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医 / 窦汉卿

定八穴所在

2025-10-13 11:12 读医

公孙二穴,足太阴脾之经。在足大趾内侧本节后,一寸陷中。令病患坐蜷两足底,相对取之。合内关穴。

内关二穴,手厥阴心包之经,在手掌后二寸。令病患稳坐,抑手取之。独会。

临泣二穴,足少阳胆之经,在足小趾次趾本节后一寸陷中。一云∶去侠溪一寸五分。令病患垂足取之。亦合于外关。

外关二穴,手少阳三焦经,在手腕后二寸,别起心主。令病患稳坐,覆手取之。独会。

后溪二穴,手太阳小肠之经,在手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令病患稳坐,覆手取之。合申脉。

申脉二穴,足太阳膀胱经,在足外踝下赤白肉陷中。令病患垂脚坐取之,侧卧取亦得。合于后溪穴。

照海二穴,足少阴肾之经,在足内踝下赤白肉际陷中。令病患稳坐,足底相对取之。合列缺。

列缺二穴,手太阴肺之经,在手腕后一寸半。两手相叉指头尽处,筋骨罅间取之是。合照海。

公孙穴主治二十七证∶

九种心痛 心胃

痰膈涎闷 心胃

脐腹痛并胀 三焦胃

胁肋疼痛 心脾

产后血迷 心主

胎衣不下 小肠胃

泄泻不止 大肠胃

气疼痛 心胃

里急后重 大肠三焦

伤寒结胸 小肠心

水膈酒痰 肝胃

中满不快反胃呕吐 胃

腹胁胀满痛 脾胃

肠风下血 大肠包络

大人小儿脱肛不收 大肠肺

气膈 心肺

食隔不下 胃脾

食积疼痛 胃脾

癖气并小儿食癖 小肠心主

小枕痛 小肠三焦

酒癖 胃三焦

腹鸣 小肠胃

血刺痛 肝脾

小儿脾泻 脾肾

泻腹痛 大肠胃

胸中刺痛 心

疟疾心痛 心包络

上件病证,公孙悉主之。先取公孙,后取内关。

内关二穴,主治二十五证∶

中满不快 心胃

伤寒不解 心主

心胸痞满 肝胃

吐逆不定 脾胃

胸满痰膈 肺心

腹痛 胃

泄泻滑肠 大肠

酒痰膈痛 心主

米谷不化 胃

横竖 气 肝胃

小儿脱肛 大肠肺

九种心痛 心主胃

胁肋痛 肝胆

妇人血刺痛 肝

肠鸣 大肠

积块痛 肝脾

男子酒癖 脾肺

水膈并心下痞痛 脾胃

气膈食不下 胃心肺

腹肋胀痛 脾胃心主

肠风下血 大肠

伤寒结胸 胃

里急后重 小肠

食膈不下食 心主胃

疟疾寒热(新添有验) 胆

上件病证,内关悉主之。

临泣穴,主治二十五证∶

足趺肿痛 胃

手足麻 小肠三焦

手指战掉 肝心主

赤眼并冷泪 膀胱

咽喉肿痛 三焦

手足挛急 肝肾

胁肋痛 胆

牙齿痛 胃大肠

手足发热 胃心主

解利伤寒 膀胱

腿胯痛 胆

脚膝肿痛 胃肝

四肢不遂 胆

头风肿 膀胱

头项肿 膀胱

浮风搔痒 肺

身体肿 肾胃

身体麻 肝脾

头目眩晕 膀胱

筋挛骨痛 肝胃

颊腮痛 大肠

雷头风 胆

眼目肿痛 肝心

中风手足不举 肾

耳聋 肾胆

上件病证,临泣悉主之。先取临泣,后取外关。

外关二穴,主治二十七证∶

肢节肿痛 肾

臂膊冷痛 三焦

鼻衄 肺

手足发热 三焦

手指节痛不能屈 三焦

眉棱中痛 膀胱

手足疼痛 胃

产后恶风 肾胃

伤寒自汗 胃肺

头风 膀胱

四肢不遂 胆胃

筋骨疼痛 肝肾

迎风泪出 肝

赤目疼痛 肝心

腰背肿痛 肾

手足麻痛并无力 胃

眼肿 心

头风掉眩痛 膀胱

伤寒表热 膀胱

破伤风 胃肝

手臂痛 大肠三焦

头项痛 小肠

盗汗 心主

目翳或隐涩 肝

产后身肿 胃肾

腰胯痛 肾

雷头风 胆

上件病证,外关悉主之。

后溪二穴,主治二十四证∶

手足挛急 肝

手足颤掉 肝三焦

头风痛 三焦膀胱

伤寒不解 膀胱

盗汗不止 肺心

中风不语 包络肝

牙齿痛 胃大肠

癫痫吐沫 胃

腰背强痛 肾

筋骨痛 肝胃

咽喉闭塞 肾肺胃

腮颊肿痛 胃小肠

伤寒项强或痛 膀胱

膝胫肿痛 肾

手足麻 胃

眼赤肿 肝心

伤寒头痛 膀胱

表汗不出 肺胃

冲风泪下 肝胆

破伤风搐 肝

产后汗出恶风 肺

喉痹 肾肝

脚膝腿痛 胃

手麻痹 大肠

上件病证,后溪悉主之。先取后溪,后取申脉。

申脉二穴,主治二十五证∶

腰背强痛 膀胱 肢节烦痛 肾肝

手足不遂 胃胆 伤寒头痛 膀胱

身体肿满 胃 头面自汗 胃

癫痫 肝 目赤肿痛 膀胱

伤风自汗 胃 头风痒痛 胆

眉棱痛 膀胱 雷头风 胆

手臂痛 大肠 臂冷 三焦

产后自汗 肾 鼻衄 肺

破伤风 肝 肢节肿疼 肾肝

腿膝肿痛 胃 耳聋 肾

手足麻 胆 吹奶 胃

洗头风 膀胱 手足挛 肝肾

产后恶风 肾

上件病证,申脉悉主之。先取申脉,后取后溪。

列缺穴,主治三十一证∶

寒痛泄泻 脾

妇人血积或败血 肝

咽喉肿痛 胃

死胎不出及衣不下 肝

牙齿肿痛 胃大肠

小肠气撮痛 小肠

胁癖痛 肝肺

吐唾脓血 肺

咳嗽寒痰 肺

气 胃

食噎不下 胃

脐腹撮痛 脾

心腹痛 脾

肠鸣下痢 大肠

痔痒痛漏血 大肠

腹痛泻痢 脾

产后腰痛 肾肝

产后发狂 心

产后不语 心包络

米谷不化 脾肾

男子酒癖 胃肝

乳痈肿痛 胃

妇人血块 肝肾

温疟不瘥 胆

吐逆不止 脾胃

小便下血 小肠

小便不通 膀胱

大便闭塞 大肠

大便脓血 大肠

胸膈痛痞 心胃

诸积聚脓痰膈 心胃

上件病证,列缺悉主之。先取列缺,后取照海。

照海二穴,主治二十九证∶

喉咙闭塞 胃

小腹冷痛 肾肝

小便淋涩并不通 膀胱

妇人血晕 肺肾

膀胱气痛 膀胱

胎衣不下 肾

脐腹痛 脾

小腹胀满 小肠

肠癖下血 大肠

饮食不纳反胃吐食 胃

男子癖并酒积 肺肝

肠鸣下痢腹痛 大肠

中满不快 胃

食不化 胃

妇人血积 肾主心

儿枕痛 胃肝

难产 肾肝

泄泻 脾

呕吐 胃

酒疾 脾

气 胃

气块 脾肝肾

酒痹 胃肝

气膈 心主

大便不通 大肠

食劳黄 脾胃

肠风痒 大肠

癖痛 肝肺

足热厥 心主

上件病证,照海悉主之。先取照海,后取列缺。

上法先刺主证之穴,随病左右上下所在取之,仍循扪导引,按法祛除,如病未已,必求合穴,未已,则求之须要停针待气,使上下相接,快然失其所苦,而后出针。

《针经指南》,针灸著作卷。金·窦汉卿撰。初刊于1295年。主要内容《标幽赋》、《通玄指要赋》,还有经络循行、流注之八穴,针灸的补泻与禁忌等有关论述。此书现有日抄本。后收入《针灸四书》中。

猜你喜欢

  • 杂忌法

    杂忌法有数端。经云∶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于至巧;气血羸劣者,不可刺;久病笃危者,不可刺;大寒大热、大风大雨、大饥大饱、大醉大劳,皆不可刺。然大寒无刺,令病患于无风暖室中,啜以粥食,饮以醪酪,令病患无畏..

    3 读医 2025-10-13
  • 古法流注

    经云∶其气始从中焦注手太阴阳明,阳明注足阳明太阴;太阴注手少阴太阳,太阳注足太阳太阴;少阴注手心主少阳,少阳注足少阳厥阴;厥阴注还于手太阴。如环无端,周流不息,昼夜行流,与天同度。此法如气血所王之经络..

    3 读医 2025-10-13
  • 夫妇配合

    大言阴与阳,小言夫与妇,阴日阴时则当刺阴干,阳日阳时则当刺阳干,故阴阳者气血也。阴日血先气后,阳日气先血后。经云∶荣行脉中,卫行脉外。故阴日虽遇阳时,刺阴干者何也?盖阴日血先行引气,后随血入脉中而行,..

    2 读医 2025-10-13
  • 真言补泻手法

    补法∶左手掐穴,右手置针于穴上,令病患咳嗽一声,针入透于腠理,令病患吹气一口,随吹分寸,待针头沉紧时,转针头以手循扪,觉气至,却回针头向下,觉针头沉紧,令病患吹气一口,随吸出针乃闭其穴(谓一手急然孔是..

    3 读医 2025-10-13
  • 流注八穴序

    交经八穴者,针道之要也。然不知孰氏之所述,但序云∶乃少室隐者之所传也,近代往之弥验。予少时尝得其本于山人宋子华,以此术行于河淮间四十一年。起危笃患,随手应者,岂胜数哉!予嗜此术,亦何啻伯伦之嗜酒也,第..

    3 读医 2025-10-13
  • 手足三阴三阳表里支干配合

    (系昼夜百刻十二时定体之图说)手太阴肺经配手阳明大肠经相为表里立手为上∶手太阴肺经,五穴为阴穴,大指内侧角起,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肺属金,在支为未,在干为辛。 手阳明大肠经,六穴为阳穴,从大..

    3 读医 2025-10-13
  • 气血问答

    予问∶脉之理果是气耶,果是血耶?答曰∶气血之波澜,身体之橐 ,此说特未契理。脉者陌也,魂魄之生,气血之府也,天地之祖,万物之宗,此说极有气味,吾常拟此。予问∶经之理,果何意耶?答曰∶经者气血经历之路也..

    2 读医 2025-10-13
  • 交经辨

    足厥阴肝经上内踝八寸,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足太阴脾经,却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

    3 读医 2025-10-13
  • 络说

    络一十有五,有横络、有经络,一万八千。有孙络,不知其纪。络穴说络穴正在两经中间,假令立身叉手取之,大指次指端尽处,手腕后高骨缝间列缺是也。内为手太阴肺经,外为手阳明大肠经,列缺穴交两经之中。若刺络穴,..

    2 读医 2025-10-13
  • 针经直说

    手太阳小肠经∶踝中(脘骨是也。) 肩解(背后缝是也。)手阳明大肠经∶上柱骨(缺盆外横骨是也。) (颧外是也,颧谓项骨也。)足厥阴肝经∶足跗(足面是也。)胁(腋下是也。) (屈心是也。)巅(头心是也。)人..

    3 读医 2025-10-13
  • 流注通玄指要赋

    必欲治病,莫如用针,巧运神机之妙,工开圣理之深。外取砭针,能蠲邪而扶正;中含,善回阳而倒阴。原夫络别支殊,经交错综,或沟池溪谷以歧异,或山海丘陵而隙共。斯流派以难揆,在条纲而有统。理繁而昧,纵补泻以何..

    3 读医 2025-10-13
  • 针经标幽赋

    拯救之法,妙用者针。察岁时于天道,定形气于予心。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不穷经络阴阳,多逢刺禁;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穴出云门,抵期门而最后。正经..

    2 读医 2025-10-13
  • 小儿杂病第十一

    婴儿病,在头毛皆逆上者死。婴儿耳间青脉起者, ,腹痛。大便青瓣,飧泄,脉大,手足寒,难已;飧泄,脉小,手足温者,易已。惊痫脉五,针手足太阴各五,刺经太阳者五,刺手足少阴经络傍者一,足阳明一,上踝五寸刺..

    2 读医 2025-10-13
  • 妇人杂病第十

    黄帝问曰∶人有重身,九月而喑,此为何病?岐伯对曰∶胞之络脉绝也。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无治也,当十月复。治法曰∶无损不足,益有余,以成其辜(《素问》作 )。所谓不足者,身羸瘦..

    2 读医 2025-10-13
  • 气有所结发瘤瘿第九

    瘿,天窗(一本作天容,《千金》作天府)及 会主之。瘤瘿,气舍主之。

    2 读医 2025-10-13
  • 手足阳明少阳脉动发喉痹咽痛第八

    喉痹不能言,取足阳明;能言,取手阳明。喉痹,完骨及天容、气舍、天鼎、尺泽、合谷、商阳、阳溪、中渚、前谷、商丘、然谷、阳交悉主之。喉痹咽肿,水浆不下,璇玑主之。喉痹食不下,鸠尾主之。喉痹咽如梗,三间主之..

    3 读医 2025-10-13
  • 血溢发衄第七

    暴瘅内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取天府,此为胃之大 五部也(五部,按《灵枢》云∶阳逆头痛,胸满不得息,取人迎。暴喑气哽,刺扶突与舌本出血。暴聋气蒙,耳目不明,取天牖。暴拘挛痫 ,足不任身者,取天柱。暴痹内..

    3 读医 2025-10-13
  • 手足阳明脉动发口齿病第六

    诊龋痛,按其阳明之来,有过者独热,在左者左热,在右右热,在上上热,在下下热。臂之阳明,有入鼽齿者,名曰大迎,下齿龋取之臂,恶寒补之(一作取之),不恶泻之(《灵枢》名曰禾 ,或曰大迎。详大迎乃足阳明脉所..

    3 读医 2025-10-13
  • 手太阳少阳脉动发耳病第五

    暴厥而聋,耳偏塞闭不通,内气暴薄也。不从内外中风之病,故留瘦着也。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黄帝问曰∶刺节言发蒙者,刺府 以去府病,何俞使然?岐伯对曰∶刺此者,必于白日中,刺其耳听(一作听宫)..

    4 读医 2025-10-12
  • 足太阳阳明手少阳脉动发目病第四

    黄帝问曰∶余尝上青霄之台,中陛而惑,独冥视之,安心定气,久而不解,被发长跪,俯而复视之,久不已,卒然自止,何气使然?岐伯对曰∶五脏六腑之精气,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裹(《灵枢》作窠,下同)者为眼,骨之..

    5 读医 2025-10-12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