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韩愈诗选二 内容: 幽怀幽怀不可写[1],行此春江浔[2]。 适与佳节会[3],士女竞光阴。 凝妆耀洲渚,繁吹荡人心[4]。 间关林中鸟[5],知时为和音[6]。 岂无一樽酒? 自酌还自吟。 但悲时易失,四序迭相侵[7]。 我歌《君子行》[8],视古犹视今。 贞元十六年作。 方世举云:此诗编年无可明据,但以我歌《君子行》揣之,或朝正归徐,春间所作。 * * *[1] 写:是泻字的古写;泻,即除掉的意思。 《诗经邶风泉水》: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2] 浔:水旁。 [3] 会:逢、遇、碰到。 [4] 吹:这里读chu,是名词,指音乐、歌唱。 [5] 间关:象声词,形容鸟鸣声。 《水经注》:时禽异羽,翔集间关。 [6] 知时句:言鸟也知时,发出唱和的鸣声。 知时应上适与佳节会,和音应上繁吹荡人心。 此句别本作亦知为和音,意虽可通,但要说亦知为和音一定不误或胜于本句,却未必然。 [7] 四序:春夏秋冬的顺序。 [8] 《君子行》:古乐府名,属《相和歌辞平调曲》。 海水海水非不广,邓林岂无枝[1]? 风波一荡薄[2],鱼鸟不可依。 海水饶大波[3],邓林多惊风。 岂无鱼与鸟? 巨细各不同[4]。 海有吞舟鲸[5],邓有垂天鹏[6],苟非鳞羽大,荡薄不可能。 我鳞不盈寸,我羽不盈尺,一木有馀阴,一泉有馀泽。 我将辞海水,濯鳞清泠池[7];我将辞邓林,刷羽蒙笼枝[8]。 海水非爱广[9],邓林非爱枝,风波亦常事,鳞羽自不宜[10]。 我鳞日已大,我羽日已修[11],风波无所苦,还作鲸鹏游[12]。 贞元十六年夏张建封死,作者离徐州后居洛阳时作。 * * *[1] 邓林句:邓林,古地名,在今河南与湖北交界的大别山附近。 《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这是一则著名的神话故事,不少古籍(如《淮南子》、《鹖冠子》、《列子》)中都曾引用,传说也有差异。 韩愈这里似用《淮南子》注中所谓其杖生木而成林的说法,所以说岂无枝怎能没有树木呢! [2] 荡薄:与旁薄、旁魄、磅礴等词同。 这里是激荡的意思。 [3] 饶大波:多有大浪涛。 [4] 巨细句:谓鱼、鸟各有大小不同。 大的鱼、鸟,不怕巨浪狂风;小的鱼、鸟,则禁受不住。 陈沆《诗比兴笺》谓以上二句喻世道之屯艰,人事之不测,可助读者理解此诗含义。 [5] 吞舟鲸:巨鲸可以吞舟。 贾谊《吊屈原赋》:彼寻常之污渎兮,岂容吞舟之鱼。 [6] 垂天鹏:传说中的大鹏。 《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脊,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韩愈诗中鱼鸟、鲸鹏对举。 [7] 濯鳞:此言鱼,冲洗鳞甲。 清泠:清澈。 泠,音lnɡ。 [8] 刷羽句:谓鸟在茂密的树林中刷羽。 蒙笼,形容树木繁茂。 笼,通茏。 张华《鹪鹩赋》:翳荟蒙茏,此焉游集。 [9] 海水句:即非爱海水广。 下句句式同此。 [10] 鳞羽句:此处鳞羽当指小鱼小鸟。 不宜,不能适应邓林和海水的风波。 从这里可看到前边所说海水非爱广,邓林非爱枝并非真情,实是因为自己鳞羽未巨未丰。 [11] 修:长大。 [12] 还作句:此诗最后才点明作者的本意,还是要像鲸鹏那样到海边邀游,到林中栖息。 全篇用比,暗喻着宦海中的浮沉,政治上的格斗。 作者并未被官场的倾轧吓倒,暂时的退避,却是为着将来的进取。 赠侯喜吾党侯生字叔,呼我持竿钓温水[1]:平明鞭马出都门,尽日行行荆棘里。 温水微茫绝又流[2],深如车辙阔容辀[3];虾蟆跳过雀儿浴,此纵有鱼何足求? 我为侯生不能已,盘针擘粒投泥滓,晡时坚坐到黄昏[4],手倦目劳方一起[5]。 暂动还休未可期,虾行蛭渡似皆疑[6]。 举竿引线忽有得,一寸才分鳞与鬐[7]。 是日侯生与韩子,良久叹息相看悲。 我今行事尽如此,此事正好为吾规。 半世遑遑就举选[8],一名始得红颜衰。 人间事势岂不见? 徒自辛苦终何为! 便当提携妻与子,南入箕颍无还时[9]。 叔君今气方锐,我言至切君勿嗤。 君欲钓鱼须远去,大鱼岂肯居沮洳[10]! 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七月作。 侯喜字叔(起),是韩门弟子。 * * *[1] 温水:即河南西部的洛河。 《易乾凿度》曰:王者有盛德之应,则洛水先温,故号温洛。 [2] 绝又流:忽断忽流,形容水小。 绝,断。 [3] 深如句:形容水浅,河面窄狭。 辀,音zhōu,车辕。 [4] 晡时:申时下午四时前后。 晡,音bū。 [5] 一起:指钓竿一抽起,似有鱼吞饵。 [6] 蛭:音zh,水蛭,俗叫蚂蝗。 [7] 一寸:这里指鱼身的长度,极言其小。 才分:只能区分的意思。 鬐:同鳍。 [8] 举选:即选举。 就举选,指应试、服官。 [9] 箕:山名;颍:水名。 箕山、颍水均在河南登封,传说尧时有巢父许由隐于此,禹时伯益又隐于此。 [10] 沮洳:音j r,污秽的泥潭。 山石山石荦确行径微[1],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2]。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3]。 夜深静卧百虫绝[4],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熳,时见松枥皆十围[5]。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6]! 嗟哉吾党二三子[7],安得至老不更归[8]? 贞元十六年或十七年作。 这首诗不是咏山石的,只是取首句首二字作为诗题。 元好问有名的《论诗绝句》中曾提到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渠(他)指宋诗人秦观,说秦观的诗如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之类是一种婀娜作态的美,终不及韩愈的诗如山石荦确的刚健美,男性的美。 查晚晴以为此诗写景无意不刻,无语不僻;取径无处不断,无意不转。 语虽夸饰,确也说出了韩愈诗创作方法上的特点。 此诗全用单行,为七古散文化的典范。 * * *[1] 荦确:音lu qu,奇险高峻的样子。 微:窄小。 《诗经豳风七月》:遵彼微行。 微行就是小路。 [2] 支子:一本作枝子,即栀子,属茜草科的常绿灌木,夏天开白花,有浓烈的香味,是我国人民历来所喜爱的观赏植物。 [3] 疏粝:小菜粗饭。 一本作粗粝,意同。 [4] 百虫绝:各种虫声停息了。 [5] 枥:即栎树,俗称柞树,我国北方用以饲养野蚕。 围是量度周长的单位名称,一围多大,其说不一:古书上有的说三寸,有的说五寸,有的说八尺,有的说直径一尺;而民间则以两手拇指食指相合一圈为一围。 这里十围并非实指,只是泛言其树干的粗大。 [6] 局束:局促、束缚。 鞿,音jī,马口条。 《史记灌夫列传》:局趣(促)效辕下驹。 这里局束为人鞿即用其语。 [7] 吾党:犹如说我辈。 二三子,泛指复数,即几个人、诸位;这里似指同游者侯喜、李景兴、尉迟汾。 [8] 不更归:当作不再归、不复归解。 李宪乔说:不更归,犹更不归也。 意亦相同。 苦寒四时各平分[1],一气不可兼。 隆寒夺春序[2],颛顼固不廉[3]。 太昊弛维纲[4],畏避但守谦。 遂令黄泉下,萌牙夭勾尖[5]。 草木不复抽,百味失苦甜。 凶飚搅宇宙[6],芒刃甚割砭[7]。 日月虽云尊,不能活乌蟾[8]。 羲和送日出[9],恇怯频窥觇[10]。 炎帝持祝融[11],呵嘘不相炎[12]。 而我当此时,恩光何由沾。 肌肤生鳞甲[13],衣被如刀镰[14]。 气寒鼻莫嗅[15],血冻指不拈[16]。 浊醪沸入喉[17],口角如衔箝[18]。 将持匕箸食[19],触指如排签。 侵炉不觉暖[20],炽炭屡以添。 探汤无所益[21],何况纩无缣[22]。 虎豹僵穴中,蛟螭死幽潜。 荧惑丧躔次[23],六龙冰脱髯[24]。 芒砀大包内[25],生类恐尽歼[26]。 啾啾窗间雀,不知已微纤。 举头仰天鸣,所愿晷刻淹[27]。 不如弹射死,却得亲炰[28]。 鸾皇苟不存[29],尔固不在占[30]。 其馀蠢动俦[31],俱死谁思嫌。 伊我称最灵[32],不能女覆苫[33]。 悲哀激愤叹,五藏难安恬[34]。 中宵倚墙立,淫泪何渐渐[35]。 天乎哀无辜[36],惠我下顾瞻。 褰旒去耳纩[37],调和进梅盐[38]。 贤能日登御[39],黜彼傲与[40]。 生风吹死气,豁达如褰帘[41]。 悬乳零落堕[42],晨光入前檐。 雪霜顿销释,土脉膏且黏。 岂徒兰蕙荣[43],施及艾与蒹[44]。 日萼行铄铄[45],风条坐襜襜[46]。 天乎苟其能[47],吾死意亦厌[48]。 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春任四门博士时作。 这首诗隐刺权臣当国,朝廷失政。 * * *[1] 四时句:用宋玉《九辩》:皇天平分四时兮。 四时,即四季。 平分,平均划分。 [2] 春序:春天时节。 [3] 颛顼:音zhuān xū。 我国神话,春、夏、秋、冬各有一帝司令;冬帝名颛顼。 不廉:贪。 这里指冬帝夺取了春帝的职权,管到春帝的范围来了。 [4] 太昊:春帝名。 昊,音ho。 弛:音ch,松散。 维纲:同义复词,犹如说纲纪。 [5] 萌牙:今作萌芽,初生的草木。 夭勾尖:夭死了刚出的(勾)、露头的(尖)新枝嫩叶。 [6] 凶飚:暴风。 [7] 芒刃句:是说凶飚甚于芒割刃砭。 芒,通铓,刀锋。 砭,这里叶韵读biān,刺。 [8] 乌蟾:《淮南子精神训》:日中有踆乌,而月中有蟾蜍。 这里指地上的乌鸦、蛤蟆。 [9] 羲和:神话中太阳的车夫。 [10] 恇怯句:恇与怯同义,都是畏缩的意思。 恇,音kuānɡ。 窥觇,观望不前。 觇,音zhān。 [11] 炎帝:即夏帝,名祝融,后人尊为火神。 这里以祝融代火,持祝融即拿着火。 [12] 呵嘘:形容手冻,要呵气嘘暖。 [13] 鳞甲:形容肌肤皱裂之状。 [14] 刀镰:喻冷硬而薄。 [15] 鼻莫嗅:言冷得伤风鼻塞,嗅觉不灵。 [16] 指不拈:因为血冻,手指僵了,拈不拢。 [17] 浊醪:即酒。 醪,音lo。 [18] 衔箝:形容冻得嘴皮麻木,开合困难。 [19] 匕、箸:勺子、筷子。 [20] 侵炉:逼近火炉。 [21] 探汤:手足放进热水中。 [22] 纩:音kunɡ,是棉絮;缣:音jiān,是丝帛。 这里统言被褥。 [23] 荧惑句:荧惑,火星。 躔次:这里指星球运行所经历的轨迹。 躔,音chn,原指兽的足迹。 [24] 冰:这里当动词用,读bǐnɡ;也可读nnɡ,即凝。 冰脱,冻掉的意思。 [25] 芒砀:同茫荡,大也。 大包:犹如说天下。 [26] 生类:一切有生物。 [27] 晷刻淹:犹如说快点死。 晷是日影;刻指时间;淹,淹化死。 [28] 炰:火烤汤煮,言其得暖。 炰同炮;,音xn。 [29] 苟:这里作尚且讲。 [30] 尔固句:尔,指雀。 不在占,犹如说不算数。 合上句用《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 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锵锵。 今雀之啾啾,故不在占。 [31] 蠢动俦:指虫介之类。 [32] 伊我:伊似指凤凰,它是鸟类之王,是灵鸟;我指万物之灵的人类。 或伊为发语之辞,伊我单指人类。 两义皆可通。 [33] 女覆苫:即覆苫女的倒置。 女,汝,指雀。 覆苫,遮盖、保护。 含有置汝于衽席之上、安全之地的意思。 [34] 五藏:五脏。 [35] 渐渐:这里读jiān jiān,形容流水。 刘向《九叹忧苦》:留思北顾,涕渐渐兮。 [36] 天乎:别本或作天王、或作天子。 顾嗣立注引胡渭说:天乎者,疾痛之呼也。 《礼记》:子夏曰:天乎,予之无罪也。 《史记》:将闾仰天大呼曰:天乎吾无罪! 按,证以下文天乎苟其能,两呼有意重复,这里作天乎是。 [37] 褰旒句:褰,音qiān,拉起。 旒,冕旒冠前垂布。 耳纩,棉耳罩。 这句是说天暖不用戴风帽、耳罩。 语本《汉书》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现在褰旒去纩,目明耳聪,喻皇帝不受人蒙蔽。 语双关,词闪烁,意隐微。 [38] 调和句:隐言希望朝廷引用贤相。 梅盐,味备酸咸,调味物。 《尚书说命》:殷高宗对傅说说: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傅说是高宗的政治助手,略同于后世的首相,故后人用梅盐喻宰相,起调和鼎鼐的作用。 [39] 登御:起用。 [40] 黜:罢斥。 :音xiān,指人不正之人。 [41] 豁达:性格开朗;气量大。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豁达大度。 [42] 悬乳:形容帘下垂着的冰条。 [43] 荣:茂盛。 [44] 蒹:芦苇。 [45] 日萼:太阳光下的花萼。 铄铄:光辉。 [46] 风条:风飘起的衣带。 襜襜,音yn yn,衣裳摇动的样子。 刘向《九叹逢纷》:裳襜襜以含风兮。 [47] 天乎句:是设想、期望之意。 这里苟作如果、倘是解。 [48] 吾死句:厌,音、义和《马厌谷》的厌字一样,这里是满足的意思。 何焯云:结(结句)祖老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句法。 王元启亦云:杜甫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此诗卒章与之同意。 按自天乎哀无辜,至风条坐襜襜,都是理想、假想,最后天乎苟其能,吾死意亦厌,才愤慨这是做不到的事。 落齿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俄然落六七,落势殊未已。 馀存皆动摇,尽落应始止。 忆初落一时,但念豁可耻[1];及至落二三,始忧衰即死。 每一将落时,懔懔恒在己[2],叉牙妨食物[3],颠倒怯漱水;终焉舍我落,意与崩山比。 今来落既熟[4],见落空相似。 馀存二十馀,次第知落矣。 倘常岁落一,自足支两纪[5]。 如其落并空,与渐亦同指[6]。 人言齿之落,寿命理难恃;我言生有涯[7],长短俱死尔! 人言齿之豁,左右惊谛视[8];我言庄周云:木雁各有喜[9]。 语讹默固好[10],嚼废软还美[11]。 因歌遂成诗,持用诧妻子[12]。 贞元十九年作,时三十六岁。 作者的身体是较早衰的,他在《祭十二郎文》中说: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与崔群书》中也提起:近者尤衰惫,左车第二牙无故动摇脱去,目视昏花,寻常间便不分人颜色,两鬓半白,头发五分亦白其一,须亦有一茎两茎白者。 但在这首诗中却表现了达观的态度和倔强的精神。 这种以身边琐事为题材的诗,陶渊明、杜甫是能手。 韩愈虽是向前人学步,却有他自己的风格。 查慎行说:曲折写来,只如白话。 朱彝尊说:真率意,道得痛快,正是昌黎本色。 * * *[1] 豁:开通。 这里指缺牙处。 [2] 懔懔:恐惧。 [3] 叉牙:即杈枒,不整齐。 [4] 今来:犹如说近来、到现在。 熟:习惯。 [5] 两纪:古代纪年以十二年为一纪。 韩愈是年三十六岁,说再过两纪是假设活到六十岁的话。 [6] 渐:这里作将死解。 指:指归、方向。 [7] 生有涯:《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生,生命;涯,止境。 [8] 谛视:审视、细看。 [9] 木雁句:《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大树),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 问其故,曰:无所可用。 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夫子(庄子)出于山,舍(投宿)于故人之家。 故人喜,命竖子(童仆)杀雁而烹之。 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杀哪一只)? 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日主人之雁,以不材死。 先生将何处? 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所谓各有喜,韩愈本庄子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的话翻作彼亦是一是,此亦是一是各得其乐,喻有牙有有牙的好处,无牙有无牙的好处。 但这里似偏喻无牙的好处。 下面两句,也是偏说没有牙的好处。 [10] 语讹句:没有牙齿说话会语讹语音不正,那么,沉默正好。 [11] 嚼废句:嚼,能嚼食物的牙;软,指柔软的舌。 是说牙齿没有了,舌头还是好的。 即作者《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自从齿牙缺,始慕舌为柔的意思。 这里用刘向《说苑敬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邪? 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邪? 本《老子》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的贵柔之义。 韩愈以借用老、庄的话解嘲,并非祖述道家之旨。 [12] 持用句:拿这歌诗来告诉妻子。 诧,告诉,含有夸、嘲的意思。 湘中猿愁鱼踊水翻波[1],自古流传是汨罗[2]。 藻满盘无处奠[3],空闻渔父叩舷歌[4]。 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春作。 十九年冬,韩愈做了监察御史,因看到宫市的扰民、大旱灾饿死人,就上书德宗,请罢宫市、救灾民、减轻赋税。 于是触怒了皇帝,同时并受到王伾、王叔文党的排挤,被贬为阳山(今广东省阳山县)令。 十二月离京。 这时在湘江旅途中。 * * *[1] 踊:跳跃。 [2] 汨罗:江名。 说自古流传,指屈原在这儿投水,这条江因而出名。 作者《祭河南张员外文》:南上湖水,屈子所沉。 [3] 、藻:都是水中植物,屈原辞中屡见。 此诗写楚地,吊楚贤,所以用《楚辞》词汇。 [4] 空闻句:屈原辞中有《渔父》一篇,那渔父劝屈原:夫圣人者,不凝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啜其醨?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韩愈也是被放逐,所以借古人的酒杯,来浇他胸中的块垒,《渔父》篇最后是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王逸注:鼓枻,叩船舷也。 舷,船边。 贞女峡江盘峡束春湍豪[1],雷风战斗鱼龙逃[2]。 悬流轰轰射水府[3],一泻百里翻云涛。 漂船摆石[4]万瓦裂,咫尺性命轻鸿毛[5]。 贞元二十年春赴阳山途经桂阳时作。 《水经注》:洭水又东南流,峤水注之。 水出都峤之溪,溪水下流,历峡南出,是峡谓之贞女峡。 峡西岸高岩名贞女山,山下际有石,如人形,高七尺,状如女子,故名贞女峡。 古来相传有数女取螺于此,遇风雨昼晦,忽化为石。 此诗笔力浑厚,想象奇崛,朱彝尊谓起似长吉;岂仅起似,通首均可与李贺的名篇相敌,而文从字顺胜之。 * * *[1] 春湍豪:春来峡水高涨,奔流湍急,气势豪迈。 [2] 雷风战斗:形容江水翻腾,声震峡谷,有如风雷相搏击。 [3] 悬流:不是指瀑布,而是说峡谷很陡,谷水从上流下,状若悬空。 《水经注》:崩浪万寻,悬流千尺。 水府:此指水流之深处。 [4] 漂船:即《水经注》所谓水流迅急,破害舟船的意思。 摆石:移动大石。 [5] 咫尺句:由于水势汹涌,行舟水上,咫尺(指距离之近,兼指很短的时间)都会令人丧生。 答张十一功曹山静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1],踯躅闲开艳艳花[2]。 未报恩波知死所[3],莫令炎瘴送生涯[4]。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5]。 贞元二十年在阳山作。 张十一功曹,名署,河间人。 十一是他的排行。 功曹,官名,即功曹参军的简称,是一府的辅佐官,主管祭祀、礼乐、学校、选举、表疏、考绩等事。 张署与韩愈同于贞元十九年被贬韩愈贬阳山令,张署贬临武(今湖南省内)令。 贞元二十一年同遇赦并同移江陵府韩愈为法曹参军,张署为功曹参军,那是后来的事。 这时两人各在阳山、临武任所,尚未遇赦,张署自临武寄诗,韩愈在阳山答诗。 这当是《祭河南张员外文》中所谓余唱君和,百篇在吟之一。 题下功曹二字,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删去,说疑是李汉编集时所加。 惟各本俱有,姑仍其旧。 附:张署《赠韩退之》诗九疑峰畔二江前,恋阙思乡日抵年。 白简趋朝曾并命,苍梧左宦亦联翩。 鲛人远泛渔舟火,鸟闲飞雾里天。 涣汗几时流率土? 扁舟直下共归田。 * * *[1] 筼筜:音yn dānɡ,丛竹。 [2] 踯躅:音zh zh,即羊踯躅,落叶灌木,初夏开花。 又名黄杜鹃、羊不食草羊踯躅因此得名。 [3] 恩波:犹恩泽。 [4] 莫令:莫教、莫使。 令,读lnɡ,平声。 炎瘴:指南边炎热瘴疠之地。 [5] 斗觉:突然发觉。 斗即后来的陡,这字眼在唐宋人诗词中惯用;韩诗中数见,如扁舟斗转疾如飞、况当江阔处,斗起势匪渐。 任子渊云:斗觉,诗中健语也。 其实是那时的口语。 闻梨花发赠刘师命桃蹊怊怅不能过[1],红艳纷纷落地多。 闻道郭西千树雪,欲将君去醉如何[2]? 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正月作(贞元二十一年和永贞元年同是一年,七月以前,仍称贞元,八月始改元永贞),另一首《梨花下赠刘师命》有共惊烂熳开正月可证。 刘师命是当时韩愈在阳山所识的朋友或来投的宾客。 * * *[1] 桃蹊:或作桃溪,非是。 《史记李将军列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是说人们在桃李下走成了路径。 怊怅:音chāo chnɡ,悲伤失意的样子。 各本多作怅惆,意同。 此据《五百家注音辩昌黎先生文集》作怊怅。 韩诗语汇,爱用怊怅,如后面《寒食日出游夜归,张十一院长见示病中忆花九篇,因此投赠》走马城西怊怅归,《杏花》今旦胡为忽怊伥均然。 过:读ɡuō,平声。 有蹊而不能过,是因为红艳纷纷落地多,不忍践踏,未免怊怅。 [2] 将:这里作偕同解。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纤云四卷天无河[1],清风吹空月舒波[2]。 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3]。 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 洞庭连天九疑高[4],蛟龙出没猩鼯号[5]。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药[6],海气湿蛰熏腥臊。 昨者州前捶大鼓[7],嗣皇继圣登夔臯[8]。 赦书一日行万里,罪从大辟皆除死[9]。 迁者追回流者还[10],涤瑕荡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11],坎轲只得移荆蛮[12]。 判司官卑不堪说[13],未免捶楚尘埃间[14]。 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15]。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16]。 一年月明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17],有酒不饮奈明何[18]! 永贞元年在郴州作。 这时顺宗退居为太上皇,宪宗继位。 韩愈和张署在顺宗即位后就遇赦调职江陵,他们在郴州逗留了一些时候,这时又得到宪宗即位的消息,不消说又有许多人免罪的免罪,调职的调职,升官的升官。 眼看着同时辈流多上道了,而韩愈和张署却没有得到新的任命,觉得天路幽险难追攀。 这诗中段虽是综述张署诗意,但也同是韩愈的遭遇,韩愈的感慨。 * * *[1] 天无河:谓天上不显出银河。 意指万里无云,一片光辉,故而银河不显。 [2] 月舒波:月亮展开光辉。 波指月光,《汉书郊祀歌》:月穆穆以金波。 [3] 相属:即相祝以酒相祝,劝饮的意思。 [4] 洞庭句:从这句起到天路幽险难追攀止,系转述张署歌辞语意。 九疑,山名,在湖南省东南部。 [5] 猩鼯号:猩指猿猴;鼯,音w,飞鼠;号,读ho。 屈原《涉江》写湖南的深山大泽:乃猿鼯之所居。 以上两句,作者在《祭河南张员外文》中同样有洞庭漫汗,粘天无壁。 风涛相豗,中作霹雳。 山哀浦思,鸟兽叫音的描述。 [6] 食畏药:谓饮食时防中毒。 韩愈、张署,都是北方人,不习惯南方的食物,因有偏见,故而写得这样的可怕。 [7] 州前捶大鼓:唐制:州署奉到赦令,于赦日击鼓召集官吏、百姓、囚犯宣布其事。 [8] 嗣皇句:嗣皇,承继皇帝的人,指宪宗。 登,任用。 夔,帝尧时的贤臣;臯,即臯陶,帝舜时的贤臣。 这句是说宪宗即位之初,任用贤臣。 (参看《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复闻颠夭辈,峨冠进鸿畴等句注。)[9] 罪从句:是说犯罪的自大辟以下一律免死刑。 大辟,杀头死刑。 [10] 迁者句:迁,贬官;流,充军。 这句总括大赦的若干措施。 《顺宗实录》:赦罪的诸色人中,有才行兼茂、明于理体者,经术精深、可为师法者,达于吏理、可使从政者,宜委常参官各举所知;其在外者,长吏精加访择,具名闻奏,仍优礼发遣。 因此,韩愈、张署都已被追还。 这里却写在宪宗即位之后,是综错着又一次新皇登极的赦旨而言。 参看《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前日遇恩赦,私心喜还忧是一回事,昨者京使至,嗣皇传冕旒又是一回事。 [11] 州家句:州家、使家,均当时百姓对于州官、观察使的称呼,这是唐代口语。 申名,提名。 抑,压下。 这句是说州官申请提升他们,但被湖南观察使压下了。 [12] 坎轲:即坎坷、轲。 坎坷本义是地不平,轲本义是车行不顺利,这里借喻由于被使家抑而不得志。 荆蛮:指江陵。 [13] 判司:判官、司功,即法曹参军、功曹参军一类的官职。 [14] 捶楚:谓受捶楚杖刑、鞭刑。 唐制:判司是卑官,有过失即受鞭杖;杜甫《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诗:脱身簿尉中,始与捶楚辞可为前例,杜牧《赠小侄阿宜》诗:参军与簿尉,尘土惊劻勷,一语不中治,鞭笞身满疮可作后证。 [15] 天路:喻上朝廷。 [16] 殊科:不同样。 朱熹云:此言张之歌词酸苦,而己直归之于命,盖反骚之意。 这句或作我今与君岂殊科,于诗意似未合。 [17] 他:指其他;古音读tu。 [18] 奈明何:明,指明朝,即明朝奈何! 应上今宵。 蒋之翘注:此明字似不成句,当作月。 后人多从之以明字作明月解,似未当。 结尾三句是愤慨语。 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孤臣昔放逐[1],泣血追愆尤[2]。 汗漫不省识[3],怳如乘桴浮[4]。 或自疑上疏,上疏岂其由[5]? 是年京师旱,田亩少所收。 上怜民无食,兵赋半已休。 有司恤经费,未免烦征求。 富者既云急,贫者固已流[6]。 传闻闾里间,赤子弃渠沟[7]。 持男易粟[8],掉臂莫肯酬[9]。 我时出衢路,饿者何其稠[10]! 亲逢道死者,伫立久咿嚘[11];归舍不能食,有如鱼挂钩。 适会除御史[12],诚当得言秋;拜疏移门[13],为忠宁自谋! 上陈人疾苦,无令绝其喉;下言畿甸内[14],根本理宜优;积雪验丰熟,幸宽待蚕[15]。 天子恻然感,司空叹绸缪[16]。 谓言即施设,乃反迁炎州[17]。 同官尽才俊,偏善柳与刘[18]。 或虑语言泄[19],传之落冤仇。 二子不宜尔,将疑断还不[20]。 中使临门遣[21],顷刻不得留。 病妹卧床褥,分知隔明幽;悲啼乞就别,百请不颔头[22]。 弱妻抱稚子,出拜忘惭羞。 俛不回顾[23],行行诣连州。 朝为青云士[24],暮作白首囚[25]。 商山季冬月[26],冰冻绝行辀[27]。 春风洞庭浪,出没惊孤舟。 逾岭到任所[28],低头奉君侯[29]。 酸寒何足道,随事生疮疣。 远地触涂异[30],吏民似猿猴。 生狞知忿很[31],辞舌纷嘲啁[32]。 白日屋檐下,双鸣斗鸺鹠[33]。 有蛇类两首[34],有虫群飞游。 穷冬或摇扇,盛夏或重裘。 飓起最可畏,訇哮簸陵丘[35]。 雷霆助光怪,气象难比侔[36]。 疠疫忽潜遘,十家无一瘳。 猜嫌动置毒[37],对案辄怀愁[38]。 前日遇恩赦[39],私心喜还忧。 果然又羁絷[40],不得动锄耰。 此府雄且大[41],腾凌尽戈矛[42]。 栖栖法曹掾[43],何处事卑陬[44]。 生平企仁义[45],所学皆孔周[46]。 早知大理官[47],不列三后俦[48]。 何况亲犴狱[49],敲搒发奸偷[50]。 悬知失事势[51],恐自罹罝罘[52]。 湘水清且急,凉风日修修[53]。 胡为首归路[54],旅泊尚夷犹[55]? 昨者京使至,嗣皇传冕旒[56]。 赫然下明诏,首罪诛共兜[57]。 复闻颠夭辈[58],峨冠进鸿畴[59]。 班行再肃穆,璜佩鸣琅璆[60]。 伫继贞观烈[61],边封脱兜鍪[62]。 三贤推侍从[63],卓荦倾枚邹[64]。 高议参造化,清文焕皇猷[65]。 同心辅齐圣[66],致理同毛[67]。 小雅咏鹿鸣[68],食萍贵呦呦[69]。 遗风邈不嗣[70],岂忆尝同裯[71]。 失志早衰换[72],前期拟蜉蝣[73]。 自从齿牙缺,始慕舌为柔[74]。 因疾鼻又塞,渐能等薰莸[75]。 深思罢官去,毕命依松楸[76]。 空怀焉能果[77]? 但见岁已遒[78]。 商汤闵禽兽[79],解网祝蛛蝥[80]。 雷焕掘宝剑,冤气销斗牛[81]。 兹道诚可尚,谁能借前筹[82]? 殷勤谢朋友[83],明月非暗投[84]。 永贞元年秋作。 王涯,字广津,时任翰林学士、右拾遗左补阙;李建,字杓直,时任右拾遗翰林学士;李程,字表臣,时已罢学士,任员外郎。 二十、十一、二十六,是各人的排行。 题云赴江陵途中,是就由阳山赴江陵来说,其实似尚迟留郴州。 因为得到了宪宗即位的新讯,韩愈就想通过在朝朋友的关系,获得新的调遣,因此旅泊尚夷犹,希望明月非暗投。 细读本诗后段可知。 这首诗,体是叙事,而旨在请托,前三段叙事是画龙,点睛在末段之末。 * * *[1] 孤臣:失掉父亲的人叫做孤子,受到放逐、离开皇帝的臣便叫孤臣。 《孟子》: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 这里作者以孤臣自称。 [2] 泣血句:《礼记檀弓》:高子皋之执亲之丧也,泣血三年。 后来儒家的丧礼,凡人子居父母之丧者都写泣血稽首。 上句用孤臣,这里用泣血,原是含有居皇帝之丧的意思。 韩愈被贬未久,德宗(李适)死了;这时顺宗(李诵)又死了。 追愆尤:追想自己的过失。 [3] 汗漫:不可知,犹如说渺茫。 语出《淮南子道应训》: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住。 参看后面《调张籍》诗中腾身跨汗漫句注。 不过此是虚用,那是实用,略有不同。 [4] 乘桴浮:桴,木筏。 这里用《论语公冶长》孔子说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句意。 [5] 由:原因。 [6] 流:流亡。 [7] 赤子句:赤子,百姓、人民。 弃,抛弃在、死亡在。 渠,灌田的水道;沟,护城河。 这里用《孟子》老弱转乎沟渎和《荀子》是其所以不免于冻饿,操瓢囊,为沟壑中瘠者也。 [8] 持男句:拿男孩子来换一斗粮食。 ,一般写作斗。 [9] 掉臂句:《史记》:掉臂而不顾。 掉臂是挥手的样子。 莫肯酬,没人肯给。 [10] 稠:多。 [11] 咿嚘:悲叹声。 [12] 适会句:适会,恰当。 除,拜官。 当时贞元十九年韩愈由四门博士调升监察御史。 [13] 门:殿的旁门。 唐制设东上门、西上门,是御史们送呈奏章的地方。 [14] 畿甸:这里当指首都。 韩愈上疏曾专论宫市之害。 [15] :音mu,麦子。 [16] 司空句:司空指当时执政的杜佑。 按,杜佑于贞元十九年三月任检校司空、同平章事。 绸缪,本义是缠、结;这里用《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作未雨绸缪解,喻事先布置、防备。 这句是说执政者很叹赏韩愈的先见。 [17] 迁炎州:迁,贬官、降职。 炎州,南方。 此指被贬为阳山令事。 [18] 偏善句:柳宗元、刘禹锡,当时与韩愈同官监察御史。 韩愈在同官中,比较和他们友好。 [19] 或虑句:这里与前面或自疑上疏呼应。 上疏既不是遭贬的唯一原因,那么,就是有另外的原因在:韩愈怀疑柳宗元、刘禹锡泄露了他平日某些语言。 原来当时柳、刘是属于王伾、王叔文这一政治集团的人,韩愈是反对王伾、王叔文的。 德宗末,二王是太子(李诵)的亲信,他们的潜势力很大。 这里的语言,当指不满意王叔文辈的话。 [20] 将疑句:是说不能断定。 不,通否。 以上第一段,追叙遭贬之由。 [21] 中使:皇帝派来的使臣。 [22] 颔头:点头允许。 [23] 俛:音mǐn miǎn,勉强。 [24] 青云士:地位高、德高的人。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须贾对范睢说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又《伯夷列传》:闾巷之士,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25] 白首:这里指着白衣冠罪人的服装。 又可作白身平民解。 [26] 商山:地名,在陕西商县。 季冬月:旧历十二月。 [27] 辀:音zhōu,本义是小车居中的弯曲车杠,这里代指车。 [28] 逾岭:过大庾岭。 [29] 君侯:刺史的尊称。 [30] 触涂:沿途、所经之处。 涂,通途。 [31] 忿很:好争好斗。 [32] 嘲啁:鸟声;这里喻语言听不懂。 [33] 鸺鹠:音xiū li,即鸱鸮,传说中的不祥之鸟。 [34] 有蛇句:类,像。 传说中有两头蛇,看见它就是死的预兆。 [35] 訇哮:大风声。 訇,音hōnɡ。 簸陵丘:振动山岗。 [36] 比侔:犹如说比拟。 侔、比同义。 [37] 猜嫌句:是说彼此有猜忌、有仇怨,动辄放毒即所谓放蛊。 以上把五岭以南的人、物、气候、风俗写得野蛮可怕,是韩愈的民族偏见和阶级偏见。 [38] 对案句:是自写其处境。 以上第二段,叙谪贬所经。 [39] 前日句:指贞元二十一年二月,顺宗即位后韩愈遇赦。 [40] 羁絷:喻既不得还朝,又不得归田。 指永贞元年八月(贞元二十一年八月,改元永贞),他被授江陵府法曹参军。 [41] 此府:指江陵府。 [42] 腾凌句:言江陵是军事要地,这里的军人骄横。 腾凌,骄横。 [43] 栖栖:即栖栖遑遑,不安之状。 《后汉书苏竟传》:仲尼栖栖,墨子遑遑。 [44] 卑陬:地位低下。 陬,音zōu。 [45] 企:举足而望之意。 [46] 孔周:孔子、周公之道,亦即儒家之道。 [47] 大理官:中央政府最高的法官。 [48] 三后:即三公,见《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五岳祭秩皆三公句注。 以上两句是说最高的法官尚不能和最高的行政官同列。 [49] 犴狱:监狱。 犴,音n,与狱同义。 [50] 敲搒:鞭打对犯人用刑。 [51] 悬知:设想、预计。 [52] 罝:音jū,捕兔的网;罘,音f,古音读pu,捕鹿的网。 这里罝罘喻监牢。 以上第三段,叙蒙赦调江陵,但非所愿。 [53] 修修:萧萧的借字,形容风声。 [54] 首归路:向着归去的道路,指自郴州趋向江陵。 [55] 夷犹:《楚辞湘君》:君不行兮夷犹。 王逸注:犹豫也。 即迟疑不决。 按,韩愈已获赦,并授官,其所以夷犹,是因为这时王叔文党正在朝得势。 [56] 嗣皇句:指永贞元年八月顺宗禅位与宪宗,顺宗退居为太上皇。 [57] 首罪句:共工、兜,虞舜时代的两个氏族长。 《尚书舜典》:流共工于幽州,放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这里以共、兜喻王伾、王叔文。 是年八月,宪宗一即位就贬王伾为开州司马,王叔文为渝州司户。 后来王伾病死在开州,王叔文是赐死的。 但这时还没有诛的事,也许是作者后来的改字。 [58] 颠夭辈:大颠、闳夭,周文王时的贤臣。 这里颠夭辈指郑馀庆等。 时郑馀庆以尚书左丞出任平章事,韩愈和郑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59] 峨冠:高冠,喻大臣。 《墨子》:峨冠博带,以治其国。 鸿畴:鸿,通洪。 《尚书》有《洪范》,洪范即大法之意。 《洪范》有九畴,九畴即各种政治措施。 [60] 璜佩句:璜,形如的玉饰;佩,指其他的玉饰。 古代佩玉以节制行动,使有礼貌。 这里璜佩统指朝臣们的服饰。 琅璆,音lnɡ qi,玉声。 此句形容朝会雍容,亦即班行肃穆,趋走悄然,只听见佩玉相磨的声音。 [61] 伫继句:伫,立待的意思。 贞观,唐太宗年号。 这句是说可以期望宪宗继续贞观时代的光辉功业。 [62] 兜鍪:军盔。 脱兜鍪,喻没有战争。 鍪,音mu。 [63] 三贤句:三贤,指王涯、李建、李程。 翰林学士是为文学侍从之臣。 [64] 卓荦句:称誉王涯等胜似汉代的词臣枚乘、邹阳。 卓荦,杰出、超绝。 [65] 皇猷:大道,喻好的政治。 [66] 齐圣:《尚书冏命》:昔在文武(文王、武王),聪明齐圣(和神一样)。 这里以齐圣誉宪宗。 [67] 致理:施政。 毛:《诗经大雅烝民》:德如毛。 郑笺:,轻也。 《烝民》是颂美周宣王的,同时也赞美贤臣仲山甫。 毛之喻,是举重若轻之意,唯仲山甫举之。 韩愈用这一词,誉美君臣,两面俱到。 [68] 小雅句:《小雅》是《诗经》的一部分;《鹿鸣》是《小雅》中的第一篇。 [69] 食萍句:萍当作苹。 《鹿鸣》首章: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野鹿得苹(艾蒿)食则呼其同伴,喻人以美乐愉其宾朋。 这里韩愈隐以相汲引之意期望于王涯等。 [70] 邈不嗣:是说古代的遗风现在没有了。 邈,远。 不嗣,没有继承下来。 [71] 尝同裯:是说与王涯等曾经有很深的友谊。 尝,他本或作常。 裯,被;又通帱,床帐。 同裯,即《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和曹植《赠白马王彪》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之意。 [72] 衰换:衰老了,容颜变了。 [73] 前期:前途,未来的日子。 蜉蝣:虫名,这种虫生存的时间仅数小时,这里喻寿命的短促。 [74] 齿缺、舌柔:见《落齿》诗中嚼废软还美句注。 [75] 等薰莸:香气和臭气都一样。 [76] 松楸:古人于墓上多植松树、楸树,后来以松楸代指墓地。 [77] 空怀句:果,成。 这里用曹植《与杨德祖书》吾志未果,吾道不行句意。 [78] 遒:尽头。 [79] 闵:怜悯。 [80] 解网句:蛛蝥,蜘蛛。 《吕氏春秋》说殷汤见人四面设置猎网,那人祝告从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离(罹)吾网。 汤就收三面网,留一面网,改变祝告:昔蛛蝥作网罟(意思说蛛网只张一面),今之人学杼。 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 吾取其犯命(该被捕、该死的)! 诸侯闻之,以为汤是德及禽兽,许多国都来归附殷。 《史记殷本纪》也有同样而较略的记载。 此借喻宪宗的德政,并希望宪宗让他还朝。 [81] 雷焕二句:雷焕,晋初时人,精通天文。 见斗牛之间有紫气,他告诉张华,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并测出剑当在豫章郡丰城县。 张华极想得剑,就任他为丰城令,让他去密寻。 焕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馀,得一石函,光气非常,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 其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 (见《晋书张华传》)那紫气韩愈说是冤气,即不平之气,喻自己如宝剑久埋,冤气未销,希望有雷焕这样的人掘出。 [82] 借前筹:代策划的意思。 语出《史记留侯世家》:臣请借前箸(筷子)为大王筹之。 这是张良对刘邦说的话,说这话时刘邦正在吃饭,所以张晏的解说是求借所食之箸,用指画也。 这里隐喻期待王涯等的设法援引。 [83] 殷勤:委婉而诚恳。 [84] 明月句:明月,珠名,喻这首诗、这诗中意。 非暗投,仍是有所期待于知音如王涯等之意。 以上第四段,明颂宪宗即位后的新政,隐示自己迟赴江陵的想法,语虽宛转,意则迫切。 发布时间:2025-07-02 15:39:04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7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