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史稿 / 赵尔巽

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二十五

2025-11-25 14:07 清史稿
阎敬铭 张之万 鹿传霖 林绍年

  阎敬铭,字丹初,陕西朝邑人。道光二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改户部主事。咸丰九年,湖北巡抚胡林翼奏调赴鄂,总司粮台营务。累迁郎中,擢四品京堂。林翼请病,复疏荐敬铭才,授湖北按察使。同治元年,严树森继为巡抚,亦推敬铭湖北贤能第一,署布政使。以丁本生父忧归,命治丧毕赴军,未行,诏署山东盐运使,擢署巡抚,疏乞终制,不许。时山东教匪入新泰,捻、幅各匪犯邹、曲阜,降众窜阳穀、聊城。敬铭既受任,檄总兵保德等进剿,而自督军规淄川,克之。已革参将宋景诗引降众屯东昌,复叛,饬按察使丁宝桢讨之。景诗窜莘,敬铭檄军防运河,令之曰:“使一匪潜渡者,杀无赦!”而自移军博平。已而保德、宝桢连败贼唐邑马桥,克王家海,别军克甘官屯,贼遁开州。事平,再请终制,仍不许。三年,服除,实授。

  奏言抽调绿营兵练骑队,朝旨允行,令即遣散募勇。敬铭言:“东省变故频仍,乱甫定,降众未必革心。绿营废弛已久,骤裁勇易启戎心。臣不敢为节啬帑项浮词遗后患。”又言:“兵之能强,端恃将领。将领之材,亦资汲引。如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倡率乡里,楚将之名遂着。前者僧格林沁奏称不宜专用南勇,启轻视朝廷之渐。老成谋国,瞻言百里。自古名将,北人为多。臣北人也,耻不知兵。以在军久,见诸军之成败利钝,必求其所以然之故。深知不求将而言兵,有兵与无兵等。今北方虽所在募勇,皆乌合耳。为将者贪婪欺饰,不知尊君亲上为何事,使握兵符,民变兵譁,后患滋大。故欲强兵必先储将。北人之智勇兼备者,推多隆阿。请饬多隆阿募北方将士,教之战阵,择其忠勇者,补授提、镇、参、游,俾绿营均成劲旅,何必更募勇丁?”时捻患炽,台臣议行团练。敬铭言:“敛乡里之财以为饷,集耕种之民以为兵,于事有害无益,不如力行坚壁清野之法。”事遂寝。

  四年,僧格林沁战殁曹州,贼势张,益趋张秋南,将犯省城。敬铭督师东昌,还军御之,增设炮划防河,贼折而东。移军兖州,贼窜丰、沛。乃檄总兵杨飞熊间道趋滕,防贼还窜。贼果入湖滨,以飞熊扼运河,不得逞,窜徐州。明年,贼入钜野,游击王心安失利。敬铭方卧疾,强起视师东平。兖沂曹济道文彬督团勇击贼,贼引去。敬铭赴济宁,会曾国藩商定分扼黄、运之议。贼复大股趋钜野、金乡,分扰运西。遣知府王成谦等要击,而自督军巡河,露宿四昼夜,贼连败,始西遁。有张积中者,结寨肥城黄崖,集众自保,以不受抚,夷之。六年,移疾归,居久之,以工部侍郎召,不起。

  光绪三年,山西大饥,奉命察视赈务。奏劾侵帑知州段鼎耀,置之法。请裁减山、陕诸省差徭,并追弹尚书恩承、童华前奉使四川过境扰累状,均下吏议。八年,起户部尚书,甫视事,以广东布政使姚觐元、荆宜施道董俊汉贿结前任司员骫法,咸劾罢之。兼署兵部。疏陈兴办新疆屯田。明年,充军机大臣、总理衙门行走,晋协办大学士。十一年,授东阁大学士,仍筦户部,赐黄马褂。自陈衰老,辞军机大臣。时上意将修圆明园,而敬铭论治以节用为本,会廷议钱法,失太后旨,因革职留任。十三年,复职,遂乞休,章四上,乃得请。十八年,卒,赠太子少保,谥文介。

  敬铭质朴,以洁廉自矫厉,虽贵,望之若老儒。善理财,在鄂治军需,足食足兵,佐平大难。及长户部,精校财赋,立科条,令出期必行。初直枢廷,太后颇信仗之,终以戆直早退云。

  张之万,字子青,直隶南皮人。道光二十七年,以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咸丰二年,出督河南学政。粤贼破归德,近偪开封,之万条上防剿事宜,多允行。俄,召还,授锺郡王读。由侍读累迁内阁学士。同治元年,擢礼部侍郎,兼署工部。尝被诏偕太常寺卿许彭寿等汇辑前代帝王及垂帘事迹可法戒者上之,锡名治平宝鉴。会河南州县以苛派擅杀为御史刘毓楠奏劾,命之万往按,得实,巡抚郑元善以下降黜有差,即以之万署巡抚事。疏陈军兴财匮,请仿湖北变通漕折,言:“汴漕一石旧折银四两,今请令州县留办公费七钱,实解司库三两三钱,以二两购米实仓,馀一两充汴饷,其三钱为通省公费。”允行。

  捻酋陈大喜犯南阳,之万亲赴汝州督师。大喜窜阜阳,勾结皖捻,一由岳城趋杨庄偪雷堰,一入张冈,总兵张曜驰击破之。团练大臣毛昶熙诸军相继至,连战皆捷,斩逆酋张凤舞,汝南肃清。之万驻军许州,既分遣诸将设防,自引军还省;而亳捻乘虚袭许,陷两寨,坐降二级留任。西捻张总愚窜邓州,蓝大顺走西坪,谋与合。张曜既败总愚重阳店,乘胜袭西坪,大顺亦败走。之万复进汝州。三年,移屯南阳,贼犯开封,还军击走之。四年,迁河道总督。僧格林沁战殁曹州,督兵大臣皆获咎。之万亦革职留任,以助防省城功,给二品顶戴。五年,移督漕运。捻入徐州,之万以里下河为财赋所出,严防清、淮及六塘河诸要地。六年,淮军获赖文光于扬州,东捻平。捷闻,赐之万花翎、头品顶戴。七年,会剿西捻,总愚溺死,东南大定。之万疏陈江北善后事宜。九年,调江苏巡抚。迁浙闽总督,以母老乞养归。

  光绪八年,起兵部尚书,调刑部。十年,入军机,兼署吏部,充上书房总师傅、协办大学士。十五年,授体仁阁大学士,转东阁。赐双眼花翎、紫缰。二十年,免直军机。

  之万入直凡十年,领枢密者为礼亲王世铎,治尚安静,故得无事。及日韩事棘,之万乃先罢退。又二年,以病致仕。卒,年八十七,赠太傅,谥文达。

  鹿传霖,字滋轩,直隶定兴人。父丕宗,官都匀知府,死寇难,谥壮节,传霖其第五子也。当丕宗守都匀时,叛苗麕聚城下,传霖方率健卒迎饷,闻警,驰还助城守,相持十阅月,援绝城陷。传霖投总督告父死状,大兵攻复都匀,奉父母遗骸归葬,时年甫二十,由是知名。以举人从钦差大臣胜保征捻,授同知。同治元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改广西知县。以督剿柳、雒土匪功,赐孔雀翎,擢桂林知府。光绪四年,调廉州。时李扬才将叛扰越南,急捕之,立散其党。旋升惠潮嘉道。擢福建按察使,调四川,迁布政使。九年,授河南巡抚,清釐州县纳粮积弊,岁增三十馀万。十一年,调陕西,引疾归。十五年,再出抚陕。值黄河西啮,将与洛通。传霖增筑石坝三十馀座,得无患。中日构衅,遣兵入卫,命兼摄西安将军。二十一年,擢四川总督。蜀故多盗,特立一军捕治之。夔、万大饥,发上游积穀,又采湖北粮米平粜。

  是时英、俄交窥西藏,藏番恃俄援,梗英画界。英嗾廓尔喀与藏构兵,而瞻对土民苦藏官苛虐,思内附。传霖以瞻对为蜀门户,瞻不化服,无以威藏番;藏番不听命,则界无时定。而英之忌俄者益急图藏,藏亡瞻必随亡,行且及于蜀。会朱窝、章谷土司争袭事起,传霖檄知府罗以礼、知县穆秉文往谕,以提督周万顺统防边各军进驻打箭炉。瞻酋仔仲则忠札霸以兵侵章谷,抗我军。传霖乘机进发,迭克诸要害。各土司詟服,率兵听调。渡雅龙江抵瞻巢,斩馘过当,尽收三瞻地,乃请归流改汉,条陈善后之策,疏十数上。会成都将军恭寿、驻藏办事大臣文海交章言其不便,***复疏诉于朝,廷议中变,传霖解职去。

  二十四年,召授广东巡抚,旋移江苏,摄两江总督。二十六年,拳匪乱作,传霖募三营入卫,奔及乘舆于大同。至太原,授两广总督。旋命入直军机,从幸长安。擢左都御史,迁礼部尚书,兼署工部。明年,回跸,兼督办政务大臣。凡疏陈加赋括财、损民以益上者,传霖率摈勿用;而务汰冗费,去中饱,并奏罢不急之工:均报可。有诏自后宫内供需皆取给内务府,户部专掌军国大计,实传霖发之也。三十年,转吏部。三十二年,新官制成,乃退直,专治部事。寻仍入直,解部务,以尚书协办大学士。命查办归化城垦务大臣贻穀,论遣戍,参劾不职者数十人。

  宣统嗣立,与摄政醇亲王同受遗诏,加太子少保,晋太子太保。历拜体仁阁、东阁大学士,兼经筵讲官。二年春,疾作,章四上,皆温谕慰留。七月,卒,年七十五,赠太保,谥文端。

  传霖起外吏,知民疾苦。所至廉约率下,尤恶贪吏,虽贵势不稍贳。其在军机,凡事不苟同,喜扶持善类。晚病重听,屡乞休不获,居恒郁郁云。

  林绍年,字赞虞,福建闽县人。同治十三年进士,以编修历充乡会试同考官。光绪十四年,改御史。时议修颐和园,先是疆吏筹设海军经费,输存北洋,及园工兴,阴移其费以助工,号为“进献”。绍年极陈:“生民疲敝,当以俭化天下,使督抚爱养百姓。若诛求进献,未足以言忠。请即下诏停输,还所进奉。”得旨严饬。会以忧去,服除,补山西监察御史。疏严门禁,杜宦寺交通之渐。十九年,陕西考官丁维禔夤缘内监得试差,复疏论之。

  俄,授云南昭通府知府。边瘠难治,土目禄尔泰横暴,睚眦杀人,莫敢诉,猝捕戮之,众慑而定。期年劾罢文武吏不职者五人。调摄云南府,甫受事,安宁州盗劫货戕人于涂,州牧以总督崧蕃怒缉捕不力,妄系平民二十馀。绍年覆按,疑其枉,谒总督廷争,卒获正犯,出二十馀人者于死。崧蕃愧谢,密疏荐绍年可大用。擢迤南道,未之任,擢贵州按察使。二十六年,迁云南布政使,就擢巡抚,兼署云贵总督。广西游匪侵滇边,遣将击却之。招抚八达河村民之陷匪者,以断贼接济,益大出兵合剿。滇境既清,乃以全力赴援广西,而蒙自土匪乘间复发,连陷临安、石屏。绍年会商总督丁振铎,檄按察使刘春霖扼通海,广南军蹑其后,不两月事平。疏言督抚同城任事非便,自请裁缺,从之。移抚贵州,而湖北、广东两巡抚旋亦议裁。印江团首吕志礼、杨鑫不相能,积十馀载,相残杀。绍年至,以兵胁之降,仍拥众不散,遂案诛之。

  绍年默察大势,非立宪不足以救亡,请预定政体以系人心,不报。三十一年,移广西。明年,内召,以侍郎充军机大臣,兼署邮传部尚书,授度支部侍郎。时黑龙江新设行省,骤擢道员段芝贵为巡抚。绍年言芝贵望轻,不称边帅任。御史赵启霖劾芝贵,因及庆亲王奕劻子载振纳贿渔色事,命大臣按验所劾,称无左证,褫启霖职,而芝贵亦由是罢。绍年言御史风闻言事,启霖无罪,争之不得,遂称疾。

  出为河南巡抚。以州县吏罄赀远宦,人地不习,无益于杜弊。请援汉、唐故事,免避本籍。部议自县丞以下,如所请行。益饬吏治,得朝贵请讬书辄焚之。两疏纠弹百馀人。调仓场侍郎。

  宣统元年,徙民政部侍郎。时奕劻握政柄,陕西巡抚恩寿与有连,总督升允劾其赃私,不报。俄,解升允职。绍年召对论其事,以为赏罚不当,则是非不明。退复具疏言之,不省。二年,充经筵讲官,署学部侍郎,改弼德院顾问大臣。以病请告。卒,年六十八,谥文直。

  论曰:同、光以后,世称军机权重,然特领班王大臣主其事耳。次者仅乃得参机务。光、宣之际,政既失驭,权乃益纷,虽当国无以为治焉。敬铭质朴,之万练达,传霖廉约,绍年劲直,其任封疆、治军旅多有绩,而立朝不复有所建树。敬铭初欲得君专国政,为势所限,终不能行其志,世尤惜之。

这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全书共有529卷,系近代赵尔巽主编。书中所录内容以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起到宣统三年(1911年)止,记载了296年清朝的历史。民国三年(1914年)开始,由清史馆的赵尔巽、缪荃孙、柯邵忞、吴迁燮等,根据清实录、国史、诏书、典志、传记、纪事等史料进行编撰,到1920年编成初稿。1920年进行修订,次年刊印,以作修改之用。 1928年编印完成,历时15年,因未及刊正公布,故名史稿。计本纪25卷,志142卷,表52卷,列传316卷。取材以实录为主,兼采国史、旧志及本传,参考了各种记载。体例仿《明史》,增加了新内容;志分十六目,创交通、邦交二志,畴人、藩部、属国三传,大学士、军机大臣、部院大臣、疆臣、藩部六表;张煌言、郑成功、李定国、洪秀全及华尔、戈登、赫德等均列于传。《艺文志》四卷,按《四库全书总目》名称次第编排;《交通志》记铁路、轮船、电报、邮政四项;《邦交》记与各国之外交;《畴人传》载数学家梅文鼎、李善兰等人事迹。1928年初印1100部,分关内、关外一次本。后有关外二次本。今中华书局校点本,以关外二次本为本,并注明三个版本的不同之处,以便于阅读。

猜你喜欢

  • 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二百六十五

    ◎循吏三 张吉安李毓昌 龚景瀚 盖方泌史绍登 李赓芸 伊秉绶 狄尚絅张敦仁 郑敦允 李文耕 刘体重子煦 张琦石家绍 刘衡徐栋 姚柬之吴均 王肇谦曹瑾 桂超万张作楠 云茂琦 张吉安,字迪民,江苏吴县人。乾隆四十二年举人..

    0 清史稿 2025-11-25
  • 卷四百七十七 列传二百六十四

    ◎循吏二 陈惪荣 芮复传蒋林 阎尧熙王时翔 蓝鼎元 叶新施昭庭陈庆门 周人龙 童华黄世发 李渭 谢仲坃李大本 牛运震张甄陶 邵大业 周克开郑基 康基渊 言如泗 周际华 汪辉祖茹敦和朱休度 刘大绅吴焕彩 纪大奎 邵希曾 陈..

    1 清史稿 2025-11-25
  • 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三

    ◎循吏一 白登明汤家相 任辰旦 于宗尧 宋必达陆在新 张沐张埙陈汝咸 缪燧陈时临 姚文燮黄贞麟 骆锺麟崔宗泰 祖进朝赵吉士张瑾 江皋张克嶷 贾朴 邵嗣尧卫立鼎 高荫爵 靳让崔华周中鋐 刘棨 陶元淳 廖冀亨 佟国珑 陆师..

    1 清史稿 2025-11-25
  • 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二

    洪秀全 洪秀全,广东花县人。少饮博无赖,以演卜游粤、湘间。有朱九畴者,倡上帝会,亦名三点会,秀全及同邑冯云山师事之。九畴死,众以秀全为教主。官捕之急,乃往香港入耶稣教,藉抗官。旋偕云山传教至广西,居桂..

    2 清史稿 2025-11-25
  • 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一

    吴三桂耿精忠 尚之信 孙延龄 吴三桂,字长伯,江南高邮人,籍辽东。父襄,明崇祯初官锦州总兵。三桂以武举承父荫,初授都督指挥。襄坐失机下狱,擢三桂总兵,守宁远。洪承畴出督师,合诸镇兵,三桂其一也。师攻松山..

    1 清史稿 2025-11-25
  • 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

    张勋 康有为 张勋,字少轩,江西奉新人。少孤贫。投效广西军,预法越之战,累保至参将。日韩衅启,随毅军防守奉天。袁世凯练兵小站,充管带。拳匪乱作,统巡防营防剿,叙功擢副将,赏壮勇巴图鲁。两宫回銮,随扈至京..

    2 清史稿 2025-11-25
  • 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九

    陆润庠 世续 伊克坦 梁鼎芬徐坊 劳乃宣 沈曾植 陆润庠,字凤石,江苏元和人。父懋修,精医,见艺术传。润庠,同治十三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光绪初,屡典试事,湖南、陕西皆再至。入直南书房,洊擢侍读。出督山东..

    2 清史稿 2025-11-25
  • 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八

    盛宣怀 瑞澂 盛宣怀,字杏荪,江苏武进人。以诸生纳赀为主事,改官直隶州知州,累至道员。尝赞置轮船招商局,开采湖北煤铁矿,李鸿章颇信任之。英商擅筑铁轨,首沪迳宝山讫吴淞,上海道数阻,弗听。宣怀与英官梅辉立..

    2 清史稿 2025-11-25
  • 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五十七

    志锐刘从德 春勋 良弼 宗室载穆万选 德霈 同源 文瑞承燕 克蒙额 恒龄德霈等 朴寿 谢宝胜姚霭云 黄忠浩杨让梨等 志锐,字公颖,他塔拉氏,世居紥库木,隶满洲正红旗,陕甘总督裕泰孙。父长敬,四川绥定府知府。志锐幼..

    2 清史稿 2025-11-25
  • 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六

    恩铭孚琦 凤山 端方弟端锦 刘燧 赫成额 松寿 赵尔丰冯汝骙 陆锺琦子光熙等 恩铭,字新甫,于库里氏,满洲镶白旗人,锦州驻防。以举人纳赀为知县,累官至知府。光绪十一年,权知兖州,晋道员。二十一年,改官山西。二..

    2 清史稿 2025-11-25
  • 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五

    崇绮子葆初等 志钧 延茂弟延芝 色普徵额 王懿荣熙元 宗室宝丰 宗室寿富弟寿蕃等 宋承庠王铁珊 崇绮,字文山,阿鲁特氏,蒙古正蓝旗人,大学士赛尚阿子。以穆后父贵,升隶满洲镶黄旗。初为工部主事,坐其父出师无功,..

    2 清史稿 2025-11-25
  • 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四

    李秉衡王廷相 聂士成 罗荣光 寿山族孙瑞昌 凤翔崇玉等 李秉衡,字鉴堂,奉天海城人。初入赀为县丞,迁知县。光绪五年,除知冀州。岁饥,发仓粟,不给。州俗重纺织,布贱,为醵金求远迁,易粮归,而裁其价以招民,民..

    2 清史稿 2025-11-25
  • 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三

    徐用仪 许景澄 袁昶 立山 联元 徐用仪,字筱云,浙江海盐人。由副贡生入赀为主事,官刑部。咸丰九年,举顺天乡试。同治初,充军机章京,兼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累迁鸿胪寺少卿,以忧归。光绪三年,起太仆寺少卿,迁..

    2 清史稿 2025-11-25
  • 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五十二

    徐桐豫师 子承煜 刚毅 赵舒翘 启秀 英年 裕禄廷雍 毓贤李廷箫 徐桐,字荫轩,汉军正蓝旗人,尚书泽醇子。道光三十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坐修改中卷干磨勘,罢职。咸丰十年,特赏检讨,协修文宗实录。同治初,命..

    2 清史稿 2025-11-25
  • 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二百五十一

    李端棻 徐致靖子仁铸 陈宝箴黄遵宪 曾鉌 杨深秀 杨锐刘光第 谭嗣同唐才常 林旭 康广仁 李端棻,字苾园,贵州贵筑人。同治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为大学士倭仁、尚书罗敦衍所器。十年,出督云南学政。值回寇乱..

    2 清史稿 2025-11-25
  • 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

    唐景崧 刘永福 唐景崧,字维卿,广西灌阳人。同治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改吏部主事。光绪八年,法越事起,自请出关招致刘永福,廷旨交岑毓英差序。景崧先至粤,谒曾国荃,韪其议,资之入越。明年,抵保胜,见永福,为..

    2 清史稿 2025-11-25
  • 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四十九

    丁汝昌 卫汝贵弟汝成 叶志超 丁汝昌,字禹廷,安徽庐江人。初隶长江水师,从刘铭传征捻,积勋至参将。捻平,赐号协勇巴图鲁,晋提督。光绪初,留北洋差序,赴英国购兵舰,历法、德各营垒厂局,还综水师。八年,朝鲜..

    2 清史稿 2025-11-25
  • 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四十八

    宋庆吕本元 徐邦道 马玉昆 依克唐阿荣和 长顺 宋庆,字祝三,山东莱州人。家贫落魄,闻同里宫国勋知亳州,往依为奴。亳捻孙之友伪就抚,庆察其意叵测,请击之。国勋壮其志,署为州练长。之友降,遂接统其众,号奇胜..

    2 清史稿 2025-11-25
  • 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四十七

    左宝贵弟宝贤等 永山 邓世昌 刘步蟾林泰曾等 戴宗骞 左宝贵,字冠廷,山东费人。咸丰初,隶江南军。尝令当前敌,阵既接,旗兵中炮,殪,宝贵持其帜冲锋入,大捷,繇是知名。获苗沛霖,克金陵,频有功。后以游击从僧..

    2 清史稿 2025-11-25
  • 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六

    冯子材王孝祺 陈嘉 蒋宗汉 苏元春马盛治 王德榜张春发萧得龙 马维骐覃修纲 吴永安 孙开华朱焕明 苏得胜 章高元欧阳利见 冯子材,字翠亭,广东钦州人。初从向荣讨粤寇,补千总。平博白,赐号色尔固楞巴图鲁。改隶张国..

    2 清史稿 2025-11-2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佛教导航 - 开启智慧之旅,连接十方法缘 | fjdh.org.cn智慧莲华 - 赋能寺院数字化升级,打造智慧弘道平台趣知道 - 提问与分享,人人都是知识分享家 | Quzhidao.Com地藏孝亲网--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给农网地藏经顺运堂 - 专业家居风水布局,八字命理分析,助您家宅兴旺,运势亨通弘善佛教网-传播正信正知佛法的佛教网站国学在线 - 国学网,国学学校,国学经典,国学地图品读名篇佳句,涵养诗意人生 - 古诗词网哦嘿养殖网 - 热门乡村养殖发展项目_养殖技术知识分享生死书 - 佛教文化传承与生命智慧探索平台地藏论坛-佛教网络净土_佛法综合社区生死书生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