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文王丗子 内容: 文王之为丗子,朝于王季,日三。 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 ”内竖曰:“安。 ”文王乃喜。 及日中,又至,亦如之。 及莫,又至,亦如之。 其有不安节,则内竖以告文王,文王色忧,行不能正履。 王季复膳,然后亦复初。 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命膳宰曰:“末有原! ”应曰:“诺。 ”然后退。 武王帅而行之,不敢有加焉。 文王有疾,武王不脱冠带而养。 文王一饭,亦一饭;文王再饭,亦再饭。 旬有二日乃间。 文王谓武王曰:“女何梦矣? ”武王对曰:“梦帝与我九龄。 ”文王曰:“女以为何也? ”武王曰:“西方有九国焉,君王其终抚诸? ”文王曰:“非也。 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 我百尔九十,吾与尔三焉。 ”文王九十七乃终,武王九十三而终。 成王幼,不能莅阼,周公相,践阼而治。 抗丗子法于伯禽,欲令成王之知父子、君臣、长幼之道也;成王有过,则挞伯禽,所以示成王丗子之道也。 文王之为丗子也。 凡学丗子及学士,必时。 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钥,皆于东序。 小乐正学干,大胥赞之;钥师学戈,钥师丞赞之。 胥鼓南。 春诵夏弦,大师诏之;瞽宗秋学礼,执礼者诏之;冬读书,典书者诏之。 礼在瞽宗,书在上庠。 凡祭与养老,乞言,合语之礼,皆小乐正诏之于东序。 大乐正学舞干戚,语说,命乞言,皆大乐正授数,大司成论说在东序。 凡侍坐于大司成者,远近间三席,可以问,终则负墙。 列事未尽,不问。 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 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及行事,必以币。 凡释奠者,必有合也,有国故则否。 凡大合乐,必遂养老。 凡语于郊者,必取贤敛才焉。 或以德进,或以事举,或以言扬。 曲艺皆誓之,以待又语。 三而一有焉,乃进其等,以其序,谓之郊人,远之。 于成均以及取爵于上尊也。 始立学者,旣兴器用币,然后释菜不舞不授器,乃退。 傧于东序,一献,无介语可也。 敎丗子。 凡三王敎丗子必以礼乐。 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 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 立大傅、少傅以养之,欲其知父子、君臣之道也。 大傅审父子、君臣之道以示之;少傅奉丗子,以观大傅之德行而审喻之。 大傅在前,少傅在后;入则有保,出则有师,是以敎喻而德成也。 师也者,敎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保也者,慎其身以辅翼之而归诸道者也。 记曰:“虞、夏、商、周,有师保,有疑丞。 ”设四辅及三公。 不必备,唯其人。 语使能也。 君子曰德,德成而敎尊,敎尊而官正,官正而国治,君之谓也。 仲尼曰:“昔者周公摄政,践阼而治,抗丗子法于伯禽,所以善成王也。 闻之曰:‘为人臣者,杀其身有益于君则为之。 ’况于其身以善其君乎! 周公优为之。 ”是故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人。 成王幼,不能莅阼,以为丗子,则无为也,是故抗丗子法于伯禽,使之与成王居,欲令成王之知父子、君臣、长幼之义也。 君之于丗子也,亲则父也,尊则君也。 有父之亲,有君之尊,然后兼天下而有之。 是故,养丗子不可不慎也。 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丗子而已。 其齿于学之谓也。 故丗子齿于学,国人观之曰:“将君我而与我齿让何也? ”曰:“有父在则礼然,然而众知父子之道矣。 ”其二曰:“将君我而与我齿让何也? ”曰:“有君在则礼然,然而众着于君臣之义也。 ”其三曰:“将君我而与我齿让何也? ”曰:“长长也,然而众知长幼之节矣。 ”故父在斯为子,君在斯谓之臣,居子与臣之节,所以尊君亲亲也。 故学之为父子焉,学之为君臣焉,学之为长幼焉,父子、君臣、长幼之道得,而国治。 语曰:“乐正司业,父师司成,一有元良,万国以贞。 ”丗子之谓也。 周公践阼。 庶子之正于公族者,敎之以孝弟、睦友、子爱,明父子之义、长幼之序。 其朝于公:内朝,则东面北上;臣有贵者,以齿。 其在外朝,则以官,司士为之。 其在宗庙之中,则如外朝之位。 宗人授事,以爵以官。 其登馂献受爵,则以上嗣。 庶子治之,虽有三命,不踰父兄。 其公大事,则以其丧服之精麤为序。 虽于公族之丧亦如之,以次主人。 若公与族燕,则异姓为宾,膳宰为主人,公与父兄齿。 族食,丗降一等。 其在军,则守于公祢。 公若有出疆之政,庶子以公族之无事者守于公宫,正室守大庙,诸父守贵宫贵室,诸子诸孙守下宫下室。 五庙之孙,祖庙未毁,虽为庶人,冠,取妻,必告;死,必赴;练祥则告。 族之相为也,宜吊不吊,宜免不免,有司罚之。 至于赗赙承含,皆有正焉。 公族其有死罪,则磬于甸人。 其刑罪,则纤剸,亦告于甸人。 公族无宫刑。 狱成,有司谳于公。 其死罪,则曰“某之罪在大辟”;其刑罪,则曰“某之罪在小辟”。 公曰:“宥之。 ”有司又曰:“在辟。 ”公又曰:“宥之。 ”有司又曰:“在辟。 ”及三宥,不对,走出,致刑于于甸人。 公又使人追之曰:“虽然,必赦之。 ”有司对曰:“无及也! ”反命于公,公素服不举,为之变,如其伦之丧。 无服,亲哭之。 公族朝于内朝,内亲也。 虽有贵者以齿,明父子也。 外朝以官,体异姓也。 宗庙之中,以爵为位,崇德也。 宗人授事以官,尊贤也。 登馂受爵以上嗣,尊祖之道也。 丧纪以服之轻重为序,不夺人亲也。 公与族燕则以齿,而孝弟之道达矣。 其族食丗降一等,亲亲之杀也。 战则守于公祢,孝爱之深也。 正室守大庙,尊宗室,而君臣之道着矣。 诸父诸兄守贵室,子弟守下室,而让道达矣。 五庙之孙,祖庙未毁,虽及庶人,冠,取妻必告,死必赴,不忘亲也。 亲未绝而列于庶人,贱无能也。 敬吊临赙赗,睦友之道也。 古者,庶子之官治,而邦国有伦;邦国有伦,而众乡方矣。 公族之罪,虽亲不以犯有司,正术也,所以体百姓也。 刑于隐者,不与国人虑兄弟也。 弗吊,弗为服,哭于异姓之庙,为忝祖远之也。 素服居外,不听乐,私丧之也,骨肉之亲无绝也。 公族无宫刑,不翦其类也。 天子视学,大昕鼓征,所以警众也。 众至,然后天子至。 乃命有司行事。 兴秩节,祭先师先圣焉。 有司卒事,反命。 始之养也:适东序,释奠于先老,遂设三老五更羣老之席位焉。 适馔省醴,养老之珍,具;遂发咏焉,退修之以孝养也。 反,登歌清庙,旣歌而语,以成之也。 言父子、君臣、长幼之道,合德音之致,礼之大者也。 下管象,舞大武。 大合众以事,达有神,兴有德也。 正君臣之位、贵贱之等焉,而上下之义行矣。 有司告以乐阕,王乃命公侯伯子男及羣吏曰:“反! 养老幼于东序。 ”终之以仁也。 是故圣人之记事也,虑之以大,爱之以敬,行之以礼,修之以孝养,纪之以义,终之以仁。 是故古之人一举事而众皆知其德之备也。 古之君子,举大事,必慎其终始,而众安得不喻焉? 兊命曰:“念终始典于学。 ”丗子之记曰:“朝夕至于大寝之门外,问于内竖曰:‘今日安否何如? ’内竖曰:‘今日安。 ’丗子乃有喜色。 其有不安节,则内竖以告丗子,丗子色忧,不满容。 内竖言‘复初’,然后亦复初。 朝夕之食上,丗子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羞。 必知所进,以命膳宰,然后退。 若内竖言‘疾’,则丗子亲齐玄而养:膳宰之馔,必敬视之;疾之药,必亲甞之。 甞馔善,则丗子亦能食;甞馔寡,丗子亦不能饱;以至于复初,然后亦复初。 ” 发布时间:2025-06-09 16:50:12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3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