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四十四 总术 内容: 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夫文以足言,理兼《诗》、《书》,别目两名,自近代耳。 颜延年以为∶“笔之为体,言之文也;经典则言而非笔,传记则笔而非言。 ”请夺彼矛,还攻其楯矣。 何者? 《易》之《文言》,岂非言文? 若笔为言文,不得云经典非笔矣。 将以立论,未见其论立也。 予以为∶发口为言,属翰曰笔,常道曰经,述经曰传。 经传之体,出言入笔,笔为言使,可强可弱。 《六经》以典奥为不刊,非以言笔为优劣也。 昔陆氏《文赋》,号为曲尽,然泛论纤悉,而实体未该。 故知九变之贯匪穷,知言之选难备矣。 凡精虑造文,各竞新丽,多欲练辞,莫肯研术。 落落之玉,或乱乎石;碌碌之石,时似乎玉。 精者要约,匮者亦鲜;博者该赡,芜者亦繁;辩者昭晰,浅者亦露;奥者复隐,诡者亦曲。 或义华而声悴,或理拙而文泽。 知夫调钟未易,张琴实难。 伶人告和,不必尽窕? 瓠之中;动角挥羽,何必穷初终之韵;魏文比篇章于音乐,盖有征矣。 夫不截盘根,无以验利器;不剖文奥,无以辨通才。 才之能通,必资晓术,自非圆鉴区域,大判条例,岂能控引情源,制胜文苑哉! 是以执术驭篇,似善弈之穷数;弃术任心,如博塞之邀遇。 故博塞之文,借巧傥来,虽前驱有功,而后援难继。 少既无以相接,多亦不知所删,乃多少之并惑,何妍蚩之能制乎! 若夫善弈之文,则术有恒数,按部整伍,以待情会,因时顺机,动不失正。 数逢其极,机入其巧,则义味腾跃而生,辞气丛杂而至。 视之则锦绘,听之则丝簧,味之则甘腴,佩之则芬芳,断章之功,于斯盛矣。 夫骥足虽骏,纆牵忌长,以万分一累,且废千里。 况文体多术,共相弥纶,一物携贰,莫不解体。 所以列在一篇,备总情变,譬三十之辐,共成一毂,虽未足观,亦鄙夫之见也。 赞曰∶文场笔苑,有术有门。 务先大体,鉴必穷源。 乘一总万,举要治繁。 思无定契,理有恒存。 发布时间:2025-06-20 17:44:38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5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