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二卷 内容: 张道陵除鬼灭妖,降龙伏虎张道陵字辅汉,他是汉初张良的八代玄孙。 道陵身高九尺二寸,浓眉宽额。 顶上有朱发,眼中生绿眸子,鼻高直,眼睛有三个眼角,从额头到头顶都有贵人之相。 臂长,手可过膝,行坐之势如龙盘虎跃,看上去威风凛凛。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年道陵生于天目山。 道陵之母先梦见有神人从北方魁星位中来,降至地上,授给她蘅薇香,立时异香充满室内,一个月香气也不散去。 因而有所感而怀孕。 道陵出生的那天,有黄云笼罩屋室,紫气弥漫外庭。 室内光明如日月相辉照。 道陵七岁时便通晓道德真经与河洛之书,并领会了其中极深奥玄秘之处。 后举贤良方正,虽身为官吏,但他志在修炼。 他到蜀地去,喜爱蜀地山水秀丽幽静,就隐居在鹤鸣山。 他的弟子有一个叫王长的人,也学习天文,通晓黄老之学。 他们一起炼龙虎大丹,三年大丹炼成,那时道陵年已六十多岁,服食大丹后,就年轻得像三十多岁的人了。 他与王长同去北嵩山,遇见绣衣仙使,仙使告诉他们北嵩山主峰石室内藏有三皇内文、黄帝九鼎和太清丹经,得到后用仙法修炼就可升天为仙。 于是张道陵斋戒七天,来到石室内,室内安静得只听到脚步声。 他从地下挖土找到了丹书秘经,就依法精心修炼,修得分身散影之法。 他可把一身同时分到不同的地方,干不同的事情:在池中泛舟,在堂上读经,在桌边待客,在野外持杖闲游,这些事可同时去做,因此人们都觉得神秘莫测。 西城房陵地方有一白虎精,好饮人血,每年乡中都要杀人奉祀它。 张道陵召来虎精,告诫它不可行恶。 后来再无白虎伤人之事。 梓州有一种大蛇,可以喷吐毒雾,行人中毒即死。 张道陵用仙法镇慑大蛇,后大蛇不再害人。 汉顺帝壬午年正月十五日道陵在鹤鸣山梦中醒来,听到车行銮佩之声,又闻有隐隐仙乐之音,他向东方望去,只见紫云中有一辆白车,车中坐一位神人。 神人面如冰玉,神光照人眼目,不能正视。 车前走来一个人,告道陵说:你不必惊恐,车上人即是太上老君。 道陵急忙下拜。 老君说:近来蜀地出现六大鬼神,他们残害生灵,令我深感痛惜。 你来替我除治妖邪,造福生灵百姓。 你便可造无量功德而名在仙宫了。 老君授正一盟威秘录和三清诸经九百三十卷、符录丹灶秘诀七十二卷、两把雌雄剑、一枚都功印。 并说:我在这里跟你约定,千日之后我们在阆苑相见。 张道陵叩头,接下诸多宝物。 日后按仙法修炼,每日潜心钻研道诀不辍。 此时有八部鬼帅各领亿万鬼兵,横行人间,滥杀百姓,犯无数欺天大罪。 道陵奉老君之命,身佩盟威秘录前往青城山,安排下琉璃宝座,左边供奉元始天尊之位,右边摆开三十六部真经。 树起十面绝灵幡,围住宝座。 道陵敲响法钟玉磬,布下龙虎神兵。 鬼兵来到,携带刀剑箭石要害道陵。 他举手一指,化出一大朵莲花抵住鬼兵。 鬼兵又手持万千火把前来,道陵手一指,鬼兵手中之火都烧着了自身。 鬼帅在远处对道陵喊道:仙师您本住峨嵋山,为什么要来侵夺我们的地面? 道陵斥道:你等鬼物残害众生,我专门来除你,把你们赶到西方不毛之地,这是老君的命令。 你等快快逃去,不可再危害人间。 如果不听我命,我将把你们斩尽杀绝。 鬼王不服,第二天又聚集六大魔王率领百万鬼兵围攻道陵真人,真人用丹珠笔一画,鬼兵全部死尽,只有六大魔王倒在地上,磕头求饶。 真人并不理睬,再用丹笔一划,山分成两片。 魔王见山分地裂无路可逃,才大声哀求,愿去西方娑罗国。 真人点头,倒运丹笔,手一挥,六魔王与众鬼都从地上爬起。 真人命王长肩扛一块大石,投入两山之间,做为鬼兵西去之桥。 真人还要使魔王鬼兵彻底服顺,就说:我要试着与你们比比法力。 六魔王只好听命。 真人身入大火,又脚踏青莲而出,而鬼帅入火则被火烧伤;真人身入石中,能穿石而过;而鬼帅入石才一寸。 真人口念仙诀,左手一指鬼帅立死,用右手再一指马上又活了过来。 鬼帅也用左右手指来指去,却什么效验也没有。 鬼帅化作八只猛虎,奔跃向真人扑来,真人化作一只雄狮,赶走猛虎。 鬼帅化作五色浓云,遮天蔽日。 真人化作五色日光,光照浓云,鬼云便散去。 鬼帅变化已尽,真人就化为一块万余斤的大石,用藕丝悬起,悬在鬼兵兵营上空,并让两只鼠争着来咬那纤细的藕丝,大石摇摇欲坠。 鬼帅鬼兵看着头上的大石,同声哀求,再也不敢危害万民了。 真人命六大鬼王回到北酆,八部鬼帅被放逐到西城。 众鬼心存侥幸,犹豫着不走。 真人就口吐神符一道,神符飞上高天,刹时天上风雨雷电交加,刀枪剑戟齐落,这时群鬼才逃得无踪无影了。 真人到苍溪县的云台山对王长说:这山就是我道功成就飞腾升仙之地。 于是在这时住下,修炼九还七返不死之功。 有一天,真人又听到銮佩和天乐的声音,真人便整饬衣裳,伏地叩头拜见太上老君。 老君带着万千车马而来,徘徊在云端而不下落。 真人就二次跪拜,老君便派使者对真人说:你的功力应得九真上仙之位。 我前次让你入蜀,只是让你区别人与鬼的界别,驱鬼出蜀,传布清净无为的道理。 可是你杀鬼过多,又擅自兴风唤雨劳使鬼神。 阴霾在白天充塞,杀气污秽了上天。 你的作为很不符合大道中爱护生灵的精神。 上帝正在责怪你的过失,所以我不得接近你。 你暂且回去,勤谨修行,挽回过失。 我将在无何有乡上清人景宫中等待你。 说罢,老君车驾飞升而去。 真人于是遵依老君的教导与弟子王长迁回鹤鸣山。 真人对弟子赵升说:那里有妖孽,我应前去除妖。 即将到达时正遇十二神女笑着来迎接。 真人便问仙女:这里有一咸泉,它在哪儿? 神女说:前面大水潭就是咸泉,但现在有一毒龙占据了那里。 真人便写下一神符,神符化作金雀鸟在水潭上空盘旋。 毒龙在潭中看见金翅鸟,非常害怕,就离开水潭逃走了。 真人这样得到了咸泉,以后居民们煮泉中的水,就可以得到盐了。 这时十二神女每人拿出一枚玉环献给道陵真人,还说:我们情愿侍奉您。 真人拿过十二玉环,用手一搓,十二环便合成一环。 真人对神女们说:我要把这个大环投到井中,你们之中谁能把它取回,谁就是我命中之人。 这时十二位神女争着脱去衣服跳进井里去找玉环。 真人则用法力填住井口,下法命说:我令你们做井水之神,不得出井。 从此那里的百姓不再蒙受神女的危害,而能享受到井水煮盐的好处。 真人重新修炼二十年后,又带领赵升和王长前往鹤鸣山。 一天中午,忽然看见一个戴黑帽穿绢衣的人,身佩宝剑,手捧一个玉函献给真人,并说:我奉上清老君真符,召真人去游仙宫阆苑。 不一会儿,一条黑龙驾一乘紫车来到,车前两位玉女引导真人上车,即时便到仙宫。 真人与宫中各位仙人见礼已毕,等了好一阵功夫,忽然两位红衣仙童手持红色符节前来说:老君到了。 于是真人与诸仙一起腾空而起,来到一座金玉造成的宫殿之前。 有人告诉真人:你要拜见太上元始天尊了。 真人整理衣衫走到殿上,过了一会儿,殿上传话,由青童宣布,论定真人持有正一盟威之法,世世代代为人间天师,传法授道劝醒世上万民。 并秘密告诉真人飞升的日子。 真人领着上清的道旨后仍又重返鹤鸣山。 汉桓帝永寿元年正月七日五更初分,王长、赵升看到老君乘龙车,命真人乘白鹤同去成都。 老君为真人重新演化正一盟道法的本旨,并讲说了北斗、南斗两经,老君便离去了。 真人张道陵天师想把自己的神通事迹留在人间,就在云台西北半山之间,举身跃入石壁中,而身体从山顶飞出。 山因此而形成两个洞。 九月九日在巴西赤城渠亭山中,上帝派使者手持仙籍玉册,正式授予正一真人法号,并论道行真人已到飞升之时。 真人把盟威、都功等仙家秘录与雌雄斩邪剑及玉册、玉印等传授给他的长子张衡,并对王长、赵升说:我还有剩下的丹药,你们二人可以分吃。 现在你们应随我一齐飞升了。 到正午时分天上诸仙人以及仪仗随从人员都已到齐,在天乐声中,真人白日升天,那时真人已是一百二十三岁了。 【原文】张道陵,字辅汉。 子房八世孙。 身长九尺二寸,庞眉广颡,朱顶绿睛,隆准方颐。 目有三角,伏犀贯顶,垂手过膝,龙蹲虎步,望之俨然。 汉光武建武十年生于天目山,母初梦大人自北魁星中降至地,以蘅薇香授之。 既觉,满室异香经月不散,感而有孕。 及生日,黄云笼室,紫气盈庭。 室中光气如日月。 七岁通道德经、河洛图纬之书,皆极其奥。 举贤良方正。 身虽仕而志在修炼。 入蜀,爱蜀中溪岭深秀,遂隐于鹤鸣山。 弟子有王长者,习天文通黄老,相与炼龙虎大丹。 三年丹成,真人年六十余,饵之,若三十许人。 与王长入北嵩山,遇绣衣使者,告曰:中峰石室藏上三皇内文皇帝九鼎、太清丹经,得而修之。 乃升天也。 于是真人戒七日,入石室,跫然有声。 掘地取之,果得丹书。 精思修炼,能分形散影;每泛舟中、诵经堂上、隐几对客、杖藜行吟,一时并起,人皆莫测。 西城房陵间有白虎神,好饮人血。 每岁其乡杀人祭之。 真人召其神,戒之。 遂灭。 又,梓州有大蛇,时吐毒雾,行人中毒辄死。 真人以法禁之,不复为害。 顺帝壬午岁正月十五夜,真人在鹤鸣山梦觉,惟闻銮佩珊珊,天乐隐隐。 瞪目东瞻,见紫云中素车一乘,车中一神人,容若冰玉,神光照人,不可正视。 车前一人敕真人曰:子勿惊怖,即太上老君也。 真人礼拜。 老君曰:近蜀中有六大鬼神枉暴生民,深可痛惜。 子其为吾治之,以福生灵。 则子功无量而名录丹台矣。 乃授以正一盟威秘录、三清众经九百三十卷、符录丹灶秘诀七十二卷、雌雄剑二把、都功印一枚。 且曰:与子千日为期,后会阆苑。 真人乃叩头领讫。 日味秘文,按法遵修。 时有八部鬼帅,各领鬼兵动亿万数,周行人间,暴杀万民,枉天无数。 真人奉老君诰命,佩盟威秘录往青城山。 置琉璃高座,左供大道元始天尊,右置三十六部真经。 立十绝灵幡周匝法席。 鸣锺扣馨,布龙虎神兵。 众鬼即挟兵刃矢石来害真人。 真人举手一指,化为一大莲花拒之。 众鬼复持火千余炬来。 真人举手一指,鬼反自烧。 遥谓真人曰:师自住峨嵋山,何为来侵夺我居处? 真人曰:汝等残害众生,所以来伐汝,摈之西方不毛之地。 奉老君命也。 自今速当远避,勿复行病人间。 如违,即当诛戮无留种。 鬼王不服,次日,复会六大魔王,率鬼兵百万环攻。 真人乃以丹笔一画,众鬼尽死。 惟六魔王仆地不能起,扣头求生。 真人不顾,复以丹笔一裁,此山遂分为二。 六魔王欲度不能,始大声哀求,愿往西方娑罗国止焉。 真人乃许之。 倒笔再画,六魔群鬼悉起。 真人命王长肩一大石为桥度之。 真人犹欲服其心,谓之曰:试与尔各尽法力。 六魔曰:惟命。 真火投身入火,即足履青莲而出。 鬼帅投火,为火所烧。 真人入水,乘黄龙而出。 鬼帅入水,为水所溺。 真人以身入石,透石而出。 鬼帅投石,才入一寸。 真人咒神符一道,左手指之,鬼毙;右手指之,复生。 鬼帅左右指,无生无死。 鬼帅化八大虎,奔攫而来。 真人化一狮子逐之。 鬼帅化八大龙,欲来擒师。 真人化金翅鸟,啄龙目晴。 鬼帅作五色云,昏暗天地。 真人化五色日,炎光辉灼,云即流散。 鬼帅变化技穷。 真人乃化一大石,可重万余斤。 以藉丝悬之鬼帅营上。 令二鼠争啮其丝,欲堕。 鬼帅同声哀告,再不虐害生民。 真人遂命六大鬼王归于北酆,八部鬼帅窜于西域。 鬼众犹踌蹰不去,真人乃口敕神符一道,飞上层霄。 须臾风雨雷电刀兵毕至,群鬼灭影而遁。 真人至苍溪县云台山,谓王长曰:此山乃吾成功飞腾之地也。 遂卜居。 修九还七返之功。 一日,复聆銮佩天乐之音,真人整衣叩伏。 见老君千乘万骑来,集云际徘徊不下。 真人再拜,老君乃命使者告曰:子之功业合得九真上仙。 吾昔使子入蜀,但区别人鬼,以布清净之化。 而子杀鬼过多,又擅兴风雨,役使鬼神。 阴景翳昼杀气秽空。 殊非大道好生之意。 上帝正责子过,所以吾不得近子也。 子且退居,勤行修谢。 吾待子于无何有乡上清八景宫中。 言讫,圣驾升去。 真人遂依告文与王长迁鹤鸣山。 谓弟子赵升曰:彼处有妖,当往除之。 及至,值十二神女笑迎于山前。 因问曰:此地有咸泉,何在? 神女曰:前大湫是。 毒龙处之。 真人遂书一符,化为金翅鸟,向湫上盘旋。 毒龙惊,舍湫而去,遂得咸泉。 后居民煮之有盐。 十二神女各出一玉环来献曰:妾等愿事箕帚。 真人受其环,以手缉之,十二环合二为一。 谓曰:吾投此环于井中,能得之者,应吾夙命也。 神女竟解衣入井,争取玉环。 真人遂掩之,盟曰:令作井神,无得复出。 彼方之民至今不罹神女之害,而获咸井之利。 真人重修二十年,乃复领赵升、王长往鹤鸣山。 一日午时,忽见一人,黑帻绢衣,佩剑,捧一玉函进曰:奉上清真符召真人游阆苑。 须臾,有黑龙驾一紫辇,玉女二人引真人登车。 旋踵至阙,群仙礼谒。 良久,忽二青童朱衣绛节前导曰:老君至矣。 乃相与腾空而上,至一殿,金阶玉砌。 或谓真人曰:将朝太上元始天尊也。 真人整衣,趋进殿上。 移时,殿上敕青童论真人以正一盟威之法,使世世宣布为人间天师,劝度未悟。 仍密谕飞升之期。 真人受命,乃复还鹤鸣山。 桓帝永寿元年正月七日五更初,长升见空中老君驾龙舆,命真人乘白鹤同往成都。 重演正一盟威之旨,说北斗南斗经毕,老君复去。 真人欲留其神迹,乃于云台西北半崖间,举身跃入石壁中,自崖顶而出。 其山因成二洞。 九月九日在巴西赤城渠亭山中,上帝遣使者持玉册,授真人正一真人之号,论以行当飞升。 真人乃以盟威都功等诸品秘录,斩邪二剑、玉册玉印,以授其长子衡。 且谓长升曰:尚有余丹,二子可分饵之。 今自当随吾上升矣。 亭午,群仙仪从毕至,天乐拥导,于云台峰白日升天。 时真人年一百二十三岁也。 【注释】伏犀:头部前额到头顶的骨骼。 河洛图纬:指周易和占卜卦术一类的书。 北酆:指酆都,道家所说的鬼界,人死所归。 九还七返:多次循环往复炼成,能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 萧史乘龙驾凤,夫唱妇随萧史为得道之人,好吹萧。 秦穆公把女儿弄玉嫁给他。 他就教弄玉吹萧。 萧声美妙,好似凤凰的鸣声,结果真有凤凰落在他们的屋子上。 萧史便修建了凤台。 后来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共同升天成仙。 【原文】萧史得道,好吹萧。 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 遂教弄玉吹萧,作凤鸣,有凤来止其屋。 公为作凤台。 后弄玉乘凤,箫史乘龙,共升天去。 梅福汉世为官,宋代成仙梅福字子真,寿春人。 在汉代为官,官为南昌县尉。 梅福见当时王莽专权,便长叹道:生活使我受到煎熬,存在使我难离侮辱,智慧就是我的毒药,身体就是我的枷锁。 于是他就离家去求仙道。 他曾游遍了雁荡山和南闽的各山,在仙霞山他遇到了空同仙君。 仙君授给他内外丹法,并告诉梅福:你的仙缘在飞鸿山。 梅福便去飞鸿山,建房修炼。 仙丹炼成,梅福又回到寿春。 一天,紫雾浮动在空中,金童玉女捧着诏书,乘鸾鸟而降下。 梅福拜过诏书,辞别家人,与金童玉女同乘鸾凤而去。 人们曾在北宋元丰年间见过梅福。 梅福在仙府被封为寿春真人。 【原文】梅福字子真,寿春人。 仕汉为南昌尉。 见王莽专政,叹曰:生为我酷,形为我辱,知为我毒,身为我桎梏。 遂弃家求仙,遍游雁荡南闽诸山。 至仙霞山,遇空同仙君,授以内外丹法。 谓福曰:汝缘在飞鸿山。 福遂往,结庵修练。 丹成复还寿春。 一日紫雾浮空,金童玉女捧诏控鸾下。 福拜诏辞家,乘鸾而去。 人见福于宋元丰间。 封寿春真人。 【注释】元丰,北宋神宗年号。 黄初平能令石头变羊的道士黄初平是晋代丹溪人。 他十五岁时在外放羊,遇见一位道士,这道士把他带到金华山石室中。 他在那里修炼了四十多年。 他的哥哥黄初起曾找弟弟在那里。 道士告诉他说:在金华山中有一个牧羊儿。 黄初起就去了金华山,见到了弟弟。 初起问初平:你的羊呢? 初平说:就在山的东边。 于是他们就去山东边去看羊。 在那里见到的都是一块一块白石头,并没有羊。 初起正在迷惑不解,初平吆喝了一声,那些白石头都变成了羊。 看到这种情况,黄初起也丢弃妻子儿女,入山学道,后来也成了仙人。 【原文】黄初平,晋丹溪人。 年十五牧羊,遇道士引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余年。 其兄初起,寻之不获。 后遇道士善卜,起问之,曰:金华山中有一牧羊儿。 初起即往见初平。 问羊安在,曰在山东。 往视之,但见白石磊磊。 初平叱之,石皆成羊。 初起亦弃妻子学道,后亦成仙。 费长房化竹假死,入山学道费长房,汝南人。 曾做管理街市的属官市椽。 有一位老人在街市上卖药,老人把一只壶挂在店铺门上边,他卖完药就跳进壶中。 他这样做,街市上的人都看不到,只有费长房在楼上看见了,很是惊奇。 于是费长房就去拜见老人。 老人说:你明天再来吧。 第二天费长房又去了,老人就跟他一起进入壶中。 只见那里楼堂华美,美酒佳肴充满其中。 两人饮酒后,又从壶中出来。 老人叮嘱费长房说:我的事你一定不要对别人说。 后来老人来到长房所在的楼上,告诉他说:我是一个仙人,因为有过失被上天责罚。 现在事情已经过去了,我必须离开这里,你能跟我一起走吗? 楼下还有一点酒,我们就饮酒告别吧。 费长房派了十个人去取酒,可他们怎么也扛不动。 老人笑了,用一个指头就把酒提上楼来。 那酒器看来只能装一升多,但是两个人喝了一整天,也没有喝光。 费长房心中虽想跟老人去学道,但又担心家人为他着急。 老人看出了他的心事,就砍下一节青竹,让费长房把这段青竹挂在住房的后面。 长房照着做了。 家人看到的人不是青竹而是费长房自己。 家人以为费长房上吊自杀了,全家大小惊哭不已,就把他埋葬了。 其实费长房就在他们的身边,可是大家都看不见他。 于是费长房就随老人披荆斩棘入山。 老人把费长房一个人留在虎群之中,长房并不害怕;又让长房在一间空屋子独睡,老人用一条朽烂不堪的绳子吊着一块重达万斤的大石,悬在长房睡床上面。 几条蛇爬来争着咬那条绳子,绳子马上就要断了,但长房也不躲开。 后来老人过来安慰他,说:你是可教的人。 老人又让长房吃粪便,粪便有三条虫子,脏臭已极。 费长房心里觉得十分恶心。 老人说:你几乎就要得道了,可惜这次没能做到,没有办法呀! 事已至此,费长房辞别老人下山回家。 老人送给他一节竹杖,说:你骑这竹杖,随你去哪里,都能马上就到。 你到家后要把这竹杖扔到长着荆葛的坡上。 长房骑竹杖,果然很快到家。 他自己估算离开家已有十来天,可是实际上却已过了十几年。 他把竹杖扔向土坡,回头一看,竹杖化作了一条龙。 家里人认为费长房已经死去很多年了,这次一见到他,都惊怪不相信这是真的。 费长房只得说:以前你们埋葬的不是我,只是一条竹杆。 大家挖开坟,打开棺木,那竹杆还在。 从此费长房便能医治百病,鞭赶鬼魅。 在一次请客人吃饭的时候,他派人到离家很远的宋地去买鲊鱼,买鱼人很快就能回来,还赶得上吃。 桓景跟着他学习仙术,有一天他对桓景说:九月九日那天你家有灾。 你可以做些红布袋,里面装茱萸草,系在胳膊上。 去登高山,喝菊花酒,就可以消灾免祸。 恒景照他的话办了,全家都登上高山,傍晚回到家中,看到家中牛羊鸡狗都惨死了。 【原文】费长房,汝南人,曾为市椽。 有老翁卖药于市,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 市人莫之见,惟长房于楼上睹之,异焉。 因往再拜,翁曰:子明日更来。 长房旦日果往,翁乃与俱入壶中。 但见玉堂广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 共饮毕而出,翁嘱不可与人言。 后乃就长房楼上曰:我仙人也。 以过见责,今事毕,当去。 子宁能相随乎? 楼下有少酒与卿为别。 长房使十人扛之,犹不能举。 翁笑而以一指提上。 视器如有一升许,而二人饮之,终日不尽。 长房心欲求道,而念家人为忧。 翁知,乃断一青竹,使悬之舍后。 家人见之,长房也。 以为缢死,大小惊号,遂殡殓之。 长房立其傍,而众莫之见。 于是随翁入山,践荆棘。 于群虎之中,留使独处,长房亦不恐。 又卧长房于空室,以朽索悬万斤石于其上,众蛇竞来啮索,欲断,长房亦不移。 翁还抚之曰:子可教也。 复使食粪,粪中有三虫,臭秽特甚。 长房意恶之。 翁曰:子几得道,恨于此不成奈何? 长房辞归,翁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顷刻至矣。 至当以杖投葛陂中。 长房乘杖须臾来归。 自谓去家适经旬日,而已十余年矣。 即以杖投陂,顾视则龙也。 家人谓其死久,惊讶不信。 长房曰:往日所葬竹杖耳。 乃发冢剖杖棺,犹存焉。 遂能医疗众病,鞭笞百鬼。 又尝食客,而使使至宋市鲊,须臾还,乃饭。 桓景尝学于长房。 一日谓景曰:九月九日汝家有大灾,可作绛囊盛茱萸系臂上,登高山,饮菊花酒,祸可消。 景如其言,举家登山。 夕还,见牛羊鸡犬皆暴死焉。 【注释】市椽:司市官市正的属官。 蓝采和夏着棉,冬卧雪的道士蓝采和,不知是什么人。 常穿破烂衣衫,腰间系六銙黑木腰带,(古制,带按品级有金犀银铁,銙为带上饰物,最少为七,庶人七銙铁带)带宽三寸有余。 一只脚穿鞋,另一只光脚。 夏天,他反在衣衫里多加棉絮,冬天,卧在雪地里也不觉冷,嘴里出气总是热烘烘的。 蓝采和常常在城中街市上乞讨,手里拿着一对三尺多长的大拍板。 他醉酒后就边走边唱,常惹来男女老少跟着他,看他的怪样子。 他象个疯子,可又不疯。 他唱的歌词都是随口编出来的,都是仙家的思想,人们都不明白。 蓝采和得到了钱,就用绳子穿起来,在地上拖着走。 有时钱散落了他也不去理睬。 他有时也把钱送给穷人或是酒铺,他就这样周游天下。 有的人在幼小时就见过蓝采和,到年老头白时再见他还和先前一样。 后来蓝采和在濠梁酒楼上饮酒,听到笙箫吹奏之声,忽然乘白鹤飞升,在空中他把鞋子、腰带、衣裳和拍板都扔下来,悠然而去。 【原文】蓝采和,不知何许人。 常衣破褴衫,六銙黑木腰带阔三寸余。 一脚着靴,一脚跣足。 夏则衫内加絮,冬尝卧雪中,气出如蒸。 每于城市乞索,持大拍板长三尺余,醉而踏歌,老少皆随看之。 似狂非狂,歌词率尔而作,皆神仙意。 人莫之测。 得钱则用绳穿,拖之而行。 或散失亦不顾,或赠贫者或与酒家。 周游天下。 人有自獐时见之者,及斑白见之,颜状如故。 后于濠梁酒楼上饮酒,闻有笙箫声。 忽然乘锥而上,掷下靴衫、腰带、拍板,冉冉而去。 【注释】六銙黑木腰带,銙为腰带上的饰物,古人腰带及銙部按品级而有定制。 带,分金、犀、银、铁等质料。 銙数上至十三,最少为七。 此处六銙,言其穷困。 拍板,乐器,敲打节拍用,形类今竹板。 孙登没有喜怒哀乐的超人孙登字公和,住在汲郡北山的山洞中。 夏天他编野草作为衣服,冬天他用披散的长发覆盖身体。 他擅于大声长啸,喜欢读《易经》,弹一张独弦琴,天性平和,没有喜怒哀乐。 晋人嵇康跟从着他。 相交三年,嵇康问孙登有什么打算和追求,孙登始终没有回答。 嵇康在离开孙登时说:我要走了,先生您就没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 孙登说:你知道吗? 火一出现就有光芒,但火不用自己的光芒,这样,它才是适当地使用了自己的光芒;人生来就有才智,但他不用自己的才智,这样,他才是恰当地运用了自己的才智。 所以利用光亮的根本在于得到柴木,因此才能永葆它的光明;使用才智的根本在于认识真髓,因此才能平安度过一生。 嵇康又请孙登教他操琴,可孙登不教他,说:你才学多,但见识浅,难以躲过当世的灾祸。 后来嵇康受到吕安得罪的牵连而被下狱,他狱中写诗自责有昔惭下惠,(柳下惠)今愧孙登的句子。 而孙登最终白日升天而登仙籍。 【原文】孙登,字公和,于汲郡北山上窟中住。 夏则编草为裳,冬则披发自覆。 善长啸,好读易。 鼓一弦琴,性无喜怒。 嵇康从之游三年,问其所图,终不答。 将别谓曰:先生竟无言乎? 登曰:子识火乎? 火生而有光而不用其光,果然,在于用光。 人生而有才而不用其才,果然,在于用才。 故用光在乎得薪,所以保其耀;用才在乎识真,所以全其年。 康又请学琴,登不教之,曰:子才多识寡,难免于今之世矣。 后康果遭吕安事,在狱为诗自责云:昔惭不惠,今愧孙登,登竟白日升天。 【注释】汲郡,晋代所置,地在今河南汲县。 嵇康,三国魏时人,为竹林七贤之一,后为司马昭所杀。 吕安,嵇康的友人,被诬告下狱,牵连到嵇康。 麻姑本是神人,岂可搔痒麻姑是仙人王方平的妹妹。 汉桓帝时王方平仙降蔡经家中,对蔡经说:你可以度世而得道,所以我来指点你。 但你身上真气少浮肉多,不能很快上天,必须经受丢弃肉身、元神离体的尸解之法。 接着就把仙家要诀告诉给他。 后来蔡经觉得全身发热,如火烧一般。 三天以后身体上浮肉消失骨骼形状显露出来。 他来到室中,躺下,自己盖好被子。 一下子他突然消失了,人们只从他所盖的被子里看到蛇蜕下的皮一样的东西。 十几年以后,蔡经又突然回到家里,吩咐他的家人说:七月七日王先生将再来我家,你们要准备几百斛酒,到那天来招待他。 到了七月七日王方平果然来了,他头戴远游冠,乘坐五龙车,仪仗前导后卫,如同大将军出行一般。 一到蔡家,这些随从者就隐去不见了。 蔡经的父亲兄弟参拜已毕,王方平就差人去迎候麻姑。 一会儿麻姑也来了。 蔡经全家都见到了麻姑。 她年纪大约十八九岁。 身穿锦衣服,光彩夺目。 麻姑坐下后,又自己到厨房中准备饭菜,割下麟的肉做菜。 她所用器皿都是金玉制成的。 当时蔡经的妻子刚生了小孩,麻姑看到她说:啊,你不要走过来。 麻姑要了一些米,把米撒到地上,米粒马上变成了丹砂。 王方平笑着说:麻姑,你还玩孩子的游戏呀。 麻姑说:我侍奉仙人到现在,东海已经三次变成了桑田。 现在蓬莱岛的水又浅了。 王方平也说:圣人们都说海要枯干成为陆地场起灰尘了。 麻姑的手长得象鸟的爪子。 蔡经看到后暗想,脊背刺痒的时候,要是麻姑的手爪给我搔一搔,那一定舒极了。 他刚这样一想,王方平马上就知道了。 方平就用鞭子抽打蔡经的脊背,说:麻姑是神人。 你怎么可以想让她给你搔背? 于是王方平走了,麻姑也告辞而去。 【原文】麻姑,仙人王方平之妹。 汉桓帝时方平降蔡经之家,曰:汝当得度世,故来教汝。 但汝气少肉多,未能即上天,当作尸解。 乃告以要言而去。 经后忽身发热如火,三日肉消骨立。 入室以被自覆,忽然失其所在。 视其被中,但有形如蛇蜕。 后十余年忽还家,语家人曰:七月七日王君复来。 当作酒数百斛以待。 其日,方平果著远游冠乘五龙车,前后麾节旌旗导卫,如大将军待从。 既至,从官皆隐。 经父兄参毕,方平乃遣人迎麻姑。 少顷,麻姑至。 经举家见之。 年可十八许,顶中作髻,余发散垂至腰。 锦衣乡掌,光彩耀目。 坐定,自进行厨擗麟脯,器皆金玉。 时经妇新产,麻姑见之,乃曰:噫,且止勿前。 索少许米来,掷地皆成丹砂。 方平笑曰:麻姑犹作少年戏也。 姑云:接侍以来,东海三为桑田,蓬莱水又浅矣。 方平亦曰:圣人皆言海中将复扬尘也。 麻姑手似鸟爪。 蔡经私念,背痒时得此爪搔之佳。 方平即知,乃鞭经背曰:麻姑,神人也。 汝谓其爪可搔背痒耶? 方平去,麻姑亦辞去。 吕纯阳历经磨难,终成大仙吕岩字洞宾,唐代浦州永乐县人,号纯阳子。 起先,洞宾母亲临产时,室内飘满奇香,空中有天乐声传来。 有一只白鹤从天空飞下来,飞入产帐就不见了。 洞宾生下,身体合乎金木五行之数,头背形状有灵龟仙鹤的神姿,一对凤目炯炯有神,两道长眉连到发际。 少小时聪慧过人,读书可以一天背诵万言,言语出口便能成章。 身高八尺二寸,面容仿佛汉代的张良。 吕洞宾年满二十,不娶妻室。 当他还是婴儿的时候,马祖看到他说:这孩子体貌骨相不同凡人,将来定是遨游世外的人。 以后遇庐则居,见锺则扣,留心记住这两句话。 (庐暗指庐山,锺暗指锺离权,即云房先生)以后,洞宾游庐山遇到火龙真人,传授他天遁剑法。 唐会昌年时,洞宾参加了两次进士科举考试,都失败了。 他六十四岁时在长安酒店里见到一位道士,头裹青巾,身空白袍,在酒家墙壁上题写了一首绝句:坐卧常携酒一壶,不教双眼识皇都。 乾坤许大无名姓,疏散人间一丈夫。 洞宾因此人的样子古怪,诗句意思飘逸不羁,感到惊奇。 于是上前施礼,问道士的名姓。 那人说:我就是云房先生。 住在终南山鹤岭,你愿随我去游四方吗? 洞宾没有回答。 云房先生就与他同住在一家店里,云房先生亲自为他烧火做饭。 洞宾一下子躺在床上睡着了。 他梦见自己凭举子的身份上京参加考试,结果状元及第。 于是踏入官场,从郎官做起,逐次被提升为大夫、学士、舍人以及所有朝上有名声有地位的官职。 娶了两位富贵人家的女子为妻,生了儿子,儿子也早已成亲,就这样过了四十年,后来又做了十年宰相,名威权重,灸手可热。 但偶然犯有大罪,被抄没家产,妻离子散,自己被放逐到岭外边野荒凉的地方,孑然一身,骑马走在风雪之中,他正要长叹一声,恍惚之间就醒了。 而这时火上煮的饭还没有熟。 只见云房先生微笑吟诗说:黄梁犹未熟,一梦到华胥。 洞宾惊奇地说:先生您已经知道了我的梦吗? 先生说:你刚才在梦中梦到了种种荣华富贵,也梦见种种失意贫贱,梦中的五十年不过是短短的一瞬间。 获得并不值得欢喜,丧失也不值得悲伤。 世上有一种最根本的觉悟,有了这种觉悟就会明白人生不过是大梦一场。 听了先生的话,洞宾有所感悟,于是向先生下拜,求先生教给他度世超生的仙术。 先生试探洞宾,故意说:你的仙骨还没有修成,要度世超生,还需要几世的修行才成。 说罢,先生离去。 从此吕洞宾丢开儒家经学而隐居修炼。 云房先生开始了他对吕洞宾的十次考验。 第一次考验,吕洞宾从远方回到家中,忽然看到亲人都病死了,但他心中没有悔恨,只是为死者准备了充足的安葬器物而已。 一会儿死去的人又都站起来复活了,身体好好的,一点病也没有。 第二次考验,吕洞宾去街市上卖东西,已经与买主讲好价钱,但交钱时买主却突然翻脸,只给一半的钱。 吕洞宾也不跟他争辩,把东西放下就走了。 第三次考验,吕洞宾在新年那天出门,有一个乞丐靠在门上向他讨要钱物,他就把钱物给了乞丐。 可是那个乞丐却没完没了地要,总不知足,而且开口就骂。 吕洞宾只是一再笑着表示对不起。 第四次考验,吕洞宾在山中牧羊,有一只饿虎向羊扑来,他就用自己的身体挡住虎,这样老虎才放过羊群。 第五次考验,吕洞宾住在山中的草房中读书,有一位女子美貌无比,光艳照人,告诉他说自己是回家探望母亲,迷了路,打算在这里休息休息。 接着这女子就使出种种手段来招惹挑逗吕洞宾,但吕洞宾丝毫不为她的美色打动。 第六次考验,有一天吕洞宾外出,回家发现家中财物全部被盗光了,他毫无恼怒之色。 自己耕种来过活,在锄地时,忽然从土中锄出一堆金子,足有好几十斤,他立刻就把金子又埋好了,自己一点也不拿。 第七次考验,吕洞宾遇到一个卖铜器的人,就买了些,到家一看都是真金的。 于是他就找到卖铜器的人,把金器都还给了他。 第八次考验,有一个疯疯颠颠的道士在路旁卖药,他说,吃了这药的人立刻就会死掉,但再世而生可以得道。 吕洞宾就买了这药。 道士说:你快去准备后事吧。 吕洞宾当即吃下了药,也并没有死。 第九次考验,春天河水泛滥,吕洞宾和人们一起淌水过河。 走到河中央时,风浪骤起,人们都吓得要死。 吕洞宾却端坐水中,十分镇定,一动不动。 第十次考验,吕洞宾一个人在屋子里坐着。 忽然出现了无数奇形怪状狰狞可怖的鬼魅,有的鬼要来打他,有的鬼要来杀他,但吕洞宾毫无惧色。 忽然听到空中发出喝叱众鬼的声音,鬼魅一下子就消失了。 有一人拍手大笑从天而降,正是云房先生。 先生说:我考验你十次,你都不为外物所动,你一定能够得道。 现在我教给你化铁为金银的黄白之术,你可用此术济世利民,广做善事。 这样,当你完成三千功德,八百善行,道功圆满之后,我就来度你成仙。 吕洞宾听了以后就问先生说:化铁为金以后还有变化吗? 先生答道:三千年后还要还原为铁。 吕洞宾便悲伤地说:这样就是苦难了三千年以后的人,我不愿干这样的事。 听了吕洞宾的话,云房先生笑了,说:你能够有这样的想法,那三千八百功德就全在其中了。 于是云房先生带吕洞宾到鹤岭,把上真秘诀全部传授给他。 又拿出灵宝毕法和内粒灵丹给吕洞宾看。 就在二人交接灵物的时候,有两位仙人手捧金简宝符对云房先生说:上帝命你为九天金殿挑选仙人。 云房先生便对洞宾说:我现在要上天应上帝的召使,你好好在人间修炼功德,以后也一定能象我一样。 洞宾跪拜先生两次,说:我吕岩的志向跟你有所不同。 我一定要化度所有天下之人,才愿飞升上天。 于是云房先生乘云朵冉冉升空而去。 吕洞宾现在已学得云房先生的道法,又有先前火龙真人所授的天遁剑法,就开始游历江淮地区,曾以神剑斩蛟除害。 隐显变化无穷,历时四百多年。 常游历湘潭岳鄂等地,及两浙和汴谯州县。 人们都不知道他是谁,他自称:回道人。 (回、吕都是两吕)宋代政和年间皇宫里有鬼魅做崇,白天鬼魅都敢现形,抢去宫中的金银宝物和妃嫔宫女。 皇上谨慎斋戒,虔心祈祷上天以求驱鬼,一共祈求了六十天。 一天,皇上白天睡着了,梦见皇宫东华门外,来了一位道士,头戴碧莲冠,身穿紫鹤披衣,手持水晶如意,对皇上作揖施礼,说:臣奉上帝命令特地来除宫中之鬼。 说完,道士召来一位身空金甲的勇武男子。 金甲人捉住鬼魅,把它劈开,并且差不多吃光了。 皇上问:空金甲的伟男子是什么人? 道士说:他就是被您封为崇宁真君的关羽。 皇上便对关羽一再地道辛苦,又问关羽:张飞现在在什么地方? 关羽说:张飞兄弟为了我而死,他世世代代都是男子之身。 现在他已经为了陛下而出生在相州岳姓的人家了。 皇上又问道士的姓名,道士说:臣姓吕,四月十四日出生。 皇上梦醒之后,记下了梦中事情。 知道那道士就是吕洞宾。 从此宫中安定,再也没有鬼魅惑乱。 于是皇帝下诏通告天下,凡是祭祀吕洞宾的祠堂,都有妙通真人的仙号。 吕洞宾的神通事迹很多,不能一一尽述。 后来宋代岳飞的父亲果然梦见张飞托生,所以就用飞字给自己的孩子命名。 【原文】吕岩字洞宾,唐浦州永乐县人,号纯阳子。 初,母就蓐时,异香满室,天乐浮空。 一白鹤自天而下,飞入帐中不见。 生而金形木质鹤顶龟背,凤眼朝天,双眉入鬓。 少聪明,日记万言,矢口成文。 身长八尺二寸,状类张子房,二十不娶。 始在襁褓,马祖见曰:此儿骨相不凡,自是风尘物外。 他时遇庐则居,见锤则扣。 留心记取。 后游庐山遇火龙真人,传天遁剑法。 唐会昌中两举进士不第。 时年六十四岁,游长安酒肆,见一羽士青巾白袍,偶书绝句于壁曰:坐卧常携酒一壶,不教双眼识皇都。 乾坤许大无名姓,疏散人间一丈夫。 洞宾讶其状貌奇古,诗意飘逸,因揖问姓氏。 羽士曰:吾云房先生也,居在终南鹤岭。 子能从游乎? 洞宾未应,云房因与同憩肆中,云房自为执炊。 洞宾忽就枕昏睡,梦以举子赴京,状元及第。 始自郎署擢台谏、翰苑、秘阁及诸请要无不备历。 雨娶富贵家女,生子婚嫁蚤毕,罗四十年。 又独相十年,极势薰灸。 偶被重罪,籍没家资,分散妻孥,流于岭表。 一身孑然立马风雪中,方兴浩叹,恍然梦觉。 炊尚未熟。 云房笑吟曰:黄梁犹未熟,一梦到华胥。 洞宾惊曰:先生知我梦孜孜不耶? 云房曰:子适来之梦升沉万态,荣翠千端,五十年间一瞬耳。 得不足喜,丧不足悲,世有大觉,而后知人世一大梦也。 洞宾感悟,遂拜云房,求度世术。 云房试之曰:子骨节尚未完,欲求度世须更数世可也。 诩然别去,洞宾却弃儒归隐。 云房自是十试洞宾。 第一试,洞宾自外远归,忽见家人皆病死。 洞宾心无悔恨,但厚备葬具而已。 须臾,死者皆起无恙。 第二试,洞宾鬻货于市,议定其值。 市者翻然止酬其直之半,洞宾无所争,委货而去。 第三试,洞宾元日出门,遇丐者倚门求施。 洞宾即与钱物。 而丐者索取不厌,且加谇詈。 洞宾惟再三笑谢。 第四试,洞宾牧羊山中,遇一饿虎奔逐群羊。 洞宾独以身当之,虎乃释去。 第五试,洞宾居山中草舍读书。 一女容华绝世光艳照人,自言归宁迷路,借此少憩。 既而调弄百端,洞宾竟不为动。 第六试,洞宾一日郊出,及归,则家资为盗劫尽。 洞宾了无愠色。 躬耕自给,忽锄下见金数十斤,速掩之,一无所取。 第七试,洞宾遇卖铜器者,市之以归,皆金也。 即访卖主,还之,第八试,有风狂道士陌上市药,自言服者立死,再世得道。 洞宾买之。 道士曰:子速备后事可也。 辄服无恙。 第九试,春潦泛溢,洞宾与众其涉,至中流,风涛掀涌,众皆危惧。 洞宾端坐不动。 第十试,洞宾独坐一室,忽见奇形怪状鬼魅无数,有欲击者,有欲杀者。 洞宾绝无所惧。 忽闻空中一叱声,鬼神皆不复见。 一人抚掌大笑而下,即云房也。 曰:吾十试子,皆无所动,得道必矣。 吾今授子黄白之术,济世利物,使三千功满,八百行圆,方来度子。 洞宾曰:所作庚辛有变异乎? 曰:三千年后还本质耳。 洞宾愀然曰:误三千年后人,不愿为也。 云房笑曰:子推心如此,三千八百悉在是矣。 乃携洞宾至鹤岭,悉传以上真秘诀,又以灵宝毕法及灵丹数粒示洞宾。 授受间,有二仙捧金简宝符,语云房曰:上帝招汝为九天金阀选仙。 云房谓洞宾曰:吾赴帝召,汝好住人间,修功立德。 他时亦当如我。 洞宾再拜曰:岩之志异于先生。 必须度尽天下众生,方愿上升也。 于是云房乘云冉冉而去。 洞宾既得云房之道兼火龙真人天遁剑法,始游江淮。 试灵剑,遂除蛟害。 隐显变化四百余年,常游湘潭岳鄂及两浙汴谯间,人莫知识,自称回道人。 宋政和中,宫中有崇,白昼见形,盗金宝妃嫔。 上精斋虔祷,奏词凡六十日。 尽寝,见东华门外有一道士,碧莲冠,紫鹤氅,手持水晶如意,揖上曰:臣奉上帝命来治此崇。 即召一金甲丈夫捉崇,劈而啖之且尽。 上问:丈夫何人? 道士曰:此乃陛下所封崇宁真君关羽也。 上勉劳再四,因问:张飞何在? 羽曰:张飞为臣累劫,世世作男子身。 今已为陛下生于相州岳家矣。 上问道士姓名,道士曰:臣姓吕,四月十四生。 梦觉录之,知其为洞宾也。 自是宫禁帖然。 遂诏天下,有洞宾香火处皆正妙通真人之号。 其神通妙用不能尽述。 后岳穆武父果梦张飞托世。 故以飞命名云。 【注释】马祖:善相的异人,一说马神。 华胥:传说黄帝曾梦游华胥之国。 黄白之术:道家炼丹化为金银的法术。 庚辛:指变化成的金银。 累劫:遭难而死。 岳武穆:岳飞被害后南宋孝宗追谥武穆。 张果死而复生,手段老辣张果在恒州中条山里隐居,他常往来来汾州和晋州两地求仙问道,后果得长生不老的秘术。 他经常骑一头白驴,据说能日行万里。 休息时,他将驴子折叠起来,其厚度只及一张纸,并将它放到巾箱中暂存,如果要骑驴上路,只须用水喷它,就可以恢复成驴。 唐太宗、唐高宗先后征用过他,他都拒不奉诏。 武则天派人召他出山,他竟然跑到妒女庙前面装死不起。 当时正值炎热的暑天,很快他的尸体就腐烂生虫,这样一来,武则天也只能相信他是确死无疑了。 可是,以后又有人在恒州山中见到了他。 唐朝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玄宗李隆基派通事舍人裴晤兼程而进,不得耽搁到恒州迎召张果,后果奉召入京,被安置在集贤院备加礼遇,十分周到。 唐玄宗向张果求教治道仙事,张果秘而不告,甚至屏息敛气,几天不吃饭,只是喝点酒。 玄宗赐给他的佳酿,他拒辞不喝,并称我最多只能饮二升酒,我有一位弟子可饮一斗。 玄宗听了很高兴,便要张果将那位弟子召来。 不一会儿,一个小道士自大殿的房檐上飞下来,年令看上去十五、六岁,仪表很美,走起路来优闲雅致。 唐玄宗赐他入座,张果说,弟子应该站着。 玄宗更加高兴,忙唤人上酒,待喝了一斗酒时,张果代那小道士推辞说,不能再饮,再饮就过度了。 但是玄宗却不依不饶,逼那小道士非要再喝不可。 结果,刚刚饮的酒竟从小道士的头顶上涌出,帽子都被冲落坠地,变成一个盛酒的金器。 玄宗和嫔妃侍臣都十分惊奇,再一看,那位小道士已无踪影。 但是金酒器还在地上,一查验,原来是集贤院里的酒器。 那个酒器只能盛一斗酒。 玄宗对高力士说:我听说,要是喝堇而不觉苦味的人必是奇士。 当时天气很冷,玄宗便命人取堇来饮,张果饮了三杯,头晕而乏力,对玄宗说,这不是好酒啊。 说毕就倚榻而卧。 俄顷,就见张果的牙齿枯焦而缩,他忙顾左右,拿过一柄如意敲自己的牙齿,牙齿被敲落了,便藏到腰带中去。 又拿出一种药,涂到牙齿的部位,过了一会儿牙齿竟然重新长出,并且光泽灿然如玉。 玄宗在咸阳一带狩猎,捕获到一头大鹿,打算命令下面的人烹煮它。 张果知道这件事后,对玄宗说:这是一头仙鹿,已活了一千多年。 早先,汉武帝元狩五年时,武帝和侍臣狩猎时曾获此鹿,随即就将它放生。 玄宗闻言,便说,世上有很多鹿,过了这么多年,也换了这么多朝代,这头鹿还能如此常久地生存下来吗? 张果说:汉武帝放生这头鹿时,曾以一枚铜牌系于此鹿左角下。 玄宗遂即命人检视,果然在鹿的左角下有一块铜片。 牌长二寸,上面的刻字已剥落不清。 玄宗问道士叶法善张果倒底是什么人? 法善回答说:我知道他的底细,但只要我一说,我就会死,所以我不敢说。 如果皇上您能摘掉王冠光着脚救我,我才敢说出来。 玄宗答应了法善提出的条件。 法善才告之:天地刚刚开辟之时,白蝙蝠精。 。话还没有说完,法善便七窃流血,僵直地倒在地上。 玄宗立刻亲往张果的住处,摘去王冠光着脚,自称有罪。 张果慢慢地说:这个小儿(指道士叶法善)多嘴多舌,话说得太多了,不罚他一下恐怕要泄露天机。 玄宗一再地恳求张果饶过法善一回,后张果心动,遂用水喷法善的脸,法善立刻复活。 玄宗对张果更加看重,下诏命将张果的图像挂在集贤院,并赐法号通玄先生。 但是,张果却三番五次地称自己年老多病,希望回到恒州去,后玄宗只得答应了他的请求。 天宝(唐玄宗年号)初年,玄宗派使臣征召张果,张果听到此事后,便盍然而逝。 他的弟子安葬了他。 但后来,重新打开棺木,却发现棺内空无一物。 玄宗将张果的棺木停于栖霞观祭祀。 【原文】张果隐于恒州中条山,往来汾晋间,得长生秘术。 常乘一白驴,日行数万里,休息时,折叠之,其厚如纸,置于巾箱中。 乘则以水喷之,复成驴。 唐太宗高宗征之,不起。 武后召之,出山,佯死于妒女庙前。 时方炎暑,须臾臭烂生虫,于是则天信其死矣。 后有人于恒州山中复见之。 开元二十三年,明皇诏通事舍人裴昭驰驿于恒州迎之。 果到东京,于集贤院安置,备加礼敬。 帝问神仙,不答,善息气,累日不食,数饮酒。 上赐之酒,辞曰:小臣饮不过二升,有一弟子可饮一斗。 明皇喜,令召之。 俄顷一小道士自殿檐飞下,年可十五六,美姿容,步趣闲雅。 明皇命坐。 果曰:弟子当侍立。 明皇愈喜,赐酒,饮及一小斗,果徉曰:不可更赐,过度。 明皇因逼赐之。 醉酒从顶上涌出,冠冲落地忽化为金杯,上及嫔御皆惊笑。 视之失道士矣。 但金杯在地,验之,乃集贤院中杯也。 杯仅贮一斗酒。 帝谓高力士曰:吾闻饮堇而无苦者,奇士也。 时天寒,因取以饮。 果三进颓然曰:非佳酒也。 乃寝。 顷视齿焦缩,顾左右取如意击堕之,藏带中。 出药传之良久,齿复出,粲然如玉。 上狩咸阳,获一大鹿,将令大官烹之。 果曰:此仙鹿也,已满千岁,昔汉武帝元狩五年,臣鲁侍从畋于上林,获此鹿,乃放之。 上曰:鹿多矣,时迁代变岂常存乎? 果曰:武帝放之时以铜牌志于左角下。 遂命验之,果有铜牌,二寸许,但文字凋落耳。 上问叶法善曰:果何人也。 答曰:臣知之,然臣言之即死,故不敢言。 若陛下能免冠跣足救臣,臣方敢言。 上许之。 法善曰:混沌初分,白蝙蝠精。 。言未绝七窍流血,僵仆于地。 上遽诣果所,免冠跣足自称其罪。 果徐曰:此儿多口过,不罚之恐泄天地之机耳。 上复哀恳久之。 果以水喷其面,法善即时复生。 帝益重之,诏图形集贤院,号通玄先生。 果屡陈老病,乞归恒州,天宝初,明皇遣使征果,果闻辄卒。 弟子葬之,后发棺但空棺而已。 帝立栖霞观祀之。 【注释】集贤院:官署名。 唐代设置集贤殿书院。 以宰相一人为学士,管理院务、秘书、图藉等事。 高力士:唐玄宗时的大宦官,曾辅佐玄宗登上皇位。 堇:药名,即鸟头,有毒。 叶法善:唐代道士,字道元。 从其曾祖起三代皆为道士,有摄养、占卜之术。 何仙姑但服云母,不食五谷何仙姑是广州府增城县何泰家的女儿。 出生时头上生有六根毛发。 十四、五岁时,她梦见神仙教导她说,只要吞服云母粉,就能变得身轻如燕,生长不死。 何仙姑照着神仙的话去做,服了云母粉,并发誓一辈子不嫁人。 她经常出没于山林幽谷,行走起来象飞行一样快。 每日早上出去,晚上则带回山上的野果回到家中,给她母亲食用。 以后,何仙姑便不食五谷,以求得道成仙。 武则天曾派使臣召何仙姑,入朝途中不知所去。 景龙年间(唐高宗年号)某日白昼,何仙姑修道成仙,飞升登天。 天宝(唐玄宗年号)九年,又出现麻姑坛的五色云中。 大历(唐代宗年号)年间又出现在广州府小石楼一带。 【原文】何仙姑,广州增城县何泰女也。 生而顶有六毫。 年十四五岁神人教曰:食云母粉,当轻身不死。 乃服之。 遂誓不嫁。 常往来山谷,其行如飞每朝田。 暮则持山果归,遗其母。 后渐辟谷。 武后遣使召,赴阙,中路复失。 去景龙中,白日升仙。 天宝九年,见于麻姑坛,立五色云中。 大历中,又现身于广州小石楼。 【注释】五色云:古代以青、赤、黄、白、黑为五色,此是正色,其它则为间色。 左慈百变避祸,役使鬼神左慈字元放,东汉末年庐江县人,他在天柱山中集中精力研习道术,并于石室中得到道教的经书,于此对古代术数之一的六甲更为明了透彻。 能够役使鬼神,坐在那里就能建成出行途中临行设置的烹饪设施,并且他还能变化万端。 曹操闻其名声召见他,将他关在一间屋里,一年没给食物,后放出左慈,面色仍如往常。 曹操曾在一次宴请宾客时说:今天这样的大宴会,所缺少的是松江的鲈鱼。 左慈听到此话,便找来一个铜盆,里面盛上水,手持一柄鱼竿,将鱼钩放入水中。 不一会就钩上了鲈鱼。 曹操见此状,又说:只可惜没有四川出产的姜。 (意谓做鱼须用姜)左慈说,这很好得到。 曹操老谋深算。 恐怕左慈就近取姜假冒蜀姜,就说我曾派人去蜀地购锦锻,现在要由左慈你来转告他们多买二十段锦。 左慈说:可以! 遂即将杯子抛向空中,杯子化做一只鹤飞走了。 过了一会儿,左慈便从袖中取出蜀姜来。 买锦缎的人回来后,果然说到那天(指操设宴那天)曾得到过要多购锦缎的旨令。 曹操去郊外巡幸,侍从有一百多人。 左慈准备了一升酒一斤肉,自饮自酌。 可是同去的一百人却没有不酒足饭饱的。 曹操对此十分惊诧,走了好几家酒店,竟然都没有酒和肉了。 曹操对左慈如此神奇的本领既怕又恨,所以就把左慈关押起来,打算杀他。 左慈便钻到狱室的墙缝里,很快就不知他到那里去了。 有人曾在街市上见到左慈,可是刚要抓他,街上的人都变了样,长得和左慈一般模样,认不出谁是真左慈。 有人曾在阳城的山上见到左慈,便又要追他抓他,左慈便跑到羊群中,又不见踪影。 曹操知道是抓不住左慈的,就命手下人转告左慈,不再追杀你了,我的本意是测试一下你的道术有多高。 忽然,有一头老公羊屈着前面的双膝走进来,象人一样的站在那里说:我都变成这样了,还值得惧怕吗? 曹操命人捉住这只老羊,但随来的数百头羊一下子都变成了老羊,象人似的并排站在那里说:我们都变成这样了,还有可怕之处吗? 这一样一来也就没什么可以抓的了。 【原文】左慈字元放,庐江人。 于天柱山中精思学道,得石室中丹经,尤明六甲,能使鬼神,坐致行厨,变化万家。 曹操召见,闭一室,断谷期年。 出之,颜色如故。 操尝宴宾曰:今日高会,所少松江鲈耳。 慈因求铜盆贮水,以竿钓之,即得鲈。 操曰:恨无蜀姜。 慈曰:易得。 操恐近取,即曰:前使买锦,可报增二十段。 慈曰:诺。 乃掷杯空中,化鹤而去。 须臾,袖中出姜。 后买锦者回,果云是日复报增锦。 操出郊,从者百许。 慈为斋酒一升、脯一斤,手自斟酌,百官莫不醉饱。 操怪之,行视诸垆,悉亡其酒脯矣。 操恶其怪,因收慈,欲杀之。 慈乃却入壁中,霍然不知所在。 或见于市,捕之,而市人皆变形,与慈同,莫辨谁是。 或逢慈于阳城山头,因复逐之,奔入羊群。 操知不可知,乃令使告之曰:不复相杀,本试君术耳。 忽有一老羝屈前两膝,人立而言:遽如许。 使欲取之,而群羊数百毕变为羝,并人立云:遽如许? 亦莫知取焉。 【注释】庐江:县名,在安徽省中部偏南巢湖西南岸。 天柱山:一称皖山,又称潜山,在安徽省潜山县西北。 按老子的说法,我之所以成为祸患,在于有我的身体,要是我失去了自己的原形(身体),还有什么值得怕的呢? 此取其意。 曹国舅未求师,已悟道曹国舅是宋仁宗曹太后的弟弟。 他因为自己的弟弟杀人犯法,感到深深的耻辱,便入山修道,精审地研求玄妙的法术。 他穿着田野人的衣着,佩着葛布做的头巾,十来天不吃一顿饭。 有一天,曹国舅遇到锺离权和吕洞宾两位法师。 二位大仙问曹:听说你修身养性,不知所修所养为何物? 曹国舅回答说:养道。 二位大师又问:道在哪里? 曹国舅指着天反问道:天在哪里? 接着又指了指自己的心。 二位大仙笑着说:心就是天,天就是道。 你已经亲自见到了道的本来面目。 遂即将道家的还真秘术传给曹国舅,将他度去成仙。 【原文】曹国舅,宋太后弟也。 因其弟每不法杀人,深以为耻,遂隐迹山崖,精思玄理,野服葛巾,经旬不食。 一日遇锺离、纯阳二仙。 问曰:闻子修养,所养何物? 对曰:养道。 曰:道何在? 舅指天曰:天何在? 舅指心。 二仙笑谓曰:心即天,天即道。 子亲见本来面目矣。 遂授以还真秘术,引入仙班。 许真君出生入死,除害安民许逊是东晋道士,字敬之,号真君,家在南昌。 (今江西南昌)三国时,吴国赤鸟(孙权年号)二年,其母梦见一只金凤凰卸珠而来,珠落于老母掌上,赏玩之后吞进肚里,结果怀了孕,生下许逊。 许逊从小豁达开朗,人很随和。 曾有一次郊狩时,射中一头雌鹿,鹿倒地而死。 母鹿惶恐地望着死去的小鹿,怜惜地舔着它的尸骸。 许逊见此状,感慨万端,深有所悟,将弓箭折断扔掉,自此刻意学习,对经史有广博而通达的认知,特别喜欢道家的神仙修炼之术。 他听说西安的吴猛传得丁义的神仙方术,便前住拜师。 尽得吴猛所传秘方,每日只是专心地学习,下苦功以求道业精深。 有一次,许逊买了一个铁灯架,夜里点灯时,见到漆皮脱落处光闪闪的。 一看原来金子的闪光,铁架竟是一具金架。 第二天,许逊便将这个灯架还给了卖主。 晋武帝太康元年,许逊被选为孝廉派到旌阳县(今湖北枝江县北)任县令。 县里的老百姓心悦诚服。 有一年,闹饥荒,饥民无钱上缴官府。 许逊便施法术,点瓦块成金,派人将金子埋在县衙门的官田里。 一天,命百姓中无钱上缴者去官田干活,结果一锄地就见到了金子。 百姓便用来向官府缴纳赋税。 结果百姓安居无事。 又有一年,县里闹瘟疫,百姓中十之七、八的人都病死了。 许逊用自己所学得的神仙方术用心治疗,其他地方的患者也闻讯而来。 于是,许逊使人将竹简挂在城外,里面盛上他制作的治病神水,来治病的人饮了之后都痊愈了。 许逊早就觉察出东晋将会出现战乱,于是便辞去官职,周游江湖。 一次,许逊在柏林里休息,有五位少女各持宝剑前来奉献,许逊很奇怪,便接受了。 接着,五女便与许逊把剑带回家,每天弹剑作乐。 许逊知道这五位少女是神仙。 结果,许逊得到了这五柄神剑。 许逊和吴猛游丹阳黄堂,听说谌姆会很多道术,便一同前往,很恭敬的求教道术的玄机。 谌母说:以前,孝悌王由天而降至曲阜蔺公家,对蔺公说:将来到了晋代,有神仙许逊代我传道,特留下了金丹、宝经、铜符、铁券传授我的道义。 我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今天应该给予你了。 便选择了一个吉日,登上法坛,拿出孝悌王留下诸种秘方,全部传给许逊。 许逊深为所动,心想每年都该来拜谒谌母,以示恭敬。 但谌母已知道了许逊的心思,就说:许逊你不要来,我马上就要返回天帝所居之处。 说着取出一枝香茅。 向南面掷去。 说:你回到这枝香茅的坠落处,给我立一座祠,每年秋天去烧一次香,就可以了。 许逊和吴猛便回去寻找到茅的下落,在那里建了一座祠堂。 每年仲秋一定要去那里拜谒。 当初,许逊找飞茅的时候,偶然在真靖休息,看到老百姓盛着煮好的牛羊去祭祀神,还互相告诫如果祭品不丰厚,神就要发怒降祸。 许逊见状便说:妖怪不敢再妄为了。 说罢,便召来风神、雷神讨伐妖崇,树木都连根拔去。 第二天,许逊告诉乡民说:鬼神已被驱赶走了。 不要再祭祀鬼神了。 又见到不少人苦于取水太远,十分不便。 便用手杖刺祭社前的干涸的小水洼,冒出泉水,方便了百姓打水。 虽然遇到干旱,水仍然不枯竭。 许逊渡小蜀江时,因感谢住在江边的主人朱氏殷勤款待,便在朱家的墙壁上画了一株松树,朱家因此加倍地富裕起来。 后来,江水泛滥,大堤被冲决,房子都被冲走,唯有画了松的朱家的墙壁没有倒坍。 许逊到西安县去,路经一座小庙,庙神告诉许逊说:这里有一条蛟龙害民,听说您要来,它已逃往鄂地的水里去了。 许逊便追到鄂地的水渚。 路上碰到二位老人,指着说那条蛟龙就藏在前面的桥下。 许逊走到桥边,举着剑叱责蛟龙,蛟龙惊惧,奔入大江,藏在深水里。 许逊便派兵将其驱赶出水中,杀死了它们。 当时,在海■(今江西永修县)那个地方,有一条巨蛇盘踞在山上,它一吐气,便汇成乌云,方圆四十里人和牲畜只要是在吐气的范围之内,无不被大蛇吞吸掉,成了老百姓的一大祸害。 许逊听到此事,就召集弟子前往蛇居之处,举着利剑,铺展云气,以慑巨蛇。 蛇十分恐惧,躲入洞穴中去。 许逊便召海■县社伯前来驱蛇。 蛇在洞穴中,举起头有十几丈高,双目如火炬一般,吐出的毒气冲天而去。 许逊大喊着命令风神、雷神,呼叫着指挥着神兵,以威慑的力量压倒巨蛇,使它动弹不得,接着就飞步上前踩住蛇的头部,用剑劈它的咽喉。 他的弟子施岑、甘戟等人领着兵士用武器砍杀巨蛇。 蛇的腹部被砍破,有小蛇从腹中爬出,长好几丈。 施、甘两人刚要杀掉它,徐逊说:它没有为害,不要无故地斩杀它。 一千二百五十年后要是成了民害,我会重新出来杀掉它。 以我的祭坛前所植柏树为证,待到此树树枝拂坛扫地,即是该杀小蛇之时。 又预测说:我升仙后一千二百四十年,豫章(在今江西南昌,境内,五陵之地),要出现八百位地仙。 那时,要是小蛇为害于人,那些地仙们一定会杀死它。 许音未落,便把小蛇放入江中。 许逊说:大蛇虽然已被除掉,但蛟龙之精却还没有被杀死,恐怕它还要乘机冲坏郡城,我必须回到城里去。 于是,便和甘、施二位同归郡城。 巡视城郭时,遇到一个少年,那人上前拜谒,自报姓慎,显得非常有礼貌,懂规矩,答对机敏。 有人马上告诉了许逊,许逊对弟子说:刚才来的那个不是人,是蛟精,它是来试一试我的法术的。 派人追踪它的去向,已在郡城外江边,化作一头黄牛卧在沙子上。 许逊用纸剪成一头黑牛,把它送到江边,去和黄牛角斗。 又命施岑偷偷地拿着剑前去江边,在二牛斗得正酣时,即上前砍杀黄牛。 施岑砍了一剑,正中黄牛左大腿。 黄牛向城南奔去,直跑到长沙城,变成人,进了贾玉使君的家里。 原来,蛟精喜欢贾玉长得很美的女儿,曾变化成一美貌少年前往拜谒。 贾玉很爱他的才能,便把女儿嫁给他。 共同生活了几年,生了两个孩子。 蛟精经常在春夏之交,一个人就出去了。 到了秋天,便乘着大船满载而归,船上的东西都是春夏之际发大水时从翻没的喘上得来。 就是这年秋天,蛟精空船而回,欺骗贾玉说,船上的财物为强盗劫走,还伤了左大腿。 贾玉请大夫给他治疗。 许逊就变成大夫前往贾玉家。 贾很高兴,招唤女婿出来。 蛟精已有觉察,很害怕,不敢出来。 许逊来到他的屋里,厉声喝斥说:你这个江湖的蛟精,为害太大,我寻着你的踪迹到这里,难道还容你再躲过去吗? 赶快出来。 蛟精无计可施,便现了原形。 在屋前蜿蜒爬行,被士兵杀掉。 许逊又以法水喷它的两个孩子,都变为小蛇,一块杀掉了。 许逊对贾玉说:蛟精住的地方,其下不过几尺就是大水,你要快些搬走。 贾玉便迁到高处,原来那块地方果然坍陷为深潭。 许逊又回到豫章县,蛟龙的余党仍然闹得很凶。 它们怕被许逊杀掉,都化为人,还假惺惺地说:我们家在长安,几辈子都是善人。 我们从很远的地方就听说许逊贤师有神剑,很想听听他倒底有什么功夫。 许逊的弟子告诉他说:我们师付的神剑,指着天天就裂开,指着地地就裂开。 世上各种邪魔外道都抵挡不了,是神圣的宝具。 蛟龙的余党说:也有不能损伤的吧? 弟子戏弄它说:只是不能伤冬瓜、葫芦罢了。 蛟龙的余党信以为真,都化成了葫芦冬瓜,漂满江面。 许逊知道是蛟龙余党所变,把剑交给施岑,踩在水面上一个个都杀掉了,没有一个活着的。 从此,水妖绝迹,城乡再无祸患。 晋明帝太宁(明帝年号)二年,大将军王敦兴兵内乱。 军队开到慈湖时,许逊与吴猛一同前往拜见王敦,希望说服他停止用兵。 当时,郭璞在王敦帐下做幕府,因为郭璞和许、吴相聚,王敦高兴地宴请他们。 席间,王敦说,我梦见一棵树戳破了天,你们认为这是什么预兆。 许逊说:这不是好兆头。 吴猛说:木上破天是未字,您不可轻举妄动。 王敦听后,脸色骤变,命令郭璞占一卦,以卜吉凶。 郭璞说:成功不了。 王敦大怒,命武士把郭璞抓起来杀了。 许逊将酒杯掷在地上,变成一白鹄,绕着屋中梁飞,王敦抬头一看,许、吴二人已无踪影。 后来,王敦得知许、吴二人回到金陵,准备乘舟回豫章。 船夫说,没有拉纤的人。 许逊说:你们都闭上眼睛,安静地坐在船里,不要窥视,我亲自为你们驾船。 遂即暗暗地召来二龙,夹持着船前行。 船渐渐地升空,不一会儿就飞到庐山顶上的紫霄峰金阙洞。 船夫请求许逊助他离俗入道。 许逊便服饵药灵芝草,结果得不食五谷而又不死的功夫,隐居于庐山。 许、吴二君则各骑一龙回到原来的隐居处。 数十年间不问人间事,只专心地精审修炼真正的道术。 孝武帝宁康二年,许逊已寿至一百三十六岁。 那年八月初一的早上,有二位仙人从天而降,说是奉玉皇大帝之命授以许逊以九州都仙太史高明大使的官职,并转告许逊登天之日。 随后,来者乘着云车而去。 当月十五日,远远地就听到天上传来的乐声,祥和的彩云冉冉飘动,华丽的羽毛做成的官盖和龙拉的车子,跟随着许多官兵侍从和仙童玉女前后引导、跟从,拜请许逊上龙车。 许逊和他的父亲一族人的侍人吁烈,和他母亲一族的人侍人仙春共四十二人,在同一天连同宅屋一齐升天,家中的鸡、狗也随着上天。 方圆百里之内一片奇异的香味,一个多月也没有消散。 【原文】许逊,字敬之,号真君,南昌人。 吴赤鸟二年,母梦金凤衔珠,坠于掌上,玩而吞之,因是有娠,而生真君。 少小疏通,与物无忤。 尝从猪射,一麀鹿中之而毙,鹿母皇顾舐之。 因感悟,折弃弓矢。 克意为学,博通经史,尤嗜神仙修炼之术。 闻西安吴猛得丁义神方,乃往师之,悉受其秘,日以修炼为事。 时买一铁煤檠,因夜燃灯,见漆剥处有光,视之,金也。 明日,访售主,还之。 晋武帝太康元年举孝廉辟为旌阳县令,吏民悦服。 岁饥,民无以输。 真君乃以灵丹点瓦砾成金,令人潜瘗于县圃。 一日,藉民之未输者,使服力于圃。 民锄地得金,用以输纳。 遂悉安堵。 又岁,大疫。 死者十七八。 真君以所得神方极治之。 他郡病民相继而至。 于是,标竹于郭外,置符水于其中,使就竹下饮之。 比瘥。 久之,知晋室将乱,乃弃官东归。 尝憩于柏林,有女童五人各持宝剑来献。 真君异而受之。 既而,偕至真君之家。 惟日击剑自娱,真君知其剑仙也,卒获神剑之用。 既而,与吴君游于丹阳黄堂,闻谌姆多道术,遂同往叩以道妙。 姆曰:昔教悌王下降曲阜蔺公家,谓蔺公曰:后晋代当有神仙许逊传吾此道,留下金丹、宝经铜符、铁券,授吾掌之,以俟子。 积有年矣,今当授子。 乃择日登坛,出孝悌王诸秘,悉传之。 真君方心期每岁必来谒姆,姆即觉之曰:子勿来。 吾即还帝乡矣。 因取香茅一根,南望掷之,曰:子归茅落处,立吾祠,岁秋一至足矣。 二君还,觅访飞茅之迹,遂建祠宇。 每岁仲秋之三日,必朝谒焉。 初,真君往访飞茅,偶憩真靖,见乡民盛烹宰以祀神,且相戒曰:祭不腆,则神怒降祸。 真君曰:怪崇敢尔。 乃召风雷伐之,拔其林木。 明日,告其里人曰:妖社已驱,毋用祭也。 又见人苦远汲,乃以枝刺社前涸泽,出泉以济之虽冒不竭。 渡小蜀江,感江干主人朱氏迎接甚勤,用戏画一松于其壁,其家因之得利加倍。 后江涨溃堤,市舍俱漂,惟松壁不坏。 真君往西安县,行过一小庙,庙神迎告曰:此有暗害民,知仙君来,逃往鄂渚矣。 真君至鄂渚,路逢二老人,指曰:蛟伏前桥下。 真君至桥,仗剑叱之,妖蛟惊奔入大江,若于深渊。 乃敕吏兵驱出,遂诛之。 时海■之上,缭有巨蛇,据山为穴,吐气成云,亘四十里人畜在其气中者俱被吞吸,大为民害。 真君闻之,乃集弟子,遂前至蛇所,仗剑布气,蛇惧入穴,乃飞符召海■社伯驱之。 蛇始入穴,举手高十余丈,目若火炬,吐毒冲天。 真君啸命风雷,呼指神兵,以摄伏之,使不得动,乃飞步踏其首,以剑劈其劲,弟子施岑、甘戟等引兵挥之,蛇腹裂,有小蛇自腹中出,长数丈。 甘君欲斩之,真君曰:彼未为害,不可妄珠。 一千二百五十余年后为民害,吾当复出诛之。 以吾坛前植柏为验,其枝拂坛扫地是其时也。 又预识云:吾仙去后一千二百四十年间,豫章之境,五陵之内当出地仙八百人。 此时小蛇若为害,彼八百人自当诛之。 蛇子遂得入江。 真君曰:大蛇虽灭,蛟精未诛,恐其俟隙溃郡城。 吾归郡乎。 乃与甘施二君归郡。 周览城邑,遇一少年,通谒自称姓慎,礼貌勤恪,应对敏给,遽告真君。 谓弟子曰:适来者非人,即老蛇故来见试也。 迹其所之,乃在郡城江浒,化黄牛卧沙碛之上。 真君剪纸化黑牛,往斗之。 令施岑潜持剑往,俟其斗酣,即挥之。 施君一挥中其左股,牛奔入城南,直至长沙,化为人,入贾玉使之家。 先是,蛟精尝慕玉之美女,化为一美少年,谒之。 玉爱其才,乃妻以女。 居数载,生二子,常以春夏之交孑然而出,至秋则乘巨舰重载而归。 盖乘春夏大水覆舟所获也。 是秋,空还。 给玉云:财货为盗所劫,且伤左股。 玉求医疗之。 真君即为医士谒玉,玉喜,召婿出,蛟精觉,惧不敢出。 真君随至其堂,厉声叱曰:江湖蛟精,害物不浅,吾寻踪至此,岂容复藏,速出。 蛟精计穷遂见本形,蜿蜒堂下为吏兵所诛。 真君以法水喷其二子,亦皆为小蛟,并诛之。 真君谓玉曰:蛟精所居其下深不逾尺,皆洪波也,可速徒居。 玉乃迁高原。 其地果陷为渊。 真君复还豫章,而蛟之余党尝甚盛,虑真君诛之,皆化为人。 诡言曰:仆家长安,积世崇善,远闻贤师许君有神剑,愿闻其功。 弟子语之曰:吾师神剑,指天天裂,批地地拆,万邪不敢当,神剑之宝也。 蛟党曰:亦有不能伤者乎? 弟子戏之曰:惟不能伤冬瓜、葫芦尔。 蛟党以为诚然,尽化为葫芦、冬瓜,浮泛满江。 真君知为蛟党所化,以剑授施岑,履水斩之,悉无噍类。 由是水妖屏迹,城邑无虞。 明帝太宁二年,大将军王敦举兵内向,次慈湖。 真君与吴君同往谒敦,冀说止之。 时敦璞在幕府因璞与俱见,敦喜,延之饮。 而问曰:子梦一木破末。 君等以为何? 如真君曰:非佳兆也。 吴君曰:木上破天,未字也。 公宜未可妄动。 敦色变。 令璞筮之。 璞曰:无成。 敦怒令武士擒璞,斩之。 真君乃举杯掷地,化为白鹄,飞绕梁栋。 敦一举目,已失二君所在。 后敦见二君还至金陵,欲买舟至豫章,而舟人告以乏刺舟者。 真君曰:尔但瞑目,安坐切勿觇。 吾身为汝驾之。 默召二龙挟舟而行。 舟渐凌空,俄过庐山顶,至紫霄峰金阙洞。 舟人拜求济度,真君教以服饵灵草,遂得辟谷不死,隐于此山。 二君各乘一龙以归旧隐。 数十年间不复以时事关意,惟精修至道。 孝武宁康二年,真君一百三十六岁。 八月朔旦,有二仙自天而下云:奉玉皇命,授真人以九州都仙太史高明大使之职,并告以冲举之日,遂乘云车而去。 是月望日,遥闻天乐之音,祥云冉冉。 羽盖龙车,从官兵卫,仙童玉女,前后导从,乃揖真君升龙车。 真君与其你族侍从烈,与其母一部侍从仙春,四十二口同时白日拔宅升天鸡犬亦随,百里之内异香芬馥,经月不散。 【注释】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由各郡国的所属吏民中推选,是求仕进者必由之路。 金丹:道教炼丹名词。 古代方士、道士用黄金炼成玉液,或用铜汞等八石炼成黄色的药金(还丹),故名。 认为服之能长生不老。 宝经:原指道教的经典。 铜符:即符录,为一种笔划屈曲,似字非字的图形。 认为可用来遣神役鬼,镇魔压邪。 铁券:帝王颁赐功臣授与世代享受某种特权的铁契,此处专指传道的授权契书。 五陵:即武陵,今湖南常德。 地仙:道教称居于世的仙人。 郭璞:字景纯,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 幕府:此处指军政大吏的幕僚,参谋。 发布时间:2025-06-25 13:28:57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6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