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柳梢青·萼绿华身》全文及赏析_罗椅 内容: ●柳梢青罗椅萼绿华身,小桃花扇,安石榴裙。 子野闻歌,周郎顾曲,曾恼夫君。 悠悠羁旅愁人,似零落、青天断云。 何处销魂? 初三夜月,第四桥春。 罗椅词作鉴赏这是一首追怀往事的词作。 作者与情人 别后,于往昔难以忘怀。 感物伤怀,相思无限,此种情境,入得词来,清澈凄婉,令人怅然不已,如亲历此情境。 词的上片,倒叙手法,描述了当时相见的情景。 开首“萼绿华身,小桃花扇,安石榴裙。 ”三句,描写昔人情人 的美丽姿容。 “萼绿华”,仙女名。 道书记载,萼绿华年约二十,穿着青色的衣裳,长得非常美丽。 在晋穆帝升平三年夜降落在羊权家,从此经常往来,后赠羊权仙药使其成仙。 唐宋诗词中的仙女,往往也是舞娘歌妓的代称。 萼绿华也是一种名贵的梅花,萼片枝梗皆作纯绿色。 “小桃花”,桃花的一种,形状如垂丝海棠。 “安石榴”,石榴的别称,初夏时节开花,花色非常红艳。 一位,三句写出情人 的面貌:她有着天仙般美丽的容貌,手中拿着绘上小桃花的歌扇,穿着一条鲜艳的红裙。 三句并列写来,连用了三个花名,女子的神韵气质已显现出来了。 接下“子野闻歌,周郎顾曲,曾恼夫君”三句,写出自己对情人 的眷恋仰慕之情。 “子野”,晋恒伊的字。 《世说新语。 任诞》载: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 谢公(安)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 ”“周郎”,指周瑜。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载,瑜精通音乐,即使喝酒之后,曲有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 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词中以桓伊和周瑜两人,写出对情人 的深情。 “曾恼夫君”一句小结。 “恼”,有引逗、撩拨义。 “夫君”,“夫”音扶,语出《楚辞·九歌》,对男子的敬称。 词中自代作者。 这三句讲的是女子的清歌撩动了自己的无限情怀。 过片二句,笔锋陡转,写别后的状况,悠长的道路与思念,旧事如过眼烟云,怎不叫人愁恨? “似零落”、“青天断云”,七字有无穷的凄凉与悲怆。 “断云”,在词中有两重含义:一是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如同青天上的孤独的云彩一般无所依归;一是暗用“行云”曲故,谓别后两处分居,无从欢会。 由此而逼出末三句:“何处销魂? 初三夜月,第四桥春。 ”陆辅之《词旨》列之为“警句”,实际上将其放在五代北宋小令名作之中,也毫不逊色。 词人向自己发问:是什么使自己黯然销魂呢? ——是初三夜的一弯新月,是第四桥边的秀美春一光 ! “初三夜月”化自白居易《暮一江一 吟》中“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和《秋思》诗中“弓势月初三”的句意。 “初三夜月,第四桥春”二句,情景一交一 融,意境深远,读来意味悠长,心中唯觉其妙,而口中却难以述评。 如果只是诠释。 初三夜的黄昏,西边天空中那一弯微月,它唤起了词人几多幽伤与情怀,迷惘、惆怅,何止是忆起她那如月般的蛾眉! “第四桥”,在吴一江一 城外,因泉品居第四而得名。 苏轼姜夔、刘佃伦等均有词提到此桥。 “春”,也有两重意思:一是泛指春景、春意;一是指酒,唐宋人常以“春”来命名酒,如《武林旧事》就载有“留郁春”、“十洲春”、“锦波春”等酒名。 词人在一个美好的春夜,喝醉了酒,重过第四桥边,远眺那天边的一弯新月。 此种情感,何能为怀! 还是让读者去细细品味吧。 道篇景美情深,情与景相协互动,心与物相迫感应,词句一精一审,意味悠远,堪称妙绝。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发布时间:2025-05-25 11:29:46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0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