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书刻华严经疏论纂要缘起 内容: (大材)总丱皈依 鼓山先师老和尚座下。 忝与为大师同门。 而大师亲承衣鉢.继主法席。 一坐十余载.大阐宗猷.震动宇内。 法缘浩浩.在处建立法幢。 闻名覩相.擕幼扶老.皈礼恐後.不啻古佛再世。 而(大材)尚作门外汉.惭愧孰甚。 然而师友琢磨之功.日渐日深。 实未尝一旦敢忘所自。 大师虽主持宗门.而平生游泳华严.栖心法界。 观其智愿广大.乃与毗卢文殊普贤及诸圣师.声气相同.臭味相似.无间然矣。 故四十余年以来.探讨清凉疏钞.研穷枣栢合论。 焚膏继晷.手不释卷。 剖大千经卷於一尘之内.收普眼法门於一字之中。 七处九会.六相十玄.以及信解行证诸细大法门.莫不澜翻於海口.涌现於毫端.恢恢焉有余刃矣。 然大士以利物为怀。 四依以弘经是务。 虑疏论部帙重叠。 後学难以受持。 故十载以来.躬自秉笔。 删繁取要.直注本经。 命名曰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焉。 一句之下.直彻根源。 一字之内.包含无尽。 无剩文无遗义。 譬如鹅王择乳.狮子咬人。 真法海之奇珍.成佛之宝券。 自清凉枣栢相传以来.将千有余载.未有精微广大直截痛快若此者也。 吾师岂惟清凉枣栢之功臣.实乃毗卢文殊普贤之嫡胤也。 故出现品云。 此经珍宝不入一切余众生手。 唯除如来法王真子.生如来家.种如来相诸善根者。 佛子.若无此等佛之真子.如是法门不久散灭。 何以故。 一切二乘不闻此经。 何况受持.读诵.书写.分别解说。 唯诸菩萨乃能如是。 信然哉。 由是不揣绵力。 首输微赀。 请先缮写成书。 然後募众刊布.以广法施。 蒙师不靳.慨然俞允。 乃请王正先熊子伟二名士精心誊录.成兹胜举。 起手於康熙戊午夏六月.告竣於庚申夏六月。 是役也.皆仗诸圣师慈廕之恩。 与此大经冥护之力。 永离障缘。 顿成巨绩。 愿回兹功德.与法界凡有知识者.同游华藏之门.繁兴普贤之行。 报莫报之洪恩.酬难酬之微志云尔。 时康熙十九年岁在庚申腊月如来成道日闽富沙桂林菩萨戒弟子谢旌大材盥沐焚香拜题 发布时间:2025-06-27 16:03:54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7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