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内容: 却说徐庶趱程赴许昌。 曹操知徐庶已到,遂命荀彧、程昱等一班谋士往迎之。 庶入相府拜见曹操。 操曰:公乃高明之士,何故屈身而事刘备乎? 庶曰:某幼逃难,流落江湖,偶至新野,遂与玄德交厚,老母在此,幸蒙慈念,不胜愧感。 操曰:公今至此,正可晨昏侍奉令堂,吾亦得听清诲矣。 庶拜谢而出。 急往见其母,泣拜于堂下。 母大惊曰:汝何故至此? 庶曰:近于新野事刘豫州;因得母书,故星夜至此。 徐母勃然大怒,拍案骂曰:辱子飘荡江湖数年,吾以为汝学业有进,何其反不如初也! 汝既读书,须知忠孝不能两全。 岂不识曹操欺君罔上之贼? 刘玄德仁义布于四海,况又汉室之胄,汝既事之,得其主矣,今凭一纸伪书,更不详察,遂弃明投暗,自取恶名,真愚夫也! 吾有何面目与汝相见! 汝玷辱祖宗,空生于天地间耳! 骂得徐庶拜伏于地,不敢仰视,母自转入屏风后去了。 少顷,家人出报曰:老夫人自缢于梁间。 徐庶慌入救时,母气已绝。 后人有《徐母赞》曰:贤哉徐母,流芳千古:守节无亏,于家有补;教子多方,处身自苦;气若丘山,义出肺腑;赞美豫州,毁触魏武;不畏鼎镬,不惧刀斧;唯恐后嗣,玷辱先祖。 伏剑同流,断机堪伍;生得其名,死得其所:贤哉徐母,流芳千古! 徐虑见母已死,哭绝于地,良久方苏。 曹操使人赍礼吊问,又亲往祭奠。 徐庶葬母柩于许昌之南原,居丧守墓。 凡曹操所赐,庶俱不受。 时操欲商议南征。 荀彧谏曰:天寒未可用兵;姑待春暖,方可长驱大进。 操从之,乃引漳河之水作一池,名玄武池,于内教练水军,准备南征。 却说玄德正安排礼物,欲往隆中谒诸葛亮,忽人报:门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特来相探。 玄德曰:此莫非即孔明否? 遂整衣出迎。 视之,乃司马徽也。 玄德大喜,请入后堂高坐,拜问曰:备自别仙颜,因军务倥偬,有失拜访。 今得光降,大慰仰慕之私。 徽曰:闻徐元直在此,特来一会。 玄德曰:近因曹操囚其母,似母遣人驰书,唤回许昌去矣。 徽曰:此中曹操之计矣! 吾素闻徐母最贤,虽为操所囚,必不肯驰书召其子;此书必诈也。 元直不去,其母尚存;今若去,母必死矣! 玄德惊问其故,徽曰:徐母高义,必羞见其子也。 玄德曰:元直临行,荐南阳诸葛亮,其人若何? 徽笑曰: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来呕心血也? 玄德曰:先生何出此言? 徽曰:孔明与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与徐元直四人为密友。 此四人务于精纯,惟孔明独观其大略。 尝抱膝长吟,而指四人曰:公等仕进可至刺史、郡守。 众问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 每常自比管仲、乐毅,其才不可量也。 玄德曰:何颍川之多贤乎! 徽曰:昔有殷馗善观天文,尝谓群星聚于颍分,其地必多贤士。 时云长在侧曰:某闻管仲、乐毅乃春秋、战国名人,功盖寰宇;孔明自比此二人,毋乃太过? 徽笑曰:以吾观之,不当比此二人;我欲另以二人出之。 云长问:那二人? 徽曰: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 众皆愕然。 徽下阶相辞欲行,玄德留之不住。 徽出门仰天大笑曰: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 言罢,飘然而去。 玄德叹曰:真隐居贤士也! 次日,玄德同关、张并从人等来隆中。 遥望山畔数人,荷锄耕于田间,而作歌曰: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 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 玄德闻歌,勒马唤农夫问曰:此歌何人所作? 答曰:乃卧龙先生所作也。 玄德曰:卧龙先生住何处? 农夫曰:自此山之南,一带高冈,乃卧龙冈也。 冈前疏林内茅庐中,即诸葛先生高卧之地。 玄德谢之,策马前行。 不数里,遥望卧龙冈,果然清景异常。 后人有古风一篇,单道卧龙居处。 诗曰: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高冈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潺飞石髓;势若困龙石上蟠,形如单凤松阴里;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 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叩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囊里名琴藏古锦,壁间宝剑挂七星。 庐中先生独幽雅,闲来亲自勤耕稼: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 玄德来到庄前,下马亲叩柴门,一童出问。 玄德曰: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 童子曰:我记不得许多名字。 玄德曰:你只说刘备来访。 童子曰:先生今早少出。 玄德曰:何处去了? 童子曰:踪迹不定,不知何处去了。 玄德曰:几时归? 童子曰:归期亦不定,或三五日,或十数日。 玄德惆怅不已。 张飞曰:既不见,自归去罢了。 玄德曰:且待片时。 云长曰:不如且归,再使人来探听。 玄德从其言,嘱付童子:如先生回,可言刘备拜访。 遂上马,行数里,勒马回观隆中景物,果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 观之不已,忽见一人,容貌轩昂,丰姿俊爽,头戴逍遥巾,身穿皂布袍,杖藜从山僻小路而来。 玄德曰:此必卧龙先生也! 急下马向前施礼,问曰:先生非卧龙否? 其人曰:将军是谁? 玄德曰:刘备也。 其人曰:吾非孔明,乃孔明之友博陵崔州平也。 玄德曰:久闻大名,幸得相遇。 乞即席地权坐,请教一言。 二人对坐于林间石上,关、张侍立于侧。 州平曰:将军何故欲见孔明? 玄德曰:方今天下大乱,四方云扰,欲见孔明,求安邦定国之策耳。 州平笑曰:公以定乱为主,虽是仁心,但自古以来,治乱无常。 自高祖斩蛇起义,诛无道秦,是由乱而入治也;至哀、平之世二百年,太平日久,王莽篡逆,又由治而入乱;光武中兴,重整基业,复由乱而入治;至今二百年,民安已久,故干戈又复四起:此正由治入乱之时,未可猝定也。 将军欲使孔明斡旋天地,补缀乾坤,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 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乎? 玄德曰:先生所言,诚为高见。 但备身为汉胄,合当匡扶汉室,何敢委之数与命? 州平曰:山野之夫,不足与论天下事,适承明问,故妄言之。 玄德曰:蒙先生见教。 但不知孔明往何处去了? 州平曰:吾亦欲访之,正不知其何往。 玄德曰:请先生同至敝县,若何? 州平曰:愚性颇乐闲散,无意功名久矣;容他日再见。 言讫,长揖而去。 玄德与关、张上马而行。 张飞曰:孔明又访不着,却遇此腐儒,闲谈许久! 玄德曰:此亦隐者之言也。 三人回至新野,过了数日,玄德使人探听孔明。 回报曰:卧龙先生已回矣。 玄德便教备马。 张飞曰:量一村夫,何必哥哥自去,可使人唤来便了。 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孟子云:欲见贤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 孔明当世大贤,岂可召乎! 遂上马再往访孔明。 关、张亦乘马相随。 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 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 张飞曰:天寒地冻,尚不用兵,岂宜远见无益之人乎! 不如回新野以避风雪。 玄德曰:吾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 如弟辈怕冷,可先回去。 飞曰:死且不怕,岂怕冷乎! 但恐哥哥空劳神思。 玄德曰:勿多言,只相随同去。 将近茅庐,忽闻路傍酒店中有人作歌。 玄德立马听之。 其歌曰:壮士功名尚未成,呜呼久不遇阳春! 君不见东海者叟辞荆榛,后车遂与文王亲;八百诸侯不期会,白鱼入舟涉孟津;牧野一战血流杵,鹰扬伟烈冠武臣。 又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楫芒砀隆准公;高谈王霸惊人耳,辍洗延坐钦英风;东下齐城七十二,天下无人能继踪。 二人功迹尚如此,至今谁肯论英雄? 歇罢,又有一人击桌而歌。 其歌曰:吾皇提剑清寰海,创业垂基四百载;桓灵季业火德衰,奸臣贼子调鼎鼐。 青蛇飞下御座傍,又见妖虹降玉堂;群盗四方如蚁聚,奸雄百辈皆鹰扬,吾侪长啸空拍手,闷来村店饮村酒;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 二人歌罢,抚掌大笑。 玄德曰:卧龙其在此间乎! 遂下马入店。 见二人凭桌对饮:上首者白面长须,下首者清奇古貌。 玄德揖而问曰:二公谁是卧龙先生? 长须者曰:公何人? 欲寻卧龙何干? 玄德曰:某乃刘备也。 欲访先生,求济世安民之术。 长须者曰:我等非卧龙,皆卧龙之友也:吾乃颍川石广元,此位是汝南孟公威。 玄德喜曰:备久闻二公大名,幸得邂逅。 今有随行马匹在此,敢请二公同往卧龙庄上一谈。 广元曰:吾等皆山野慵懒之徒,不省治国安民之事,不劳下问。 明公请自上马,寻访卧龙。 玄德乃辞二人,上马投卧龙冈来。 到庄前下马,扣门问童子曰:先生今日在庄否? 童子曰:现在堂上读书。 玄德大喜,遂跟童子而入。 至中门,只见门上大书一联云: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 玄德正看间,忽闻吟咏之声,乃立于门侧窥之,见草堂之上,一少年拥炉抱膝,歌曰: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玄德待其歌罢,上草堂施礼曰:备久慕先生,无缘拜会。 昨因徐元直称荐,敬至仙庄,不遇空回。 今特冒风雪而来。 得瞻道貌,实为万幸,那少年慌忙答礼曰:将军莫非刘豫州,欲见家兄否? 玄德惊讶曰:先生又非卧龙耶? 少年曰:某乃卧龙之弟诸葛均也。 愚兄弟三人:长兄诸葛瑾,现在江东孙仲谋处为幕宾;孔明乃二家兄。 玄德曰:卧龙今在家否? 均曰:昨为崔州平相约,出外闲游去矣。 玄德曰:何处闲游? 均曰: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往来莫测,不知去所。 玄德曰:刘备直如此缘分浅薄,两番不遇大贤! 均曰:少坐献茶。 张飞曰:那先生既不在,请哥哥上马。 玄德曰:我既到此间,如何无一语而回? 因问诸葛均曰:闻令兄卧龙先生熟谙韬略,日看兵书,可得闻乎? 均曰:不知。 张飞曰:问他则甚! 风雪甚紧,不如早归。 玄德叱止之。 均曰:家兄不在,不敢久留车骑;容日却来回礼。 玄德曰:岂敢望先生枉驾。 数日之后,备当再至。 愿借纸笔作一书,留达令兄,以表刘备殷勤之意。 均遂进文房四宝。 玄德呵开冻笔,拂展云笺,写书曰:备久慕高名,两次晋谒,不遇空回,惆怅何似! 窃念备汉朝苗裔,滥叨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纲纪崩摧,群雄乱国,恶党欺君,备心胆俱裂。 虽有匡济之诚,实乏经纶之策。 仰望先生仁慈忠义,慨然展吕望之大才,施子房之鸿略,天下幸甚! 社稷幸甚! 先此布达,再容斋戒薰沐,特拜尊颜,面倾鄙悃。 统希鉴原。 玄德写罢,递与诸葛均收了,拜辞出门。 均送出,玄德再三殷勤致意而别。 方上马欲行,忽见童子招手篱外,叫曰:老先生来也。 玄德视之,见小桥之西,一人暖帽遮头,狐裘蔽体,骑着一驴,后随一青衣小童,携一葫芦酒,踏雪而来;转过小桥,口吟诗一首。 诗曰: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 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 仰面观火虚,疑是玉龙斗。 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 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 玄德闻歌曰:此真卧龙矣! 滚鞍下马,向前施礼曰:先生冒寒不易! 刘备等候久矣! 那人慌忙下驴答礼。 诸葛均在后曰:此非卧龙家兄,乃家兄岳父黄承彦也。 玄德曰:适间所吟之句,极其高妙。 承彦曰:老夫在小婿家观《梁父吟》,记得这一篇;适过小桥,偶见篱落间梅花,故感而诵之。 不期为尊客所闻。 玄德曰:曾见令婿否? 承彦曰:便是老夫也来看他。 玄德闻言,辞别承彦,上马而归。 正值风雪又大,回望卧龙冈,悒怏不已。 后人有诗单道玄德风雪访孔明。 诗曰:一天风雪访贤良,不遇空回意感伤。 冻合溪桥山石滑,寒侵鞍马路途长。 当头片片梨花落,扑面纷纷柳絮狂。 回首停鞭遥望处,烂银堆满卧龙冈。 玄德回新野之后,光阴荏苒,又早新春。 乃令卜者揲蓍,选择吉期,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卧龙冈谒孔明。 关、张闻之不悦,遂一齐入谏玄德。 正是:高贤未服英雄志,屈节偏生杰士疑。 未知其言若何,下文便晓。 发布时间:2025-06-21 15:03:34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5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