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别问 内容: 瞿昙弥衣布施之问王言:「尊者那先! 叔母摩诃波闍波提瞿昙弥布施雨期之外衣时,依世尊如是说:『瞿昙弥! 布施於僧伽! 僧伽依御身布施之时,我亦受供养,僧伽亦受供养。』尊者那先! 如来比僧宝更不尊不重,非可布施耶? 依彼之叔母而自梳、自裁、自打、自纺、自织雨期之外衣者欲布施於〔佛〕自身之时,如来令布施於比丘僧伽。 尊者那先! 若如来比僧宝更胜、增上、殊胜,若『布施於我者,应有大果』,如来令叔母摩诃波闍波提言:『布施於僧伽!』应布施於僧伽。 然,尊者那先! 如来自身应不受,应不依之故,令叔母布施彼僧伽。」[P. 130] 长老言:「大王! 摩诃波闍波提瞿昙弥布施雨期之外衣时,依世尊如是说:『瞿昙弥! 布施僧伽! 僧伽依御身布施之时,我亦受供养,僧伽亦受供养。』然,将布施於自身之雨期外衣〔令布施於僧伽之如来〕者,非不尊重,非不可布施。 大王! 为饶益〔僧伽〕,为哀愍而言:『〔依此〕僧伽於我灭後受尊重。』如是宣说,称扬现存之功德而言:『瞿昙弥! 布施於僧伽! 僧伽依御身布施之时,我亦受供养,僧伽亦受供养。』大王! 譬如〔有子,其〕父在世,於廷臣、兵士、宫吏、守门者、近卫兵、会众中之间,於王之处,言:『今〔我子之地位〕有所确立,未来於人中受到尊重。』如称扬其子现有之德。 大王! 如来为饶益〔僧伽〕,为哀愍而言:『〔依此〕僧伽未来於我灭後受尊重。』如是宣说、称扬现存之功德而言:『瞿昙弥! 布施於僧伽! 僧伽依御身布施之时,我亦受供养,僧伽亦受供养。』大王! 僧伽单依雨期外衣之布施,不比如来增上、殊胜。 大王! 譬如父母对子涂香、摩擦、沐浴、按摩。 大王! 子单依涂香、摩擦、沐浴、按摩比父母为增上、殊胜耶?」[P. 131] 「尊者! 不然。 子即使不欲,父母亦应为,是故父母为子涂香、摩擦、沐浴、按摩。」「大王! 如是,僧伽只依雨期外衣之布施,不比如来增上、殊胜。 然,如来言:『叔母虽不欲,亦欲作应作。』令布施外衣於僧伽。 大王! 譬如有人奉献上品於王,大王! 王欲以所献上品赠与其他或兵士、或宫使、或将军、或司祭,大王! 其人唯依得所献上品,比王增上、殊胜耶?」「尊者! 不然。 尊者! 其人奉於王而生活,依王而衣食。 王确立其地位而赠与献上品。」「大王! 如是,僧伽唯依雨期外衣之布施,不比如来增上、殊胜。 然,〔僧伽〕依如来而生活,依如来而衣食。 如来确立其地位,布施雨期外衣於僧伽。 然又,大王! 如来如是思念:『我附近之僧伽本来应受供养,所属於我之物以供养僧伽。』如是,令布施雨期外衣於僧伽。 大王! 如来不称赞供养自身,如来称赞供养於一切世间有价值於供养之人。 大王! 依天中天之世尊,於中部之最胜寄与、法嗣之法门, [P. 132] 言:『彼我第一比丘才更应受尊敬,应受称赞。』大王! 於诸有之中,诸有情聚中,无比如来更增上、殊胜之有情。 如来方可受布施,最上、增上。 大王! 於相应部之最胜寄与,摩纳婆伽弥伽天子於世尊前、立人天之中间,如是言:王舍城诸山之中   雪山中白山最胜空行中太阳最胜   诸水中海为最胜星辰中月为最胜   人天界中佛第一大王! 依摩纳婆伽弥伽天子所颂之偈是正确之偈颂,非恶颂之偈颂;所言正确,所语非恶,依世尊之印可。 大王! 非依法将舍利弗长老所言耶? 『魔力之摧毁者,对佛一度起净信,归依、合掌而得救。』依天中天之世尊言:『有一人,出现於世为多人之饶益,为多人之幸福,为世间之哀愍,为人天之利益、饶益、幸福而出现。 一人是谁耶? 是如来、应供、等正觉者。 比丘等! 此人是一人乃至为人天之利益、饶益、幸福而出现。』」「善哉,尊者那先! 彼然,予如是认受。」 发布时间:2025-06-30 12:12:48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7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