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沁园春·又是年时》全文及赏析 内容: ●沁园春王炎午又是年时,杏红欲脸,柳绿初芽。 奈寻春步远,马嘶湖曲;卖花声过,人唱窗纱。 暖日晴烟,轻衣罗扇,看遍王孙七宝车。 谁知道,十年魂梦,风雨天涯! 休休何必伤嗟。 谩赢得、青青两鬓华! 且不知门外,桃花何代;不知一江一 左,燕子谁家。 世事无情,天公有意,岁岁东风岁岁花。 拼一笑,且醒来杯酒,醉后杯茶。 王炎午词作鉴赏王炎午的词,仅存这一首,初见于《元草堂诗馀》卷下。 王炎午是文天祥的同乡,临安陷落后,他尽出家资,以助军饷;文天祥被俘后,他作了“生祭文”。 激励文天祥死节,自己也成了南宋的遗民。 这首词作于宋亡之后。 全词借伤春感怀,表达故国之痛。 词的上片从春景入笔。 以较多文字写春一光 骀荡。 游人如醉;下片则转写感慨,抒发目前情怀。 词的上片由三层内容组成。 起三句为一层,总写春一色 明媚。 作者选取杏与柳作为描绘春一光 的代表。 杏、柳都含有春的诗意。 “脸”“芽”在这里作动词,是说杏花欲露脸。 柳眼欲抽芽,正是新春景象。 而作者在写春一光 之前,先着一句“又是年时”。 是寓有感慨之意,即这番景象,与往年一样。 寻春步远“至”看遍王孙七宝车“共七句,是第二层。 写人们的游春、赏春活动。 如果说前一层重在写”自然“的话,那么这一层就是侧重写”人事“了。 这七句中有一条时间发展的暗线,包括了从早春到暮春的整个春天的游乐活动。 内容很丰富;远郊的寻春,湖曲的马嘶,穿街过巷的卖花声,碧纱首里的唱歌人,暖暖的一陽一光,缥缈的晴烟,轻衣、罗扇以及王孙游春的七宝车,一句一景,目不暇接。 这七句用一个”奈“字领起。 意思是说对如此这般的春一光 。 我该怎样去领受呢? 显然,词人面对一派升平欢乐景象。 深深地陶醉了,结处笔锋急转:”谁知道,风雨天涯! “从情景极妙处猛然跌入眼前凄风苦雨般的现实中。 那十年之前的诸多美景化成了一场空梦,被历史的风雨卷到了海角天涯。 下片紧承“谁知道”三句,抒发词人十年来郁结于心的悲伤感慨。 但词人却正话反说:“休休何必伤嗟! ”好象在作自我宽慰,但他写上紧接着说:“谩赢得,青青两鬓华! ”从一个“赢字上,我们看到了词人不可平复的悲愤。 他为了挽救南宋危亡。 倾家荡产,亲履戎行,出生入死,到头来南宋仍归于灭亡。 盘盘皆输,步步艰难,他主观上想赢得的,全都落了空。 他所”赢得“的,只有原来的黑发换成了花白! “且不知”四句有遁迹避世和凭吊亡宋之意。 “拼一笑”三句,则紧承“岁岁”句意,交代作者在眼下春一光 之中极度悲苦的生活情态。 这与上片回忆中的春一光 行乐图形成了一个极强烈的对比。 从这个对比中,表现了作者的思想立场。 他对故国的魂萦梦绕之情和不知燕子谁家的亡国之痛,就不言而喻了。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发布时间:2025-05-24 11:33:16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0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