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春 风 内容: 济南与青岛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 一个设若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的少女。 可是这两处不无相似之点。 拿气候说吧,济南的夏天可以热死人,而青岛是有名的避暑所在;冬天,济南也比青岛冷。 但是,两地的春秋颇有点相同。 济南到春天多风,青岛也是这样;济南的秋天是长而晴美,青岛亦然。 对于秋天,我不知应爱哪里的:济南的秋是在山上,青岛的是海边。 济南是抱在小山里的;到了秋天,小山上的草色在黄绿之间,松是绿的,别的树叶差不多都是红与黄的。 就是那没树木的山上,也增多了颜色日影,草色,石层,三者能配合出种种的条纹,种种的影色。 配上那光暖的蓝空,我觉到一种舒适安全,只想在山坡上似睡非睡的躺着,躺到永远。 青岛的山虽然怪秀美不能与海相抗,秋海的波还是春样的绿,可是被清凉的蓝空给开拓出老远,平日看不见的小岛清楚的点在帆外。 这远到天边的绿水使我不愿思想而不得不思想;一种无目的的思虑,要思虑而心中反倒空虚了些。 济南的秋给我安全之感,青岛的秋引起我甜美的悲哀。 我不知应当爱哪个。 两地的春可都被风给吹毁了。 所谓春风,似乎应当温柔,轻吻着柳枝,微微吹皱了水面,偷偷的传送花香,同情的轻轻掀起禽鸟的羽毛。 济南与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 济南的风每每在丁香海棠开花的时候把天刮黄,什么也看不见,连花都埋在黄暗中,青岛的风少一些沙土,可是狡猾,在已很暖的时节忽然来一阵或一天的冷风,把一切都送回冬天去,棉衣不敢脱,花儿不敢开,海边翻着愁浪。 两地的风都有时候整天整夜的刮。 春夜的微风送来雁叫,使人似乎多些希望。 整夜的大风,门响窗户动,使人不英雄的把头埋在被子里;即使无害,也似乎不应该如此。 对于我,特别觉得难堪。 我生在北方,听惯了风,可也最怕风。 听是听惯了,因为听惯才知道那个难受劲儿。 它老使我坐卧不安,心中游游摸摸的,干什么不好,不干什么也不好。 它常常打断我的希望:听见风响,我懒得出门,觉得寒冷,心中渺茫。 春天仿佛应当有生气,应当有花草,这样的野风几乎是不可原谅的! 我倒不是个弱不禁风的人,虽然身体不很足壮。 我能受苦,只是受不住风。 别种的苦处,多少是在一个地方,多少有个原因,多少可以设法减除;对风是干没办法。 总不在一个地方,到处随时使我的脑子晃动,像怒海上的船。 它使我说不出为什么苦痛,而且没法子避免。 它自由的刮,我死受着苦。 我不能和风去讲理或吵架。 单单在春天刮这样的风! 可是跟谁讲理去呢? 苏杭的春天应当没有这不得人心的风吧? 我不准知道,而希望如此。 好有个地方去避风呀! 原载1935年3月24日《益世报益世小品》 发布时间:2025-06-13 12:42:14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4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