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梅尧臣诗选 一 内容: 田家四时昨夜春雷作,荷锄理南陂,杏花将及候,农事不可迟。 蚕女亦自念,牧童仍我随,田中逢老父,荷杖独熙熙[1]。 草木绕篱盛,田园向郭斜,去锄南山豆,归灌东园瓜。 白水照茅屋,清风生稻花,前陂日已晚,聒聒竞鸣蛙。 荒村人自乐,颇足平生心,朝饭露葵熟[2],夜舂云谷深。 采山持野斧,射鸟入烟林,谁见秋成事[3],愁蝉复怨砧[4]。 今朝田事毕,野老立门前,拊颈望飞鸟[5],负暄话馀年[6]。 自从备丁壮[7],及此常苦煎,卒岁岂堪念[8],鹑衣着更穿[9]。 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尧臣年三十岁,官河南县主簿,作此诗。 在这一年,尧臣诗的风格,虽然还没有完成,但是从这四首诗里已经看到他同情人民的特点。 四诗分咏春夏秋冬,最后一首点出农民长年辛劳,无以卒岁的苦痛。 * * *[1] 熙熙:和乐之意。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广哉熙熙乎。 注:熙熙,和乐声。 [2] 露葵:露中的葵实。 宋玉《讽赋》:为臣烹露葵之羹。 [3] 秋成:秋收。 [4] 愁蝉:宋荦本作复蝉。 砧:捣衣石。 古代妇女每于秋夜捣衣。 沈佺期《独不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杜甫《秋兴》: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5] 拊颈:同抚颈。 [6] 暄:温暖。 《列子》:宋田父自曝于日,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 [7] 丁壮:可供力役之男子。 《史记项羽本纪》: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 [8] 卒岁:终岁。 《诗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郑笺:卒,终也。 [9] 鹑衣:鹑尾秃,若衣之短结,故敝衣曰鹑衣。 《荀子大略》:子贡贫,衣若县鹑。 权德舆诗:严霜被鹑衣,不知狐白温。 穿:残破。 依韵和子聪夜雨[1]窗灯光更迥[2],宿雾晦层檐,寒气微生席,轻风欲度帘。 湿萤依草没,暗溜想池添,况值相如渴[3],无嫌鲁酒甜[4]。 天圣九年诗。 方回《瀛奎律髓》评:此圣俞西京诗,妙年细密,初学者不可不知。 * * *[1] 子聪:即杨子聪,名愈,时为河南府户曹参军。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五十一《七交杨户曹》子聪江山禀,弱岁擅奇誉,指此。 [2] 窗灯:宋荦本作窗头。 [3] 相如渴:司马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病,见《汉书司马相如传》。 [4] 鲁酒:《庄子胠箧》:鲁酒薄而邯郸围。 集释:楚宣王朝诸侯,鲁恭公后至,而酒薄,宣王怒,欲辱之,恭公不受命。 宣王怒,乃发兵与齐攻鲁。 梁惠王常欲击赵而畏楚救,楚以鲁为事,故梁得围邯郸。 许慎注:《淮南》云:楚会诸侯,鲁、赵俱献酒于楚王,鲁酒薄而赵酒厚。 楚之主酒吏求酒于赵,赵不与,吏怒,乃以赵厚酒易鲁薄酒,奏之。 楚王以赵酒薄,遂围邯郸也。 寄河阳签判富彦国[1]籍籍名方远,人知第一流,翻同贵公子,来事外诸侯。 地险长河急,天高画角秋[2],仲宣应自乐[3],宁复赋登楼。 天圣九年诗。 是秋,尧臣自河南县主簿调河阳县主簿,将行,先以诗寄富弼。 * * *[1] 河阳:宋时有河阳三城节度使,治河阳县,今河南孟县地。 签判:签书判官厅公事之简称,宋时幕职官。 富彦国:名弼,河南人。 天圣九年,李迪自知河南府调河阳三城节度使,辟富弼签书河阳节度判官事,见苏轼《富郑公神道碑》。 弼后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封郑国公。 [2] 画角:古代军中乐器,长五尺,形如竹筒,本细末大,或以竹木,或以皮革为之,画蛟龙,故称画角。 [3] 仲宣: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 后汉献帝初平三年(192)长安大乱,粲避难南奔,依荆州牧刘表,有《登楼赋》。 表卒,复依曹操,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拜侍中。 建安二十年(215)操西征张鲁,粲作《从军诗》五首,首章言: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所从神且武,焉得久劳师? 黄河积石导渊源[1],沄沄泻昆阆[2],龙门自吞险[3],鲸海终涵量[4]。 怒洑生万涡[5],惊流非一状,浅深殊可测,激射无时壮[6]。 常苦事堤防,何曾息波浪,川气迷远山,沙痕落秋涨。 槎沫夜浮光[7],舟人朝发唱,洪梁画鹢连[8],古戍苍崖向。 浴鸟不知清,夕阳空在望,谁当大雪天[9],走马坚冰上。 天圣九年,尧臣在河阳县主簿任内作此诗。 尧臣诗世多言其细润工密,方回言其圆熟,近人始知其同情人民,强调斗争,但是如这首诗的浑涵壮丽,还没有得到认识。 集中同样的诗亦不多见。 * * *[1] 积石:山名,在甘肃临夏县西北。 《书禹贡》道河积石,指此。 道,同导。 [2] 沄沄:沸流也。 《楚辞九思哀岁》:流水兮沄沄。 昆阆:昆仑山及阆风山,相传为神仙所居。 《楚辞离骚》:登阆风而马。 王逸注:阆风,山名,在昆仑之上。 [3] 龙门:山名,在山西河津,陕西韩城之间。 《禹贡》言导河至于龙门,指此。 [4] 鲸海:犹言大海。 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鲸鱼跋浪沧溟开。 [5] 洑:回流。 [6] 浅深殊可测二句:用节略法,犹言浅深殊不可测,激射无时不壮。 [7] 槎沫:舟前水花。 [8] 洪梁画鹢连:洪梁犹言河桥。 杜预造河桥于富平津,在今河南孟县内。 画鹢指船,船首画鹢鸟,故称画鹢。 全句言连船为浮桥跨黄河上。 [9] 谁当:何当,又作合当。 梅花似畏群芳妒,先春发故林,曾无莺蝶恋,空被雪霜侵。 不道东风远,应悲上苑深[1],南枝已零落,羌笛寄馀音[2]。 天圣九年诗。 纪昀评为便有情韵。 * * *[1] 上苑:即上林苑,后汉时上林苑在今河南洛阳东。 [2] 南枝已零落二句:古乐府横吹曲有《梅花落》十三首,见《乐府诗集》。 横吹用笛,亦称横笛。 马融《长笛赋》言近世双笛从羌起,故又称羌笛。 依韵和载阳登广福寺阁[1]过闻联骑出,登览思逾清,晓涨林烟重,春归野水平。 始看仙杏发,已爱夹衣轻,谁见吟馀处,残阳上古城。 天圣十年(1032)十一月改元,史称明道元年,尧臣三十一岁作。 时在河阳县主簿任内,常因事往来河南、河阳间。 * * *[1] 载阳:钱暄字载阳,临安人,官至宝文阁待制。 父钱惟演,时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河南府兼西京留守。 广福寺,在河南县,今河南洛阳市境内。 依韵和欧阳永叔同游近郊[1]洛水桥边春已回,柳条葱蒨眼初开[2],无人拾翠过幽渚[3],有客寻芳上古台。 林邃珍禽时一啭,酒酣红日未西颓,知君最是怜风物,更约偷闲取次来[4]。 明道元年诗。 * * *[1] 欧阳永叔: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官至参知政事,封兖国公。 天圣八年五月充西京留守推官,九年三月至西京。 [2] 葱蒨(qin欠):新绿之色。 江淹《拟颜延之侍宴诗》:青林结冥蒙,丹被葱蒨。 眼初开:眼指柳芽,李商隐《二月二日》:花须柳眼各无赖。 [3] 拾翠:杜甫《秋兴》:佳人拾翠春相问。 [4] 取次:犹言次第。 依韵和永叔同游上林院后亭见樱桃花悉已披谢[1]去年君到见春迟[2],今日寻芳是夙期,只道朱樱才弄蕊,及来幽圃已残枝。 飘英尚有游蜂恋,著子唯应谷鸟知,把酒聊能慰馀景,乘欢不厌夕阳时。 明道元年诗。 * * *[1] 上林院:夏敬观云:《河南府志》:上林苑在府城外,汉置。 此云上林院,当是汉苑旧址,至宋乃为寺院也。 [2] 去年:《欧阳修年谱》:天圣九年三月,公至西京。 游园晚归马上希深命赋[1]兴尽夕阳天,言归跃杏鞯[2],新阴六街树,远目万家烟。 歌咽楼千尺,吟馀月一弦,花间有游妓,醉去堕金钿[3]。 明道元年诗。 * * *[1] 希深:谢绛字希深,富阳人,官至知制诰、判吏部太常礼院,时为河南府通判。 尧臣初娶谢氏,谢绛之妹。 [2] 杏鞯:钱惟演诗:歌翻南国桃根曲,马过章台杏叶鞯。 [3] 金钿:妇人首饰嵌金花者。 徐陵《玉台新咏序》:反插金钿,横抽宝树。 留守相公新创双桂楼[1]藻栋起霄间[2],芳条俯可攀,晚云谈次改,高鸟坐中还。 日映城边树,虹明雨外山,唯应谢池月[3],来照衮衣闲[4]。 明道元年诗。 * * *[1] 留守相公:指钱惟演,字希圣,临安人,时以同平章事判河南府兼西京留守,故有此称。 双桂楼:邵伯温《河南邵氏闻见录》卷二记惟演因府第起双桂楼。 西城建阁临圜驿,命永叔、师鲁作记。 [2] 藻栋:屋之中梁为栋,其上画有文藻者为藻栋。 [3] 谢池: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在永嘉郡,有池上楼,有《登池上楼》诗。 [4] 衮衣:《诗豳风九罭》:我觏之子,衮衣绣裳。 毛传:所以见周公也;衮衣,卷龙也。 郑笺:王迎周公,当以上公之服往见之。 和永叔柘枝歌留守相公南庄按舞[1]渔阳三叠音隆隆[2],红蕖乱坼当秋风[3],披香拥雾出妖嫮[4],妩眉壮发翩惊鸿。 锵锵杂珮离芳渚[5],珠帽红靴振金缕[6],相迎垂手势如倾[7],障袂倚歌词欲吐[8]。 最怜应节乍低昂,便转疾徐皆可睹[9],飘扬初认雪回风,踯躅还看茧萦绪。 小小宁闻怨曲长,盈盈自解依俦侣。 艺奇体妙按者谁,金貂大尹宴清池[10],绮茵绣幄粲辉映,玳簪珠履何委蛇[11]。 是时郊原新退暑,天清气爽过林墅[12],淮王载酒昔尝闻[13],谢公携妓那能数[14]。 始知事简乐民和,不厌来观柘枝舞。 明道元年诗。 * * *[1] 柘枝歌:郭茂倩《乐府诗集》:《乐府杂录》曰:健舞曲有柘枝,软舞曲有屈柘。 《乐苑》曰:羽调有柘枝曲,商调曲有屈柘枝。 此舞因曲为名,用二女童,帽施金铃,抃转有声,其来也于二莲花中藏,花坼而后见,对舞相占,实舞中雅妙者也。 一说曰:柘枝本拓技舞也,其后字讹为柘枝。 沈亚之赋云:昔神祖之克戎,宾杂舞以混会,柘枝信其多妍,命佳人以继态。 然则似是戎夷之舞。 按今舞人衣冠类蛮服,疑出南蛮诸国也。 [2] 渔阳:鼓曲有《渔阳参挝》。 [3] 红蕖:犹言红荷,荷一名芙蕖。 [4] 妖嫮(h户):美女。 [5] 锵锵:铃声。 [6] 金缕:金缕衣。 [7] 垂手:舞姿。 《乐府解题》:大垂手言舞而垂其手,又有小垂手及独垂手也。 [8] 袂(mi昧):衣袖。 [9] 便转:旋转。 [10] 金貂大尹:指钱惟演。 宋时京师首长称开封尹,惟演兼西京留守,故亦称尹。 汉时贵官冠上插貂,用黄金为竿,侍中插左,常侍插右。 [11] 委蛇(y移):从容自得之貌。 [12] 墅(sh庶):别墅,住宅外的建筑,用为休息之所。 [13] 淮王:王维《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诗:杨子谈经处,淮王载酒过。 [14] 谢公携妓:谢安栖迟东山,放情丘壑,每出游赏,必以妓女自从,见《晋书》。 希深惠书言与师鲁永叔子聪几道游嵩因诵而韵之[1]闻君奉宸诏,瑞祝款灵岫[2],山水聊得游,志愿庶可就。 岂无朋从俱,况此一二秀,方蕲建春陌[3],十刻残昼漏[4]。 初经缑氏岭[5],古柏尚郁茂,却过辕关[6],巨石相撑斗。 夕斋礼神祠,法衮被藻绣[7],毕事登山椒[8],常服更短后[9],从者十数人,轻赍不为陋。 是时天清阴,力气勇奔骤,云岩杳亏蔽,花草藏涧窦。 傍林有珍禽,惊聒若避彀,盘石暂憩休,泓泉助吞漱。 上窥玉女窗,崭绝非可构,下玩捣衣砧,焜耀金纹透[10]。 尹子体雄恔[11],攀援愈习狃[12],欧阳称壮龄[13],疲软屡颠踣[14],竞欢相扶持,芒恣践蹂[15]。 八仙存故坛,三醉孰云谬[16]。 鄙哉封禅碑[17],数子昔镌镂,偶志一时事,曷虞来者诟。 绝顶瞰诸峰,隘然轻宇宙,遥思谢尘烦,欲知群鸟兽[18]。 韩公传石室,闻之固已旧,当时兴稍衰,不暇苦寻究[19]。 东崖暗壑中,释子持经咒,于今二十年,饮食同猿狖[20]。 君子聆法音,充尔溢肤腠,尝期蹑屐过,吾侪色先愀〔原注:叶韵〕[21],遂乖真谛言,兹亦甘自咎。 中顶会几望[22],凉蟾皓如昼[23],纷纷坐谈谑,草草具觞豆。 清露湿巾裳,谁人苦羸瘦,便即忘形骸,胡为恋缨绶。 或疑桂宫近[24],斯语岂狂瞀[25]。 归来游少室[26],崷崪殊引脰[27],石室迢递过,探访仍邂逅。 扪萝上岑邃,仙屋何广袤,乳水出其间,涓涓自成溜[28]。 凡骨此熏蒸,灵真安可觏[29]。 霞壁几千寻,四字侔篆籀[30],咸意苔藓文,诚为造化授,标之神清洞,民俗未尝遘。 忽觉风雨冥,无能久瞻扣,匆匆遂宵征,胜事皆可复。 俚歌纵喧哗,怪说多糅[31],凌晨关塞阳,追赏颜匪厚,穷极四百里,宁惮疲左右。 昨朝书报予,闻甚醉醇酎[32],所嗟游远方[33],心焉倍如疚。 明道元年诗。 在这首诗中,尧臣运用谢绛来书的叙述,遂成大篇,酣畅淋漓,穷形尽致。 谢绛得诗后,复书云:忽得五百言诗,自始及末,诵次游观之美,如指诸掌,而又语重韵险,亡有一字近浮靡而涉缪异,则知足下于雅颂为深。 刘宾客有言:人之神妙,其在于诗。 以明诗之难能,于文笔百倍矣。 今足下以文示人为略,以诗晓人为精,吾徒将不足游其藩,况敢与奥阼也? 叹感叹感。 谢绛两书皆见《欧阳文忠公文集》附录。 * * *[1] 师鲁:尹洙字师鲁,河南人,官至起居舍人,时为山南东道节度掌书记。 几道:王复字几道,河南人,秀才,后为隰州判官。 [2] 闻君奉宸诏二句:谢绛《游嵩山寄梅殿丞书》:近有使者东来,付仆诏书,并御祝封香,遣告嵩岳,合用读祝、捧币二员,府以欧阳永叔、杨子聪分摄,会尹师鲁、王几道至自缑氏。 宸诏指诏书;款,祷辞;灵岫,指嵩岳。 款灵岫,万历本、宋荦本皆作疑灵岫,欧集附录作款灵岫。 [3] 蕲:同期。 建春陌:宋时西京城东三门,中曰罗门,南曰建春,北曰上东,见《宋史地理志》。 [4] 十刻残昼漏:谢书云:昼漏未尽十刻,出建春门。 [5] 缑(ɡōu钩)氏岭:在河南偃师南四十里。 [6] (hun环)辕关:在偃师东南。 [7] 法衮被藻绣:法褒指岳神所被的衮龙服。 藻绣,神服的刺绣。 [8] 山椒:山顶曰椒。 [9] 短后:短后衣,武士的服饰。 [10] 上窥玉女窗四句:玉女窗捣衣石,皆嵩山名胜。 谢书云:窥玉女窗、捣衣石,石诚异,窗则亡有。 崭(zhǎn斩):高峻貌。 焜耀:光辉。 [11] 体雄恔:宋荦本及欧集附录皆作体雄恢。 雄恔,雄快。 [12] 愈习狃:宋荦本及欧集附录皆作逾习狃。 狃,熟习。 [13] 欧阳称壮龄:是岁欧阳修年二十六岁,人生三十曰壮。 [14] 踣(b勃):扑倒。 [15] 芒(juē撅):草鞋。 [16] 八仙存故坛二句:谢书云:至八仙坛,憩三醉石,皆登山时所经之地。 [17] 封禅碑:宋荦本作封祝碑,欧集附录作封祀碑。 封禅碑,谢书云:武后封祀碑故存,自号大周,当时名贤皆镌姓名于碑阴,不虞后代之讥其不典也。 [18] 群鸟兽:《论语微子》:鸟兽不可与同群。 此倒用其意。 [19] 韩公传石室四句:谢书云:又寻韩文公所谓石室者,因诣,尽东峰顶。 《云麓漫钞》记韩愈题词:元和四年三月二十六日余与著作郎樊宗师、处士卢仝,自洛中至少室,谒李征君渤。 樊次玉川疾作,归。 明日与李、卢自少室而东,上太室、中峰,宿封禅台,下石室,遂自龙川寺钓龙潭水,遇雷。 明日观启母石,入天封观。 闰四月三日韩愈题。 [20] 狖(yu右):长尾猿。 [21] 君子聆法音四句:指诵《法华经》汪僧的言论。 谢书云:法华者栖石室中,形貌,土木也;饮食,猿鸟也。 叩厥真旨,则软语善答,神色晬正,法道谛实,至论多矣,不可具道所切。 当云:古之人念念在定,慧何由杂? 今之人念念在散,乱何由定? 师鲁、永叔,扶道贬异,最为辩士,不觉心醉色怍,钦叹忘返。 [22] 几望:谢绛等至中顶时,为八月十四日,故曰几望。 [23] 凉蟾:月。 [24] 桂宫:月宫。 [25] 瞀(mo茂):目眩。 [26] 少室:嵩山东峰曰太室,西峰曰少室。 [27] 崷崪(qi z酋卒):高峻貌。 引脰(du豆):犹言引领。 脰,颈。 [28] 扪萝上岑邃四句:谢书云:山径极险,扪萝而上者七八里。 上有大洞,荫数亩,水泉出焉。 [29] 凡骨此熏蒸二句:谢书云:久为道士所占,爨烟熏燎,又涂填其内,甚渎灵真之境,已戒邑宰,稍营草屋于侧,徙而出之。 [30] 霞壁几千寻二句:霞壁,赤壁,八尺为寻。 谢书云:又峭壁有若四字,云神清之洞。 体法雄妙,盖薛老峰之比。 诸君疑古苔藓自成文,又意造化者笔焉,莫得究其本末。 问道士及近居之民,皆曰:初无此异,不知也。 [31] 俚歌纵喧哗二句:谢书云:马上粗若疲厌,则有师鲁语怪,永叔、子聪歌俚调,几道吹洞箫,往往一笑绝倒,岂知道路之短长也。 ,同驳,杂色。 [32] 醇酎(zhu宙):浓酒及复蒸酒。 [33] 游远方:尧臣时在河阳县。 拟玉台体七首(录二首)夜夜曲情来不自理,明月生南楼,坐感昔时乐,翻成此夜愁。 落日窗中坐含情独不语,落日窗中时,妾意与君意,相思只自知。 明道元年诗。 欧阳修有《拟玉台体七首》,题明道元年,见《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五十一,当是同时之作。 早行道中相逢黤黤雨云晦[1],骎骎车马繁[2],唯忧不及见,及见返无言[3]。 明道二年(1033)尧臣三十二岁作。 时在河阳县主簿任内,常因事往来河南,河阳间,十二月至汴京应试。 * * *[1] 黤(yǎn掩)黤:青黑色。 [2] 骎(qīn侵)骎:马速行貌。 [3] 返无言:宋荦本作反无言。 古意故人留雅曲,今与新人弹,新人听不足,复使后人欢。 明道二年诗。 送弟良臣归宣城[1]乔木句溪边[2],秋光几曲连,将归三亩宅,远寄下江船。 伴尔唯征雁,悲余有暮蝉,亲朋如见问,贫外似当年[3]。 明道二年诗。 * * *[1] 良臣:据《宣城梅氏宗谱》,良臣为尧臣同高祖弟。 尧臣高祖梅远三子:简、超、章。 简生朝,朝生诚,诚生良臣。 超生邈,邈生让,让生尧臣。 [2] 句溪:源出浙江旧於潜县及安徽绩溪县,至宣城城北与宛溪合流。 [3] 贫外似当年:犹言一切如旧,惟贫困更甚。 馀姚陈寺丞[1]试邑来勾越[2],风烟复上游,江潮自迎客,山月亦随舟。 海货通闾市,渔歌入县楼,弦琴无外事,坐见浦帆收。 景祐元年(1034)尧臣年三十三岁作。 是年应进士举下第,除德兴县令知建德县事,未赴任先归宣城。 方回《瀛奎律髓》评:圣俞此诗全不似宋人诗,张籍、刘长卿不能及也。 纪昀评:通体俱饶高韵,六句尤佳。 * * *[1] 馀姚:今浙江县名。 陈寺丞:名最,见欧阳修诗。 宋时太常寺、卫尉寺皆有丞,称寺丞。 其时官制混乱,寺丞仅为官衔,陈寺丞时知馀杭县事,故首句言试邑。 [2] 勾越:犹言句吴。 《史记吴太伯世家》索隐:颜师古注《汉书》,以吴言句者,夷之发声,犹言於越耳。 聚蚊日落月复昏,飞蚊稍离隙,聚空雷殷殷[1],舞庭烟幂幂[2]。 蛛网徒尔施,螗斧讵能磔[3]。 猛蝎亦助恶[4],腹毒将肆螫,不能有两翅,索索缘暗壁[5]。 贵人居大第,蛟绡围枕席[6],嗟尔于其中,宁夸嘴如戟。 忍哉傍穷困,曾未哀癯瘠[7],利吻竞相侵,饮血自求益。 蝙蝠空翱翔,何尝为屏获[8],鸣蝉饱风露,亦不惭喙息[9]。 薨薨勿久恃[10],会有东方白。 景祐元年诗。 欧阳修有《和圣俞聚蚊诗》,题景祐元年,见《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五十二。 尧臣应举下第,在这首诗里,充满了愤恨。 诗在他的手里,已经成为斗争的武器。 蜘蛛、螳螂、蝙蝠、鸣蝉,对蚊子都不能起制止的作用,蝎子还要趁机逞凶,这一切都在诗里得到贬斥。 薨薨两句,见到他对于前途抱有胜利的信心。 欧阳修和诗最后说:江南何所有,水木正秋明,自古佳丽国,能助诗人情。 喧嚣不可久,片席何时征? 显然是在知建德县发表以后的作品,企图对于尧臣加以安慰。 * * *[1] 聚空雷殷殷:《汉书中山靖王胜传》:聚蚊成雷。 又《诗召南殷其雷》毛传:殷,雷声也。 [2] 幂(m密)幂:纷蔽貌。 [3] 螗:螳螂,前有两足,举之如执斧。 磔:分裂。 [4] 蝎:尾有毒刺,用以螫(sh氏)人。 [5] 索索:虫缘壁声。 [6] 蛟绡:夏敬观曰:蛟当作鲛。 《述异记》:南海出鲛绡,一名龙纱。 [7] 癯(q渠)瘠:瘦。 [8] 屏获:屏障及捕获。 [9] 喙(hu晦)息:以口呼吸。 [10] 薨(hōnɡ烘)薨:群飞之声。 余居御桥南夜闻妖鸟鸣效昌黎体都城夜半阴云黑,忽闻转毂声咿呦[1]。 尝忆楚乡有妖鸟,一身九首如赘疣[2],或时月暗过闾里,缓音低语若有求。 小儿藏头妇灭火,闭门鸡犬不尔留。 我问楚俗何苦尔,云是鬼车载鬼游,鬼车载鬼奚所及,抽人之筋系车辀[3]。 昔听此言未能信,欲访上天终无由。 今来中土百物正,安得遂与南方俦[4]。 上帝因风如可达,愿令驱逐出九州。 景祐元年诗。 这首诗可能和《聚蚊》一样,是一首讽刺诗。 句法非常泼刺,表现出尧臣正在探讨如何完成自己的风格。 * * *[1] 毂(ɡǔ古):车轮中心的圆木。 咿呦(yī yōu伊幽):车轮声。 [2] 赘疣(zhu yu坠尤):肿瘤。 [3] 辀(zhōu舟):车辕。 [4] 俦(chu愁):相同。 随州钱相公挽歌三首(录一首)[1]去年伊水上[2],倾府望云岑[3],路转犹回首,人谁不殒心。 可怜飞语后[4],挤恨九幽深,从此埋英骨,空令泪满襟。 景祐元年诗。 惟演卒于景祐元年七月,诗当作于是时。 尧臣对惟演有知己之感。 故有此作。 * * *[1] 随州:故治在今湖北随县。 [2] 去年:指明道二年钱惟演解西京留守,赴随州崇信军节度使本任事。 尧臣有《饯彭城公赴随州龙门道上作》一首。 伊水:出河南卢氏县东南,流经嵩县、伊阳、洛阳、偃师县南,入洛水。 [3] 岑:山小而高者曰岑,见《尔雅释山》。 [4] 飞语:指御史中丞范讽倾陷惟演事。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三记范讽言惟演在章献时,权宠太盛,与后家连姻,请行降黜。 上谕辅臣曰:先后未葬,朕不忍遽责惟演。 即袖告身入对曰:陛下今不听臣言,臣今奉使山陵,而惟演守河南,臣早暮忧刺客,愿纳此,不敢复为御史中丞矣。 上不得已,可之。 中秋与希深别后月下寄薄雾生寒水,寥寥舣画船[1],人伤千里别,桂吐十分圆[2]。 把酒非前夕,追欢忆去年,南楼足佳兴,好在谢临川[3]。 景祐元年诗。 是年三月,谢绛调开封府判官,中秋尧臣归宣城,与谢绛别于汴京,有此诗。 * * *[1] 舣(yǐ蚁)船:《史记项羽本纪》:乌江亭长舣船待。 集解引如淳曰:南方人谓整船向岸曰舣。 [2] 桂吐十分圆:犹言月吐十分圆,古代诗人多谓月为桂宫。 [3] 临川,诸本皆作林川,方回《瀛奎律髓》卷二十二作临川。 夏敬观曰:林当为临误。 谢临川:谢灵运曾为临川太守,借指谢绛。 和才叔岸傍古庙[1]树老垂缨乱,祠荒向水开,偶人经雨踣,古屋为风摧。 野鸟栖尘坐,渔郎奠竹杯[2],欲传山鬼曲[3],无奈楚辞哀。 景祐元年诗,是秋,尧臣南归,由汴河入淮,经大运河,溯长江回宣城,沿途皆有诗。 陈衍《宋诗精华录》评云:写破庙如画。 * * *[1] 才叔:夏敬观云:石苍舒,字才叔,《过庭录》称其与韩琦有旧。 又王广渊,字才叔,大名成安人,《宋史》有传,未知孰是。 [2] 竹杯:以竹为杯,旧时神庙以此卜吉凶。 韩愈《谒衡岳庙》: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馀难同。 [3] 山鬼:《楚辞九歌》篇名。 自急流口经长芦江入金陵始发碧江口,旷然谐远心[1],风清舟在鉴,日落水浮金。 瓜步逢潮信[2],台城过雁音[3],故乡何处是,云外即乔林。 景祐元年诗。 * * *[1] 旷然:豁然。 [2] 瓜步:镇名,在江苏六合东南,东有长江,有瓜步山,镇以此得名。 [3] 台城:在江苏南京市玄武湖侧。 早渡长芦江带月出寒浦,残星侵水[1],帆开风色正,舟急浪花分。 雾气横江白,鸡声隔岸闻,天晴建业近[2],钟岫起孤云[3]。 景祐元年诗。 * * *[1] :水涯。 [2] 建业:今江苏南京市,三国时孙权建都于此,又称建康。 [3] 钟岫(xi秀):钟山,又名紫金山,在南京市东北。 游响山[1]久忆门前胜,聊乘逸兴游,寒篙进溪曲,古木暗城头。 鸟过空潭响,船随碧濑流[2],梅花三叠罢[3],烟火起沧洲。 景祐元年诗。 时尧臣已至宣城。 * * *[1] 响山:在安徽宣城南二里,下俯宛溪,有响潭。 [2] 濑(li赖):水流砂石上曰濑。 [3] 梅花三叠:《梅花三弄》,曲调名。 建德新墙诗[1]山廨不营堵[2],筠篁为密篱[3],初年固可蔽,晏岁不能支[4]。 已被巢蜂蠹,复为荒葛蔂[5],夏雨久枯脆,秋风遂倾欹。 鸡鹜恣穿逸[6],牛羊来践窥,我议欲板筑[7],群走皆不怡[8]。 首吏先进白,土疏不可为,潦雨忽暴集,涧流如突驰[9]。 我心赜其极[10],斯语其见欺,用竹乃户率[11],破得缘而私[12]。 冬敛葺西角,春调完北陲[13],循环日有坏,烦扰无虚时。 介决弗尔惑[14],遂饬辟其基,榛莽一芟去,畚锸能悦随[15]。 膏润非朽壤,峭削隐金锤[16],荏苒未逾月[17],屹如长云垂[18]。 疏堑备水害[19],既圬复蓬茨[20],岂唯御獾豹[21],亦以防狐狸。 且有内外隔,绝闻间巷卑,安然兹燕息,来者勿吾隳[22]。 景祐二年(1035)尧臣三十四岁作。 时以德兴县令知建德县事。 在这首诗里可以看到他的诗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运用接近散文的形式,叙述整个事态,提出自己的见解,也对于当时的黑暗,有一定的批判。 * * *[1] 建德:县名,宋时属江南西路,后改称秋浦县,又改为至德县。 今与东流县合并为安徽至东县。 [2] 山廨(xi械):山城的公署。 堵:土墙。 [3] 筠篁:竹。 [4] 晏岁:晚岁。 [5] 蔂(li雷):牵蔓。 [6] 鹜(w雾):鸭。 [7] 板筑:建筑土墙,用两板相对夹峙,中实以土,经过捶击而成,故曰板筑。 [8] 群走:成群的吏役。 [9] 首吏先进白四句:为首的吏役指出土质太松,不可筑墙,潦雨暴至,跟着涧水就会冲垮了。 [10] 赜(z则):探讨。 [11] 户率:按户摊派。 [12] 破得缘而私:夏敬观云:破疑当作彼。 [13] 北陲:北边。 [14] 介决:坚决。 [15] 畚(běn本)锸:盛土器和铲土的锹。 悦随:乐从。 [16] 隐金锤:《汉书贾山传》言秦始皇筑驰道隐以金椎。 注引服虔曰:隐,筑也,以铁椎筑之。 [17] 荏苒(rěn rǎn忍染):迁延。 [18] 屹(y意):高耸貌。 [19] 堑(qin欠):沟堑。 [20] 圬(wū污):涂泥。 蓬茨:以蓬草覆盖墙头。 [21] 獾(huān欢):又称狗獾,哺乳类动物,通常筑洞于土丘或大树下。 [22] 隳(huī灰):毁坏。 往东流江口寄内艇子逐溪流,来至碧江头,随山知几曲,一曲一增愁。 巢芦有翠鸟,雄雌自相求,擘波投远空,丹喙横轻鲦[1]。 呼鸣乃不已,共啄向苍洲[2],而我无羽翼,安得与子游。 * * *[1] 喙(hu惠):口。 鲦(tio条):鱼名,又称白条鱼。 [2] 苍洲:同沧洲。 代内答结发事君子[1],衣袂未尝分[2],今朝别君思,历乱如丝棼[3]。 征仆尚顾侣,嘶马犹索群,相送不出壸[4],倚楹羡飞云[5]。 日暮秋风急,雀声檐上集,并作千里愁,愁极翻成泣。 景祐二年诗。 东流为建德邻县,尧臣因事至东流,有此二诗。 寄内,寄谢氏,代内答,代谢氏作答也。 * * *[1] 结发:犹言束发,古代男子二十束发加冠,女子十五束发加笄,始为成人之服,可以婚配。 苏武诗:结发为夫妻。 [2] 衣袂:《拾遗记》:萧凤使玉门关,劝酒频频,谓兄曰:醉中庶分袂不悲。 袂,衣油,分袂犹言分手。 [3] 棼(fn焚):乱。 [4] 壸(kǔn阃):宅内长巷。 [5] 楹(ynɡ盈):庭柱。 夏雨林梅初弄熟,密雨闭重关[1],润裛衣巾上[2],凉生竹树间。 水声通远涧,云色暝前山[3],野鸟寂无语,公庭尽昼闲。 景祐三年(1036)尧臣三十五岁作,时在知建德县事任内。 * * *[1] 闭重关:犹言掩重门。 [2] 润:水气。 裛(y邑):沾濡。 [3] 暝:暗。 彼吟[1]断木喙虽长[2],不啄柏与松,松柏本坚直,中心无蠹虫。 广庭木云美,不与松柏比,臃肿质性虚,圬蝎招猛嘴[3]。 主人赫然怒[4],我爱尔何毁,弹射出穷山,众鸟亦相喜。 啁啾弄好音[5],自谓得天理,哀哉彼禽,吻血徒为尔。 鹰鹯不搏击[6],狐兔纵横起,况兹树腹怠,力去宜滨死[7]。 景祐三年诗。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八,记是年五月初九日天章阁待制、权知开封府范仲淹落职知饶州。 仲淹言事无所避,大臣权幸多恶之。 时吕夷简执政,进者往往出其门。 仲淹言官人之法,人主当知其迟速升降之序,其进退近臣,不宜全委宰相。 又上百官图,指其次第曰: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不可不察也。 夷筒滋不悦。 帝尝以迁都事访诸夷简,夷简曰:仲淹迂阔,务名无实。 仲淹闻之,为四论以献,一曰帝王好尚,二曰选贤任能,三曰近名,四曰推委,大抵讥指时政。 夷简大怒,以仲淹语辨于帝前,且诉仲淹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 仲淹亦交章对诉,辞愈切,由是降黜。 侍御史韩渎希夷简意,请以仲淹朋党榜朝堂,戒百官越职言事。 从之。 吕夷简和范仲淹之间的政治斗争,是十一世纪三十年代宋王朝的重大事故。 尧臣虽然远在建德,但是政治立场是非常坚定的。 这首诗爱憎分明,充分地说明他的态度。 * * *[1] (li列):斫木鸟,又作啄木鸟。 [2] 断木:夏敬观云:断当作斫,《尔雅》斫木。 [3] 圬蝎:夏敬观云:各本作圬,非其义,当是朽讹。 按《宋诗钞》作朽,当作朽。 蝎(xiē歇),木中蠹虫总名。 [4] 赫然:怒貌。 [5] 啁啾(zhōu jiū周究):繁碎之声。 [6] 鹰鹯(zhān占):猛禽类。 《左传》: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犹鹰鹯之逐鸟雀也。 [7] 滨死:犹言迫近于死。 腊日出猎因游梅山兰若[1]我与二三骑,争驰孤戍旁,逐麋逢野寺,息马据胡床[2]。 鹰想支公好[3],人思灞上狂[4],归来何薄暮[5],烟火照溪光。 景祐三年诗。 * * *[1] 腊日:腊祭之日,古代于十二月合祭诸神,称为腊祭,因此十二月亦称腊月,腊月之日称为腊日。 梅山:在建德县。 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略称,僧人的居处。 [2] 胡床:即交椅,古代北方民族的坐具,故称胡床。 [3] 支公:即支遁,晋高僧。 《建康实录》:支遁好养鹰马而不乘放,人或问之,曰:爱其神骏。 [4] 灞上:长安附近,游猎之所。 [5] 薄暮:近暮。 田家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1],空收一束萁[2],无物充煎釜。 景祐三年诗。 在这首和下一首诗,看到尧臣虽然做了县官,但是和人民同呼吸,共甘苦,因此诗中充分反映劳动人民所遭遇的苦难。 * * *[1] 荚:豆荚。 [2] 萁(q其):豆茎。 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1]。 景祐三年诗。 在这首诗里,尧臣把劳动人民和剥削阶级的形象完全对立起来。 他的感情是完全站在劳动人民方面的。 * * *[1] 鳞鳞:细密整齐貌。 闻欧阳永叔谪夷陵[1]共在西都日[2],居常慷慨言,今婴明主怒[3],直雪谏臣冤。 谪向蛮荆去,行当雾雨繁,黄牛三峡近[4],切莫听愁猿。 景祐三年诗。 * * *[1] 夷陵:今湖北宜昌。 景祐三年五月,范仲淹贬饶州,欧阳修时为馆阁校勘,给右司谏高若讷去信,责备他不能尽职,又说:前日又闻御史台榜朝堂,戒百官不得越职言事,是可言者惟谏臣尔。 若足下又遂不言,是天下无得言者也。 足下在其位而不言,便当去之,无妨他人之堪其任者也。 昨日安道(余靖)贬官,师鲁待罪,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 若讷把这封信缴给仁宗,五月二十一日,欧阳修被贬为夷陵令。 [2] 西都:西京洛阳。 [3] 婴:触犯。 [4] 黄牛:峡名,在宜昌西北八十里。 三峡:其说不一,通常指巫峡、西陵峡、归峡,皆在宜昌上游。 闻尹师鲁谪富水[1]朝见谏臣逐,暮章从谪官,附炎人所易,抱义尔惟难。 宁作沉泥玉,无为媚渚兰,心知归有日,时向斗牛看[2]。 景祐三年诗。 * * *[1] 尹师鲁:范仲淹既贬饶州,太子中允、馆阁校勘尹洙上言:臣常以范仲淹直谅不回,义兼师友,自其被罪,朝中多云臣亦被荐论。 仲淹既以朋党得罪,臣固当从坐。 由此尹洙贬为崇信军节度掌书记,监郢州酒税。 富水:郢州一称富水郡。 [2] 斗牛:指斗宿、牛宿。 《晋书张华传》:斗牛之间,常有紫气,乃邀雷焕仰观。 焕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天耳。 此言尹洙之才,不会沉没,终当上达。 寄饶州范待制[1]山水番君国[2],文章汉侍臣,古来中酒地,今见独醒人[3]。 坐啸安浮俗,谈诗接上宾,何由趋盛府[4],徒尔望清尘。 景祐三年诗。 这首诗和上二首,是在范仲淹、欧阳修、尹洙三人被贬以后的作品。 尧臣把自己对于三人在思想感情、政治抱负上的共鸣,完全透露出来。 * * *[1] 饶州:今江西鄱阳。 范待制:范仲淹官衔为天章阁待制,故称范待制。 [2] 番(bō波)君:《史记项羽本纪》:番君吴芮率百越佐诸侯。 集解引韦昭曰:初,吴芮为鄱令,故号曰鄱君,今鄱阳县是也。 [3] 古来中酒地二句:活用《楚辞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4] 盛府:对于饶州官署的尊称。 咏王右丞所画阮步兵醉图胡公疏新勒石[1]右丞笔通妙,阮籍思玄虚[2],独画来东平[3],倒冠醉乘驴。 力顽不肯进,俯首耳前趋[4],一人牵且顾,一士旁挟扶。 捉鞍举双足[5],闭目忘穷途[6],想象得风度,纤悉古衣裾[7]。 玉骨化为土,丹青终不渝[8],而今几百岁[9],乃有胡公疏。 买石遂留刻,渍墨许传模,白黑就仿佛,毫芒辨精粗[10]。 千古畜深意,终朝悬座隅,谁谓盈尺纸,不惭云雾图。 景祐三年诗。 * * *[1] 王右丞:唐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历官尚书右丞。 右丞,正统本、宋荦本皆作右丞,万历本作右军。 阮步兵:魏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 籍闻步兵厨人善酿酒,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 胡公疏:尧臣同时人,本集又有《送胡公疏之金陵》、《胡公疏示祖择之卢氏石诗和之》两题,称为建康从事。 [2] 思玄虚:指思想深入玄奥的境界。 [3] 东平:魏时有东平国,今山东东平县地。 阮籍拜东平相,乘驴到郡。 [4] 俯首:指驴俯首倾耳,不肯前进。 [5] 捉鞍:夹鞍,指阮籍举足,斜夹鞍上。 [6] 穷途:《晋书阮籍传》称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 [7] 纤悉:细致详密。 裾(jū居):衣襟。 [8] 渝:变。 [9] 几百岁:自王维(699759)至此约四百年。 [10] 白黑就仿佛二句:极言拓本之精。 发布时间:2025-07-02 14:43:31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7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