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当明经络 内容: 谚云∶“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盖经络不明,无以识病证之根源,究阴阳之传变。 如伤寒三阴三阳,皆有部署,百病十二经脉可定死生。 既讲明其经络,然后用药径达其处,方能奏效。 昔人望而知病者,不过熟其经络故也。 俗传遇长桑居,授以怀中药,饮以上池之水,能洞见脏腑,此虚言耳。 今人不明经络,止读药性病机,故无能别病所在。 漫将药试,偶对稍愈,便尔居功,况亦未必全愈;若一不对,反生他病,此皆不知经络故也。 (近世时医失口,言经络部位乃外科治毒要法,方脉何藉于此。 嗟嗟! 经络不明,何以知阴阳之交接,脏腑之递更,疾病情因从何审察。 夫经络为识病之要道,尚不肯讲求,焉望其宗主《内经》,研究《伤寒》,识血气之生始,知荣卫之循行。 阴阳根中根外之理不明,神机或出或入之道不识,师徒授受唯一《明医指掌》、《药性歌括》,以为熟此尽可通行,用药误人全然不辨。 或遇明医,枝梧扯拽,更将时事俗情乱其理谈,常恐露出马脚,唯一周旋承奉。 彼明理人焉肯作恶,只得挽回数言,以盖其误。 如此时医,诚为可耻。) 发布时间:2025-06-10 10:09:15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3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