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十章 第二之意奥战争 内容: 加里波的既归卡布礼岛。 数月后,将赴匈牙利,助其国义士举兵抗奥地利。 为意大利王所闻,力阻其行,乃复归故乡。 千八百五十九年,法意同盟,与奥国战,顾终不能脱其羁绊。 至千八百六十六年,普奥构兵,意王乃乘机与普国宰相俾斯麦约,为南北夹攻之计,遣使迎加里波的归。 五月八日,意王发义勇兵二十大队,使彼将之,远近闻风,争来应募。 不及二十日,已达预期二倍之数。 顾义勇兵募集非内阁意,因是内阁辞职,以克里斯为相。 克氏素与加里波的友善,王使克氏为相,问其施政方针,克氏曰:奥人尚存,意国中不必为他之约法,纵有之,吾亦不愿遵守。 盖吾惟知与奥人开战也。 王大喜。 克氏既为内阁,乃以六月十九日,布告开战。 以将军拉麻尔为总督,统大军赴卑礼奢。 二十六日,与奥军大战。 是役敌兵六万三千人,大炮百六十八门;意军九万,大炮百九十二门。 然以总督不善,遂为敌所败,拉麻尔解职。 加里波的以所募义勇兵,进迫特罗尔地方。 二十五日,与敌会。 义勇兵多新募,不任战,遂为敌败。 七月三日,再败于麻哥里近旁。 陆军既败,水师亦不利。 提督白尔沙,以十一只铁甲舰,及其它军舰,组成一队。 于里查岛,为奥国舰队所击,师歼焉。 白尔沙受上院审问,褫其职。 奥军虽获利,而北方诸地,为普所侵。 时奥国以二十四万五千大军,守奚米耶,而普国输送军队,转运军械,至为捷速,连败奥国。 奥国乃变其图南之志,而并力于北,以卑礼奢地,委法帝仲裁,引其地之兵北向。 于是意大利不战而入卑礼奢。 七月二十五日,与奥军约休战。 普军势益猖獗,奥军大败。 乃于八月十三日,在布拉克结和约,以罗母巴尔多,及卑礼奢全土,割让意大利。 意奥战争,自是乃告终局。 【批评】加里波的初起时,百战百胜,而于奥意之役,独无成功,岂其战术之独劣哉? 毋亦时势使之然耳夫? 加里波的者,非能以一己之力,而遂足以为加里波的也。 以共和政府抗法军之时,则有意大利大学学生为之助力;与那国战时,西西里岛幼年生徒,皆与战事。 盖当其始也,意国人民,愤国势之积弱,受虐政之苛酷,故不惮掷其生命,以求自由。 遂能振臂一呼,群起相应。 加里波的不过善于利用其时机而已。 虽一腔侠烈,足以感动国民,而之死靡他,则固当时境遇有以致之也。 至南北意大利统一之后,人民稍得安逸,狃承平之治,而渐厌兵。 此时虽有百加里波的,殆无如之何矣。 故一加里波的之成功,常有无数之加里波的为之助,特传者惟加里波的一人而已。 读史者,当知加里波的为代表时势之人,读加里波的传,不当作一人传记读,当作意国当时千百义侠者之列传读。 夫如是,则吾学加里波的者,但学其义侠足矣。 其将来能为加里波的与否,不必计也。 加里波的已经回到了卡布礼岛。 几个月以后,他准备前往匈牙利,帮助他们国家的义军起兵反抗奥地利。 这消息被奥地利国王知道了,竭力阻止他前往,于是他只得又回到了故乡。 1859年,法国和意大利结成同盟,和奥地利开战,只是终究没能脱离奥地利的羁绊。 到1866年时,普鲁士王国和奥地利交战,意大利国王便乘机和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约谈,制定了两国南北夹击奥地利的计划,并派人迎接加里波的回来。 这年5月8日,意大利国王派遣二十大队人马,由加里波的率领。 远近的人听后,都争相前来报名入伍。 不到二十天,人数便达到了预期的二倍之多。 但是义勇兵招募这件事并非是内阁的意思,内阁因此辞职,于是任克里斯为首相。 克里斯素来和加里波的关系友善。 国王让克里斯做首相,问他具体的施政方针,克里斯说:现在奥地利人还在,意大利国内不必制订其他的法律。 纵使有,我也不愿意去遵守。 因为我只知道现在要和奥地利人开战。 国王听后十分高兴。 克里斯组织了内阁后,于是在6月19日,宣布向奥地利开战。 以将军拉麻尔为总督,统领大军前往卑礼奢。 26日,与奥地利军队展开大战。 这场战役敌兵共六万三千人,大炮一百六十八门;意大利军队九万人,大炮一百九十二门。 但是因总督不善作战,最后被敌军打败,拉麻尔解职。 加里波的率领他招募来的义勇军,进军到了叫特罗尔的地方。 25日,与敌军交战。 因为义勇军多是刚招募的新兵,不能胜任作战,最终被敌军打败。 7月3日,再次在麻哥里旁边被打败。 陆军被打败了,水军也出师不利。 提督白尔沙,用十一支铁甲舰和其他军舰,组成了一支舰队。 在里查岛,被奥地利舰队攻击,全军歼灭。 白尔沙受到了议会上院的审问,被解除了职务。 奥地利军队虽然获得了胜利,但是它的北方各地,全都被普鲁士所侵占。 当时奥地利用二十四万五千的大军,守备奚米耶,而普鲁士运送军队,转运军火枪械,速度很是快捷,连连击败奥军。 奥地利于是改变了企图占领南方的想法,因而集合全部兵力到北方,将卑礼奢这个地方,交给法国去仲裁,带领卑礼奢的士兵向北方前进。 于是意大利得以不战就进入了卑礼奢。 7月25日,意军与奥军约定休战。 普军的势力日益强盛,奥军大败。 于是在8月13日,意奥两国在布拉克签订和约,奥地利将罗母巴尔多以及卑礼奢全境领土,割让给意大利。 意大利和奥国的战争,从这以后才算是完全结束。 【评论】加里波的刚开始崛起时,百战百胜,但是在意大利和奥地利的战争中,唯独没有成功过。 难道是因为他在这场战役中的战术不当吗? 还是当时的时势让他如此呢? 加里波的,并不是以自己个人的力量,就能成为加里波的这样的人。 在共和政府抗击法国军队的时候,则有意大利大学的学生帮助他;在和那不勒斯开战时,西西里岛的幼年学生学徒,全都参与了战事。 因为在最开始的时候,意大利的人民,因国家长期积弱不振而气愤,又遭受到暴政的残酷虐待,所以不害怕舍弃自己的生命,来追求自由。 所以加里波的才能振臂一呼,群起而相应。 加里波的不过是善于利用时机而已。 虽然他的一腔侠肝义胆,足可以感动国民,哪怕至死也不会有其他想法,这是当时的境遇才导致了有这样的局面。 到南北意大利统一之后,人民的生活稍稍过得安逸了,习惯了太平的社会生活,从而渐渐开始讨厌战争。 此时即使有上百个加里波的,大概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吧。 所以,一个加里波的的成功,常常有无数个加里波的的帮助,只是传记中只记载了加里波的一个人而已。 读历史的人,应该知道加里波的只是当时时势的代表人而已。 读加里波的的传记,不能当做一个人的传记来读,应该当作全意大利当时成千上百的义士的传记来读。 这样,我们学习加里波的,只需要学习他的侠义就可以了。 至于将来能不能成为加里波的那样的人,就不必去考虑了。 发布时间:2025-05-27 15:07:42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1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