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史稿 / 赵尔巽

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六

2025-11-25 14:14 清史稿
景廉 额勒和布 许庚身 钱应溥 廖寿恒 荣庆 那桐 戴鸿慈

  景廉,字秋坪,颜札氏,隶满洲正黄旗。父彦德,官绥远城将军。景廉,咸丰二年进士,由编修五迁至内阁学士。典福建乡试,擢工部侍郎,赐奠朝鲜。八年,授伊犁参赞大臣。故事,哈萨克贸易讫即行。后以货滞鬻,许二三人守以度岁,渐成聚落,周二里许。景廉谓祸伏肘腋,毁之便,将军惮不敢发。会将军卒,景廉摄任,疏陈利害,请以便宜从事,卒毁之。诏下,如所请。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英秀、阿克苏办事大臣绵性、叶尔羌参赞大臣英蕴先后以贪暴被劾,皆命景廉往鞫,得实,降革有差。

  十一年,调叶尔羌参赞大臣,其城为南路八城之首,汉、回杂处。安集延常扰边,俄人复于西南徼往来窥伺,哈萨克各部落多贰于俄。景廉筹饷练兵,持以镇静,八城以安。严禁绿营兵以重利侵夺回民赀产,人心大悦。同治二年,坐事落职,男妇数千哭于札尔玛。札尔玛者,回部栖神之所,意欲祷神阻其行也。景廉既去官,遣往宁夏军营效力,将军都兴阿檄参戎幕。适安徽巡抚翁同书卒于军,复檄景廉代领其众,防剿后路。

  五年,授头等侍卫,充哈密帮办大臣。募勇千馀,骑不满百,粮乏,冰雪中僵仆相属。景廉勉以忠义,夜支单帐,燃马矢,席地坐,时出抚循,以是兵心固结。肃州贼沿南山西窜,景廉遣总兵张玉春败之黄花营。贼扰安西州,又大败之。景廉以安西玉门为新疆门户,巴里坤虽天险可守,然力单不足恃,疏请驻安西,布置防务輓运,得旨报可。贼扑敦煌,景廉阳令副将蒋富山邀击南乾沟,而伏劲旅桥湾三水梁。贼果取道三水梁南戈壁,伏起,追击败之。捷闻,得旨嘉奖。贼复扑安西,景廉戒守将坚壁毋浪战,伺其懈击之,而设伏要其归路,贼大创,遁。景廉谓敦煌重镇,当守以重兵,因移镇敦煌,留兵安西、玉门相犄角。建坚壁清野之计,完城浚壕,择要区筑空心墩台,守具毕备。复以商团民练辅翼官兵,隐寓保甲之法,贼掳掠之计遂沮。招徕土着三千六百馀户,劝募杂粮二万馀石,立转运局马莲井,官民咸称便焉。

  时乌鲁木齐回酋妥得璘勾结汉、回、缠头万八千馀东犯,潜约哈密回子郡王为内应。王素騃,其母福晋迈哩巴纽贤明有才略,以逆书呈官军,誓效力守。景廉遣使奖慰,复令富山率兵会办事大臣文麟、裨将孔才击贼,连战六昼夜,大败之。论功,升擢有差。旋授乌鲁木齐都统。时古牧地伪元帅马明屡诈言降,复假贸易分布逆党于济木萨、木垒河。景廉侦知,密檄孔才、金永清等一夕歼之。俄人挟蒙古、哈萨克入境求通商,景廉言地方未靖,不任保护,以兵卫之出。自是终景廉任,俄人不言通商事。

  穆宗亲政,景廉以为政治在乎始基,上崇正学、开言路、慎牧令、简军实、重农桑、弭异端六事。移军古城,疏请以副都统吉尔洪额、领队大臣沙克都林札布任军事。陕回白彦虎纠西宁回万馀,将奔乌鲁木齐,贼势枭悍,破哈密回城,游骑越天山,扰巴里坤,两城告急。会妥得璘死,安集延酋帕夏合乌鲁木齐、古牧地等汉、回扑沙山子,遥应白彦虎。景廉急檄孔才严备济木萨各要隘,黑龙江营总依勒和布援沙山子,吉尔洪额等援哈密,而景廉坐镇古城,饮酒习射,若无事然。依勒和布与游击徐学功率骑五百败贼沙枣园,擒斩无算。帕夏遁归吐鲁番,遂解沙山子之围。吉尔洪额等抵巴里坤,连战皆捷,遂度天山,败贼哈密泥基头。城中闻援军至,大呼突出,贼败,巴里坤肃清。是役也,论者谓新疆治乱一大关键也。白彦虎窜唐朝渠,将入玛纳斯,学功侦得贼口号,选精骑四百,伪为玛纳斯人,迎之龚家泷,握手慰劳,贼不之疑,益前进,前临大河。官军从后起,贼大惊,白彦虎引四十馀骑逸去,馀尽歼焉。学功者,乌鲁木齐农家子,沉勇多智略。军兴,集乡勇自卫。或离合于妥得璘、帕夏之间,为以贼攻贼之计。景廉招之来,推诚待之,遂原效死,至是果得其力。奏请破格录用,报可。

  景廉以忧勤致疾,再乞解职,温旨慰留。十三年,授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于是景廉奏请通筹全局,命伊犁将军金顺取道古牧地,提督张曜由天山南取吐鲁番,领队大臣沙克都林札布、锡纶由沙山子取玛纳斯,三路齐举,使贼不相顾。奇台、古城为哈密、巴里坤屏蔽,命副都统额尔庆额、孝顺、福珠哩驻西湖,防贼逸入北路。乌鲁木齐之南俗呼搭板城者,实通吐鲁番要路,贼以重兵守之,宜潜师攻扰以搤其吭。并请饬陕甘总督左宗棠总司后路粮台。移甘肃民千户实奇台、古城屯田,购蒙古驼数千只,借拨部款六十万两。疏上,悉蒙嘉纳,而忌者尼之,未竟所施。改正白旗汉军都统。俄召回京,迁左都御史。

  光绪二年,命入军机,兼总理各国大臣。授工部尚书,调户部。坐事降二级,仍留军机。补内阁学士,再迁兵部尚书。时言路尚激烈,或不平,景廉曰:“政府如射之有的,言者期其中耳,于我辈何憾?且诋政府者率无罪,未必非大臣之福也。”人服其量。新疆勘定,将军金顺上言景廉前劳,请奖励。景廉谓边帅推功枢臣,恐开迎合之渐,请勿许,时论与之。十年,朱谕景廉循分供职,经济非所长,降二级调用。明年,补内阁学士。八月,卒于官,年六十二。子治麟,国子监司业,见孝友传。

  额勒和布,字筱山,觉尔察氏,满洲镶蓝旗人。咸丰二年翻译进士,改庶吉士,用户部主事。累迁理藩院侍郎。同治三年,热河土默特贝勒旗老头滋事,额勒和布奉命查办得实,请将贝勒议处,其佐领、章京等降革有差,事遂定。由蒙古副都统调补满洲。旋授盛京户部侍郎,兼奉天府府尹。直隶总督刘长佑率师防剿热河及奉天马贼,额勒和布筹给军食。贼酋周荣纠党回窜,扰及昌图,所在告警。额勒和布遣将率马队迎击开原,而以步队扼其后,贼遂溃散。六年,请酌抽盐釐充练兵经费,增设海防同知驻营口,均议行。于赈务尤尽力捐募。署盛京将军,调察哈尔都统。新疆用兵,额勒和布经纪粮运,并调八旗官兵助剿,擢乌里雅苏台将军,屡却悍贼。

  光绪三年,因病乞休。六年,起镶白旗汉军都统,调蒙古。历热河都统、理藩院尚书、户部尚书、内务府大臣。十年,命直军机,协办大学士。奏请允开滇、越边界矿务,又奏光绪四年以前直省钱漕积欠者,请予蠲免。司业潘衍桐建言特开艺学科,以额勒和布持不可,寝其议。十一年,授体仁阁大学士,转武英殿。历充阅卷大臣等差。二十年,免直军机。二十二年,致仕。逾四年,卒于家,谥文恭。

  额勒和布木讷寡言,时同列渐揽权纳贿,独廉洁自守,时颇称之。

  许庚身,字星叔,浙江仁和人。咸丰初,由举人考取内阁中书。尝代同官夜直,一夕,票二百签,署名牍背。文宗阅本,心识之,以询侍郎许乃普,乃普为其诸父行也,遂命充军机章京。故事,大臣子弟不得入直,是命盖异数云。十年,车驾狝木兰,召赴行在。是时肃顺方怙权势,数侵军机事,高坐直庐,有所撰拟,辄趣章京往属草。庚身以非制,不许,使者十数至,卒弗应。肃顺惭且{封心},欲中以危法,未得间。穆宗缵业,特赐金以旌其风节,命随大臣入直。

  同治元年,成进士,自请就本官,补侍读。累迁鸿胪寺少卿。母忧归,服竟,迁内阁侍读学士,入直如故。进春秋属辞,被嘉奖。补光禄寺卿。典试贵州,督江西学政,颇以天算、舆地诸学试士。光绪四年,授太常寺卿。擢礼部侍郎,调户部、刑部。十年,法越事起,充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晋头品服。时枢府孙毓汶最被眷遇,庚身以应对敏练,太后亦信仗之。十四年,晋兵部尚书。十九年,卒,谥恭慎。

  庚身自郎曹至尚侍,直枢垣垂三十年,与兵事相终始,为最久云。

  钱应溥,字子密,浙江嘉兴人。拔贡生,朝考一等,用七品小京官,分吏部,直军机。咸丰十年,粤寇连陷浙东西郡县,应溥父海宁州学训导泰吉,质行朴学,老儒也,时已罢官,州人留主讲书院。应溥闻警,亟请归奉亲,转徙经年,须发为白。

  曾国藩治兵安庆,招入幕,工为文檄,敏捷如夙构。国藩屡欲特荐,皆力辞。同治三年,奏加五品卿衔。大军征捻,驻周家口。捻宵至,守卒仅千人,众骇惧,应溥镇静若无事然。于是国藩坚卧不起,捻卒不敢犯。晋四品卿衔,国藩深倚重之,其督两江,有大兴革,上奏辞皆嘱应溥具草。

  光绪初,养亲事毕,乃入都,重直军机,擢员外郎。恭忠亲王、醇贤亲王相继秉政,皆嘉其谙练。每承旨缮诏,顷刻千言,曲当上意。累迁礼部侍郎。偕尚书昆冈按事河南,自巡抚裕宽以下降黜有差。朝鲜事起,廷议主战,应溥造膝敷陈,多人所不敢言。旋任军机大臣,再迁工部尚书。谢病归。二十八年,卒,谥恭勤。子骏祥,翰林院侍读。

  廖寿恒,字仲山,江苏嘉定人。同治二年进士,授编修。出督湖南学政。光绪二年,再擢侍讲。近畿旱灾,寿恒应诏陈言,以为:“吏治坏则民情郁,以其愁苦之气薄阴阳之和而灾祲生,应天以实不以文。原皇上审敬怠,明是非,覈功罪,信赏罚,勿徒视为具文。”语甚切至。寻以内务府开支失实,请严饬,以为浮滥者戒。再督河南学政,累迁内阁学士,仍留视学。坐疏察生员欠考,下部议处。

  九年,法人侵据越南安定,寿恒疏言:“法以传教为事,今乃思辟商务,取径越南。越固我藩属,万无弃而不顾之理。臣愚以谓今日有必战之势,而后有可和之局。李鸿章威望最隆,北洋劲旅,非他人所能统御。宜饬鸿章仍回北洋大臣本任,坐镇天津,以卫畿辅,而饬署督张树声还督两广。树声忠勇宿将,必能相机进讨,以伸保护属国之义。两督臣各还本任,事属寻常,可不启外人之疑;而进战退守,能发能收。彼若悔祸,自可转圜。若必并吞越南,则是兵端自彼而开,不得谓为不修邻好。”

  法越和议成,寿恒复上疏言:“风闻法使至天津,称越南既议款,因以分界撤兵事要约李鸿章,鸿章拒不允,拟即来都磋商译署。论者谓当虚与委蛇。不知法据越南,去我之属国;逐黑旗,撤我之藩篱;通红江,夺我滇江之大利。先机已失,不可不图挽回。为今之计,直宜以欺陵小弱之罪,布告列邦,折以公法,令改削所立条约。河内、安定,一律让还,然后缓议法越通商之约。现闻津海防务,已饬备严整,军容改观。臣谓仍当选派知兵大员,率兵轮驶赴越都,以观动静。又飞檄广西防军援助刘永福,增兵制械,迅拔河内,以扼敌冲。河内既下,北圻乃安。盖我不与法构兵,永福不能不为越守土,故迩来阴助黑旗,屡战皆捷。法人不得已,乃讬言保护。永福忿懑填胸,苟奉诏书,无不一以当百。如此,则滇、粤之边患稍纾,越、法之兵端可戢。”寿恒又以:“根本之计,责在宸躬。跬步不离正人,乃可薰陶德性。拟请皇太后、皇上,御前太监务取厚重朴实之人,其有年纪太轻、性情浮动者,屏勿使近。并请懿旨时加训饬,凡一切浅俗委琐之言,勿许达于宸听。庶几深宫居息,无往非崇德之端,或可补毓庆宫课程所不及。至于宫廷土木之工,内府传办之件,事属寻常,最易导引侈念。伏原皇太后崇俭黜奢,时以民生为念,俾皇上知稼穑之艰难,目染耳濡,圣功自懋。如是,则慈闱教育,更胜于典乐命夔。”疏入,上为之动容。

  十年,行走总理衙门。迁兵部侍郎,调礼部、户部、吏部侍郎,屡典试事。偕都御史裕德查办四川盐务,劾罢盐茶道蔡逢年,遣戍。二十三年,迁左都御史,入军机。明年,调礼部尚书。太后训政,命出军机。以疾乞休。二十九年,卒。

  荣庆,字华卿,鄂卓尔氏,蒙古正黄旗人。光绪九年,会试中式。十二年,成进士,以编修充镶蓝旗管学官。累迁至侍读学士、蒙古学士。迁转迟滞,荣庆当引见,或讽以乞假,谢曰:“穷达命也,欺君可乎?”居三年,擢鸿胪卿,转通政副使。简山东学政,丁母忧。二十七年,擢大理卿,署仓场侍郎。以剥船盗米,改由火车迳运,并仓廒,增经费,杜领米弊端,裁稽查仓务御史,皆如所请行。和议成,奉命会办善后事宜,兼政务处提调。二十八年,授刑部尚书。大学堂之创立也,命荣庆副张百熙为管学大臣。百熙一意更新,荣庆时以旧学调济之。寻充会试副考官、经济特科阅卷大臣。调礼部尚书,复调户部。拜军机大臣、政务大臣。

  荣庆既入政地,尤汲汲于厉人才,厚风俗。尝疏陈:“国家取才,满、汉并重。请饬下阁部,将所属满员严加考试,设馆课之:一、掌故之学,二、吏治之学,三、时务之学。尤以御制劝善要言、人臣儆心录、性理精义、上谕八旗诸书,为居官立身之大本。均令分门学习,劄记大纲,以觇其才识。”疏入,报闻。

  三十一年,协办大学士。是冬,改学部尚书。明年,充修订官制大臣。寻罢军机,专理部务。德宗上宾,充恭办丧礼大臣。宣统元年,以疾乞休,温旨慰留。调礼部尚书。孝钦后奉安,充随入地宫大臣,恭点神牌,晋太子少保。三年,裁礼部,改为弼德院副院长。旋充顾问大臣、德宗实录馆总裁。国变后,避居天津。卒,年五十八,谥文恪。

  荣庆持躬谨慎。故事,军机大臣无公费,率取给餽赆。荣庆始入直,深以为病,语同列合辞上请,乃得支养廉银二千,而御前诸臣亦援例增给有差。

  那桐,字琴轩,叶赫那拉氏,内务府满洲镶黄旗人。光绪十一年举人,由户部主事历保四品京堂,授鸿胪寺卿,迁内阁学士。二十六年,兼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晋理藩院侍郎。

  拳匪肇衅,各国联兵来犯,令赴丰台御之。外兵入京,误以东坝为匪窟,欲屠之,力解乃免。两宫西巡,命充留京办事大臣,随李鸿章议和。约成,专使日本谢罪,又派赴日观博览会。二十九年,擢户部尚书,调外务部,兼步军统领,管工巡局事,创警务,缮路政。***王维勤冤狱,商民颂之。三十一年,晋大学士,仍充外务部会办大臣。历兼釐订官制、参预政务、变通旗制,署民政部尚书。

  宣统元年,命为军机大臣。丁母忧,请终制,不许。出署直隶总督,请拨部款修凤河。寻还直。三年,改官制,授内阁协理大臣,旋辞,充弼德院顾问大臣。国变后,久卧病。卒,年六十有九。

  戴鸿慈,字少怀,广东南海人。光绪二年进士,改庶吉士,以编修督学山东。父忧归,服除,督学云南。后复充云南乡试正考官。二十年,大考一等,擢庶子。日韩启衅,我军屡挫。鸿慈连疏劾李鸿章调遣乖方,迁延贻误,始终倚任丁汝昌,请予严惩;并责令速解汝昌到部治罪,以肃军纪:均不报。和议成,鸿慈奏善后十二策:一,审敌情以固邦交;二,增陪都以资拱卫;三,设军屯以实边储;四,筑铁道以省漕运;五,开煤铁以收利权;六,税烟酒以佐度支;七,行抽练以简军实;八,广铸造以精器械;九,简使才以备折冲;十,重牧令以资治理;十一,召对群僚以励交修;十二,变通考试以求实用。迁侍讲学士。督学福建,再迁内阁学士。学政报满,假归省墓。擢刑部侍郎。

  赴西安行在,上陈治本疏;又请建两都,分六镇,以总督兼经略大臣,得辟幕僚,巡抚以下咸受节制。是年冬,随扈还京,转户部侍郎。时各省教案滋多,鸿慈请设宣谕化导使,以学政兼充。编辑外交成案,颁发宣讲。又请就翰林院创立报局,各省遵设官报,议格不行。时设会议政务处,有奉旨交议事件,三品京堂以上与议。鸿慈请推行阁部、九卿、翰林、科道皆得各抒所见,属官则呈堂代递,可以收群策、励人才。下政务处采择。

  三十一年,命五大臣出使各国考求政治,鸿慈与焉。将发,党人挟炸药登车狙击,从者或被创,人情惶惧。鸿慈从容诣宫门取进止,两宫慰谕,至泣下,遂行。历十五邦,凡八阅月,归国。与载泽、端方、尚其亨、李盛铎等裒辑列国政要百三十三卷、欧美政治要义十八章,会同进呈。并奏言:“各国治理大略,以为观其政体:美为合众,而专重民权;德本联邦,而实为君主;奥、匈同盟,仍各用其制度;法、义同族,不免偏于集权;唯英人循秩序而不好激进,其宪法出于自然之发达,行之百年而无弊。反乎此者,有宪法不联合之国,如瑞典、挪威则分离矣;有宪法不完全之国,如土耳其、埃及则衰弱矣;有宪法不平允之国,如俄罗斯则扰乱无已时矣。种因既殊,结果亦异。故有虽革改而适以召乱者,此政体之不同也。觇其国力,陆军之强莫如德,海军之强莫如英,国民之富莫如美,此国力之不同也。窥其政略,则俄、法同盟,英、日同盟,德、奥、义同盟,既互相倚助以求国势之稳固;德、法摩洛哥之会议,英、俄东亚之协商,其对于中国者,德、美海军之扩张,美、法屯军之增额,又各审利害以为商业之竞争。盖列强对峙之中,无有一国孤立可以图存者,势使然也。况人民生殖日繁,智识日开,内力亦愈以澎涨。故各国政策,或因殖民而造西伯利亚之铁路,或因商务而开巴拿马之运河,或因国富而投资本于世界,均有深意存焉。此政略之不同也。验其民气,俄民志伟大而少秩序,其国失之无教;法民好美术而流晏逸,其国失之过奢;德民性倔强而尚武勇,其国失之太骄;美民喜自由而多放任,其国失之複杂;义民尚功利而近贪诈,其国失之困贫;惟英人富于自治自营之精神,有独立不羁之气象,人格之高,风俗之厚,为各国所不及。此民气之不同也。臣等观于各国之大势既如此,又参综比较,穷其得失之源,实不外君臣一心,上下相维,然后可收举国一致之益。否则,名实相悬,有可以断其无效者,约有三端:一曰,无开诚之心者国必危。西班牙苛待殖民,致有斐律宾、古巴之败。英鉴于美民反抗,而于澳洲、坎拿大两域予人民以自治之权,致有今日之强盛,开诚故也。俄灭波兰而用严法以禁其语言,今揭竿而起要求权利者,即波兰人也。又于兴学练兵,皆以专制为目的,今满洲之役,不战先溃。莫斯科、圣彼得堡之暴动,即出于军人与学生也。防之愈密,而祸即伏于所防之中,患更发于所防之外,不开诚故也。二曰,无虑远之识者国必弱。俄以交通之不便,而用中央集权,故其地方之自治,日以不整。美以疆域之大,而用地方分权,故其中央与地方之机关,同时进步。治大国与治小国固不侔也。德以日尔曼法系趋于地方分权,虽为君主之国,而人民有参与政治之资格。法以罗马法系趋于中央集权,虽为民主之国,而政务操之官吏之手,人民反无自治之能力。两相比较,法弱于德,有由来矣。三曰,无同化之力者国必扰。美以共和政体,重视人民权利,虽人种複杂,而同化力甚强,故能上下相安于无事。土耳其一国之中,分十数种族,语言宗教各不相同,又无统一之机关,致有今日之衰弱。俄则种族尤杂,不下百数,语言亦分四十馀种,其政府又多歧视之意见,致有今日之纷乱。奥、匈两国虽同戴一君主,而两族之容貌、习尚、语言、性情迥殊,故时起事端,将来恐不免分离之患。盖法制不一,畛域不化,显然标其名为两种族之国,未有能享和平、臻富强者矣。此考察各国所得之实在情形也。窃惟学问以相摩而益善,国势以相竞而益强。中国地处亚东,又为数千年文化之古国,不免挟尊己卑人之见,未尝取世界列国之变迁而比较之。甲午以前,南北洋海陆军制造各厂同时而兴,声势一振。例之各省,差占优胜矣。然未尝取列国之情状而比较之也。故比较对于内,则满盈自阻之心日长;比较对于外,则争存进取之志益坚。然则谋国者亦善用其比较而已。”

  又奏:“臣等旷观世界大势,深察中国近情,非定国是,无以安大计。国是之要,约有六事:一曰举国臣民立于同等法制之下,以破除一切畛域;二曰国是采决于公论;三曰集中外之所长,以谋国家与人民之安全发达;四曰明宫府之体制;五曰定中央与地方之权限;六曰公布国用及诸政务。以上六事,拟请明降谕旨,宣示天下以定国是,约于十五年或二十年颁布宪法,召集国会,实行一切立宪制度。”又奏:“实行立宪,既请明定期限,则此十数年间,苟不先筹预备,转瞬届期,必至茫无所措。今欲廓清积弊,明定责成,必先从官制入手。拟请参酌中外,统筹大局,改定全国官制,为立宪之预备。”均奉俞旨采纳,遂定立宪之议。

  先是鸿慈奉使在途,已擢礼部尚书;及还,充釐定官制大臣,转法部尚书。充经筵讲官、参预政务大臣。时法部初设,与大理院画分权责,往复争议,又改并部中职掌。于是京外各级审判厅次第设矣。又采英、美制创立京师模范监狱。三十四年,疾作,乞解职,温旨慰留。两宫升遐,力疾视事。

  宣统元年,赏一等第三宝星,充报聘俄国专使大臣。礼成返国,奏言:“道经东三省,目击日、俄二国之经营殖民地不遗馀力。非急筹抵制,无以固边圉;非振兴实业扩其自然之利,无以图富强。请速办垦殖、森林二端。俟财力稍裕,再筹兴学、路矿、兵屯各事,以资捍卫。”胪陈办法。得旨,下所司议行。是年八月,命入军机,晋协办大学士。二年,卒,加太子少保,谥文诚。

  论曰:枢臣入对,序次有定,后列者非特询不得越言。晚近领以尊亲,势尤禁隔,旅进旅退而已。景廉多战绩,额勒和布有清操,庚身、应溥通达诸谙练,寿恒有责难之言,鸿慈负知新之誉,荣庆谨慎持躬,那桐和敏解事,皆庶几大臣之选者欤?

这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全书共有529卷,系近代赵尔巽主编。书中所录内容以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起到宣统三年(1911年)止,记载了296年清朝的历史。民国三年(1914年)开始,由清史馆的赵尔巽、缪荃孙、柯邵忞、吴迁燮等,根据清实录、国史、诏书、典志、传记、纪事等史料进行编撰,到1920年编成初稿。1920年进行修订,次年刊印,以作修改之用。 1928年编印完成,历时15年,因未及刊正公布,故名史稿。计本纪25卷,志142卷,表52卷,列传316卷。取材以实录为主,兼采国史、旧志及本传,参考了各种记载。体例仿《明史》,增加了新内容;志分十六目,创交通、邦交二志,畴人、藩部、属国三传,大学士、军机大臣、部院大臣、疆臣、藩部六表;张煌言、郑成功、李定国、洪秀全及华尔、戈登、赫德等均列于传。《艺文志》四卷,按《四库全书总目》名称次第编排;《交通志》记铁路、轮船、电报、邮政四项;《邦交》记与各国之外交;《畴人传》载数学家梅文鼎、李善兰等人事迹。1928年初印1100部,分关内、关外一次本。后有关外二次本。今中华书局校点本,以关外二次本为本,并注明三个版本的不同之处,以便于阅读。

猜你喜欢

  • 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三

    ◎循吏一 白登明汤家相 任辰旦 于宗尧 宋必达陆在新 张沐张埙陈汝咸 缪燧陈时临 姚文燮黄贞麟 骆锺麟崔宗泰 祖进朝赵吉士张瑾 江皋张克嶷 贾朴 邵嗣尧卫立鼎 高荫爵 靳让崔华周中鋐 刘棨 陶元淳 廖冀亨 佟国珑 陆师..

    0 清史稿 2025-11-25
  • 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二

    洪秀全 洪秀全,广东花县人。少饮博无赖,以演卜游粤、湘间。有朱九畴者,倡上帝会,亦名三点会,秀全及同邑冯云山师事之。九畴死,众以秀全为教主。官捕之急,乃往香港入耶稣教,藉抗官。旋偕云山传教至广西,居桂..

    1 清史稿 2025-11-25
  • 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一

    吴三桂耿精忠 尚之信 孙延龄 吴三桂,字长伯,江南高邮人,籍辽东。父襄,明崇祯初官锦州总兵。三桂以武举承父荫,初授都督指挥。襄坐失机下狱,擢三桂总兵,守宁远。洪承畴出督师,合诸镇兵,三桂其一也。师攻松山..

    0 清史稿 2025-11-25
  • 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

    张勋 康有为 张勋,字少轩,江西奉新人。少孤贫。投效广西军,预法越之战,累保至参将。日韩衅启,随毅军防守奉天。袁世凯练兵小站,充管带。拳匪乱作,统巡防营防剿,叙功擢副将,赏壮勇巴图鲁。两宫回銮,随扈至京..

    1 清史稿 2025-11-25
  • 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九

    陆润庠 世续 伊克坦 梁鼎芬徐坊 劳乃宣 沈曾植 陆润庠,字凤石,江苏元和人。父懋修,精医,见艺术传。润庠,同治十三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光绪初,屡典试事,湖南、陕西皆再至。入直南书房,洊擢侍读。出督山东..

    1 清史稿 2025-11-25
  • 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八

    盛宣怀 瑞澂 盛宣怀,字杏荪,江苏武进人。以诸生纳赀为主事,改官直隶州知州,累至道员。尝赞置轮船招商局,开采湖北煤铁矿,李鸿章颇信任之。英商擅筑铁轨,首沪迳宝山讫吴淞,上海道数阻,弗听。宣怀与英官梅辉立..

    1 清史稿 2025-11-25
  • 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五十七

    志锐刘从德 春勋 良弼 宗室载穆万选 德霈 同源 文瑞承燕 克蒙额 恒龄德霈等 朴寿 谢宝胜姚霭云 黄忠浩杨让梨等 志锐,字公颖,他塔拉氏,世居紥库木,隶满洲正红旗,陕甘总督裕泰孙。父长敬,四川绥定府知府。志锐幼..

    1 清史稿 2025-11-25
  • 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六

    恩铭孚琦 凤山 端方弟端锦 刘燧 赫成额 松寿 赵尔丰冯汝骙 陆锺琦子光熙等 恩铭,字新甫,于库里氏,满洲镶白旗人,锦州驻防。以举人纳赀为知县,累官至知府。光绪十一年,权知兖州,晋道员。二十一年,改官山西。二..

    1 清史稿 2025-11-25
  • 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五

    崇绮子葆初等 志钧 延茂弟延芝 色普徵额 王懿荣熙元 宗室宝丰 宗室寿富弟寿蕃等 宋承庠王铁珊 崇绮,字文山,阿鲁特氏,蒙古正蓝旗人,大学士赛尚阿子。以穆后父贵,升隶满洲镶黄旗。初为工部主事,坐其父出师无功,..

    1 清史稿 2025-11-25
  • 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四

    李秉衡王廷相 聂士成 罗荣光 寿山族孙瑞昌 凤翔崇玉等 李秉衡,字鉴堂,奉天海城人。初入赀为县丞,迁知县。光绪五年,除知冀州。岁饥,发仓粟,不给。州俗重纺织,布贱,为醵金求远迁,易粮归,而裁其价以招民,民..

    1 清史稿 2025-11-25
  • 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三

    徐用仪 许景澄 袁昶 立山 联元 徐用仪,字筱云,浙江海盐人。由副贡生入赀为主事,官刑部。咸丰九年,举顺天乡试。同治初,充军机章京,兼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累迁鸿胪寺少卿,以忧归。光绪三年,起太仆寺少卿,迁..

    1 清史稿 2025-11-25
  • 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五十二

    徐桐豫师 子承煜 刚毅 赵舒翘 启秀 英年 裕禄廷雍 毓贤李廷箫 徐桐,字荫轩,汉军正蓝旗人,尚书泽醇子。道光三十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坐修改中卷干磨勘,罢职。咸丰十年,特赏检讨,协修文宗实录。同治初,命..

    1 清史稿 2025-11-25
  • 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二百五十一

    李端棻 徐致靖子仁铸 陈宝箴黄遵宪 曾鉌 杨深秀 杨锐刘光第 谭嗣同唐才常 林旭 康广仁 李端棻,字苾园,贵州贵筑人。同治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为大学士倭仁、尚书罗敦衍所器。十年,出督云南学政。值回寇乱..

    1 清史稿 2025-11-25
  • 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

    唐景崧 刘永福 唐景崧,字维卿,广西灌阳人。同治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改吏部主事。光绪八年,法越事起,自请出关招致刘永福,廷旨交岑毓英差序。景崧先至粤,谒曾国荃,韪其议,资之入越。明年,抵保胜,见永福,为..

    2 清史稿 2025-11-25
  • 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四十九

    丁汝昌 卫汝贵弟汝成 叶志超 丁汝昌,字禹廷,安徽庐江人。初隶长江水师,从刘铭传征捻,积勋至参将。捻平,赐号协勇巴图鲁,晋提督。光绪初,留北洋差序,赴英国购兵舰,历法、德各营垒厂局,还综水师。八年,朝鲜..

    1 清史稿 2025-11-25
  • 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四十八

    宋庆吕本元 徐邦道 马玉昆 依克唐阿荣和 长顺 宋庆,字祝三,山东莱州人。家贫落魄,闻同里宫国勋知亳州,往依为奴。亳捻孙之友伪就抚,庆察其意叵测,请击之。国勋壮其志,署为州练长。之友降,遂接统其众,号奇胜..

    1 清史稿 2025-11-25
  • 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四十七

    左宝贵弟宝贤等 永山 邓世昌 刘步蟾林泰曾等 戴宗骞 左宝贵,字冠廷,山东费人。咸丰初,隶江南军。尝令当前敌,阵既接,旗兵中炮,殪,宝贵持其帜冲锋入,大捷,繇是知名。获苗沛霖,克金陵,频有功。后以游击从僧..

    1 清史稿 2025-11-25
  • 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六

    冯子材王孝祺 陈嘉 蒋宗汉 苏元春马盛治 王德榜张春发萧得龙 马维骐覃修纲 吴永安 孙开华朱焕明 苏得胜 章高元欧阳利见 冯子材,字翠亭,广东钦州人。初从向荣讨粤寇,补千总。平博白,赐号色尔固楞巴图鲁。改隶张国..

    1 清史稿 2025-11-25
  • 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五

    徐延旭 唐炯 何璟 张兆栋 徐延旭,字晓山,山东临清人。咸丰十年进士,出知广西容县。师克浔州,与有功,累晋知府。同治九年,除知梧州。光绪三年,迁安襄荆郧道。八年,晋广西布政使,命督办海防,得专奏事。时法人..

    1 清史稿 2025-11-25
  • 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四

    蒋东才刘廷 李承先 李南华 兄子得胜 董履高 董全胜牛师韩 曹德庆 马复震 程文炳 方耀 郑绍忠 邓安邦 蒋东才,字轶众,安徽亳州人。咸丰初,捻酋张洛行围城,筑炮台高阜,俯击城中,东才兄遇害,愤甚,乃创义团,为官..

    2 清史稿 2025-11-2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佛教导航 - 开启智慧之旅,连接十方法缘 | fjdh.org.cn智慧莲华 - 赋能寺院数字化升级,打造智慧弘道平台趣知道 - 提问与分享,人人都是知识分享家 | Quzhidao.Com地藏孝亲网--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给农网地藏经顺运堂 - 专业家居风水布局,八字命理分析,助您家宅兴旺,运势亨通弘善佛教网-传播正信正知佛法的佛教网站国学在线 - 国学网,国学学校,国学经典,国学地图品读名篇佳句,涵养诗意人生 - 古诗词网哦嘿养殖网 - 热门乡村养殖发展项目_养殖技术知识分享生死书 - 佛教文化传承与生命智慧探索平台地藏论坛-佛教网络净土_佛法综合社区生死书生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