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忆故人·烛影摇红》全文及赏析_王诜 内容: ●忆故人王诜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 尊前谁为唱《一陽一关》,离恨天涯远。 无奈云沉雨散。 凭阑干、东风泪眼。 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 王诜词作鉴赏这首《忆故人》词意与调名相仿佛,为代言体形式,写的是一个痴情女子对故人的忆念。 全词深情谴绻,感人至深。 首四句写女主人公深夜酒醒时的情景。 “烛影摇红”,写的是夜间洞房深处的静态:当时夜阑人静,万籁俱寂,女主人公刚刚酒醒,睁开惺忪的醉眼看看室内,只觉得空荡荡的、静悄悄的,唯有一枝孤零零的蜡烛摇着红色的光焰。 “长”字状静定空气中之麝烟,似目前:“摇”字形容微风中之烛光,亦分明可睹。 后来汤显祖《牡丹亭》烛影摇红,意趣盎然引人遐想。 “向夜阑”,是说临近天晓。 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三说:“向,犹临也。 ”“夜阑,是说夜将残尽。 更深夜阑之际,女主人公宿酒初醒,神思慵怠。 着一”懒“字,写出了她心情之失意落拓。 虽未言”忆“,而回忆之意已隐然逗出。 ”尊前“二句,才开始落到忆字上。 这里的倒叙不是平铺直叙地回忆,而是人物抒情时将往事自然而然地带出来,这样就比客观地描述要生动得多,感人得多。 ”尊前谁为唱《一陽一关》“,说的是饯别故人之时,她无可奈何地唱了一曲送别之歌。 至此,可知她的”酒醒“乃是饯别时喝醉了的,前呼后应,针脚绵密。 ”谁为“二字,饱含着幽怨。 她虽然唱了《一陽一关》,但又是懊悔,又是怨恨,充满了自怨自艾的情绪,至于为何,又不点透,这样此句便更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离恨天涯远“,蝉联上句,意境又进一步拓开。 大凡词中写离情的,常常说”魂梦绕天涯“,此处一女 主人公本睡中,却直接用了”离恨“,这就避免了落套。 此词不主故常,刬尽华藻,直抒胸臆,纯以情语见长。 离恨远至天涯,表明她的思绪也跟踪故人而去,其情之深挚,露于言表。 下片起句用了一个典故,暗示幽会之后,故人音讯杳然。 宋玉《高唐赋序》云:“妾巫山之一陽一,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一陽一台之下。 ”暗示楚怀王遇巫山神女,成为后世文人一騷一客寄迹青一楼 的代称。 “云沉雨散”,暗示词中女主人公乃是一名青一楼 女子。 而冠以“无奈”二字,则加强了感一情一色彩,似乎可以听到这名不幸的青一楼 女子的叹息声。 以下几句时间跨度较大,即从夜阑酒醒,到这时的倚阑远眺,再到黄昏时的庭院。 这长长的过程中,她几乎无时无刻不思量。 此词意境空灵幽丽。 黄庭坚云:“晋卿(王诜字)乐府,清丽幽远,工一江一 南诸贤季孟之间,”(《词林纪事》卷五引)以这段评语来衡量此词,也颇为恰切。 从这几句,可以想见女主人公斜倚阑干,凝神远望的神态。 她那双盈盈泪眼饱含着离情别绪,饱含着怨恨和忧思。 “东风”二字,勾勒出她特定的氛围中苦盼的神情,丰神独具,颇有韵味。 词最后以景语作结。 “海棠开后”,是说花落春残,象征女子的芳华易逝,境已惨矣:“燕子来时”,是以归燕反衬故人之未归,激发和增添女子之离思,情更凄然。 此处化用晏殊《破阵子》之“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把“梨花”易为“海棠”,并压缩为一联四言偶句,以更为凝炼的词笔表现人物的伤春之感和念远之情。 这两个并列的句子一写花,一写鸟,原为两景,接着“黄昏庭院”一句,便把两景融合一个统一的意境中,自然浑成,思致渺远,真可谓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发布时间:2025-06-07 11:30:27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3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