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酒泉子·长忆西山》全文及赏析_潘阆 内容: ●酒泉子潘阆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 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 别来几向画图看,终是欠峰峦! 潘阆词作鉴赏此词以含蓄委婉的笔触,一交一 替使用白描、绘神、想象、反衬等多种手法,回忆了杭州西山胜景,抒写了作者对西湖周围胜地的深挚眷恋。 上片起首一句点明题旨,然后直接进入回忆。 第二句用两个地名词和两个方位词,带出了寺前山后的一切风景点。 第三句是近景小景,展现了广阔的背景以后,再专门回味游览冷泉这一名胜时的情形,自然也有举一点以见全貌的作用。 以上两句是全篇中唯一正面写景的地方,但句中只标明地点方位和说明旧日曾经亲游,至于这里的风景到底怎样美好,作者却不直说。 这样写可以让读者驰骋想象,他们有可能填补出比任何笔墨、色彩都多得多、美得多的景象来,这是艺术空白的妙用。 上片结尾一句意思是说这里游憩,即使酷热的三伏天也如清爽的秋日。 如果说前两句写景只点出景哪里,是使用了艺术的拙笔的话,那么这一句无边的美景之上一精一心捕捉山光物态的神韵,则使用了艺术的巧笔。 过片两句是想象。 冷泉亭左侧有呼猿洞,相传晋代僧人慧理曾蓄白猿于此。 这两句虚事实写,更添了西山灵气。 从内容上看,作者这两句中似乎还通过白猿的长啸而去,怀念杳无踪迹的慧理,然后再通过对慧理的追缅,遥寄自己许身湖山、与猿为侣的愿望。 结拍两句,意思是说:别后因为甚思西山而不可得,只好找来西山的画图频频观看,但那上面终究找不出真山峰的美质来。 这里用图画作为反衬,西山的灵姿秀气因此更为突出了。 “欠峰峦”,指缺少峰峦,实际上是说没有好的峰峦。 “画图”,别本作“画阑”(“阑”同“栏”),说诗人所处的地方多次凭阑而望,终是看不到西山那些优美的山峰。 这样当然也通,但少了西山比图画更美丽这层意思。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发布时间:2025-06-09 11:20:35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3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