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之三 起居(附:诸忌 内容: 春三月,此谓发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 夏三月,此谓蕃秀,夜卧早起,使志无怒,使气得泄。 秋三月,此谓容平,早卧早起,使志安宁。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毋泄皮肤。 春冰末泮,衣欲上厚下薄。 春天不可薄衣伤寒。 夏之一季,是人休息之时,心旺肾衰,液化为水。 至秋而凝,冬始坚。 当不问老少,皆食暖物,则百病不作。 四月、五月,其时金水极衰,火土甚旺,必须独宿养阴,尤胜服药。 夏至以后迄秋分,须慎肥腻、饼臞、油酥之物,此物与酒浆瓜果相妨,病多为此也。 夏月不宜坐日晒石上,热则成疮,冷则成疝。 睡铁石上损目。 夏月远行不宜用冷水濯足。 夏月并醉时,不可露卧,生风癣冷痹。 五六月泽中停水,多有鱼鳖精,饮之成瘕。 猛热时河内浴,成骨痹。 热极用扇扇手心,则五体俱凉。 盛热大汗,不宜当风,冷水沃面成目疾。 伏热不得饮水及以冷物迫之,杀人。 冬时绵衣毡褥之类,急寒急着,急换急脱。 冬寒虽近火,不可令火气聚,不宜于火上拱炙衣服,若炙手暖则已,不已损血,令五心热。 大雪中跣足,人不可便以热汤洗,或饮热酒。 又触寒未解,勿便饮汤食热物。 大寒早出,含真酥油则耐寒气。 大雾不宜远行,宜少饮酒,以御雾瘴。 大寒、大热、大风、大雾勿冒之,行房更忌。 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寒热,感则害人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 朝不可虚,暮不可实。 朔不可哭,晦不可歌,招凶。 星月下裸形当风中,醉卧以人扇之,皆不可。 忽逢暴风雨,震雷昏雾,皆是诸龙鬼神经过,宜入室烧香静坐,以避之,过后方出,吉,尤不可犯房。 过神庙,勿轻人,必恭敬,不宜恣视,吉。 忽见光怪变异之物,强抑勿怪,吉。 心之神发乎目,久视则伤心;肾之精发乎耳,久听则伤肾。 五色皆损目,惟皂糊屏风可养目。 目不点不昏,耳不挖不聋。 生五辛接热饮食,极目瞻视山川草木,夜读注疏古书,久居烟火,博奕不休,饮酒不已,热飧面食,抄写多年,雕镂细巧,房室不节,泣泪过多,月下观书,夜观星斗,刺头出血,驰骋田猎,冒涉风霜,眼目病赤,沐浴房劳,迎风不忌,皆丧明之由,慎之。 人身以津液为本,在皮为汗,在肉为血,在肾为精,在口为津,伏脾为痰,在鼻为涕,在眼为泪,出则皆不可回,惟津在口独可回,回则生意又续矣。 人皆终日不唾,常嗽而咽之,则精气常留,面目有光。 故曰多唾损神,远唾损气。 又曰远唾不如近唾,近唾不如不唾。 发是血之余,一日一次梳,通血脉,散风湿。 大小便皆不可用力努,亦不可强闭抑忍,一失其度,或涩或滑,皆伤气害生,为祸甚速。 忍小便成五淋,忍大便成五痔。 大小便时,不可开口说话,切记。 夜间小便时,仰面开眼,至老眼不昏。 饥则坐小便,饱则立小便,慎之无病。 久行伤筋劳于肝,久立伤骨损于肾。 行汗勿跂床悬脚,久成血痹腰痛。 行路劳倦骨疼,直得暖处睡。 行路多,夜间向壁角拳足睡,则明日足不劳。 远行触热及醉后用冷水洗面,则生黑皯成目疾。 早行食煨生姜少许,避瘴开胃。 夜行常叩齿杀鬼邪,或用手掠脑后发,而精邪不敢近。 夜间行,勿歌唱大叫。 久坐伤肉,久卧伤气。 坐勿背日,勿当风湿。 勿坐卧于塚墓之傍,令人精神散。 灯烛而卧,神魂不安,尤忌行房。 口吹灯则损气。 将睡叩齿则齿固。 卧宜侧身屈膝,不损心气。 觉宜舒展,精神不散。 舒卧招邪魅。 床高三尺以上,则地气不及,安卧榻当门,不吉。 枕内安麝辟邪,安决明子、菊花明目。 濯足而卧,四肢无冷疾。 卧足一伸一屈,不梦泄。 寝不得言语,五脏如悬磬然,不悬不可发声。 睡不可张口,泄气损气。 眠勿歌咏,大不祥。 夜间不直说鬼神事。 醉卧黍穰中发疮患。 人卧不可戏将笔墨画其面,魂不归体。 卧魇不语,是魂魄外游,为邪所执,宜暗唤,或以梁上尘吹鼻中即醒,忌以火照,则神魂不入。 或于灯前魇者,本由明出不忌火,并不宜近唤及急唤,亦恐失神魂也。 起晏则神不清。 凡睡觉,饮水更睡,成水癖。 沐浴未干未可睡。 频浴者,气壅于脑,滞于中,血凝而气散,体虽泽而气自损,故有疖疽之患。 多汗损血。 大汗偏脱衣,及醉令人扇,生偏枯半身不遂。 食饱不可洗头,不宜冷水淋。 用炊汤洗面无精神。 水过夜,面上有五色光彩,及磨刀水,俱不可洗手。 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通,真气在下,好走。 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好趋。 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好步。 四十岁脏腑十二筋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好坐。 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 六十岁心气始衰,善忧悲,血气懈惰,好卧。 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 八十岁肺气衰,魄将离,故言善误。 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虚。 百岁五脏皆虚,神气乃去,形骸独居。 人年四十阴气自半矣,五十肝气衰,六十筋不能动,精气少,须当自慎自戒,少加调和摄养,宁不为养生之本。 七十岁以上取性自养,不可劳心苦形,冒寒暑。 若能顺四时运气之和,自然康健延年。 苟求贪得尚如壮岁,不知其可也。 养生以不损为延年之术,不损以有补为养生之经。 居安虑危,防未萌也。 勿以小害而不去,勿以小益而不为。 虽少年致损,气弱体枯,及晚景得悟防患补益,气血有余而神自足矣。 导引法,夜半后生气时,或五更睡觉,或无事闲坐腹空时,宽衣解带,先微微呵出腹中浊气,一九止,或五大止,定心闭目,叩齿三十六通,以集身神,然后以手大拇指背拭目,大小九过,使无翳障,明目去风,亦补肾气。 兼按鼻左右七过,令表里俱热,所谓灌溉中岳以润肺。 次以两手摩令极热,闭口鼻气,然后摩面,不以遍数,连发际,面有光。 又摩耳根耳轮,不拘遍数,所谓修其城郭,以补肾气,以防聋隤。 真人起居之法,次以舌拄上腭,漱口中内外津液满口,作三咽下之,如此三度九咽,便兀然放身,心同大虚,身若委衣,万虑俱遣,久久行之,气血调畅,自然延寿也。 又两足心涌泉二穴,能以一手举足,一手摩擦之百二十数,疏风去湿,健脚力。 手常摩擦皮肤温热,熨去冷气,此调中畅外,养形之法。 秋冬温足冻脑,春夏脑足俱冻。 夜卧勿覆其头,得长寿,以常有天地之清气入腹中也。 湿衣及汗衣切不可久着,能伤人心肺。 呼吸过常,辩争倍答,非所以养气也。 凡人大劳则力乏绝,大饥则脏腑脉络有竭,大饱则腠理气溢,大渴则经脉蹶乱,大醉则精神散越,大热则阴气解脱,大寒则血脉凝结,并能致疾。 入山山精老魅多来试人形,当悬明镜九寸于背后,以辟众恶。 盖鬼魅能变形,而不能使镜中之形变,其形在镜中,则消亡退走,不敢为害。 渡江河朱笔书“禹”字佩之,能免风涛之厄。 如遇风使帆,若风势颠猛,便须少少落帆,投港稍泊,不得贪程。 倘风势不止,天色昏暮,前行不知,宿泊多有疏失。 如使风,遇风忽转,便当使回寻港,不可当江抛锚,止望风息,恐致误事。 春夏港汊内泊船,须多用椿缆,恐忽有山水涨发冲决之患。 如秋冬当江稍泊,夜间勤起看风色,加添绳缆,恐贪睡有仓卒之患,措手不及。 在船人等,过晚不可尽醉,恐有不测,无人使唤。 每到马头关津,不可令妇人妆饰露白,恐惹眼目。 在船器用,金银、衣服不必鲜华,到处买物交易,密地包藏上船,毋得彰露。 遇晚宿泊,须要赶伴,或前或后,不可孤零。 三五生人,不可容易搭载。 凡上下水船,忽见后有小船,远近相逐,当早奔港汊宿泊。 日落泊西,黄昏不见人时,又泊向东,或前或后,使人不认方可。 凡夜起必唤知同伴。 出门外必回身掩门,恐盗乘隙而人。 凡觉有盗及犬吠,宜唤醒同伴,直言有盗,徐起逐之,盗必且窜,不可乘暗击之,恐盗急刀伤及我,及误击自家之人。 起逐盗,防改易元路。 贼以物探,不可用手拏。 凡刀刃伤,切勿饮水,令血不止而死。 当急以布蘸热汤合之,或冷水浸嚼柏叶止血妙。 箫管挂壁,取之勿便吹,恐有蜈蚣。 古井及深阱中有毒气不可入。 窥古井损寿,塞古井令人盲聋。 女子不宜祭灶。 妇人不宜跂灶。 坐灶前不宜歌唱,骂詈、吟哭、咒咀、无礼。 刀斧不宜安灶上,簸箕不宜安灶前。 灶灰不宜弃厨中。 登厕不宜唾,初登时咳嗽三声,吉。 日夜无故,不可于官舍正厅、私家正堂向南坐,多招异事。 《左传》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 《淮南子》曰:坚土人刚,弱土人肥,垆土人大,沙土人细,息土人美,耗土人丑。 山气多男,泽气多女,水气多喑,风气多聋,林气多癃,木气多伛,湿气多肿,石气多力,阴气多瘿,暑气多夭,寒气多寿,谷气多痹,丘气多狂,野气多仁,陵气多贪。 轻土人利,重土人迟。 清水音小,浊水音大,湍水人轻,迟水人重。 中土多圣。 黄帝问曰: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凉。 地不满东南,右热而左温。 其何故也? 岐伯曰:东南,阳也,其精降于下。 西北,阴也,其精奉于上。 是以地有高下,气有温凉。 高者气寒,下者气热。 帝曰:其于寿夭何如? 岐伯曰: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 帝曰: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其故何也。 岐伯曰:高下之理,地势使然也,崇高则阴气治之,汙下则阳气治之。 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 由是观之,人之寿夭美恶,由于水土之气。 如此,善养生者,择地而居,此为至要。 或曰:古者巢居穴豦,而人多寿,何也? 曰:古人淳朴,寡于嗜欲,此实寿本。 况巢居则高迥而多寒,穴处则固密而无风湿之患,岂不得寿。 今之居处当何如? 曰:由水深土厚,阴精所奉之说观之,居处高耸于生乃宜。 曰:生之所寓,人有定区,高山峻土,恶乎能齐? 曰:有山阜则就山阜,临平漫则起楼台,庶乎日袭阴气而不为阳泄矣。 古谓仙人好楼居,得非以是乎哉。 御情     大道无情,非气不足以长养万物,气化则物生,气壮则物盛,气变则物衰,气绝则物死,此生长收藏之机,万物因之而成变化也。 人肖天地,同此一气,七情六欲,交相震挠,真气耗极,形体消亡而神自去矣。 故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令人心意不存,皮革焦。 多笑则伤脏且伤神。 大怒伤肝,血不荣于筋,而气激上逆,呕血目暗,使人薄厥。 怒甚而不止,志为之伤,健忘前言,腰背隐痛。 多怒则百脉不定,男发焦,筋痿为劳,药力不及。 当食暴嗔及晨嗔,令人神惊,夜梦飞扬。 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失精,久而阴缩拘挛。 悲哀太甚则胞络绝,伤气内动。 悲哀则伤志,毛悴色夭,竭绝失生。 遇事而忧不止,遂成肺劳。 忧愁不解则伤意,恍惚不宁,四肢不耐。 当食而忧,神为之惊,梦寐不安。 大恐伤肾,恐不除则志伤,恍惚不乐。 恐惧不解则精伤,骨酸瘈疭,精时自下,五脏失守,阴虚气弱不耐。 多好则专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无欢。 疑惑不止,心无所主,正气不行,外邪干之,必为心疾。 思忧过度,恐虑无时,郁而生涎,涎与气结,升而不降,忧气劳思不食,为五噎之病。 女人忧思哭泣,则阴气结,月水时少时多,内热苦渴,色恶,肌体枯黑。 凡人不可无思,常渐渐除之。 人身虚无,但有游气,气息得理,百病不生。 道不在烦,但能不思衣食,不思声色,不思胜负,不思得失,不思荣辱,心不劳,神不极,自尔可得百岁。 精者,神之本;气者,神之主;形者,气之宅。 神太用则耗,气太用则竭,气太劳则绝。 气清则神畅,气浊则神昏,气乱则神劳,气衰则神去。 乐色不节则耗精,轻用不止则精散。 年高之人,血气衰弱,阴事辄盛,必慎而抑之。 一度不泄,一度火灭;一度火灭,一度增油。 若不制而纵情,则是膏火将灭,更去其油。 人年六十者,当闭精勿泄,若气力尚壮盛者,亦不可强忍。 能一月再泄精,一岁二十四泄,得寿二百岁。 故曰上士异床,中士异被,欲多则损精。 人可保者,命;可惜者,身;可重者,精。 肝精不用,目眩无光;肺精不交,肌肉消瘦;肾精不固,神气灭少;脾精不坚,齿发浮落。 若耗散真精,疾病死亡随至。 故曰多思则神散,多念则心劳,多笑则脏腑上翻,多言则气海虚脱,多喜则膀胱纳客风,多怒则腠理奔浮血,多乐则心神邪荡,多愁则头面焦枯,多好则智气溃溢,多忿则精爽奔腾,多事则筋脉干急,多机则智虑沉迷。 伐人之生,甚于斧斤;蚀人之性,猛于豺狼。 夫未闻道者,放逸其心,逆于生乐,以精神徇智巧,以忧畏徇得失,以劳苦徇礼节,以身世殉财利,四徇不置,心为之病矣。 极力劳形,噪奉气逆,当风纵酒,餐嗜辛酸,肝为之病矣。 饮食生冷,温凉失度,久坐久卧,大饱大饥,脾为之病矣。 呼叫过常,辨争倍答,冒犯寒暄,恣食咸苦,肺为之病矣。 久坐湿地,强力入水,纵欲劳形,三田漏溢,肾为之病矣。 五病既作,故未老而羸,未羸而病,病至则重,重则必毙。 呜呼! 是皆弗思而自取之也。 强力入房,则精耗肾伤,髓枯腰痛。 阴痿不能快欲,强服丹石以助阳,肾水枯竭,心火如焚,五脏干燥,消渴立至。 醉饱行房,令人五脏翻覆。 忿怒中尽力房事,精虚气壅,发而痈疽。 恐惧中房事,阴阳偏虚,发厌,自汗盗汗,积而成劳。 远行疲乏入房,为五疼虚损。 月事未绝而交接,生白驳,又冷气人内,身面痿黄,不产。 忍小便入房,得淋,茎中痛,面失血色,或致胞转,脐下急痛,死。 新病起而行房,或少年而迷欲,交接输泻,必动三焦,动则热而欲火炽,因入水致中焦热郁发黄,下焦气胜额黑,上焦血走随瘀热行内,大便黑溏。 服脑、麝入房,关窍开通,真气走散。 时病未复犯者,舌出数寸,死。 诸神降日犯淫者促寿。 朔日减一纪,望日减十年,上弦、下弦、三元减五年,二分、二至、二社各减四年,庚申、甲子、本命减二年。 正月初三日万神都会,十四、十六三官降,二月二日万神会,三月初九日牛鬼神降,犯者百日中恶。 四月初四日,万佛善化,犯者失音。 每月初八,善恶童子降,犯者血死。 五月三个五日,三个六日,三个七日,为九毒日,犯者不过三年。 十月初十日夜,西天王降,犯之一年死,十一月二五,掠刺大夫降,犯之短年。 十二月初七,夜犯之恶病死。 二十日天师相交行道,犯之促寿。 每月望日,人神在阴,四月十月,阴阳纯用事,俱不可犯淫。 童男室女,积想在心,思虑过当,多致苛损。 羸女宜及时而嫁,弱男则待壮而婚。 新镌厚生训纂卷之三终 发布时间:2025-06-22 10:41:43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6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