或有异人来间生。匡山处士各称朴,头骨高奇连五岳。曾持象简累为官,又有蛇珠常在握。昔年长老遇奇踪,今日门师识景公。兴来便请泥高壁,乱抢(去声)笔头如疾风。逡巡队仗何颠逸,散漫奇形皆涌出。交加器械满虚空,两面或然如斗敌。圣王怒色览东西,剑刃一挥皆整齐。腕头狮子咬金甲,脚底夜叉擎络鞮,马头壮健多筋节,乌嘴弯环如屈铁。遍身蛇虺乱纵横,绕颔髑髅干孑裂。眉粗眼竖发如锥,怪异令不可知。科头巨卒欲生鬼,半面女郎安小儿。况闻此寺初兴置,地脉沈沈当正气。如何请得二山人,下笔咸成千古事。君不见,明皇天宝年,画龙致雨非偶然。包含万象藏心里,变现百端生眼前。后未画品列名贤,唯此二人堪比肩。人间是物皆求得,此样欲于何处传?尝忧壁底生云雾,揭起寺门天上去。

----------------------------------------

八仙图 西蜀道士张素卿,神仙人也。曾于青城山丈人观,绘画五岳四渎真形并十二溪女数堵。笔迹遒健,精彩欲活。见之者心悚神悸,足不能进。实画中之奇绝也。蜀主累遣秘书少监黄筌令取模样。及下山,终不相类。因生日,或有收得素卿所画《八仙》真形八幅,以献孟昶。观古人之形相,见古人之笔妙,观赏者久之。且曰:\"非神仙之人,无以写神仙之质也。\"赐物甚厚。一日,令伪翰林学士欧阳炯次第赞之,又遣水部员外郎黄居宝八分题之。每观其画,叹笔迹之纵逸;览其赞,赏文词之高古;视其书,爱点画之宏壮。顾为\"八仙\"。不让\"三绝\"。(八仙者,李己、容成、董仲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长寿、葛永璝。(出《野人闲话》)

【译文】

西蜀道士张素卿,是神人。张素卿曾经在青城山丈人观的几堵墙上,绘画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等五岳,长江、黄河、淮水、济水等四渎,和十二溪女等。笔力遒健,不论是山、是水、还是溪女,都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活。看到这些壁画的人,都不由得顿生敬慕之情,停下脚步不愿意离开。这些画真是画中的奇谲绝世之作。后蜀君主孟知祥,多次派秘书少监黄筌去丈人观取这些壁画的摹写图本,但是拿回来的图本始终都不象原壁画。有人过生日,收到张素卿所画的《八仙图》,献给孟知祥的第三子孟昶。观看画上的古人形象,欣赏古人的画作。孟昶久久地欣赏把玩这幅《八仙图》,说:\"不是神人,不能绘出神仙的姿质啊!\"他给献画的人很丰厚的赏赐。一天,孟昶又让前朝翰林学士欧阳炯按着顺序为《八仙图》写赞词,又让水部员外郎黄居宝用八分题写在画上。孟昶每次观赏《八仙图》,都不由得称赞这幅画笔力恣肆飘逸,称赞画上的赞词文彩高雅古拙,称赞画上的题书笔势宏壮。他说:\"《八仙图》一点也不比《应天寺》的\"三绝\"壁画逊色。\"

----------------------------------------

黄筌

昔吴道子所画一钟馗,衣蓝衫,鞹一足,眇一目,腰一笏,巾裹而蓬发垂鬓。左手捉一鬼,以右手第二指剜鬼眼睛。笔迹遒劲,实有唐之神妙。收得者将献伪蜀主,甚爱重之。常悬于内寝。一日,召黄筌令看之。筌一见,称其绝妙。谢恩讫。昶谓曰:\"此钟馗若拇指掐鬼眼睛,则更校有力。试为我改之。\"筌请归私第。数日看之不足。别絣绢素,画一钟馗,以拇指掐鬼眼睛。并吴本一时进纳。昶问曰:\"比令卿改之,何为别画?\"筌曰:\"吴道子所画钟馗,一身之力,气色眼貌,俱在第二指,不在拇指。所以不敢辄改。筌今所画,虽不及古人,一身之力,意思并在拇指。\"昶甚悦,赏筌之能。遂以彩缎银器,旌其别识。(出《野人闲话》)

【译文】

从前,唐朝人吴道子画的一幅《钟馗捉鬼图》,钟馗穿的是蓝衣衫,一只脚用皮裹着,一只眼睛眯细,腰上挂着一只笏板。头发上面系一头巾,蓬乱的头发一直垂到鬓角。左手捉住一只鬼,用右手第二指剜鬼眼睛。这幅画笔力遒劲,实在是深得唐朝时的绘画的神妙。收藏这幅画的人,将它进献给后蜀君王孟昶。昶非常喜爱珍重这幅画,曾一度将它悬挂在宫寝内。一天,孟昶召见黄筌让他来欣赏这幅《钟馗捉鬼图》。黄筌一看到这幅画,连称妙绝。黄筌谢过恩后,孟昶说:\"画上的钟馗如果用拇指掐鬼眼睛,会更有力些。请你试着为我修改一下。\"黄筌听了后请孟昶允许他拿回家里去改。仔细捉摸了好几天,黄筌总觉得没法改动。于是另外繃好一幅白绢重画了一幅《钟馗捉鬼图》,和吴道子的原画一起进献给孟昶。孟昶看了后问:\"我本来让你改画,为什么另画了一幅?\"黄筌回答说:\"吴道子所画的钟馗,全身的力量,人物的神情、眼神,都集聚在第二指上,不在拇指。所以,我不敢轻易给改动。我现在画的这幅,虽然赶不上吴道子画的那幅,但是人物和全身力气和心思却都集聚在拇指上了。\"孟昶听了后非常高兴,非常赞赏黄筌的才能。于是赏赐给他彩缎、银器等物,用以表彰他的卓有见识。

----------------------------------------

杂编

敬爱寺复有雉尾病龙,莫知画者谁氏。绘素奇巧,皆入神之迹。(雉尾在东廓观音院,天王部从中,绯衣神人抱野鸡一只,遍而观之,势若飞动也。天王原作大王,只作身,据《剧谈录》改。原缺出处,明抄本作出《尚书谈录》,今见出《剧谈录》)国朝李嗣真评画云:\"顾画屈居第二。\"然虎头又伏卫协画北风图(此图尝在韩吏部家)。张弘靖平康里宅,乃崔司业融旧第。有司业题壁处犹在。(出《尚书故实》)

僧道芬,会稽人。萦阳人郑町。处士梁洽。处士项容。青州处士吴恬,一名汾,字建康。已上并画山水。道芬格高。郑町雅淡。梁洽美秀。项容顽涩。吴恬险巧,有画《山水录》,记平生所画在绢素者凡百余面。传之好事。自云:\"初梦有神人指授画法。\"恬好为顽石,气象深险,能为云雨气象。又有王默,师项容,风颠酒狂。松石虽有高奇,流俗所好。醉后以头髻抵于绢素。王默早年受笔法于台州郑虔。贞之末,于润州殁。举柩若空,时人多言化去。平生大有奇事。顾著作知新亭监时,默请为海中都巡。问其意,云:\"要见海中山水耳。\"为职半年后解去。尔后落笔有奇趣。乃项生弟子耳。彦远从兄监察御史厚,与余具言此事。然余不甚觉默画有奇也。(出《名画记》)

有别画者,与人同游寺。看壁画音声一铺(铺原作幅,据明抄本改)曰:\"此凉州第几遍。\"不信,召乐官奏凉州。至画处,用指更无差异。(出《卢氏杂说》)

故德州王使君椅家有笔一管约一寸,粗与常用笔管,两头各出半寸以来。中间刻《从军行》一铺。(铺原作幅,据明抄本改)人马毛发屋木亭台远水,无不精绝。每一事刻从军行两句,若\"庭前琪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是也。似非人功。其画迹若粉描,向明方可辨之。云,用鼠牙刻。故崔郎中鋋文,有《王氏笔管记》是也。类韩文公《画记》。椅,玄质子、绍孙,高雅博古,善琴阮。余旧宅在东洛归德坊南街,厅屋是杏木梁。西壁有韦旻郎中散马七疋,东壁有张旭草真踪数行。旭世号张颠。宅之东果园,《两京新记》是马周旧宅。(《出卢氏杂说》)

荥阳外郎赞宰万年日,有荷校者以贼呼之。言尝绐妇人廉(\"廉\"原作\"盗\",据唐阙史改)市马画。赞责之,命取以视。则古丝烟晦,幅联三四。蛮罽裁缥,斑繴皮轴。赞曰:\"是画也。\"太尉李公所宝惜,有赞皇图书篆焉。人有七万购献牢盆者,得漕渠横梁梗舯倅职。因出妓于阁。又落民间。言是寇倖其不鉴,以卑价市之。为妓人自他方归所诉,请以所亏价书罪。赞不能决。时延寿里有水墨李处士,以精别画品游公卿门。召之辨之。瞪目三叹云:\"韩展之上品也。\"黄沙之情已具,丹笔之断尚疑。会有赍籍自禁军来忍者。赞以且异奸盗,非愿苛留,因并画径送。后永绝其耗。(出《唐阙史》)

晋以前目所不睹,难以平议。晋以来,厥迹存者,可得而言。顾长康、张僧繇、陆探微,异才间出,是为三祖。后世虽有作者,难可加焉。昔萧武帝博学好古,鸠集图画。令朝臣攻丹青者,详其名氏,并定品第,藏于秘府,以备阅玩。及侯景之乱,元帝迁都。而王府图书,悉归荆土。洎周师来伐,帝悉焚之。历周隋至国朝,重加购募,稍稍复出。无何。遂盈秘府。长安初,张易之奏召天下名工,修葺图画。潜以同色故帛,令各推所长,共成一事。仍旧缥轴,不得而别也。因而窃换。张氏诛后,为少保薛稷所收。稷败后,悉入岐王。初不奏闻,窃有所虑,因又焚之。于是图画奇迹,荡然无遗矣。(出《谭宾录》)

【译文】

敬爱寺还有雉尾病龙,不知道是谁绘画的,这幅画奇异美妙,都可以列入精妙无比的艺术珍品的行列。本朝(按:指唐朝。)李嗣真论评绘画说:\"顾凯之的画位居第二位。\"然而顾恺之又佩服卫协画的《北风图》。《北风图》曾经收藏在韩史部家中。现在藏在长靖平康里的宅第里。张家的这所宅第,乃是司业崔融的旧宅。崔融当年在墙壁上题的字还存在。

僧人道芬,会稽人。荥阳人郑町、隐士梁洽、隐士项容、青州隐士吴恬,还有一个名字叫\"汾\",字建康。上述这些人都擅长画山水。道芬的画格调高尚,郑町的画雅淡,梁洽的画美秀,项容的画顽冥晦涩。吴恬的画险巧,有画卷《山水录》,上面记载着他平生在素绢上画的画,一共有一百多幅传给后世,这也是件有益的事情。他自己说:\"最初,是在梦中来了一位神人传授给我如何绘画的。\"吴恬喜爱画顽石。他画的顽石景象深奇幽险,能产生出云雨等现象。还有王默,师法项容,性情颠狂好饮。他画的松石虽然高雅奇异,也为一般人所喜爱。王默喝醉了后,用头顶的发髻在白绢上作画。王默早年跟台州人郑虔学画。唐德宗贞元末年,王默病逝在润州。出殡时,抬着他的灵柩象抬个空柩一样的轻,当时有很多人说他是羽化升仙了。王默一生中有很多奇异的事情。顾著作任新亭监时,王默请求担任海中都巡。问他有什么用意,回答说:\"我要看看海中的山水啊!\"王默担任了半年海中都巡后离职而去。从这以后,每有画作必有奇趣。王默是项容的弟子。我的堂兄彦远官任监察御史,跟我的关系很好,把王默的这些奇事都跟我讲了。然而我并不觉得王默的画有什么奇异之处。

另外有一个画家,和人同游一处寺院,看到寺内墙壁上画着一套演奏乐曲的壁画。这个画家指着其中的一幅说:\"这幅绘的是演奏《凉州》第×遍。\"同去的人不相信,召来乐师演奏《凉州》,演奏到他指的那幅画那儿,指法果然一点差异没有。

已故德州人王椅,他家有一管笔粗约一寸,比一般的笔粗,两端各让出半寸多,中间雕刻着《从军行》一套,有诗有画,雕刻的异常精细绝妙,人马、毛发、屋木、亭台、远水,纤毫毕现。每一幅画刻上《从军行》的诗二句。例如:\"庭前琪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这两句诗,就刻在绘有诗中意境的那幅画上。真不象是人工刻的。画,类似用的白描笔法,迎着光亮可以看到。据说是用鼠牙雕刻上去的。已故郎中崔鋋文,撰写过一篇《王氏笔管记》,记载了这件事情。这篇《王氏笔管记》类似韩愈的《画记》。王椅,是王玄质的儿子,王绍的孙子。性情高雅,通晓古玩器用,擅长弹奏古琴。我家的旧宅在东都洛阳归德坊南街。厅堂是杏木房梁,西墙壁上有郎中韦旻画的散放着的马七匹,东墙壁上有张旭的草书真迹数行。张旭世人称他为张颠。旧宅东边的果园,《两京新记》上说,是唐太宗在位期间任过中书令的马周的旧宅。

荥阳员外郎赞任万年县知县时,有一个负枷的囚犯窃贼,曾说他欺骗了一位妇女,用非常便宜的价钱买下了她的绘有马的画。赞追问他,命令这个窃贼将画拿来看看。只见丝绢已很古旧,上面烟气熏染遍是污迹,约三四绢联在一起,用蛮毡裁裱的,用槃龟的皮做的轴。赞看完后说:\"确实是画。\"李太尉珍藏过这幅画,上面有赞皇县篆文的图书印迹。有个人用了七万钱曾将这幅画买到手进献给了监务官,换来个在漕运河上掌管横梁梗船的副职。正在这时,从别处来了一位妇女,她自述说:\"当年我从家里出来作了妓女,沦落人间。遇见了你们关押的这个贼人,他侥幸欺骗了我,用很低的价钱将画买了去。现在请知县大人根据他用很少的钱骗买我的家传名画来给他定罪。\"赞鉴别不了这幅画的真伪优劣。当时延寿里有个会绘画的李处士,凭着他鉴别画品的高超技艺出入于达官贵人家。赞将李处士请来鉴别一下这幅名画。李处士拿过来一看,立刻吃惊地瞪大了眼睛,连连称赞道:\"这是古人韩展的珍品画啊!\"一幅古画沉没黄沙现在终于又让它重见天日了,但是这幅画的来龙去脉还有可疑之处。正在这时,有人携带着户籍来认领这位妇女。赞认为这一男一女不是奸盗之徒,不愿意再扣留下去。于是将他们和这幅古画一起放行了。从这以后,再也没有这幅古画的下落消息了。

晋朝以前的画看不到了,难以评论它们的优劣。晋朝以来,尚存在的这些画中,从可以见得到的来看,顾长康、张僧繇、陆探微三家,都是具有特殊才能的人,可称为画界的三位宗师。后来虽然也有新的画家不断出现,但是都不能跟他们相媲美。前朝梁武帝萧衍知识广博爱好古玩字画。他曾收集历代的许多绘画作品,让朝臣中通晓绘画的人,查清每幅画的作者,并评定品第档次,将这些画藏在密秘的地方,专门供他自己欣赏把玩。待到侯景废掉简文帝酿成战乱以来,梁元帝迁都江陵,王府中的书画都运到江陵。后来北周来征讨,敬帝将这些书画全付之一炬。从此周、隋到本朝,重又收购征集,又得到一些。没出什么差乱,又将这些画收藏在秘府。建都长安初时,张易之奏请召集天下名工修葺这些画。他暗地里用同一颜色的古绢,让这些画工临摹仿制。仿制的画,依然用旧的缥轴,让人很难辨识出来。于是,张易之用这些仿制品将古画真迹偷换出来窃为己有。张易之事发被处死后,由少保薛稷接替他收藏这些画。薛稷事情败露后,这些古画都落入岐王手中。起初,岐王不将这些画上奏朝廷,后来有所顾虑。因此将这些古画又都焚烧了。于是,到这时历代遗留下来的古画已经全都毁掉,所剩无几了。

我国第一部大型小说总集型的专门类书。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李昉等人奉诏取各种野史、传记、故事、小说编集而成,故名。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下诏开修,因在太平兴国三年成书,故名《太平广记》。古代对“小说”这一概念的理解比现代广泛,凡是神话传说、寓言故事、野史、杂传以及各种纪录异闻都称为“小说”。《太平广记》汇集了从汉代到宋初的各种形式的小说,也包括少量先秦古籍中的传说故事。全书共五百卷,另目录十卷。书编成后不久,即于太平兴国六年 (981) 初雕印,但因有人认为此书并非学者所急需,故其事中辍。北宋时此书流传并不太广。南宋尤袤《遂初堂书目》著录有“京本《太平广记》”。清人曾见有残宋本,今似已不存。明中叶以前,此书主要靠抄本流传。嘉靖四十六年(1566)无锡人谈恺据抄本重刻后,此书流传始渐广。

猜你喜欢

  • 卷第五百 杂录八

    孔纬 李克助 京都儒士 孟乙 振武角抵人 赵崇 韩偓 薛昌绪姜太师 康义诚 高季昌 沈尚书妻 杨蘧 袁继谦 帝羓----------------------------------------孔纬鲁国公孔纬入相后,言于甥侄曰:“吾顷任兵部侍郎,与王晋公..

    49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九 杂录七

    崔铉 王铎 李蠙 韦保衡 衲衣道人 路群卢弘正 毕諴 李师望高骈 韦宙 王氏子 刘蜕 皮日休 郭使君 李德权----------------------------------------崔铉崔铉,元略之子。京(“京”字原缺,据陈校本补)兆参军卢甚之死..

    44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八 杂录六

    李宗闵 冯宿 李回 周复 杨希古 刘禹锡 催阵使 李群玉温庭筠 苗耽 裴勋 邓敞----------------------------------------李宗闵李德裕在维扬,李宗闵在湖州,拜宾客分司。德裕大惧,遣专使,厚致信好,宗闵不受,取路江..

    48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七 杂录五

    高逞 吕元膺 王锷 江西驿官 王仲舒 周愿 张荐 莲花漏 唐衢 脂粉钱韦执谊 李光颜 李益 吴武陵 韦乾度 赵宗儒 席夔 刘禹锡 滕迈----------------------------------------高逞高逞(陈校本“逞”作“郢”)为中书舍人..

    41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六 杂录四

    赵存 严震 卢杞 韦皋 陆畅 马畅 吴凑 袁傪 李勉 于公异邢君牙 张造 吕元膺 李章武 元稹 于頔 薛尚衍----------------------------------------赵存冯翊之东窟谷,有隐士赵存者,元和十四年,寿逾九十。服精术之药,..

    47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五 杂录三

    宇文融 歌舒翰 崔隐甫 萧嵩 陈怀卿 邹凤炽 高力士 王维史思明 豆谷 润州楼 丘为 裴佶 李抱贞 杨志坚----------------------------------------宇文融玄宗命宇文融为括田使,融方恣睢,稍不附己者,必加诬谮。密奏以..

    51 太平广记 2025-10-12
  • 第四百九十四 杂录二

    房光庭 崔思兢 崔湜 吕太一 许诫言 杜丰 修武县民 李元皛王琚 李适之 白履忠 夜明帘 班景倩 薛令之----------------------------------------房光庭房光庭为尚书郎,故人薛昭流放,而投光庭,光庭匿之。既败,御史陆..

    46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三 杂录一

    夏侯亶 王肃 李延实 李义琛 刘龙 裴玄智 度支郎 虞世南尉迟敬德 虞世基 来恒 欧阳询 许敬宗 元万顷 郭务静 唐临苏瑰李峤子 娄师德 李晦 宋之问 陆元方 陈希闵 李详----------------------------------------夏侯亶梁..

    36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二 杂传记九

    灵应传----------------------------------------灵应传泾州之东二十里,有故薛举城,城之隅有善女湫,广袤数里,蒹葭丛翠,古木萧疏,其水湛然而碧,莫有测其浅深者,水族灵怪,往往见焉,乡人立祠于旁,曰“九娘子..

    61 太平广记 2025-10-12
  • 第四百九十一 杂传记八

    谢小娥传 杨娼传 非烟传----------------------------------------谢小娥传 (李公佐撰)小娥姓谢氏,豫章人,估客女也。生八岁丧母,嫁历阳侠士段居贞。居贞负气重义,交游豪俊。小娥父畜巨产,隐名商贾间,常与段..

    49 太平广记 2025-10-12
  • 第四百九十 杂传记七

    东阳夜怪录----------------------------------------东阳夜怪录前进士王洙字学源,其先琅琊人,元和十三年春擢第。尝居邹鲁间名山习业。洙自云,前四年时,因随籍入贡,暮次荥阳逆旅。值彭城客秀才成自虚者,以家事..

    36 太平广记 2025-10-12
  • 第四百八十九 杂传记六

    周秦行记 冥音录----------------------------------------周秦行记(牛僧孺撰)余真元中,举进士落第,归宛叶间。至伊阙南道鸣皋山下,将宿大安民舍。会暮,失道不至。更十余里,行一道甚易,夜月始出,忽闻有异气..

    49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八十八 杂传记五

    莺莺传----------------------------------------莺莺传 (元稹撰)唐贞元中,有张生者,性温茂,美风容,内秉坚孤,非礼不可入。或朋从游宴,扰杂其间,他人皆汹汹拳拳,若将不及;张生容顺而已,终不能乱。以是年..

    43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八十七 杂传记四

    霍小玉传----------------------------------------霍小玉传 (蒋防撰)大历中,陇西李生名益,年二十,以进士擢(“擢”原作“推”,据明抄本改)第。其明年,拔萃,俟试于天官。夏六月,至长安,舍于新昌里。生门..

    59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八十六 杂传记三

    长恨传 无双传----------------------------------------长恨传 (陈鸿撰)唐开元中,泰阶平,四海无事。玄宗在位岁久,倦于旰食宵衣,政无大小,始委于丞相。稍深居游宴,以声色自娱。先是,元献皇后武淑妃皆有宠,..

    51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八十五 杂传记二

    东城老父传 柳氏传----------------------------------------东城老父传 (陈鸿撰)老父姓贾名昌,长安宣阳里人,开元元年癸丑生。元和庚寅岁,九十八年矣,视听不衰,言甚安徐,心力不耗。语太平事,历历可听。父忠..

    35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八十四 杂传记一

    李娃传----------------------------------------李娃传汧国夫人李娃,长安之倡女也。节行瑰奇,有足称者。故监察御史向行简为传述。天宝中,有常州刺史荥阳公者,略其名氏,不书,时望甚崇,家徒甚殷。知命之年,有..

    56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八十三 蛮夷四

    狗国 南蛮 缚妇民 南海人 日南 拘弥国 南诏 獠妇南中僧 番禺 岭南女工 芋羹 蜜唧 南州----------------------------------------狗国陵州刺史周遇不茹荤血,尝语刘恂云,顷年自青杜(明抄本“杜”作“社”)之海,归..

    50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八十二 蛮夷三

    苗民 奇肱 西北荒小人 于阗 乌苌 汉槃陀国 苏都识匿国 马留武宁蛮 悬渡国 飞头獠 蹄羌 扶楼 交趾 南越 尺郭 顿逊 堕婆登国哀牢夷 诃陵国 真腊国 留仇国 木客 缴濮国 木饮州 阿萨部孝忆国 婆弥烂国 拨拔力国 昆吾 绣..

    67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八十一 蛮夷二

    新罗 东女国 廪君 大食国 私阿修国 俱振提国牂牁龟兹乾陀国----------------------------------------新罗新罗国,东南与日本邻,东与长人国接。长人身三丈,锯牙钩爪,不火食,逐禽兽而食之,时亦食人。裸其躯,黑..

    61 太平广记 2025-10-12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佛教导航 - 开启智慧之旅,连接十方法缘 | fjdh.org.cn智慧莲华 - 赋能寺院数字化升级,打造智慧弘道平台趣知道 - 提问与分享,人人都是知识分享家 | Quzhidao.Com地藏孝亲网--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给农网地藏经顺运堂 - 专业家居风水布局,八字命理分析,助您家宅兴旺,运势亨通弘善佛教网-传播正信正知佛法的佛教网站国学在线 - 国学网,国学学校,国学经典,国学地图品读名篇佳句,涵养诗意人生 - 古诗词网哦嘿养殖网 - 热门乡村养殖发展项目_养殖技术知识分享生死书 - 佛教文化传承与生命智慧探索平台地藏论坛-佛教网络净土_佛法综合社区生死书生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