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李陈庞陈桥列传第四十一 内容: 李恂 陈禅 庞参 陈龟 桥玄李恂字叔英,安定临泾人也。 少习《韩诗》,教授诸生常数百人。 太守颍川李鸿请署功曹,未及到,而州辟为从事。 会鸿卒,恂不应州命,而送鸿丧还乡里。 既葬,留起冢坟,持丧三年。 辟司徒桓虞府。 后拜侍御史,持节使幽州,宣布恩泽,慰抚北狄,所过皆图写山川、屯田、聚落百余卷,悉封奏上,肃宗嘉之。 拜兖州刺史。 以清约率下,常席羊皮,服布被。 迁张掖太守,有威重名。 时大将军窦宪将兵屯武威,天下州郡远近莫不修礼遗,恂奉公不阿,为宪所奏免。 后复征拜谒者,使持节领西域副校尉。 西域殷富,多珍宝,诸国侍子及督使贾胡数遗恂奴婢、宛马、金银、香罽之属,一无所受。 北匈奴数断西域车师、伊吾,陇沙以西使命不得通,恂设购赏,遂斩虏帅,悬首军门。 自是道路夷清,威恩并行。 迁武威太守。 后坐事免,步归乡里,潜居山泽,结草为庐,独与诸生织席自给。 会西羌反畔,恂到田舍,为所执获。 羌素闻其名,放遣之。 恂因诣洛阳谢。 时岁荒,司空张敏、司徒鲁恭等各遣子馈粮,悉无所受。 徙居新安关下,拾橡实以自资。 年九十六卒。 陈禅字纪山,巴郡安汉人也。 仕郡功曹,举善黜恶,为邦内所畏。 察孝廉,州辟治中从事。 时刺史为人所上受纳臧赂,禅当传考,无它所赍,但持丧敛之具而已。 及至,笞掠无算,五毒毕加,禅神意自若,辞对无变,事遂散释。 车骑将军邓骘闻其名而辟焉,举茂才。 时汉中蛮夷反畔,以禅为汉中太守。 夷贼素闻其声,即时降服。 迁左冯翊,入拜谏议大夫。 永宁元年,西南夷掸国王献乐及幻人,能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 明年元会,作之于庭,安帝与群臣共观,大奇之。 禅独离席举手大言曰:「昔齐、鲁为夹谷之会,齐作侏儒之乐,仲尼诛之。 又曰:放郑声,远佞人。 帝王之庭,不宜设夷狄之技。」尚书陈忠劾奏禅曰:「古者合欢之乐舞于堂,四夷之乐陈于门,故《诗》云以《雅》以《南》,《韎》、《任》、《朱离》。 今掸国越流沙,逾县度,万里贡献,非郑、卫之声,佞人之比,而禅廷讪朝政,请劾禅下狱。」有诏勿收,左转为玄菟候城障尉,诏「敢不之官,上妻子从者名」。 禅既行,朝廷多讼之。 会北匈奴入辽东,追拜禅辽东太守。 胡惮其威强,退还数百里。 禅不加兵,但使吏卒往晓慰之,单于随使还郡。 禅于学行礼,为说道义以感化之。 单于怀服,遗以胡中珍货而去。 及邓骘诛废,禅以故吏免。 复为车骑将军阎显长史。 顺帝即位,迁司隶校尉。 明年,卒于官。 子澄,有清名,官至汉中太守。 禅曾孙宝,亦刚壮有禅风,为州别驾从事,显名州里。 庞参字仲达,河南缑氏人也。 初仕郡,未知名,河南尹庞奋见而奇之,举为孝廉,拜左校令。 坐法输作若卢。 永初元年,凉州先零种羌反畔,遣车骑将军邓骘讨之。 参于徒中使其子俊上书曰:方今西州流民扰动,而征发不绝,水潦不休,地力不复。 重之以大军,疲之以远戍,农功消于转运,资财竭于征发。 田畴不得垦辞,禾稼不得收入,搏手困穷,无望来秋。 百姓力屈,不复堪命。 臣愚以为万里运粮,远就羌戎,不若总兵养众,以待其疲。 车骑将军骘宜且振旅,留征西校尉任尚使督凉州士民,转居三辅。 休徭役以助其时,止烦赋以益其财,令男得耕种,女得织纴,然后畜精锐,乘懈沮,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则边人之仇报,奔北之耻雪矣。 书奏,会御史中丞樊准上疏荐参曰:臣闻鸷鸟累百,不如一鹗。 昔孝文皇帝悟冯唐之言,而赦魏尚之罪,使为边守,匈奴不敢南向。 夫以一臣之身,折方面之难者,选用得也。 臣伏见故左校令河南庞参,勇谋不测,卓尔奇伟,高才武略,有魏尚之风。 前坐微法,输作经时。 今羌戎为患,大军西屯,臣以为如参之人,宜在行伍。 惟明诏采前世之举,观魏尚之功,免赦参刑,以为军锋,必有成效,宣助国威。 邓太后纳其言,即擢参于徒中,召拜竭者,使西督三辅诸军屯,而征邓骘还。 四年,羌寇转盛,兵费日广,且连年不登,谷石万余。 参奏记于邓骘曰:比年羌寇特困陇右,供徭赋役为损日滋,官负人责数十亿万。 今复募发百姓,调取谷帛,衒卖什物,以应吏求。 外伤羌虏,内困征赋。 遂乃千里转粮,远给武都西郡。 涂路倾阻,难劳百端,疾行则抄暴为害,迟进则谷食稍损,运粮散于旷野,牛马死于山泽。 县官不足,辄贷于民。 民已穷矣,将从谁求? 名救金城,而实困三辅。 三辅既困,还复为金城之祸矣。 参前数言宜弃西域,乃为西州士大夫所笑。 今苟贪不毛之地,营恤不使之民,暴军伊吾之野,以虑三族之外,果破凉州,祸乱至今。 夫拓境不宁,无益于强;多田不耕,何救饥敝! 故善为国者,务怀其内,不求外利;务富其民,不贪广土。 三辅山原旷远,民庶稀疏,故县丘城,可居者多。 今宜徙边郡不能自存者,入居诸陵,田戍故县。 孤城绝郡,以权徙之;转运远费,聚而近之;徭役烦数,休而息之。 此善之善者也。 骘及公卿以国用不足,欲从参议,众多不同,乃止。 拜参为汉阳太守。 郡人任棠者,有奇节,隐居教授。 参到,先候之,棠不与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户屏前,自抱孙儿伏于户下。 主簿白以为倨。 参思其微意良久,曰:「棠是欲晓太守也。 水者,欲吾清也。 拔大本薤者,欲吾击强宗也。 抱儿当户,欲吾开门恤孤也。」于是叹息而还。 参在职,果能抑强助弱,以惠政得民。 元初元年,迁护羌校尉,畔羌怀其恩信。 明年,烧当羌种号多等皆降,始复得还都令居,通河西路。 时,先零羌豪僭号北地,诏参将降羌及湟中义从胡七千人,与行征西将军司马钧期会北地击之。 参于道为羌所败。 既已失期,乃称病引兵还,坐以诈疾征下狱。 校书郎中马融上书请之曰:伏见西戎反畔,寇抄五州,陛下愍百姓之伤痍,哀黎元之失业,单竭府库以奉军师。 昔周宣猃狁侵镐及方,孝文匈奴亦略上郡,而宣王立中兴之功,文帝建太宗之号。 非惟两主有明睿之姿,抑亦扞城有虓虎之助,是以南仲赫赫,列在《周诗》,亚夫赳赳,载于汉策。 窃见前护羌校尉庞参,文武昭备,智略弘远,既有义勇果毅之节,兼以博雅深谋之姿。 又度辽将军粱D454,前统西域,勤苦数年,还留三辅,攻效克立,间在北边,单于降服。 今皆幽囚,陷于法网。 昔荀林父败绩于邲晋侯使复其位;孟明视丧师于崤,秦伯不替其官。 故晋景并赤狄之土,秦穆遂霸西戎。 宜远览二君,使参、D454得在宽宥之科,诚有益于折冲,毘佐于圣化。 书奏,赦参等。 后以参为辽东太守。 永建元年,迁度辽将军。 四年,入为大鸿胪。 尚书仆射虞诩荐参有宰相器能,以为太尉,录尚书事。 是时三公之中,参名忠直,数为左右所陷毁,以所举用忤帝旨,司隶承风案之。 时当会茂才孝廉,参以被奏,称疾不得会。 上计掾广汉段恭因会上疏曰:「伏见道路行人,农夫织妇,皆曰太尉庞参,竭忠尽节,徒以直道不能曲心,孤立郡邪之间,自处中伤之地。 臣犹冀在陛下之世,当蒙安全,而复以谗佞伤毁忠正,此天地之大禁,人主之至诫。 昔白起赐死,诸侯酌酒相贺;季子来归,鲁人喜其纾难。 夫国以贤化,君以忠安。 今天下咸欣陛下有此忠贤,愿卒宠任,以安社稷。」书奏,诏即遣小黄门视参疾,太医致羊、酒。 后参夫人疾前妻子,投于井而杀之。 参素与洛阳令祝良不平,良闻之,率吏卒入太尉府案实其事,乃上参罪,遂因灾异策免。 有司以良不先闻奏,辄折辱宰相,坐系诏狱。 良能得百姓心,洛阳吏人守阙请代其罪者,日有数千万人,诏乃原刑。 阳嘉四年,复以参为太尉。 永和元年,以久病罢,卒于家。 陈龟字叔珍,上党泫氏人也。 家世边将,便习弓马,雄于北州。 龟少有志气。 永建中,举孝廉,五迁五原太守。 永和五年,拜使匈奴中郎将。 时南匈奴左部反乱,龟以单于不能制下,外顺内畔,促令自杀,坐征下狱免。 后再迁,拜京兆尹。 时三辅强豪之族,多侵枉小民。 龟到,厉威严,悉平理其怨屈者,郡内大悦。 会羌胡寇边,杀长吏,驱略百姓,桓帝以龟世谙边俗,拜为度辽将军。 龟临行,上疏曰:臣龟蒙恩累世,驰聘边垂,虽展鹰犬之用,顿毙胡虏之庭,魂骸不返,荐享狐狸,犹无以塞厚责,答万分也。 臣至顽驽,器无铅刀一割之用,过受国恩,荣秩兼优,生年死日,永惧不报。 臣闻三辰不轨,擢士为相;蛮夷不恭,拔卒为将。 臣无文武之才,而忝鹰扬之任,上惭圣明,下惧素餐,虽殁躯体,无所云补。 今西州边鄙,土地CE2CB326,鞍马为居,射猎为业,男寡耕稼之利,女乏机杼之饶,守塞候望,悬命锋镝,闻急长驱,去不图反。 自顷年以来,匈奴数攻营郡,残杀长吏,侮略良细。 战夫身膏沙漠,居人首系马鞍。 或举国掩户,尽种灰灭,孤儿寡妇,号哭空城,野无青草,室如悬罄。 虽含生气,实同枯朽。 往岁并州水雨,灾螟互生,稼穑荒耗,租更空阙。 老者虑不终年,少壮惧于困厄。 陛下以百姓为子,品庶以陛下为父,焉可不日昊劳神,垂抚循之恩哉! 唐尧亲舍其子以禅虞舜者,是欲民遭圣君,不令遇恶主也。 故古公杖策,其民五倍;文王西伯,天下归之。 岂复舆金辇宝,以为民惠乎! 近孝文皇帝感一女子之言,除肉刑之法,体德行仁,为汉贤主。 陛下继中兴之统,承光武之业,临朝听政,而未留圣意。 且牧守不良,或出中官,惧逆上旨,取过目前。 呼嗟之声,招致灾害,胡虏凶悍,因衰缘隙。 而令仓库单于豺狼之口,功业无铢两之效,皆由将帅不忠,聚奸所致。 前凉州刺史祝良,初除到州,多所纠罚,太守令长,贬黜将半,政未逾时,功效卓然。 实应赏异,以劝功能,改任牧守,去斥奸残。 又宜更选匈奴乌桓护羌中郎将校尉,简练文武,授之法令,除并、凉二州今年租更,宽赦罪隶,扫除更始。 则善吏知奉公之祐,恶者觉营私之祸,胡马可不窥长城,塞下无候望之患矣。 帝觉悟,乃更选幽、并刺史,自营郡太守都尉以下,多所革易,下诏「为陈将军除并、凉一年租赋,以赐吏民」。 龟既到职,州郡重足震栗,鲜卑不敢近塞,省息经用,岁以亿计。 大将军梁冀与龟素有隙,谮其沮毁国威,挑取功誉,不为胡虏所畏。 坐征还,遂乞骸骨归田里。 复征为尚书。 冀暴虐日甚,龟上疏言其罪状,请诛之。 帝不省。 自知必为冀所害,不食七日而死。 西域胡夷,并、凉民庶,咸为举哀,吊祭其墓。 桥玄字公祖,梁国睢阳人也。 七世祖仁,从同郡戴德学,着《礼记章句》四十九篇,号曰「桥君学」。 成帝时为大鸿胪。 祖父基,广陵太守。 父肃,东莱太守。 玄少为县功曹。 时豫州刺史周景行部到梁国,玄谒景,因伏地言陈相羊昌罪恶,乞为部陈从事,穷案其奸。 景壮玄意,署而遣之。 玄到,悉收昌宾客,具考臧罪。 昌素为大将军梁冀所厚,冀为驰檄救之。 景承旨召玄,玄还檄不发,案之益急。 昌坐槛车征,玄由是着名。 举孝廉,补洛阳左尉。 时梁不疑为河南尹,玄以公事当诣府受对,耻为所辱,弃官还乡里。 后四迁为齐相,坐事为城旦。 刑竟,征,再迁上谷太守,又为汉阳太守。 时上BD6A令皇甫祯有臧罪,玄收考髡笞,死于冀市,一境皆震。 郡人上BD6A姜岐,守道隐居,名闻西州。 玄召以为吏,称疾不就。 玄怒,敕督邮尹益逼致之,曰:「岐若不至,趣嫁其母。」益固争不能得,遽晓譬岐。 岐坚卧不起。 郡内士大夫亦竞往谏,玄乃止。 时颇以为讥。 后谢病免,复公车征为司徒长史,拜将作大匠。 桓帝末,鲜卑、南匈奴及高句骊嗣子伯固并畔,为寇抄,四府举玄为度辽将军,假黄钺。 玄至镇,休兵养士,然后督诸将守讨击胡虏及伯固等,皆破散退走。 在职三年,边境安静。 灵帝初,征入为河南尹,转少府、大鸿胪。 建宁三年,迁司空,转司徒。 素与南阳太守陈球有隙,及在公位,而荐球为廷尉。 玄以国家方弱,自度力无所用,乃称疾上疏,引众灾以自劾。 遂策罢。 岁余,拜尚书令。 时太中大夫盖升与帝有旧恩,前为南阳太守,臧数亿以上。 玄奏免升禁锢,没入财贿。 帝不从,而迁升侍中。 玄托病免,拜光禄大夫。 光和元年,迁太尉。 数月,复以疾罢,拜太中大夫,就医里舍。 玄少子十岁,独游门次,卒有三人持杖劫执之,入舍登楼,就玄求货,玄不与。 有顷,司隶校尉阳球率河南尹、洛阳令围守玄家。 球等恐并杀其子,未欲迫之。 玄B256目呼曰:「奸人无状,玄岂以一子之命而纵国贼乎!」促令兵进。 于是攻之,玄子亦死。 玄乃诣阙谢罪,乞下天下:「凡有劫质,皆并杀之,不得赎以财宝,开张奸路。」诏书下其章。 初自安帝以后,法禁稍B327,京师劫质,不避豪贵,自是遂绝。 玄以光和六年卒,时年七十五。 玄性刚急无大体,然谦俭下士,子弟亲宗无在大官者。 及卒,家无居业,丧无所殡,当时称之。 初,曹操微时,人莫知者。 尝往候玄,玄见而异焉。 谓曰:「今天下将乱,安生民者其在君乎!」操常感其知己。 及后经过玄墓,辄凄怆致祭。 自为其文曰:「故太尉桥公,懿德高轨,泛爱博容。 国念明训,士思令谟。 幽灵潜翳,B328哉缅矣! 操以幼年,逮升堂室,特以顽质,见纳君子。 增荣益观,皆由奖助,犹仲尼称不如颜渊,李生厚叹贾复。 士死知己,怀此无忘。 又承从容约誓之言:徂没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怨。 虽临时戏笑之言,非至亲之笃好,胡肯为此辞哉? 怀旧惟顾,念之凄怆。 奉命东征,屯次乡里,北望贵土,乃心陵墓。 裁致薄奠,公其享之!」玄子羽,官至任城相。 论曰:任棠、姜岐,世着其清。 结瓮牖而辞三命,殆汉阳之幽人乎? 庞参躬求贤之礼,故民悦其政;桥玄厉邦君之威,而众失其情。 夫岂力不足欤? 将有道在焉。 如令其道可忘,则强梁胜矣。 语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子贡曰:「宁丧千金,不失士心。」昔段干木逾墙而避文侯之命,泄柳闭门不纳穆公之请。 贵必有所屈,贱亦有所申矣。 赞曰:李叟勤身,甘饥辞馈。 禅为君隐,之死靡贰。 龟习边功,参起徒中。 桥公识运,先觉时雄。 发布时间:2025-05-23 17:18:23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0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