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九 盘庚下第十一 内容: 盘庚既迁,奠厥攸居,乃正厥位,定其所居,正郊庙朝社之位。 ○奠,田荐反。 朝,直遥反。 绥爰有众,曰:“无戏怠,懋建大命。 安于有众,戒无戏怠,勉立大教。 今予其敷心腹肾肠,历告尔百姓于朕志。 布心腹,言输诚于百官以告志。 ○肾,时忍反。 肠,徐待良反。 罔罪尔众,尔无共怒,协比谗言予一人。 群臣前有此过,故禁其后。 今我不罪汝,汝勿共怒我,合比凶人而妄言。 ○比,毗志反。 谗,仕咸反。 [疏]“盘庚”至“一人”○正义曰:盘庚既迁至殷地,定其国都处所,乃正其郊庙朝社之位。 又属民而聚之,安慰于其所有之众,曰:“汝等自今以后,无得游戏怠惰,勉力立行教命。 今我其布心腹肾肠,输写诚信,历遍告汝百姓于我心志者。 ”欲迁之日,民臣共怒盘庚盘庚,恐其怖惧,故开解之。 “今我无复罪汝众人。 我既不罪汝,汝无得如前共为忿怒,协比谗言毁恶我一人”。 恕其前愆,与之更始也。 ○传“定其”至“之位”○正义曰:训“攸”为所,“定其所居”,总谓都城之内官府万民之居处也。 郑玄云:“徙主于民,故先定其里宅所处,次乃正宗庙朝廷之位。 ”如郑之意,“奠厥攸居”者,止谓定民之居,岂先令民居使足,待其馀剩之处,然后建王宫乎? 若留地以拟王宫,即是先定王居,不得为先定民矣。 孔惟言“定其所居”,知是官民之居并定之也。 《礼》郊在国外,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正厥位”谓正此郊庙朝社之位也。 ○传“安于”至“大教”○正义曰:郑玄云:“勉立我大命,使心识教令,常行之。 ”王肃云:“勉立大教,建性命,致之五福。 ”又案下句尔然共怒予一人,是恐其不从已命,此句宜言我有教命,汝当勉力立之。 郑说如孔旨也。 ○传“布心”至“告志”○正义曰:此论心所欲言,腹内之事耳。 以心为五脏之主,腹为六腑之总,肠在腹内,肾在心下,举“肾肠”以配“腹心”,《诗》曰:“公侯腹心。 ”宣十二年《左传》云:“敢布腹心。 ”是“腹心”足以表内,“肾肠”配言之也。 古我先王,将多于前功,言以迁徙多大前人之功美。 适于山,用降我凶德,嘉绩于朕邦。 徙必依山之险,无城郭之劳。 下去凶恶之德,立善功于我国。 ○降,工巷反。 去,羌吕反。 今我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 水泉沉溺,故荡析离居,无安定之极,徙以为之极。 [疏]“古我”至“定极”○正义曰:言古者我之先王,将欲多大于前人之功,是故徙都而适于山险之处,用下去我凶恶之德,立善功于我新国。 但徙来已久,水泉沉溺,今我在此之民,用播荡分析,离其居宅,无有安定之极,我今徙而使之得其中也。 说其迁都之意,亦欲多大前人之功,定民极也。 ○传“言以”至“功美”○正义曰:“古我先王”,谓迁都者。 “前人”谓未迁者。 前人久居旧邑,民不能相匡以生,则是居无功矣。 盘庚言先王以此迁,徙故多大前人之功美,故我今迁,亦欲多前功矣。 ○传“徙必”至“我国”○正义曰:先王至此五邦,不能尽知其地,所都皆近山,故总称“适于山”也。 《易·坎卦》彖云:“王公设险以守其国。 ”徙必依山之险,欲使下民无城郭之劳。 虽则近山,不可全无城郭,言其防守易耳。 徙必近山,则旧处新居皆有山矣。 而云“适于山”者,言其徙必依山,不适平地,不谓旧处无山,故徙就山也。 水泉咸卤,民居垫隘,时君不为之徙,即是凶恶之德。 其徙者是下去凶恶之德,立善功于我新迁之国也。 言“下”者,凶德在身,下而坠去之。 ○传“水泉”至“之极”○正义曰:民居积世,穿掘处多,则水泉盈溢,令人沈深而陷溺。 其处不可安居,播荡分析,离其居宅,无安定之极。 “极”训中也。 《诗》云:“立我烝民,莫匪尔极。 ”言民赖后稷之功,莫不得其中。 今为民失中,故徙以为之中也。 尔谓朕:‘曷震动万民以迁? ’言皆不明己本心。 肆上帝将复我高祖之德,乱越我家。 以徙故,天将复汤德,治理于我家。 ○治,直吏反。 朕及笃敬,恭承民命,用永地于新邑。 言我当与厚敬之臣,奉承民命,用长居新邑。 肆予冲人,非废厥谋,吊由灵。 冲,童。 童人,谦也。 吊,至。 灵,善也。 非废,谓动谋于众,至用其善。 ○吊音的,或如字。 各非敢违卜,用宏兹贲。 宏、贲皆大也。 君臣用谋,不敢违卜,用大此迁都大业。 ○贲,扶云反。 [疏]“尔谓”至“兹贲”○正义曰:言我徙以为民立中,汝等不明我心,乃谓我何故震动万民以为此迁。 我以此迁之故,上天将复我高祖成汤之德,治理于我家。 我当与厚敬之臣,奉承民命,用是长居于此新邑。 以此须迁之故,我童蒙之人,非敢废其询谋。 谋于众人,众谋不同,至用其善者。 言善谋者,皆欲迁都也。 又决之于龟卜而得吉,我与汝群臣各非敢违卜,用是必迁,光大此迁都之大业。 我徙本意如此耳。 ○传“以徙”至“我家”○正义曰:民害不徙,违失汤德。 以徙之故,天必祐我,将使复奉汤德,令得治理于我家。 言由徙故天福之也。 ○传“冲童”至“其善”○正义曰:“冲”、“童”声相近,皆是幼小之名。 自称“童人”,言己幼小无知,故为“谦也”。 “吊,至”、“灵,善”皆《释诂》文。 《礼》将有大事,必谋于众。 谋众乃是常理,故言“非废,谓动谋于众”,言己不自专也。 众谋必有异见,故至极用其善者。 ○传“宏贲”至“大业”○正义曰:“宏、贲皆大也”,《释诂》文。 樊光曰:“《周礼》云‘其声大而宏’,《诗》云‘有贲其首’,是宏、贲皆为大之义也。 ”“各”者非一之辞,故为“君臣用谋,不敢违卜”。 《洪范》云:“汝则有大疑,谋及卿士,谋及卜筮。 ”言“非敢违卜”,是既谋及于众,又决于蓍龟也。 “用大此迁都”,“大”谓立嘉绩以大之也。 “呜呼! 邦伯师长,百执事之人,尚皆隐哉! 国伯,二伯及州牧也。 众长,公卿也。 言当庶几相隐括共为善政。 ○长,丁丈反,注同。 予其懋简相尔,念敬我众。 简,大。 相,助也。 勉大助汝,念敬我众民。 ○相,息亮反。 朕不肩好货,敢恭生生。 鞠人谋人之保居,叙钦。 肩,任也。 我不任贪货之人,敢奉用进进于善者。 人之穷困能谋安其居者,则我式序而敬之。 ○好,呼报反。 任,而林反。 [疏]“呜呼”至“叙钦”○正义曰:言迁事已讫,故叹而敕之:“呜呼! 国之长伯,及众官之长与百执事之人,庶几皆相与隐括共为善政哉! 我其勉力大助汝等为善,汝当思念爱敬我之众民。 我不任用好货之人,有人果敢奉用进进于善,见穷困之人能谋此穷困之人安居者,我乃次序而敬用之。 ”○传“国伯”至“善政”○正义曰:“邦伯”,邦国之伯,诸侯师长,故为东西二伯及九州之牧也。 郑玄注《礼记》云:“殷之州长曰伯,虞夏及周皆曰牧。 ”此殷时而言“牧”者,此乃郑之所约,孔意不然,故总称“牧”也。 “师”训为众,“众长”,众官之长,故为三公六卿也。 其“百执事”,谓大夫以下,诸有职事之官皆是也。 此部敕众臣,故二伯已下及执事之人皆戒之也。 《释言》云:“庶几,尚也。 ”反覆相训,故“尚”为庶几。 “庶”,幸也。 “几”,冀也。 “隐”谓隐审也。 幸冀相与隐审检括,共为善政,欲其同心共为善也。 “隐括”必是旧语,不知本出何书。 何休《公羊序》云:“隐括使就绳墨焉。 ”○传“简大”至“众民”○正义曰:“简,大”,《释诂》文。 又云:“相、助,虑也。 ”俱训为“虑”,是“相”得为助也。 盘庚欲使群臣同心为善,欲勉力大佐助之,使皆念敬我众民也。 ○传“肩任”至“敬之”○正义曰:《释诂》云:“肩,胜也。 ”舍人曰:“肩,强之胜也。 ”强能胜重,是堪任之义,故为任也。 我今不委任贪货之人。 以“恭”为奉。 人有向善而心不决志,故美其人能果敢奉用进进于善者,言其人好善不倦也。 “鞠”训为穷,“鞠人”谓穷困之人。 “谋人之保居”,谓谋此穷人之安居,若见人之穷困,能谋安其居。 爱人而乐安存之者,则我式序而敬之。 《诗》云:“式序在位。 ”言其用次序在官位也。 郑、王皆以“鞠”为养,言“能谋养人安其居者,我则次序而敬之”,与孔不同。 今我既羞告尔于朕志,若否,罔有弗钦。 已进告汝之后,顺于汝心与否,当以情告我,无敢有不敬。 ○告,故报反。 无总于货宝,生生自庸。 无总货宝以求位,当进进皆自用功德。 式敷民德,永肩一心。 ”用布示民,必以德义,长任一心以事君。 [疏]“今我”至“一心”○正义曰:今我既进而告汝于我心志矣,其我所告,顺合于汝心以否,当以情告我,无得有不敬者。 汝等无得总于货宝以求官位,当进进自用功德,不当用富也。 用此布示于民,必以德义,长任一心以事君,不得怀二意。 以迁都既定,故殷勤以戒之。 发布时间:2025-06-06 17:09:57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3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