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九 孔子在混乱的鲁国中的寂寞 内容: 流亡在齐国的鲁昭公,在齐国受尽了气,终于于公元前五一〇年死在国外,这一年孔子四十二岁了。 鲁昭公的弟弟被立为鲁君,这就是鲁定公。 过了五年,把持鲁国国政的季平子死了,他的继承人是季桓子。 季孙氏依然大权在握。 正如季桓子常要威胁鲁定公一样,季桓子的一些得势家臣也威胁着季桓子。 同时这些家臣也彼此摩擦,都想吃独份儿。 消灭同列的竞争者,夺取更多的权益,这几乎是那时从各国的诸侯一直到卿大夫及其家臣的共同做法。 季桓子这时有势力的家臣是:仲梁怀、阳虎和公山不狃。 先是仲梁怀和阳虎发生冲突,阳虎想驱逐仲梁怀,公山不狃出来做了和事佬。 但因此仲梁怀的气焰大了起来,阳虎就把他囚禁了。 季桓子出来干涉,阳虎把季桓子也囚禁了,直到季桓子认了输才被放出来。 [51]这样阳虎就挟制住了季桓子,而季桓子则挟制着鲁定公。 孔子对这种情形很看不惯,所以就不愿意出来做事。 季桓子底下的三个有势力的人物,仲梁怀既被阳虎压服,就只剩下阳虎和公山不狃。 公山不狃联合阳虎,想更换三桓的继承人,换上接近阳虎的人,这样就可以更方便地操纵三桓了。 阳虎又把季桓子逮捕起来,并要杀掉他,但季桓子想办法逃掉了。 阳虎却最终在军事上失败,逃往齐国。 [52]季桓子底下只剩下公山不狃一个有势力的家臣了。 公山不狃就在公元前五〇一年占据了鲁国的费城(现在的山东费县),想以此为根据地来反抗季桓子。 公山不狃打发人来请孔子,因为他晓得孔子是讨厌季家的专横的;同时孔子是既有声望又有本领的人,请到孔子也可以壮一壮声势。 孔子呢,寂寞了好久,一直没得到施展抱负的机会;他又是熟悉历史的,想到从前周文王、周武王就曾以西北的一块儿小地方丰(在现在的陕西户县东)和镐(在现在的陕西西安市西南)做根据地统一了北中国,他是不是也可以将费城作为根据地大搞一下呢? 他心里有些活动了。 可是孔子的弟子们有的就奇怪他这太热心的态度了。 他的最年长的弟子子路便首先表示不高兴。 他觉得老师天天讲君王要像君王,臣子要像臣子,正因为不赞成季氏的专横才不出来做事,现在公山不狃还不是要犯上作乱吗? 为什么反而要去帮他的忙呢? 孔子解释道:他们请我,难道是叫我白跑一趟吗? 我也不是随便就去的呵。 若真的有人用我,我是想建设一个新的东周王朝呵! [53]子路等才没有话说。 可是孔子心里也是矛盾的,他到底冲不破他那维持现状的保守思想,下不了决心,所以也终于没有去。 孔子这时便解嘲似的说:我五十岁了,事情成不成是命呵。 命是一种迷信说法,孔子到无可奈何的时候,就常提起命。 发布时间:2025-05-21 12:46:40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0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