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梅尧臣诗选 七 内容: 秋日家居移榻爱晴辉,翛然世虑微[1]。 悬虫低复上,斗雀堕还飞,相趁入寒竹,自收当晚闱。 无人知静景,苔色照人衣。 至和元年诗。 五句应四句,六句应三句,结构灵活,抒写亦能深入。 * * *[1] 翛(xiāo消)然:不关心貌。 昭亭别施度支昭亭送客地,来往四十年,常视松端日,每稽潭上船[1]。 风移虎旗脚[2],寒入牛童肩,待访名山去,相期庐阜前[3]。 至和元年诗。 * * *[1] 潭上船:残宋本作潭上船,万历本、宋荦本作潭上烟。 [2] 虎旗:李白《司马将军歌》:扬兵习战张虎旗。 [3] 庐阜:庐山。 潘歙州话庐山[1]潘侯话庐山,落落尤可伏。 初云江上来,远见云中瀑,舍舟到云外,观瀑已岩麓。 往往逢平田,攒攒爱深木,竹门悬径微,源水阴藤覆。 坐石浸两骹[2],炎肤起芒粟,夕阳穿万峰,高下相出缩,寻常杳不分,但被烟岚畜。 绝顶水底花,开谢向渊腹,风力岂能加,日气岂能[3],揽之不可得,滴沥空在掬。 夜昏投僧居[4],孤灯望溪曲,忽闻清磬音,渐近幽林屋。 止侯休多谈,已满我心目,怀游二十年,梦寐今固熟,何当借轻,一往如飞鹜。 至和元年诗。 * * *[1] 歙(sh社)州:宣和三年后改称徽州,故治在今安徽歙县。 [2] 骹(qiāo敲):胫骨。 [3] (y玉):暖。 [4] 僧居:残宋本、正统本、宋荦本作僧居,万历本作僧寺。 送潘歙州潘过宣城而送之一见新安守[1],便若新安江,洞澈物不隔,演漾心所降[2]。 远指治所山,已入邻斋窗。 捧舆登南岭[3],策马怀旧邦。 养亲将为寿,倾甘抱玉缸。 观军将劳士,脔肥堆羊腔,下车谈诗书,上世拥旄幢[4]。 勿窥渊游鳞[5],无吠夜惊狵[6],他日闻课第,天下谁能双。 至和元年诗。 * * *[1] 新安:歙州又称新安郡。 [2] 降:服。 [3] 捧舆:用潘岳《闲居赋》:太夫人乃御版舆,升轻轩。 [4] 上世拥旄幢:此句言潘之祖先曾为将帅。 [5] 渊游鳞:《汉书》:察见渊中鱼不祥。 这句和下句都是讽潘作知州,勿烦苛扰民。 [6] 夜惊狵:《诗召南野有死麕》:无使尨也吠。 嘉雪应祈呈权郡通判[1]腊近冬残云未合,江南青垄麦休肥,谁将太守随车雨[2],一夜从风作雪飞。 至和元年诗。 * * *[1] 嘉雪:残宋本、宋荦本作嘉雪,万历本作喜雪。 [2] 随车雨:《渊鉴》引《后汉书》:郑弘为驺令,勤行德化。 鲁国当春大旱,五谷不丰,驺独致雨偏熟,迁淮阴太守。 消息繇赋,政不烦苛,行春大旱,随车致雨。 依韵和郭祥正秘校遇雨宿昭亭见怀[1]君乘瘦马来,骨竦毛何长,下马与我语,满屋声琅琅。 一诵《庐山高》,万景不得藏。 出没望林寺,远近数鸟行,鬼神露怪变,天地无炎凉,设令古画师,极意未能详。 诵说冒雨去,夜宿昭亭傍,明朝有使至,寄多惊俗章〔原注〕郭来诵欧阳永叔《庐山高送刘复》。 至和元年诗。 * * *[1] 郭祥正:《宋史文苑传》:郭祥正,字功父,太平州当涂人也。 母梦李白而生,少有诗声。 梅尧臣方擅名一时,见而叹曰:天才如此,真太白后身也。 秘校:秘阁校理。 依韵和郭秘校苦寒噫风鸣悲鸢鸣哀[1],雨霰枯木为之摧[2],昭亭山头野火灭,海水夜冻迷蓬莱。 烛龙以爪自掩耳[3],酒盏生冰拈不起,陶潜弃官屋无米,儿嚎妻啼付邻里。 至和元年诗。 * * *[1] 噫风:《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2] 霰(xin现):雪珠。 [3] 烛龙:《淮南子墬形》:烛龙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 注:委羽,北方山名。 一曰:龙衔烛以照太阴,盖长千里。 依韵和郭秘校昭亭山偶作知君弃官后,江上寻名山,心既惯世内,迹欲还人间。 昭亭忽来过,览古兴长叹,野寺拂尘壁,丹阳已斓斒[1]。 殿阁虚宝铎,微风声珊珊,遗像与笔迹,始得观裴颜[2]。 浅井何泠泠[3],前溪何潺潺[4],幽幽随猿鸟,浑浑忘区寰。 裂裳不为愧[5],饵芝不为难,坐对寒雨中,松上孤鹤还。 至和元年诗。 * * *[1] 斓斒(ln bān阑班):灿烂。 [2] 裴颜:昭亭有裴休遗像及颜真卿笔迹。 [3] 泠泠:清凉。 [4] 潺(chn蝉)潺:水声。 [5] 裂裳:指弃官。 送郭功甫还青山[1]来何迟迟去何勇,羸马寒僮肩竦竦,昨日弃为梅福官[2],扁舟早胜大夫种[3]。 负经不厌关山遥,访我犹将岁月恐,得言会意若秋鹰,反翅归飞轻饱氄[4]。 明朝到家年始开,椒花寿酒期亲捧,何当交臂须强行,莫作区区事丘垄。 至和元年诗。 * * *[1] 郭功甫:即郭祥正,字功父。 甫通父。 [2] 梅福官:梅福,汉时人,为南昌尉,弃官归。 [3] 大夫种:文种,与范蠡同仕越王勾践。 勾践既破吴,范蠡扁舟游五湖,文种为越王所杀。 [4] 氄(rǒnɡ冗):鸟兽腹部的绒毛。 百舌[1]一冬常噤默,乘春何多舌,苍毛无文章,尖啄苦腾说[2]。 晓升高高树,百鸟言漏泄,只未闻凤皇,有亦学不彻。 伤哉古辩士,往往遭车裂。 至和二年(1055)尧臣五十四岁作。 是秋因服满,启程返汴京。 * * *[1] 百舌:鸟名,一称反舌,旧时谓为能反覆其口,随百鸟之音。 [2] 尖啄:夏敬观云:啄疑当作喙。 朝二首(录一首)木锁初开水上城,竹篱深闭日光生,青苔井畔雀儿斗,乌臼树头鸦舅鸣。 世事但知开口笑,俗情休要着心行,是非不道任挑挞[1],唯忆当时阮步兵。 至和二年诗。 * * *[1] 挑挞:读滔闼,挞字亦作达。 《诗郑风子衿》: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毛传:挑达,往来相见貌。 朱熹集传:轻儇跳跃之貌。 宣州杂诗二十首(录四首)细雨春冈滑,无因驻马蹄,裘单怀后侣,风急过前溪。 近寺闻鱼鼓[1],穿林听竹鸡[2],田家舂正急[3],炊饭待锄犁。 北客多怀北,庖羊举玉卮,吾乡虽处远,佳味颇相宜。 沙水马蹄鳖,雪天牛尾狸,寄言京国下,能有几人知。 五月黄梅肥,终朝密雨微,绿苔侵竹阁,润气裛人衣。 背陇沾牛去,衔虫湿燕归,高山发瀑水,夜涨入吾扉。 宛水过城下[4],滔滔北去斜,远船来橘蔗,深步上鱼虾[5]。 鹅美冒椒叶,蜜香闻稻花,岁时风俗美,笑杀异乡槎[6]。 至和二年诗。 * * *[1] 鱼鼓:木鱼,寺中所悬,击之以聚众。 [2] 竹鸡:鹑鸡类,形比鹧鸪略小。 [3] 舂正急:残宋本作舂正急,万历本、宋荦本作春正急。 [4] 宛水:一称宛溪,源出宣城东南峄山,东北流为九曲河,折而西,至宣城县东北里许与句溪合,又北流经当涂县,至水阳镇,亦称水阳江,合弋阳江出芜湖入大江。 [5] 步:水际谓之步,亦作埠。 [6] 槎:水中浮木曰槎。 打鸭莫打鸭,打鸭惊鸳鸯。 鸳鸯新自南池落,不比孤洲老秃鸧。 秃鸧尚欲远飞去[1],何况鸳鸯羽翼长。 至和二年诗。 赵令畤《侯鲭录》:宣城守吕士隆好缘微罪杖营妓。 后乐籍内一客娼名丽华,士隆眷之。 一日复欲杖营妓,妓泣诉曰:某不敢避杖,但恐某人新到,不安此耳。 士隆笑而从之。 丽华短肥,故梅圣俞作《莫打鸭》诗。 * * *[1] 秃鸧:一称秃鹙,高五六尺,似鹤而大,青苍色,长颈赤目,头项皆无毛,喙长尺许,好啖鱼蛇及雏鸟。 夜日从东溟转,夜向西海沉,群物各已息,众星灿然森。 虾蟆将食月,魑魅争出阴,阮籍独不寐,徘徊起弹琴[1]。 至和二年诗。 方回云:意谓日没星出,群阴之类争逞,忧时之士独弹琴不寐,有深意也,岂但赋夜而已哉。 纪昀云:又自一格,殊有别味,屡诵熟甜之作,便令人有螺蛤之想。 * * *[1] 阮籍独不寐二句:阮籍《咏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东溪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翦[1],平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至和二年诗。 方回云:三、四为当世名句,众所脍炙。 纪昀云:此乃名下无虚。 陈衍云:三、四的是名句。 * * *[1] 茸(rnɡ戎):蒲花曰茸。 《文选》谢灵运《经湖中瞻眺》:新蒲含紫茸。 注:茸谓蒲华也。 寄维阳许待制[1]当时永叔在杨州[2],中秋待月后池头,约公准拟与我敌,是夜二雄张利矛,我时小却避其锐,风愁雨怛嫦娥羞[3]。 主人持出紫石屏,上有朏魄桂树婆娑而枝虬[4],作诗夸诧疑天公[5],爱惜光彩向此收。 四坐稽颡叹辩敏,文字响亮如清球[6]。 更后数日我北去,相与送别城门楼,谁知康成能饮酒[7],一饮三百杯不休。 鸡鸣各自便分散,山光寺侧停画舟,我来谒公公未起,卧索大白须扶头[8]。 而今倏忽已八载,公领府事予居忧,欧阳始是玉堂客[9],批章草诏传星流。 问公可忆羊叔子[10],虽在军中常缓带而轻裘,寄声千里能信不。 至和二年诗。 至和元年十一月徙淮南江浙荆湖发运使、工部郎中、天章阁待制许元知扬州。 此诗作于次年。 羊叔子以比许元。 * * *[1] 维阳:诸本皆作维阳。 夏敬观云:阳当为扬讹。 [2] 杨州:杨字亦作扬,故治在今江苏扬州市。 [3] 怛(d答):悲痛。 嫦娥羞:是夕待月未出,故云。 [4] 朏(fěi菲)魄:初月。 [5] 作诗:《欧阳文忠公文集》卷四有《紫石屏歌》,一作《月石砚屏歌》,即指是诗。 [6] 球:美玉曰球,玉磬亦曰球。 [7] 康成:郑玄,字康成,东汉时高密人。 袁绍总兵冀州,遣使邀玄,大会宾客,玄饮酒一斛,秀眉明目,容仪温伟。 见《后汉书郑玄传》。 [8] 大白:杯名。 [9] 玉堂:指翰林学士院。 至和元年九月欧阳修迁翰林学士。 翰林掌制诰诏令撰述之事,见《宋史职官志》。 [10] 羊叔子:羊祜字叔子,晋泰山南城人,都督荆州诸军事,镇襄阳,在军中缓带轻裘。 志来上人寄示荼花并压砖茶有感[1]京都三月荼开,高架交垂自为洞,素叶层层紫蕊香,酿归光禄春生瓮[2]。 东陌西池走钿车,芳林广囿飞朱鞚[3]。 二年不到大梁城,江边滴泪肝肠痛[4],况兹齿发渐衰老,已是忧愁不如众。 宣城北寺来上人,独有一丛盘嫩蕻[5],去岁游吴求不得,今朝还喜自持送。 眼底虽同往日看,樽前所忆皆成梦。 又置新茶采雨前,鸟嘴压砖云色弄,对花却酒煮香泉,强咏才惭非白凤[6]。 至和二年诗。 * * *[1] 志来上人:未详。 [2] 光禄:宋有光禄寺,掌祭祀、朝会宴飨、酒醴、膳羞之事。 见《宋史职官志》。 [3] 鞚(knɡ控):马勒。 [4] 滴泪:残宋本作滴泪,万历本、宋荦本作泪滴。 [5] 蕻(hnɡ讧):茎。 [6] 白凤:扬雄著《太玄》,梦吐白凤,见《西京杂记》。 时鱼四月时鱼逴浪花[1],渔舟出没浪为家,甘肥不入罟师口,一把铜钱趁桨牙。 至和二年诗。 此诗与《陶者》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同义,而语更婉约。 * * *[1] 时鱼:时同鲥。 逴(chuō戳):超绝。 闻进士贩茶自此宣州至和二年五月后[1]山园茶盛四五月,江南窃贩如豺狼,顽凶少壮冒岭险,夜行作队如刀枪。 浮浪书生亦贪利,史笥经箱为盗囊,津头吏卒虽捕获,官司直惜儒衣裳。 却来城中谈孔孟,言语便欲非尧汤,三日夏雨刺昏垫[2],五日炎热讥旱伤。 百端得钱事酒,屋里饿妇无糇粮[3],一身沟壑乃自取,将相贤科何尔当[4]。 至和二年诗。 宋代实行茶专卖制,进行垄断,因此在生活方面受到剥削的人民,运茶买卖,争取生存,下层的知识分子,也参加到这个队伍中来。 此诗正反映这一具体事实,同时也指出书生尽管高谈孔孟,但是遇到生活问题的压迫,也不得不铤而走险。 * * *[1] 进士:《唐国史补》:进士得第,谓之前进士。 因此进士、举人,可为不第者之称。 [2] 昏垫:困于水灾之称。 《书益稷》:下民昏垫。 [3] 糇(hu侯):干食。 《诗大雅公刘》:乃裹糇粮。 [4] 将相贤科:指一般科举,因其为日后将相进身的阶梯,故称将相贤科。 梅雨三日雨不止,蚯蚓上我堂,湿菌生枯篱,润气醭素裳[1]。 东池虾蟆儿,无限相跳梁,野草侵花圃,忽与栏干长。 门前无车马,苔色何苍苍,屋后昭亭山,又被云蔽藏。 四向不可往,静坐唯一床,寂然忘外虑,微诵《黄庭》章[2]。 妻子笑我闲,曷不自举觞,已胜伯伦妇[3],一醉犹在傍。 至和二年诗。 * * *[1] 润气:正统本作润气,万历本作涧气。 [2] 黄庭:道家有《黄庭内景经》、《黄庭外景经》、《黄庭遁甲缘身经》。 [3] 伯伦:晋刘伶,字伯伦,沛国人,好饮酒,妻切谏,不从,著《酒德颂》。 五月十三日大水谁知山中水,忽向舍外流,谁知门前路,已通溪中舟。 穷蛇上竹枝,聚蚓登阶陬。 我家地势高,四顾如湖滮[1],浮萍穿篱眼,断葑过屋头[2]。 官吏救市桥,停车当市楼,应念此中居,望不辩马牛[3]。 危湍泻天河,漫漫无汀洲,群蛙正得时,日夜鸣不休。 戢戢后池鱼,随波去难留,扬鬐虽自在[4],江上多网钩,纷纭闾里儿,踊跃竞学泅,吾慕孔宣父[5],有意乘桴浮[6]。 至和二年诗。 * * *[1] 滮(biāo标):水流貌。 [2] 葑(fēnɡ封):南方水乡浮在水面的菰根。 [3] 不辩马牛:《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4] 鬐(q其):鱼脊。 [5] 孔宣父:唐贞观十一年,诏尊孔子为宣父。 [6] 乘桴(f扶)浮:《论语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集传:桴,筏也。 梦后寄欧阳永叔不趁常参久[1],安眠向旧溪,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 适往言犹是,浮生理可齐,山王今已贵[2],肯听竹禽啼。 至和二年诗。 * * *[1] 常参:唐制,御前殿朝参曰常参。 [2] 山王:山涛、王戎。 指欧阳修,时为翰林学士。 送方进士游庐山[1]长风沙浪屋许大[2],罗刹石齿水下排[3],历此二险过湓浦[4],始见瀑布悬苍崖。 系舟上岸入松径,三日踏穿新蜡鞋,路盘深谷出岭望,后山日照前山霾。 偶逢风雨恐衣湿,侧倚石胁人相乖,雨收不觉在高处,却见童仆提携偕。 水声不绝鸟声好,药草香气侵人怀,老僧避俗去足跣[5],野客就涧开门[6]。 树岩隐映见寺刹,层层杳杳跻云阶,坞田将获乌雀横,秋果正熟猴猿[7]。 东林淡齑应似旧[8],唯此足以待尔侪,子心洒落撇然往,我方尘垢难磨揩。 至和二年诗。 * * *[1] 方进士:夏敬观云:疑是方楷。 范仲淹《留题方干处士旧居》诗注云:时裔孙楷方登进士科。 [2] 长风沙:在安徽怀宁县东五十里。 [3] 罗刹:罗刹洲在安徽贵池县西六十里,有六孤石,生于江中。 [4] 湓浦:即湓水,在今江西九江市。 [5] 跣(xiǎn险):赤足。 [6] (wěi猥):斜开门。 [7] (zhi宅):噍啮声。 [8] 齑(jī鸡):细切曰齑。 历阳过杜挺之遂约同入汴[1]沧海泻玉自外天[2],牛斗傍边客正回,人说维摩居士病[3],我同王子雪舟来[4]。 汀沙沮洳潮新落[5],山日曈曚雾始开[6],去约河堤春柳动,与君吹紫步徘徊。 至和二年诗。 * * *[1] 历阳:夏敬观云:《宋史地理志》:和州历阳郡。 时杜挺之知和州也。 和州故治在今安徽和县。 [2] 外天:朱孝臧云:疑当作天外。 [3] 维摩:佛在毗耶离城时之居士,城中五百长者子诣佛所请说法,时维摩示病不往,佛遣诸比丘问病,有《维摩诘经》。 [4] 王子雪舟:《世说新语》: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忽忆戴安道,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5] 沮洳:卑湿之地。 [6] 曈曚:日欲明貌。 读黄莘秘校卷[1]嵇康昔弹广陵散[2],商声高与宫声缓,托名山鬼未传人,古桐纫丝丝不断。 一闻殭卧窃其音,世间虽得能亦罕,贤明以之知盛衰,愚昧以之为妄诞。 顷年过我在芜城[3],忽听长拍去欲懒。 凤皇养雏飞未高,鸡鹜成群翅终短,龙章秀骨苦轻时,继作五弦须款款。 至和二年诗。 * * *[1] 黄莘:字任道,太湖人,皇祐五年进士。 [2] 广陵散:琴曲名,嵇康临刑,索琴弹之,曰:《广陵散》从兹绝矣。 见《晋书嵇康传》。 [3] 芜城:指扬州。 黄莘为天长主簿,二人相见当在扬州。 答张令卷[1]尝闻甥似舅,似舅诗尤少,古意得河源,新声变春鸟。 读之不敢倦,十未能一晓,颠倒文字间,使吾心扰扰。 至和三年(1056)九月改元,史称嘉祐元年,尧臣五十五岁作。 岁初在扬州,入汴京后,翰林学士赵概及欧阳修等共荐,补国子监直讲。 这一次尧臣在扬州旅居较久,以诗卷相示者不少,此诗和前一首皆有所指,黄莘尚欠老练,张令多不成语,尧臣之意可见。 * * *[1] 张令:未详。 依韵和王平甫见寄[1]尊王兴霸国,古莫重齐桓,仲尼书大法,亦莫重更端[2]。 文章革浮浇,近世无如韩,健笔走霹雳,龙蛇奋潜蟠。 扬风何端倪,鼓荡巨浸澜[3],明珠及百怪,容畜知旷宽。 其后渐衰微,馀袭犹未弹[4],我朝三四公,合力兴愤叹。 幸时构明堂,愿为栌与栾[5],期琢宗庙器,愿备次玉玕[6]。 谢公唱西都[7],予预欧尹观[8],乃复元和盛,一变谁为难。 行将三十载,衣被剧纤纨[9],后生喜成功,往往舞朱干[10]。 君家兄弟贤,挺拔尤坚完,譬彼登泰山,孰辨云径盘,忽在高高巅,两腋犹插翰[11]。 我久知子名,曾未接子欢,前者和君诗,薄言惭儿肝[12]。 淮南喜子来,袖刺字未漫,明日闻渡江,留书特相安,今又获嘉辞,至味非咸酸[13]。 嘉祐元年诗。 尧臣对于王安石、安国兄弟,深所推重,因此在诗中极言当日与谢绛、欧阳修、尹洙等在西京唱和之盛。 * * *[1] 王平甫:名安国,安石弟,官至秘阁校理。 [2] 更端:指一岁之始。 《公羊传》隐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 春者何,岁之始也。 何休解诂:春者天地开辟之端,养生之首,法象所出,四时本名也。 [3] 巨浸:大海。 [4] 未弹:夏敬观云:弹疑殚讹。 [5] 栌:斗栱。 栾:柱上曲木,两头受栌者。 [6] 玕:石而似玉者曰琅玕。 [7] 谢公:谢绛。 [8] 欧尹:欧阳修、尹洙。 [9] 纤纨:残宋本作纤纨,万历本、宋荦本作织纨。 [10] 朱干:古代舞蹈者所执之武器。 《礼记祭统》:朱干玉戚以舞大武。 [11] 插翰:残宋本、宋荦本作插翰,万历本作抑翰。 [12] 儿肝:夏敬观云:儿疑为鼠之误。 鼠肝,以喻微末至贱之事。 《庄子大宗师》:伟哉造化,又将奚以汝为? 将奚以汝适? 以汝为鼠肝乎! 以汝为虫臂乎? [13] 至味非咸酸: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文之难而诗之难尤难。 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 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 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 依韵和孙都官河上写望河上风烟爱此邦,吴艘越舸不相降,鱼腥矗矗桥边市,花暗深深竹里窗。 蹴鞠渐知寒食近,秋千将立小鬟双,年光取次须偷赏,何用功名节与幢。 嘉祐元年诗。 读邵不疑学士诗卷杜挺之忽来因出示之且伏高致辄书一时之语以奉呈[1]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譬身有两目,了然瞻视端。 邵南有遗风[2],源流应未殚,所得六十章,小大珠落盘[3]。 光彩若明月,射我枕席寒,含香视草郎[4],下马一借观。 既观坐长叹,复想李杜韩[5],愿执戈与戟,生死事将坛。 嘉祐元年诗。 尧臣指出邵必诗的特点在于平淡,但是自己的理想,却是李、杜、韩三家,最后指出在诗坛作战的愿望。 * * *[1] 邵不疑:名必,丹阳人,官至龙图阁学士。 [2] 邵南:毛《诗》有《召南》,齐、鲁、韩诗皆作《邵南》。 [3] 珠落盘:白居易《琵琶行》:大珠小珠落玉盘。 [4] 含香视草郎:指杜挺之。 沈括《梦溪笔谈》:三省故事,郎官含鸡舌香。 [5] 李杜韩:李白、杜甫、韩愈。 宿洪泽[1]舟子起添缆,夜潮同雨来,寒声相乱急,远梦自然回。 水鸟鸣还睡,风灯暗复开,宦游常作客,未息为贫催。 嘉祐元年诗。 * * *[1] 洪泽:湖名,今属江苏省。 依韵和表臣奎野亭[1]淮光抱城去,山翠落樽前,鲁叟欲浮海[2],楚人休问天。 野云将拂幔,水鸟不惊船,历览谁能赋,今闻太守贤。 嘉祐元年诗。 * * *[1] 表臣:朱处仁,字表臣,宣城人,时知泗州。 宋时治所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北。 奎野亭:在泗州。 [2] 鲁叟:孔子。 《论语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表臣以阻水见勉次其韵野叟津难问[1],贤人酒不空[2],行吟同去国[3],退翼欲乘风[4]。 忧已先天下,穷方坐井中,予生一如此,安得免衰翁。 嘉祐元年诗。 * * *[1] 津难问:《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2] 贤人: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见《三国志徐邈传》。 [3] 行吟:《史记屈原列传》: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4] 退翼:《春秋》僖公十六年:六鹢退飞过宋都。 释闷呈挺之平甫[1]燕丹未归马未角[2],卞子抱玉无两脚[3],孤城食尽兵未却,度笮中怀挂一索[4]。 我辈于此酒宜酌,百岁千秋奈何乐。 嘉祐元年诗。 * * *[1] 呈挺之:残宋本、宋荦本作呈挺之,万历本作吴挺之。 [2] 燕丹未归马未角:《史记刺客列传赞》: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 集解:燕丹求归,秦王曰: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 丹乃仰天叹,乌头即白,马亦生角。 《风俗通》及《论衡》皆有此说。 [3] 卞子抱玉无两脚:《韩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 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 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 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 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 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 和氏即卞和,亦称卞子。 [4] 笮(zu昨):竹索。 释滞帝在苍梧妃泣竹[1],苏武餐毛海西曲[2],穷山远道车折轴,深井渴汲绠不续。 我辈于此酒正绿,贵无奈何欢且足。 嘉祐元年诗。 以上三首都是在淮水阻滞,舟行不前时所作。 * * *[1] 帝在苍梧妃泣竹:用虞舜事。 《博物志》: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啼,以涕挥竹,竹尽斑。 [2] 苏武餐毛海西曲:《汉书苏武传》: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答高判官和唐店夜饮[1]露宿勤王客[2],相从月下来,黄流何日涨,绿酒暂时开。 风定灯花烂,天高斗柄回,醉言多脱略,吾党不须猜。 嘉祐元年诗。 * * *[1] 和唐店:《瀛奎律髓》作和唐店,残宋本作知唐店,万历本、宋荦本作知唐君。 高判官:未详。 唐店在入汴途中,尧臣有《四月十三日唐店寄钱推官》诗。 [2] 勤王:尽力国事曰勤王。 《晋书谢安传》:夏禹勤王,手足胼胝。 依韵和刘原甫舍人赴扬州途次赠予翩翩河中船[1]我船缓而西,君船迅而东,缓迅各所尚,不意中路逢。 骥马方腾云[2],野鹤还就笼[3],亦言出处异,同是天地中。 我岂不知命,人空嗟其穷,何当遂逸性,川上作钓翁。 嘉祐元年诗。 * * *[1] 赴扬州:嘉祐元年闰三月,知制诰刘敞知扬州,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二。 敞有《宿州道中逢圣俞入京》诗,首句翩翩河中船。 [2] 骥马:疑当作冀马。 骥马指刘敞。 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 [3] 野鹤:尧臣自指,就笼言入汴。 挑灯杖油灯方照夜,此物用能行,焦首终无悔,横身为发明。 尽心常欲晓,委地始知轻,若比飘飘梗,何邀世上名。 嘉祐元年诗。 方回云:此借以咏忠臣义士之敢谏者。 李审言相招与刁景纯周仲章裴如晦冯当世沈文通谢师厚师直会开宝塔院[1]自君命我饮,朝暮雨倾瓦,城东与城北,大道泥没马。 敢忘主人勤,颠扑困驭者,众客亦如期,陈肴藉兰若。 冯裴与沈谢[2],辩论过终贾[3],刁周事老成,危坐言语寡[4]。 酒半时谑剧,揣状类模写,或讥项发秃[5],或指舌端傻,或将冠带身,劝作梁武舍[6],谓我大耳儿[7],此实已见假。 又效井市态,屈强体非雅,顺风手沙沙,逆风口哆哆[8]。 竟席屡绝倒,去忌肝胆泻,规规岂无侪,达识高天下。 嘉祐元年诗。 写宴游之乐,不作常语。 * * *[1] 冯当世:名京,江夏人,官至翰林学士、知开封府,以太子少师致仕。 沈文通:名遘,钱塘人,知开封府,拜翰林学士,判流内铨。 开宝塔院:残宋本、宋荦本作会开宝塔院,万历本脱会字。 [2] 冯裴:残宋本、宋荦本作冯裴,万历本作凭裴。 [3] 终贾:终军、贾谊,汉时人。 [4] 危坐:端坐。 [5] 项发:诸本皆作项发,疑当作顶发。 [6] 梁武:梁武帝萧衍,尝舍身同泰寺。 [7] 大耳儿:陆友《研北杂志》:东坡云:梅二丈身长,秀眉大耳,红额。 [8] 哆(读chǎ)哆:开口声。 重送周都官[1]水上朱楼画角鸣,蒙蒙雨里榜舟轻,未逢甫里先生谒[2],多见吴兴太守迎[3]。 荷叶半黄莲子老,霜苞微绿橘林明,十年不到风烟改,君去将诗与昼评[4]。 嘉祐元年诗。 * * *[1] 周都官:周延隽,字仲章。 尧臣又有《送周仲章都官通判湖州诗》。 [2] 甫里先生:唐诗人陆龟蒙居松江甫里,时称甫里先生。 [3] 吴兴太守:梁诗人柳恽,武帝时为吴兴太守。 [4] 昼评:残宋本、正统本作昼评,宋荦本、万历本作画评。 昼评,唐诗僧皎然,名昼,居湖州杼山。 送李才元学士知邛州[1]太守车煌煌,莫如还故乡,昔登蜀郡籍[2],今得临邛章[3]。 过家礼耆旧,接境跪壶浆,寒经道路远,春入山川长。 俗将乐其化,诏亦美其良,相如有遗迹[4],谁复酒垆傍。 嘉祐元年诗。 * * *[1] 李才元:未详。 [2] 蜀郡:故治在今四川成都市。 [3] 临邛:邛州。 [4] 相如有遗迹:汉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俱之临邛,尽卖车骑,买酒舍,令文君当垆,相如身自著犊鼻裈,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 见《汉书司马相如传》。 送石昌言舍人使匈奴[1]燕然山北大单于[2],汉家皇帝与玺书[3],持书大夫腰金鱼,飞龙借马出国都[4]。 胡沙九月草已枯,草上霜花如五铢[5]。 白裘貂帽著不暖,莽莽黄尘车款款,野庐边月出陇来,风静天遥雁声短。 闻到罽庭尤苦寒[6],译言揉耳不讥弹,公于是时已观礼,踏雪再拜辞可汗[7]。 嘉祐元年诗。 * * *[1] 石昌言:名扬休,眉州人,官至刑部员外郎、知制诰。 嘉祐元年八月,为契丹国母生辰使。 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三。 匈奴:指辽。 [2] 燕然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大单于:古代匈奴君主之称。 [3] 玺(xǐ喜):古代君主的印章。 [4] 飞龙:李白诗:敕赐飞龙内厩马。 [5] 五铢(zhū朱):钱名,古代所用。 [6] 罽(j迹)庭:织毛布曰罽。 古代北方民族多居帐幕中,故称罽庭。 [7] 可(k客)汗:古代突厥、回纥君主之称。 直宿广文舍下[1]前夜宿广文,叶响竹打雪,昨夜宿广文,窗影竹照月。 赖此数竿竹,与我为暖热。 上有寒鹊栖,拳足如瘦蕨,平明欲飞去,唶唶若告说[2]。 我无喜可报,烦尔弄嘴舌,亦尝苦老鸦,鸣噪每切切。 为学本为道,穷蹙令素发,但能得酒饮,终日自兀兀。 嘉祐元年诗。 尧臣时为国子监直讲,故有此诗。 亦尝苦老鸦句,似有所指,未详。 * * *[1] 广文舍:国子监。 [2] 唶(j汲)唶:鸟声。 《淮南子原道》:鹊之唶唶。 送宋中道太博倅广平[1]行役无冬春,车马无南北,急若机上梭,离别肠自织。 其间走声利,昼夜不能息。 晚得二友生,胸蜺吐五色,各思强禄仕[2],安肯坐仰食。 一之毛遂乡[3],一之太伯国[4],岂无颖脱才[5],可迈古风力。 明当隔大河,去路指斗极,谁念平原君,能于众中识〔原注〕裴如晦时亦宰吴江。 嘉祐元年诗。 * * *[1] 倅(cu翠):州郡属官曰倅。 广平:宋有洺州广平郡,故治在今河北永年县。 [2] 强禄仕:为生活而勉强出仕。 [3] 毛遂乡:毛遂,战国时赵人。 指广平。 [4] 太伯国:太伯即泰伯,居吴。 指吴江。 [5] 颖脱:《史记平原君列传》: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 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送李泾州审言二首[1]古章乘一障[2],不过提千兵,今握数万众,独自制名城。 诸将俯听命,莫敢辄吐声,堂下选[3],帐中图峥嵘。 山川在目中,虏寇来必平,谁人识谢艾[4],只是一书生。 汉家旧日回中路[5],天子新除太守行,牙将握刀趋远驿,羌人下马拜高旌。 云间白草开边陇,山上朱楼压郡城,勇脱区区簿书内,壮心应欲请长缨[6]。 嘉祐元年诗。 * * *[1] 泾州:李复圭为度支判官、知泾州,附见《宋史李若谷传》。 [2] 古章:夏敬观云:古章疑有误,或当作古者。 障:塞上要险之处,见《史记张汤传》正义。 [3] (niǎo鸟):亦作要。 《吕氏春秋离俗》:飞兔、要,古之骏马也。 [4] 谢艾:《晋书康帝纪》:张骏遣其将和、谢艾讨南羌于阗,大破之。 《文心雕龙熔裁》:昔谢艾、王济,西河文士,张俊(字当作骏)以为艾繁而不可删,济略而不可益。 [5] 回中:汉时有回中宫,在今宁夏固原县境。 [6] 请长缨:《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送刁景纯学士使北[1]尝闻朔北寒尤甚,已见黄河可过车,驿骑骎骎持汉节,边风惨惨听胡笳。 朝供酪粥冰生碗[2],夜卧毡庐月照沙,侍女新传教坊曲[3],归来偷赏上林花。 嘉祐元年诗。 * * *[1] 刁景纯:嘉祐元年八月,以祠部员外郎、集贤校理刁约为契丹国母正旦使。 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一。 [2] 酪(lu落):乳浆曰酪。 [3] 教坊:唐始置,掌教习音乐,典倡优。 送马仲途司谏使北[1]每逆龙鳞司谏诤,又持旄节使阴山,貂裘不见风霜劲,雁碛遥知道路艰。 冰脍芥齑非楚味,玉苕兰茁说燕颜[2],单于不敢轻中国,名马新调为送还。 嘉祐元年诗。 * * *[1] 马仲途:嘉祐元年八月,以右司谏马遵为契丹正旦使。 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一。 [2] 茁(zhu卓):初生出地曰茁。 兰茁即兰芽。 茁旧读入声,今读阳平。 观杨之美盘车图[1]谷口长松叶老瘦,涧畔古树身枯高,土山惨淡远复远,坡路曲折盘车劳。 二车回正辕接轸,继下三车来嶙[2],过桥已有一乘歇,解牛离轭童可哂。 黄衫乌巾驱举鞭,经险就易将及前,毂轮傍侧辐可数,蹄角搀错卷箱联[3]。 古丝昏晦三尺绢,画此当是展子虔[4],坐中识别有公子,意思往往疑魏贤[5]。 子虔与贤皆妙笔[6],观玩磨灭穷岁年,涂丹抹青尚欺俗,旱龙雨日犹卖钱[7]。 是亦可以秘,疑亦不可捐,为君题卷尾,愿君世世传。 嘉祐元年诗。 * * *[1] 杨之美:名褒,华阳人,时为国子监直讲。 [2] 嶙(yǐn ln隐邻):山高貌。 [3] 箱:车厢。 [4] 展子虔:梁人,历北齐、周、隋,在隋为朝散大夫、帐内都督,见《历代名画记》。 [5] 魏贤:夏敬观云:魏疑卫误。 卫贤:南唐京兆人,善画,为内供奉,长于楼观、殿宇、盘车、水磨。 [6] 与贤:宋荦本作与焉。 [7] 雨日:宋荦本作两日。 夏敬观云:疑是两目。 和永叔答刘原甫游平山堂寄[1]黄土坡陀冈顶寺,青烟幂历浙西山[2],半荒樵牧旧城下,一月阴晴连屿间。 人指废兴都莫问,眼看今古总输闲,刘郎寄咏公酬处,夜对金銮步辇还。 嘉祐元年诗。 * * *[1] 平山堂:在扬州。 [2] 浙西山:平山堂南望,见镇江诸山,宋时属两浙路,熙宁后分为东、西两路,镇江属西路。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录二首)[1]耰锄[2]芜秽或不治,良苗安得长,薅来露未晞[3],荷去月初上。 侵烟湿鹅颈[4],近茇翻蚁壤[5],生具自有馀,何辞汗沾颡[6]。 嘉祐二年(1057)尧臣五十六岁作。 时在汴京。 是年欧阳修知贡举,尧臣为参详官。 耕牛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 力虽穷田畴,肠未饱刍菽,稼收风雪时,又向寒坡牧。 嘉祐二年诗。 * * *[1] 孙端叟:未详。 十五首:残宋本作十五首,万历本、宋荦本作十三首。 [2] 耰(yōu优):农具名,形如头,用以碎土。 [3] 薅(hāo蒿):除草。 [4] 鹅颈:耰锄柄端近土处。 [5] 茇(b跋):草根。 旧读入声。 [6] 何辞:残宋本作何辞,万历本、宋荦本作何醉。 和孙端叟蚕具十五首(录二首)蚕女自从蚕蚁生,日日忧蚕冷,草室常自温,云髻未暇整。 但采原上桑,不顾门前杏,辛苦得丝多,输官官莫省。 嘉祐二年诗。 尧臣在农具蚕具诸诗里,充分地反映他对于劳动人民的感情。 输官官莫省一句,更看到他站在人民的立场。 织妇织妇手不停,心与日月速,常忧里胥来,不待鸡黍熟,但言督县官,立要机断轴[1]。 谁知公侯家,赐帛堆满屋。 嘉祐二年诗。 * * *[1] 断机轴:残宋本、宋荦本作断机轴,万历本作机断轴。 发布时间:2025-07-02 15:11:30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7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