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孔子闲居 内容: 孔子闲居,子夏侍。 子夏曰:“敢问诗云:‘凯弟君子,民之父母’,何如斯可谓民之父母矣? ”孔子曰:“夫民之父母乎,必达于礼乐之原,以致五至,而行三无,以横于天下。 四方有败,必先知之。 此之谓民之父母矣。 ”子夏曰:“民之父母,旣得而闻之矣;敢问何谓‘五至’? ”孔子曰:“志之所至,诗亦至焉。 诗之所至,礼亦至焉。 礼之所至,乐亦至焉。 乐之所至,哀亦至焉。 哀乐相生。 是故,正明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也;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志气塞乎天地,此之谓五至。 ”子夏曰:“五至旣得而闻之矣,敢问何谓三无? ”孔子曰:“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此之谓三无。 ”子夏曰:“三无旣得畧而闻之矣,敢问何诗近之? ”孔子曰:“‘夙夜其命宥密’,无声之乐也。 ‘威仪逮逮,不可选也’,无体之礼也。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无服之丧也。 ”子夏曰:“言则大矣! 美矣! 盛矣! 言尽于此而已乎? ”孔子曰:“何为其然也! 君子之服之也,犹有五起焉。 ”子夏曰:“何如? ”孔子曰:“无声之乐,气志不违;无体之礼,威仪迟迟;无服之丧,内恕孔悲。 无声之乐,气志旣得;无体之礼,威仪翼翼;无服之丧,施及四国。 无声之乐,气志旣从;无体之礼,上下和同;无服之丧,以畜万邦。 无声之乐,日闻四方;无体之礼,日就月将;无服之丧,纯德孔明。 无声之乐,气志旣起;无体之礼,施及四海;无服之丧,施于孙子。 ”子夏曰:“三王之德,参于天地,敢问:何如斯可谓参于天地矣? ”孔子曰:“奉三无私以劳天下。 ”子夏曰:“敢问何谓三无私? ”孔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 奉斯三者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 其在诗曰:‘帝命不违,至于汤齐。 汤降不迟,圣敬日齐。 昭假迟迟,上帝是祗。 帝命式于九围。 ’是汤之德也。 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 地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形,庶物露生,无非教也。 清明在躬,气志如神,嗜欲将至,有开必先。 天降时雨,山川出云。 其在诗曰:‘嵩高惟岳,峻极于天。 惟岳降神,生甫及申。 惟申及甫,惟周之翰。 四国于蕃,四方于宣。 ’此文武之德也。 三代之王也,必先令闻,诗云:‘明明天子,令闻不已。 ’三代之德也。 ‘弛其文德,协此四国。 ’大王之德也。 ”子夏蹶然而起,负墙而立曰:“弟子敢不承乎! ” 发布时间:2025-06-09 18:19:16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3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