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张衡列传第四十九 内容: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世为着姓。 祖父堪,蜀郡太守。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文多,故不载。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常耽好《玄经》,谓崔瑷曰:「吾观《太玄》,方知子云妙极道数,乃与《五经》相拟,非徒传记之属,使人难论阴阳之事,汉家得天下二百岁之书也。 复二百岁,殆将终乎? 所以作者之数,必显一世,常然之符也。 汉四百岁,《玄》其兴矣。」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琁机之正,作浑天仪,着《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乃设客问,作《应闲》以见其志云:有闲余者曰:盖闻前哲首务,务于下学上达,佐国理民,有云为也。 朝有所闻,则夕行之,立功立事,式昭德音。 是故伊伊思使君为尧、舜,而民处唐、虞,彼岂虚言而已哉,必旌厥素尔。 咎单、巫咸,实守王家,申伯、樊仲,实干周邦,服衮而朝,介圭作瑞。 厥迹不朽,垂烈后昆,不亦丕欤! 且学非以要利,而富贵萃之。 贵以行令,富以施惠,惠施令行,故《易》称以「大业」。 质以文美,实由华兴,器赖雕饰为好,人以舆服为荣。 吾子性德体道,笃信安仁,约已博艺,无坚不钻,以思世路,斯何远矣! 曩滞日官,今又原之。 虽老氏曲全,进道若退,然行亦以需。 必也学非所用,术有所仰,故临川将济,而舟楫不存焉。 徒经思天衢,内昭独智,固合理民之式也? 故尝见谤于鄙儒。 深厉浅揭,随时为义,曾何贪于支离,而习其孤技邪? 参轮可使自转,木雕犹能独飞,已垂翅而还故栖,盍亦调其机而铦诸? 昔有文王,自求多福。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曷若卑体屈己,美言以相克? 鸣于乔木,乃金声而玉振之。 用后勋,雪前吝,婞很不柔,以意谁靳也。 应之曰:是何观同而见异也? 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是故艺可学,而行可力也。 天爵高悬,得之在命,或不速而自怀,或羡旃而不臻,求之无益,故智者面而不思。 阽身以徼幸,固贪夫之所为,未得而豫丧也。 枉尺直寻,议者讥之,盈欲亏志,孰云非羞? 于心有猜,则簋? 食馔餔犹不屑餐,旌瞀以之。 意之无疑,则兼金盈百而不嫌辞,孟轲以之。 士或解裋褐而袭黼黻,或委BD4C筑而据文轩者,度德拜爵,量绩受禄也。 输力致庸,受必有阶。 浑元初基,灵轨未纪,吉凶纷错,人用朣朦。 黄帝为斯深惨。 有风后者,是焉亮之,察三辰于上,迹祸福乎下,经纬历数,然后天步有常,则风后之为也。 当少吴清阳之末,实或乱德,人神杂扰,不可方物,重黎又相颛顼而申理之,日月即次,则重黎之为也。 人各有能,因艺授任,鸟师别名,四叔三正,官无二业,事不并济。 昼长则宵短,日南则景北。 天且不堪兼,况以人该之。 夫玄龙,迎夏则陵云而奋鳞,乐时也;涉冬则淈泥而潜蟠,避害也。 公旦道行,故制典礼以尹天下,惧教诲之不从,有人之不理。 仲尼不遇,故论《六经》以俟来辟,耻一物之不知,有事之无范。 所考不齐,如何可一? 夫战国交争,戎车竞够,君若缀旒,人无所丽。 浊武县缒而秦伯退师,鲁连系箭而聊城B12D柝。 从往则合,横来则离,安危无常,要在说夫。 咸以得人为枭,失士为尤。 故樊哙披帷,入见高祖;高祖踞洗,以对郦生。 当此之会,乃鼋鸣而鳖应也。 故能同心戮力,勤恤人隐,奄受区夏,遂定帝位,皆谋臣之由也。 故一介之策,各有攸建,子长谍之,烂然有第。 夫女魃北而应龙翔,洪鼎声而军容息;溽暑至而鹑火栖,寒冰沍而鼋鼍蛰。 今也,皇泽宣洽,海外混同,万方亿丑,并质共剂,若修成之不暇,尚何功之可立! 立事有三,言为下列;下列且不可庶矣,奚冀其二哉! 于兹搢绅如云,儒士成林,及津者风摅,失涂者幽僻,遭遇难要,趋偶为幸。 世易俗异,事执舛殊,不能通其变,而一度以揆之,斯契船而求剑,守株而伺兔也。 冒愧逞愿,必无仁以继之,有道者所不履也。 越王勾践事此,故厥绪不永。 捷径邪至,我不忍以投步;干进苟容,我不忍以歙肩。 虽有犀舟劲楫,犹人涉B421否,有须者也。 姑亦奉顺敦笃,守以忠信,得之不休,不获不吝。 不见是而不惽,居下位而不忧,允上德之常服焉。 方将师天老而友地典,与之乎高睨而大谈,孔甲且不足慕,焉称殷彭及周聃! 与世殊技,固孤是求。 子忧朱泙曼之无所用,吾恨轮扁之无所教也。 子睹木雕独飞,愍我垂翅故栖,吾感去蛙附鸱,悲尔先笑而后号也。 斐豹以毙督燔书,礼至以掖国作铭;弦高以牛饩退敌,墨翟以萦带全城;贯高以端辞显义,苏武以秃节效贞;B331且以飞矰逞巧,詹何以沈钩致精;弈秋以棋局取誉,王豹以清讴流声。 仆进不能参名于二立,退又不能群彼数子。 愍《三坟》之既穨,惜《八索》之不理。 庶前训之可钻,聊朝隐乎柱史。 且韫椟以待价,踵颜氏以行止。 曾不慊夫晋、楚,敢告诚于知己。 阳嘉元年,夏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曰:伏惟陛下宣哲克明,继体承天,中遭倾覆,龙德泥蟠。 今乘云高跻,磐桓天位,诚所谓将隆大位,必先倥偬之也。 亲履艰难者知下情,备经险易者达物伪。 故能一贯万机,靡所疑惑,百揆允当,庶绩咸熙。 宜获福祉神祗,受誉黎庶。 而阴阳未和,灾眚屡见,神明幽远,冥鉴在兹。 福仁祸淫,景响而应,因德降休,乘失致咎,天道虽远,吉凶可见,近世郑、蔡、江、樊、周广、王圣,皆为效矣。 故恭俭畏忌,必蒙祉祚,奢淫诌慢,鲜不夷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 夫情胜其性,流遁忘反,岂唯不肖,中才皆然。 苟非大贤,不能见得思义,故积恶成衅,罪不可解也。 向使能瞻前顾后,援镜自戒,则何陷于凶患乎! 贵宠之臣,众所属仰,其有愆尤,上下知之。 褒美讥恶,有心皆同,故怨讟溢乎四海,神明降其祸辟也。 顷年雨常不足,思求所失,则《洪范》所得「僭恒阳若」者也。 惧群臣奢侈,昏逾典式,自下逼上,用速咎征。 又前年京师地震土裂,裂者威分,震者人扰也。 君以静唱,臣以动和,威自上出,不趣于下,礼之政也。 窃惧圣思厌倦,制不专已,思不忍割,与众共威。 威不可分,德不可共。 《洪范》曰:「臣有作威作福玉食,害于而家,凶于而国。」天鉴孔明,虽疏不失。 灾异示人,前后数矣,而未见所革,以复往悔。 自非圣人,不能无过。 愿陛下思惟所以稽古率旧,勿令刑德八柄,不由天子。 若恩从上下,事依礼制,礼制修则奢僭息,事合宜则无凶咎。 然后神望允塞,灾消不至矣。 初,光武善谶,及显宗、肃宗因祖述焉。 自中兴之后,儒者争学图纬,兼复附以訞言。 衡以图纬虚妄,非圣人之法,乃上疏曰:臣闻圣人明审律历以定吉凶,重之以卜筮,杂之以九宫,经天验道,本尽于此。 或观星辰逆顺,寒燠所由,或察龟策之占,巫觋之言,其所因者,非一术也。 立言于前,有征于后,故智者贵焉,谓之谶书。 谶书始出,盖知之者寡。 自汉取秦,用兵力战,功成业遂,可谓大事,当此之时,莫或称谶。 若夏侯胜、眭孟之徒,以道术立名,其所述着,无谶一言。 刘向父子领校秘书,阅定九流,亦无谶录。 成、哀之后,乃始闻之。 《尚书》尧使鮌理洪水,九载绩用不成,鮌则殛死,禹乃嗣兴。 而《春秋谶》云「共工理水」。 凡谶皆云黄帝伐蚩尤,而《诗谶》独以为蚩尤败,然后尧受命。 《春秋元命包》中有公输班与墨翟,事见战国,非春秋时也。 又言「别有益州」。 益州之置,在于汉世。 其名三辅诸陵,世数可知。 至于图中讫于成帝。 一卷之书,互异数事,圣人之言,势无若是,殆必虚伪之徒,以要世取资。 往者侍中贾逵摘谶互异三十余事,诸言谶者皆不能说。 至于王莽篡位,汉世大祸,八十篇何为不戒? 则知图谶成于哀、平之际也。 且《河洛》、《六艺》,篇录已定,后人皮傅,无所容篡。 永元中,清河宋景遂以历纪推言水灾,而伪称洞视玉版。 或者至于弃家业,入山林。 后皆无效,而复采前世成事,以为证验。 至于永建复统,则不能知。 此皆欺世罔俗,以昧势位,情伪较然,莫之纠禁。 且律历、封候、九宫、风角,数有征效,世莫肯学,而竞称不占之书。 譬犹画工。 恶图犬马而好作鬼魅,诚以实事难形,而虚伪不穷也。 宜收藏图谶,一禁绝之,则朱紫无所眩,典籍无瑕玷矣。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尝问衡天下所疾恶者。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其辞曰:仰先哲之玄训兮,虽弥高其弗违。 匪仁里其焉宅兮,匪义迹其焉追? 潜服膺以永靓兮,绵日月而不衰。 伊中情之信修兮,慕古人之贞节。 竦余身而顺止兮,遵绳墨而不跌。 志团团以应悬兮,诚心固其如结。 旌性行以制佩兮,佩夜光与琼枝。 纟隽幽兰之秋华兮,又缀之以江蓠。 美襞积以酷裂兮,允尘邈而难亏。 既? 夸丽而鲜双兮,非是时之攸珍。 奋余荣而莫见兮,播余香而莫闻。 幽独守此仄陋兮,敢怠皇而舍勤。 幸二八之B332虞兮,喜傅说之生殷;尚前良之遗风兮,恫后辰而无及。 何孤行之茕茕兮,孑不群而介立? 感鸾B334之特栖兮,悲淑人之稀合。 彼无合其何伤兮,患众伪之冒真。 旦获讟于群弟兮,启《金滕》而乃信。 览蒸民之多僻兮,畏立辟以危身。 曾烦毒以迷或兮,羌孰可与言已? 私湛忧而深怀兮,思缤纷而不理。 愿竭力以守义兮,虽贫穷而不改。 执雕虎而试象兮,阽焦原而跟止。 庶斯奉以周旋兮,要既死而后已。 俗迁渝而事化兮,泯规矩之圜方。 珍萧艾于重笥兮,谓蕙芷之不香。 斥西施而弗御兮,羁要褭以服箱。 行陂僻而获志兮,循法度而离殃。 惟天地之无穷兮,何遭遇之无常! 不抑操而苟容兮,譬临河而无航。 欲巧笑以千媚兮,非余心之所尝。 袭温恭之黻衣兮,披礼义之绣裳。 辫贞亮以为B336兮,杂技艺以为珩。 昭采藻与雕琢兮,璜声远而弥长。 淹栖迟以恣欲兮,燿灵忽其西藏。 恃已知而华予兮,鶗鴂鸣而不芳。 冀一年之三秀兮,遒白露之为霜。 时F131F131而代序兮,畴可与乎比伉? 咨妒ㄥ之难并兮,想依韩以流亡,恐惭冉而无成兮,留则敝而不章。 心犹与而狐疑兮,即岐址而摅情。 文君为我端蓍兮,利飞遁以保名。 历众山以周流兮,翼迅风以扬声。 二女感于崇岳兮,或冰折而不营。 天盖高而为泽兮,谁云路之不平! 勔自强而不息兮,蹈玉阶之峣峥。 惧筮氏之长短兮,钻东龟以观祯。 遇九皋之介鸟兮,怨素意之不逞。 游尘外而瞥天兮,据冥翳而哀鸣。 雕鹗竞于贪婪兮,我修洁以益荣。 子有故于玄鸟兮,归母氏而后宁。 占既吉而无悔兮,简无辰而俶装。 旦余沐于清原兮,晞余发于朝阳。 漱飞泉之沥液兮,咀石菌之流英。 EB53鸟举而鱼跃兮,将往走乎八荒。 过少皞之穷野兮,问三丘乎句芒。 何道真之淳粹兮,去秽累而票轻。 登蓬莱而容与兮,鳌虽抃而不倾。 留瀛洲而采芝兮,聊且以乎长生。 凭归云而遐逝兮,夕余宿乎扶桑。 噏青岑之玉醴兮,餐沆瀣以为粮。 发昔梦于木禾兮,谷昆仑之高冈。 朝吾行于汤谷兮,从伯禹于稽山。 集群神之执玉兮,疾防风之食言。 指长沙以邪径兮,存重华乎南邻。 哀二妃之未从兮,翩傧处彼相濒。 流目覜夫衡阿兮,睹有黎之圮坟;痛火正之无怀兮,托山陂以孤魂。 愁蔚蔚以慕远兮,越B421州而愉敖。 跻日中于昆吾兮,憩炎天之所陶。 扬芒熛而绛天兮,水泫沄而涌涛。 温风翕其增热兮,惄郁邑其难聊。 顝羁旅而无友兮,余安能乎留兹? 顾金天而叹息兮,吾欲往乎西嬉。 前祝融使举麾兮,纚朱鸟以承旗。 躔建木于广都兮,拓若华而踌躇。 超轩辕于西海兮,跨汪氏之龙鱼。 闻此国之千岁兮,曾焉足以娱余? 思九土之殊风兮,从蓐收而遂徂。 欻神化而蝉蜕兮,朋精粹而为徒。 蹶白门而东驰兮,云台行乎中野。 乱弱水之潺湲兮,逗华阴之湍渚。 号冯夷俾清津兮,棹龙舟以济予。 会帝轩之未归兮,忄辰相佯而延伫。 ?四河林之蓁蓁兮,伟《关睢》之戒女。 黄灵詹而访命兮,B443天道其焉如。 日近信而远疑兮,六籍阙而不书。 神逵昧其难复兮,畴克谟而从诸? 牛哀病而成虎兮,虽逢昆其必噬。 鳖令殪而尸亡兮,取蜀禅而引世。 死生错而不齐兮,虽司命其不晰。 窦号行于代路兮,后膺祚无繁庑。 王肆侈于汉庭兮,卒衔恤而绝绪。 尉B338眉而郎潜兮,逮三叶而E5DC武。 董弱冠而司衮兮,设王隧而弗处。 夫吉凶之相仍兮,恒反侧而靡所。 穆负天以悦牛兮,竖乱叔而幽主。 文断袪而忌伯兮,阉谒贼而宁后。 通人暗于好恶兮,岂爱惑之能剖? 嬴E74E谶而戒胡兮,备诸外而发内。 或辇贿而违车兮,孕行产而为对。 慎、灶显于言天兮,占水火而妄谇。 梁叟患夫黎丘兮,丁厥子而事刃,亲所睇而弗识兮,矧幽冥之可信。 毋绵挛以涬己兮,思百忧以自B05A。 彼天监之孔明兮,用棐忱而佑仁。 汤蠲体以祷祈兮,蒙BA3D褫以拯人。 景三虑以营国兮,荧惑次于它辰。 魏颗亮以从理兮,鬼亢回以敝秦。 咎繇迈而种德兮,德树茂乎英、六。 桑末寄夫根生兮,卉既雕而已毓。 有无言而不仇兮,又何往而不复? 盍远迹以飞声兮,孰谓时之可蓄? 仰矫首以遥望兮,魂忄敞惘而无畴。 逼区中之隘陋兮,将北度而宣游。 行积冰之? 岂々兮,清泉沍而不流。 寒风凄而永至兮,拂穹岫之骚骚。 玄武缩于壳中兮,E14C蛇蜿而自纠。 鱼矜鳞而并凌兮,鸟登木而失条。 坐太阴之屏室兮,慨含欷而增愁。 怨高阳之相寓兮,亻曲颛顼之宅幽。 庸织络于四裔兮,斯与彼其何瘳? 望寒门之绝垠兮,纵余B144乎不周。 迅飙潚其媵我兮,鹜翩飘而不禁。 趋谽B33D之洞穴兮,摽通渊之碄碄。 经重阴乎寂寞兮,愍坟羊之潜深。 追慌忽于地底兮,轶无形而上浮。 出右密之暗野兮,不识蹊之所由。 速烛龙令执拒兮,过钟山而中休。 瞰瑶谿之赤岸兮,吊祖江之见刘。 聘王母于银台兮,羞玉芝以疗饥;戴胜DE70其既欢兮,又诮余之行迟。 载太华之玉女兮,召洛浦之宓妃。 咸姣丽以蛊媚兮,增ㄥ眼而蛾眉。 舒妙婧之纤腰兮,扬杂错之衤圭徽。 离朱脣而微笑兮,颜的砺以遗光。 献环琨与玙缡兮,申厥好以玄黄。 虽色艳而赂美兮。 志浩荡而不嘉。 双材悲于不纳兮,并咏诗而清歌。 歌曰:天地烟B275,百卉含花。 鸣鹤交颈,雎鸩相和。 处子怀春,精魂回移。 如何淑明,忘我实多。 将答赋而不暇兮,爰整驾而亟行。 瞻昆仑之巍巍兮,临萦河之洋洋。 伏灵龟以负坻兮,亘螭龙之飞梁。 登阆风之曾城兮,构不死而为床。 屑瑶E845以为糇兮,白水以为浆。 抨巫咸以占梦兮,乃贞吉之元符。 滋令德于正中兮,含嘉禾以为敷。 既垂颖而顾本兮,尔要思乎故居。 安和静而随时兮,姑纯懿之所庐。 戒庶寮以夙会兮,佥恭职而并迓。 丰隆軯其震霆兮,列缺晔其照夜。 云师以交集兮,涷雨沛其洒涂。 轙琱舆而树葩兮,扰应龙以服辂。 百神森其备从兮,屯骑罗而星布。 振余袂而就车兮,修剑揭以低昂。 冠BA4ABA4A其映盖兮,佩綝纚以辉煌。 仆夫俨其正策兮,八乘摅而超骧。 氛旄溶以天旋兮,霓旌飘而飞扬。 抚軨轵而还睨兮,心灼药其如汤。 羡上都之赫戏兮,何迷故而不忘? 左青琱以揵芝兮,右素威以司钲。 前长离使拂羽兮,委水衡乎玄冥。 属箕伯以函风兮,澄淟涊而为清。 曳云旗之离离兮,鸣玉鸾之B33EB33E。 涉清霄而升遐兮,浮蔑蒙而上征。 纷翼翼以徐戾兮,焱回回其扬灵。 叫帝阍使辟扉兮,觌天皇于琼宫。 聆广乐之九奏兮,展泄泄以肜肜。 考理乱于律钧兮,意建始而思终。 惟盘逸之无B277兮,俱乐往而哀来。 素抚弦而余音兮,大容吟曰念哉。 既防溢而静志兮,迨我暇以翱翔。 出紫宫之肃肃兮,集大微之阆阆。 命王良掌策驷兮,逾高阁之锵锵。 建罔车之幕幕兮,猎青林之芒芒。 弯威弧之拨刺兮,射嶓冢之封狼。 观壁垒于北落兮,伐河鼓之磅硠。 乘天潢之泛泛兮,浮云汉之汤汤。 倚招摇、摄提以低回B340流兮,察二纪、五纬之绸缪E22F皇。 偃蹇夭矫? 勉以连卷兮,杂沓丛顇疯以方骧。 汨EE7E戾沛以罔象兮,烂漫丽靡B343以迭B345。 凌惊雷之砊? 盖兮,弄狂电之淫裔。 逾BA3D澒于宕冥兮,贯倒景而高厉。 廓荡荡其无涯B344,乃今穷乎天外。 据开阳而頫盼兮,临旧乡之暗蔼。 悲离居之劳心兮,情BE7BBE7B而思归。 魂眷眷而屡顾兮,马倚辀而俳回。 虽遨游以偷乐兮,岂愁慕之可怀。 出阊阖兮降天涂,乘飙忽兮驰虚无。 云霏霏兮绕余轮,风眇眇兮震余B241。 缤联翩兮纷暗暖,倏眩眃兮反常闾。 收畴昔之逸豫兮,卷淫放之遐心。 修初服之娑娑兮,长余B06D之参参。 文章焕以粲烂兮,美纷纭以从风。 御六艺之珍驾兮,游道德之平林。 结典籍而为罟兮,欧儒、墨而为禽。 玩阴阳之变化兮,咏《雅》、《颂》之徽音。 嘉曾氏之《归耕》兮,慕历陵之钦崄。 共夙昔而不贰兮,固终始之所服也;夕惕若厉以省愆兮,惧余身之未敕也。 苟中情之端直兮,莫吾知而不恧。 墨无为以凝志兮,与仁义乎消摇。 不出户而知天下兮。 何必历远以劬劳? 系曰:天长地久岁不留,俟河之清祗怀忧。 愿得远度以自娱,上下无常穷六区。 超逾腾跃绝世俗。 飘B444神举逞所欲。 天不可阶仙夫希,柏舟悄悄吝不飞。 松、乔高D266孰能离? 结精远游使心携。 回志朅来从玄諆,获我所求夫何思!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着《周官训诂》,崔瑗以为不能有异于诸儒也。 又欲继孔子《易》说《彖》、《象》残缺者,竟不能就。 所着诗、赋、铭、七言、《灵宪》、《应闲》、《七辩》、《巡诰》、《悬图》凡三十二篇。 永初中,谒者仆射刘珍、校书郎刘B05A駼等着作东观,撰集《汉记》,因定汉家礼仪,上言请衡参论其事,会并卒,而衡常叹息,欲终成之。 及为侍中,上疏请得专事东观,收捡遗文,毕力补缀。 又条上司马迁、班固所叙与典籍不合者十余事。 又以为王莽本传但应载篡事而已,至于编年月,纪灾祥,宜为元后本纪。 又更始居位,人无异望。 光武初为其将,然后即真,宜以更始之号建于光武之初。 书数上,竟不听。 及后之着述,多不详典,时人追恨之。 论曰:崔瑗之称平子曰「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 斯致可得而言欤! 推其围范两仪,天地无所蕴其灵;运情机物,有生不能参其智。 故知思引渊微,人之上术。 记曰:「德成而上,艺成而下。」量斯思也,岂夫艺而已哉? 何德之损乎! 赞曰:三才理通,人灵多蔽。 近推形D12D,远抽深滞。 不有玄虑,孰能昭晰? 发布时间:2025-05-23 17:59:43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0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