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一八 仍然回到卫国——不愉快的三年 内容: 孔子考虑的结果,还是再回到卫国去。 子贡问道:不是和公孙戌在匡城订过盟约,不再回卫国的吗? 孔子说:那是强迫订下的呵,强迫的盟约就是神也不管这笔账的。 卫灵公听说孔子回来了,十分高兴,并且后悔前些时候不该轻信人言,派人监视。 这次他亲自到郊外去迎接孔子。 孔子住在老朋友蘧伯玉家里。 孔子这一回在卫国住得很久,一住住了三年。 转眼孔子已经五十九岁了。 鲁国国内也已经换了国君,鲁定公死了,由鲁定公的儿子鲁哀公继了位。 孔子在卫国的这几年却也并不得意。 原因是,卫灵公已经老了,对孔子表面上虽然很敬重,但并不是真心的。 他对于本国一些老人像蘧伯玉等尚且冷淡,如何能尊重外来的孔子? 他十分荒淫,什么事也不振作,只知道和夫人南子、宠臣弥子瑕等鬼混而已。 卫灵公的夫人南子这时一定要见见孔子。 她打发人告诉孔子说:四方来的名人,凡是瞧得起我们国君、觉得够交情的,没有不来见见我的。 我也很愿意长长见识呢。 孔子起初还婉谢,但谢绝不了,只好去见了她。 南子坐在纱帐里,孔子进门行了礼。 南子在帐子里也回了礼。 因为有帐子隔着,南子是瞧清楚了孔子的,但孔子却瞧不见南子,只听见南子身上佩戴的玉器叮咚叮咚地响。 孔子出来告诉门徒们说:我本来不要见这样的女人,这次不过是礼尚往来罢了。 可是子路很不高兴。 他觉得孔子有些失身份。 孔子急了,发誓说:要是有什么别的,我不得好死,我不得好死! [93]孔子和南子的见面也的确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 卫灵公认为孔子不是那么严肃可怕了。 有一天,卫灵公和南子一同坐车出门,便让孔子在第二辆车上坐着,后面又跟着一辆车,坐的是太监雍渠。 他们就这样一块儿在街市上招摇起来了。 [94]卫灵公也许认为这是表示对孔子的亲近吧,但孔子觉得这是难堪的侮辱。 孔子事后说:咳! 我没见过看重道德像看重美色那样的人! [95]有一天,卫灵公问孔子说:讨伐匡城蒲乡的公孙戌可以不可以呢? 孔子说:当然可以,而且应该讨伐。 卫灵公又说:但是我的大臣们不赞成呢。 再说这地方是一个缓冲,可以用来应付晋楚两国的。 现在去讨伐,有把握吗? 孔子说:那地方的男人现在宁愿死,也不愿跟着公孙戌胡闹;那地方的妇女也肯出死力保卫自己的家乡,而不愿意受公孙戌的压迫。 我们所要讨伐的,只是为首的四五个人罢了。 把握是有的。 卫灵公说:好。 可是并没有认真去进行。 [96]孔子知道卫灵公是不想振作了,而且也并不重视自己。 有一天,孔子正在屋里击磬(当时的一种乐器),一个背草筐的老人路过门口,听见磬声便说:击磬的是个热肠人呵! 过了一会儿,他又说:但是太固执了。 磬的声音又响又急,看来这个人是唯恐人家不知道自己! 既然没有人知道,也就算了吧,何必呢? 歌谣上不是这样唱来着:水深呢,脱去衣服游过去;水浅呢,撩起衣服蹚过去。 [97]可是孔子这时却还是执迷着为梦想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得到政治地位而执迷着。 最后卫国发生了政变。 起因是卫国太子蒯聩和南子有了恶感。 他派人去刺杀南子。 但那个人到时候不敢下手,蒯聩屡次用眼睛向他示意,这样便被南子觉察了,她拼命喊起来:太子要杀我呢! 卫灵公是偏向南子的,太子蒯聩吓得赶紧逃到晋国赵简子那里去了。 [98]这次卫灵公却想用兵了,便又问孔子怎样作战。 孔子觉得卫灵公实在老糊涂了,作战理由既不正大,又牵涉到晋国;况且是父子之间的争执,外人是不好插嘴的,于是答道:要是问我怎样祭天祭祖呢,我是学过的;打仗嘛,我可不懂。 [99]卫灵公听了自然很不高兴。 第二天孔子再同卫灵公谈话的时候,卫灵公的眼睛就没有看孔子,而只是仰着头看空中的大雁。 孔子觉察出现在已经是必须离开这地方的时候了。 卫灵公不久就死了,结束了他在卫国四十二年的统治。 内争继续着。 南子依照卫灵公的遗命,叫小儿子郢来继位。 但是郢却不敢答应,他说:太子蒯聩虽然逃亡在外,但太子的儿子叫辄的还在,应该由他继承。 于是卫灵公的孙子辄被立为卫君,这就是卫出公。 可是逃在晋国的太子蒯聩还想回来继位,这事得到了晋国赵简子的支持。 那时鲁国的野心家阳虎也在晋国,赵简子便命令阳虎护送蒯聩回国。 阳虎派了八个人穿着丧服,假装是从卫国来迎接蒯聩的,于是蒯聩假哭着到了国境。 但蒯聩的儿子卫出公却用武力拒绝了蒯聩,结果蒯聩的阴谋失败了。 [100]这就是当时卫国的情况:由卫灵公的父子之争演变为第二代的父子之争。 在卫出公被拥立的这一年公元前四九二年,孔子整整六十岁了。 当时,孔子的弟子中,有人怀疑孔子是否参与过拥立卫出公的政变,像冉有就问子贡道:咱们老师是不是曾帮助过卫出公呢? 子贡说:让我去问问看。 子贡是个聪明人,他不便直接问孔子,却借两个历史人物来探孔子的口气,他问孔子道:伯夷、叔齐是怎样的人呢? 伯夷、叔齐是古代传说中的两位王子,他们彼此推让,不肯继任父亲的王位,结果都逃到国外去了。 子贡提出这两个人来,看孔子对他们怎么说法。 孔子说:有仁德的人呵。 那么,他们有什么怨恨不平吗? 子贡想把问题弄得更明确些。 他们所追求的只是仁德,而得到的也就是仁德,这就满足了,还有什么怨恨的呢? 子贡心里就明白了,出来告诉冉有说:咱们老师是不会参与的。 [101]死去的卫灵公既然不能重用孔子,现在卫国又发生了剧烈的内部斗争,这内部斗争还牵涉到国外势力晋国支持蒯聩,齐国则支持卫出公,孔子于是决定离开卫国。 孔子最后批评卫国的政治说:卫国和鲁国真是难兄难弟呵! [102]从历史上说,鲁国的祖先是周公,卫国的祖先是康叔,康叔和周公原是亲兄弟,现在混乱的情形又差不多,所以孔子说了这样的双关语。 发布时间:2025-05-21 13:31:19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0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