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韩愈诗选四 内容: 醉留东野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长恨二人不相从[1]。 吾与东野生并世[2],如何复蹑二子踪[3]! 东野不得官[4],白首夸龙钟[5]。 韩子稍奸黠[6],自惭青蒿倚长松[7]。 低头拜东野,愿得终始如蛩[8]。 东野不回头,有如寸筳撞钜钟[9]。 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10],四方上下逐东野[11],虽有离别无由逢[12]。 元和元年秋作。 由这诗可以看到韩愈对孟郊倾倒之至和友谊之笃。 * * *[1] 不相从:不在一起。 按,李白和杜甫相聚之日少,相别之日多,相怀念之情又极深切。 [2] 并世:同一时代。 [3] 如何句:蹑,音ni,追、跟。 二子,指李白、杜甫。 这句是说:怎么我们也走上了李白、杜甫的老路! 这里一方面是就不相从来说,表示憾意;一方面却是以蹑踪李杜自负、相期。 [4] 东野句:指孟郊已罢溧阳尉,闲居两年,久无官职。 [5] 白首句:是年孟郊五十六岁。 夸,这里含有号称、以此出名的意思。 龙钟,两字转音为癃,年老体笨之态。 [6] 奸黠:巧滑。 自谓稍奸黠而得官,应上东野不得官,是由于太老实、耿直,如《荐士》所说的行身践规矩,甘辱耻媚灶。 [7] 青蒿倚长松:青蒿,小草,韩愈自比;长松,喻孟郊是不凋的乔木。 《世说新语》说毛曾与夏侯泰初同坐,像是蒹葭倚玉树。 方世举云:此盖师其意而易其词。 [8] 蛩:音jǔ qinɡ,即蛩蛩虚,《尔雅释地》作邛邛岠虚,说它和蟨是西方的比肩兽,它背着蟨走,蟨为它觅甘草吃,它们是分不开的。 一说以虚、蛩蛩为二兽,旧注韩诗者便用此说。 按上句说低头,实有负蟨之意,当从《尔雅》为是。 不过这句为了叶韵,故颠倒为蛩。 [9] 寸筳撞钜钟:东方朔《答客问》:寸筳撞钟。 筳,音tnɡ,竹枝。 这里以寸筳自喻其小,以钜钟喻孟郊,言其大。 寸筳撞钜钟,当然敲不响,喻没有反应,应上句不回头,即《荐士》中所谓念将决焉去的事,自愧无力留住孟郊。 [10] 云、龙:这二物又是相从的。 《易经乾卦》: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虎从风。 [11] 逐:追随。 [12] 虽有句:离别,一作别离;无,一作何。 这句是说尽管世上有离别这个词,这件事,我们不会碰上它。 与张籍《赠别孟郊》诗安得在一方,终老无送迎意同。 秋怀诗(选五首)其二白露下百草[1],萧兰共憔悴[2]。 青青四墙下[3],已复生满地。 寒蝉暂寂寞,蟋蟀鸣自恣。 运行无穷期,禀受气苦异[4]。 适时各得所,松柏不必贵。 《秋怀诗》,元和元年秋作。 原十一首,兹选第二、第四、第五、第八、第九共五首。 其四秋气日恻恻[5],秋空日凌凌[6]。 上无枝上蜩[7],下无盘中蝇[8]。 岂不感时节,耳目无所憎[9]。 清晓卷书坐,南山见高棱[10]。 其下澄湫水[11],有蛟寒可罾[12]。 惜哉不得往,岂谓吾无能? 其五离离挂空悲[13],戚戚抱虚警[14]。 露泫秋树高[15],虫吊寒夜永[16]。 敛退就新懦[17],趋营悼前猛[18]。 归愚识夷涂[19],汲古得修绠[20]。 名浮犹有耻,味薄真自幸。 庶几遗悔尤[21],即此是幽屏[22]。 其八卷卷落地叶[23],随风走前轩。 鸣声若有意,颠倒相追奔。 空堂黄昏暮,我坐默不言。 童子自外至,吹灯当我前[24]。 问我我不应,馈我我不餐。 退坐西壁下,读诗尽数编。 作者非今士,相去时已千[25]。 其言有感触,使我复凄酸。 顾谓汝童子,置书且安眠。 丈夫属有念,事业无穷年。 其九霜风侵梧桐,众叶著树干。 空阶一片下,琤若摧琅玕[26]。 谓是夜气灭[27],望舒其团[28]。 青冥无依倚,飞辙危难安[29]。 惊起出户视,倚楹久汍澜[30]。 忧愁费晷景[31],日月如跳丸。 迷复不计远,为君驻尘鞍[32]。 * * *[1] 下:落,与后面空阶一片下的下字同。 [2] 萧兰:萧艾和芝兰恶草和香草。 用刘孝标《广绝交书》萧艾与芝兰共尽句意。 [3] 青青:指野草。 [4] 禀受:禀性(本质的)和感受(外加的)。 苦异:很不相同。 指萧兰凋悴,野草犹青青;寒蝉无声,而蟋蟀恣鸣。 [5] 恻恻:音c,悲凄。 [6] 凌凌:颤慄。 [7] 蜩:音tio,蝉。 [8] 盘:泛指食具。 [9] 耳目句:是说已不听那讨厌的蝉声和不见那讨厌的苍蝇。 [10] 棱:同崚,这里指山峰。 [11] 湫水:低下窄隘处的水叫湫。 这里湫水实指炭谷湫。 [12] 有蛟句:罾,音zēnɡ,鱼网;这里作动词用以网捕。 不说罾鱼,而说罾蛟,犹如说屠龙之类,托意颇壮,非平常捕鱼之意。 [13] 离离:《诗经小雅湛露》:其桐其椅,其实离离。 毛传:离离,垂也。 这里不是指下垂的果实,而是喻挂着的空悲。 [14] 虚警:与上句空悲为对文。 程学恂《韩诗臆说》:悲无所寄,故谓之空悲;警无所著,故谓之虚警。 然实有所悲,实有所警也。 [15] 泫:流泪。 各本或作啼,或作泣,意同。 也有作滴的,较逊。 [16] 永:长久。 [17] 敛退句:意谓敛缩退却,做一个新的懦夫。 [18] 趋营句:意谓过去那样进趋经营作猛士是可悲的。 [19] 归愚:与前句就新懦含意相同,犹如说反朴、守拙。 夷涂:平坦的道路。 [20] 汲古句:修绠,长绳。 《庄子至乐》: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这里汲古指钻研古代的政治、学术、文章而言。 得修绠,喻深入。 [21] 庶几句:为差幸免于过失、免于谗谤的意思。 《论语为政》:言寡尤,行寡悔。 [22] 即此句:幽屏,隐居。 屏,读bǐnɡ。 方世举云:当用曹植《出归赋》遂隳颓而失望,退幽屏于下处,盖谓屏居耳。 韩愈自以为敛退、就懦、归愚、汲古、耻浮名、幸薄味、无悔无尤,就是幽屏,不必身在山林才算隐居。 [23] 卷卷:音义俱同蜷蜷,形容落叶干缩弯曲之状。 [24] 吹灯:吹亮灯火。 方世举云:按吹有二义,《淮南说山训》:或吹火而然(燃),或吹火而灭,所以吹者异也。 如王僧孺诗:月出夜灯吹,此吹灭也。 《拾遗记》:刘向校书天禄阁,夜有老人植青藜杖,登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乃吹杖端烟然(燃)。 《开元天宝遗事》:苏颋少好学,每患无灯烛,常于马厩灶中旋吹火光,照书诵焉。 此吹然(燃)也。 公诗正如此。 [25] 相去句:谓距离作诗者已千年。 [26] 琤:玉声。 [27] 谓是:只是说。 [28] 望舒:月的御车者。 :音yǔn,坠落。 其团:指月轮。 此写静夜闻落叶声如碎玉声,以为是月轮坠地。 [29] 飞辙:喻运行着的月车。 [30] 楹:庭柱。 汍澜,喻流泪。 [31] 晷景:音ɡuǐ yǐnɡ,日、月的移影。 景,通影。 [32] 为君句:言日月能为人停留吗? 三星行我生之辰,月宿南斗[1]。 牛奋其角[2],箕张其口。 牛不见服箱[3],斗不挹酒浆[4];箕独有神灵,无时停簸扬[5]。 无善名已闻,无恶声已讙[6];名声相乘除[7],得少失有馀。 三星各在天,什伍东西陈[8]。 嗟汝牛与斗,汝独不能神。 元和二年(公元807年)作。 元和元年六月,韩愈自江陵召拜国子博士。 回朝后,谗臣多有蜚语。 韩愈恐为其害,遂于元和二年请求分司东都(洛阳)。 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云,作此诗时,尚未赴东都。 这首诗想象丰富,并运用曲喻的手法,在韩诗中颇为奇特。 顾嗣立注本诗题下引原注:三星,斗、牛、箕。 这与《诗经唐风绸缪》三星在天的三星(猎户星座)所指不同。 * * *[1] 月宿南斗:谓月亮正停留在南斗之中。 南斗,亦省称为斗,二十八宿之一,属人马星座。 古人选择黄道附近二十八个星宿(每个星宿都由数颗星组成)作为坐标,来观察日月五星的运行,并以测定岁时季节。 下文的牛、箕,亦均为二十八宿之一,与斗宿相毗邻。 [2] 奋其角:方世举注引张晏说:奋角者,有芒角也。 此说意较含糊。 奋,动、摇;角,即指牛角。 这句意思是,牛宿像牛摆动着犄角要争斗的样子。 这样解释似与下句箕张其口文意更连贯,句式更工稳。 [3] 服箱:即驾车。 此句全用《诗经小雅大东》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诗意。 箱是车箱,代指车。 [4] 斗不挹酒浆:斗宿有六星,联接起来有如古代酌酒的斗形。 挹,音y,舀。 此句亦全本《大东》: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按箕、斗二宿同时出现在夜空时,箕在南,斗在北。 [5] 箕独有神灵二句:箕宿有四星,成梯形,上狭下宽,状如簸箕。 《大东》诗云: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 韩愈这两句诗反用其意,谓唯独箕宿有神灵,一刻不停地在簸扬,借以曲喻自己受谗人的频频排挤。 [6] 讙:音huān,喧哗。 [7] 乘除:这里是消长的意思。 [8] 什伍句:是说斗、牛、箕三个星宿在天空东西纵横排列。 什伍,犹纵横;陈,排列。 乐府《艳歌何尝行》:什什伍伍,罗列成行。 青青水中蒲三首其一青青水中蒲,下有一双鱼。 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 《青青水中蒲三首》,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列在无年可考内,方世举《昌黎诗集编年笺注》列为元和二年分司东都时作,姑从后者。 迩冬旧藏《昌黎诗集编年笺注》本,有过录李宪乔批语,于此诗云:三诗不过思妇之词,不知寄托所在。 近来选家必列三诗,亦不知何所见也。 此言未安。 这三首诗全用比兴手法,酷似汉魏六朝民歌,语言清新,比拟贴切,通俗流畅,而又情思婉转,即便是思妇之词,拟古之作,亦不失为佳制。 由于语意浅显,故无须加注。 其二青青水中蒲,长在中央居。 寄语浮萍草,相遇我不如。 其三青青水中蒲,叶短不出水。 妇人不下堂,行子在万里。 赠唐衢虎有爪兮牛有角,虎可搏兮牛可触。 奈何君独抱奇材,手把犁饿空谷[1]! 当今天子急贤良[2],匦函朝出开明光[3]。 何不上书自荐达,坐令四海如虞唐[4]? 元和三年(公元808年)在洛阳作。 作者于元和二年以国子博士分司东都,在这一时期中,唐衢是韩愈的宾客,相从甚密。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十:唐衢者,应进士久而不第。 能为歌诗,意多感发。 见人文章有所伤叹者,读讫必哭,涕泗不能已。 每与人言论,既相别,发声一号,音辞哀切,闻之者莫不凄然泣下。 尝游太原,属戎帅军宴,衢得与会,酒酣言事,抗音而哭,一席不乐,为之罢宴。 故世称唐衢善哭。 白居易有赠唐衢诗:贾谊哭时事,阮籍哭路歧,唐生今亦哭,异代同其悲。 唐生者何人? 五十寒且饥。 不悲口无食,不悲身无衣,所悲忠与义,悲甚则哭之。 太尉击贼日,尚书叱盗时,大夫死凶寇,谏议谪蛮夷。 每见如此事,声发涕辄随。 我亦君之徒,郁郁何所为? 不能发声哭,转作乐府辞。 程学恂云:乐天遗唐衢诗,全赋其哭。 此(韩愈这诗)独不及其哭,但称其才而已。 须知哭处正是奇材无所发泄处也。 * * *[1] ,同锄。 [2] 当今句:谓宪宗急于求贤良之士。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三:宪宗元和三年,夏四月,上(指宪宗)策试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举人。 伊阙尉牛僧孺、陆浑尉皇甫湜、前进士李宗闵,皆指陈时政之失,无所避。 [3] 匦函:唐代武后朝开始设匦院(收集意见的官署),玄宗朝设知匦使(掌管收集意见的官),匦函就是意见箱。 匦,音ɡuǐ。 明光:汉代有明光殿,这里以明光代指唐殿。 [4] 坐令:因而使得。 令,读lnɡ。 虞唐:尧舜时代。 一般常说唐、虞,这里为了叶韵,所以后先互调。 祖席秋字(选一首)淮南悲木落[1],而我亦伤秋。 况与故人别,那堪羁宦愁[2]! 荣华今异路[3],风雨昔同忧[4]。 莫以宜春远[5],江山多胜游。 元和三年秋在洛阳作。 这诗是送王涯的。 《旧唐书》列传一百一十九:王涯元和三年,为宰相李吉甫所怒,罢学士,守都官员外郎,再贬虢州司马。 《新唐书》列传一百四:元和初,会其甥皇甫湜以贤良方正对策异等,忤宰相,涯坐不避嫌,罢学士,再贬虢州司马,徙为袁州刺史。 韩愈前一首诗还说当今天子急贤良,劝唐衢何不上书自荐达,这里他老朋友的外甥正因应贤良试出了差错,忤了宰相,罪延母舅。 韩愈也感到荣华今异路了。 这时王涯赴袁州,朋友饯行,分韵作诗,韩愈原作二首,选其二。 祖席,饯行的酒宴;作为诗题,是饯行宴上作,送别的意思。 此首题下秋字,指大家作诗时作者分得秋字韵。 * * *[1] 淮南句:《淮南子说山训》:桑叶落而长年悲。 [2] 羁宦:游宦寄身他乡作官。 [3] 荣华句:荣华的本义是草木发花《尔雅释草》:木谓之华,草谓之荣。 后来借喻富贵、显达。 这里表面上仍用本义,以时景而言,是木落;以人事而言,是伤秋;荣华当然是异路。 但同样也借喻王涯的遭贬,自己的道不行,都与荣华异路。 [4] 风雨句:《诗经郑风》有《风雨》一篇,《小序》解释是乱世思君子之作,也有解作怀故人的。 同忧,共患难的意思。 昔,各本多作苦,方成珪《韩文笺正》云当作昔,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亦作昔,似较胜。 [5] 宜春:唐时袁州治所,即今江西省宜春县。 送湖南李正字归长沙入楚深,洞庭值秋晚。 人随鸿雁少,江共蒹葭远[1]。 历历余所经[2],悠悠子当返。 孤游怀耿介[3],旅宿梦婉婉[4]。 风土稍殊音[5],鱼虾日异饭[6]。 亲交俱在此[7],谁与同息偃[8]? 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在洛阳作。 作者文集中有《送湖南李正字序》,末云重李生之还者皆为诗,愈最故,故又为序云。 那序当即这诗的序。 李础,贞元十九年登进士第,元和初为秘书省正字,湖南观察推官。 李础的父亲李仁钧,当时在洛阳为亲王长史。 础来省父复去,据序云:禄不足以养,李生虽欲不从事于外,其势不可得已也。 * * *[1] 江共句:用《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句意。 蒹葭,芦苇。 [2] 历历句:谓李础南归这一条路,处处是韩愈自己经过的。 按,贞元十九年韩愈被贬连州阳山令,永贞元年授江陵府法曹参军,去还都经过湖南。 [3] 耿介:光明正大。 此誉李础。 [4] 婉婉:依恋之情。 [5] 殊音:不同的语言、风俗。 [6] 异饭:不同的食品、生活。 [7] 亲交句:序文说:贞元中,愈从太傅陇西公平汴州,李生之尊府以侍御史管汴之盐铁。 今愈以都官郎守东都省,侍御自衡州刺史为亲王长史,亦留此掌其府事。 李生自湖南从事请告来觐。 于时,太傅府之士惟愈与河南司录周君独存,其外则李氏父子,相与为四人。 又说:往时侍御有无尽费于朋友,及今则又不忍其三族之寒饥,聚而馆之,疏远毕至。 [8] 谁与句:息偃,坐卧、休息,指归休的生活。 这里说谁与同,应上句亲交俱在此而不在湖南。 这一问,深含李础之行是不得已而归,归而不得休之意。 莎栅联句冰溪时咽绝[1],风枥方轩举[2](愈)。 此处不断肠,定知无断处(郊)。 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冬作。 是时韩愈初授河南令。 莎栅,山谷名,顾嗣立注引《河南志》:莎栅谷水在永宁县西三十里,出莎岭,东流入昌谷。 联句,系二人以上交替吟咏的诗歌创作形式。 韩诗中联句之作较多,也较长,无甚可取。 唯此与孟郊的五绝联句,格调较高,意境亦胜。 故选入,以备一格。 * * *[1] 冰溪:即指莎栅谷水,时值冬令,水极寒。 咽绝:谓溪水流声本如呜咽抽泣,现在已冻结为冰,故云咽绝。 [2] 轩举:同义复词,都是飞扬的意思。 李花二首其一平旦入西园,梨花数株若矜夸。 旁有一株李,颜色惨惨似含嗟。 问之不肯道所以[1]独绕百匝至日斜[2]。 忽忆前时经此树,正见芳意初萌芽。 奈何趁酒不省录[3],不见玉枝攒霜葩[4]? 泫然为汝下雨泪,无由返旆羲和车[5]。 东风吹来不解颜,苍茫夜气生相遮。 冰盘夏荐碧实脆[6],斥去不御惭其花[7]。 元和六年(公元811年)春作。 其二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8]。 谁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日光赤色照未好,明月暂入都交加。 夜领张彻投卢仝,乘云共至玉皇家[9]。 长姬香御四罗列,缟裙练裞无等差[10]。 静濯明妆有所奉,顾我未肯置齿牙[11]。 清寒莹骨肝胆醒,一生思虑无由邪[12]。 * * *[1] 不肯道所以:状李花似含嗟而又不说话,暗用桃李不言之喻。 [2] 独绕百匝:写诗人(韩愈自己)爱李惜花的殷勤,暗用杜甫《百忧集行》一日上树能千回句意,而意境不同。 [3] 省录:检点收拾。 不省录,即疏忽之意。 [4] 霜葩:与玉枝为对文,形容花白如霜,缀在枝头如玉。 葩,音pā,花朵。 [5] 旆:旗子。 返旆,犹如说扯起回头旗。 这里指使时间倒转来。 [6] 冰盘句:是想象之词。 碧实,指李子,盖李子有碧李之称。 [7] 斥去句:斥,拒绝。 御,服用这里作服食解,下首长姬香御四罗列的御则是穿着。 这句意思是说:因为愧对其花,将不食其果。 [8] 纷拏:纷纭错杂的样子。 《淮南子本经训》:巧伪纷拏,以相摧错。 [9] 玉皇家:形容月下花间一片寒白。 [10] 缟裙:用《诗经郑风出其东门》缟衣綦巾,聊乐我员(魂)之意。 缟,白色细丝。 练裞:与上缟裙对文。 练,白色丝帛;裞,音shu,本义是丧衣,亦白色者,这里与裙均代指服饰。 [11] 顾:可是、但。 未肯置齿牙,亦上首不御之意。 [12] 思虑无由邪:《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寄卢仝玉川先生洛城里,破屋数间而已矣。 一奴长须不裹头,一婢赤脚老无齿。 辛勤奉养十馀人,上有慈亲下妻子。 先生结发憎俗徒[1],闭门不出动一纪[2]。 至今邻僧乞米送,仆忝县令能不耻[3]。 俸钱供给公私馀,时致薄少助祭祀。 劝参留守谒大尹[4],言语才及辄掩耳[5]。 水北山人得名声[6],去年去作幕下士。 水南山人又继往[7],鞍马仆从塞闾里。 少室山人索价高[8],两以谏官征不起。 彼皆刺口论世事,有力未免遭驱使。 先生事业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绳己。 春秋三传束高阁[9],独抱遗经究终始[10]。 往年弄笔嘲同异,怪辞惊众谤不已。 近来自说寻坦涂,犹上虚空跨[11]。 去岁生儿名添丁,要令与国充耘耔。 国家丁口连四海,岂无农夫亲耒耜? 先生抱才终大用,宰相未许终不仕。 假如不在陈力列[12],立言垂范亦足恃。 苗裔当蒙十世宥[13],岂谓贻厥无基址[14]。 故知忠孝生天性,洁身乱伦安足拟[15]? 昨晚长须来下状[16]:隔墙恶少恶难似[17]。 每骑屋山下窥瞰,浑舍惊怕走折趾[18]。 凭依婚媾欺官吏[19],不信令行能禁止。 先生受屈未曾语,忽此来告良有以。 嗟我身为赤县令[20],操权不用欲何俟! 立召贼曹呼伍伯[21]:尽取鼠辈尸诸市[22]! 先生又遣长须来:如此处置非所喜。 况又当时长养节[23],都邑未可猛政理。 先生固是余所畏,度量不敢窥涯涘[24]。 放纵是谁之过欤? 效尤戮仆愧前史[25]。 买羊沽酒谢不敏,偶逢明月耀桃李。 先生有意许降临,更遣长须致双鲤[26]。 元和六年春作。 卢仝号玉川子,济源人(一说范阳人),是唐代名诗人之一,也是属于韩愈这个文学集团的人物所谓韩门诗人。 隐居登封少室山,不仕,贾岛说他平生四十年,惟着白布衣。 韩愈为河南令时与他往来甚密,时有唱酬。 其诗以险峻胜,与同时的郊寒岛瘦相鼎足,成为一时风尚。 * * *[1] 结发:即束发。 古代礼俗:男子二十岁开始束发,表示成年。 这里指刚成年时。 [2] 一纪:十二年。 [3] 仆忝县令:仆,古代男子自己卑称。 忝,谦词,辱、不配的意思;这里作忝居、忝为解。 时韩愈为河南令,故云。 [4] 参留守:参见留守官;时郑馀庆任东都留守。 谒大尹:进谒府尹;时李素治河南府,以少尹行大尹事。 [5] 掩耳:形容不愿听。 [6] 水北山人:指石洪,他住在洛水北岸。 山人,隐居不仕者之称。 [7] 水南山人:指温造,他住在洛水南岸。 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洛之北涯曰石生,其南涯曰温生。 大夫乌公镇河阳之三月,以石生为才,而罗致之幕下;未数月,以温生为才,又罗而致之幕下。 [8] 少室山人:指李渤,他初隐于庐山,后搬到少室山来。 据《新唐书李渤传》:元和初,户部侍郎李巽、谏议大夫韦况荐他,朝廷诏以左拾遗,他不赴;四年,河南少尹杜兼又持诏催他出山,他上书谢辞。 所以下面说他两以谏官征不起。 但后来还是出山做官的,不过索价高罢了。 [9] 春秋三传:《左氏传》、《公羊传》、《穀梁传》的合称。 各本多作五传,注以三传外的邹氏、夹氏。 按邹、夹二氏无传,朱熹已辩之。 [10] 遗经:《后汉书卓茂传》说刘宣抱经书,隐蔽林薮;这里借喻卢仝。 《许彦周诗话》:玉川子《春秋传》,仆家旧有之,今亡矣。 辞简而远,得圣人之意为多。 张澍云:晁氏《读书志》:唐卢仝《春秋摘微》四卷,祖无择得之金陵。 《崇文总目》所不载。 遗经句殆指是书。 那么,可能又是实指卢仝的著述,下面说究终始、嘲同异、怪辞惊众,想也都是指遗经的内容说的。 [11] 上虚空:犹如说步青云。 :即绿色耳朵的马,亦作绿耳。 《穆天子传》:右服骅骝而左绿耳,绿耳与骅骝对文,都是良马。 [12] 陈力列:《论语季氏》: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陈力,是说贡献出才能、力量;就列,是说各就其岗位。 [13] 苗裔:后代。 当蒙十世宥:会受到十世的庇佑、幸福。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说叔向谋而鲜过,惠训不倦,是社稷之固也。 犹将十世宥之。 这里喻立言垂范之功。 [14] 贻厥:《诗经大雅文王有声》:贻厥孙谋。 这里是歇后语,用贻厥隐代孙谋,犹如友于兄弟,一般常用友于指兄弟。 又:贻厥亦可通遗孑。 岂谓贻厥无基址,应上句苗裔当蒙十世宥。 [15] 洁身乱伦:《论语微子》欲洁其身,而乱大伦,是说隐士无君臣之伦。 安足拟:哪能够相比? 是说卢仝虽隐居,而立言发扬忠孝,非洁身乱伦一类的人。 [16] 下状:投递状子。 状,诉文。 [17] 难似:犹如说无比、再没有像这样的。 [18] 浑舍:全家。 [19] 凭依婚媾:是说那隔墙恶少是豪门的亲戚,倚豪门的势力。 [20] 赤县:大县、首县。 [21] 贼曹:司捕盗职者。 伍伯:伍长,一作五百,司鞭杖职者。 [22] 鼠辈:指恶少们。 尸诸市:斩首示众。 这是故张其词,并非真打算这样办,也绝不可能这样办。 恶少窥屋,罪不至此。 以上四句,故作诙谐语,以便下文突出卢仝之贤。 [23] 长养节:指春日,一切生物生长、繁殖的季节。 这时候是不应该用刑的。 《月令》:仲春之月,桃始华。 命有司省囹圄(减少囚犯),去桎梏(免去枷栲),毋肆掠(虐),止狱讼。 所以古代斩决之刑,一般都在秋天执行。 [24] 不敢:不能。 涯涘:边际。 涘,音s。 [25] 效尤句:指《左传》所记晋国魏绛为官的故事:襄公三年,晋侯之弟杨干乱行于曲梁,魏绛戮其仆。 这里自愧没有照着魏绛那样处理。 [26] 双鲤:古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来便以双鲤(由双鲤而泛用鲤或鱼)代指书信。 石鼓歌张生手持石鼓文[1],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2],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3],宣王愤起挥天戈[4]。 大开明堂受朝贺[5],诸侯剑珮鸣相磨[6]。 搜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7]。 镌功勒成告万世[8],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刻留山阿[9]。 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护烦诃[10]。 公从何处得纸本? 毫发尽备无差讹。 辞严义密读难晓[11],字体不类隶与科[12]。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13];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14]。 陋儒编诗不得入[15],二雅褊迫无委蛇[16]。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17]。 嗟余好古生苦晚[18],对此涕泪双滂沱。 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 故人从军在右辅[19],为我量度掘臼科[20]。 濯冠沐浴告祭酒[21]:如此至宝存岂多! 毡苞席裹可立致[22],十鼓只载数骆驼。 荐诸太庙比郜鼎[23],光价岂止百倍过[24]。 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 观经鸿都尚填咽[25],坐见举国来奔波[26]。 剜苔剔藓露节角[27],安置妥帖平不颇[28]。 大厦深檐与盖覆,经历久远期无佗[29]。 中朝大官老于事[30],讵肯感激徒媕娿[31]!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 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 羲之俗书趁姿媚[32],数纸尚可博白鹅[33]。 继周八代争战罢[34],无人收拾理则那[35]。 方今太平日无事,柄用儒术崇丘轲[36]。 安能以此尚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37]! 元和六年作。 石鼓是我国传世的珍贵文物,是今存刻石中最早的。 其形如鼓,所以俗称石鼓。 学者们也叫它猎碣,因为那上面刻的是周秦贵族田猎纪功的事。 一共是十首组诗(四言诗),分刻在十个鼓形的石上,是《诗经》三百零五篇以外仅见的作品。 书体是大篆,刻法又精工,因此它在文学史、文字发展史、美术史、尤其是在考古学方面,均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七世纪初(唐初)发现于陕西雍县,经过五代时的散失,宋初的复聚,又金族侵略兵的掠运,若干次的搬移,千百次的捶拓,到现在,那上面的字较韩愈所见时更多地剥蚀、漫灭了。 解放以后,它才受到最好的保护,存放在故宫博物院雕塑馆中。 关于石鼓的年代,一直到现在为止,考订不一,争论不休。 近代金石家和当代考古学家认为是春秋时代秦国刻石,其说比较流行。 但又有秦襄公时、秦文公时、秦穆公时、秦献公时等主张,尚无定论。 在韩愈以及其他的唐代学者,他们差不多都一致认为是周宣王时物,是太史籀写的。 本诗即持此说。 这首诗体势典重,音节响朗,把枯燥的金石学入诗,而写得生动开张,为后来以学术内容写诗的人,开了这么一条途径。 * * *[1] 张生:即张籍。 石鼓文:这里指石鼓文字的拓片纸本。 [2] 无人:没有人了死了。 为了不与下面说谪仙(李白)的死重复,这里就说没有少陵(杜甫)这样的人。 [3] 周纲:周王朝的统治。 纲,本义是总揽全网的大绳,一般用王纲喻封建政治枢纽。 凌迟:衰微、没落。 四海沸:喻天下骚乱、群雄割据。 [4] 宣王:周厉王(姬胡)的儿子,名靖,旧的史书上称他为周代中兴之主。 他在位四十六年(公元前827前788年),对于抵抗当时异民族的侵入,他是颇有些功绩的。 愤起挥天戈:指公元前825年与西戎的战争,前823年与狁、荆蛮、淮夷、徐戎的战争等。 天戈,谓王师。 [5] 明堂:周天子举行朝会、祭祀、晏功、选士等大典的地方,犹如后世的大礼堂、大会场之类。 [6] 鸣相磨:相磨擦发声。 用剑佩之多来形容诸侯朝会之盛。 [7] 遮罗:拦路、罗列周围。 形容禽兽之多。 [8] 镌功:刻石纪功。 镌,音juān。 勒成:刻成文字。 勒,也是刻的意思。 [9] 拣选刻:谓拣石、选工、(撰)文、刻字。 山阿:即山丘、山陵。 《楚辞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 [10] 诃:指守护之严。 ,音huī,指挥;诃,斥禁。 [11] 辞严:文辞严正。 义密:文义隐秘。 读难晓:文字难以认识。 [12] 隶与科:隶字与科(蝌)斗文字。 隶字是秦、汉时代的通用文字(那时的简体字);科斗文字是更古的象形文字。 按,石鼓文是大篆,所以这里说字体不类隶与科。 [13] 快剑句: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况潮小篆逼秦相,快剑长戟森相向。 八分一字值千金,蛟龙盘拏力屈强。 此用其意,形容石鼓文字结体之奇,用笔之雄。 以下数句连喻,都是形容石鼓文字体势、笔画的,而又加以入土已久,土石相结,出土以后,风雨剥蚀,于是那上面的字形或如鸟群,或如树枝交错,或如绳索纽结。 鼍,音tu,一种吻短体长、背尾有鳞甲的爬行动物。 [14] 古鼎句:《史记封禅书》:宋太丘社亡,而鼎没于泗水彭城下;同书《秦始皇本纪》,说秦始皇东巡还,过彭城时,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不得。 这里喻字没有了,如一片水波,难寻其迹。 偶尔略见笔画,也像飞龙一瞥而过,或现首不现尾,或现一鳞一爪,字的全形终不可见。 [15] 编诗:指《诗经》的编成。 [16] 二雅:即小雅和大雅《诗经》的一部分。 褊迫:狭窄。 委蛇:这里读wēi tu,通委佗,《诗经鄘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是形容宽大之美;同书《羔羊》:委蛇委蛇,是形容从容之貌。 这里委蛇与褊迫对文,隐指石鼓文的委蛇,为二雅所没有。 [17] 掎摭:音jǐ zh,摘取。 羲娥:即羲和,这里代指太阳。 一说分指羲和、嫦娥,并言日月。 遗羲娥,遗漏了太阳、月亮;喻《诗经》中没有收进石鼓文。 [18] 苦晚:甚迟、太后。 [19] 右辅:在首都右(西)边辅翼之地。 《三辅黄图》:汉时以渭城以西为右扶风,长安以东属京兆尹,长陵以北属左冯翊,以辅京师,谓之三辅。 右辅即右扶风,在唐代为凤翔府。 时韩愈有故人为凤翔节度府从事。 [20] 科:窠的借字。 臼科,坑坎,这里指安置石鼓的凹形底座。 [21] 祭酒:官名。 指郑馀庆。 时郑馀庆为国子祭酒。 自晋迄清,国子祭酒一职,为国家最高学术机关首长,以年高、望重、学富者任之。 [22] 苞:这里作动词用,同包。 [23] 郜鼎:春秋时代的青铜器。 《春秋》桓公二年:取郜大鼎于宋。 [24] 光价:它的光辉、价值。 [25] 鸿都:一作洪都,即鸿都门,后汉灵帝光和元年设立,是当时讲学之处。 填咽:充塞、拥挤。 灵帝熹平四年,蔡邕等奏请正定六经文字,并书写经文刻石,立于太学门外,这就是有名的汉石经。 《后汉书蔡邕传》: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馀两(辆),填塞街陌。 韩愈似误以观经太学门为观经鸿都门。 [26] 坐见:将见。 此为预料之词。 [27] 剜苔剔藓:因为石鼓雨淋日炙多年,上面生满了苔藓;要使字迹清晰,就要剜剔那上面的附着物。 [28] 颇:偏斜、不平。 [29] 期无佗:是说希望没有什么意外。 佗,同他。 [30] 中朝大官:指郑馀庆。 [31] 媕娿:音ān ē,犹移不决貌。 当时郑馀庆因到职未久,而去任又速,没有及时采纳韩愈的请求。 作者这里似对他有微词。 [32] 羲之句:羲之,即王羲之,字逸少,晋时人,我国最大的书法家,世称书圣。 他的书法,为千馀年来习行书、草书、真书者所宗。 尤其是唐代,帝王、臣民,都重王字,成为一时的风尚。 韩愈说他的字是俗书,意谓其字是通俗的书写体,与秦以前的篆书、秦以后的隶书等古写体相对而言。 这句话实有所本,晋卫夫人语: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笔势洞精,字体遒媚。 (见《晋卫夫人帖》)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说韩愈意欲推高古篆,乃故作此抑扬之语。 旧注议论纷纭,或以为韩愈指的是王羲之书法不讲偏旁,或以为这是韩愈的卓见,或则以为韩愈非留意于书者,或以为韩愈狂妄均失其意。 [33] 数纸句:博,取之于人,这里有换得的意思。 《晋书王羲之传》:性爱鹅。 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其悦,固求市(交易、购买)之。 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 [34] 继周八代:周以后的八个王朝。 樊汝霖云:今以石鼓所在言之,其秦、汉、魏、晋、元魏(北魏)、齐(北齐)、周(北周)、隋八代欤? [35] 收拾:翁方纲云:收拾二字,合上讲解,切磋义俱在其中。 那,这里读nu,有奈何、为什么的意思。 [36] 丘轲:孔丘(孔子)、孟轲(孟子)。 [37] 蹉跎:朱彝尊云:叹意不遂。 峡石西泉居然鳞介不能容[1],石眼环环水一钟[2]。 闻说旱时求得雨[3],只疑科斗是蛟龙[4]。 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此当是元和六年秋自河南令入为职方员外郎道经陕州时所作。 * * *[1] 鳞介:指龙。 [2] 环环:形容其圆。 钟:同盅。 一钟,极言流泉之小只有那么一杯儿的水。 [3] 旱时求得雨:沈钦韩注引《明一统志》:虾蟆泉在陕州城西门外,水自石眼流出,内生科斗,祷雨即应。 [4] 只疑句:古人以为蛟龙司云雨,韩愈却借题发挥,翻出新意。 但上句云闻说,这句说只疑,是含意不尽,留有馀地的写法。 送无本师归范阳无本于为文,身大不及胆[1]。 吾尝示之难,勇往无不敢。 蛟龙弄角牙,造次欲手揽[2]。 众鬼囚大幽[3],下觑袭玄窞[4]。 天阳熙四海,注视首不[5]。 鲸鹏相摩窣[6],两举快一啖[7]。 夫岂能必然,固已谢黯黮[8]。 狂词肆滂葩,低昂见舒惨[9]。 奸穷怪变得[10],往往造平澹[11]。 蜂蝉碎锦缬[12],绿池披菡萏[13]。 芝英擢荒蓁[14],孤翮起连菼[15]。 家住幽都远[16],未识气先感[17]。 来寻吾何能,无殊嗜昌歜[18]。 始见洛阳春,桃枝缀红糁[19]。 遂来长安里,时卦转习坎[20]。 老懒无斗心[21],久不事铅椠[22]。 欲以金帛酬,举室常颔[23]。 念当委我去[24],雪霜刻以憯[25]。 狞飙搅空衢[26],天地与顿撼[27]。 勉率吐歌诗[28],尉女别后览[29]。 元和六年冬作。 题下原注:即贾岛也。 贾岛(779843年),字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无本是他早年做和尚的法名,后受韩愈的影响,还了俗,举进士。 他是唐代著名诗人,有《长江集》。 其文学关系,属于韩门;其诗与孟郊并称。 韩愈对于他诗艺术的评价,可以由这一首概见。 韩愈另一首诗: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星辰顿觉闲。 天恐文章中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 孟郊说他:瘦僧卧冰凌,嘲咏含金痍;金痍非战痕,峭病方在兹。 可以看出贾岛作诗也是苦吟的。 苏轼说的岛瘦,实原于此。 所谓苦吟,就是苦思沉吟,反覆推敲(推敲的故事即出于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语虽夸张,但其写诗的苦吟精神可以概见。 其诗以五律见长,原出杜甫,而以描写细小之事、幽微之境出奇。 晚唐、南宋、晚清都各有一批诗人趋步贾岛,构成生涩、险怪一派诗风。 * * *[1] 身大句:是说他胆大包身。 [2] 造次句:是形容胆大,不怕蛟龙角牙,想揽之在手。 造次,仓猝、急忙、不加考虑就做。 [3] 大幽:最黑暗的地方。 大,读ti。 [4] 玄窞:幽深洞穴。 窞,音tǎn。 [5] :音hn,头部摇动。 按,各本均作颔,张澍云:作是,下有颔字重。 韩愈使用文字、词汇最丰富而最讲究,不会在这样四十句、二十韵的诗中重复两个颔字作韵脚,从为是。 [6] 摩:飞天;窣:音sū,出洞。 [7] 啖:吞食。 以上六句连喻,说他下探鬼穴心不惧,上视太阳头不晕,而且能一口吞下鲸鹏,都是说他胆大,勇往无不敢。 [8] 黯黮:不明,失意。 谢黯黮,是作者的谦词,是说不知其所以然。 黮,音zhǎn。 [9] 舒惨:欢与悲、畅快与忧愁。 张衡《西京赋》: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 [10] 奸穷句:是说贾岛写诗:巧思(奸)、苦吟(穷)、不平凡(怪)、不因袭(变),获得成就。 [11] 往往句:造,达到。 澹,同淡。 这句是说贾岛诗无论怎样巧思、苦吟、奇特、变化,而结果常归于平淡。 下面四句,即喻归平淡后的最高境界。 这是韩愈看到了贾岛的创作途径,也是韩愈自示其诗法。 旧注引俞玚云:凡昌黎先生论文诸作,极有关系,其中次第,俱从亲身历过,故能言其甘苦,亲切乃尔。 如此诗云:无本于为文,身大不及胆。 吾尝示之难,勇往无不敢,作诗入手须要胆力,全在勇往上见其造诣之高。 又云:奸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澹,平澹得于能变之后,所谓渐近自然也。 此境夫岂易到? 公之指点来学者深矣、微矣! [12] 锦:锦绣,这里喻百花,是蜂所采以酿蜜的。 缬:彩丝,这里指轻纱,蝉饮百花之露才能有那样的薄翼。 [13] 菡萏:音hn dn,荷花。 [14] 芝英:香草香花。 擢:音zhu,抽引、特出。 蓁:音zhēn,通榛,荆棘丛。 擢荒蓁,从荒草丛棘中擢出。 [15] 孤翮句:是说不群的健飞的鸟从芦丛中飞起。 翮,本义是主羽的羽干,这里意指劲羽。 菼,音tǎn,芦荻。 [16] 幽都:幽州之都,指范阳。 [17] 未识句:谓不相识而先已同气相求。 按,贾岛有《携新文诣张籍、韩愈,途中成》诗云:袖有新成诗,欲见张韩老。 青竹未生翼,一步万里道。 仰望青冥天,云雪压我脑。 失却终南山,惆怅满怀抱。 安得西北风,身愿变蓬草。 地祇闻此语,突出惊我到。 [18] 昌歜:菖蒲。 《吕氏春秋》:文王好昌歜葅(菖蒲切细),孔子闻之,蹙额而食之,三年然后美之。 歜,音zn。 [19] 糁:音sǎn,本义为米粒,这里指小朵缤纷。 [20] 时卦句:古人以八卦推算时间,坎卦是十一月。 旧注云:公(韩愈)是年秋,迁职方员外郎,遂来长安里。 与之(贾岛)别,十一月矣。 [21] 斗心:乐意。 [22] 铅椠:笔札,指写作。 古人以铅为笔,削木片的札叫椠。 椠,音qin。 [23] 颔:音kǎn hn,屈原《离骚》:长颔亦何伤,王逸注:不饱貌。 [24] 委我去:点明贾岛将行。 委,弃,这里作离别解。 [25] 刻以憯:严刻、凛冽而又使人心伤。 形容霜雪之厉。 这里以字作且字解。 憯,同惨。 [26] 狞飙:暴风。 [27] 顿撼:摇动。 [28] 勉率:勉力。 [29] 尉女:即慰汝。 发布时间:2025-07-02 15:44:53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7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