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三十三 鲁周公世家第三 内容: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 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 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 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 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 破殷,入商宫。 已杀纣,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衅社,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 释箕子之囚。 封纣子武庚禄父,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 遍封功臣同姓戚者。 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 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武王有疾,不豫,群臣惧,太公、召公乃缪卜。 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 ”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设三坛,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于太王、王季、文王。 史策祝曰:“惟尔元孙王发,勤劳阻疾。 若尔三王是有负子之责于天,以旦代王发之身。 旦巧能,多材多蓺,能事鬼神。 乃王发不如旦多材多蓺,不能事鬼神。 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不敬畏。 无坠天之降葆命,我先王亦永有所依归。 今我其即命于元龟,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以俟尔命。 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 ”周公已令史策告太王、王季、文王,欲代武王发,于是乃即三王而卜。 卜人皆曰吉,发书视之,信吉。 周公喜,开籥,乃见书遇吉。 周公入贺武王曰:“王其无害。 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 兹道能念予一人。 ”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诫守者勿敢言。 明日,武王有瘳。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之中。 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 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 ”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 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 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 ”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 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 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 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 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 收殷馀民,以封康叔于卫,封微子于宋,以奉殷祀。 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 诸侯咸服宗周。 天降祉福,唐叔得禾,异母同颖,献之成王,成王命唐叔以餽周公于东土,作餽禾。 周公既受命禾,嘉天子命,作嘉禾。 东土以集,周公归报成王,乃为诗贻王,命之曰鸱鸮。 王亦未敢训周公。 成王七年二月乙未,王朝步自周,至丰,使太保召公先之雒相土。 其三月,周公往营成周雒邑,卜居焉,曰吉,遂国之。 成王长,能听政。 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王临朝。 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诸侯。 及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躬躬如畏然。 初,成王少时,病,周公乃自揃其蚤沈之河,以祝于神曰:“王少未有识,奸神命者乃旦也。 ”亦藏其策于府。 成王病有瘳。 及成王用事,人或谮周公,周公奔楚。 成王发府,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 周公归,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作毋逸。 毋逸称:“为人父母,为业至长久,子孙骄奢忘之,以亡其家,为人子可不慎乎! 故昔在殷王中宗,严恭敬畏天命,自度治民,震惧不敢荒宁,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 其在高宗,久劳于外,为与小人,作其即位,乃有亮闇,三年不言,言乃讙,不敢荒宁,密靖殷国,至于小大无怨,故高宗飨国五十五年。 其在祖甲,不义惟王,久为小人于外,知小人之依,能保施小民,不侮鳏寡,故祖甲飨国三十三年。 ”多士称曰:“自汤至于帝乙,无不率祀明德,帝无不配天者。 在今后嗣王纣,诞淫厥佚,不顾天及民之从也。 其民皆可诛。 ”“文王日中昃不暇食,飨国五十年。 ”作此以诫成王。 成王在丰,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以便百姓。 百姓说。 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 ”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周公卒后,秋未穫,暴风雷,禾尽偃,大木尽拔。 周国大恐。 成王与大夫朝服以开金縢书,王乃得周公所自以为功代武王之说。 二公及王乃问史百执事,史百执事曰:“信有,昔周公命我勿敢言。 ”成王执书以泣,曰:“自今后其无缪卜乎! 昔周公勤劳王家,惟予幼人弗及知。 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迎,我国家礼亦宜之。 ”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尽起。 二公命国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 岁则大孰。 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 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襃周公之德也。 周公卒,子伯禽固已前受封,是为鲁公。 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 周公曰:“何迟也? ”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 ”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 周公曰:“何疾也? ”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 ”及后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 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伯禽即位之后,有管、蔡等反也,淮夷、徐戎亦并兴反。 于是伯禽率师伐之于,作誓,曰:“陈尔甲胄,无敢不善。 无敢伤牿。 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敬复之。 无敢寇攘,逾墙垣。 鲁人三郊三隧,歭尔刍茭、糗粮、桢榦,无敢不逮。 我甲戌筑而征徐戎,无敢不及,有大刑。 ”作此誓,遂平徐戎,定鲁。 鲁公伯禽卒,子考公酋立。 考公四年卒,立弟熙,是谓炀公。 炀公筑茅阙门。 六年卒,子幽公宰立。 幽公十四年。 幽公弟氵费杀幽公而自立,是为魏公。 魏公五十年卒,子厉公擢立。 厉公三十七年卒,鲁人立其弟具,是为献公。 献公三十二年卒,子真公濞立。 真公十四年,周厉王无道,出奔彘,共和行政。 二十九年,周宣王即位。 三十年,真公卒,弟敖立,是为武公。 武公九年春,武公与长子括,少子戏,西朝周宣王。 宣王爱戏,欲立戏为鲁太子。 周之樊仲山父谏宣王曰:“废长立少,不顺;不顺,必犯王命;犯王命,必诛之:故出令不可不顺也。 令之不行,政之不立;行而不顺,民将弃上。 夫下事上,少事长,所以为顺。 今天子建诸侯,立其少,是教民逆也。 若鲁从之,诸侯效之,王命将有所壅;若弗从而诛之,是自诛王命也。 诛之亦失,不诛亦失,王其图之。 ”宣王弗听,卒立戏为鲁太子。 夏,武公归而卒,戏立,是为懿公。 懿公九年,懿公兄括之子伯御与鲁人攻弑懿公,而立伯御为君。 伯御即位十一年,周宣王伐鲁,杀其君伯御,而问鲁公子能道顺诸侯者,以为鲁后。 樊穆仲曰:“鲁懿公弟称,肃恭明神,敬事耆老;赋事行刑,必问于遗训而咨于固实;不干所问,不犯所咨。 ”宣王曰:“然,能训治其民矣。 ”乃立称于夷宫,是为孝公。 自是后,诸侯多畔王命。 孝公二十五年,诸侯畔周,犬戎杀幽王。 秦始列为诸侯。 二十七年,孝公卒,子弗湟立,是为惠公。 惠公三十年,晋人弑其君昭侯。 四十五年,晋人又弑其君孝侯。 四十六年,惠公卒,长庶子息摄当国,行君事,是为隐公。 初,惠公适夫人无子,公贱妾声子生子息。 息长,为娶于宋。 宋女至而好,惠公夺而自妻之。 生子允。 登宋女为夫人,以允为太子。 及惠公卒,为允少故,鲁人共令息摄政,不言即位。 隐公五年,观渔于棠。 八年,与郑易天子之太山之邑祊及许田,君子讥之。 十一年冬,公子挥谄谓隐公曰:“百姓便君,君其遂立。 吾请为君杀子允,君以我为相。 ”隐公曰:“有先君命。 吾为允少,故摄代。 今允长矣,吾方营菟裘之地而老焉,以授子允政。 ”挥惧子允闻而反诛之,乃反谮隐公于子允曰:“隐公欲遂立,去子,子其图之。 请为子杀隐公。 ”子允许诺。 十一月,隐公祭钟巫,齐于社圃,馆于蒍氏。 挥使人杀隐公于蒍氏,而立子允为君,是为桓公。 桓公元年,郑以璧易天子之许田。 二年,以宋之赂鼎入于太庙,君子讥之。 三年,使挥迎妇于齐为夫人。 六年,夫人生子,与桓公同日,故名曰同。 同长,为太子。 十六年,会于曹,伐郑,入厉公。 十八年春,公将有行,遂与夫人如齐。 申繻谏止,公不听,遂如齐。 齐襄公通桓公夫人。 公怒夫人,夫人以告齐侯。 夏四月丙子,齐襄公飨公,公醉,使公子彭生抱鲁桓公,因命彭生摺其胁,公死于车。 鲁人告于齐曰:“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宁居,来脩好礼。 礼成而不反,无所归咎,请得彭生除丑于诸侯。 ”齐人杀彭生以说鲁。 立太子同,是为庄公。 庄公母夫人因留齐,不敢归鲁。 庄公五年冬,伐卫,内卫惠公。 八年,齐公子纠来奔。 九年,鲁欲内子纠于齐,后桓公,桓公发兵击鲁,鲁急,杀子纠。 召忽死。 齐告鲁生致管仲。 鲁人施伯曰:“齐欲得管仲,非杀之也,将用之,用之则为鲁患。 不如杀,以其尸与之。 ”庄公不听,遂囚管仲与齐。 齐人相管仲。 十三年,鲁庄公与曹沬会齐桓公于柯,曹沬劫齐桓公,求鲁侵地,已盟而释桓公。 桓公欲背约,管仲谏,卒归鲁侵地。 十五年,齐桓公始霸。 二十三年,庄公如齐观社。 三十二年,初,庄公筑台临党氏,见孟女,说而爱之,许立为夫人,割臂以盟。 孟女生子斑。 斑长,说梁氏女,往观。 圉人荦自墙外与梁氏女戏。 斑怒,鞭荦。 庄公闻之,曰:“荦有力焉,遂杀之,是未可鞭而置也。 ”斑未得杀。 会庄公有疾。 庄公有三弟,长曰庆父,次曰叔牙,次曰季友。 庄公取齐女为夫人曰哀姜。 哀姜无子。 哀姜娣曰叔姜,生子开。 庄公无适嗣,爱孟女,欲立其子斑。 庄公病,而问嗣于弟叔牙。 叔牙曰:“一继一及,鲁之常也。 庆父在,可为嗣,君何忧? ”庄公患叔牙欲立庆父,退而问季友。 季友曰:“请以死立斑也。 ”庄公曰:“曩者叔牙欲立庆父,柰何? ”季友以庄公命命牙待于针巫氏,使针季劫饮叔牙以鸩,曰:“饮此则有后奉祀;不然,死且无后。 ”牙遂饮鸩而死,鲁立其子为叔孙氏。 八月癸亥,庄公卒,季友竟立子斑为君,如庄公命。 侍丧,舍于党氏。 先时庆父与哀姜私通,欲立哀姜娣子开。 及庄公卒而季友立斑,十月己未,庆父使圉人荦杀鲁公子斑于党氏。 季友奔陈。 庆父竟立庄公子开,是为湣公。 湣公二年,庆父与哀姜通益甚。 哀姜与庆父谋杀湣公而立庆父。 庆父使卜齮袭杀湣公于武闱。 季友闻之,自陈与湣公弟申如邾,请鲁求内之。 鲁人欲诛庆父。 庆父恐,奔莒。 于是季友奉子申入,立之,是为釐公。 釐公亦庄公少子。 哀姜恐,奔邾。 季友以赂如莒求庆父,庆父归,使人杀庆父,庆父请奔,弗听,乃使大夫奚斯行哭而往。 庆父闻奚斯音,乃自杀。 齐桓公闻哀姜与庆父乱以危鲁,及召之邾而杀之,以其尸归,戮之鲁。 鲁釐公请而葬之。 季友母陈女,故亡在陈,陈故佐送季友及子申。 季友之将生也,父鲁桓公使人卜之,曰:“男也,其名曰‘友’,间于两社,为公室辅。 季友亡,则鲁不昌。 ”及生,有文在掌曰“友”,遂以名之,号为成季。 其后为季氏,庆父后为孟氏也。 釐公元年,以汶阳鄪封季友。 季友为相。 九年,晋里克杀其君奚齐、卓子。 齐桓公率釐公讨晋乱,至高梁而还,立晋惠公。 十七年,齐桓公卒。 二十四年,晋文公即位。 三十三年,釐公卒,子兴立,是为文公。 文公元年,楚太子商臣弑其父成王,代立。 三年,文公朝晋襄公。 十一年十月甲午,鲁败翟于咸,获长翟乔如,富父终甥舂其喉,以戈杀之,埋其首于子驹之门,以命宣伯。 初,宋武公之世,鄋瞒伐宋,司徒皇父帅师御之,以败翟于长丘,获长翟缘斯。 晋之灭路,获乔如弟棼如。 齐惠公二年,鄋瞒伐齐,齐王子城父获其弟荣如,埋其首于北门。 卫人获其季弟简如。 鄋瞒由是遂亡。 十五年,季文子使于晋。 十八年二月,文公卒。 文公有二妃:长妃齐女为哀姜,生子恶及视;次妃敬嬴,嬖爱,生子俀。 俀私事襄仲,襄仲欲立之,叔仲曰不可。 襄仲请齐惠公,惠公新立,欲亲鲁,许之。 冬十月,襄仲杀子恶及视而立俀,是为宣公。 哀姜归齐,哭而过巿,曰:“天乎! 襄仲为不道,杀适立庶1巿人皆哭,鲁人谓之“哀姜”。 鲁由此公室卑,三桓彊。 宣公俀十二年,楚庄王彊,围郑。 郑伯降,复国之。 十八年,宣公卒,子成公黑肱立,是为成公。 季文子曰:“使我杀适立庶失大援者,襄仲。 ”襄仲立宣公,公孙归父有宠。 宣公欲去三桓,与晋谋伐三桓。 会宣公卒,季文子怨之,归父奔齐。 成公二年春,齐伐取我拢夏,公与晋郤克败齐顷公于鞍,齐复归我侵地。 四年,成公如晋,晋景公不敬鲁。 鲁欲背晋合于楚,或谏,乃不。 十年,成公如晋。 晋景公卒,因留成公送葬,鲁讳之。 十五年,始与吴王寿梦会锺离。 十六年,宣伯告晋,欲诛季文子。 文子有义,晋人弗许。 十八年,成公卒,子午立,是为襄公。 是时襄公三岁也。 襄公元年,晋立悼公。 往年冬,晋栾书弑其君厉公。 四年,襄公朝晋。 五年,季文子卒。 家无衣帛之妾,厩无食粟之马,府无金玉,以相三君。 君子曰:“季文子廉忠矣。 ”九年,与晋伐郑。 晋悼公冠襄公于卫,季武子从,相行礼。 十一年,三桓氏分为三军。 十二年,朝晋。 十六年,晋平公即位。 二十一年,朝晋平公。 二十二年,孔丘生。 二十五年,齐崔杼弑其君庄公,立其弟景公。 二十九年,吴延陵季子使鲁,问周乐,尽知其意,鲁人敬焉。 三十一年六月,襄公卒。 其九月,太子卒。 鲁人立齐归之子裯为君,是为昭公。 昭公年十九,犹有童心。 穆叔不欲立,曰:“太子死,有母弟可立,不即立长。 年钧择贤,义钧则卜之。 今裯非适嗣,且又居丧意不在戚而有喜色,若果立,必为季氏忧。 ”季武子弗听,卒立之。 比及葬,三易衰。 君子曰:“是不终也。 ”昭公三年,朝晋至河,晋平公谢还之,鲁耻焉。 四年,楚灵王会诸侯于申,昭公称病不往。 七年,季武子卒。 八年,楚灵王就章华台,召昭公。 昭公往贺,赐昭公宝器;已而悔,复诈取之。 十二年,朝晋至河,晋平公谢还之。 十三年,楚公子弃疾弑其君灵王,代立。 十五年,朝晋,晋留之葬晋昭公,鲁耻之。 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子狩竟,因入鲁问礼。 二十一年,朝晋至河,晋谢还之。 二十五年春,鸲鹆来巢。 师己曰:“文成之世童谣曰‘鸲鹆来巢,公在乾侯。 鸲鹆入处,公在外野’。 ”季氏与郈氏斗鸡,季氏芥鸡羽,郈氏金距。 季平子怒而侵郈氏,郈昭伯亦怒平子。 臧昭伯之弟会伪谗臧氏,匿季氏,臧昭伯囚季氏人。 季平子怒,囚臧氏老。 臧、郈氏以难告昭公。 昭公九月戊戌伐季氏,遂入。 平子登台请曰:“君以谗不察臣罪,诛之,请迁沂上。 ”弗许。 请囚于鄪,弗许。 请以五乘亡,弗许。 子家驹曰:“君其许之。 政自季氏久矣,为徒者众,众将合谋。 ”弗听。 郈氏曰:“必杀之。 ”叔孙氏之臣戾谓其众曰:“无季氏与有,孰利? ”皆曰:“无季氏是无叔孙氏。 ”戾曰:“然,救季氏1遂败公师。 孟懿子闻叔孙氏胜,亦杀郈昭伯。 郈昭伯为公使,故孟氏得之。 三家共伐公,公遂奔。 己亥,公至于齐。 齐景公曰:“请致千社待君。 ”子家曰:“弃周公之业而臣于齐,可乎? ”乃止。 子家曰:“齐景公无信,不如早之晋。 ”弗从。 叔孙见公还,见平子,平子顿首。 初欲迎昭公,孟孙、季孙后悔,乃止。 二十六年春,齐伐鲁,取郓而居昭公焉。 夏,齐景公将内公,令无受鲁赂。 申丰、汝贾许齐臣高龁、子将粟五千庾。 子将言于齐侯曰:“群臣不能事鲁君,有异焉。 宋元公为鲁如晋,求内之,道卒。 叔孙昭子求内其君,无病而死。 不知天弃鲁乎? 抑鲁君有罪于鬼神也? 愿君且待。 ”齐景公从之。 二十八年,昭公如晋,求入。 季平子私于晋六卿,六卿受季氏赂,谏晋君,晋君乃止,居昭公乾侯。 二十九年,昭公如郓。 齐景公使人赐昭公书,自谓“主君”。 昭公耻之,怒而去乾侯。 三十一年,晋欲内昭公,召季平子。 平子布衣跣行,因六卿谢罪。 六卿为言曰:“晋欲内昭公,众不从。 ”晋人止。 三十二年,昭公卒于乾侯。 鲁人共立昭公弟宋为君,是为定公。 定公立,赵简子问史墨曰:“季氏亡乎? ”史墨对曰:“不亡。 季友有大功于鲁,受鄪为上卿,至于文子、武子,世增其业。 鲁文公卒,东门遂杀适立庶,鲁君于是失国政。 政在季氏,于今四君矣。 民不知君,何以得国! 是以为君慎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定公五年,季平子卒。 阳虎私怒,囚季桓子,与盟,乃舍之。 七年,齐伐我,取郓,以为鲁阳虎邑以从政。 八年,阳虎欲尽杀三桓适,而更立其所善庶子以代之;载季桓子将杀之,桓子诈而得脱。 三桓共攻阳虎,阳虎居阳关。 九年,鲁伐阳虎,阳虎奔齐,已而奔晋赵氏。 十年,定公与齐景公会于夹谷,孔子行相事。 齐欲袭鲁君,孔子以礼历阶,诛齐淫乐,齐侯惧,乃止,归鲁侵地而谢过。 十二年,使仲由毁三桓城,收其甲兵。 孟氏不肯堕城,伐之,不克而止。 季桓子受齐女乐,孔子去。 十五年,定公卒,子将立,是为哀公。 哀公五年,齐景公卒。 六年,齐田乞弑其君孺子。 七年,吴王夫差彊,伐齐,至缯,徵百牢于鲁。 季康子使子贡说吴王及太宰嚭,以礼诎之。 吴王曰:“我文身,不足责礼。 ”乃止。 八年,吴为邹伐鲁,至城下,盟而去。 齐伐我,取三邑。 十年,伐齐南边。 十一年,齐伐鲁。 季氏用冉有有功,思孔子,孔子自卫归鲁。 十四年,齐田常弑其君简公于俆州。 孔子请伐之,哀公不听。 十五年,使子服景伯、子贡为介,适齐,齐归我侵地。 田常初相,欲亲诸侯。 十六年,孔子卒。 二十二年,越王句践灭吴王夫差。 二十七年春,季康子卒。 夏,哀公患三桓,将欲因诸侯以劫之,三桓亦患公作难,故君臣多间。 公游于陵阪,遇孟武伯于街,曰:“请问余及死乎? ”对曰:“不知也。 ”公欲以越伐三桓。 八月,哀公如陉氏。 三桓攻公,公奔于卫,去如邹,遂如越。 国人迎哀公复归,卒于有山氏。 子宁立,是为悼公。 悼公之时,三桓胜,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 十三年,三晋灭智伯,分其地有之。 三十七年,悼公卒,子嘉立,是为元公。 元公二十一年卒,子显立,是为穆公。 穆公三十三年卒,子奋立,是为共公。 共公二十二年卒,子屯立,是为康公。 康公九年卒,子匽立,是为景公。 景公二十九年卒,子叔立,是为平公。 是时六国皆称王。 平公十二年,秦惠王卒。 二十年,平公卒,子贾立,是为文公。 文公元年,楚怀王死于秦。 二十三年,文公卒,子雠立,是为顷公。 顷公二年,秦拔楚之郢,楚顷王东徙于陈。 十九年,楚伐我,取徐州。 二十四年,楚考烈王伐灭鲁。 顷公亡,迁于下邑,为家人,鲁绝祀。 顷公卒于柯。 鲁起周公至顷公,凡三十四世。 太史公曰:余闻孔子称曰“甚矣鲁道之衰也! 洙泗之间龂龂如也”。 观庆父及叔牙闵公之际,何其乱也? 隐桓之事;襄仲杀适立庶;三家北面为臣,亲攻昭公,昭公以奔。 至其揖让之礼则从矣,而行事何其戾也? 发布时间:2025-05-24 17:00:10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0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