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梅尧臣诗选 五 内容: 使风跨下桥南逆水风,十幅蒲帆弯若弓,淮波带日鱼鳞红,岌岌飞上北斗中。 龟山始撞人定钟[1],岸草涩涩鸣秋虫。 庆历八年诗。 * * *[1] 龟山:在江苏盱眙县。 人定钟:暮钟。 小村淮阔州多忽有村[1],棘篱疏败谩为门[2],寒鸡得食自呼伴,老叟无衣犹抱孙。 野艇鸟翘唯断缆,枯桑水啮只危根,嗟哉生计一如此,谬入王民版籍论[3]。 庆历八年诗。 在这首诗里,尧臣写出水灾以后人民所受的痛苦。 淮阔州多,指出大水泛滥,沙洲出现的情况。 人民没有房屋,没有衣服,没有船舶,没有桑树,但是对于朝廷还得担负完粮纳税的任务。 陈衍云:写贫苦小村,有画所不到者,末句婉而多风。 * * *[1] 州多:宋荦本作洲多。 [2] 棘:《方言》:凡草木刺人,江湘间谓之棘。 谩为门:胡乱为门。 [3] 王民:臣民。 版籍:户籍。 晓日出舟晓日升曈昽[1],波上烂烂黄金熔,幂历紫烟生镜中[2]。 钓船似画分横纵,风莫从虎云从龙[3],变作霏霞重复重[4]。 庆历八年诗。 * * *[1] 曈昽(tnɡ lnɡ童龙):日将出之貌。 [2] 幂(m密)历:覆被遮布貌。 [3] 风莫从虎云从龙:《易乾文言》: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此反用其意。 [4] 霏:同飞。 泊寿春龙潭上夜半黑风破一舟[1]盲风吼空来,不识前山遮,回激入湾口,暗浪腾水涯。 喧闻破我船,沉没惊一家,晦昧若涂漆,心绪如乱麻。 灯光不出户,鬼火空照沙,百物任漂荡,薄命谁怨嗟。 但存此空舟,坐类鸟寄槎[2],妻孥皆失色,一夕鬓欲华[3]。 詹惶俟天明[4],顷刻抵岁遐[5],雨寒鸡唱迟,况乃城上鸦。 庆历八年诗。 写中夜破船情况,历历如绘。 * * *[1] 寿春:今安徽省寿县。 [2] 槎:同楂,水中浮木。 [3] 欲华:欲白。 [4] 詹惶:夏敬观云:詹疑窘误。 王粲《大暑赋》:心情闷而窘惶。 或当作赡。 [5] 岁遐:岁远。 发匀陵秋雨密无迹,蒙蒙在一川,孤村望渐远,去鸟飞已先。 向晚云漏日,微光人倚船,安知偶自适,落岸逢沙泉。 庆历八年诗。 闻雁湿云夜不散,薄处微有星,孤雁去何急,一声愁更听。 心应失旧侣,翅已高青冥,几日江海上,凫鸥共满汀[1]。 庆历八年诗。 诗中以失群的孤雁和满汀的凫鸥对比,疑有所寄托。 * * *[1] 汀:《说文》:水平谓之汀。 牵船人沙洲折脚雁,疑人铺翅行[1],奈何暮雨来,复值寒风生。 湿毛染泥滓,缩颈无鸣声,尔辈正若此,犹胜被坚兵。 庆历八年诗。 此诗极写牵船者之辛劳,末句点出战士生活的艰苦,更甚于此。 这里反映宋代士兵所受的严重剥削,为宋王朝的积弱,指出内在的原因。 * * *[1] 疑人:正同于牵船之人。 田人夜归田收野更迥,墟里隔烟陂,荒径已风急,独行唯犬随。 荆扉候不掩,稚子望先知,自是一生乐,何须闾井为[1]。 庆历八年诗。 纪昀云:前六句绰有王、孟气韵。 末句不解,疑有讹字。 * * *[1] 闾井:古代二十五家为闾,九户为井。 郡阁阅书投壶和呈相国晏公[1]较量人世无穷乐,罗列平生未见书,聊奉投壶祭征虏[2],休言击剑马相如[3]。 画楼晚去闻寒角,缥帙看来落蠹鱼[4],日获诲言皆旧学,不惭贫贱带经锄。 庆历八年诗。 尧臣自宣城出发,至陈州,应晏殊辟,签书陈州镇安军判官厅公事,此诗为至陈州后作。 * * *[1] 投壶:古代有投壶之戏,设壶一,宾主依次投矢其中,胜者酌酒以饮负者。 相国晏公:晏殊时调知陈州。 [2] 投壶祭(zhi债)征虏:祭遵,后汉人,为征虏将军,取士皆用儒术,对酒设乐,必雅歌投壶。 见《后汉书祭遵传》。 [3] 击:万历本作系,宋荦本作击。 击剑马相如:司马相如,汉人,少时好读书,学击剑,见《汉书司马相如传》。 [4] 缥帙(piāo zh飘志):青白色的书卷。 和欲雪二首(录一首)雪欲漫天落,云初著地垂,臂鹰过野健,走马上冰迟。 公子多论酒,骚人自咏诗,都无少年意,只卧竹窗宜。 庆历八年诗。 此诗当是和晏殊所作。 山行冒雨至村家雨急芹泥滑,禽鸣苦竹秋,野香生草木,云润上衣裘。 入石才通马,穿林忽隐牛,山家多浅井,下照碧峰头。 皇祐元年(1049)尧臣四十八岁作。 是年正月丁父忧,还宣城。 寄文鉴大士[1]读书夜寂冷无火,卷卷遂成摇膝吟[2],始忆高僧将偈去,安知古寺托云深。 寒堂正睡远钟发[3],野鸟乱鸣残月沉,明日呼儿整篮轝[4],欲烦重过小溪阴。 皇祐二年(1050)尧臣四十九岁作,时在宣城。 * * *[1] 文鉴:宣城广教寺僧。 [2] 卷卷:夏敬观云:(第一个)卷当为掩误。 [3] 寒堂:宋荦本作寒塘。 [4] 篮轝:竹轿。 《晋书孙晷传》:每行乘篮舆。 舆同轝。 送阚令之潭州宁乡[1]秋风逆水急,挂席飞鸟轻,三江去虽远,一日行几程。 朝辞洞庭岸,暮抵巴陵城[2]。 长沙古建国,地狭赋薄征[3]。 邑宰爱民者,选荐岂非精,既曰处民上,固当知民情。 民居篁竹间,山獠相杂并[4],教道苟未至,毫发心起争。 太刚易断折,太柔难搘撑,贵在得中道,于焉无近名。 闻多不祥鸟[5],似鸮何足惊,远方此为常,慎勿心屏营。 贾谊度湘水,为文吊屈平,因君寄杯酒,为我酹贾生[6]。 皇祐二年诗。 * * *[1] 潭州:故治在今湖南长沙市。 宁乡:县名,今属湖南。 [2] 巴陵城:今湖南岳阳市。 [3] 长沙古建国二句:汉景帝封子发为长沙王,后二年,长沙王来朝,自言国小地狭,不足回旋。 见《史记五宗世家》集解引应劭注。 [4] 山獠(lio聊):古代对于西南山居人民之称。 [5] 不祥鸟:《汉书贾谊传》:谊为长沙傅,三年,有服飞入谊舍,止于坐隅,服似鸮(xiāo逍),不祥鸟也。 [6] 酹(li泪):以酒沃地致敬曰酹。 乾明院碧鲜亭[1]坏衣削发远尘垢,蛇祖龙孙生屋后[2],不等渭川千户侯[3],尺椽片瓦何尝有。 方丈东头一亩馀,中轩四面无窗牖,青琼作枝钿为叶[4],丹凤未食苍鼠走[5]。 细藤织榻白昼眠,寝浓鼻息如雷吼,世间百事不历心,门外寒流彻溪口。 皇祐二年诗。 * * *[1] 乾明院:宣城寺名。 碧鲜:用扈载事。 扈载游相国寺,见庭竹可爱,作《碧鲜赋》,题其壁,见《新五代史扈载传》。 [2] 蛇祖龙孙:《异苑》:桐庐人尝伐竹,见一竿,雉头蛇身犹未变,此亦竹为蛇,蛇为雉也。 又《竹谱》:凡竹最初种者曰竹祖。 唐诗:竹祖护龙孙。 [3] 渭川千户侯:《史记货殖列传》:渭川千亩竹,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 [4] 琼:美玉。 [5] 丹凤未食:凤食竹实,见《韩诗外传》。 苍鼠走:刘欣期《交州记》:竹鼠,如小狗子,食竹根,出封溪县。 得馀干李尉书录示唐人干越亭诗因以寄题[1]馀水之干越之鄙[2],筑基相对琵琶尾,琵琶日日有秋声,雁过洞庭风入苇。 南斗戛湖波不起,长刀剡峰碧耳耳[3],姱娥夜出在寒溪[4],青铜莹磨光几里。 朝因吴客幅蒲轻[5],满纸如蚕书可喜[6]。 皇祐二年诗。 * * *[1] 馀干:今江西县名。 李尉:夏敬观云:《宋史李虚己传》:弟虚舟仕至馀干县令,此李尉当即其人。 干越亭:在馀干县。 《谈苑》:饶州馀干县有干越亭,前瞰琵琶洲,后枕恩禅寺,林麓森郁,千峰竞秀。 干越亭,残宋本、万历本作于越亭,宋荦本作干越亭。 [2] 馀水:在馀干县南。 [3] 剡:削。 耳耳:《诗鲁颂宫》:六辔耳耳。 毛传:耳耳然至盛也。 [4] 姱娥:姱,好也。 姱娥指月。 [5] 幅蒲:同蒲幅,指帆。 [6] 满纸如蚕:言字之细密,指其录寄之诗。 会胜院沃洲亭[1]前溪夹洲后溪阔,风吹细浪龙鳞活,孤亭一入野气深,松上藤萝篱上葛。 葛花葛蔓无断时,女萝莫剪连古枝,当年吾叔读书处,夜夜湿萤来复去。 皇祐二年诗。 * * *[1] 会胜院沃洲亭:《宣城县志》:惠照教寺,城东十里玉山,梅询尝读书于此。 尧臣诗:当年吾叔读书处,夜夜湿萤来没去。 又:沃州亭,城东十里玉山寺后,今废。 和端式上人十咏(录一首)烟昏青栎道,风急隔溪钟,征马未及息,猛虎前有踪。 寻声欲投宿,僮仆畏所逢。 皇祐二年诗。 永庆僧舍松风亭[1]谁按黄金徽[2],满指清风度,但听松上声,不知松间趣。 野僧何所乐,乐此数株树,宁邀俗客来,草绿涧西路。 皇祐二年诗。 * * *[1] 永庆僧舍:《宣城县志》:城东永庆寺旁。 梅尧臣诗:亭下已无柏,涧边独有松。 今有大柏二株,相传为五代时台蒙手植。 [2] 黄金徽:琴面识点为徽,黄金色者曰黄金徽。 题松林院[1]静邃无尘地[2],青荧续焰灯,木鱼传饭鼓,山衲见归僧。 野色寒多雾,溪痕夜阁冰,吾非谢康乐[3],独往亦何能。 皇祐二年诗。 * * *[1] 松林院:《宣城县志》:松林院,东溪上,梅尧臣题。 [2] 邃:深。 [3] 谢康乐: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袭封康乐公。 雪中廖宣城寄酒[1]轻舟泛泛昭亭湾,春雪漫漫昭亭山,寒沙曲渚杳不辨,素鸥翔鹭空中还。 宣城太守闵穷旅,双壶贮酝兵吏颁,任从六花壅船户[2],满酌春色生衰颜。 醒时但爱云水好,醉后等与天地闲[3],世间取乐各有分,何必舞娥高髻鬟[4]。 皇祐二年诗。 * * *[1] 廖宣城:知宣州事廖姓,名未详。 夏敬观云:《宋史韩绛传》:宣州守廖询贪暴不法,下吏置诸理,民大悦。 疑即其人。 [2] 六花:雪花六瓣,故名六出花,又称六花。 梁昭明太子启:彤云乘四面之叶,玉雪开六出之花。 [3] 等与:宋荦本作但与。 [4] 高髻鬟:宋荦本作尚髻鬟。 春日拜垄经田家[1]田家春作日日近,丹杏破颣场圃头[2],南岭禽过北岭叫,高田水入低田流。 桑牙将绽雾露裛[3],蚕子未浴箱篚收,今我还朝固不远,紫宸已梦瞻珠旒[4]。 皇祐三年(1051)尧臣五十岁,在宣城作。 是年三月至汴京,召试学士院,九月赐同进士出身,改太常博士。 * * *[1] 拜垅:扫墓。 [2] 颣(li类):《说文》:丝节也。 段注:谓丝之约结不解者。 破颣犹言开放。 [3] 裛(y邑):濡。 [4] 紫宸:殿名,在汴京宣祐门外,正朔受朝于此,见《东京梦华录》。 珠旒(li流):天子戴冕,前后垂以珠玉者曰珠旒,亦曰玉旒。 《礼记玉藻》:天子玉藻,十有二旒。 将行赛昭亭祠喜雨未生潭上云,空望山中雨,湛湛陈桂樽[1],坎坎奏鼍鼓[2]。 萧萧灵风来,蹲蹲祝郎舞[3],莫言春作迟,但念寒滩阻。 何当发泉源,绿水浸沙渚,不与农者期,自将舟人语。 定作榜歌行[4],暮投丹湖浦[5],瞻祠草树失,认岭烟霞吐。 平吞东南吴,远带西北楚,川泽见坡陁[6],龙蛇蹙鳞膂[7]。 人经兴寤叹,事往成前古,考碑何验今,涂马立空庑。 余知骨相贫[8],岂敢望冥许,愿乘溪流深,滂沛随彻俎[9]。 皇祐三年诗。 * * *[1] 湛(zhn站)湛:深貌。 桂樽:桂酒。 《楚辞九歌东皇太一》:奠桂酒兮椒浆。 注:桂酒,切桂置酒中也。 [2] 坎坎:击鼓声。 《诗小雅伐木》:坎坎鼓我。 [3] 蹲(cn存)蹲:舞貌。 《诗小雅伐木》:蹲蹲舞我。 祝郎:神巫。 [4] 榜歌:舟子之歌。 《汉书司马相如传》:榜人歌。 [5] 丹湖:丹阳湖,在江苏高淳县西,接安徽当涂县界。 [6] 坡陁:夏敬观云:当作陂陁。 坡陁,不平之貌。 《汉书司马相如传》:登陂陁之长阪兮。 [7] 龙蛇蹙鳞膂(lǚ旅):指梯田高低之貌。 膂,脊骨。 [8] 骨相:韩愈诗:自叹虞翻骨相屯。 [9] 滂沛:雨盛貌。 彻俎:祭毕收拾尊俎。 依韵和达观禅师赠别[1]平生少壮日,百事牵于情,今年辄五十,所向唯直诚。 既不慕富贵,亦不防巧倾,宁为目前利,宁爱身后名! 文史玩朝夕,操行蹈贤英,下不以傲接,上不以意迎。 众人欣立异,此心常自平,譬如先后花,结实秋共成。 赵壹虽空囊[2],郑子岂其卿[3],二人贫且隐,高誉动天京。 我迹固尚贱,我道未尝轻,力遵仁义途,曷畏万里程。 安能苟荣禄,扰扰复营营。 近因丧已除,偶得存馀生,强欲活妻子,勉焉事徂征[4]。 徂征江浦上,鸥鸟莫相惊。 皇祐三年诗。 * * *[1] 达观禅师:即昙颖,时住宣城隐静寺。 [2] 赵壹:后汉人,见《后汉书文苑传》。 [3] 郑子:郑子真,汉人,成帝时大将军王凤聘之,不应。 家于谷口,世号谷口子真。 [4] 徂征:出行。 阻风秦淮令狐度支寄酒[1]春风不独开春木,能蹙浪花高似屋,江船百尾泊深湾,铁缆千环系长轴[2]。 远客个朝愁未平,主人赠榼饮还足[3]。 前时共论酒可禁,急世救弊且勿速。 我今正得杯中趣,效陶种秫置心曲[4]。 皇祐三年诗。 * * *[1] 秦淮:水名,出江苏溧水县东北,西北流贯南京市,入大江。 令狐度支:名宪周;度支,三司度支使。 [2] 长轴:夏敬观云:轴当为舳之误。 [3] 榼(k克):酒器。 [4] 效陶种秫:陶渊明为彭泽令,以公田二顷五十亩种秫,见《南史陶潜传》。 江上遇雷雨雷从燕尾来[1],雨到江心急,挂帆中路时,望浦前舟入。 声喧釜豆裂,点疾盎茧立,荡摇鱼鳖腥,恐惧儿女泣。 稍闻人好语,出顾岸已及,芦洲有同行,言唁气吸吸[2]。 皇祐三年诗。 中四句状貌江中骤雨,百物惶惑,儿女悲号之状,为诗中所罕见。 * * *[1] 燕尾:当指南京市燕子矶下游。 [2] 唁(yn晏):吊生曰唁。 吸吸:因惊恐而呼吸急促貌。 《楚辞九叹惜贤》:悲吸吸而长怀。 登瓜步山二首(录一首)[1]瓜步山头庙,堂因魏武兴,亡归从赤壁,事去忆西陵[2]。 军井藏云杪,林根拥石棱,微风认江水,细甲几千层。 皇祐三年诗。 尧臣过瓜步诗,皆误以魏太武帝为曹操。 * * *[1] 瓜步:山名,在江苏六合县东南,东临大江。 刘宋元嘉二十七年,魏太武帝拓跋焘南侵,至六合,登瓜步山南望。 [2] 西陵:曹操陵墓。 韩子华江南安抚[1]韩侯出持节,志在抚黔黎,县官负弩迎[2],刺史跃马随。 千里宣德泽,煦如春风驰,寒潮不起浪,怗怗威冯夷[3]。 借问何致耳,试听将所为。 立车呼父老,劳以哀矜词:我从大明宫[4],天子亲喻之,忧汝岁屡凶,吏不恤汝疲。 已输又索籴[5],囷橐无孑遗[6],此非陛下意,恐使汝辈疑。 疾苦汝告我,不惮为汝治。 父老必喜拜,如馁得饲糜[7]。 我称此大是,一一无不宜。 南方二十州,欢声无幼耆[8],壶浆拥大道[9],妇女闯短篱。 行闻江汉间[10],复有宣王诗。 皇祐三年诗。 时尧臣已回汴京。 宋王朝分遣诸路体量安抚使,是统治阶级绥靖政策的一项表现,尧臣藉此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 * *[1] 韩子华:皇祐三年八月诏遣使体量安抚诸路,户部判官、太常博士、直集贤院韩绛江南东西路。 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一。 韩绛即子华。 [2] 县官负弩:《汉书司马相如传》:相如为中郎将,至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蜀人以为荣。 [3] 怗怗:服也。 冯夷:水神名,即河伯。 [4] 大明宫:唐时宫名,此借用。 [5] 索籴(d狄):政府强迫低价征购的粮食。 [6] 囷橐(qūn tu逡驼):粮仓和粮袋。 [7] 馁(něi内上声):饿。 饲糜:诸本皆作饲麋,宋荦本作饲糜。 糜,粥。 [8] 幼耆(q齐):幼年和老年。 [9] 壶浆:《孟子梁惠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10] 江汉间:指长江流域。 《诗大雅》有《江汉》篇,为尹吉甫美宣王之作。 周仲章通判润州[1]昔过京口山[2],断崖如巩洛[3],抱谷黄芹泥,百丈耸垠堮[4]。 山岭与江面,地脉水可度[5],欲凿无浅泉,孰云南土薄。 君为别乘去[6],便比北州乐,已免卑湿忧,仍离鸮恶[7]。 况逢休明时,秋堞罢严柝,夜爱寒江潮,月临甘露阁[8],置酒发浩歌,万里波欲却。 霜蟹肥可钓,水鳞活堪斫,纵饮不须休,未应沧海涸。 终当笑扬雄,穷壁常寂寞,更知首阳人[9],薇蕨事亦错。 不若阮步兵[10],醉鞍伸两脚,太守必吾徒,傥能时就酌。 皇祐三年诗。 * * *[1] 周仲章:见前《送周仲章太博之巨野》。 润州:故治在今江苏镇江市。 [2] 京口:今江苏镇江市。 [3] 巩:今河南巩县。 洛:今河南洛阳市。 [4] 百丈:万历本作百文,残宋本、宋荦本皆作百丈。 [5] 水可度:疑当作不可度。 [6] 别乘:通判官之别称。 汉代刺史行部,从事史皆乘车别行,故称别驾,亦称别乘。 [7] 鸮恶:宋荦本作鸮忧。 [8] 甘露阁:今镇江北固山有甘露寺。 [9] 首阳人:伯夷、叔齐。 二人隐于首阳山,采薇蕨而食。 [10] 阮步兵:阮籍尝为魏东平太守,乘驴之官舍。 书窜[1]皇祐辛卯冬,十月十九日[2],御史唐子方[3],危言初造膝。 曰:朝有巨奸,臣介所愤嫉,愿条一二事,臣职非妄率。 巨奸丞相博[4],邪行世莫匹。 曩时守成都[5],委曲媚贵昵[6],银珰插左貂[7],穷腊使驰驲。 邦媛将侈夸,中金赍十镒[8],为言寄使君,奇纹织纤密。 遂倾西蜀巧,日夜急鞭抶[9],红经纬金缕,排枓斗八七[10]。 比比双莲花,篝灯戴心出[11],几日成几端[12],持行如鬼疾。 明年观上元,被服稳贤质[13],灿然惊上目,遽尔有薄诘。 既闻所从来,佞对似未失,且云虔至尊,于妾岂能必! 遂回天子颜,百事容丐乞。 臣今得粗陈,狡狯彼非一,偷威与卖利,次第推甲乙,是惟阴猾雄,仁断宜勇黜。 必欲致太平,在列无如弼,弼亦昧平生,况臣不阿屈。 臣言天下言,臣身宁自恤! 君傍有侧目,喑哑横诋叱,指言为罔上,废汝还蓬荜[14]。 是时白此心,尚不避斧锧[15],虽令御魑魅,甘且同饴蜜。 既其弗可惧,复以强辞窒,帝声亦大厉[16],论奏不及毕。 介也容甚闲[17],壮士胆为栗,立贬岭外春[18],速欲为异物[19]。 外内官忷忷,陛下何未悉,即敢救者谁,襄执左史笔[20],谓此傥不容,盛美有所咈[21]。 平明中执法[22],怀疏又坚述:介言或似狂,百岂无一实? 恐伤四海和,幸勿苦苍卒。 亟许迁英山[23],衢路犹嗟咄。 翌日宣白麻[24],称快颇盈溢。 阿附连谏官[25],去若坏絮虱,其间因获利[26],窃笑等蚌鹬[27]。 英州五千里,瘦马行[28],毒蛇喷晓雾,昼与岚气没[29]。 妻孥不同途,风浪过蛟窟,存亡未可知,雨馆愁伤骨。 饥仆时后先,随猿拾橡栗,越林多蔽天,黄甘杂丹橘。 万室通酿酤,抚远亡禁律[30],醉去不须钱,醒来弄琴瑟。 山水仍怪奇,已可销忧郁,莫作楚大夫[31],怀沙自沉汨。 西汉梅子真[32],去为吴市卒,为卒且不惭,况兹别乘佚。 皇祐三年诗。 在这首诗里,尧臣对于统治阶级的丑恶,从皇帝、贵妃直到丞相、谏官,做了尽情的暴露。 因为这件事丑恶太甚,所以在记载中,总是闪烁其辞。 李焘作《续资治通鉴长编》,一边说其事之有无卒莫辨云,又说介章及梅尧臣《书窜》诗,过矣。 李焘还承认这首诗是尧臣的,残宋本《宛陵文集》开始否认,正统本以后索性把这首诗删去。 这里正看到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阴影。 可是在这首诗里,仁宗的横暴溺爱,张妃的弄权卖宠,文彦博的勾结宫闱,侥幸进身,都是无从掩饰的。 同样地,我们也看到唐介的愤不顾身,昌言排击,和一般谏官的仗义执言,主张公道。 尧臣的作品是埋没不了的。 * * *[1] 此诗诸本皆无,惟见残宋本。 残宋本有木记云:魏泰作《碧云》,历诋诸巨公,托名圣俞,其《东轩笔录》全载此《书窜》诗,以为圣俞作此,不敢示人,欧阳公编其集削去,人少知者,则此亦魏泰所作无疑。 今复见于此,盖后人误入耳。 残宋本刊于嘉定十七年,上承绍兴十年之绍兴本,绍兴本虽不可复见,但以木记推之,绍兴本于《书窜》诗无异议可见。 清人厉鹗编《宋诗纪事》,也收此诗。 从尧臣作诗的风格,他和唐介的关系,以及《宣麻》诗对于文彦博的评价等多方面推断,这首诗是尧臣所作无疑。 [2] 皇祐辛卯冬二句:辛卯,皇祐三年,本事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一。 [3] 唐子方:名介,江陵人,时为殿中侍御史里行。 [4] 丞相博:文彦博,时以礼部尚书、同平章事。 [5] 守成都:彦博曾以枢密阁直学士知益州。 [6] 贵昵(n匿):贵人中的亲近者指张贵妃,下文称为邦媛。 [7] 银珰插左貂:宦官之服。 [8] 中金:内府黄金。 二十四两为镒(y益)。 [9] 抶(ch赤):笞击。 [10] 排枓(dǒu抖):此言织机经线纬线排列相错,和枓拱一样。 [11] 比比双莲花二句:莲花,灯烛名。 篝灯,笼烛。 心,星名。 二句指出当时日夜工作的情况。 [12] 几端:几匹。 [13] 贤质:喻贵妃。 《续资治通鉴长编》云:彦博知益州,贵妃有力焉,因令彦博织灯笼锦以进。 贵妃服之,上惊顾曰:何从得此? 妃正色曰:文彦博所织也。 彦博与妾父有旧,然妾乌能使之,特以陛下故尔。 上悦,自是属意彦博。 及为参知政事,明镐讨王则未克,上甚忧之,语妃曰:大臣无一人为国任事者,日日上殿,何益! 妃密令人语彦博。 翌日彦博入对,乞身往破贼,上大喜。 彦博至恩州十数日,贼果平,即军中拜相。 议者谓彦博因镐以成功,其得相,由妃力也。 [14] 君傍有侧目四句:指枢密副使梁适叱唐介下殿事。 喑(yīn音)哑:怒声。 蓬荜:犹言蓬户荜门,贫人所居。 [15] 锧(zh质):铡刀。 [16] 帝声亦大厉:《长编》云:时上怒不可测。 [17] 容甚闲:态度极安详。 [18] 立贬岭外春:唐介责授春州别驾。 春州,故治在今广东阳春县。 [19] 速欲为异物:唐宋时代,五岭以南生活落后,医疗条件较差,当时以为远贬南方,易于死亡。 [20] 襄执左史笔:襄指蔡襄,时为右正言、直史馆、同修起居注。 襄言介诚狂直,然容受尽言,帝王盛德也,必望矜贷之。 左史,古代史官,楚有左史倚相,见《左传》。 [21] 咈(f服):违戾。 [22] 中执法:御史中丞王举正言责介太重。 [23] 英山:山名,在广东英德县东。 唐介由春州别驾改授英州别驾。 英州故治在今广东英德县。 [24] 翌日宣白麻:十月二十二日,文彦博罢为吏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许州。 当时拜相及罢免皆用白麻纸书敕。 [25] 谏官:指起居舍人知谏院吴奎,十月二十三日罢为知密州。 [26] 获利:指枢密副使梁适,十月二十三日改参知政事。 [27] 蚌鹬(y玉):用鹬蚌相持,渔翁得利故事,见《战国策》。 [28] (y逸):马疾走。 [29] 岚(ln兰)气:山气蒸润。 [30] 抚远亡禁律:宋时酿酒,一般皆由国家管制,岭外从宽,故云。 亡,同无。 [31] 楚大夫:指屈原自沉汨(m密)罗事。 [32] 梅子真:梅福,字子真,寿春人。 汉成帝、哀帝时常上书言事,后变姓名,去为吴门市卒。 月下怀裴如晦宋中道九陌无人行[1],寒月净如水,洗然天宇空,玉井东南起[2]。 我马卧我庭,帖帖垂颈耳[3],霜花满黑鬣,安欲致千里。 我仆寝我厩,相背肖两己[4],夜深忽惊魇[5],呼若中流矢。 是时兴我怀,顾影行月底,唯影与月光,举止无猜毁。 吾交有裴宋,心意月影比,寻常同语默,肯问世俗子。 皇祐三年诗。 陈衍云:黻为两己相背,化腐为奇。 末由太白对月意,翻进两层。 * * *[1] 九陌:汉长安城中有八街九陌,见《三辅黄图》,此处借用。 [2] 玉井:星名。 《后汉书郎传》:有白气从西方天苑趋左足,入玉井,数日乃灭。 注:参星下四小星为玉井。 [3] 帖帖:熨帖貌。 [4] 两己:《书益稷》传:黻为两己相背。 [5] 惊魇(yǎn衍):梦惊。 愿嚏上辛祈谷为献官[1]猛虎不独宿,鸳鸯不只栖[2],虞舜游苍梧[3],帝子夜向潇湘啼[4]。 时既禅禹妃亦老,老泪洒竹无高低,流根及笋驳红藓,此情乃与天地齐。 我今斋寝泰坛下[5],侘傺愿嚏朱颜妻[6]。 皇祐四年(1052)尧臣五十一岁作。 时在汴京监永济仓。 * * *[1] 愿嚏:《诗邶风终风》:愿言则嚏。 笺:今俗人嚏云人道我,此古之遗语也。 上辛:《宋史礼志》:景德四年以前祈谷止用上辛,其后用立春后辛日。 皇祐四年元旦戊申,上辛当为正月初四日。 献官:是年尧臣监永济仓,参与祈谷之礼,故有此称。 [2] 只栖:万历本、宋荦本作双栖,残宋本作只栖。 [3] 苍梧:山名,亦称九疑,在今湖南宁远县。 《史记》:舜崩于苍梧之野。 [4] 帝子:帝尧二女,舜妃。 潇湘:二水名,在今湖南零陵县西合流。 [5] 泰坛:祭天之处。 [6] 侘傺(ch j岔际):失意貌。 寄西京通判宋次道学士当时交友都无几,欲问欢娱亦异今,花接上林新木变,水分清洛旧池深。 峨嵯嵩色云常在[1],窈窕宫墙草又侵,修竹千竿白家寺[2],昔年题处可能寻。 皇祐四年诗。 * * *[1] 峨嵯:宋荦本作嵯峨。 [2] 白家寺:即大字院,唐白乐天旧宅。 东城送运判马察院[1]春风骋巧如剪刀,先裁杨柳后杏桃,圆尖作瓣得疏密,颜色又染燕脂牢。 黄鹂未鸣鸠欲雨[2],深园静墅声嗷嗷,役徒开汴前日放,亦将决水归河槽[3]。 都人倾望若焦渴,寒食已近沟已淘,何当黄流与雨至,雨深一尺水一篙,都水御史亦即喜[4],日夜顺疾回轻。 频年吴楚岁苦旱,一稔未足生脂膏,吾愿取之勿求羡,穷鸟困兽易遁逃。 我今出城勤送子,沽酒不惜典弊袍,数途必向睢阳去[5],太傅大尹皆英豪[6]。 试乞二公评我说,万分岂不益一毛。 国给民苏自有暇,东园乃可资游遨[7]。 皇祐四年诗。 宋张世南《游宦纪闻》:龙图马公仲涂家藏蔡忠惠帖,用金花纸十六幅,每幅四字云:梅二马五蔡九皇祐壬辰仲春寒食前一日会饮于普照院。 仲涂和墨,圣俞按纸,君谟挥翰,过南都试呈杜公、欧阳九评之,当属在何等。 据此知此诗作于皇祐四年二月,时欧阳修尚在南京任内,三月始丁母忧回颍州。 许元为发运使,对于南方六路加强剥削,供应汴京。 诗言国给民苏,对于许元提出善意的规劝。 * * *[1] 运判马察院:马遵,字仲涂,饶州乐平人,以监察御史为江淮发运判官。 时许元为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 [2] 鸠欲雨:《埤雅》:鹁鸠,灰色无绣项,阴则屏逐其匹,晴则呼之。 语曰:天将雨,鸠逐妇。 是也。 [3] 归河槽:夏敬观云:疑当作漕,漕有平声。 朱孝臧云:槽不误。 [4] 都水御史:《宋史职官志》:都水监,旧隶三司河渠,嘉祐三年,始置专监以领之。 皇祐四年,都水尚无专官,此处当指马遵。 [5] 睢阳:今河南商丘市,宋时称南京应天府。 [6] 太傅:杜衍,时以太子太傅退居南京。 大尹:欧阳修,时知应天府,兼南京留守司事。 [7] 东园:在真州,今江苏仪征县。 许元所筑,欧阳修有《真州东园记》。 送湖州太守章伯镇[1]一夜北山云,吹作南湖雨,南湖迎使君,荷声竞笳鼓[2]。 频年吴境旱,吴侬相聚语,今日见贤侯,鱼虾亦跳舞。 皇祐四年诗。 * * *[1] 此诗诸本皆无,惟见残宋本。 章伯镇:未详。 [2] 竞笳鼓:梁曹景宗诗: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路旁人,何如霍去病。 依韵和王中丞忆许州西湖[1]拍岸千寻水[2],陪京第一州,艳花落日改,明月与人留。 细浪差差蹙[3],深湾曲曲幽,跳鳞无限乐,春蔓不胜柔。 晚下蛙为吹[4],闲来叶作舟,乱禽喧后坞,急雨过西畴。 负笱渔郎去[5],将雏燕子秋,跨桥寻岛入,疏窦出城流。 密树能藏马,晴沙自立鸥,缘何探景备,平昔从公游[6]。 皇祐四年诗。 * * *[1] 此诗诸本皆无,惟见残宋本。 王中丞:御史中丞王举正。 [2] 寻:八尺为寻。 [3] 差(cī疵)差:《荀子正名》:君子之言,差差然而齐。 注:差差,不齐貌。 [4] 蛙为吹:南齐孔珪,门庭之内,草莱不剪,中有蛙鸣,自谓我以此当两部鼓吹。 见《南史孔(稚)珪传》。 [5] 笱:曲竹捕鱼具。 [6] 平昔从公游:尧臣签书许昌忠武军判官厅公事时,举正以资政侍郎知许州。 自和[1]忽思湖上趣,水阔似南州,地接过从易,人闲取次留。 絮轻随吹卷,蒲嫩匝堤幽,落果知禽入,行莎觉履柔。 莲为游女曲,藤系野人舟,晚笋长过篠[2],春秧绿满畴。 赏心曾卜昼[3],望岫最宜秋,款款穿丛蝶,涓涓败堰流。 风埃无入座,笳鼓或惊鸥,下客林泉性[4],时能梦寐游。 皇祐四年诗。 两诗从容和雅,梅集中不多见。 * * *[1] 此诗诸本皆无,惟见残宋本。 [2] 篠(xiǎo小):小竹。 [3] 卜昼:《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陈公子完曰:臣卜其昼,未卜其夜。 [4] 下客:尧臣自称。 元结《下客谣》:下客无黄金,岂思主人怜。 寄达观禅师[1]身在大梁尘土中,心思隐静云山里,忽闻乘柸江上归[2],月下碧鸡啼不已。 皇祐四年诗。 * * *[1] 此诗诸本皆无,惟见残宋本。 [2] 乘柸:疑当作乘杯。 乘柸,南朝宋僧,不知姓名,常乘木杯度水,时人称为杯度,见梁慧皎《高僧传》。 送刘推官贡甫赴汝州[1]苑路如绳直,郊亭一雨过,浅沙车辙稳,晴树昼阴多。 牧马方鸣泽,芸瓜已满坡,今闻从事去,试听壤人歌[2]。 皇祐四年诗。 * * *[1] 此诗诸本皆无,惟见残宋本。 刘贡甫:名攽,临江新喻人。 推官:官名,诸州僚属。 汝州:州名,故治在今河南临汝县。 [2] 壤人歌:相传帝尧之时,有八九十岁老人击壤而歌,见《帝王世纪》。 送钱驾部知邛州[1]细雨梅初熟,轻寒麦已秋,路危趋剑道[2],梦稳过刀州[3]。 秦粟非吴食,巴粳类越畴,当垆无复旧[4],试似长卿求。 皇祐四年诗。 * * *[1] 钱驾部:未详,疑为钱惟演族人。 吴食、越畴指出钱家世所在。 邛州:州名,故治在今四川邛崃县。 [2] 剑道:剑阁道。 [3] 刀州:《晋书王浚传》:浚清夜梦悬三刀于卧屋梁上,须臾,又益一刀。 浚觉,意甚恶之。 主簿李毅贺曰:三刀为州,又益一者,明府其临益州乎。 果迁益州刺史。 [4] 当垆:用司马相如令卓文君当垆,身自著犊鼻裈事,见《汉书司马相如传》。 观杨之美画[1]天官乘车建朱旗[2],赤幡前亚风卷披[3]。 二龙缓驾苍髯垂,印箱旁挈文籍随。 双骖推轭如畏迟[4],行从冠服多威仪。 水官自有真龙骑,两佐并跨鲸尾螭[5],步趋群吏怪眼眉,云生海面无端涯。 雷部处上相与期[6],人身兽爪负鼓驰,后有同类挟且捶,次执电镜风囊吹。 青蛇有角鱼足鬐,上下引导神所施。 地官既失不可知,此画传是阎令为[7],设色鲜润笔法奇,绢理腻滑鸡子皮。 吴生龙王多裂隳[8],八轴展玩忘晨炊。 李成山水晓景移[9],黄荃花竹雀拥枝[10],韩幹马本摸搭时[11],神骏都失存毫厘[12]。 日高腹枵眼眦眵[13],邂逅获见何言疲,厚谢主翁意不衰,他日饱目看无遗。 皇祐四年诗。 写阎立本画本,神怪杂出,情态毕见。 * * *[1] 杨之美:名褒,华阳人,嘉祐末官国子监直讲。 [2] 天官:和下文的地官、水官等都指画上的鬼神。 [3] 前亚:前后相次。 [4] 轭(厄):辕前横木以扼牛马之颈者。 [5] 螭(chī痴):龙无角者曰螭。 [6] 雷部:雷神。 [7] 阎令:阎立本,唐初人,官至中书令,善画古今故实。 [8] 吴生:吴道玄,唐时人,善画佛像,穷丹青之妙,称画圣。 [9] 李成:宋初人,善画山水。 [10] 黄荃:当作黄筌。 黄筌,宋初人,善画花鸟。 [11] 韩幹:唐人,善画马。 摸搭时:残宋本作模搭时。 [12] 存毫厘:残宋本作存毫牦。 [13] 眵(chī痴):目汁凝结曰眼眵。 李审言遗酒[1]大梁美酒斗千钱,欲饮常被饥窘煎,经时一滴不入口,漱齿费尽华池泉[2]。 昨日灵昌兵吏至[3],跪壶曾不候报笺,赤泥坼封倾瓦盎,母妻共尝婢流涎。 邻家葡萄未结子,引蔓垂过高墙巅,当街卖杏已黄熟,犹堆百颗充盘筵。 老年牙疏不喜肉,况乃下箸无腥膻,空肠易醉忽酩酊,倒头梦到上帝前。 赐臣苍龙跨入月,不意正值姮娥眠[4],无人采顾傍玉兔[5],便取作腊下九天。 拔毛为笔笔如椽,狂吟一扫一百篇,其间长句寄东郡[6],东郡太守终始贤[7]。 切莫汲竭滑公井,留酿此醑时我传。 皇祐四年诗。 * * *[1] 李审言:名复圭,徐州丰人,时知滑州。 [2] 华池:《黄庭经》:沐浴华池生灵根。 注:口为华池。 [3] 灵昌:唐郡名,宋时称滑州灵昌郡,故治在今河南滑县西南。 [4] 姮(hnɡ恒)娥:嫦娥。 [5] 采顾:夏敬观云:采疑来字之误。 [6] 东郡:滑州在汴郡东,故称东郡。 [7] 太守:指李审言。 送赵谏议知徐州及[1]鹿车几两马几匹[2],轸建朱幡骑彀弓[3],雨过短亭云断续,莺啼高柳路西东。 吕梁水注千寻险[4],大泽龙归万古空,莫问前朝张仆射[5],球场细草绿蒙蒙。 皇祐四年诗。 * * *[1] 赵及:字希之,幽州良乡人,时以右谏议大夫出知徐州。 [2] 鹿车:小车。 《风俗通》:俗语鹿车窄小,裁容一鹿。 [3] 轸(zhěn诊):车后横木。 [4] 吕梁水:亦称吕梁洪,在江苏徐州市东南五十里吕梁山下,有上下二洪,相去七里,巨石齿列,波流汹涌。 [5] 张仆射:张建封,唐人,曾为徐泗濠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章以哭之(录一首)[1]平生交友泪,又哭寝门前[2],鲁叟不言命[3],楚人空问天[4]。 月沉沧海底,星陨太微边[5],莫恨终埋没[6],文章自可传。 皇祐四年诗。 * * *[1] 裴吴二直讲:当是裴煜、吴奎。 凤阁韩舍人:韩综字仲文,再修起居注,迁刑部员外郎,知制诰,卒于皇祐四年。 唐时有凤阁舍人,与知制诰相当,故称。 [2] 寝门:《礼记檀弓》:朋友吾哭诸寝门之外。 [3] 鲁叟不言命:《论语子罕》: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4] 楚人空问天:见《楚辞天问》。 [5] 太微:太微垣,星座,以五帝座为中枢,其旁有上相、上将、次相、次将、左执法、右执法诸星。 [6] 莫恨:万历本作莫怪,残宋本、正统本、宋荦本作莫恨。 发布时间:2025-07-02 15:01:21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7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