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梅尧臣诗选 二 内容: 猛虎行[1]山木暮苍苍,风凄茆叶黄[2],有虎始离穴,熊罴安敢当[3]。 掉尾为旗纛[4],磨牙为剑铓,猛气吞赤豹,雄威蹑封狼[5]。 不贪犬与豕,不窥藩与墙[6],当途食人肉,所获乃堂堂。 食人既我分[7],安得为不祥,麋鹿岂非命[8],其类宁不伤。 满野设罝网[9],竞以充圆方[10],而欲我无杀,奈何饥馁肠[11]。 景祐三年诗。 夏敬观曰:此诗当是讥司谏高若讷。 按其时若讷附和吕夷简,不足当猛虎之称,此诗当是指吕夷简。 全篇从猛虎的吃人逻辑出发,讽刺辛辣,为自古诗中所罕见。 * * *[1] 猛虎行:乐府平调曲名。 [2] 茆叶:同茅叶。 [3] 罴(p疲):哺乳类动物,似熊而体大,俗称人熊。 [4] 纛(do到):大旗。 [5] 蹑封狼:蹑,疑当作慑。 封狼,大狼。 [6] 藩:篱。 [7] 分:读去声。 [8] 麋(m迷):哺乳类动物,似鹿而体长大,高七尺许。 [9] 罝(jū居):兔网。 [10] 圆方:古代食器方者为簠,圆者为簋。 [11] 馁(něi内上声):饥饿。 水轮咏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者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 利才畎浍间[1],功欲霖雨并,不学假混沌,亡机抱瓮罂[2]。 景祐四年(1037)尧臣年三十六岁作,时在知建德县事任内。 从这首诗里,看到尧臣对于新事物的认识和接受。 封建社会的士大夫阶级一般都爱向后看,因此提倡忘机,否定推动社会发展的成就,这是尧臣所不取的。 * * *[1] 畎(quǎn犬):田中小沟。 浍(kui快):田间渠道。 [2] 不学假混沌二句:《庄子天地》记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 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 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 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子贡)反于鲁,以告孔子,孔子曰:彼假修浑沌氏之术者也,识其一不识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 混沌,同浑沌;亡机,同忘机。 禽言四首(录二首)子规[1]不如归去,春山云暮,万木兮参云,蜀天兮何处。 人言有翼可归飞,安用空啼向高树。 竹鸡[2]泥滑滑,苦竹岗,雨萧萧,马上郎。 马蹄凌兢雨又急[3],此鸟为君应断肠。 景祐四年诗。 其后苏轼作《五禽言》,自序谓梅圣俞作四禽言,余寓居定惠院,春夏之交,鸟鸣百族,土人多以其声之似者名之,用圣俞体作五禽言。 * * *[1] 子规:一名杜鹃。 旧传蜀帝杜宇死后,其魂化为子规。 不如归去,为象声词。 [2] 竹鸡:生南方,形如鹌鹑而略小,泥滑滑,亦象声词。 [3] 凌兢:寒冷战栗貌。 读《汉书梅子真传》[1]子真实吾祖,耿介仕炎汉[2],权臣始擅朝[3],忠良被涂炭[4]。 辇下莫敢言[5],上书陈治乱,是时卿大夫,曾不负愧汗[6]。 其文信雄深,烂然今可玩[7],危言识祸机[8],灭迹思汗漫[9]。 一朝弃妻子,龙性宁羁绊[10],九江传神仙[11],会稽隐廛闬[12]。 旧市越溪阴[13],家山镜湖畔[14],唯馀千载名,抚卷一长叹。 景祐四年诗。 在这首诗里,尧臣表示他在政治斗争中的态度。 * * *[1] 梅子真:《汉书杨胡朱梅云传》,梅福,字子真,九江寿春人。 为郡文学,补南昌尉,去官居寿春,屡上书言事。 王莽时,一朝弃妻子,去九江,相传以为仙去,后有人见于会稽者。 [2] 耿介:守正不阿。 炎汉:古代信五行相生之说,以为汉以火德王,故称炎汉。 [3] 权臣始擅朝:权臣指王凤,成帝时为大将军。 擅朝,专擅朝政。 [4] 忠良被涂炭:忠良指京兆尹王章,讥刺王凤,为凤所杀。 涂炭指泥涂炭火,极言忠良被害如陷泥坠火。 [5] 辇(niǎn捻):皇帝所乘的车子,辇下指京城。 [6] 曾不负愧汗:用节略句法,犹言不曾不负愧汗。 梅诗有此句法,《黄河》浅深殊可测,激射无时壮两句与此同。 愧汗,因自惭而流汗;负愧汗,白白地自惭流汗。 是时卿大夫两句指出当时的大官们看到梅福上书直言,尽管自惭流汗,但是还不敢直言,白白地流了大汗。 [7] 烂然:有光采。 玩:学习。 [8] 危言:直言。 宋荦本作危亡。 [9] 汗漫:广泛莫测。 孟浩然《送元公之鄂渚寻观主张骖鸾》诗:应是神仙辈,相期汗漫游。 [10] 龙性:刚健的性格。 颜延之《五君咏》:龙性谁能驯。 羁绊:束缚。 [11] 九江:汉郡名,今江苏北部及安徽北部,治寿春,今安徽寿县。 [12] 会稽:汉郡名,今江苏南部及浙江地。 廛(chn蝉):古时一户所占的房地。 闬(hn汗):里门。 [13] 越溪:越地即浙江的溪水。 [14] 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市。 古意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月缺魄易满[1],剑折铸复良。 势利压山岳,难屈志士肠,男儿自有守,可杀不可苟。 景祐四年诗。 尧臣指出在政治斗争失败中,不能丧失信心,还得争取进一步的胜利。 * * *[1] 魄:月色无光之处。 闻雁寄欧阳夷陵[1]闲坐独无寐,雁来更未阑[2],声长河汉迥[3],影落户庭寒。 荆楚橘包熟[4],潇湘枫叶丹,南飞过三峡,试问故人看。 景祐四年诗。 * * *[1] 欧阳夷陵:欧阳修时为夷陵令。 [2] 更未阑:更未残。 [3] 迥(jiǒnɡ窘):远。 [4] 橘包:韩愈《送廖道士序》:橘柚之包。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1]春洲生荻芽[2],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忿腹若封豕[3],怒目犹吴蛙。 庖煎苟失所,入喉为镆铘[4],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 持问南方人,党护复矜夸,皆言美无度[5],谁谓死如麻。 我语不能屈,自思空咄嗟。 退之来潮阳,始惮餐笼蛇[6],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虾蟆[7],二物虽可憎,性命无舛差[8]。 斯味曾不比,中藏祸无涯,甚美恶亦称[9],此言诚可嘉。 景祐五年(1038)十一月改元,史称宝元元年,尧臣年三十七岁作。 是年解知建德县任,入汴京。 欧阳修《诗话》:梅圣俞尝于范希文席上赋河豚鱼诗云: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河豚常出于春暮,群游水上,食絮而肥,南人多与荻芽为羹,云最美。 故知诗者谓止破题两句,已道尽河豚好处。 圣俞平生苦于吟咏,以闲远古淡为意,故其构思极艰。 此诗作于樽俎之间,笔力雄赡,顷刻而成,遂为绝唱。 * * *[1] 范饶州:范仲淹时知饶州。 河豚:鱼名。 [2] 荻:禾本科,生水边及原野。 [3] 忿腹:河豚易怒,怒则腹大而上浮。 封豕:大豕。 [4] 镆铘:利剑名,一作莫邪。 [5] 美无度:《诗魏风汾沮洳》:彼其之子,美无度。 [6] 退之来潮阳二句:韩愈谪潮州,有《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惟蛇旧所识,实惮口眼狞,开笼听其去,郁屈尚不平。 笼蛇,宋本《皇朝文鉴》作龙蛇。 [7] 子厚居柳州二句:柳宗元谪柳州,韩愈《答柳柳州食虾蟆》:余初不下喉,近亦能稍稍,常惧染蛮夷,失平生好乐,而君复何为,甘食比豢豹。 [8] 舛(chuǎn喘)差:差错。 [9] 称:相当。 《左传》:晋叔向欲娶于申公巫臣氏,其母曰:吾闻之,甚美必看甚恶。 和元舆游春次用其韵[1]乘闲多远兴[2],信马与君行,碧树斜通市,清流曲抱城[3]。 山花高下色,春鸟短长声,日暮吾庐近,还歌空复情。 宝元元年诗。 * * *[1] 元舆:徐元舆,继尧臣知建德县事。 [2] 远兴:《广群芳谱》作野兴。 [3] 曲抱城:宋荦本作抱曲城。 离芜湖至观头桥[1]江口泊来久,菇蒲长旧苗,争雏洲鹊斗,遗子浦鱼跳。 宿岸欣逢戍,归船竞趁潮,时时望乡树,已恨白云遥[2]。 宝元元年诗,尧臣自建德回宣城,复自宣城回京,时方乘舟离芜湖。 * * *[1] 芜湖:今安徽芜湖市。 [2] 白云遥:《新唐书狄仁杰传》: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 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宿州河亭书事[1]远泛千里舟,暂向郊亭泊,观物趣无穷,适情吟有托。 林中鸦舅狞[2],席上蝇虎攫[3],雨久草苗盛,田芜瓜蔓弱。 香粳稚子惯,脱粟家人薄[4]。 少年都下来,聊问时所作,新衣尚穿束[5],旧服变褒博[6]。 我今贫且贱,短褐随宜著[7]。 宝元元年诗。 这首诗托物起兴,五至八句言政治斗争的激烈,九、十两句自言弱点,少年四句言政争的不利情况,最后两句提出自己的抱负。 这里正见到尧臣不甘屈服的决心。 * * *[1] 宿州:今安徽宿县。 [2] 鸦舅:鸟名。 《广博物志》:鸦舅,似鸦而小,黑色,嘴边有毛甚劲,能逐鸦,鸦见避之。 [3] 蝇虎:蜘蛛类,常徘徊墙壁上以捕食蝇及小虫。 [4] 脱粟:粗米仅脱稃壳者曰脱粟。 [5] 穿束:犹言紧束。 [6] 褒博:褒衣博带,言儒者之装束。 《汉书隽不疑传》: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 [7] 短褐:贫士之服。 褐,粗毛布衣。 晚泊观斗鸡舟子抱鸡来,雄雄跱高岸[1],侧行初取势,俯啄示无惮。 先鸣气益振,奋击心非愞[2],勇颈毛逆张,怒目眦裂盰[3]。 血流何所争,死斗欲充玩,应当激猛毅,岂独专晨旦。 胜酒人自私,粒食谁尔唤。 缅怀彼兴魏[4],傍睨当衰汉,徒然驱国众,曾靡救时难。 群雄自苦战,九锡邀平乱[5],宝玉归大奸[6],干戈托奇算。 从来小资大,聊用一长叹。 宝元元年诗。 这首诗同样是托物起兴,归结到全国纷争,生民涂炭,徒然给野心家造机会,他们盗窃了斗争的果实,自认为神机妙算,建立大功。 * * *[1] 跱(zh治):耸立。 [2] 愞(nu懦):怯弱。 [3] 眦(z字):目眶。 盰(ɡn干):张目。 [4] 缅怀:远怀。 [5] 九锡:古代天子赐诸侯有大功者衣物凡九等:一曰车马,二曰衣服,三曰乐则,四曰朱户,五曰纳陛,六曰虎贲,七曰弓矢,八曰斧钺,九曰秬鬯。 [6] 宝玉:《左传》定公八年:阳虎说(同脱)甲如公宫,取宝玉大弓以出,舍于五父之衢。 这事《春秋》的记载里,称为盗窃宝玉大弓。 庙子湾辞[1]庙子湾风俗云,有白鼋凭险[2],日为波潮以惊异上下。 余过而作辞云。 我之东来兮过彼雍丘[3],舟师奏功兮浊水湍流[4],历长湾兮势曲钩,倾高斗折兮若奔虬[5]。 潜伏怪物兮深幽幽,发作暴涨兮为潮头,土人立祠兮在彼沙洲,老木苍苍兮蝉噪啾啾。 输卒引兮蓬首裸体剧缧囚[6],赤日上煎兮胶津蹙气塞咽喉[7],胸荡肩挨同轭牛[8],足进复退不得休。 竟持纸币挂庙陬[9],微风飘扬如喜收。 我今语神神听不,何不归海事阳侯[10]。 穹鱼大龟非尔俦[11],奚必区区此汴沟[12],惊愚骇俗得肴羞,去就当决何迟留。 宝元元年诗。 尧臣同情劳动人民,诗句亦动荡跳跃,为一般诗人所罕有。 * * *[1] 庙子湾:在河南杞县西。 [2] 鼋(yun元):鳖类,长约八尺,宽约七尺,生江河中。 [3] 东来:宋荦本作东莱。 雍丘:今河南杞县。 [4] 湍(tuān团阴平):急流。 [5] 虬(qi求):龙子有角者。 [6] 输卒:纤夫。 (lǜ律):大索。 剧缧囚:甚于缧囚。 缧囚,被缚的罪犯。 [7] 胶津:津液胶结。 蹙气:呼吸短促。 [8] 轭(厄):驾车时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横木。 [9] 纸币:古代祭神的纸钱。 庙陬(zōu邹):庙隅。 [10] 阳侯:水神名。 [11] 穹(qinɡ穷):隆起。 韩愈《南海神庙碑》:穹龟长鱼。 [12] 汴沟:汴河,又称汴渠,宋时自河南荥阳县境受黄河水,流经郑州、开封,至江苏入泗水。 送马廷评之馀姚[1]越乡知胜楚,君去莫辞遥,晓日鱼虾市,新霜橘柚桥。 河流通海道,山井应江潮,近邑逢鸥鸟,先应避画桡[2]。 宝元元年诗。 * * *[1] 廷评:汉时有廷尉平,隋以后改称大理寺评事。 馀姚:今浙江县名。 [2] 桡(ro饶):船旁拨水之具,亦称桨。 腊日雪风毛随校腊[1],浩浩古原沙,寒入弓声健,阴藏兔径赊。 马头迷玉勒[2],鹰背落梅花[3],少壮心空在,悠然感岁华。 宝元元年诗。 纪昀云:风毛二字双关而不纤,三、四亦好,五犹稍可,然亦俗,六巧而太纤,便成俗笔。 实则五、六皆有出处,用来恰如其分,未可即指为俗。 方回《瀛奎律髓》云:五、六绝佳。 * * *[1] 风毛:用班固《西都赋》:风毛雨血,洒野蔽天。 校腊:方回《瀛奎律髓》作校猎。 自注:刊本误以猎为腊,余辄改定,乃是猎而遇雪。 [2] 玉勒:马头络衔称为勒,以玉饰者为玉勒。 庾信《马射赋》:控玉勒而摇星,跨金鞍而动月。 [3] 梅花:李商隐《对雪》诗: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 送何遁山人归蜀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1],下马浣征衣[2],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3]。 宝元二年(1039)尧臣年三十八岁作。 是年调知襄城县事,未到任前曾至南阳访知邓州谢绛。 * * *[1] 社燕:古代农民祭神曰社,春日求丰收之祭曰春社,秋日报谢之祭曰秋社。 此指春社,在立春后之第五戊日。 社日来往之燕曰社燕。 [2] 浣(hun换):洗衣。 [3] 息机:忘机,心理平静没有营求的思念。 代书寄欧阳永叔四十韵始谪夷陵日,当居建德年,一书冤逐客[1],四咏继称贤[2]。 自谓临江徼[3],相逢莫我先,白醪封画榼[4],素鲤养泓泉[5]。 戒吏收山栗,呼童惜沼莲,只期东浦过,共醉小溪边。 日日占风势,时时到水堧[6],安知贪挂席[7],不肯暂回船。 自尔皆无定,归欤亦未然,指程几一月,溯险历三年[8]。 鱼鸟都难问,音尘杳莫传,因之走羸仆,试与访南迁。 比及过牛峡,还问迎璧田[9],报言虽不获,吉语喜多全。 我解归尧阙[10],君移近汉渊[11],问途曾未远,命驾亦何缘。 衰野今行矣[12],隆中有待焉[13],乡亭瓜接轸[14],风化蚁同膻。 即欲朋簪盍[15],翻为俗事牵,爱婴娇哑哑[16],嗜寝复便便[17]。 鸡黍烦为具,轮辕岂得前,寄声勤以谢,幸子恕而怜。 来贶诚为望,论情恐未捐,尝亲马南郡[18],果谒谢临川。 遂得窥颜色,重忻论简编,聊咨别后著,大出箧中篇。 问传轻何学[19],言诗诋郑笺[20],飘流信穷厄,探讨愈精专。 道旧终忘倦,评文欲废眠,宁知主人贵,但见左鱼悬[21]。 所至同风月,相欢忆涧瀍[22],清歌嗟在耳,素发怪侵颠。 翠堞时登眺,芳洲屡溯沿,难醒拨醅醁[23],殊厌落头鲜[24]。 坐竹听啼鸟,临流聒嚖蝉[25],孤亭起归梦,南陌去扬鞭。 出饯陪双旆[26],方蕲历广鄽,始生山吏敬,颇释利途邅[27]。 会面辞何吐,离膺事已填[28],空馀郡楼望,野色际平烟。 宝元二年诗。 尧臣至邓州访谢绛,与欧阳修会于境上。 这是别后的叙述。 用五言排律,而一气回旋,不为排偶所缚。 * * *[1] 一书:指欧阳修《与高司谏书》。 [2] 四咏:范仲淹、余靖、欧阳修、尹沫相继贬斥,蔡襄作《四贤一不肖诗》。 不肖指司谏高若讷,若讷缴上欧阳修书,修以此贬夷陵令。 [3] 临江徼(jio叫):居江边障塞之地,指在建德事。 [4] 醪(lo劳):酒滓。 [5] 泓:深。 [6] 堧(run软阳平):水边地。 [7] 挂席:犹言挂帆。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 [8] 三年:正统本、宋荦本作三千。 [9] 还问迎璧田:用《左传》桓公二年郑伯以璧假许田。 欧阳修以景祐三年贬夷陵令,四年十二月调光化军乾德县(今河南光化县地)令。 [10] 尧阙:指汴京。 [11] 汉渊:汉水之渊。 [12] 衰野:夏敬观云:衰当为襄讹。 [13] 隆中:今湖北襄阳西二十里。 [14] 瓜接轸(zhěn诊):贾谊《新书》:梁大夫宋就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楚边亭皆种瓜,宋就乃令人夜往窃为楚灌瓜。 轸,田间小道。 [15] 朋簪(zān糌)盍:《易豫》:勿疑,朋盍簪。 王弼注:夫不信于物,物亦疑焉。 故勿疑则朋合疾也。 盍,合也;簪,疾也。 [16] 爱婴娇哑哑:指尧臣女,后嫁河东薛通。 [17] 便便:后汉边韶,字孝先,以文学知名,教授数百人。 夏日假寐,弟子嘲之曰: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 见《后汉书边韶传》。 [18] 马南郡:后汉马融,尝为南郡太守,和下句的谢临川,皆指谢绛,谢绛知邓州,与南郡地近。 [19] 问传轻何学:何指何休,有《春秋公羊解诂》。 [20] 言诗诋郑笺:郑指郑玄,有《毛诗笺》二十卷。 [21] 左鱼悬:鱼指鱼袋。 宋代升朝文武官皆佩鱼袋,见《宋史舆服志》。 [22] 涧瀍:二水名,涧水出河南新安,至洛阳入于洛水,瀍水出河南孟津西北,南流经洛阳东,亦入洛水。 [23] 拨醅醁(pēi l胚陆):未漉之酒称为醅。 醁,酒名。 白居易《醉吟先生传》:吟罢自哂,揭囊拨醅,又饮数杯,兀然而醉。 [24] 落头鲜:指鱼。 [25] 嘒(hu惠):蝉鸣。 [26] 旆(pi沛):大旗。 [27] 利途邅(zhān沾):功利途中的弯路。 [28] 离膺(yīnɡ英):别离时的怀抱。 一日曲此而下离南阳作妾家邓侯国[1],肯愧邯郸姝[2],世本富缯绮[3],娇爱比明珠。 十五学组[4],未尝开户枢[5],十六失所适,姓名倾里闾[6]。 十七善歌舞,使君邀宴娱[7],自兹著乐户[8],不得同罗敷[9]。 凉温忽荏苒,屡接朝大夫,相欢不及情,何异逢路衢。 昨日一见郎,目色曾不渝,结爱从此笃,暂隔犹恐疏。 如何遂从宦,去涉千里途! 郎跨青骢马[10],妾乘白雪驹,送郎郎未速,别妾妾仍孤。 不如水中鳞,双双依绿蒲,不如云间鹄[11],两两下平湖。 鱼鸟尚有托,妾今谁与俱! 去去约春华[12],终朝怨日赊[13],一心思杏子,便拟见梅花[14]。 梅花几时吐,频掐栏竿数,东风若见郎,重为歌金缕[15]。 宝元二年诗。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四:余阅《宛陵集》,见《一日曲》,味其辞意,乃为南阳一娼语离而作。 然则,谨厚者亦复为之耶? * * *[1] 邓侯国:春秋时有邓侯,其封地在宋时邓州。 [2] 邯郸姝:战国时赵都邯郸,今河北邯郸地,燕赵古多美女。 姝,美女。 [3] 缯(zēnɡ曾):帛之总名。 绮(qǐ起):缯之有文者。 [4] 组(xn巡):编织的工作。 [5] 枢:门户的转轴。 [6] 十六失所适二句:言所嫁不得其所,因此流落。 [7] 使君:官长。 [8] 著乐户:编入官妓的队伍。 [9] 罗敷:古美女名,指良家妇女。 [10] 骢(cōnɡ聪):青白杂色马。 [11] 鹄:鸟名,一称天鹅,栖河湖近傍及水滨。 [12] 去去约春华:临去时相约在春天再见。 [13] 赊:远。 [14] 一心思杏子二句:急于再见,从杏花盛开的二月,提前到梅花初放的正月。 [15] 东风若见郎二句:春初再见的时候,重行歌唱《金缕曲》。 襄城对雪(二首录一首)[1]登城望密雪,浩浩川野昏,谁思五原下[2],甲色千里屯。 冻禽立枯枝,饥兽啮陈根,念彼无衣褐[3],愧此貂裘温。 宝元二年诗。 时尧臣已抵襄城县任所。 从这首诗里,看到他对人民的深厚同情。 * * *[1] 襄城:今河南县名。 [2] 五原:汉郡名,今内蒙古河套地区。 [3] 无衣褐:《诗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夏日晚霁与崔子登周襄故城[1]雨脚收不尽,斜阳半古城,独携幽客步,闲阅老农耕。 宝气无人发,阴虫入夜鸣,余非避喧者,坐爱远风清。 宝元三年(1040)二月改元,史称康定元年,尧臣年三十九岁作。 是年解知襄城县事任。 * * *[1] 周襄故城:在今河南襄城。 闻尹师鲁赴泾州幕[1]胡骑犯边来,汉兵皆死战[2],昨闻卫将军[3],贤俊多所荐。 知君虑不浅,求对未央殿[4],天子喜有言,轺车因召见[5]。 筹画当冕旒[6],袍鱼赐银茜[7],曰臣岂身谋,而邀陛下眷[8]。 青衫出二崤[9],白马如飞电,关山冒风露,儿女泣霜霰[10]。 军客壮士多,剑艺匹夫衒[11],贾谊非俗儒[12],慎无轻寡变。 康定元年,西夏的大军向宋王朝进攻。 当时范仲淹、韩琦、尹洙、梅尧臣、欧阳修都主张坚决抗战。 在这首诗里,尧臣因为尹洙的驱向前敌而欢呼。 * * *[1] 尹师鲁:即尹洙。 康定元年三月初九日,莱州团练使葛怀敏为泾原路副都部署、兼泾原秦凤两路经略安抚副使。 十九日从葛怀敏之请,以太子中允、知长水县尹洙权签书秦凤经略安抚司判官事。 泾州:故治在今甘肃泾川县北五里。 [2] 胡骑犯边来二句:宝元元年,西夏拓跋元昊称帝。 二年宋王朝下诏削夺元昊官爵,绝互市。 三年即康定元年正月,元昊进攻延州,宋将刘平、石元孙合兵万馀人和西夏军接战,宋军大败,死者数千人,刘平、石元孙皆被俘。 [3] 卫将军:汉大将军卫青,指葛怀敏。 [4] 求对:宋荦本作永对。 未央殿:汉时有未央宫,在今西安西北长安故城中。 [5] 轺(yo姚)车:一马所驾之轻车。 [6] 冕旒:古代统治者所戴的法冠,上有平板,玄表朱里,称为延。 延前以五采绳贯五采玉下垂者总称为旒(云流),天子十二斿(yu由),诸侯九斿。 此处冕旒指宋代君主。 [7] 袍鱼赐银茜:犹言赐茜(qin欠)袍、银鱼,长官之服。 茜,红色。 [8] 眷(jun倦):回顾。 [9] 二崤:山名,在河南洛宁县西北六十里,有东崤、西崤,故称二崤。 [10] 霰(xin现):雪珠。 [11] 衒(xun眩):夸耀。 [12] 贾谊:汉代儒生,官至梁王傅。 夏日陪提刑彭学士登周襄王故城[1]聊随汉使者[2],一上周王城,片雨北郊晦,残阳西岭明。 野禽呼自别,香草问无名,谁复黍离咏[3],但兴箕颍情[4]。 康定元年诗。 * * *[1] 此诗又见宋祁《景文集》卷十二。 提刑彭学士:彭乘字利建,曾提点京西刑狱,见《宋史》卷二百九十八《彭乘传》。 [2] 汉使者:朝廷使者,指彭乘。 [3] 黍离:《诗王风》篇名。 小序:黍离,闵宗周也。 周大夫行役,至于周宗,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4] 箕颍:箕山在河南登封县东南,颍水出登封西南颍谷,东南流入安徽省境,至正阳关入淮水。 相传箕山、颍水,为古代高士许由、巢父隐居之地。 王殿丞赴莫州日就余求钓竿数茎以往今因其使回戏赠[1]去日觅钓竿,定能垂钓否? 若不暇钓鱼,钓竿当去取。 康定元年诗。 * * *[1] 王殿丞:未详。 莫州:今河北任丘。 依韵和李君读余注《孙子》[1]我世本儒术,所谈圣人篇,圣篇辟乎道,信谓天地根。 众贤发蕴奥,授业称专门,传笺与注解[2],璨璨今犹存[3]。 始欲沿其学,陈迹不可言,唯馀兵家说,自昔罕所论。 因暇聊发箧[4],故读尚可温,将为文者备[5],岂必握武贲[6],终资仁义师,焉愧道德藩。 挥毫试析理,已厌前辈繁,信有一日长,可压千载魂,未涉勿言浅,寻流方见源。 庙谋盛夔契[7],正议灭乌孙[8],吾徒诚合进,尚念有亲尊[9]。 康定元年诗。 尧臣注《孙子》十三篇,献仁宗,事在宝元二年。 欧阳修与尧臣书:孙书注说,日夕渴见,已经奏御,敢借示否? 可证。 (欧集书简卷六)宝元二年是宋人和西夏战事复起的一年,这里见到尧臣的关心时事和他急于抗战的心境。 刘敞《公是集》卷二十二有《圣俞坠马伤臂以其好言兵调之》一首,诗言知兵心自许,见谓百夫勇,上马常慷慨,堕车宁困穷。 诚非代大匠,疑欲作三公,匹似陈汤病,犹成绝塞功。 * * *[1] 《孙子》:先秦孙武撰,凡一卷,分十三篇。 [2] 传笺:汉人解经之作称传,诗有《毛氏传》,郑玄解之,称《郑氏笺》。 后世通称注解之作为传笺。 [3] 璨璨:与灿灿通。 [4] 聊发箧:宋荦本缺聊字。 [5] 将为文者备:《穀梁传》定公十年:虽有文事,必有武备,孔子于夹谷之会见之矣。 [6] 武贲:即虎贲。 唐人避太祖讳,改虎为武,贲同奔。 武贲,勇士之称。 [7] 夔契:尧时名臣,夔典乐,契为司徒。 [8] 乌孙:汉代西域国名,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 [9] 亲尊:《礼记丧服四制》: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 田家语庚辰诏书[1],凡民三丁籍一,立校与长,号弓箭手,用备不虞。 主司欲以多媚上,急责郡吏,郡吏畏不敢辨,遂以属县令。 互搜民口,虽老幼不得免,上下愁怨,天雨淫淫,岂助圣上抚育之意耶! 因录田家之言,次为文,以俟采诗者云[2]。 谁道田家乐,春税秋未足[3],里胥扣我门[4],日夕苦煎促。 盛夏流潦多[5],白水高于屋,水既害我菽[6],蝗又食我粟。 前月诏书来,生齿复板录[7],三丁籍一壮,恶使操弓[8]。 州符今又严[9],老吏持鞭扑,搜索稚与艾[10],唯存跛无目。 田闾敢怨嗟[11],父子各悲哭,南亩焉可事[12],买箭卖牛犊[13]。 愁气变久雨,铛缶空无粥[14],盲跛不能耕,死亡在迟速。 我闻诚所惭,徒尔叨君禄,却咏《归去来》[15],刈薪向深谷[16]。 康定元年诗。 宋王朝为了稳定内地的社会秩序,发动人民的自卫组织,但是因为官僚主义的猖獗,从高级地方长官到州,从州到县,层层压迫,不断加码,其结果是除了盲目跛足以外,全部男子,从孩子到老年,全部裹入,荒废田亩,也造成大量的死亡。 尧臣在这首诗里,反映人民的深刻痛苦,也提出自己准备从此解职,不再做这压迫人民的工具。 * * *[1] 庚辰:康定元年。 诏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八,康定元年八月,富弼言朝廷悉发京东西、淮南、江南、荆南、湖北、两浙、福建、广南东西凡十一道兵以屯关中。 十一道兵素寡弱,又遭此调发,故关中得之未足以充而十一道之兵尽。 朝廷独念京东邻河朔,京西接关陕,此二道不可以无备,遂遣使阅乡民,俾习武以代官兵。 即指此事,襄城属京西路。 [2] 采诗:相传古代有采诗之官,见《汉书艺文志》。 [3] 春税秋未足:宋荦本作春秋税未足。 [4] 里胥:里正,宋时民间组织的负责者。 [5] 流潦(lǎo老):涝水。 [6] 菽:豆。 [7] 生齿:人民。 板录:登记。 [8] (d独):弓套。 [9] 州符:州的命令。 [10] 稚与艾:孩子和老人。 [11] 田闾:宋荦本作田庐。 [12] 南亩焉可事:《诗小雅大田》:俶载南亩。 南亩,泛指一般田地,此言田地不能耕种。 [13] 买箭卖牛犊:反用汉勃海太守龚遂故事。 《汉书龚遂传》:民有带持刀剑者,(遂)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 [14] 铛缶:釜罐。 [15] 《归去来》:陶潜有《归去来辞》。 [16] 刈(y异)薪:砍柴。 汝坟贫女[1]时再点弓手,老幼俱集。 大雨,甚寒,道死者百馀人,自壤河至昆阳老牛陂[2],僵尸相继。 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郡吏来何暴,县官不敢抗。 督遣勿稽留,龙钟去携杖[3],殷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 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强,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 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所当[4]。 拊膺呼苍天[5],生死将奈向[6]。 康定元年诗。 这首诗举出具体例子,概括地说明人民的痛苦。 尧臣的现实主义成就,从《田家语》、《汝坟贫女》两首衡量,和杜甫的三《吏》、三《别》,是应当放在同一高度的。 * * *[1] 汝坟:见《诗周南汝坟》。 毛传:汝,水名也。 坟,大防也。 汝水,一曰北汝河,出河南嵩县西南天息山,东北经伊阳、临汝,又东南经郏县、襄城,与沙河合,遂称沙河,东南经郾城、西华、商水,合于颍水。 [2] 壤河:疑即瀼河镇,在河南鲁山县西南十五里。 昆阳:今河南叶县。 老牛陂未详。 [3] 龙钟:潦倒貌。 [4] 何所当:抵得什么。 [5] 膺(yīnɡ英):胸。 [6] 奈向:奈何。 双凫观[1]山下溪流照城郭,幽庭柏子风自落,古坛苍藓少人行,不见双凫见黄雀。 康定元年诗。 * * *[1] 双凫观:在河南叶县。 后汉显宗时,叶县令王乔常自县诣都,帝怪其来数而无车骑,密令太史伺之,言其每至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 见《后汉书王乔传》。 鲁山山行[1]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康定元年诗。 方回《瀛奎律髓》评:王介甫最工唐体,苦于对偶太精而不脱洒。 圣俞此诗,尾句自然,熊鹿一联人皆称其工,然前联尤工而有味。 * * *[1] 鲁山:今河南县名。 至香山寺报秀叔[1]家近心还速,川长马易疲,望山孤寺出,渡水夕阳迟。 来向林间宿,归须月上时,只应庭际鹊,已报汝先知。 康定元年诗。 尧臣是年解知襄城县事,八月赴邓州,会葬谢绛。 此时眷属已离襄城,故至香山寺有家近心还速之句。 * * *[1] 香山寺:在河南洛阳西南二十五里。 秀叔:尧臣长子,名增,小名秀叔。 疲马疲马不畏鞭,暮途知几千,当须量马力,始得君马全。 康定元年诗。 寄永兴招讨夏太尉代人[1]宝元元年西夏叛[2],天子命将临戎行,二年孟春果来寇[3],高奴城下皆氐羌[4]。 五原偏师急赴敌[5],昼夜不息趋战场,马烦人怠当劲虏,虽持利器安得强。 二师覆败乃自取[6],岂是廊庙谋不臧[7]。 朝廷又选益经略,三幕贤俊务所长[8],或取李悝备边策[9],或欲五道出朔方[10]。 仲夏科民挟弓矢,季冬括驴赍道粮,官军未进复犯塞,搴旗杀将何倡狂[11]。 遂令士卒愈沮气,欲使乘障胆不张。 我愿助画迹且远,侧身西望空凄凉,庶几一言可裨益,临风欲寄鸟翼翔。 所宜畜锐保城壁,转馈先在通行商,守而勿追彼自困,境上未免小夺攘。 譬如蚊虻噆肤体[12],实与肌血无大伤,此言虽小可喻远,幸公采用不我忘。 诚知公虑若裴度[13],圣上听用同宪皇[14],当时岂不历岁月,犹且众镇未陆梁[15],况今鹰犬乏雄勇,便拟驰骋徒苍惶,且缓须时励犀卒,终期拉朽功莫当。 康定二年(1041)十一月改元,史称庆历元年,尧臣年四十岁作。 是年改监湖州盐税,秋间还宣城。 在对西夏作战中,夏竦一度为统帅,此诗为寄夏竦之作。 西夏为西北地区新建的国家,生产落后,当时宋王朝据有中原广大地区,生产先进,倘能坚守前线,整顿后方,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这里见到尧臣在战略方面的卓越。 * * *[1] 永兴:宋军名,故治在今陕西长安县。 招讨夏太尉:夏竦字子乔,江州德安人,康定元年五月为陕西都部署、经略安抚使、缘边招讨使、知永兴军。 [2] 宝元元年西夏叛:宝元元年十月元昊称帝。 元昊本姓拓跋,与宋和后,宋王朝赐姓赵,党项族。 [3] 二年孟春果来寇:二年孟春,疑当作三年孟春。 宝元三年即康定元年。 宝元三年正月,元昊出兵破金明寨,进攻延州。 刘平、石元孙与西夏战,败于三川口。 [4] 高奴:汉县名,故城在今陕西榆林东南。 借指延州。 氐羌:北方民族名。 [5] 五原偏师:五原在今内蒙古河套地区,借指庆州。 元昊攻延州,知延州范雍召鄜延环庆都部署刘平于庆州,使至宝安,与副都部署石元孙合军趋土门。 [6] 二师覆败:疑当作二帅覆败。 [7] 廊庙:正屋东西两厢为廊。 古代都在宗庙讨论国家大事,因此称朝廷为廊庙。 不臧:不善。 [8] 三幕:康定元年五月以范仲淹、韩琦并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同管勾都部署司事。 与夏竦共为三帅,故言三幕。 [9] 李悝(kuī亏)备边:李悝,战国时人,事魏文侯,尽地力之教,备边未详。 [10] 五道出朔方:汉武帝元朔五年冬十一月,匈奴右贤王侵扰朔方,武帝令车骑将军卫青出高阙,游击将军苏建、强弩将军李沮、骑将军公孙贺、轻车将军李蔡皆领属车骑将军,俱出朔方。 朔方,今内蒙古河套地区西北部及后套地区。 [11] 倡狂:疑当作猖狂。 [12] 噆(zǎn簪上声):啮。 [13] 裴度:唐大臣,宪宗时统兵平吴元济之乱。 [14] 宪皇:指唐宪宗。 [15] 陆梁:横行。 桓妒妻[1]昔闻桓司马[2],娶妾貌甚都[3],其妻南郡主[4],悍妒谁与俱[5],持刀拥群婢,径往将必屠。 妾时在窗前,解鬟临镜梳[6],鬒发云垂地[7],莹姿冰照壶[8]。 妾初见主来,绾髻下庭隅[9],敛手语出处:国破家已殂,无心来至此,岂愿奉君娱,今日苟见杀,虽死生不殊[10]。 主乃掷刃前,抱持一长吁,曰我见犹怜,何况是老奴! 盛怒反为喜,哀矜非始图[11],嫉忌尚服美,伤哉今亦无。 庆历元年诗。 全诗运用《世说新语》的记载,最后两句缴出正意。 在和西夏作战的当中,尧臣有志抗敌,但是请缨无路,止有在诗句中寄托身世的感慨。 范仲淹在陕西担当对敌作战的重任,和尧臣又是旧交,也没有加以汲引。 欧阳修康定元年《答陕西安抚使范龙图辞辟命书》言:今奇怪豪隽之士,往往蒙见收择,顾用之如何尔。 然尚虑山林草莽,有挺特知义,慷慨自重之士,未得出于门下也,宜少思焉。 欧阳修这封信,恰恰作于康定元年,是值得注意的。 * * *[1] 桓妒妻:《世说新语贤媛》:桓宣武平蜀,以李势妹为妾,甚有宠,常著斋后。 主始不知,既闻,与数十婢拔白刃袭之。 正值李梳头,发委藉地,肤色玉曜,不为动容,徐曰:国破家亡,无心至此,今日若能见杀,乃是本怀。 主惭而退。 又《妒记》:温平蜀,以李势女为妾,郡主凶妒,不即知之。 后知,乃拔刃往李所,因欲斫之。 见李在床头,姿貌端丽,徐徐结发,敛手向主,神色闲正,辞甚凄惋。 主于是掷刃前抱之:阿子,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 遂善之。 [2] 桓司马:晋桓温,官至大司马。 [3] 都:美丽。 [4] 南郡主:温妻、晋明帝女南康长公主。 [5] 谁与俱:谁与等同,言其悍妒异常。 [6] 鬟(hun还):卷发。 [7] 鬒(zhěn轸)发:黑发。 [8] 莹:光洁。 冰照壶:杜甫《入奏行》:炯如一段清冰出万壑,置在迎风寒露之玉壶。 [9] 绾(wǎn碗):贯。 [10] 虽死生不殊:虽死犹生。 [11] 哀矜非始图:言其哀怜非始料所及。 故原战[1]落日探兵至,黄尘钞骑多[2],邀勋轻赴敌,转战背长河。 大将中流矢,残兵空负戈,散亡归不得,掩抑泣山阿[3]。 庆历元年诗,尧臣为作战中的轻敌致败,感到痛心。 * * *[1] 故原战:康定二年二月环庆副都部署任福与西夏战于好水川,为敌所杀。 好水川在甘肃隆德县,地近固原,诗中作故原。 [2] 钞:钞掠。 [3] 掩抑泣山阿:掩抑,自制。 哭无声为泣。 山阿,山隅。 故原有战卒死而复苏来说当时事纵横尸暴积,万殒少全生[1],饮雨活胡地,脱身归汉城。 野獾穿废灶,妖啸空营[2],侵骨剑疮在,无人为不惊。 庆历元年诗。 * * *[1] 殒(yǔn陨):丧身。 [2] (f服):似鸮,古代以为不祥之鸟。 汉贾谊有《鸟赋》。 吊石曼卿[1]前时京师来,对马尝相揖,埃尘正满衢[2],笑语曾未及。 虽然恨莫亲,往往闻风什[3],星斗交垂光,昭昭不可挹[4]。 独哦秋露中,岂顾衣裘湿,酒杯轻宇宙,天马难羁絷[5]。 今朝我还都,但见交朋泣,借问泣者谁,曼卿魂已蛰[6]。 堂堂豪杰姿,遂尔一棺戢[7],君生寒月明,君没寒月入。 月入还复升,精魄宁未集,孤坟细草遍,翠碣嗟新立[8]。 庆历元年诗。 * * *[1] 石曼卿:名延年,官至太子中允、秘阁校理,康定二年二月四日卒于汴京。 欧阳修集中有《石曼卿墓表》。 [2] 衢:大路。 [3] 风什:《诗》有《国风》、《雅》、《颂》,《雅》、《颂》又以十篇为次,如《鹿鸣之什》、《清庙之什》。 因此风什可以借指诗篇。 [4] 挹(y邑):汲取。 [5] 絷(zh执):拘执。 [6] 蛰(zh哲):冬眠。 [7] 戢(j急):敛。 [8] 翠碣:青色的墓碑。 醉中留别永叔子履[1]新霜未落汴水浅,轻舸惟恐东下迟[2],绕城假得老病马,一步一跛令人疲。 到君官舍欲取别,君惜我去频增嘻[3],便步髯奴呼子履[4],又令开席罗酒卮。 逡巡陈子果亦至[5],共坐小室聊伸眉,烹鸡庖兔下箸美,盘实饤饾栗与梨[6]。 萧萧细雨作寒色,厌厌尽醉安可辞[7],门前有客莫许报,我方剧饮冠帻欹[8]。 文章或论到渊奥,轻重曾不遗毫厘,间以辨谑每绝倒,岂顾明日无晨炊。 六街禁夜犹未去[9],童仆窃讶吾侪痴,谈兵究弊又何益,万口不谓儒者知。 酒酣耳热试发泄,二子尚乃惊我为,露才扬己古来恶[10],卷舌噤口南方驰。 江湖秋老鳜鲈熟,归奉甘旨诚其宜,但愿音尘寄鸟翼,慎勿却效儿女悲。 庆历元年诗。 尧臣离汴京,赴湖州监税任,欧阳修、陆经饯行,有此诗。 郁塞牢骚之意,跃出纸上。 陈衍云:万口句加倍写法。 * * *[1] 子履:夏敬观云:诗称陈子,则此子履为陈姓,非陆经也。 欧阳修有《和子履游泗上雍家园诗》,题下自注:子履姓陈。 又有《送陈子履赴绛州翼城序》。 今按欧集卷五十四有《冬夕小斋联句寄圣俞》一首,题下自注陆经。 准此则与尧臣有诗句往还者为陆经,字子履,与陈子履无涉。 [2] 舸(ɡě葛):大船。 [3] 嘻:悲恨之声,见《礼记檀弓上》夫子曰嘻注。 [4] 髯奴:用卢仝长须奴事,见韩愈《寄卢仝》。 [5] 陈子:疑当作陆子。 [6] 饤饾(dīnɡ du丁豆):饼饵累积之状。 [7] 厌厌:《诗小雅湛露》厌厌夜饮,毛传:厌厌,安也。 [8] 帻(z责):包发之巾。 欹(qī欺):不正。 [9] 禁夜:夜禁。 [10] 露才扬己:班固《离骚序》:今若屈原露才扬己,竞乎危国群小之间,以离谗贼。 金山寺并序[1]昔尝闻谢紫微言[2],金山之胜,峰壑攒水上[3],秀拔殊众山[4],环以台殿,高下随势,向使善工模画,不能尽其美。 初恨未游,赴官吴兴[5],船次瓜洲[6],值海汐冬落[7],孤港未通,独行江际,始见故所闻金山者,与谢公之说无异也。 因借小舟以往,乃陟回阁,上上方[8],历绝顶以问山阿,危亭曲轩,穷极山水之趣。 一草一木,虽未萼发[9],而或青或凋,皆森植可爱。 东小峰谓之鹘山[10],有海鹘雄雌栖其上,每岁生雏,羽翮既成,与之纵飞,迷而后返,有年矣。 恶禽猛鸷不敢来兹以搏鱼鸟,其亦不取近山之物以为食,可义也夫。 薄暮返舟,寺僧乞诗,强为之句以应其请,偶然而来,不得仿佛,敢与前贤名迹耶[11]。 吴客独来后,楚桡归夕曛[12],山形无地接,寺界与波分。 巢鹘宁窥物,驯鸥自作群,老僧忘岁月,石上看江云。 庆历元年诗。 尧臣南下舟过镇江之作。 方回《瀛奎律髓》云:三、四绝妙,尾句自然有味。 谁言张处士诗后更无人,然则,有梅圣俞可也。 * * *[1] 金山:在今江苏镇江市江边,宋时尚在江中,与陆地不相接。 [2] 谢紫微:指谢绛。 绛尝值集贤院,相当于唐代之中书省,唐人称中书省为紫微省。 [3] 攒(zǎn簪上声):簇聚。 [4] 殊众山:与众山不同。 [5] 吴兴:今浙江吴兴,宋时湖州又称吴兴郡。 [6] 瓜洲:在江苏扬州南四十里江滨。 [7] 海汐:朝潮曰潮,晚潮曰汐。 [8] 上方:山顶。 [9] 萼发:花开。 [10] 鹘(h胡):隼鸟,鹰类猛禽。 [11] 敢与:不敢参预。 [12] 曛(xūn勋):日入馀光。 依韵和武平九月十五日夜北楼望太湖[1]东吴临海若[2],看月上青冥,河汉微分练[3],星辰淡布萤。 细烟沈远水,重露浥空庭[4],孤坐饶清兴,惟将影对形。 庆历二年(1042)尧臣四十一岁作,时在湖州监税任。 * * *[1] 武平:胡宿字武平,常州人,官至尚书左丞,时知湖州。 [2] 海若:海神名,见《庄子秋水》。 [3] 练:已经练熟的丝织品。 [4] 浥(y邑):沾濡。 冬雷上帝设号令,隐其南山下[1],震发固有时,曷常事凭怒。 春以动含生,夏以奋风雨,冬其息不用,藏在黄厚土。 我今来江南,岁历惟建午[2],如何小雪前,向晓疑鸣釜。 蛟蛇龟虫厄,鳞裂口块吐,虾蟆不食月,深窟僵两股。 天公岂物欺,若此汩时序[3],或言非天公,实乃阴怪主。 尝观古祠画,牛首推连鼓[4],黑云杂狂飚[5],相与为肺腑[6],是不由昊穹[7],安能顺寒暑。 吾因考厥事,复以验莽卤。 市井欺量衡,定知不活汝,元恶逆大伦,勿加霹雳斧。 此岂曰无私,故予未所取。 必恐窃天威,似将文法侮[8],焉顾五行错,讵畏万物睹。 欲扣九门陈[9],恨身无鸟羽。 庆历二年诗。 尧臣从冬雷起兴,认为雷神不足信,文法亦不足信。 他对于封建社会的秩序,是抱着怀疑态度的。 * * *[1] 隐其南山下:《诗召南殷其雷》:殷其雷,在南山之阳。 殷其雷犹言雷殷其。 隐,雷声;其,语尾助词。 [2] 建午:是年为壬午年。 [3] 汩(ɡǔ古)时序:《书洪范》:汩陈其五行。 传:汩,乱也。 [4] 推连鼓:宋荦本作椎连鼓。 [5] 飚(biāo标):暴风。 [6] 肺腑:《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序》:诸侯子弟若肺腑。 [7] 昊穹:高天。 穹,大也。 [8] 文法:文书法令。 《史记汲黯传》:好兴事,舞文法。 [9] 九门:国君有九门。 《楚辞九辩》: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 发布时间:2025-07-02 14:47:37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7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