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全文及赏析_周紫芝 内容: ●临一江一 仙·送光州曾使君周紫芝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 回头双鬓已星星。 谁知一江一 上酒,还与故人倾。 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 只愁飞诏下青冥。 不应霜塞晚,横槊看诗成。 周紫芝词作鉴赏此为送别词。 词之上片由此番遽别,忆及上次分别后六年阔别的情景,自然地将眼前的伤离意绪反跌出来。 下片运用想象手法,拟写友人边地的生活情状,委婉曲折地表达了鼓励他边塞建功立业的情意。 全词表情达意十分熨贴动人,表现手法别具一格,堪称送别词中的佳作。 开篇“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 ”“记得”二字将词带入对往事的回忆之中。 武陵,今湖南常德市。 “相见日”三字,虽极平常,但却包含着那次相聚中种种快乐的情事,极为明白而又十分含蓄。 从那以后,他们阔别六年之久,两人都尝尽了天涯作客的况味。 这一切,作者只用“往事堪惊”四字一笔抹过,简括地表现出辛酸沉痛,不堪回首的情绪。 “回头双鬓已星星”,现见面,两人鬓发已经花白了。 这句上片是关合前后的过渡句。 正因为词人对他们的武陵相会有着美好的记忆,而对分别以来的生活感到很哀伤,所以,他非常希望刚刚重新见面的朋友能长期一起,以慰寂寞无聊之思,以尽友朋相得之欢。 “谁知一江一 上酒,还与故人倾”。 哪知道又要这样匆匆作别呢? “谁知”、“还与”的搭配,表达了作者对这次分别事出意料,与愿望乖违,但又不得不送友人登程的伤离情绪。 虽说词只写一江一 上杯酒相倾的一个细节,实际上,他们尽情倾诉六年阔别的衷肠,以及眼前依依惜别的情怀,都涵括里面了。 下片是对曾使君到达光州边地后生活和心境的想象。 过片二句,上句有情有景,境界雄阔悲壮。 寒日的傍晚,一派萧瑟的边塞上,铁马奔驰,红旗飘扬,士气高昂,真是令人激奋的场面。 使君不仅身其中,而且还是长官和塞主。 一般诗人的笔下,久守边城,则不免要流露出思归的凄怆之情。 而这首词则一反常调,别出新意。 作者想象曾使君为豪壮的军队生活所激发,根本不想离开边地,反而担心皇帝下诏书,命令他回京,“只愁飞诏下青冥”,使他不能继续呆那里。 他何以要留恋边地呢? 词的最后两句作了剖露:“不应霜塞晚,横槊看诗成。 ”“不应”,不顾。 “霜塞晚”,呼应上文“寒日暮”。 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串解这几句云:“言只恐诏宣入朝,不顾使君边塞,正有横槊之诗兴也。 ”横槊赋诗,语出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云“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 后来引用它赞扬人的文才武略。 词从友人的角度想象,说他热爱雄壮的边塞生活,并有写诗赞美的豪兴。 作为一首送别词,它的真正用意是勉励友人边塞上施展文武才干,为国立功。 此词写惜别之情,却一反常态,花费较多笔墨回忆六年阔别中两人天各一方、辛苦劳顿的种种情状,为抒写别情作了蓄势充足的铺垫。 这种写法,具有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显示了作者的高超才情。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发布时间:2025-06-03 12:24:17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2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