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南乡子·冬夜》全文及赏析_黄昇 内容: ●南乡子·冬夜黄昇万籁寂无声,衾铁稜稜近五更。 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 只有霜华伴月明。 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 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 起看清冰满玉瓶。 黄昇词作鉴赏黄昇是一位著名的词选家,其词如“晴空冰柱”,今读此词,颇有此感。 上片写夜寒苦吟之景状。 词人生在南宋中期,早年放弃科举,遯迹林泉,吟咏自适,填词是他精神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这首词看,即使夜阑人静之时,他还在苦吟不已。 起二句云:“万籁寂无声,衾铁稜稜近五更。 ”夜,是静极了,一点动静也没有。 只有深夜不睡的人,方能有此体会。 “稜稜”二字,使人感到布衾硬得好像有稜角一般,难以贴体。 至“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二句,词人则把注意力从被窝移向室内:炉中沉香已尽,残灯如豆,昏暗异常,凄清异常。 至“只有霜华伴月明”,词人又把注意力转向室外,描写了明月高悬、霜华遍地的景象。 五句三个层次,娓娓写来,自然而又逼真。 “吟未稳”者,吟诗尚未觅得韵律妥贴、词意工稳之句也,三字写出词人此时之所为,可称上片之词眼。 由于“吟未稳”,故觉深夜寂静被子寒冷,香断灯昏;又由于“吟未稳”,才觉霜华伴月,碧空无边。 而“凄清”二字,则烘托了本文的整个氛围,不贯穿整文,随处可以感到。 由此可见,词的结构是井然有序、浑然一体的。 下片词人从自己的“吟未稳”联想到梅花的“睡不成”。 冰寒大地,长夜无眠,词人居然不说自己感到烦恼,却为梅花设身处地着想,说它该是烦恼得睡不成了。 此语奇警,设想绝妙。 接下去二句说:“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 ”此句点明不仅他在想着梅花,梅花也怜念起他来了。 他们竟成为一对知心好友! 这种构思,确实是奇特异常;这种格调和意境,确实是空幻的。 它非常形象地勾划了一个山中隐士清高飘逸的风采。 它的妙处尤其表现在将梅花拟人化。 结句“起看清冰满玉瓶”,跟以上两句不可分割,互为联系,词中句断乃为韵律所限。 因为词人关切寒夜中梅花,于是不顾自己冷暖,披衣而出,结果看到,玉瓶中的水已结成了冰。 至于梅花呢,他在词中未提及,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蕴意深远,饶有余味。 如果词人在词中将梅花说尽了,说梅花冻得不成样子,或说梅花凌霜傲雪,屹立风中,那就一览无余,毫无诗意了。 由此可见词人手法之高明。 从整个词来说,晶莹快洁,恰似玉树临风;托意高远,说它的风格如“晴空冰柱”,不是很相宜么?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发布时间:2025-05-25 12:07:15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0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