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十 说命上第十二 内容: 高宗梦得说,盘庚弟小乙子,名武丁,德高可尊,故号高宗。 梦得贤相,其名曰说。 ○说,本又作兑,音悦,注及下篇同。 相,息亮反。 下同。 使百工营求诸野,得诸傅岩,使百官以所梦之形象经求之于野,得之于傅岩之谿。 作《说命》三篇。 命说为相,使摄政。 [疏]“高宗”至“三篇”○正义曰:殷之贤王有高宗者,梦得贤相,其名曰“说”。 群臣之内既无其人,使百官以所梦之形象经营求之于野外,得之于傅氏之岩,遂命以为相。 史叙其事,作《说命》三篇。 ○传“盘庚”至“曰说”○正义曰:《世本》云:“盘庚崩,弟小辛立。 崩,弟小乙立。 崩,子武丁立。 ”是武丁为“盘庚弟小乙子”也。 《丧服四制》云:“高宗者,武叮武丁者,殷之贤王也。 当此之时,殷衰而复兴,礼废而复起,中而高之,故谓之高宗。 ”是“德高可尊,故号高宗”也。 经云“爰立作相”,王呼之曰“说”,知其“名曰说”。 ○传“使百”至“之谿”○正义曰:以“工”为官,见其求者众多,故举“百官”言之。 使百官以所梦之形象经营求于外野。 皇甫谧云“使百工写其形象”,则谓“工”为工巧之人,与孔异也。 《释水》云:“水注川曰谿。 ”李巡曰:“水出于山,入于川曰谿。 ”然则“谿”是水流之处,“岩”是山崖之名。 序称“得诸傅岩”,传云“得之于傅岩之谿”,以“岩”是总名,故序言之耳。 ○传“命说”至“摄政”○正义曰:经称“爰立作相”,是命为相也。 “惟说命总百官”,是“使摄位”也。 说命始求得而命之。 [疏]“说命”○正义曰:此三篇上篇言梦说,始求得而命之;中篇说既总百官,戒王为政;下篇王欲师说而学,说报王为学之有益,王又厉说以伊尹之功。 相对以成章,史分序以为三篇也。 王宅忧,亮阴三祀。 阴,默也。 居忧,信默三年不言。 ○亮,本又作谅,如字,又力章反。 [疏]“王宅忧,亮阴三祀”○正义曰:言王居父忧,信任冢宰,默而不言已三年矣。 三年不言,自是常事,史录此句于首者,谓既免丧事,可以言而犹不言,故述此以发端也。 ○传“阴默”至“不言”○正义曰:“阴”者,幽暗之义,“默”亦暗义,故为默也。 《易》称“君子之道,或默或语”,则“默”者,不言之谓也。 《无逸》传云“乃有信默,三年不言”,有此“信默”,则“信”谓信任冢宰也。 既免丧,其惟弗言,除丧,犹不言政。 群臣咸谏于王曰:“呜呼! 知之曰明哲,明晢实作则。 知事则为明智,明智则能制作法则。 ○哲,本又作喆。 天子惟君万邦,百官承式,天下待令,百官仰法。 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禀令。 ”禀,受。 令亦命也。 王庸作书以诰曰:“以台正于四方,台恐德弗类,兹故弗言。 用臣下怪之,故作诰。 类,善也。 我正四方,恐德不善,此故不言。 ○诰,故报反。 台音怡。 恭默思道,梦帝赉予良弼,其代予言。 ”梦天与我辅弼良佐,将代我言政教。 ○赉,力代反,徐音来。 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 审所梦之人,刻其形象,以四方旁求之于民间。 ○俾,必尔反。 说筑傅岩之野,惟肖。 傅氏之岩,在虞虢之界,通道所经,有涧水坏道,常使胥靡刑人筑护此道。 说贤而隐,代胥靡筑之以供食。 肖,似。 似所梦之形。 ○肖音笑。 虢,寡白反。 坏音怪。 供音恭。 [疏]传“傅氏”至“之形”○正义曰:传以“傅”为氏,此岩以“傅”为名,明岩傍有姓傅之民,故云“傅氏之岩”也。 《尸子》云:“傅岩在北海之洲。 ”传言“虞虢之界”,孔必有所案据而言之也。 《史记·殷本纪》云:“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险。 ”晋灼《汉书音义》云:“胥,相也。 靡,随也。 古者相随坐轻刑之名。 ”言于时筑傅险,则以杵筑地,傅说贤人,必身不犯罪,言其说为胥靡,当是时代胥靡也。 传云:“通道所经,有涧水坏道,常使胥靡刑人筑护此道。 说贤而隐,代胥靡筑之以供食。 ”或亦有成文也。 《殷本纪》又云,武丁得说,“举以为相,遂以傅险姓之,号曰傅说”。 郑云:“得诸傅岩,高宗因以傅命说为氏。 ”案序直言“梦得说”,不言“傅”,或如马郑之言。 如高宗始命为傅氏,不知旧何氏也。 皇甫谧云:“高宗梦天赐贤人,胥靡之衣蒙之而来,且云:‘我徒也,姓傅名说,天下得我者岂徒也哉/武丁悟而推之曰:‘傅者,相也。 说者,欢悦也。 天下当有傅我而说民者哉/明以梦视百官,百官皆非也。 乃使百工写其形象,求诸天下,果见筑者胥靡衣褐带索,执役于虞虢之间、傅岩之野,名说。 以其得之傅岩,谓之傅说。 ”案谧言初梦即云“姓傅名说”,又言“得之傅岩,谓之傅说”,其言自不相副,谧惟见此书傅,会为近世之语,其言非实事也。 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 于是礼命立以为相,使在左右。 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 言当纳谏诲直辞,以辅我德。 ○朝,张遥反。 若金,用汝作砺。 铁须砺以成利器。 ○砺,力世反。 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 渡大水待舟楫。 ○楫音接,徐音集。 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 霖,三日雨。 霖以救旱。 [疏]传“霖,三日雨”○正义曰:隐九年《左传》云:“凡雨自三日已往为霖。 ”启乃心,沃朕心。 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 开汝心,以沃我心。 如服药必瞑眩极,其病乃除。 欲其出切言以自警。 [疏]“启乃”至“弗瘳”○正义曰:当开汝心所有,以灌沃我心。 欲令以彼所见,教己未知故也。 其沃我心,须切至,若服药不使人瞑眩愤乱,则其疾不得瘳愈。 言药毒乃得除病,言切乃得去惑也。 ○传“开汝”至“自警”○正义曰:“瞑眩”者,令人愤闷之意也。 《方言》云:“凡饮药而毒东齐海岱间或谓之瞑,或谓之眩。 ”郭璞云:“瞑眩亦通语也。 ”然则药之攻病,先使人瞑眩愤乱,病乃得瘳。 传言“瞑眩极”者,言闷极药乃行也。 《楚语》称卫武公作懿以自警,“懿”即《大雅·抑》诗也。 切言出于傅说,据王以为自警也。 若跣弗视地,厥足用伤。 跣必视地,足乃无害。 言欲使为已视听。 ○跣,先典反,徐七显反。 为,于伪反。 惟暨乃僚,罔不同心,以匡乃辟。 与汝并官,皆当倡率,无不同心以匡正汝君。 ○辟,必亦反。 俾率先王,迪我高后,以康兆民。 言匡正汝君,使循先王之道,蹈成汤之踪,以安天下。 呜呼! 钦予时命,其惟有终。 ”敬我是命,修其职,使有终。 说复于王曰:“惟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言木以绳直,君以谏明。 后克圣,臣不命其承,君能受谏,则臣不待命,其承意而谏之。 畴敢不祗若王之休命? ”言王如此,谁敢不敬顺王之美命而谏者乎? 发布时间:2025-06-06 17:12:59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3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