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自序 内容: (上缺)见取其灭亡之祸矣,无或爽也。 臣也某公、某卿,吾所素习也;廉既见其荣及后人矣,贪亦见其灾逮夫身矣,无少忒也。 某政也善,则民聚;不善,则民散。 某法也良,则国安;不良,则国危。 莫不操若符券,应如影响;使人刺目惊心,深思猛省。 此「明纪」一书不可不急悬心目也。 顾明之有纪,自陈东莞、郑端简而下,代有着述。 然皆繁芜,不儆惕人心。 惟钟竟陵「编年」为简要。 独惜其仅及熹庙而止;而兴亡之际,反后先不及。 南不自揣,每欲续成全书;而苦搜辑不广,日抱阙略以俟。 今幸「邸录」未尽亡,野求渐出。 而怀宗十七年之鸿猷大烈,胪若日星,因取而卒业。 又得邹流绮「明季遗闻」载弘光、隆武事甚详,复择其确有可据、言尤雅循者诠次之,以为子婴、帝昺之续。 而有明一代兴亡,不尽昭昭于兹乎? 虽然,兴亡人事也,而所以兴亡则天也。 何也? 古今无不亡之国,何亡国之时犹是此天下也,不分崩则离析;犹是此君臣也,不好色则贪财;犹是此政也,不祸国则殃民。 即间有英明在上,焦劳宵旰,亦孤立而无援;即时挺忠贞于下,痛哭流涕,亦疏斥而不用。 而一辈庸碌之臣,乞灵奥灶,偏承恩宠,而据要津。 民穷矣,复剥削之;财尽矣,复耗散之;寇众矣,复驱益之;兵骄矣,复纵肆之:不令国破君亡不已也。 回思此庸碌之臣,非不读书、非不多才,非不高谈经济而慷慨以治平自期;即任此庸碌之臣者,亦非不深信其读书多才、能谈经济、能以治平自期而漫然以天下付之也。 及一败涂地而事后观之,始知其所读之书、所用之才、所谈经济及慷慨自期者,皆苟且贪荣,而厝火积薪自趋于亡也。 嗟乎! 此岂自趋于亡耳,亦天心实有所兴而致然耳。 书成,低回叹息,不禁痛言之以志感。 顺治庚子仲秋,楚人季雍王汝南谨书于虎丘僧舍。 发布时间:2025-05-27 12:20:12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1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