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五章 意大利之赴援 内容: 疾风知劲草,乱世出英雄。 呜呼! 以吾中国今日之多事,何以英雄犹未出也? 纳尔逊从前,虽为海军军人,然其时天下无事,故终不得展其手腕,闲散沉寂之生涯。 此英雄所最不耐者也。 未几,而英法战事起,于是英雄之纳尔逊,乃乘时势而上战争之舞台。 初,法国皇帝拿破仑,有勇略,善用兵,欲以兵力,征服诸国,屡兴干戈,欧洲全境,大受扰害(事见《拿破仑传》)。 千七百九十三年(乾隆五十八年)二月一日,法兰西遂向英国宣战,西班牙、荷兰亦与法相联合,法之兵力益厚。 时纳尔逊奉命入地中海,法兵占据巴司脚及加鲁比二地,形势极佳。 海军不便施炮,纳尔逊乃率一千二百名水兵,冒险上陆,图先取巴司脚。 巴司脚守兵数千,尽力抵御。 纳尔逊猛战四十余日,卒夺取之。 巴司脚既陷,纳尔逊移军围加鲁比。 加鲁比守兵发巨炮,猛击英军。 纳尔逊自为前锋,率队冲之。 战正酣,一炮轰然坠地上,铁片四飞,一片伤纳尔逊目。 纳尔逊一手掩目,一手执刀,挥军队急进。 众见纳尔逊受伤,犹前进不止,心大感动,咸冒炮火突前,加鲁比守兵望而惊溃。 是役也,纳尔逊以孤军深入敌境四月,乃攻陷二地,烧弃敌舰十二艘。 其地气候极恶,兵士病死过半,纳尔逊一目受伤,旋即丧明。 上官以是役死伤既多,旷时又久,不录其功,负伤人名表中,亦不记纳尔逊伤目事。 众咸不平,或劝纳尔逊自白其事。 纳尔逊笑曰:余生平固重名誉,虽然名誉者非徒赖口舌之传播也。 故余之名誉,不愿他人为之,余自为名誉可也。 盖余之一生,实不啻一功绩簿矣。 法军虽失巴司脚、加鲁比,仍进攻意大利不止。 是时奥国及萨维尼亚,编一同盟军,助英攻法。 然同盟军极畏缩,常观望不肯一战。 纳尔逊建议,欲率七十四炮门军舰二艘,及中军舰小军舰各十艘,以追法舰。 提督不从,仅予以中军舰一艘,及二桅舰一艘。 纳尔逊不得已,率此二舰,追逐法军。 至某港,轰战甚烈,法舰破坏十二艘。 然纳尔逊军力过弱,故法兵终得占领某港。 法军侵入意大利,其战斗舰屯泊于某港者,百数十艘。 纳尔逊又请于提督,乞多遣军舰,厚增兵力,冀可扫荡法之水师。 提督不用其计,而法军进迫意大利益急,日诺亚海岸之领地,悉为敌所蹂躏。 奥军与英国军舰相隔,声援已绝。 拿破仑遂以连战连胜之势,直迫奥都,奥廷不得已而乞降。 【批评】以海军军人,而为陆地战争,一难;以一千二百名水兵,而攻炮台数千之守兵,二难;以孤军深入敌地,围击四阅月,兵士病死过半,而犹不少却,三难;一目中弹,犹能指挥前进,卒夺要垒,四难;上官不以为功,亦不录其负伤之事,旁观不平,纳尔逊犹处之泰然,只顾自为名誉,五难。 英雄未遇知己,竟不灰其爱国之心,真可敬服。 在猛烈的大风中可以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乱世往往会磨练出英雄。 唉! 我们中国现在事变多发,为何还是不出英雄? (编者注:指作者所处的清末民初之时)纳尔逊之前,虽然身为海军军人,然而国家没有战事,所以始终不能展现他的才能。 闲散沉寂的生涯,是英雄最不能忍受的。 不久,英法发生战争,于是英雄纳尔逊,随当时的形势登上战争的舞台。 起初,法国皇帝拿破仑,有勇有谋,善于用兵,想用武力征服各国,屡次发动战争,整个欧洲受侵扰危害很大(事情详见《拿破仑传》)。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2月1日,法国向英国宣战,西班牙、荷兰也和法国联合,法国的兵力更多。 当时纳尔逊奉命进入地中海,法军占据了巴司脚和加鲁比两地,形势很好。 由于海军不便于发炮,纳尔逊便率领一千二百名水兵,冒险登陆,想先攻取巴司脚。 巴司脚有几千守军,尽力抵御。 纳尔逊猛战四十多天,最终夺取该地。 攻陷巴司脚后,纳尔逊转移军队围攻加鲁比。 加鲁比的守军发射巨炮,猛烈轰击英军。 纳尔逊亲自做前锋,率领军队冲锋。 战事正激烈,一发炮弹轰的一下坠落在地,铁片四处飞溅,其中一片伤到了纳尔逊的眼睛。 纳尔逊一只手捂着眼睛,一只手拿着刀,指挥军队急速进攻。 众人见纳尔逊受伤,还前进不停,心里十分感动,都冒着炮火突击前进,加鲁比的守军望见后惊慌溃散。 那场战役,纳尔逊孤军深入敌境长达四个月,攻陷了两处地方,烧毁了敌舰十二艘。 当地气候极其恶劣,士兵病死的超过一半,纳尔逊一只眼睛受伤,不久又失明。 上级长官因为这场战役死伤很多,花费的时间又长,没有给纳尔逊记功,在负伤人员的表中,也没有记载纳尔逊一眼受伤的事。 众人都觉得不公平,有的人劝纳尔逊亲自向上级陈述这件事。 纳尔逊笑着说:我平生固然重视名誉,然而名誉并不只依赖口舌来传播。 所以我的名誉,不愿让他人费力传播,我自己为名誉努力做就可以了。 我的一生,其实不止一本功绩簿啊。 法军虽然失去巴司鲁和加鲁比,仍然不停止进攻意大利。 当时奥地利和萨维尼亚,组成同盟军,帮助英国进攻法国。 然而同盟军因害怕而退缩,常常观望不肯打仗。 纳尔逊建议,想率领两艘有七十四门大炮的军舰,和中军舰、小军舰各十艘,追击法国舰队。 提督不答应,只给了他中军舰一艘,和一艘双桅军舰。 纳尔逊不得已,率领这两艘军舰,追击法军。 到了某个港口,轰战十分激烈,法国的军舰被破坏十二艘。 然而因纳尔逊兵力过弱,所以法军最终还是占领了某个港口。 法军入侵意大利,有一百几十艘战舰停泊在某个港口。 纳尔逊又向提督请示,请求多派遣军舰,多增加兵力,希望能歼灭法国的海军。 提督不采纳他的计策,而法军进攻意大利更加紧急,日诺亚海岸的领土,都被敌军蹂躏。 奥军和英国军舰被隔开,无法相援助。 拿破仑便以连战连胜的气势,直逼奥地利的首都,奥地利的朝廷不得已投降。 【评论】作为海军军人,打陆地上的战争,这是第一难;以一千二百名水兵,攻打炮台几千的守军,这是第二难;孤军深入敌地,围击敌军四个月,士兵死伤过半,依然没有丝毫退却,这是第三难;一只眼睛中弹,还能指挥前进,最终夺取要塞,这是第四难;上级长官不为他记功,也不记录他受伤的事,周围的人为他抱不平,纳尔逊还能泰然处之,只顾自己为名誉付出,这是第五难。 英雄没遇到知己,竟然不丧失他的爱国心,真是值得敬佩。 发布时间:2025-05-27 17:07:37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1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