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董观 内容: 董观,太原人,善阴阳占候之术。 唐元和中,与僧灵习善,偕适吴楚间。 习道卒,观亦归并州。 宝历中,观游汾泾,至泥阳郡,会于龙兴寺。 堂宇宏丽,有经数千百编。 观遂留止,期尽阅乃还。 先是,院之东庑北室,空而扃钥。 观因请居,寺僧不可,曰:“居是室者,多病或死。 且多妖异。 ”观少年恃气力,曰:“某愿得之。 ”遂居焉。 旬余,夜寐,辄有胡人十数,挈乐持酒来,歌笑其中,若无人。 如是数夕,观虽惧,尚不言于寺僧。 一日经罢,时已曛黑,观怠甚,闭室而寝。 未熟。 忽见灵习在榻前,谓观曰:“师行矣。 ”观惊且恚曰:“师,鬼也。 何为而至? ”习笑曰:“子运穷数尽,故我得以候子。 ”即牵观袂去榻。 观回视,见其身尚偃,如寝熟。 乃叹曰:“嗟乎! 我家远,父母尚在。 今死此,谁蔽吾尸耶! ”习曰:“何子之言失而忧之深乎夫所以为人者,以其能运手足善视听而已。 此精魂扶之使然,非自然也。 精魂离身,故曰死。 是以手足不能为,视听不能施,虽六尺之躯,尚安用乎子宁足念! ”观谢之,因问习:“常闻我教有中阴去身者,谁为耶! ”习曰:“吾与子谓死而未更生也。 ”遂相与行。 其所向,虽关键甚严,辄不碍。 于是出泥阳城西去。 其地多草,茸密红碧,如毳毯状。 行十余里,一水广不数尺,流而西南。 观问习,习曰:“此俗所谓奈河。 其源出于地府耶。 ”观即视其水,皆血,而腥秽不可近。 又见岸上有冠带? 襦凡数百,习曰:“此逝者之衣。 由此趋冥道耳。 ”又望水西有二城,南北可一里余,草树蒙蔽,庐舍骈接。 习与观曰:“与子俱往彼,君生南城徐氏,为次子;我生北城侯氏,为长子。 生十年,当重与君舍家归佛氏。 ”观曰:“吾闻人死当为冥官追捕,案籍罪福,苟平生事行无大过,然后更生人间。 今我死未尽夕,遂能如是耶! ”曰:“不然。 冥途与世人无异,脱不为不道,宁桎梏可及身哉? ”言已,习即牵衣跃而过。 观方攀岸将下,水豁然而开,广丈余,观惊眙惶惑。 忽有牵观者,观回视,一人尽体皆毛,状若狮子,其貌即人也。 良久,谓观曰:“师何往? ”曰:“往此南城耳。 ”其人曰:“吾命汝阅《大藏经》,宜疾还,不可久留。 ”遂持观臂,急东西指郡城而归。 未至数里,又见一人,状如前召观者,大呼曰:“可持去。 将无籍。 ”顷之,遂至寺。 时天以曙,见所居室,有僧数十拥其门,视己身在榻,二人排观入门,忽有水自上沃其体,遂寤。 寺僧曰观卒一夕矣。 于是具以事语僧。 后数日,于佛宇中见二土偶人像为左右侍,乃观前所见者。 观因誓心精思,留阅藏经,虽寒暑无少堕。 凡数年而归。 时宝历二年五月十五也。 会昌中,诏除天下佛寺,观亦斥去。 后至长安,以占候游公卿门,言事往往而中。 常为沂州临沂县尉。 余在京师,闻其事于观也。 发布时间:2025-06-23 16:28:39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6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