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四十八回 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武 内容: 却说庞统闻言,吃了一惊,急回视其人,原来却是徐庶。 统见是故人,心下方定。 回顾左右无人,乃曰:你若说破我计,可惜江南八十一州百姓,皆是你送了也! 庶笑曰:此间八十三万人马,性命如何? 统曰:元直真欲破我计耶? 庶曰:吾感刘皇叔厚恩,未尝忘报。 曹操送死吾母,吾已说过终身不设一谋,今安肯破兄良策? 只是我亦随军在此,兵败之后,玉石不分,岂能免难? 君当教我脱身之术,我即缄口远避矣。 统笑曰:元直如此高见远识,谅此有何难哉! 庶曰:愿先生赐教。 统去徐庶耳边略说数句。 庶大喜,拜谢。 庞统别却徐庶,下船自回江东。 且说徐庶当晚密使近人去各寨中暗布谣言。 次日,寨中三三五五,交头接耳而说。 早有探事人报知曹操,说:军中传言西凉州韩遂、马腾谋反,杀奔许都来。 操大惊,急聚众谋士商议曰:吾引兵南征,心中所忧者,韩遂、马腾耳。 军中谣言,虽未辨虚实,然不可不防。 言未毕,徐庶进曰:庶蒙丞相收录,恨无寸功报效。 请得三千人马,星夜往散关把住隘口;如有紧急,再行告报。 操喜曰:若得元直去,吾无忧矣! 散关之上,亦有军兵,公统领之。 目下拨三千马步军,命臧霸为先锋,星夜前去,不可稽迟。 徐庶辞了曹操,与臧霸便行。 此便是庞统救徐庶之计。 后人有诗曰:曹操征南日日忧,马腾韩遂起戈矛。 凤雏一语教徐庶,正似游鱼脱钓钩。 曹操自遣徐庶去后,心中稍安,遂上马先看沿江旱寨,次看水寨。 乘大船一只于中央,上建帅字旗号,两傍皆列水寨,船上埋伏弓弩千张。 操居于上。 时建安十三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天气晴明,平风静浪。 操令:置酒设乐于大船之上,吾今夕欲会诸将。 天色向晚,东山月上,皎皎如同白日。 长江一带,如横素练。 操坐大船之上,左右侍御者数百人,皆锦衣绣袄,荷戈执戟。 文武众官,各依次而坐。 操见南屏山色如画,东视柴桑之境,西观夏口之江,南望樊山,北觑乌林,四顾空阔,心中欢喜,谓众官曰:吾自起义兵以来,与国家除凶去害,誓愿扫清四海,削平天下;所未得者江南也。 今吾有百万雄师,更赖诸公用命,何患不成功耶! 收服江南之后,天下无事,与诸公共享富贵,以乐太平。 文武皆起谢曰:愿得早奏凯歌! 我等终身皆赖丞相福荫。 操大喜,命左右行酒。 饮至半夜,操酒酣,遥指南岸曰:周瑜、鲁肃,不识天时! 今幸有投降之人,为彼心腹之患,此天助吾也。 荀攸曰:丞相勿言,恐有泄漏。 操大笑曰:座上诸公,与近侍左右,皆吾心腹之人也,言之何碍! 又指夏口曰:刘备、诸葛亮,汝不料蝼蚁之力,欲撼泰山,何其愚耶! 顾谓诸将曰:吾今年五十四岁矣,如得江南,窃有所喜。 昔日乔公与吾至契,吾知其二女皆有国色。 后不料为孙策、周瑜所娶。 吾今新构铜雀台于漳水之上,如得江南,当娶二乔,置之台上,以娱暮年,吾愿足矣! 言罢大笑。 唐人杜牧之有诗曰: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曹操正笑谈间,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 操问曰;此鸦缘何夜鸣? 左右答曰:鸦见月明,疑是天晓,故离树而鸣也。 操又大笑。 时操已醉,乃取槊立于船头上,以酒奠于江中,满饮三爵,横槊谓诸将曰:我持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也。 今对此景,甚有慷慨。 吾当作歌,汝等和之。 歌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皎皎如月,何时可辍?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歌罢,众和之,共皆欢笑。 忽座间一人进曰:大军相当之际,将士用命之时,丞相何故出此不吉之言? 操视之,乃扬州刺史,沛国相人,姓刘,名馥,字元颖。 馥起自合淝,创立州治,聚逃散之民,立学校,广屯田,兴治教,久事曹操,多立功绩。 当下操横槊问曰:吾言有何不吉? 馥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此不吉之言也。 操大怒曰:汝安敢败吾兴! 手起一槊,刺死刘馥。 众皆惊骇。 遂罢宴。 次日,操酒醒,懊恨不已。 馥子刘熙,告请父尸归葬。 操泣曰:吾昨因醉误伤汝父,悔之无及。 可以三公厚礼葬之。 又拨军士护送灵柩,即日回葬。 次日,水军都督毛玠、于禁诣帐下,请曰:大小船只,俱已配搭连锁停当。 旌旗战具,一一齐备。 请丞相调遣,克日进兵。 操至水军中央大战船上坐定,唤集诸将,各各听令。 水旱二军,俱分五色旗号:水军中央黄旗毛玠、于禁,前军红旗张郃,后军皂旗吕虔,左军青旗文聘,右军白旗吕通;马步前军红旗徐晃,后军皂旗李典,左军青旗乐进,右军白旗夏侯渊。 水陆路都接应使:夏侯惇、曹洪;护卫往来监战使:许褚、张辽。 其余骁将,各依队伍。 令毕,水军寨中发擂三通,各队伍战船,分门而出。 是日西北风骤起,各船拽起风帆,冲波激浪,稳如平地。 北军在船上,踊跃施勇,刺枪使刀。 前后左右各军,旗幡不杂。 又有小船五十余只,往来巡警催督。 操立于将台之上,观看调练,心中大喜,以为必胜之法;教且收住帆幔,各依次序回寨。 操升帐谓众谋士曰:若非天命助吾,安得凤雏妙计? 铁索连舟,果然渡江如履平地。 程昱曰:船皆连锁,固是平稳;但彼若用火攻,难以回避。 不可不防。 操大笑曰:程仲德虽有远虑,却还有见不到处。 荀攸曰:仲德之言甚是。 丞相何故笑之? 操曰:凡用火攻,必藉风力。 方今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安有东风南风耶? 吾居于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烧自己之兵也,吾何惧哉? 若是十月小春之时,吾早已提备矣。 诸将皆拜伏曰:丞相高见,众人不及。 操顾诸将曰:青、徐、燕、代之众,不惯乘舟。 今非此计,安能涉大江之险! 只见班部中二将挺身出曰:小将虽幽、燕之人,也能乘舟。 今愿借巡船二十只,直至江口,夺旗鼓而还,以显北军亦能乘舟也。 操视之,乃袁绍手下旧将焦触、张南也。 操曰:汝等皆生长北方,恐乘舟不便。 江南之兵,往来水上,习练精熟,汝勿轻以性命为儿戏也。 焦触、张南大叫曰:如其不胜,甘受军法! 操曰:战船尽已连锁,惟有小舟。 每舟可容二十人,只恐未便接战。 触曰:若用大船,何足为奇? 乞付小舟二十余只,某与张南各引一半,只今日直抵江南水寨,须要夺旗斩将而还。 操曰:吾与汝二十只船,差拨精锐军五百人,皆长枪硬弩。 到来日天明,将大寨船出到江面上,远为之势。 更差文聘亦领三十只巡船接应汝回。 焦触、张南欣喜而退。 次日,四更造饭,五更结束已定,早听得水寨中擂鼓鸣金。 船皆出寨,分布水面,长江一带,青红旗号交杂。 焦触、张南领哨船二十只,穿寨而出,望江南进发。 却说南岸隔夜听得鼓声喧震,遥望曹操调练水军,探事人报知周瑜。 瑜往山顶观之,操军已收回。 次日,忽又闻鼓声震天,军士急登高观望,见有小船冲波而来,飞报中军。 周瑜问帐下:谁敢先出? 韩当、周泰二人齐出曰:某当权为先锋破敌。 瑜喜,传令各寨严加守御,不可轻动。 韩当、周泰各引哨船五只,分左右而出。 却说焦触、张南凭一勇之气,飞棹小船而来。 韩当独披掩心,手执长枪,立于船头。 焦触船先到,便命军士乱箭望韩当船上射来。 当用牌遮隔。 焦触捻长枪与韩当交锋。 当手起一枪,刺死焦触。 张南随后大叫赶来。 隔斜里周泰船出。 张南挺枪立于船头,两边弓矢乱射。 周泰一臂挽牌,一手提刀,两船相离七八尺,泰即飞身一跃,直跃过张南船上,手起刀落,砍张南于水中,乱杀驾舟军士。 众船飞棹急回。 韩当、周泰催船追赶,到半江中,恰与文聘船相迎。 两边便摆定船厮杀。 却说周瑜引众将立于山顶,遥望江北水面艨艟战船,排合江上,旗帜号带,皆有次序。 回看文聘与韩当、周泰相持,韩当、周泰奋力攻击,文聘抵敌不住,回船而走,韩、周二人,急催船追赶。 周瑜恐二人深入重地,便将白旗招飐,令众鸣金。 二人乃挥棹而回。 周瑜于山顶看隔江战船,尽入水寨。 瑜顾谓众将曰:江北战船如芦苇之密,操又多谋,当用何计以破之? 众未及对,忽见曹军寨中,被风吹折中央黄旗,飘入江中。 瑜大笑曰:此不祥之兆也! 正观之际,忽狂风大作,江中波涛拍岸。 一阵风过,刮起旗角于周瑜脸上拂过。 瑜猛然想起一事在心,大叫一声,往后便倒,口吐鲜血。 诸将急救起时,却早不省人事。 正是:一时忽笑又忽叫,难使南军破北军。 毕竟周瑜性命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发布时间:2025-06-21 15:58:30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5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