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宋词三百首笺注 二 内容: 王安石安石,字介甫,临川人。 庆历二年进士,神宗朝累除知制诰翰林学士,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封荆国公。 卒谥曰文,崇宁间追封舒王。 有《临川先生歌曲》一卷,《补遗》一卷,见《彊村丛书》。 王灼云:王荆公长短句不多,合绳墨处,自雍容奇特。 (《碧鸡漫志》)刘熙载云:王半山词瘦削雅素,一洗五代旧习,惟未能涉乐必笑,言哀已叹,故深情之士,不无间然。 (《艺概》)桂枝香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1],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2],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3]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4]。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5]。 【评笺】杨湜云: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馀家,惟王介甫为绝唱,东坡见之,叹曰:此老乃野狐精也。 (《景定建康志》引《古今词话》)梁启超云:李易安谓介甫文章似西汉,然以作歌词,则人必绝倒。 但此作却颉颃清真、稼轩,未可漫诋也。 (《艺蘅馆词选》)千秋岁引别馆寒砧[6],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 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 楚台风[7],庾楼月[8],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 当初漫留华表语[9],而今误我秦楼约。 梦阑时,酒醒后,思量著。 【评笺】杨慎云:荆公此词,大有感慨,大有见道语,既勘破乃尔,何执拗新法,铲灭正人哉? (《词品》)李攀龙云:不着一愁语,而寂寂景色,隐隐在目,洵一幅秋光图,最堪把玩。 (《草堂诗馀隽》)沈际飞云:媚出于老,流动出于整齐,其笔墨自不可议。 (《草堂诗馀正集》)先著云:无奈数语鄙俚,然首尾实是词家法门。 阅北宋词须放一线道,往往北宋人一二语,又是南渡以后丹头,故不可轻弃也。 (《词洁》)黄蓼园云:意致清迥,翛然有出尘之致。 (《蓼园词选》)* * *[1] 星河鹭起:星河即银河。 李白诗: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2] 门外楼头:用杜牧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诗意。 [3] 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 [4] 衰草凝绿:窦巩诗:伤心欲问南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 日暮春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 二句本此。 [5] 《后庭》遗曲:陈后主游宴后庭,其曲有《玉树后庭花》,见《南史张贵妃传》。 杜牧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 砧(zhēn贞):捣衣石。 [7] 楚台风:《宋玉传》云:楚王游于兰台,有风飒至,王乃披襟以当之曰:快哉此风! [8] 庾楼月:《世说》云:晋庾亮在武昌,与诸佐吏殷浩之徒乘夜月共上南楼,据胡床咏谑。 [9] 华表语:《续搜神记》云:辽东城门有华表柱,有白鹤集其上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来归;城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 王安国安国,字平甫,临川人,安石弟。 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 熙宁初,除西京国子教授,终秘阁校理。 有词见《花庵词选》。 清平乐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1]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2]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评笺】周紫芝云:大梁罗叔共为余言:顷在建康士人家见王荆公亲写小词一纸,其家藏之甚珍,其词即《清平乐》云云。 仪真沈彦述谓非荆公词,乃平甫词也。 (《竹坡诗话》)谭献云:满地二句,倒装见笔力;末二句见其品格之高。 (《谭评词辨》)* * *[1] 宫锦:宫中锦绣,此喻落花。 [2] 小怜:原为北朝冯淑妃之名,此泛指歌女。 晏几道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殊幼子。 监颍昌许田镇。 有小山词,见《六十家词》及《彊村丛书》,又有晏端书刊本。 黄庭坚云:叔原乐府寓以诗人句法,清壮顿挫,能动摇人心。 合者《高唐》《洛神》之流,下者不减《桃叶》《团扇》。 (《小山词序》)陈振孙云:叔原词在诸名胜中独可追步《花间》,高处或过之。 (《直斋书录解题》)王灼云:叔原词如金陵王、谢子弟,秀气胜韵,得之天然,殆不可学。 (《碧鸡漫志》)程颐云:伊川闻诵叔原词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乃笑曰:鬼语也。 意颇赏之。 (沈雄《古今词话》引)陆友仁云:叔原监颍昌府许田镇,手写自作长短句上府帅韩持国,持国报书:得新词盈卷,盖才有馀而德不足者,愿捐有馀之才,补不足之德,不胜门下老吏之望云。 一镇监敢于杯酒间自作长短句示本道,大帅之严,犹尽门生忠于郎君之意;在叔原为甚豪,在韩公为甚德也。 (《砚北杂志》)毛晋云:小山词字字娉娉袅袅,如挽嫱、施之袂,恨不能起莲、鸿、、云,按红牙板唱和一过。 (《小山词跋》)周济云:晏氏父子仍步温、韦,小晏精力尤胜。 (《介存斋论词杂著》)陈廷焯云:《诗》三百篇大旨归于无邪,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出文献、文忠之右,然不免思涉于邪,有失风人之旨,而措词婉妙,则一时独步。 (《白雨斋词话》)冯煦云: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 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两宋词人,实罕其匹。 子晋欲以晏氏父子追配李氏父子,诚为知言。 (《六十一家词选例言》)况周颐云:小山词从《珠玉》出,而成就不同,体貌各具。 《珠玉》比花中之牡丹,小山其文杏乎。 (《蕙风词话》)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1]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2]初见,两重心字[3]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4]归。 【评笺】范成大云:番禺人作心字香,用素馨、末利半开者著净器,薄劈沉香,层层相间封,日一易,不待花萎,花过香成。 蒋捷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晏小山词:记得年时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骖鸾录》)杨万里云:近世词人,闲情之靡,如伯有所赋,赵武所不得闻者,有过之无不及焉,是得为好色而不淫乎? 惟晏叔原云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可谓好色而不淫矣。 (《诚斋诗话》)张宗云:按小山词跋: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宠家有莲、鸿、、云,品清讴娱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吾三人持酒听之,为一笑乐。 已而君宠疾废卧家,廉叔下世,昔之狂篇醉句,遂与两家歌儿酒使俱流转人间云云。 此词当是追忆、云而作。 又按小山词尚有《玉楼春》两阕,一云:小若解愁春暮,一云:小莲未解论心素,其人之娟姿艳态,一座皆倾,可想见矣。 (《词林纪事》)谭献云:落花两句,名句千古,不能有二。 末二句正以见其柔厚。 (《谭评词辨》)陈廷焯云:小山词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又: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既闲婉,又沉着,当时更无敌手。 (《白雨斋词话》)康有为云:起二句纯是华严境界。 (《艺蘅馆词选》)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5],浮雁沉鱼,终了[6]无凭据。 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7]柱。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8],聚散真容易。 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 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鹧鸪天彩袖[9]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10]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11]银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评笺】晁补之云:晏元献不蹈袭人语,风度闲雅,自是一家。 如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知此人必不生于三家村中者。 (《侯鲭录》)《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于小词,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不愧六朝宫掖体。 无咎评乐章,乃以为元献,误也。 (《苕溪渔隐丛话》引)胡仔云:词情婉丽。 (《苕溪渔隐丛话》)王楙云:晏叔原:今宵剩把银照,犹恐相逢是梦中,盖出于老杜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戴叔伦还作江南梦,翻疑梦里逢、司空曙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之意。 (《野客丛书》)刘体仁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叔原则云:今宵剩把银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此诗与词之分疆也。 (《七颂堂词绎》)沈际飞云:末二句惊喜俨然。 (《草堂诗馀正集》)陈廷焯云:下半阕曲折深婉,自有艳词,更不得不让伊独步。 (《白雨斋词话》)黄蓼园云:舞低二句,比白香山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更觉浓至。 (《蓼园词选》)生查子关山魂梦长,塞雁音书少。 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归傍碧纱窗,说与人人[12]道:真个[13]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木兰花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14]吹满地。 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 谁知错管春残事,到处登临曾费泪。 此时金盏直须[15]深,看尽落花能几醉。 木兰花秋千院落重帘暮,彩笔闲来题绣户。 墙头丹杏雨馀花,门外绿杨风后絮。 朝云信断知何处? 应作襄王春梦[16]去。 紫骝认得旧游踪,嘶过画桥东畔路。 【评笺】沈谦云:填词结句,或以动荡见奇,或以迷离称胜,著一实语败矣。 康伯可正是销魂时候也,撩乱花飞、晏叔原紫骝认得旧游踪,嘶过画桥东畔路、秦少游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深得此法。 (《填词杂说》)沈际飞云:雨馀花、风后絮,入江云、黏地絮,如出一手。 (《草堂诗馀正集》)黄蓼园云:首二句别后,想其院宇深沉,门阑紧闭。 接言墙内之人,如雨馀之花,门外行踪,如风后之絮。 后段起二句言此后杳无音信,末二句言重经其地,马尚有情,况于人乎? (《蓼园词选》)清平乐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 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评笺】周济云:结语殊怨,然不忍割。 (《宋四家词选》)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人情恨不如。 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 衾凤[17]冷,枕鸳孤,愁肠待酒舒。 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 阮郎归天边金掌[18]露成霜,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评笺】况周颐云:绿杯二句,意已厚矣。 殷勤理旧狂五字三层意:狂者,所谓一肚皮不合时宜,发见于外者也。 狂已旧矣,而理之,而殷勤理之,其狂若有甚不得已者。 欲将沉醉换悲凉是上句注脚。 清歌莫断肠,仍含不尽之意。 此词沉着厚重,得此结句,便觉竟体空灵。 小晏神仙中人,重以名父之贻,贤师友相与沆瀣,其独造处岂凡夫肉眼所能见及。 梦魂惯得无拘管,又逐杨花过谢桥,以是为至,乌足以论小山词耶! (《蕙风词话》)六么令绿阴春尽,飞絮绕香阁。 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19]。 一寸狂心未说,已向横波[20]觉。 画帘遮匝[21],新翻曲妙,暗许闲人带偷掐[22]。 前度书多隐语,意浅愁难答。 昨夜诗有回文[23],韵险还慵押。 都待笙歌散了,记取来时霎。 不消红蜡,闲云归后,月在庭花旧阑角。 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 树头花艳杂娇云,树底人家朱户。 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 阑干倚尽犹慵去,几度黄昏雨。 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阴深驻。 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 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昨夜还曾倚。 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 罗衣著破前香在,旧意谁教改。 一春离恨懒调弦,犹有两行闲泪、宝筝前。 留春令画屏天畔,梦回依约,十洲[24]云水。 手捻红笺寄人书,写无限、伤春事。 别浦高楼曾漫倚,对江南千里。 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 【评笺】杨慎云:晁元忠诗:安得龙湖潮,驾回安河水。 水从楼前来,中有美人泪。 人生高唐观,有情何能已! 晏小山《留春令》全用其语。 (《词品》)郑文焯云:晏小山《留春令》: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二语,亦袭冯延巳《三台令》:流水、流水,中有伤心双泪。 宋人所承如是,但乏质茂气耳。 (《评小山词》)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 * *[1] 落花:两句原为五代翁宏诗。 [2] 小:歌女名。 [3] 心字:衣领屈曲如心字,见沈雄《古今词话》。 [4] 彩云:指小。 [5] 尺素:书简。 素,绢也,古人为书,多书于绢,故称书简为尺素。 [6] 终了:终于。 [7] 秦筝:见前张先《菩萨蛮》注。 [8] 春梦秋云:白居易诗: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秋云无觅处。 [9] 彩袖:指歌女。 [10] 拚却:甘愿之辞。 [11] 剩把:尽把。 [12] 人人:称所爱之人。 [13] 真个:真正。 [14] 艳粉娇红:指落花。 [15] 直须:就要。 [16] 襄王春梦:楚襄王游高唐,梦神女荐枕,临去,有旦为行云,暮为行雨语,见宋玉《高唐赋序》。 [17] 衾凤:即凤衾。 枕鸳即鸳枕。 [18] 金掌:汉武帝作柏梁台,上建铜柱,有仙人掌擎盘承露。 [19] 远山学:见前欧阳修《诉衷情》注。 [20] 横波:目邪视如水波之横流。 [21] 遮匝:匝(zā扎),读入声。 遮匝,周围之意。 [22] 掐(qiā恰):读入声。 [23] 回文:诗中字句,回环读之,无不成文。 [24] 十洲:神仙之所居,在八方巨海之中。 汉东方朔有《十洲记》,谓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 苏轼轼,字子瞻,洵长子,眉山人。 嘉祐二年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历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 绍圣初,坐讪谤,安置惠州,徙昌化。 徽宗立,赦还,提举玉局观。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 高宗朝赠太师,谥文忠。 有《东坡词》一卷,见《六十家词》本。 又《东坡乐府》二卷,有《四印斋所刻词》本。 又三卷,有《彊村丛书》本。 晁无咎云:居士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 (《复斋漫录》引)陈师道云: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 (《后山诗话》)王直方云:东坡尝以所作小词示无咎、文潜曰:何如少游? 二人皆对曰:少游诗似词,先生词似诗。 (《王直方诗话》)陆游云: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乐府辞多不协。 (《渭南文集》)晁以道云:绍圣初,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古阳关》,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裁剪以就声律耳。 试取东坡诸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 (《历代诗馀》引)周辉云:居士词岂无去国怀乡之感,殊觉哀而不伤。 (《清波杂志》)胡仔云:东坡词皆绝去笔墨畦径间,直造古人不到处,真可使人一唱而三叹。 (《苕溪渔隐丛话》)彭乘云:子瞻尝自言平生有三不如人,谓著棋、吃酒、唱曲也。 然三者亦何用如人。 子瞻之词虽工,而不入腔,正以不能唱曲耳。 (《墨客挥犀》)胡寅云: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耆卿为舆台矣。 (《酒边词序》)张炎云:词须要出新意,能如东坡清丽舒徐,出人意表,不求新而自新,为周、秦诸人所不能到。 (《词源》)王若虚云:晁无咎云:眉山公之词短于情,盖不更此境耳。 陈后山曰:宋玉不识巫山神女而能赋之,岂待更而后知? 是直以公为不及情也。 呜呼! 风韵如东坡,而谓不及于情,可乎! 彼高人逸士,正当如是,其溢为小词,而闲及于脂粉之间,所谓滑稽玩戏,聊复尔尔者也。 若乃纤艳淫媟,入人骨髓,如田中行、柳耆卿辈,岂公之雅趣也哉! 又云:公雄文大手,乐府乃其游戏,顾岂与流俗争胜哉! 盖其天资不凡,辞气迈往,故落笔皆绝尘耳。 (《滹南诗话》)王灼云:东坡先生以文章馀事作诗,溢而作词曲,高处出神入天,平处尚临镜笑春,不顾侪辈。 又云:长短句虽至本朝而盛,然前人自立与真情衰矣。 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碧鸡漫志》)俞文豹云: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耆卿? 对曰: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子,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绰铁板,唱大江东去。 为之绝倒。 (《吹剑录》)王士禛云:山谷云:东坡书挟海上风涛之气,读坡词当作如是观。 琐琐与柳七较锱铢,无乃为髯公所笑。 (《花草蒙拾》)楼敬思云:东坡老人故自灵气仙才,所作小词,冲口而出,无穷清新,不独寓以诗人句法,能一洗绮罗香泽之态也。 (《词林纪事》引)俞彦云:子瞻词无一语著人间烟火,此大罗天上一种,不必与少游、易安辈较量体裁也。 其豪放亦止大江东去一词,何物袁绹,妄加品! 后代奉为美谈,似欲以概子瞻生平,不知万顷波涛,来自万里,吞天浴月。 古豪杰英爽都在,使屯田此际操觚,果可以杨柳外晓风残月命句否? 且柳词亦只此佳句,馀皆未称,而亦有本,祖魏承班《渔歌子》:窗外晓莺残月,第改二字,增一字耳。 (《爰园词话》)许昂霄云:子瞻自评其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惟词亦然。 (《词综偶评》)《四库全书提要》云: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柳永而一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至轼而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等一派。 寻源溯流,不能不谓之别格,然谓之不工则不可。 故今日尚与《花间》一派并行,而不能偏废。 (《东坡词》提要)周济云:人赏东坡粗豪,吾赏东坡韶秀。 韶秀是东坡佳处,粗豪则病也。 又云:东坡每事俱不十分用力,古文、书、画皆尔,词亦尔。 (《介存斋论词杂著》)吴衡照云:王从之著有《滹南诗话》,间及诗馀,亦往往中肯。 云:陈后山谓坡公以诗为词,大是妄论。 盖词与诗只一理,自世之末作,习为纤艳柔脆,以投流俗之好,高人胜士,或亦以是相矜,日趋于委靡,遂谓其体当然,而不知其弊至于此也。 顾或谓先生虑其不幸而溺焉,故援而止之,特寓以诗之法,斯又不然。 公以文章馀事作诗,又溢而作词,其挥霍游戏所及,何矜心作意于其间哉! 要其天资高,落笔自超凡耳。 此条论坡公词极透澈,髯翁乐府之妙,得滹南而论定也。 (《莲子居词话》)刘熙载云: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 若其豪放之致,则时与太白为近。 又云:东坡词具神仙之姿,方外白玉蟾诸家,惜未诣此。 (《艺概》)陈廷焯云:太白之诗,东坡之词,皆是异样出色,只是人不能学,乌得议其非正声! (《白雨斋词话》)冯煦云:词家之有南、北宋,以世言也。 曰秦、柳,曰姜、张,以人言也。 若东坡之于北宋,稼轩之于南宋,并独树一帜,不域于世,亦与他家绝殊,世第以豪放目之,非知苏、辛者也。 (《六十一家词选例言》)王鹏运云:北宋人词如潘逍遥之超逸,宋子京之华贵,欧阳文忠公之骚雅,柳屯田之广博,晏小山之疏俊,秦太虚之婉约,张子野之流丽,黄文节之隽上,贺方回之醇肆,皆可抚拟,得其仿佛,惟苏文忠之清雄,敻乎轶尘绝迹,令人无从步趋。 盖霄壤相悬,宁止才华而已! 其性情,其学问,其襟抱,举非恒流所能梦见。 词家苏、辛并称,其实辛犹人境也,苏其殆仙乎! (《半塘老人遗稿》)水调歌头丙辰[1]中秋,欢饮达旦,作此篇兼怀子由[2]。 明月几时有[3],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4],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5],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6]。 【评笺】杨湜云:神宗读至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乃叹曰:苏轼终是爱君。 即量移汝州。 (《岁时广记》引《古今词话》)蔡绦云:歌者袁绹,乃天宝之李龟年也。 宣和间,供奉九重,尝为吾言:东坡公者与客游金山,适中秋夕,天宇四垂,一碧无际,如江流倾涌。 俄月色如昼,遂共登金山山顶之妙高台,命绹歌其《水调歌头》曰: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歌罢,坡为起舞,而顾问曰:此便是神仙矣,吾辈文章人物,诚千载一时,后世安所得乎? (《铁围山丛谈》)胡仔云: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馀词尽废。 又云:先君尝云:坡词低绮户当云窥绮户。 二字既改,其词愈佳。 (《苕溪渔隐丛话》)曾季貍云:《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本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艇斋诗话》)李治云:东坡《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只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一时词手,多用此格。 如鲁直云: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 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盖效坡语也。 近世闲闲老亦云:我欲骑鲸归去,只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时真。 笑拍群仙手,几度梦中身。 (《敬斋古今黈》)卓人月云:明月几时有一词,画家大斧皴,书家劈窠体也。 (《词统》)刘体仁云:琼楼玉宇,《天问》之遗也。 (《七颂堂词绎》)沈雄云:《水调歌头》间有藏韵者,东坡明月词: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后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谓之偶然暗合则可,若以多者证之,则问之笺体家,未曾立法于严也。 (沈雄《古今词话》)董毅云:忠爱之言,恻然动人。 神宗读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之句,以为终是爱君,宜矣。 (《续词选》)先著云:此词前半自是天仙化人之笔,惟后半悲欢离合、阴晴圆缺等字,苛求者未免指此为累。 然再三读去,搏捖运动,何损其佳。 少陵《咏怀古迹》诗云: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未尝以风尘天地、西南东北等字空塞,有伤是诗之妙。 诗家最上一乘,固有以神仙者矣,于词何独不然! (《词洁》)刘熙载云:词以不犯本位为高,东坡《满庭芳》: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 语诚慷慨,然不若《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尤觉空灵蕴藉。 (《艺概》)黄蓼园云:按通首只是咏月耳。 前阕是见月思君,言天上宫阙,高不胜寒,但仿佛神魂归去,几不知身在人间也。 次阕言月何不照人欢洽,何事有恨,偏于人离索之时而圆乎? 复又自解,人有离合,月有圆缺,皆是常事,惟望长久共婵娟耳。 缠绵惋恻之思,愈转愈曲,愈曲愈深,忠爱之思,令人玩味不尽。 (《蓼园词选》)郑文焯云:发端从太白仙心脱化,顿成奇逸之笔。 湘绮诵此词,以为此全字韵可当三语掾,自来未经人道。 (《手批东坡乐府》)王闿运云:人有三句,大开大合之笔,他人所不能。 (《湘绮楼词选》)继昌云:此老不特兴会高骞,直觉有仙气缥缈于毫端。 (《左庵词话》)张德瀛云:苏子瞻《水调歌头》前阕云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后阕云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宇、去、缺、合,均叶短韵,人皆以为偶合,然检韩无咎赋此词云: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城阵,仞、阵是韵。 后阕云:落日平原西望,鼓角秋声悲壮,望、壮是韵。 蔡伯坚词赋此调云:灯火春城咫尺,晓梦梅花消息,尺、息是韵。 后阕云:翠竹江村月上,但要纶巾鹤氅,上、氅是韵。 乃知《水调歌头》实有此一体也。 (《词征》)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7]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8]。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9]。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10]。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11]。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评笺】朱孝臧云:是词和章楶作,仍用王说编丁卯。 (朱编《东坡乐府》)沈义父云:近世作词者不晓音律,乃故为豪放不羁之语。 遂借东坡、稼轩诸贤自诿。 诸贤之词,固豪放矣,不放处未尝不叶律也。 如东坡之《哨遍》、杨花《水龙吟》,稼轩之《摸鱼儿》之类,则知诸贤非不能也。 (《乐府指迷》)姚宽云:杨柳二种,杨树叶短,柳树叶长,花初发时,黄蕊子为飞絮,今絮中有小青子,著水泥沙滩上即生小青芽,乃柳之苗也。 东坡谓絮化为浮萍,误矣。 (《西溪丛话》)朱弁云:章质夫《杨花词》,命意用事,潇洒可喜。 东坡和之,若豪放不入律吕。 徐而视之,声韵谐婉,反觉章词有织绣工夫。 (《曲洧旧闻》)魏庆之云:章质夫咏《杨花词》,东坡和之,晁叔用以为:东坡如王嫱、西施,净洗脚面,与天下妇人斗好,质夫岂可比哉! 是则然矣。 余以为质夫词中所谓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亦可谓曲尽杨花妙处,东坡所和虽高,恐未能及,诗人议论不公如此。 (《诗人玉屑》)张炎云:后段愈出愈奇,真是压倒今古。 (《词源》)曾季貍云:东坡和章质夫《杨花词》云: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用老杜落絮游丝亦有情也。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依前被莺呼起。 即唐人诗云: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即唐人诗云:时人有酒送张八,惟我无酒送张八。 君有陌上梅花红,尽是离人眼中血。 皆夺胎换骨。 (《艇斋诗话》)沈谦云:东坡似花还似非花一篇,幽怨缠绵,直是言情,非复赋物。 (《填词杂说》)李攀龙云:如虢国夫人不施粉黛,而一段天姿,自是倾城。 (《草堂诗馀隽》)沈际飞云:随风万里寻郎,悉杨花神魂。 又云:读他文字,精灵尚在文字里面。 此老只见精灵,不见文字。 (《草堂诗馀正集》)许昂霄云:与原作均是绝唱,不容妄为轩轾。 (《词综偶评》)王国维云:东坡《水龙吟咏杨花》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才之不可强也如是。 (《人间词话》)先著云:《水龙吟》末后十三字,多作五四四,此作七六,有何不可。 近见论谱者于细看来不是及杨花点点下分句,以就立四四之印板死格,遂令坡公绝妙好词,不成文理。 又云:起句入魔,非花矣,而又似,不成句也;抛家傍路四字欠雅;缀字趁韵不稳;晓来以下,真是化工神品。 (《词洁》)刘熙载云:东坡《水龙吟》起句云:似花还似非花。 此句可作全词评语,盖不离不即也。 (《艺概》)郑文焯云:煞拍画龙点睛,此亦词中一格。 (《手批东坡乐府》)继昌云:东坡词: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叶清臣词: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蒙亦有句云:十分春色,欣赏三分;二分懊恼,五分抛掷。 用意不同而同。 (《左庵词话》)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12]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13]如三鼓,铿[14]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 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15]夜景,为余浩叹。 【评笺】王文诰云:戊午十月,梦登燕子楼,翌日往寻其地作。 (《苏诗总案》)曾敏行云:东坡守徐州,作燕子楼乐章。 方具稿,人未知之,一日忽哄传于城中。 东坡讶焉,诘其所从来,乃谓发端于逻卒。 东坡召而问之,对曰:某稍知音律,尝夜宿张建封庙,闻有歌声,细听乃此词也。 记而传之,初不知何谓。 东坡笑而遣之。 (《独醒杂志》)先著云:野云孤飞,去留无迹,石帚之词也,此词亦当不愧此品目。 仅叹赏燕子楼空十三字者,犹属附会浅夫。 (《词洁》)黄昇云:东坡问少游别作何词,秦举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 坡云:十三个字,只说得一个人骑马楼前过。 秦问先生近著,坡云:亦有一词说楼上事。 乃举燕子楼空,佳人何在? 空锁楼中燕。 晁无咎在座云:三句说尽张建封燕子楼一段事,奇哉! (《花庵词选》)刘体仁云:燕子楼空,佳人何在? 空锁楼中燕。 平生少年之篇也。 (《七颂堂词绎》)郑文焯云:公燕子楼空三句语淮海,殆以示咏古之超宕,贵神情不贵迹象也。 (《手批东坡乐府》)洞仙歌余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 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 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 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攲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度河汉。 试问夜如何? 夜已三更,金波[16]淡、玉绳[17]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18]流年、暗中偷换。 【评笺】朱孝臧案:公生丙子,七岁为壬午,又四十年为壬戌也。 (朱编《东坡乐府》)《漫叟诗话》云:杨元素作《本事曲》,记《洞仙歌》云云。 钱塘有老尼能诵后主诗首章两句,后人为足其意,以填其词。 予尝见一士人诵全篇云: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暖。 帘开明月独窥人,攲枕钗横云鬓乱。 起来琼户悄无声,时见疏星度河汉。 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 渔隐曰:漫叟所载《本事曲》云:钱塘老尼能诵后主诗首两句,与东坡《洞仙歌》序全然不同,当以序为正也。 (《苕溪渔隐丛话》)赵闻礼云:宜春潘明叔云:蜀主与花蕊夫人避暑摩诃池上,赋《洞仙歌》,词不见于世。 东坡得老尼口诵两句,遂足之。 蜀帅谢元明因开摩诃池,得古石刻,遂见全篇。 词曰: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贝阙琳宫恨初远。 玉阑干倚遍,怯尽朝寒;回首处,何必留连穆满。 芙蓉开过也,楼阁香融,千片红英泛波面。 洞房深深锁,莫放轻舟;瑶台去,甘与尘寰路断。 更莫遣流红到人间,怕一似当时误他刘阮。 (《阳春白雪》)张邦基云:东坡作长短句《洞仙歌》,所谓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者,公自叙云:予幼时见一老人,年九十馀,能言孟蜀主时事,云蜀主尝与花蕊夫人夜起纳凉摩诃池上,作《洞仙歌》令。 老人能歌之,予今但记其首两句,乃为足之。 近有李公彦《季成诗话》乃云:杨元素作《本事曲》,记《洞仙歌》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钱塘有老尼能诵后主诗首章两句,后人为足其意,以填此词。 其说不同。 予友陈兴祖德昭云:顷见一诗话,亦题云李季成作,乃全载孟蜀主一诗: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 帘间明月独窥人,攲枕钗横云鬓乱。 三更庭院悄无声,时见疏星度河汉。 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 云:东坡少年遇老人喜《洞仙歌》,又邂逅处,景色暗相似,故栝稍协律以赠之也。 予谓此说近之。 据此,乃诗耳,而东坡自序乃云是《洞仙歌》令,盖公以此自叙自晦耳。 《洞仙歌》腔出近世,五代及国初皆未之有也。 (《墨庄漫录》)田艺蘅云:杜工部关山同一点,岑嘉州严滩一点舟中月,又《赤骠马歌》草头一点疾如飞,又西看一点是关楼,朱湾《白鸟翔翠微》诗:净中云一点。 花蕊夫人云: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一点月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 起来庭户悄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 屈指西风几时来,不道流年暗中换。 宋张安国词: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界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夫月、云、风也,马也,楼也,皆谓之一点,甚奇。 (《留青日札》)沈际飞云:清越之音,解烦涤苛。 (《草堂诗馀正集》)朱彝尊云:蜀主孟昶夜起避暑摩诃池上,作《玉楼春》云云。 按苏子瞻《洞仙歌》本栝此词,未免反有点金之憾。 (《词综》)郑文焯云:坡老改添此词数字,诚觉意象万千,其声亦如空山鸣泉,琴筑并奏。 (《手批东坡乐府》)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19]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评笺】王文诰云:壬戌十二月作。 (《苏诗总案》)吴曾云:东坡谪居黄州,作《卜算子》词云云,其托意盖自有在,读者不能解。 张右史文潜继贬黄州,访潘邠老,尝得其详,题诗以志之云:空江月明鱼龙眠,月中孤鸿影翩翩。 有人清吟立江边,葛巾藜杖眼窥天。 夜冷月堕秋虫泣,鸿影翘沙衣露湿。 仙人采诗作步虚,玉皇饮之碧琳腴。 (《能改斋漫录》)胡仔云:拣尽寒枝不肯栖之句,或云鸿雁未尝栖宿树枝,惟在田野苇丛间,此亦语病也。 此词本咏夜景,至换头但只说鸿。 正如《贺新郎》词:乳燕飞华屋,本咏夏景,至换头但只说榴花。 盖其文章之妙,语意到处即为之,不可限以绳墨也。 (《苕溪渔隐丛话》)王楙云:东坡《卜算子》词,渔隐谓:或云鸿雁未尝栖宿树枝,惟在田苇间。 拣尽寒枝不肯栖,此语亦病。 仆谓人读书不多,不可妄议前辈词句。 观隋李元操《鸣雁行》曰:夕宿寒枝上,朝飞空井傍。 坡语岂无自耶! (《野客丛书》)王若虚云:东坡《雁》词云:拣尽寒枝不肯栖。 以其不栖木,故云尔。 盖激诡之致,词人正贵其如此。 而或者以为语病,是尚可与言哉! 近日张吉甫复以鸿渐于木为辩,而怪昔人之寡闻,此益可笑。 《易》象之言,不当援引为证也,其实雁何尝栖木哉! (《滹南诗话》)龙辅《女红馀志》云:惠州温氏女超超,年及筓,不肯字人,闻东坡至,喜曰:我婿也! 日徘徊窗外,听公吟咏,觉则亟去。 东坡知之,乃曰:吾将呼王郎与子为姻。 及东坡渡海归,超超已卒,葬于沙际。 公因作《卜算子》词。 有拣尽寒枝不肯栖之句,按词为咏雁,当别有寄托,何得以俗情傅会也。 (《历代诗馀》引《古今词话》)《梅墩词话》云:超超既钟情于公,余哀其能具只眼,知公之为举世无双,知公之堪为吾婿,是以不得亲近,宁死不愿居人间世也。 即呼王郎为姻,彼且必死,彼知有坡公也。 (沈雄《古今词话》引)黄庭坚云: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 非胸中有数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山谷题跋》)陈鹄云:拣尽寒枝不肯栖,取兴鸟择木之意,所以山谷谓之高妙。 又云:赵右史家有顾禧景蕃补注东坡长短句真迹云:余顷于郑公实处见东坡亲迹书《卜算子》断句云:寂寞沙汀冷,今本作枫落吴江冷,词意全不相属。 (《耆旧续闻》)王士禛云:坡《孤鸿词》,山谷以为非吃烟火食人句,良然。 鲖阳居士云:缺月,刺明微也。 漏断,暗时也。 幽人,不得志也。 独往来,无助也。 惊鸿,贤人不安也。 此与《考槃》相似(案:鲖阳居士语,见《类编草堂诗馀》引《复雅歌词》)云云。 村夫子强作解事,令人欲呕。 韦苏州《滁州西涧诗》,叠山亦以为小人在朝,贤人在野之象,令韦郎有知,岂不叫屈! 仆尝戏谓坡公命宫磨蝎,湖州诗案,生前为王珪、舒亶辈所苦,身后又硬受此差排耶? (《花草蒙拾》)张惠言云:此词与《考槃》诗极相似。 (张惠言《词选》)谭献云:以《考槃》为比,其言非河汉也。 此亦鄙人所谓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 (《谭评词辨》)黄蓼园云:此东坡自写在黄州之寂寞耳,初从人说起,言如孤鸿之冷落;下专就鸿说。 语语双关,格奇而语隽,斯为超诣神品。 (《蓼园词选》)谢章铤云:鲖阳居士所释字笺句解,果谁语而谁知之? 虽作者未必无此意,而作者亦未必定有此意,可神会而不可言传。 断章取义,则是刻舟求剑,则大非矣。 (《赌棋山庄词话》)郑文焯云:此亦有所感触,不必附会温都监女故事,自成馨逸。 (《手批东坡乐府》)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20]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犬[21]、随君去。 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鸳鹭,四桥[22]尽是、老子经行处。 《辋川图》[23]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 作个归期天定许,春衫犹是,小蛮[24]针线,曾湿西湖雨。 【评笺】况周颐云:曾湿西湖雨是情语,非艳语。 与上三句相连属,遂成奇艳绝艳,令人爱不忍释。 坡公天仙化人,此等词犹为非其至者,后学已未易摹仿其万一。 (《蕙风词话》)孝臧案:伯固于己巳年从公杭州,至壬申三年未归,故首句云然。 王文诰案:壬申八月,谓以兵部尚书召还。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25],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26],何时忘却营营[27]。 夜阑风静縠纹[28]平,小舟从此逝,江海[29]寄馀生。 【评笺】王文诰云:壬戌九月,雪堂夜醉归临皋作。 (《苏诗总案》)叶梦得云:子瞻在黄州病赤眼,逾月不愈,或疑有他疾,过客遂传以为死矣。 有语范景文于许昌者,景文绝不寘疑,即举袂大恸,召子弟景仁当遣人赒其家。 子弟徐言:此传闻未审得实否? 若果其安否得实,吊之未晚。 乃走仆以往,子瞻哗然大笑。 故后量移汝州谢表有云:疾病连年,人皆相传为已死。 未几,复与客饮江上,夜归,江面际天,风露浩然,有当其意,乃作歌词,所谓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者,与客大歌数过而散。 翌日喧传子瞻夜作此词,挂冠服江边,挐舟长啸去矣。 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 然此语卒传至京师,虽裕陵亦闻而疑之。 (《避暑录话》)定风波三月三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30]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31]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评笺】王文诰云:壬戌相田至沙湖道中遇雨作。 (《苏诗总案》)郑文焯云:此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 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倚声能事尽之矣。 (《手批东坡乐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32]十年[33]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34],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评笺】王文诰云:词注谓公悼亡之作,考通义君卒于治平二年乙巳,至是熙宁八年乙卯,正十年也。 (《苏诗总案》)本集《亡妻王氏墓志铭》: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卒于京师。 其明年六月壬子,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夫人墓之西北。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槐阴转午,晚凉新浴。 手弄生绡白团扇[35],扇手一时似玉[36]。 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 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37],待浮花、浪蕊[38]都尽,伴君幽独。 秾艳一枝细看取,芳意千重似束。 又恐被西风惊绿[39],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共粉泪、两簌簌。 【评笺】杨湜云:苏子瞻守钱塘,有官妓秀兰,天性黠慧,善于应对。 一日,湖中有宴会,群妓毕集,惟秀兰不至,督之良久方来。 问其故,对以沐浴倦睡,忽闻叩门甚急,起而问之,乃乐营将催督也。 子瞻已恕之,坐中一倅怒其晚至,诘之不已。 时榴花盛开,秀兰折一枝藉手告倅,倅愈怒,子瞻因作《贺新凉》令歌以送酒,倅怒顿止。 (《苕溪渔隐丛话》引《古今词话》)陈鹄云:曩见陆辰州,语余以《贺新郎》词用榴花事,乃妾名也,退而书其语,今十年矣,亦未尝深考。 近观顾景藩续注,因悟东坡词中用《白团扇》《瑶台曲》,皆侍妾故事。 按晋中书令王珉好执白团扇,婢作《白团扇歌》以赠珉。 又唐《逸史》许檀暴卒复寤,作诗云:晓入瑶台露气清,坐中惟见许飞琼。 尘心未尽俗缘重,十里下山空月明。 复寝,惊起,改第二句云:昨日梦到瑶池,飞琼令改之,云:不欲世间知我也。 按《汉武帝内传》所载董双成、飞琼,皆西王母侍儿,东坡用此事,乃知陆辰州得榴花之事于晁氏为不妄也。 至《本事词》载榴花事极鄙俚,诚为妄诞。 (《耆旧续闻》)胡仔云:东坡此词,冠绝古今,托意高远,宁为一妓而发耶! 帘外三句用古诗:卷帘风动竹,疑是故人来之意。 石榴半吐五句,盖初夏之时,千花事退,榴花独芳,因以写幽闺之情也。 野哉杨湜之言,真可入笑林矣! (《苕溪渔隐丛话》)曾季貍云:东坡《贺新郎》在杭州万顷寺作,寺有榴花树,故词中云石榴。 又是日有歌者昼寝,故词中云:渐困倚孤眠清熟。 其真本云乳燕栖华屋,今本作飞字,非是。 (《艇斋诗话》)吴师道云:东坡《贺新郎》词乳燕华屋云云,后段石榴半吐红巾蹙以下,皆咏榴。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云云,飘渺孤鸿影以下,皆说鸿,别一格也。 (《吴礼部诗话》)沈际飞云:换头单说榴花。 高手作文,语意到处即为之,不当限以绳墨。 又云:榴花开,榴花谢,以芳心共粉泪想像,咏物妙境。 又云:凡作事或具深衷,或即时事,工与不工,则作手之本色,自莫可掩。 《贺新郎》一解,苕溪正之诚然,而为秀兰非为秀兰,不必论也。 两家纷然,子瞻在泉,不笑其多事耶? (《草堂诗馀正集》)黄蓼园云:末四句是花是人,婉曲缠绵,耐人寻味不尽。 (《蓼园词选》)谭献云:颇欲与少陵佳人一篇互证。 后半阕别开异境,南宋惟稼轩有之。 变而近正。 (《谭评词辨》)* * *[1] 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 [2] 子由:苏轼弟名辙,字子由。 [3] 明月几时有:李白诗: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4] 玉宇:《云笈七签》:太微之所馆,天帝之玉宇也。 [5] 绮户:绣户。 [6] 婵娟:美丽之月光。 [7] 章质夫,名楶,浦城人,仕至枢密院事。 《杨花词》云:燕忙莺懒花残,正堤上柳花飘坠。 轻飞点画青林,谁道全无才思。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 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 绣床渐满,香毬无数,才圆却碎。 时见蜂儿,仰黏轻粉,鱼吞池水。 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8] 从教坠:任杨花坠落。 [9] 有思:即有情。 思,读去声。 韩愈诗:杨花榆荚无情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0] 缀:连接。 [11] 萍碎:旧注:杨花落水为浮萍,验之信然。 [12] 白居易《燕子楼诗序》云:徐州故尚书有爱妓曰盼盼,善歌舞,雅多风态,尚书既没,彭城有旧第,第中有小楼名燕子,盼盼念旧爱而不嫁,居是楼十馀年。 [13] (dǎn胆):击鼓声。 [14] 铿(kēnɡ坑):金石声,此指叶声。 韩愈诗:空阶一片下,铮若摧琅玕。 [15] 黄楼:在铜山县东门,苏轼守徐州时建。 [16] 金波:月光。 《汉书礼乐志郊祀歌》:月穆穆以金波。 [17] 玉绳:星名,《文选西京赋》:正睹瑶光与玉绳。 李善注以为玉衡北两星为玉绳。 [18] 不道:不觉。 [19] 定惠院:在黄冈县东南。 [20] 伯固:苏坚,字伯固,苏轼与讲宗盟。 此时苏坚从苏轼于杭州三年未归。 [21] 黄犬:晋陆机有犬名黄耳,机在洛时,曾系书其颈,致松江家中,并得报还洛。 事见《晋书陆机传》。 [22] 四桥:姑苏有四桥。 [23] 《辋川图》:唐王维官尚书右丞,有别墅在辋川,维于蓝田清凉寺壁上尝画《辋川图》。 [24] 小蛮:唐白居易有姬樊素善歌,妓小蛮善舞,有诗云: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25] 鼻息雷鸣:唐衡山道士轩辕弥明与进士刘师服等联句毕,倚墙而睡,鼻息如雷鸣。 见韩愈《石鼎联句序》。 [26] 此身非我有:舜问丞吾身孰有,丞谓是天地之委形。 见《庄子》。 [27] 营营:纷乱意。 [28] 縠纹:见前宋祁《木兰花》注。 [29] 江海:高适诗:江海一扁舟。 [30] 芒鞋:草鞋。 [31] 料峭:风寒貌。 [32] 乙卯:宋神宗熙宁八年。 [33] 十年:苏轼妻王氏卒于宋英宗治平二年五月,到熙宁八年,正十年。 [34] 千里孤坟:王氏葬于四川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 [35] 白团扇:晋中书令王珉与嫂婢有情,珉好执白团扇,婢作《白团扇歌》赠珉。 [36] 扇手似玉:晋王衍每执玉柄麈尾玄谈,与手同色。 [37] 红巾蹙:白居易《石榴诗》:山榴花似结红巾。 [38] 浮花浪蕊:韩愈诗:浮花浪蕊镇长有。 傅幹注:石榴繁盛时,百花零落尽矣。 [39] 西风惊绿:皮日休《石榴诗》:石榴香老愁寒霜。 秦观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人。 举进士。 元祐初,苏轼以贤良方正荐除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 绍圣初,坐党籍削秩,监处州酒税,徙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放还,至藤州卒。 有《淮海词》一卷,见《六十家词》刊本。 又《淮海居士长短句》三卷,有《四部丛刊》本及《彊村丛书》本。 又有王敬之刊本、北平图书馆影印宋本、叶遐庵影宋校本。 蔡伯世云:子瞻辞胜乎情,耆卿情胜乎词;辞情相称者,惟少游一人而已。 (沈雄《古今词话》引)胡仔云:少游词虽婉美,然格力失之弱。 (《苕溪渔隐丛话》)李清照云:秦词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 (《苕溪渔隐丛话》引)苏籀云:秦校理词,落尽畦畛,天心月胁,逸格超绝,妙中之妙;议者谓前无伦而后无继。 (《词林纪事》引)张炎云: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 (《词源》)释觉范云:少游小词奇丽,咏歌之,想见神情在绛阙道山之间。 (《冷斋夜话》)张云:少游多婉约,子瞻多豪放,当以婉约为主。 (张刻《淮海集》)贺裳云:少游能为曼声以合律,写景极凄惋动人,然形容处殊无刻肌入骨之言,去韦庄、欧阳炯诸家,尚隔一尘。 (《皱水轩词筌》)彭孙遹云:词家每以秦七、黄九并称,其实黄不及秦甚远,犹高之视史,刘之视辛,虽齐名一时,而优劣自不可掩。 (《金粟词话》)楼敬思云:淮海词风骨自高,如红梅作花,能以韵胜;觉清真亦无此气味也。 (《词林纪事》引)《四库全书提要》云:观诗格不及苏、黄,而词则情韵兼胜,在苏、黄之上;流传虽少,要为倚声家一作手。 (《淮海词》提要)晋卿曰:少游正以平易近人,故用力者终不能到。 (《介存斋论词杂著》引)良卿曰:少游词如花含苞,故不甚见其力量,其实后来作手,无不胚胎于此。 (《介存斋论词杂著》引)周济云:少游最和婉醇正,稍逊清真者,辣耳! 又云:少游意在含蓄,如花初胎,故少重笔。 (《宋四家词选序论》)刘熙载云:少游词有小晏之妍,其幽趣则过之。 又云:秦少游词得《花间》《尊前》遗韵,却能自得清新。 (《艺概》)冯煦云:少游以绝尘之才,早与胜流,不可一世;而一谪南荒,遽丧灵宝。 故所为词寄慨身世,闲雅有情思,酒边花下,一往而深;而怨悱不乱,悄乎得《小雅》之遗,后主而后,一人而已。 昔张天如论相如之赋云:他人之赋,赋才也;长卿,赋心也。 予于少游之词亦云: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 得之于内,不可以传,虽子瞻之明隽,耆卿之幽秀,犹若有瞠乎后者,况其下耶! (《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况周颐云:有宋熙丰间,词学称极盛,苏长公提倡风雅,为一代斗山。 黄山谷、秦少游、晁无咎,皆长公之客也。 山谷、无咎皆工倚声,体格于长公为近;惟少游自辟蹊径,卓然名家,盖其天分高,故能抽秘骋妍于寻常濡染之外,而其所以契合长公者独深。 张文潜赠李德载诗有云:秦文倩丽舒桃李,所谓文,固指一切文字而言;若以其词论,直是初日芙蓉,晓风杨柳,倩丽之桃李,犹当之有愧色焉。 王晦叔《碧鸡漫志》云:黄晁二家词皆学坡公,寻其七八;而于少游,独称其俊逸精妙,与张子野并论,不言其学坡公,可谓知少游者矣。 (《蕙风词话》)陈廷焯云:秦少游自是作手,近开美成,导其先路;远祖温、韦,取其神、不袭其貌。 词至是乃一变焉,然变而不失其正,遂令议者不病其变,而转觉有不得不变者。 (《白雨斋词话》)望海潮梅英疏淡,冰澌溶洩,东风暗换年华。 金谷俊游,铜驼[1]巷陌,新晴细履平沙。 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 柳下桃蹊[2],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3]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 兰苑[4]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 烟暝酒旗斜。 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 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评笺】周济云:两两相形,以整见劲,以两到字作眼,点出换字精神。 (《宋四家词选》)谭献云:长记误随车句,顿宕。 柳下桃溪二句,旋断仍连。 后半阕若陈、隋小赋缩本,填词家不以唐人为止境也。 (《谭评词辨》)陈廷焯云:少游词最深厚、最沉着。 如柳下桃溪,乱分春色到人家。 思路幽绝,其妙令人不能思议。 (《白雨斋词话》)八六子倚危亭、恨如芳草[5],萋萋刬尽还生。 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6],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怎奈向[7]、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 那堪片片飞花弄晚,濛濛残雨笼晴。 正销凝[8],黄鹂又啼数声[9]。 【评笺】洪迈云:秦少游《八六子》词云:片片飞花弄晚,濛濛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语句清峭,为名流推激。 予家旧有建本《兰畹曲集》,载杜牧之一词,但记其末句云:正销魂,梧桐又移翠阴。 秦公盖效之,似差不及也。 (《容斋四笔》)张炎云:离情当如此作,全在情景交炼,得言外意。 (《词源》)陈霆云:少游《八六子》尾阕云: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唐杜牧之一词,其末云:正销魂,梧桐又移翠阴。 秦词全用杜格,然秦首句云: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 二语妙甚,故非杜可及也。 (《渚山堂词话》)沈际飞云:恨如刬草还生,愁如春絮相接;言愁、愁不可断;言恨、恨不可已。 又云:长短句偏入四六,《何满子》之外,复见此。 (《草堂诗馀正集》)先著云:周美成词:愁如春后絮来相接。 与恨如芳草,刬尽还生,可谓极善形容。 (《词洁》)周济云:起处神来之笔。 (《宋四家词选》)黄蓼园云:寄托耶? 怀人耶? 词旨缠绵,音调凄婉如此。 (《蓼园词选》)满庭芳山抹微云,天黏衰草,画角[10]声断谯门[11]。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消魂,当此际,香囊[12]暗解,罗带轻分。 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13]。 此去何时见也? 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评笺】曾季貍云:少游词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用欧阳詹诗云: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 (《艇斋诗话》)《艺苑雌黄》云:程公辟守会稽,少游客焉,馆之蓬莱阁;一日,席上有所悦,自尔眷眷不能忘情,因赋长短句。 所谓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也。 极为东坡所称道,取其首句,呼之为山抹微云。 中间有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之句,人皆以为少游自造此语,殊不知亦有所本。 予在临安,见平江梅知录隋炀帝诗云: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 少游用此语也。 (《苕溪渔隐丛话》引)蔡绦云:范仲温字元实,尝预贵人家会;有侍儿喜歌秦少游长短句,坐中累不顾及。 酒酣欢洽,侍儿始问此郎何人? 仲温遽起,叉手而对曰:某乃山抹微云女婿也。 闻者为之绝倒。 (《铁围山丛谈》)叶梦得云:秦少游亦善为乐府,语工而入律,知乐者谓之作家歌,元丰间盛行于淮、楚。 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本隋炀帝诗也,少游取以为《满庭芳》辞,而首言:山抹微云,天黏衰草。 尤为当时所传。 苏子瞻于四学士中,最善少游,故他文未尝不极口称赏,岂特乐府? 然犹以气格为病,故尝戏云: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 露花倒影,柳永《破阵子》语也。 (《避暑录话》)黄昇云:秦少游自会稽入京,见东坡,坡曰:久别当作文甚胜,都下盛唱公山抹微云之词。 秦逊谢。 坡遽云:不意别后,公却学柳七作词。 秦答曰:某虽无识,亦不至是,先生之言,无乃过乎! 坡云:销魂当此际。 非柳词句法乎? 秦惭服,然已流传,不复可改矣。 (《花庵词选》)吴曾云:杭之西湖有一倅,闲唱少游《满庭芳》,偶然误举一韵云:画角声断斜阳。 妓琴操在侧云: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非斜阳也。 倅因戏之曰:尔可改韵否? 琴即改作阳字韵云: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斜阳。 暂停征辔,聊共饮离觞。 多少蓬莱旧侣,空回首、烟霭茫茫。 孤村里,寒鸦万点,流水绕空墙。 魂伤,当此际,轻分罗带,暗解香囊。 谩赢得秦楼薄幸名狂。 此去何时见也? 襟袖上空有馀香。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昏黄。 (《能改斋漫录》)晁补之云:少游如《寒景》词云: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虽不识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语。 苕溪渔隐曰:其褒之如此,盖不曾见炀帝诗耳。 (《苕溪渔隐丛话》引评《复斋漫录》)钮琇云:少游词山抹微云,天黏衰草,其用意在抹字、黏字;况庾阐赋:浪势黏天。 张祜诗:草色黏天恨。 俱有来历;俗以黏作连,益信其谬。 (《词林纪事》引)王世贞云: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 隋炀帝诗也。 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少游词也。 语虽蹈袭,然入词尤是当家。 (《艺苑卮言》)沈际飞云:黏字工、且有出处,赵文鼎玉关芳草黏天碧,刘叔安暮烟细草黏天远,叶梦得浪黏天葡桃涨绿,皆用之。 又云:人之情,至少游而极,结句已字,情波几叠。 (《草堂诗馀正集》)周济云: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又是一法。 (《宋四家词选》)谭献云:淮海在北宋,如唐之刘文房。 下阕不假雕琢,水到渠成,非平钝所能藉口。 (《谭评词辨》)满庭芳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 古台芳榭,飞燕蹴红英。 舞困榆钱[14]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 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 多情,行乐处,珠钿翠盖,玉辔红缨。 渐酒空金榼[15],花困蓬瀛[16]。 豆蔻[17]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 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18]。 【评笺】宋本《淮海集词》注云:此词正少游所作,人传王观撰,非也。 许昂霄云:晓色云开三句,天气;古台芳榭四句,景物;东风里三句,渐说到人事;珠钿翠盖二句,会合;渐酒空四句,离别;疏烟淡日二句,与起处反照作收。 (《词综偶评》)黄蓼园云:雨过还晴,承恩未久也。 燕蹴红英,小人谗构也。 榆钱,自喻也。 绿水桥平,随所适也。 朱门秦筝,彼得意者自得意也。 前段叙事,后段则事后追忆之词。 行乐三句,追从前也。 酒空二句,言被谪也。 豆蔻三句,言为日已久也。 凭阑二句结。 通首黯然自伤也,章法极绵密。 (《蓼园词选》)陈廷焯云:少游《满庭芳》诸阕,大半被放后作,恋恋故国,不胜热中;其用心不逮东坡之忠厚,而寄情之远,措语之工,则各有千古。 (《白雨斋词话》)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 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19]。 黛蛾[20]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 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评笺】卓人月云:自在二语,夺南唐席。 (《词统》)梁启超云:奇语。 (《艺蘅馆词选》)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 丽谯[21]吹罢小单于[22],迢迢清夜徂[23]。 乡梦断,旅魂孤,峥嵘[24]岁又除。 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25]和雁无。 * * *[1] 铜驼金谷:金谷,洛阳园名;铜驼,洛阳街名。 骆宾王诗:金谷园中花几色,铜驼路上柳千条。 [2] 桃蹊:有桃树的路,《史记李广传》引谚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 西园:曹植诗: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 [4] 兰苑:美丽的花园,此处即指金谷园。 [5] 恨如芳草:李煜词:离恨恰如芳草,渐行渐远还生。 [6] 娉婷:美貌,即以指美人。 杜甫诗:不惜嫁婢婷。 [7] 怎奈向:宋人方言,向即向来意,向字语尾,后人误改作怎奈何。 [8] 销凝:含闷。 [9] 黄鹂又啼数声:杜牧《八六子》末句:正销魂,梧桐又移翠阴。 秦观摹仿杜词,见洪迈《容斋四笔》。 [10] 画角:见前张先《青门引》注。 [11] 谯门:高楼上之门,可以眺望远方,今各城市中有鼓楼,正与谯门同。 [12] 香囊:繁钦诗: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13] 薄幸名存:杜牧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14] 榆钱:榆荚成串如钱,因称榆钱。 [15] 榼(kē科):读入声,酒器。 [16] 蓬、瀛:蓬莱、瀛州,皆仙山。 [17] 豆蔻:杜牧诗: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杨慎《丹铅总录》云:牧之诗咏娼女,言美而少,如豆蔻花之未开。 [18] 芜城:指扬州城。 南朝宋竟陵王乱后,城邑荒芜,鲍照作《芜城赋》凭吊。 [19] 篆香:将香做成篆文,准十二辰,凡一百刻,可燃一昼夜。 见《香谱》。 [20] 黛蛾:指眉,汉宫人扫青黛蛾眉。 见《事文类聚》。 [21] 丽谯:美丽的楼门。 [22] 小单(chn缠)于:唐曲有小单于。 [23] 徂:过去。 [24] 峥嵘:凛冽意,杜甫诗:峥嵘岁又除。 [25] 郴(chēn嗔)阳:郴阳在今湖南郴州市,在衡阳南。 发布时间:2025-07-02 18:18:32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7953.html