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__赏析 内容: ●小重山岳飞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词作鉴赏岳飞的《满一江一 红》(怒发冲冠)词,壮志不已,是脍灸人口的爱国佳作。 这首《小重山》词,改用艺术手法表达他抗金报国的壮志雄怀。 岳飞抗金的伟业,不但受到赵构、秦桧君臣的迫害,而同时其他的将领如张俊、杨沂中、刘光世等,亦各不信任互相拆台,故岳飞有知音难遇之叹。 《小重山》词抒写了这种感慨。 此词上半阕写出忧深思远之情,与阮籍《咏怀》诗第一首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意境相似。 下半阕白首二句,表面低沉消极,但实际上正是壮志难酬的孤愤。 欲将三句,用比兴手法点出知音难遇的凄凉的情怀,甚为悲伤忧郁。 近来,对古典诗词的评论,有人以情调的高昂与低沉分高下,于是认为,岳飞这首《小重山》情调低沉,不如他的《满一江一 红》创意高。 我认为,对事物的评论,应当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而不可以表面上的一刀切。 情调高昂的作品固然好,但不能把高昂误作为粗犷叫嚣。 情调低沉也并非消极。 岳飞的《满一江一 红》与《小重山》词均表达了他的抗金以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只因作词的时间与心境不同,因此在作法上遂不免有所差异,实际上异曲同工,又焉可用情调的高昂与低沉区他其高下呢? 况且作词常是要用以兴浑融、含蓄蕴藉的方法以表达作的幽情远旨,使读者吟诵体会,馀味无穷。 岳飞因为壮志难酬,胸中抑塞,所以作者这首《小重山》词,用沉郁蕴藉的艺术手法,这也正是运用词体特长,正如张惠言论词时所谓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词选序》)对诗词评赏也应明白这一道理。 我所撰《灵谿词说》论岳飞词的绝句说:将军佳作世争传,三十功名路八千。 一种壮怀能蕴藉,诸君细读《小重山》与此意同。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发布时间:2025-06-09 11:53:56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3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