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魅力诗文,因为有你

2025-11-23 08:41 高中作文

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他承载着中国数千年来的文化内涵,传至今日已成为中华民族不朽篇章。

当下,中国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古诗词的增加,体现出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元素,弘扬传统文化势在必行,在浩如烟海的诗歌画卷中我们尽情遨游,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情壮志;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也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历史认识,在那片无所不有,思想得到解放的净土里,我们游山玩水,乐此不疲。

诗歌之所以能流芳百世,不仅得益于其文化内涵,更依赖他所传递出的人生观,价值观,如苏轼在赤壁赋里写“唯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充分体现出诗人对于世界万物的深刻认识。不仅如此,许多诗人通过写诗表达自己对时局的态度及社会的认知,那些诗文也成为当今人们研究特定时期的历史背景的重要参考文献。

诗歌能用其短小的篇幅描绘出一幅活灵活现的画面,并体现出自己的情感取向,实在是令人称赞,诗人用其极大压缩性的字词将思想埋在其中,不知不觉渗透作品灵魂,可见诗人的用心之巧,技艺之高。所有是也就成了精华中的精粹。我们品读诗歌,不仅要思考其用词的准确性,也要挖掘诗歌的内在,从而达到从语言美到思想美的突破。

在当今社会,国际化已成为各国的发展趋向,作为文明古国更要彰显其特色,诗歌就显得尤为重要,诗歌用其本身的魅力成就了其在传统文化坚不可摧的地位。品诗,我们品出了诗人的喜怒哀乐,品出了世界的包罗万象,品出了人生的起伏不定。诗的美不可言喻,只能用心灵去感受,用思想去磨合,因为有你,我的世界浪漫无比,因为有你,我的观念豁达开朗。

途径一片诗海,饱览人间繁华。你知道吗?每当我感到沮丧,低头丧气时,你会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鼓励我昂扬向上;每当我感到彷徨时,你会用“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来指引我前行的路;每当我感到迷惘时,你会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解开迷雾。魅力诗文,因为有你,就有我无悔的泥

猜你喜欢

  • 第四讲 人性与魅力

    一、人性与道德二、意志与现象三、人格的划分四、人格心理的变化五、素质的由来一、人性与道德物质世界的真理,可能非常具有客观的外在意义,却丝毫没有主观的内在意义。后者是心智和道德真理的特权,心智和道德真理..

    52 欲望与幸福 2025-10-15
  • 望海潮

    宝珠洞[1]汉陵[2]风雨,寒烟衰草,江山满目兴亡。白日空山,夜深清呗[3],算来别是凄凉。往事最堪伤,想铜驼巷陌[4],金谷[5]风光。几处离宫[6],至今童子牧牛羊。荒沙一片茫茫,有桑乾[7]一线,雪冷..

    39 苏辙诗文选集 2025-09-18
  • 明月棹孤舟

    海 淀[1]一片亭亭空凝伫[2]。趁西风、《霓裳》[3]遍舞。白鸟[4]惊飞,菰蒲[5]叶乱,断续浣纱人语。丹碧[6]驳残秋夜雨。风吹去、采菱越女[7]。辘轳[8]声断,昏鸦欲起,多少博山[9]情绪?【注释】[..

    39 苏辙诗文选集 2025-09-18
  • 茶瓶儿

    杨花糁径[1]樱桃落。绿阴下、晴波[2]燕掠。好景成担阁。秋千背倚,风态[3]宛如昨[4]。可惜春来总萧索。人瘦损[5]、纸鸢[6]风恶。多少芳笺[7]约,青鸾[8]去也,谁与劝孤酌?【注释】[1]糁径:洒落..

    40 苏辙诗文选集 2025-09-18
  • 转应曲

    明月,明月。曾照个人离别。玉壶红泪[1]相偎,还似当年夜来。来夜,来夜,肯把清辉[2]重借?【注释】[1]玉壶红泪:晋王嘉《拾遗记》卷七:(魏)文帝所爱美人,姓薛名灵芸,常山人也。时文帝选良家子女以入六..

    42 苏辙诗文选集 2025-09-18
  • 大 酺

    寄梁汾只一炉烟,一窗月,断送朱颜如许。韶光犹在眼,怪无端吹上,几分尘土。手捻残枝,沉吟往事,浑似前生无据[1]。鳞鸿[2]凭谁寄,想天涯只影,凄风苦雨。便砑损[3]吴绫[4],啼沾蜀纸[5],有谁同赋?当..

    35 苏辙诗文选集 2025-09-18
  • 湘灵鼓瑟

    (按此调谱律不载,疑亦自度曲[1]。一本作剪梧桐)新睡觉,听漏尽、乌啼欲晓。任百种思量,都来拥枕,薄衾颠倒。土木形骸[2],分甘抛掷,只平白、占伊怀抱。听萧萧[3]、一剪梧桐[4],此日秋声[5]重到。若..

    42 苏辙诗文选集 2025-09-18
  • 忆桃源慢

    斜倚熏笼[1],隔帘寒彻,彻夜寒于水。离魂[2]何处,一片月明千里。两地凄凉多少恨,分付药炉烟细。近来情绪[3],非关病酒,如何拥鼻[4]长如醉。转寻思、不如睡也,看道夜深怎睡。几年消息浮沉,把朱颜[5]..

    39 苏辙诗文选集 2025-09-18
  • 金缕曲

    赠梁汾[1]德[2]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3]京国[4],乌衣门第[5]。有酒惟浇赵州土[6],谁会成生[7]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8]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

    37 苏辙诗文选集 2025-09-18
  • 潇湘雨

    送西溟[1]归慈溪[2](按此调谱律不载,疑亦自度曲)长安一夜雨,便添了、几分秋色。奈此际萧条[3],无端[4]又听、渭城[5]风笛[6]。咫尺[7]层城[8]留不住,久相忘[9]、到此偏相忆。依依白露丹枫,..

    39 苏辙诗文选集 2025-09-18
  • 疏 影

    芭 蕉[1]湘帘卷处,甚离披[2]翠影,绕檐遮住。小立吹裙,常伴春慵[3],掩映[4]绣床[5]金缕[6]。芳心[7]一束浑难展,清泪裹、隔年愁聚。更夜深、细听空阶雨滴,梦回无据。正是秋来寂寞,偏声声点点,助..

    39 苏辙诗文选集 2025-09-17
  • 雨霖铃

    种 柳横塘[1]如练。日迟帘幕[2],烟丝斜卷。却从何处移得,章台[3]仿佛,乍舒娇眼。恰带一痕残照,锁黄昏庭院。断肠处、又惹相思,碧雾[4]蒙蒙[5]度双燕。回阑[6]恰就轻阴[7]转。背风花[8]、不解春..

    44 苏辙诗文选集 2025-09-17
  • 台城路

    上 元阑珊火树鱼龙舞,望中宝钗楼[1]远。靺鞨[2]余红,琉璃[3]剩碧,待嘱花归缓缓。寒轻漏浅。正乍敛烟霏[4],陨星[5]如箭。旧事惊心,一双莲影藕丝断。莫恨流年似水,恨销残蝶粉[6],韶光忒[7]贱。细..

    37 苏辙诗文选集 2025-09-17
  • 木兰花慢

    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盼银河迢递,惊入夜,转清商[1]。乍西园蝴蝶,轻翻麝粉[2],暗惹蜂黄[3]。炎凉。等闲瞥眼,甚丝丝、点点搅柔肠。应是登临送客,别离滋味重尝。疑将。水墨[4]画疏窗[5]。孤影[6]淡潇..

    37 苏辙诗文选集 2025-09-17
  • 秋 水

    听 雨(按此调谱律不载,疑亦自度曲)谁道破愁须仗酒,酒醒后,心翻醉。正香消翠被[1],隔帘惊听,那又是、点点丝丝和泪。忆剪烛[2]、幽窗小憩[3]。娇梦垂成[4],频唤觉、一眶秋水[5]。依旧乱蛩声里,短檠..

    42 苏辙诗文选集 2025-09-17
  • 东风第一枝

    桃 花薄劣东风,凄其夜雨,晓来依旧庭院。多情前度崔郎[1],应叹去年人面。湘帘[2]乍卷,早迷了、画梁栖燕。最娇人、清晓莺啼,飞去一枝犹颤。背山郭、黄昏开遍。想孤影、夕阳一片。是谁移向亭皋[3],伴取晕眉..

    36 苏辙诗文选集 2025-09-17
  • 中秋月

    中秋月团圆,而人却聚散无定。桂子飘香,月华如水,孤身一人遥望夜空,更觉愁绪无处安放。不期有笛声悠悠传来,过往旧梦,一起涌上心头。此词凄婉哀凉,应为纳兰妻卢氏去世后所作。百字令人生能几?总不如休惹、情条..

    41 苏辙诗文选集 2025-09-17
  • 御带花

    重九[1]夜晚秋却胜春天好,情在冷香[2]深处。朱楼[3]六扇小屏山[4],寂寞几分尘土。虬尾[5]烟消,人梦觉、碎虫零杵[6]。便强说欢娱,总是无憀[7]心绪。转忆当年,消受尽皓腕[8]红萸[9],嫣然一顾..

    37 苏辙诗文选集 2025-09-17
  • 琵琶仙

    中 秋碧海[1]年年,试问取、冰轮[2]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3]。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4]。记否轻纨小扇[5],又..

    34 苏辙诗文选集 2025-09-17
  • 金菊对芙蓉

    上 元[1]金鸭[2]消香,银虬[3]泻水,谁家夜笛飞声?正上林[4]雪霁,鸳甃[5]晶莹。鱼龙舞[6]罢香车[7]杳,剩尊前、袖掩吴绫[8]。狂游似梦,而今空记,密约烧灯[9]。追念往事难凭。叹火树星桥,回首..

    37 苏辙诗文选集 2025-09-17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佛教导航 - 开启智慧之旅,连接十方法缘 | fjdh.org.cn智慧莲华 - 赋能寺院数字化升级,打造智慧弘道平台趣知道 - 提问与分享,人人都是知识分享家 | Quzhidao.Com地藏孝亲网--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给农网地藏经顺运堂 - 专业家居风水布局,八字命理分析,助您家宅兴旺,运势亨通弘善佛教网-传播正信正知佛法的佛教网站国学在线 - 国学网,国学学校,国学经典,国学地图品读名篇佳句,涵养诗意人生 - 古诗词网哦嘿养殖网 - 热门乡村养殖发展项目_养殖技术知识分享生死书 - 佛教文化传承与生命智慧探索平台地藏论坛-佛教网络净土_佛法综合社区生死书生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