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续集卷九 内容: 支植上【题解】本篇五十条。 记载植物五十余种。 X9. 1卫公平泉庄[1],有黄辛夷、紫丁香[2]。 【注释】[1]平泉庄:李德裕在洛阳的别墅。 李德裕有《平泉山居诫子孙记》。 [2]辛夷:香木名。 树高二三丈,叶似柿叶而狭长,花似莲而小如盏,初出时苞长半寸,尖如笔头,故又称木笔。 紫丁香:又称丁香、百结,叶似茉莉,花有淡紫、紫红或蓝色,是园林栽种的名贵花卉。 【译文】李卫公平泉庄,有黄辛夷、紫丁香。 X9. 2都胜[1],花紫色,两重心。 数叶卷上如芦朵,蕊黄,叶细。 【注释】[1]都胜:花名。 宋刘蒙《刘氏菊谱》:都胜,出陈州。 开以九月末,鹅黄千叶,叶形圆厚,有双纹。 菊之为花,皆以香色、态度为尚,而枝常恨粗,叶常恨大。 凡菊无态度者,枝叶累之也。 此菊细枝少叶,嫋嫋有态,故俗以都胜目之,其又取于此乎? 花有深浅两色,盖初开时深尔。 【译文】都胜,开紫色花,两重花心。 几片叶子向上卷起就像芦花,花蕊黄色,叶片很细。 X9. 3那提槿[1],花紫色,两重叶,外重叶卷心,心中抽茎,高寸余。 叶端分五瓣如蒂,瓣中紫蕊,茎上黄蕊。 【注释】[1]那提槿:花名。 疑即朱槿。 晋嵇含《南方草木状》卷中:朱槿,花茎叶皆如桑,叶光而厚。 树高止四五尺,而枝叶婆娑。 自二月开花,至中冬即歇。 其花深红色,五出,大如蜀葵。 有蕊一条,长于花叶,上缀金屑,日光所烁,疑若焰生。 一丛之中,日开数百朵,朝开暮落。 插枝即活。 【译文】那提槿,开紫色花,有两重叶,外面一重叶卷心,卷心抽出一根茎,有一寸多长。 叶端分成五瓣像蒂,每瓣中有紫蕊,茎上有黄蕊。 X9. 4月桂,叶如桂,花浅黄色,四瓣,青蕊。 花盛发如柿蒂。 出蒋山[1]。 【注释】[1]蒋山:即钟山,在今江苏南京。 唐李德裕《平泉山居草木记》:木之奇者,有天台之金松、琪树钟山之月桂、青飕、杨梅。 【译文】月桂,叶如木犀,开浅黄色花,花有四瓣,花蕊青色。 花盛开时就像柿蒂。 出自钟山。 X9. 5溪荪[1],如高良姜[2]。 生水中。 出茆山[3]。 【注释】[1]溪荪(sūn):又称芳荪,即水菖蒲。 唐李德裕《平泉山居草木记》:其水物之美者,荷有洲之重台莲,芙蓉湖之白莲,茅山东溪之芳荪。 [2]高良姜:宋唐慎微《政和证类本草》卷九引陶弘景《本草集注》:(高良姜)出高良郡。 人腹痛不止,但嚼食亦效。 形气与杜若相似,而叶如山姜。 [3]茆山:即茅山,在今江苏句容东南。 【译文】溪荪,像高良姜。 长在水中。 出自茅山。 X9. 6山茶,似海石榴[1],出桂州[2]。 蜀地亦有。 【注释】[1]海石榴:即石榴。 因从海外传入,故称。 [2]桂州:今广西桂林。 【译文】山茶花,像海石榴花,出自桂州。 蜀地也有。 X9. 7贞桐[1],枝端抽赤黄条,条复旁对,分三层。 花大如落苏[2],花作黄色,一茎上有五六十朵。 【注释】[1]贞桐:木名。 梧桐的一种。 [2]落苏:茄子的别名。 参见19. 23条茄子。 【译文】贞桐,枝梢抽金黄色枝条,枝条又侧旁对生,分为三层。 花有茄子那么大,是黄色的,一根枝茎上有五六十朵。 X9. 8俱那卫[1],叶如竹,三茎一层,茎端分条如贞桐,花小,类木槲。 出桂州。 【注释】[1]俱那卫:夹竹桃。 【译文】夹竹桃,叶片像竹叶,三茎一层,茎端分条像贞桐,花朵小,类似木槲。 出自桂州。 X9. 9瘴川花,差类海石榴,五朵簇生。 叶狭长重沓,承于花底,色中第一,蜀色不能及。 出黎州按辔岭[1]。 【注释】[1]黎州:治所在今四川汉源北。 按辔岭:地名有险峻难行按辔不前之意。 【译文】瘴川花,大约类似石榴花,五朵一簇。 叶片狭长重叠,承托在花下,其美为花中之冠,西蜀的花不能与之相比。 出自黎州按辔岭。 X9. 10木莲花[1],叶似辛夷,花类莲,花色相傍。 出忠州鸣玉溪,邛州亦有[2]。 【注释】[1]木莲花:又名黄心树,木兰科乔木。 [2]邛州:今四川邛崃。 【译文】木莲花,叶片像辛夷,花像莲花,颜色也相近。 出自忠州鸣玉溪,邛州也有。 X9. 11牡桂[1],叶大如苦竹叶[2],叶中一脉如笔迹,花蒂叶三瓣,瓣端分为两歧,其表色浅黄,近歧浅红色。 花六瓣,色白,心凸起如荔枝,其色紫。 出婺州山中。 【注释】[1]牡桂:樟科常绿乔木。 宋唐慎微《政和证类本草》卷一二引《图经本草》:今岭表所出,则有筒桂、肉桂、桂心、官桂、板桂之名,而医家用之,罕有分别者。 牡桂皮薄色黄,少脂肉,气如木兰,味亦相类,削去皮名桂心,今所谓官桂,疑是此也。 [2]苦竹:竹的一种,植株不高,竹节稍长;四月中旬生笋,味苦。 【译文】牡桂,叶片大小如同苦竹叶,叶片中有一条脉络就像笔迹,花蒂的叶片为三出复叶,复叶末端又分为二,叶子表面浅黄,靠近分叉处为浅红色。 花有六瓣,白色,花心凸起像荔枝,为紫色。 出自婺州山中。 X9. 12簇蝶花,花为朵[1],其簇一蕊,蕊如莲房[2],色如退红[3]。 出温州[4]。 【注释】[1]朵:丛聚成簇之状。 [2]莲房:莲蓬。 [3]退红:浅红。 [4]温州:今属浙江。 【译文】簇蝶花,花朵丛聚成簇,花簇中一花蕊,形如莲蓬,颜色浅红。 出自温州。 X9. 13山桂[1],叶如麻,细花,紫色,黄叶簇生,如慎火草[2]。 出丹阳山中[3]。 【注释】[1]山桂:木犀科桂树,多生于山中,故称。 [2]慎火草:即景天,多年生草本植物。 [3]丹阳:今属江苏。 【译文】山桂,叶片如同麻的叶子,开紫色小花,黄叶簇生像慎火草。 出自丹阳山中。 X9. 14那伽花[1],状如三春无叶花[2],色白,心黄,六瓣。 出舶上。 【注释】[1]那伽花:(美)爱德华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吴玉贵译本):在唐代,有一种花叫那伽花,这种花似乎是Nāgapushpa的译音。 段成式曾经记述过这种印度的蛇花。 [2]三春无叶花:不详。 【译文】那伽花,形状如同三春无叶花,花为白色,黄蕊,六瓣。 来自海外。 X9. 15安南有人子藤[1],红色,在蔓端有刺。 其子如人状。 昆仑烧之集象[2]。 南中亦难得。 【注释】[1]安南:唐时属岭南道,治所在交州(今越南河内)。 [2]昆仑:这里是指今越南南部海中的昆仑岛。 集象:不详何义。 【译文】安南有一种人子藤,红色,藤蔓末端有刺。 结的子实像人的样子。 昆仑人烧它集象。 南方也难见到这种藤。 X9. 16三赖草[1],如金色,生于高崖,老子弩射之[2],魅药中最切用[3]。 【注释】[1]三赖草:即山奈。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一四:山奈俗讹为三柰,又讹为三赖,皆土音也。 [2]老子:即狫子,也作獠子,古时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称呼,今称仡佬。 本书前集卷四有飞头獠子,前集卷八有绣面狫子。 [3]魅药:媚药。 【译文】三赖草,如同黄金的颜色,生长在高崖之上,狫子用弓弩射下来,是媚药里面最好的。 X9. 17卫公言:桂花三月开,黄而不白。 大庾诗皆称桂花耐日[1],又张曲江诗桂华秋皎洁[2]。 妄矣。 【注释】[1]大庾诗:不详。 桂花耐日:明方以智《通雅》卷四三引作桂花秋耐日。 [2]张曲江诗:唐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张曲江,即为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 【译文】卫公说:桂花三月开,黄而不白。 大庾诗都说桂花秋耐日,另外张曲江的诗也说桂华秋皎洁。 可知卫公说错了。 X9. 18木中根固,柿为最,俗谓之柿盘。 【译文】各类树木当中,以柿树的根系最为盘固,民间把柿树根称作柿盘。 X9. 19曹州及扬州、淮口[1],出夏梨。 【注释】[1]淮口:疑指唐代的淮河入海口。 【译文】曹州、扬州、淮口等地,出产夏梨。 X9. 20卫公言:滑州樱桃,十二枚长一尺。 【译文】卫公说:滑州樱桃,十二颗排列起来有一尺长。 X9. 21韦绚云:湖南有灵寿花[1],数蒂簇开,视日[2],如槿[3],红色,春秋皆发。 非作杖者[4]。 【注释】[1]湖南:洞庭湖以南。 [2]视:或作规。 [3]槿:一种落叶灌木。 [4]非作杖者:意谓此灵寿花,非作杖之灵寿木。 《汉书》卷八一:赐太师灵寿杖。 唐颜师古注:(灵寿)木有枝节,长不过八九尺,围三四寸,自然有合杖制,不似竹须削治也。 【译文】韦绚说:湖南有灵寿花,几蒂丛聚而开,圆形如日,像木槿,红色,春秋都开花。 不是用来作手杖的那种灵寿木。 X9. 22又言:衡山祝融峰下法华寺,有石榴花如槿,红花,春秋皆发。 【译文】韦绚又说:衡山祝融峰下法华寺内,有石榴花像木槿,红花,春秋都开花。 X9. 23卫公又言:衡山旧无棘,弥境草木无有伤者。 曾录知江南[1],地本无棘,润州仓库或要固墙隙,植蔷薇枝而已。 【注释】[1]录知:任职。 唐穆宗长庆二年(822),李德裕为润州刺史等职。 【译文】卫公又说:衡山以前没有荆棘,全境的草木没有伤人的。 我曾任职江南,那里本无荆棘,润州仓库有时要拦住墙与墙之间的缝隙,就只栽植蔷薇枝罢了。 X9. 24卫公言:有《蜀花鸟图》,花有金粟、石阚、水礼、独用将军、药管[1]。 石阚叶甚奇,根似棕,叶大。 凡木叶,脉皆一脊,唯桂叶三脊。 近见菝葜[2],亦三脊。 【注释】[1]金粟:桂花的别名,因其花蕊点缀如金粟。 石阚(kn):不详。 水礼:不详。 独用将军:宋唐慎微《政和证类本草》卷七引《唐本草》:独用将军,味辛无毒,主治毒肿奶痈,解毒破恶血。 生林野,采无时。 节节穿叶心生苗,其叶似楠。 根并采用。 药管:不详。 [2]菝葜(b qiā):一种藤本植物,俗称金刚藤。 【译文】卫公说:有幅《蜀花鸟图》,画的花有金粟、石阚、水礼、独用将军、药管。 石阚的叶子十分奇特,根似棕,叶片大。 大凡木类叶子,叶片都只有一条叶脊,只有桂叶有三条叶脊。 最近看到菝葜也是三条叶脊。 X9. 25莼根,羹之绝美,江东谓之莼龟。 【译文】莼根,做羹味道极美,江南地区又称作莼龟。 X9. 26王旻言:萝葡根茎[1],并生熟俱凉。 【注释】[1]萝葡:即萝卜。 【译文】王旻说:萝卜的根块,不论生熟都是凉性的。 X9. 27重台朱槿[1],似桑,南中呼为桑槿。 【注释】[1]朱槿:又名扶桑。 【译文】重台朱槿,像桑,南方称作桑槿。 X9. 28金松,叶似麦门冬[1],叶中一缕如金。 出浙东,台州犹多[2]。 【注释】[1]麦门冬:即麦冬,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 根小块,似麦,可入药。 [2]台(tāi)州:今属浙江。 【译文】金松,叶子像麦门冬,叶片中有一缕如同金线。 出自浙东,台州特别多。 X9. 29卫公言:回纥草鼓[1],如鼓。 及难,果能菜。 【注释】[1]回纥(h):古代民族名。 其先匈奴,南北朝时为敕勒部落之一,散居漠北,以游牧为生。 唐代称回纥,后改为回鹘。 草鼓:不详。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瓜州:贡赋开元贡:草鼓子,吉莫皮。 按,瓜州治所在晋昌(今甘肃瓜州),地近回纥。 【译文】卫公说:回纥草鼓,像鼓。 闹饥荒时,果实可以食用。 X9. 30江淮有孟娘菜[1],并益肉食。 【注释】[1]孟娘菜:宋唐慎微《政和证类本草》卷六引唐陈藏器《本草拾遗》:孟娘菜,味苦,小温,无毒,主妇人腹中血结羸瘦,男子阴囊湿痒,强阳道,令人健行不睡,补虚,去痔瘘瘿瘤。 作菜,生四明诸山,冬夏常有。 叶似升麻,方茎,山人取之为菜。 一名孟母菜,一名厄菜。 【译文】江淮一带有孟娘菜,适合和肉同食。 X9. 31又青州防风子[1],可乱毕拨[2]。 【注释】[1]防风子:即防风的子实,可入药。 防风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2]毕拨:胡椒科植物,果实有小指大,青黑色。 【译文】另外,青州的防风子,容易和毕拨相混。 X9. 32又太原晋祠,冬有水底,不死,食之甚美。 【译文】另外,太原晋祠里,冬季有水底,不死,食用味道很美。 X9. 33卫公言:蜀中石竹[1],有碧花。 【注释】[1]石竹: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似小竹叶而细窄,有节,开红白小花。 六朝至唐衣饰常用为图案。 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 【译文】卫公说:蜀地的石竹,会开碧绿色的花。 X9. 34又言:贞元中,牡丹已贵。 柳浑诗[1]: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窠。 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校几多。 成式又尝见卫公图中有冯绍正《鸡图》[2],当时已画牡丹矣。 【注释】[1]柳浑(716789):襄州(今湖北襄阳)人。 天宝元年(742)登进士第。 历官县尉、监察御史、刺史,贞元中拜兵部侍郎,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2]冯绍正:唐玄宗时画家。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九:冯绍正,开元中任少府监,八年为户部侍郎,尤善鹰、鹘、鸡、雉,尽其形态,嘴、眼、脚、爪、毛彩俱妙。 曾于禁中画五龙堂,亦称其善,有降云蓄雨之感。 【译文】卫公又说:贞元年间,牡丹已经很名贵了。 柳浑有诗云: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窠。 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校几多。 我又曾经见过卫公的藏画,里面有玄宗时冯绍正画的《鸡图》,当时就已经画有牡丹了。 X9. 35卫公庄上,旧有同心蒂木芙蓉[1]。 【注释】[1]木芙蓉:又名芙蓉花、拒霜花等。 【译文】卫公庄园里,以前有同心并蒂木芙蓉。 X9. 36卫公言:金钱花损眼。 【译文】卫公说:金钱花会损伤眼睛。 X9. 37紫薇[1],北人呼为猴郎达树,谓其无皮,猿不能捷也。 北地其树绝大,有环数夫臂者。 【注释】[1]紫薇:又名痒痒花、痒痒树、无皮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树皮平滑,花色艳丽,花季为夏秋时节,花期较长,故又名百日红。 【译文】紫薇,北方人称作猴郎达树,是说树没有皮,猴子不能爬上去。 在北方这种树非常高大,有几人合抱的。 X9. 38卫公言[1]:石榴甜者,谓之天浆,能已乳石毒。 【注释】[1]按,本条内容已见于18. 15条。 不译。 X9. 39东都胜境有三溪,今张文规庄近溪,有石竹一竿生瘿,今大如李。 【译文】洛阳名胜有三溪,如今张文规的庄园靠近溪边,那里有一竿石竹长瘤子,现在有李子那么大。 X9. 40麻黄[1],茎端开花,花小而黄,簇生。 子如覆盆子[2],可食。 至冬枯死,如草,及春却青。 【注释】[1]麻黄: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或小灌木,茎可入药。 [2]覆盆:蔷薇科悬钩子属木本植物。 果实味道酸甜,可食,干燥后可入药。 【译文】麻黄,茎端开花,小花,黄色,丛簇而生。 子实类似覆盆子的果实,可以食用。 到冬季枯死,就像枯草,春天来到又会返青。 X9. 41太常博士崔硕云:汝西有练溪,多异柏。 及暮秋,叶上敛,俗呼合掌柏。 【译文】太常博士崔硕说:汝州以西有练溪,长着很多奇特的柏树。 这些柏树到了晚秋,叶子向上聚敛,民间称作合掌柏。 X9. 42洛中鬻花木者言:嵩山深处,有碧花玫瑰,而今亡矣。 【译文】洛阳卖花木的人说:嵩山深处,有一种碧色的玫瑰,现在灭绝了。 X9. 43崔硕又言:常卢潘云[1]:衡山石名怀。 【注释】[1]常卢潘:晚唐时有卢潘其人,生活年代与段成式大致同时。 按,本条文字脱漏较多,无法译出。 或与下条内容有关。 X9. 44三色石楠花[1] 衡山石楠花有紫、碧、白三色,花大如牡丹,亦有无花者。 【注释】[1]石楠花:别名千年红,蔷薇科石楠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译文】三色石楠花 衡山石楠花有紫、碧、白三种颜色,花朵大如牡丹,也有无花的。 X9. 45卫公言:三鬣松与孔雀松别[1]。 又云:欲松不长,以石抵其直下根,便不必千年方偃[2]。 【注释】[1]三鬣(li):三针。 孔雀松:以其形如绿孔雀而得名。 参见18. 1条。 按,该条说俗谓孔雀松,三鬣松也,与此处李德裕所说不同。 [2]偃:偃盖,喻古松枝条横垂如伞盖。 【译文】卫公说:三鬣松和孔雀松有区别。 又说:想要松树不往高里长,栽植时拿石头抵在它的主根之下,这样不必等到千年就会偃盖。 X9. 46东都敦化坊百姓家,太和中,有木兰一树,色深红。 后桂州观察使李渤看宅人以五千买之[1],宅在水北,经年花紫色。 【注释】[1]李渤(773831):初隐嵩山,后入仕。 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出为桂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桂管都防御观察使。 【译文】大和年间,洛阳敦化坊某百姓家有一株木兰,颜色深红。 后来桂州观察使李渤的守宅人花了五千钱买下,李宅在河的北边,过了一年,花成了紫色。 X9. 47处士郑又玄云:闽中多佛桑树[1],树枝叶如桑,唯条上勾,花房如桐花,含长一寸余[2],似重台状,花亦有浅红者。 【注释】[1]佛桑树:即扶桑(朱槿)。 [2]含:含苞待放。 指花骨朵。 【译文】处士郑又玄说:闽地有很多佛桑树,树枝枝叶像桑,唯有枝条向上勾,花房如桐花,花骨朵长一寸多,像重台的形状,花也有浅红色的。 X9. 48独梪树[1] 顿丘南应足山有之[2]。 山上有一树,高十余丈,皮青滑,似流碧,枝干上耸,子若五彩囊,叶如亡子镜[3],世名之仙人独梪树。 【注释】[1]梪:音du。 [2]顿丘:在今河南浚县北。 [3]亡子镜:疑为七子镜,一种古镜。 梁简文帝《望月》:形同七子镜,影类九秋霜。 【译文】独梪树 顿丘以南的应足山有这种树。 山上有一棵树,高十多丈,树皮青滑,碧色欲滴,枝干向上耸,子实像五彩绣囊,叶片像七子镜,世人把它称作仙人独梪树。 X9. 49木龙树 徐之高冢城南[1],有木龙寺,寺有三层砖塔,高丈余。 塔侧生一大树,萦绕至塔顶。 枝干交横,上平,容十余人坐。 枝杪四向下垂,如百子帐[2]。 莫有识此木者,僧呼为龙木。 梁武曾遣人图写焉。 【注释】[1]徐之高冢城:在今江苏盱眙西北。 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六:(泗州临淮县)高冢城,魏义兴郡城也,在徐城县西北七十里平地。 [2]百子帐:北方游牧民族的帐篷,供宴饮或居住用。 唐代因其百子之名与婚嫁相宜,乃用为婚礼之帐。 唐陆畅《云安公主下降奉诏作催妆诗》:催铺百子帐,待障七香车。 【译文】木龙树 徐地高冢城南有座木龙寺,寺里有三层砖塔,高一丈多。 砖塔旁边长了一棵大树,树枝盘曲到塔顶。 枝干纵横交错,树冠是平的,可容十多人坐在上面。 枝梢四边下垂,就像百子帐。 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树,寺里的和尚称作龙木。 梁武帝曾经派人去把树画下来。 X9. 50鱼甲松[1] 洛中有鱼甲松。 【注释】[1]鱼甲:此谓松树皮如鱼鳞。 【译文】鱼甲松 洛阳有鱼甲松。 发布时间:2025-06-15 18:18:23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4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