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五色解 内容: 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切而知之。 六十一难: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神圣工巧,优劣悬殊,故四诊之中,首推望色。 四十九难:肝主色,自入为青,入心为赤,入脾为黄,入肺为白,入肾为黑。 五色者,五脏之气所发,故五脏在中,上结五官,外现五色。 肝官于目,心官于舌,脾官于口,肺官于鼻,肾官于耳。 病生五脏,则色现五官。 《灵枢·五阅五使》:肝病者眦青,心病者舌短颧赤,脾病者唇黄,肺病者喘息鼻张,肾病者颧与颜黑。 《灵枢。 五色》: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 五官之中,尤重明堂。 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润泽以清,真色以致,病色不见,则五脏安和,壮盛无疾。 骨陷色夭,则五脏不安,诸病乃作。 不第五脏,凡六腑、四肢、百节,病则色征于面,按部而发。 《灵枢·五色》: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首面上于阙庭,王宫在于下极。 庭者,首面也。 阙上者,咽喉也。 阙中者,肺也。 下极者,心也。 直下者,肝也。 肝左者,胆也。 下者,脾也。 方上者,胃也。 中央者,大肠也。 挟大肠者,肾也。 当肾者,脐也。 面王以上者,小肠也。 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 此脏腑之现于面部者也。 颧者,肩也。 颧后者,臂也。 臂下者,手也。 目内眦上者,膺乳也。 挟绳而上者,背也。 循牙车以下者,股也。 中央者,膝也。 膝以下者,胫也。 当胫以下者,足也。 巨分者,股里也。 巨屈者,膝膑也。 此肢节之现于面部者也。 左右殊方,男女异位。 浮泽为外,沉浊为内,察其浮沉,以知浅深,察其泽夭,以观成败,察其散抟,以知远近。 视色上下,以知病处,其色上行者,病益甚,其色下行,如云彻散者,病方已,色从外走内者,病从外走内,色从内走外者,病从内走外。 其相乘制也,肾乘心,心先病,肾为应。 他皆如是也。 《素问·玉机真脏论》:形气相得,谓之可治,色泽以浮,谓之易已,形气相失,谓之难治,色夭不泽,谓之难已。 三部九候论:五脏已败,其色必夭,夭则死矣。 《灵枢·本神》: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月囷)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 脾盛怒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四肢不举,毛悴色夭、死于春。 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不精,阴缩而筋挛,筋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 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于夏。 肾忧愁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毛悴色夭,死于季夏。 五脏之外,兼审经脉。 诊要经终论: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瘈疭,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 少阳终者,百节皆纵,目睘绝系,绝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 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妄言,色黄,其上下之经,盛而不行,则终矣。 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 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面黑,皮毛焦,而终矣。 厥阴终者,中热,嗌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 此十二经之终也。 《灵枢·经脉》: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太阴者,行气温于皮毛,皮毛焦则津液去,皮节伤,爪枯毛折,毛折者,毛先死,丙笃丁死,火胜金也。 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色不泽,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壬笃癸死,水胜火也。 足太阴气绝则脉不荣其唇舌,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软却,舌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笃乙死,木胜土也。 足少阴气绝则骨枯,少阴者,伏行而濡于骨髓,骨髓不濡,则肉不着骨,骨肉不相亲,则肉软而却,故齿长而垢,发无润泽,发无润泽者,骨先死,戊笃己死,土胜水也。 足厥阴气绝则筋绝, 筋者,聚于阴器而络于舌本,脉弗荣则筋急, 引卵与舌, 唇青舌卷卵缩,则筋先死,庚笃辛死,金胜木也。 五阴气俱绝则目系转,转则目运,目运者,志先死,志先死,则远一日半死矣。 六阳气俱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大如贯珠,转出不流,旦占夕死,夕占旦死矣。 经脉之外,兼察络脉。 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手太阴过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 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凡诊络脉,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 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 其暴黑者,留久痹也。 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 其青短者,少气也。 《灵枢·论疾诊尺》:耳间青脉起者,掣痛。 平人气象论:臂多青脉,曰脱血。 经络论: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阴络之色应其理,阳络之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也,寒多则凝涩,凝涩则青黑,热多则淖泽,淖泽则黄赤也。 经脉之外,兼观眸子。 脉要精微论: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 赤欲如白裹珠(珠通朱。),不欲如赭。 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 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 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 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 夫精明者,所以别白黑,观长短,以白为黑,以长为短,如是则精衰,精衰则神败,寿命不久矣。 三部九候论:目匡陷者死,神败故也。 五脏生成论:凡相五色之奇脉,面黄目青,面黄目赤。 面黄目白,面黄目黑者,皆不死也。 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 论疾诊尺: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黄在脾,黑在肾。 黄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 诊目痛,赤脉从上下者,太阳病,从下上者,阳明病,从外走内者,少阳病。 诊寒热瘰疬,赤脉上下至幢子,见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见二脉,二岁死,见二脉半,二岁半死,见三脉,三岁死。 四时气曰:观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者,视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 盖色者,脏腑经络之外荣,一病见则一色应。 《素问·评热病论》:诸有水者,微肿先见于目下也。 《灵枢·水胀》 :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 论疾诊尺:目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 《灵枢·五色》:男子色在于面王,为小腹痛,下为卵痛,其圜直为茎痛,高为本,下为首。 女子色见于面王,为膀胱子处之病,散为痛,抟为聚。 赤色见于颧,大如拇指,病虽小愈,必卒死。 黑色出于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 《大要》以浮泽为生,沉夭为死。 五脏生成论: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此五色之见生也。 青如草兹者死, 赤如衃血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炲者死, 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见死也。 凡精神之舒惨,气血之通塞,无不征之于色,病色一见,则上工一望而知。 子长谓越人饮上池而见五脏,非解者之言矣。 发布时间:2025-06-24 10:18:38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6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