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藏教诸佛菩萨名号集序 内容: 一 勿字号觉花岛海云寺崇标大夫守司空辅国大师赐紫沙门 思孝奉 诏撰古者能仁氏之王堪忍也,始获正觉,谈教法以度僧伽之众,三宝於是乎现马。 埋世雾之六师,薎如霜殒;丽义天之五教,朗若日悬。 然有乐广之徒,慕博知而常说;尚略之辈,希捷见以勤行。 人既二类不同,法遂两端亦异。 为乐广广开性相,曲示於渊玄;对尚略略启呪名,直增於功德。 其性也实,多诠真理,少议俗事;其相也权,多议俗事,少诠真理;其呪也密,多从笁语,少就支音;其名也显,多就支音,少从笁语。 勃陁住世四十九年,年别续演;达磨疏歧一十二分,分各无叅。 论夫析奥之幽,其闲甚众;议乃拯沦之急,唯此为先。 生死浪由是乎涸乾,圆寂峯以之而峭峻。 今我聦文圣武英略神功睿哲仁孝皇帝陛下,承祧以立,为世而来。 乘宿敦菩萨之因,据现感皇王之位。 体佛在之正化,阐佛後之遗风。 俯控外氓,辟三学於三府;高提内[由/日],传六明於六宫。 教既内外齐敷,行复自他兼利。 捡乎自虑,名与呪兮双持,谓持阿蜜哩名及持鉢呾罗呪,励乃他怀;呪与名兮迭用,谓用呪携利根及用名接[而/火]品。 寔可谓空门之墙壍,有海之桴航。 三尊仗以住持,兆民頼之庆乐。 匪唯修文偃武,克宣人主之威;抑亦传教利生,聿布法王之令。 故致洞性彻相,五缁继武於城山;讽呪持名,二素差肩於朝野。 既上行而下効,乃迩肃以远安。 我境我民,独贺丰年为瑞;他邦他主,咸钦明德惟馨。 岂比夫舞干羽於円墀,但运有为之有道;垂衣裳於紫幄,空拘无道之无为者焉。 以我皇帝行无为之有道,住有道之无为故也。 奇哉! 眷化明敷,至教潜合。 爰有燕京弘法寺挍勘谏议大夫昌黎志德,进明呪集都三十卷,括一大藏一切明呪。 上京临潢府僧录纯慧大师沙门非浊,进名号集二十二卷,撮一大藏一切名号。 斯集之为利也,莫可得而言之。 且如一呪之功,尚不可以河沙筭,况一藏之明呪乎? 一名之益,犹不可以刹壤筹,况一藏之名号乎? 剪意地之惑根,诚为利斧;涌心源之智水,实谓方珠。 行羸者頼以进趍,勳侔手杖;学窘者凭之富足,美类掌珎。 历往古以久湮,良有待也;属当今而并现,为应运欤。 其犹乾欲明而乌免昇,坤欲静而丘岳镇。 盛事悬应,有如此者。 明呪之首,自有引文;名号之前,元无序说。 帝虑遐裔,[网-(ㄨ*ㄨ)+又]殚厥由,诏委下才,聊述其致。 此集乃是德云法师之所纂也。 师本保静人,俗姓清河氏。 家传儒素,躬博诗书,工翰工吟,具福具智。 猒世尘之翳实,忻法味以清神。 始於析津府崇仁僧伽蓝摩出家,奉求寂戒。 终於永昌军太子招闘,提逗屏迹,转大藏经。 摄歛一心,聮绵十载,酷探至趣,正存性相。 居怀哀恤迷伦,兼务呪名为念。 复思持呪,如法方成;若使诵名,随缘可办。 或耄或幼,任贤任愚,身不碍於四仪,心无妨於三性。 施功极鲜,鸠利寔繁。 繇是披寻经律论三藏教文,采摭已今当三世名号。 披寻之际,凡遇一如来及遇一菩萨,或各礼三拜,表离三毒以超三恶,冀全三学以尅三身;或各礼四拜,表消四罪以越四流,期满四弘以圆四智。 采摭之时,持刀跪刺於双肱,出其鲜血;滴墨和研於一砚,染乃柔毫。 若是显着,名体俱同,更不纪录。 或有名同,却疑体异,亦并书之。 集成一部,分为两门。 初门摽怛他櫱多,俾先忻於果实;後门列冐地萨埵,令续发於因葩。 计数盈万以踰三,勒卷成十而齐二。 虑草本之轻弃,营珉塔以深藏。 当卜基未定,感吉梦以除疑;洎标刹适圆,发神光而表瑞。 濡净[月*戋]而爰毕,模贞板以期锼。 虽决意无移,罄奇工而必葺;奈伺机[网-(ㄨ*ㄨ)+又]契,逼大限以云殂。 道失能弘,因成坠地;人微所托,屡历周星。 後遇海山纯慧大师,鸣橹飞帆,云离自岛;悬盂挂锡,萍寄彼蓝。 讲花严亿颂圆经,传金刚三聚净戒。 八方辐辏,同归不退转轮;四众子来,若觐大慈悲父。 本州僧政沙门法常、当寺僧首沙门义监,虔守遗编,保护情踰玄鉴;士庆逢当器,委凭礼重玄奘。 师即以授之,托其弘耳。 浊公於是喜强缘而得遇,希巨利以靡辝。 细披但剂於半珠,熟视未成於全宝。 以宋朝新译及我国创添,经数颇多,云皆莫觌。 因伸石补,用冀天圆。 复双益於新名,乃两增於旧卷。 拾乎前阙,菁英已悉於华龛;示乃来蒙,雨露未清於尘域。 师会帝於累圣殿中,宣预道场,乃以其集捧之呈进。 帝躬披阅,久而诰曰:朕於宵旰时余,劝惩务外。 每谓但恢绳政,安民止擅於一期;不廓线诠,利物难臻於永劫。 蒙仁今以是集见嘱,信如鲍叔之能知我,卜商之善起予者矣。 兼乃仁礼太师、侍中、国师为声闻戒邬波驮耶:朕礼太师侍中国师为菩萨戒阿遮梨耶,然位异於君臣,而义同於昆季。 缅忆如来之付,共合遵承;复思亲教之思,彼应酬荅。 况当九有已静烽烟,冝使四民俱崇香火。 寻颁纶旨,委以有司,俾刻印文,示诸未谕。 所冀撗遍莲花藏界,异口河倾;竪穷帝网珠时,同音雷讽。 七难随声而遽灭,千祥应念以遄生。 率土之濵,黎民於变;普天之下,比屋可封。 洞开不二法门,事关永撤;深入第一义海,理湿圆澄。 有心镜晓於无心,垢识掌翻於净识。 毕殚生界,咸返佛家。 宸虑若斯,故记云耳。 时皇朝七代,岁次癸巳,重熙二十有二年,律中大吕,蓂生十叶,午时序讫。 发布时间:2025-06-30 14:04:38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7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