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华严经疏论纂要序 内容: 大方广佛华严经者.乃毗卢遮那世尊於菩提场始成正觉.七处九会称性顿演如来果海羣生性源.及因地六位菩萨修证之轨范也。 夫说既称性则是恒常之说。 所谓众生说。 国土说.三世一切说。 处穷法界时彻三际。 旨趣宏深.言诠无尽。 既非海墨所能书。 抑岂贝叶而可悉。 但随机见闻广略有异耳。 按西域记。 此经有三本。 上本有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一个四天下微尘数品。 中本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 下本有十万偈.四十八品。 盖摩诃衍藏是文殊师利与阿难海於铁围山间结集。 此经收入龙宫。 後龙树菩萨入宫.见上中二本非阎浮提人心力能持.遂记下本归於人间。 今传来此方者。 晋义熙十四年北天竺三藏佛度跋陀罗所译六十卷。 (即支法领所请之本.三十四品八会。 )唐证圣元年于阗三藏实叉难陀所译凡八十卷。 皆是十万偈之略。 以译未尽.故其具本言在遮拘盘国。 然经虽未尽.义亦周圆。 染指知味.存乎其人。 其八十卷经。 清凉国师有疏钞.枣栢长者有论.世所盛行。 疏钞则穷源极委.章分句析。 不唯是此经标准。 实乃如来世尊一代时教之标准也。 论则广论佛意.会归自心。 不唯是此经阃奥.实乃宗门之阃奥也。 禅者喜读论而不知疏钞之广大精微。 讲者喜读疏钞而不知论之直捷痛快。 两者皆失之也。 (道霈)年二十五。 始遇华严。 如贫获摩尼.饥餐王饍。 悲喜踊跃.无以云喻。 昔人谓亡躯得其死所.竭思有其所归。 斯言不我欺也。 遂矢志生生依经修证。 自是涵泳经文.研穷疏论.余三十年.粗知门户次第。 但疏论异旨.悟者难於和会。 文言广博。 读者惮於浩繁。 於是不揣漫於疏论纂其精要.合注本经。 窃欲令大地含生.凡厥有心者。 同入斯门。 启自心文殊决择妙慧。 圆自性普贤恒沙功德。 愿周法界.则毗卢是师。 果办一生.则善财为友。 於一毛端.顿周尘刹.参礼知识。 於刹那际.徧穷劫海.津济羣生。 仰报佛恩.少尽卑愿云尔。 今於经前先示大意.凡六段。 使稍知梗概。 然後临文.则井然有序也。 其智力有余者.自当博阅疏论全书。 此但撮其旨要耳。 时康熙七年岁在戊申四月朔旦道霈书於圣箭堂 发布时间:2025-06-27 15:55:40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7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