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補遺卷二 内容: 宿莊念農河房作竹枕支床臥不成,與頭曆落總無情。 砧聲夜靜家家少,布被秋來漸漸輕。 近水易看簾月落,朝東先見紙窗明。 披衣急起將詩寫,遲恐茫茫百感生。 到江上送同年馮潛齋侍講,即次原韻江口同年話別時,隔城敢問夜何其。 瓊林宴罷分飛早〈(原注:君館選後即乞假尋親。)〉,南海雲深見面遲。 春夢那堪談往事,白頭難定是前期。 君歸若對羅浮月,好折梅花寄所思。 題解仲發秀才山莊卷子不見詩人十五年,相逢彼此各華顛。 披圖還是當時貌,細認丹青一惘然。 清涼山下夕陽斜,竹徑茅蓬處士家。 我有隨園最鄰近,三春同看一山花。 一句新詩動相公,十年東閣坐春風。 而今重過招賢館,酒賦琴歌夢未終。 〈(原注:秀才以「多讀詩書命亦佳」之句為尹相國所賞,授館十年。)〉要從四庫問三生,才得西歸又北征。 我是南朝沈家令,衰年難別範安成〈(原注:君效力四庫館,又將赴補。)〉。 題沈秀才《洗硯圖》伯時好洗玉,倪迂好洗桐。 先生獨洗一片硯,所好與古將無同? 先將取硯法,部居別白言其略。 旋作《洗硯圖》,命丹青手相描摹。 梧桐之陰五月涼,先生科頭意若忙。 呼九硯來如賜浴,奚奴次第投滄浪。 參之太史著其潔,此意毋乃通文章? 我聞楮先生管城子,一齊大笑為君喜。 硯上之塵尚且無,胸中之塵可知矣。 陶京山六十索詩花甲筵開深柳堂,南都人祝魯靈光。 我來高唱《蓬山曲》,三十三年話正長。 記訪江南第一仙,長安二月杏花天。 只今尚有金台月,曾照當初兩少年。 〈(君戊午科江南第一。)〉江左飛鳧遇故交,琴堂幾度聽雲敖。 只談風月無餘語,想見襟期華嶽高。 滇南循吏首相推,閩海歌聲遍草萊。 誰料淵明家法在,種成五柳便歸來。 菟裘何處築牆東,天為安排一畝宮。 絕好青溪起華屋,經綸重展水雲中。 月榭風廊高復低,垂楊飄蕩水亭西。 玻璃窗隔三層望,就使神仙坐也迷。 仙鹿呦呦隔院嘩,古梅修竹自橫斜。 今年應囑看園叟,添種蟠桃一樹花。 仙家夫婦有劉綱,同醉瑤台紫玉觴。 月姊生辰春更早,樊英先拜又何妨。 〈(夫人長先生五月。)〉繞膝瓊枝繞砌蘭,一家風月慶團圓。 晉陽刺史真純孝,為捧流霞暫掛冠滄桑世事且休論,同看宮袍舊酒痕。 長願香山兩耆舊,年年白髮說開元。 余以丁未年入泮,今又丁未矣,戲作重赴泮宮詩記得垂髫泮水遊,一時佳話遍杭州。 青衿乍著心雖喜,紅粉爭看臉尚羞。 夢裏榮華如頃刻,人間花甲已重周。 諸君可當同年看,替采芹香插白頭。 方次耘司馬遣朱郎饋食物,戲書其扇當軟腳錢家住橫塘煙雨鄉,曾經歌曲唱《伊涼》。 憐卿身似小楊柳,才別幾時如許長。 珍物分明海樣投,主人風義重千秋。 笑儂頗有高瓊癖,欲把奴星當禮收。 題何蘭庭《紅袖添香圖》不是騷人太不廉,青編紅袖一身兼。 讀書要學燒香法,耐得工夫細細添。 匡床八尺夜橫陳,久坐渾忘枕上春。 莫惹一雙紅袖怨,隔生休嫁讀書人。 太白樓謫仙何處去? 太白一星知。 秋樹還披錦,江聲學詠詩。 高樓離月近,平水過船遲。 我欲先生借,長虹作釣絲。 立秋後二日張荷塘世講以詩問疾奉答兩章五言佳句等長城,一紙傳來讀便驚。 肯向山中詢白髮,可知心上有蒼生。 通家人少交情重,循吏名高爵位輕。 聽說訟堂無底事,吟聲才罷又琴聲。 非公不至宰官家,偏過君門必駐車。 入座頻傾白墮酒,分甘遠惠綠沉瓜。 (〈蒙惠西瓜。)〉風多暑帶將殘意,雨久荷開不斷花。 料得張堪應含笑,今秋民有好禾麻。 張和山中別業半依城,路僻林深鳥不驚。 欹枕窗前聞澗落,杖藜腳底看雲生。 榻因好客終朝設,身自辭官卅載輕。 數與接談多近道,寸莛直許發鍾聲。 當初葉卜此移家,陌上圖書載幾車。 作傳自緣彭澤柳,謀生人識五侯瓜。 招尋難得心相印,篇什看來眼欲花。 經月匆匆疏問訊,紛然案牘正如麻。 疊韻贈明府難得詩人共石城,一回詩到一回驚。 堂前案牘從容理,筆底風花傾刻生。 丹桂心幽招隱易,碧梧秋老下階輕。 衍波箋到挑燈誦,愈信《秦吟》是正聲。 〈(公涇陽人。)〉九世同居有幾家? 爭禁民看使君車。 〈(君九世同居,奉旨旌獎。)〉政如子產非操火,面類皋陶豈削瓜。 此日弦歌方滿耳,他年旌節定開花。 多君馳驛將詩改,心細還如一縷麻。 〈(君嫌前詩起句未妥,遣一騎持箋來換。)〉張和寓公老傍石頭城,早有文章海內驚。 白髮千莖如雪淨,洪談四座尚風生。 暄妍檻外花光麗,陰翳簷端竹影輕。 一語堪憑為頌禱,園亭世世讀書聲。 論交原是舊通家,門外來停問字車。 欲把藏書倒筐庋,有煩留客具茶瓜。 勞生難說心無雜,廢學空慚鬢已華。 終擬相從聞道要,因依笑得比蓬麻。 三答詩才久慕謝宣城,五接雲箋喜又驚。 作吏如何耽此事? 讀書緣本在前生。 七條弦為鍾期奏,萬戶侯因張祜輕。 莫道風塵無我輩,鍾山新有鳳凰聲。 翠微亭下野人家,幾度高賢駐小車。 豈為後凋憐碩果,轉因不食愛匏瓜。 兒童競捉初飛蝶,古佛偏拈已散花。 倘得秋涼蘇老病,定來扶杖話桑麻。 四答相離未隔一重城,兩月乖分夢亦驚。 佳句得來勝珠玉,好官從古屬書生。 才高自覺風雲闊,情重翻疑華嶽輕。 連日清商吹到耳,滿天涼雨作秋聲。 敢把衰年鬥作家,戲隨佛法演三車。 饞同束絜思胡餅,〈(君家作餅最佳,故思之。)〉恩感齊桓賦《木瓜》。 雨引斷雲歸曲徑,風催老樹發孤花。 陶潛樂事君知否? 添種柴桑一畝麻。 五答屢見珠璣落管城,紅箋飛下白雲驚。 豈徒吏術堪千古,便作詩人也一生。 燕寢風和鈴鼓靜,秦淮水漲畫船輕。 何當手弄桓伊笛,閑坐青溪聽政聲。 我是南朝仲蔚家,年過三十早懸車。 偶因見獵全忘老,敢說投瓊必報瓜? 綠字喜逢青鳥使,白頭愁對紫薇花。 一廛幸托神君庇,臥聽鄰姬夜績麻。 〈(園中紫薇大開。)〉六答隨園已築受降城,露布傳來我又驚。 諸葛祁山兵六出,遠公蓮社證三生。 才如天馬行空慣,筆似蜻蜓點水輕。 聽說輿台沾雅化,滿街嗬殿盡詩聲。 故人風義恤貧家,饋物前車接後車。 〈(蒙兩賜點心。)〉月姊瓊酥團作餅,安期仙棗大如瓜。 君真《白雪》高難和,我勸優曇少作花。 牆上碧紗籠已滿,張顛珍重字如麻。 題實堂主人《雪灘鴻影圖》人生所到如飛鴻,飄然而下過即空。 但須留影記西東,方知某某為遊蹤。 當今儒者有吾宗,觥觥束修行己恭。 治經已追馯子弓,古文更學王荊公。 與余道義相磨,三十餘載無異同。 忽持木鐸來吳中,士林仰若泰華嵩。 雪灘之旁半畝宮,先賢於茲張釣篷。 石橋橫駕青天虹,枝枝楊柳搖春風。 先生含笑常支筇,彈琴坐詠先王風。 命丹青手描其容,寄索我句開心胸。 我思韓孟本雲龍,勝地有此主人翁,何不相逐行傱々? 灘上同酣酒百鍾,使我影亦常追從。 可奈發禿形疲癃,心雖欲往興已慵。 詩雖有盡意無窮,掩卷尚覺雲重重。 宣州道上遇孫敦夫太守作己未正月,余寓孫牧堂翰林家,公子敦夫才七歲。 別四十餘年,孫守宣州,而余遊黃海,突逢道中,奉贈二首。 五馬旌旗狹路逢,下車人忽問衰翁。 為言四十四年別,可認當時七歲童。 居停那敢忘君家,春雨盈盈燭影斜。 還借君家池上水,照儂初次插宮花。 題畫(有序)庚辰二月二十八日,唁東陽公子之喪,代檢所藏書畫,得余舊贈補蘿高克明《神駿》一幅。 未及十年,哭及兩世,不禁人琴之痛,為題數語,仍付童孫夢蘭收之。 記贈東陽畫,星霜未十年。 今朝重過眼,兩世已黃泉。 題墨痕猶濕,知音客盡捐。 郎君才九歲,交付倍淒然。 將往揚州阻風宏濟寺,贈默默上人入門修竹倚風翔,下界蘆花九點涼。 海內雲煙留勝跡,中朝人物聚文章。 江流萬古山僧老,潮打空城草木荒。 半偈未留篷又轉,禪關回首正斜陽。 何須撒手問懸崖,仙佛原須絕代才。 石幕勢吞高殿起,江帆影射畫堂開。 阻風莫悵前程緩,失路方能福地來。 累我一官塵幾寸,朝衫今日點蒼苔。 上方九十老支公,煉得容顏瘦鶴同。 謁我但參鳩杖左,送人偏過虎溪東。 誦經音韻江聲裏,入定神光水氣中。 三萬六千回日落,問師親見幾回紅。 拾級攀梯不憚搖,公然耳目到雲霄。 舟中夜夜東西笛,江上年年早晚潮。 滿壁詩人多聚散,六朝老樹半蕭條。 空桑爭道無留戀,何計揚州駐短橈。 為馬所驚補作(有序)丙寅五月,余宰江寧,捕蝗七里洲,馬為野豕所驚,怒逸不止。 余強勒之,馬竄入廢寺,門攔橫木,馬可入而馬上人必折頸以死矣,馬竟騰身而進。 余私念死可也,如此慘,人必疑有隱慝焉。 此念甫動,馬忽然止,若泥馬然,似有人擋之者。 餘從容跨下,牽縛樹間。 良久,輿從踉蹌而來。 告以故,有驚喜泣下者。 事隔四十載,痛定思痛,追作一首。 驚馬忽然止,宛如潮水平。 眼前無性命,天上有神明。 隱隱是誰救? 蕭蕭向我鳴。 阿誰到此際,能不憶平生! 讀《唐書》人老氣衰則鍾情轉甚。 唐明皇歸南內後,追念玉環依依不舍。 作太子時起兵入宮,上官婉兒執燭親迎,以請睿宗監國表示劉幽求,劉為代請。 度以常情,頗應寬宥,而帝不從,即斬旗下。 其英武與晚年光景,絕不相侔,何也? 旗下三郎寶劍開,婉兒親自點燈來。 奈逢龍子初飛日,了卻蛾眉首不回。 閨怨分明共枕又齊肩,夢醒蘭衾冷半邊。 急起挑燈探消息,兒夫私抱阿誰眠? 甘露甘露聞奇禍,高天隕角星。 麒麟無轡策,鷹隼有雷霆。 夢為防秋隔,書因絕塞停。 空山留馬跡,孤劍走龍庭。 慮喪孫邛首,偏遭鄧艾刑。 他時懷李牧,臨陣失甘寧。 賀酒仇家飲,書詞海內聽。 功高魂自壯,冤甚目難瞑。 一代丹書議,千年野史亭。 私情與公論,同付淚熒熒。 尚有皋陶鬼,能空貫索囚。 如何檀道濟,枉唱《白浮鳩》? 鏖極皋蘭下,提歸讚普頭。 修期馳露布,馬燧賀宸旒。 半夜天星動,長城萬里休。 五更聲未畢,三丈血先流。 誰訟陳湯罪? 空懷穀永憂。 歐刀秦下相,草索漢涼州。 黃雪飛炎海,紅霜淡早秋。 傷心丞相議,真報郅支仇。 行役雜詠(有序)乾隆元年,余才弱冠,赴粵西,一路賦詩甚多。 六十歲編集,嫌其少作,盡行刪削。 不料嘉慶元年六月,偶觀杭堇浦先生《詞科掌故》,載余詩文甚多,頗有可存者。 因命阿通錄出,分入《補遺》。 男兒年二十,漸衰珠玉顏。 況乃遠行役,風霜悴其間! 看書未終卷,坐看白日還。 所著一尺高,不供史家刪。 勉旃崇事業,銀管長班斑。 否亦煉玉液,金骨到仙寰。 生人皆山水,且共耐清閑。 搖筆非搖槳,往往淩風雲。 磨墨如磨劍,要使光采新。 甘醞非吾好,苦吟情所欣。 萬謀窘一字,迫如臨三軍。 南遊過楚江,西征臨越甸。 當塗想分割,龍津憶征戰。 或營酸棗台,或起明光殿。 平畛開歌舞,危收組練。 亡何歲月流,悲哉日如電。 白骨埋荒煙,朱扃罷華宴。 史冊尚流播,山川滅聞見。 秦宮無遺瓦,漢苑少殘箭。 黃雲自南飛,白日但西暝。 闃寂窘遊志,衰颯窮遐眷。 桑海不終朝,歎者凡幾遍。 平生豪橫心,雖悟不得遣。 舟中遣懷寄諸同學曩者氣不羈,束之恒怏怏。 頗欲學史遷,遠遊恣豪宕。 大江既失派,百川誰導漾? 慨然投吾筆,飛劍淩逆浪。 不圖舴艋登,剛逢江水漲。 風曳舟如顛,雲樹同揖讓。 偉哉山川勞,奸巧鬥新樣。 朽木鬼魅形,野花兒女狀。 怪石插天屏,砏然自辟創。 披發列水陣,唐突與舟抗。 拗怒怯鬼工,經營想天匠。 乃藉草為茵,乃折松為杖。 或將秦瓦搜,或把漢碑訪。 朝愛碧鳥啼,夕驚漁曲唱。 臥月如貼玉,背花勝挾纊。 夜橫青山枕,曉揭白雲帳。 精神交煙水,晷刻相搖蕩。 魂夢入菰蘆,清氣亦來往。 日月有根柢,乾坤空依傍。 望遠誌多闊,曆險氣愈壯。 只恨久織路,三月未入廣。 喜近入巨河,吝價登小舫。 已經蛟涎滑,兼之秋陽亢。 屈曲柔腸骨,逼迫窮俯仰。 年少不辳戚,路歧亦惆悵。 豈為魯連書,射之解燕將;豈為昌黎書,投之唐宰相! 悠悠世相嗤,區區天或諒。 既肯將我生,自然好安放。 遊子雖憔悴,故人應無恙。 胡床或忘伊,南樓定憶亮。 已為黃鵠遠,庶免鴬鳩謗。 當歸莫相寄,遠誌苦無貺。 魂飛親舍雲,目極天涯嶂。 生平越鳥心,舉坐猶南向。 元日勾當公事,宿牛首叢雲樓作作宦誰如我,新年肯看山。 江城牛背外,歲月馬蹄間。 客到日將晚,僧閑門未關。 坐收諸景象,不放夕陽還。 古塔淩南極,寒光射碧波。 殿荒陰氣重,鍾老破聲多。 碑碣星霜蝕,銅鈴風雨歌。 茫茫煙霧裏,六代舊山河。 四壁窗離地,三更月在天。 風聲江欲近,佛語磬為傳。 飛鳥鞋邊過,空樓樹頂懸。 九州人事隔,醒醉總悠然。 名山終欲別,官苦不如僧。 浮世緣應了,行雲笑未能。 采來新野菜,歸踏好春燈。 兩眼蕭蕭冷,頭銜木是冰。 赴選長安滁州遇雪我行滁州道,一車百夫扛。 其時天雨雪,凍蠅亂打窗。 一山青未了,一山白又忙。 瓊瑤三萬丈,扇扇屏風張。 如以玉剪刀,裁割青天方。 荒荒江海霧,一色水銀光。 僕夫與主人,麻衣無短長。 瑟縮僵蠶影,掉擢黃泥漿。 坐車如坐船,望店如望鄉。 安得回馬首,還家醉千�。 (下缺) 发布时间:2025-07-02 14:08:20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7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